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司南与那一发明有关

司南与那一发明有关

发布时间:2022-03-21 23:26:30

1. 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

司南是指南针的前身,是在底座上放置一把磁石磨制的勺子,旋转勺子停止后勺柄指向南方,其原理与指南针是一致的

关于司南最早的记载见于战国晚期成书的《管子》《吕氏春秋》及之后的《韩非子》以及汉代的《论衡》,其记载春秋时期就发现了磁石的特性并制作了司南
但学术界对于以上记载仍有疑问

不过,考古中出土了汉代的司南,并根据出土文物仿造了汉代的司南,历史课本上的司南图片就是来自于此

因此,司南最晚也是汉代出现的,最早可能在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

另外,指南车如楼上所说,是一种机械指示方向的工具,最早的记载见于《鬼谷子》一书
宋代的《武经总略》(宋代军事教科书及器械制造指南)记载了“指南鱼”的详细制作方法,“指南鱼”已经于今天的指南针相差无几了

2. 司南发明于哪个朝代

司南发明于战国时代赵国。

司南是中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是古代华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发明。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河北磁山一带。

据近代考古学家猜测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勺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发现的唯一一件实物在四川成都。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现比喻行事的准则;正确的指导。

文献记载

《论衡》中有“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杓可通勺,故王振铎先生认为司南是磁勺子,这是司南磁勺子的最重要证据。但杓有第二读音,念biao(同标),指北斗柄三星,又称为玉衡。

《甘石星经》有“杓三星为玉衡"。柢通底,指北斗底的璇玑二星,所以刘秉正先生认为《论衡》中的司南应解释为北斗,当北天的北斗的勺柄指向地面(北方)时,勺底的二星指向南方。

3. 司南是谁发明的

司南其实是40年末才仿制出来的。唯一的根据就是《论衡》里说“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于是原文说是“投之于地”,有人凭空编出一个底盘来,又加了勺子,自己发明了“司南”。
现在的中国人对“司南”这个东西一定不会陌生,它被认为是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科技成就,它被写进了教材里,广泛传播,或者说这个外型有点另类,但的确很吸引眼球的东西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科学的标志。
然而,历史上存在过“司南”这样东西吗?
事实上
,我们在电视、图片里看到的“司南”,只是现代人制造的模型,从来没有发现古代司南的实物,也没有绘画和雕刻证明存在过这样东西。
是王振铎先生在四十年代末,制造了司南模型,这个“司南”由青铜地盘与磁勺组成。地盘内圆外方;中心圆面下凹;圆外盘面分层次铸有10天干,十二地支、四卦,标示二十四个方位。勺头为N,勺尾为S,静止时,因地磁作用,勺尾指向南方。
我们知道,中国最早提到“司南”的是《韩非子》(或者是《鬼谷子》,因该书年代不确定),但这个“司南”并不是“四大发明”里的指南针的前身,而是说指南车,相传这是黄帝发明的一种指示方向的车,但它的工作原理不是地球磁场,而是机械齿轮,它使得指南车无论如何移动,车上小人的手总是指向南方。指南车,因为是黄帝发明的,所以带有浓重的政治意味,它在长时间里一直作为皇帝出行时的仪仗,现代汉语中的“指南”,也是从这里来的。
直到宋代之前的古文献里的“司南”、“指南”都是指机械装置“指南车”。
东汉时的王充在《论衡是应》中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大意是“把司南放在地上,上面的勺子头就指向南方”。王充的记录充分说明,至少在东汉时就已经出现司南。更早记录司南的是战国未期的韩非子,他说:“以前的君王们设立司南以便确定早晚”。因为韩非子只提到司南这一名称,我们无法确定它是否是用磁石做的。传说黄帝发明了指南车,据后人研究,指南车虽有司南的作用,但原理不是磁石,而是通过一种简单机械传动过程使车上的木人始终指向最初设定的南方。至少东汉时发明的司南,随着使用的普遍,人们对司南工作原理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入,可能发现了司南批示方向的本质是磁石,甚至磁性,而不是形状,从而开始了对司南的简化创新。到北宋时的沈括在《梦溪笔谈》出现指南针的记载,其中介绍各种形式的指南针,有放在指甲上的,有放在碗沿上的,有用头发或细线悬挂的,有插在木块中漂浮在水面上的,还介绍说当时已经出现专门制作指南针的行业。

4. 司南,罗盘和指南针是什么关系

司南和罗盘就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

司南是中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发明。

罗盘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北磁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4)司南与那一发明有关扩展阅读

指南针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现代人制作了各种电子指南针,智能手机普遍有这个软件,电子罗盘也叫数字罗盘,是利用地磁场来定北极的一种方法,应用到手机上,其实就是电子指南针,电子罗盘一般用磁阻传感器和磁通门加工而成。

5. 司南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司南,指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指南针的始祖。
1.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指南针的始祖。《韩非子·有度》:"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陈奇猷 集释:"司南其制盖如今罗盘针,故可以正朝夕也。朝夕犹言东西,日朝出自东,夕入於西,故以朝夕为东西也。" 汉 王充 《论衡·是应》:"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越裳 氏重译来贡……使者迷其归路, 周公 锡以文锦二疋,軿车五乘,皆为司南之制。" 严复 《救亡决论》:"远之蚕桑、司南,近之若书椠、火药,利民前用,不可究言。"
2.比喻行事的准则;正确的指导。《鬼谷子·谋篇》:"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唐 李商隐 《序》:"为九流之华盖,作网络之司南。" 宋 陆游 《十月二十四子夜梦中送庐山道人归山》诗:"夙士极知成殿后,吾曹所赖作司南。"
3.司南车的省称。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使大夫宴将送至国而还,亦乘司南而背其所指,亦朞年而还至。"《晋书·舆服志》:"记里鼓车,驾四,形制如司南。"
4.犹司晨。 唐 杜甫 《鸡》诗:"气交亭育际,巫峡漏司南。" 杨伦 笺注:" 夔州 在南,鸡司昏晓,今失其司晨之职,故曰 巫峡 漏司南。"参见" 司晨 "。

6. 司南是哪位发明的

传统的观点认为司南是我国汉代甚至战国时代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司南),还不是指南针。据两千多年 司南 前战国末期成书的《管子》和《吕氏春秋》记载,中国人就发现山上的一种石头具有吸铁的神奇特性,他们管这种石头叫做慈石。司南的磁性指南特性是我国著名科技史学家王振铎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书中和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写的《论衡》书中“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的记载,考证并复原勺形的指南器具 [1] 。磁石的南极(S极)磨成长柄,放在青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再铸上方向性的刻纹。这个磁勺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这就是传统上认为的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南仪器,叫做司南。其中,“司”就是“指”的意思。

7. 司南和罗盘分别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管子·地数》载:"山上有慈石(即磁石)者,其下有铜金。"这是世界上有关磁石的最早记载之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我国人民对磁石的性质已有了一些了解。

战国末期,《韩非子·有度》中载有"先王立司南端朝夕",这是关于"司南"的最早记载。《鬼谷子·谋》中也有"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的记载。"司南"是指示方向的器具。
公元前239年我国有关于磁石吸铁的记载:"慈石召铁,或引之也。"这是世界上关于磁石吸铁的最早记载之一。
东汉王充的《论衡·是应》中有司南勺的记载。河南南阳东汉墓出土的石刻上有司南勺的图画。司南勺是指南针的前身。磁性指示方向器具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的重大贡献。

1119年,北宋朱彧(yu)在《萍洲可谈》中第一次记载了指南针用于航海:“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指南针于航海的国家,西方公元1190年英国人纳肯(Alexander Neckam)才有指南针用于航海的记载。

8. 司南的发明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人,司南大约是公元前239年前后(战国末期)发明的

《管子·地数》载:"山上有慈石(即磁石)者,其下有铜金。"这是世界上有关磁石的最早记载之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我国人民对磁石的性质已有了一些了解。

战国末期,《韩非子·有度》中载有"先王立司南端朝夕",这是关于"司南"的最早记载。《鬼谷子·谋》中也有"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的记载。"司南"是指示方向的器具。
公元前239年我国有关于磁石吸铁的记载:"慈石召铁,或引之也。"这是世界上关于磁石吸铁的最早记载之一。
东汉王充的《论衡·是应》中有司南勺的记载。河南南阳东汉墓出土的石刻上有司南勺的图画。司南勺是指南针的前身。磁性指示方向器具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的重大贡献。

1119年,北宋朱彧(yu)在《萍洲可谈》中第一次记载了指南针用于航海:“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指南针于航海的国家,西方公元1190年英国人纳肯(Alexander Neckam)才有指南针用于航海的记载。

9. 司南的发明有哪些影响

古人把磁石比喻为“慈母”,后人则称它为“吸铁石”或“磁铁”。

磁铁的用途很广,早在战国时,就已被人用来做一种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了。

司南是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勺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相传早在5000多年前,黄帝时代就已经发明了指南车,当时黄帝曾凭着它在大雾弥漫的战场上指示方向,战胜了蚩尤。

在这个传说中,指南车之说是否确切,还有待考证。

然而,利用磁铁的特性制造指南针,却是我国人最早发明的。

指南针的发明可以追溯至周代,距今已有2500年至3000年的历史。

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古人就已经发现了磁石和它的吸铁性。

《韩非子·有度篇》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这里的“先王”是周王,“司南”就是指南针,“端朝夕”是正四方的意思,是指指南针的用途。

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在他所著的《管子》一书中有这样记载:“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慈石”就是磁石,“铜金”就是一种铁矿。

可见至少在2600年前的管仲时期,就已经知道磁石的存在,并已掌握了磁石能够吸铁这一性能了。

磁石有两个特性,一是吸铁性;二是指极性。

也就是说磁石有两极,能够指示南北。

磁石的吸铁特性战国时代的先民都已发现,而发现磁石的指极性欧洲则比我国晚得多。

磁石能指示南北的特性,不太容易被发现。

因为一般情况下磁力小、摩擦力大,磁石两极不能自由旋转到南北向。

我国在战国时最早发现了磁石的指极性,并利用磁石能指示方向的性能,制成指南工具司南。

司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

司南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而且可以自由旋转。

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

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

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

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24向。

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

据史载,司南出现后,有人到山中去采玉,怕迷失路途,就随身带有司南,以辨方向。

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

同时,司南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

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阅读全文

与司南与那一发明有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
江莉马鞍山 浏览:417
马鞍山大事件 浏览:759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抵扣期限 浏览: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