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李新四大发明

李新四大发明

发布时间:2022-03-09 01:48:52

❶ 四大发明是什莫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造纸术

❷ 写出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发明的名著人物.如:<<三国演义>>,主要人物:(诸葛亮.刘备.曹操........)

这个比较难呀
三国 诸葛亮、刘备、曹操 张飞 赵云 夏侯敦 夏侯渊 刘禅 吕布 董卓 诸葛瑾 诸葛均 司马懿 司马昭 司马炎 蒋干 孟获 庞统 庞德 许攸 鲁肃……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12369974.html

红楼梦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 贾母 刘姥姥 金陵十二钗 贾宁荣王四大家族……详细资料如下:
http://www.54th.cn/ebbs/stonestory/stone1/stonestory_renwu_list/M.979391438.A.htm

水浒:一百单八将
三十六员天罡星如下:

天魁星呼保义宋江 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
天机星智多星吴用 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
天勇星大刀关胜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
天猛星霹雳火秦明 天威星双鞭呼延灼
天英星小李广花荣 天贵星小旋风柴进
天富星扑天 李应 天满星美髯公朱仝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天伤星行者武松
天立星双枪将董平 天捷星没羽箭张清
天暗星青面兽杨志 天佑星金枪手徐宁
天空星急先锋索超 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
天异星赤发鬼刘唐 天杀星黑旋风李逵
天微星九纹龙史进 天究星没遮拦穆弘
天退星插翅虎雷横 天寿星混江龙李俊
天剑星立地太岁阮小二 天平星船火儿张横
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 天损星浪里白条张顺
天败星活阎罗阮小七 天牢星病关索杨雄
天慧星拼命三郎石秀 天暴星两头蛇解珍
天哭星双尾蝎解宝 天巧星浪子燕青

七十二员地煞星如下:

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 地煞星镇三山黄信
地勇星病尉迟孙立 地杰星丑郡马宣赞
地雄星井木犴郝思文 地威星百胜将军韩滔
地英星天目将彭 地奇星圣水将军单廷
地猛星神火将军魏定国 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
地正星铁面孔目裴宣 地辟星摩云金翅欧鹏
地阖星火眼狻猊邓飞 地强星锦毛虎燕顺
地暗星锦豹子杨林 地轴星轰天雷凌振
地会神算子蒋敬 地佐星小温侯吕方
地佑星赛仁贵郭盛 地灵星神医安道全
地兽星紫髯伯皇甫端 地微星矮脚虎王英
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 地暴星丧门神鲍旭
地默星混世魔王樊瑞 地猖星毛头星孔明
地狂星独火星孔亮 地飞星八臂哪吒项充
地走星飞天大圣李衮 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坚
地明星铁笛仙马麟 地进星出洞蛟童威
地退星翻江蜃童猛 地满星玉 竿孟康
地遂星通臂猿侯健 地周星跳涧虎陈达
地隐星白花蛇杨春 地异星白面郎君郑天寿
地理星九尾龟陶宗旺 地俊星铁扇子宋清
地乐星铁叫子乐和 地捷星花项虎龚旺
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孙 地镇星小遮拦穆春
地 星操刀鬼曹正 地魔星云里金刚宋万
地妖星摸著天杜迁 地幽星病大虫薛永
地伏星金眼彪施恩 地僻星打虎将李忠
地空星小霸王周通 地孤星金钱豹子汤隆
地全星鬼脸儿杜兴 地短星出林龙邹渊
地角星独角龙邹润 地囚星旱地忽律朱贵
地藏星笑面虎朱富 地平星铁臂膊蔡福
地损星一枝花蔡庆 地奴星催命判官李立
地察星青眼虎李云 地恶星没面目焦挺
地丑星石将军石勇 地数星小尉迟孙新
地阴星母大虫顾大嫂 地刑星菜园子张青
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 地劣星活闪婆王定六
地健星险道神郁保四 地耗星白日鼠白胜
地贼星鼓上蚤时迁 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
领有一名将领没列其中;拖塔天王晁盖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1005922.html

西游记 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和尚 小白龙
妖精 神仙等人物 请点击下面的参考资料:
http://..com/question/18954582.html

❸ 中国的四大发明的时间比其他国家早多少年

中国四大发明

我国西汉时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现存最早的纸为西汉初期的甘肃天水放马滩纸。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我国是世界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造纸术在几个世纪以后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来又经过非洲北部传到欧洲。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11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开辟了印刷史上的新纪元。后传至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改变了欧洲当时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北宋已有指南针,又叫罗盘针,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经波斯和阿拉伯传到西方,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就有火药配方的记录,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元朝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也是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附言:很难得有人多中国的古代发明还这么有兴趣想知道比其他国家早多少年。不过,那毕竟是过去的辉煌,以后的一切还要靠我们呢。顺便告诉你我国一些其他的优秀发明。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国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创造了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的科技成就。

商朝的人们认识许多星座,做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春秋时期鲁国的天文学家在公元前613年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战国时期楚人甘德、魏人石申合著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唐朝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领导测量子午线的长度。

北宋科学家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多年;他发现地磁偏角比欧洲早5个世纪。

元朝杰出科学家郭守敬的历法《授时历》,同现行公历一年周期相同,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

中国的古代天文学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后世称为《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举其约数,故又称《诗三百》。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及湖北等地。相传古有“采风”制度,派专人收集民间诗歌,占《诗经》大部分篇幅的“风”,就是从民间采集来的。据《史记》等书记载,此书系孔子所删定,近人多疑其说。《诗经》里有些诗描写了劳动人民的生产情况,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反抗统治阶级压迫、剥削的精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诗篇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优秀篇章,描写生动,语言朴素优美,音节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汉代传《诗》者有鲁、齐、韩、毛四家。鲁、齐、韩三家为今文诗学,“毛诗”为古文诗学。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辑注较备。

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学术界有互相辩争的风气。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的时期,社会正经历着大的变革,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斗争非常尖锐。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和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了不同的主张。当时争论的问题有:天道观、认识论、名实关系、社会伦理、礼法制度以及各种政治主张等。参加论争的主要人物有:墨子、子思、孟子、庄子、杨朱、许行、李悝、吴起、商鞅、尹文、惠施、公孙龙、荀况、韩非、邹衍等,他们或者著书立说,或者从事教育活动,或者进行政治改革,积极宣传自己的主张。他们形成了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反映了各自不同阶级和阶层、集团的利益和观点。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等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他的主要主张为:“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掠夺战争;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反对厚葬;主张选举贤能的人来做国君和各级官吏。墨子的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兼爱”思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重要代表人物有孟子和荀子。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主张实行“仁政”,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还主张放宽刑罚,减轻赋税。但是,孟子关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是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儒家的另一代表荀子,是唯物主义思想家,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有一定规律,提出“人定胜天”,即人力能够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这种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对自然斗争力量的加强。

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是庄子。他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但他的思想消极,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甚至认为“有用”还不如“无用”的好。

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为韩非。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现代必然胜于过去。人们应该按照现行政治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拘泥于古代的传统。他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任用官吏来代替世袭的贵族。他还主张“法治”,认为法律应向全国公布,强调用严刑厉法镇压人民的反抗。他的学说被秦始皇所采用,后来成为秦统一后许多政治措施的理论依据。

各派的学说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互相争辩,同时又互相影响,使学术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空前繁荣,在思想文化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后来中国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他少而好学,20岁后游踪几遍全国。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其父司马谈死。三年后,他继父职为太史令,得读政府所藏“石室金匮之书”。太初元年(前104年),正式着手撰写《史记》。五年后,他因李陵事被武帝治罪下狱,处以宫刑。狱中仍继续从事写作。太始元年(前96年)被赦,出任中书令。汉时中书令多由宦官充任,因此他深以为耻,忍辱含垢,发愤著述,终于完成我国最早的通史,初名《太史公书》,后人称《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汉武帝,首尾共3000年左右。全书有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合计130篇。52万余字。本纪是按年月顺序编写的帝王正史,以记载帝王的言行政绩为中心,描述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重大事件。表是用表格的形式,按一定的顺序,谱写人物和事件。书是有关各种典章制度以及某些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专辑,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重要领域。世家用来记载王侯、封国以及历史上重要人物的历史。列传主要是人物的传记,也兼记少数民族,以及与我国互相往来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并包括作者的自叙。上述五种体例中以本纪和列传为主体,各体例相互配合,这种体例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范例。《史记》内容丰富,记事详实(其间也有某些失实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进程和阶级斗争的真实状况。如详述了陈胜起义的经过,正确地肯定了汉灭秦是“由涉首事也”。把孙胜列入世家,与历代王侯勋臣同列。《史记》对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司马迁首创的传记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史学史上的《二十四史》,总共有3259卷,虽在名目、门类上有所变衍,但都有“纪”和“传”,绝无例外地沿袭《史记》体例。《史记》不仅是部历史著作,而且是部具有极高艺术水平的文学作品。

由于司马迁在历史学、文学上的杰出贡献,1956年他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行列。

二十四史

我国封建社会系列正史合称。清乾隆时,《明史》定稿,诏刊廿二史,又诏增《旧唐书》,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旧五代史》,合称二十四史。流行的二十四史有两种,一为武英殿本。清末以来各种翻刻本大体以此为根据。一为商务印书馆的百衲本,集合各史较早刻本影印,原书刻误多据殿本修改,但亦有误改之处。对二十四史简要介绍如下:

《史记》如前述。

《汉书》,东汉班固撰。100篇,分120卷。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创始于班彪继《史记》而作的《后传》。班彪死后,其子班固整理补充,撰成本书。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成稿,由班固之妹班昭和马续续成。本书体例大略与《史记》相同,惟改书为志,废世家入列传,并创《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准绳。《百官公卿表》叙述秦汉官制沿革,并排比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简明扼要。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今本120篇,分130卷。纪传体东汉史。原书只有纪传,北宋时把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与之相配,成为今本。叙事喜以类相从,新立的类传有《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烈女传》等,大部分专传也以类盯从,往往不论年代先后。本书汇集一代史事,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三国志》,西晋孙寿撰。65卷,分魏、蜀、吴三志。纪传体三国史。无表志。魏志前四卷称纪,蜀、吴两志有传无纪。对魏的君主称帝,叙入经中;吴、蜀则称主不称帝,叙入传中。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130卷。纪传体晋代史。修撰者共21人,此外唐太宗也写了宣帝、武帝两纪和陆机、王羲之两传后论,故旧本亦题“御撰”。本书增立“载记”。十六国中的前赵、后赵等十四国,皆入“载记”,仅前凉、西凉入列传。本书词藻绮丽,多记异闻,对史料的鉴别取舍,不甚注意,这是本书的缺点,但以诸家晋史已不存,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宋书》,南朝梁沈约撰。100卷。纪传体宋史。本书选录诏令章奏等文件甚多,虽嫌冗长,却保存了若干资料。入志内容,上溯三代秦汉,尤详于魏晋,可补《三国志》之缺,惜门类不全(如无食货、艺文等志)。

《南齐书》原名《齐书》,宋以后为了区别于李百药的《北齐书》,故名,南朝梁萧子显撰。60卷,今本亡失序录一卷。纪传体南齐史。有志无表,各志亦不全,《食货》《刑法》《艺文》均缺。本书保留较多的原始资料,对文学、思想、科学的情况也有所反映。

《梁书》,唐姚思廉撰。56卷。纪传体南朝梁代史。本书是现存梁史的比较原始的记载,范缜、阮孝续、陶弘景等传,保存了当时思想、文化、医药方面的史料。但全书无表志。

《陈书》,唐姚思廉撰。36卷。纪传体南朝陈代史。全书无表无志,与所撰《梁书》相同。

《魏书》,北齐魏收撰。130卷。纪传体北魏史。受命修撰的虽有多人,实由魏收独立完成。魏收从北齐统治者立场出发,以魏和东魏为正统,不为西魏三帝立纪,称晋为僭伪,凡刘陪、石勒及宋、齐、梁、陈都入外国传。本书中的《释老志》《官氏志》《食货志》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北齐书》,原名《齐书》,宋时加“北”字,以与萧子显的《南齐书》区别。唐李百药撰。50卷。纪传体北齐史。无表志。作者多采用王劭《齐志》,文笔生动,并保留当时口语。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纪传体北周史,无表志,50卷。今本多取《北史》补入,已非原来面目。

《隋书》,唐魏徵等撰。85卷。纪传体隋代史。内容历叙梁陈齐周的典章制度,详于隋代。基中《经籍志》创立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成为旧目当中书籍分类的标准。本书对隋朝统治阶级的荒淫残暴有所揭露,并显示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威力。十志如《食货》《地理》《天文》《经籍》等,综合五代,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南史》,唐李延寿撰。80卷。记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纪传体,无表志。

《旧唐书》,原书《唐书》,因与欧阳修等所撰《新唐书》区别,故称。本书保存唐代史料,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即多据本书。

《新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撰。225卷。纪传体通史。本书在史料上对《旧唐书》有所补充,首创《兵》《仪卫》《选举》三志,并增撰各表,又专立《藩镇传》记述沿革,皆可供参考。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因与欧阳修所撰《五代史记》区别,故称。150卷。纪传体五代史。分梁、唐、晋、汉、周五书,故原称《梁唐晋汉周书》。此书文献,故纪传多首尾完备,事实较详。

《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宋欧阳。74卷。纪传体五代史。列传皆用类传。本书间采小笔记,以补旧史之缺,有一特殊史料价值。

《宋史》,元脱脱领衔,欧阳玄等编撰。496卷。纪传体宋代史。首创《道学传》,以道学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辽史》,元脱脱等撰。116卷。纪传体辽代史。

《金史》,元脱脱等撰。135卷。纪传体金代史。

《元史》,明宋濂等撰。210卷。纪传体元代史。保存了较多的史料。

《明史》,清张廷玉等撰。332卷。纪传体明代史。本书取材颇富,历经三次订正,有一定史料价值。

❹ 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的资料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

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的N指北方,E指东方,W指西方,S指南方。

(4)李新四大发明扩展阅读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早期形制

1、司南是最早的磁性指向器。“司南”之称,始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终止于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因为司南古义不断演化,使它与一系列的古代发明结下了不解之缘。

2、磁勺是一种天然磁石琢成的勺形指向器,当它被发现的时候,其状取法北斗七星,名称则沿用“司南”。

指南针的发明应当是在一个很漫长的时间中,慢慢地改进的结果,而不同时期的形式,应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唐代堪舆家的活动相当活跃,并开始强调方向的选择,寻找比磁勺更方便的指向器成了当务之急。于是指南铁鱼或者蝌蚪形铁质指向器及水浮磁针应运而生。

❺ 中国“新四大发明” 这个假期表现如何

“十一”长假进入第七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量继续保持在千万人次以上。其中将近四成的游客乘坐高铁出行,“高铁游”受到青睐。

今年国庆是“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提速后的第一个长假。时速350公里,从北京到上海只需要不到4个半小时,全列提供免费Wi-Fi,“复兴号”成了“网红”,游客拍照片发朋友圈也成了标配。

游客:因为复兴号是现在中国最快的高铁嘛,中国速度。

游客:很稳,而且很舒适。你在以前的列车上是不会这么稳的。

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2.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成型,建成了世界最现代化的高速铁路网。

虽然假期前两天和后两天热门线路依然“一票难求”,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城市加入到全国高铁网,游客返乡、外出旅游变得更加便捷。今年国庆,在江西瑞昌工作的廖先生没有像以往一样忙着刷往返火车票。9月中旬武九高铁的开通,使瑞昌加入高铁网,经停瑞昌的动车也由以前的4趟增加到20多趟。

廖先生:武九高铁开通以后,可以选择的车次多了,高铁和动车加起来,有20多趟,差不多每半个小时就会有一趟,所以坐车比较方便。





如果说移动支付“把钱包搬到了手机上”,那么网购“用一辆购物车买遍全世界”,高铁“拉近天涯海角的距离”,共享单车则是“把最后一公里更轻松”。今年的黄金周,新四大发明让国庆假期有了更具有科技范儿的打开方式。

中国“新四大发明”确实方便快捷,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❻ 中国四大发明

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四大发明是中国先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迹,是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①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
②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③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
④火药武器的发明: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指南针

指南针前身——司南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俗称吸铁石)。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的N指北方,E指东方,W指西方,S指南方[1]。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Compass)的国家。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这说明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

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汉族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汉族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造纸术(也称蔡侯纸)蔡伦改进。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术,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对纸的概念有个统一认识。什么样的物品叫“纸”。

火药

一种黑色或棕色的炸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最初均制成粉末状,以后一般制成大小不同的颗粒状,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采用无烟火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军用发射药

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简介

木活字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源自南北朝时期道家的雕版印刷,它活跃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代的毕升发展、完善。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它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目前发现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单页版梵文撰写的《陀罗尼经》,该经是印在亚麻纸上,于650年至670年间出版,且在1974年于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 1966年,考古学家在韩国发现了一本微型《陀罗尼佛经》,该经内含唐朝女皇武则天(约690年-705年)颁行的则天文字。学者断定该经不早于704年,后来被珍藏在一座建于751年统一新罗时代的舍利塔里。关于雕版印刷是起源于隋之说其实是缪误与以讹传讹,陆深《河汾燕闲录》的《俨山外集》卷三中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593 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这里说的可以理解为雕造被毁之佛像,撰集残缺的佛经,并不是雕版印刷。关键在于文中的“废像遗经,悉令雕撰”做何解释。误读者盖肇始于明人陆深。陆深,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嘉靖初督学山西期间,撰《河汾燕闲录》二卷。其中上卷引《历代三宝记》“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之后,陆氏发挥道:“此印书之始,又在冯瀛王先矣。”万历年间,胡应麟(1551-1602)《少室山房笔丛》卷4引“陆子渊《河汾燕闲录》云:‘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板。此印书之始。’据斯说,则印书实自隋朝始,又在柳玭先,不特先冯道、毋昭裔也”。先是陆深误解文义,胡应麟则径改文献,方以智(1611-1671)、袁枚(1761-1798)等等,皆由胡氏书转引陆深语,“雕板”云云,遂相沿成习。《中国雕板源流考》从《提要》引作“雕造”,解读文义与胡应麟、陆深无别,“费长房《历代三宝记》亦谓隋代已有雕本”,则一误再误矣。按:《隋书·经籍志》“开皇元年,高祖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而京师及并州、相州、洛州等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而又别写,藏于秘阁。天下之人,从风而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倍”。由是观之,“废像遗经,悉令雕撰”者,即雕刻佛像以“重显尊容”,撰集佛经以供“官写”、“别写”暨信众转写,隋时并无雕版印刷佛经之史实也。
于此种误读,王士禛(1634-1711)于《居易录》卷25中早已进行过辨证,云“毁像残经”者,“像”指佛像,“经”指佛经。“废像遗经,悉令雕撰”者,说的是雕造被毁之佛像,撰集残缺之佛经。“予详其文义,盖雕者乃像,撰者乃经,俨山连读之误耳”。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四库提要》也批评胡氏“引开皇十三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板’为证,然史文乃‘废像遗经悉令雕造’,非雕板也”。“史文”云云,抑亦想当然欤?近世相关出土文献,也可提供有力佐证。罗振玉据伯希和所得部分经卷,撰《敦煌石室书目及发见之原始》,登《东方杂志》6卷10期(1909年10月),同时由广雅书局莫棠活版印行,改题《敦煌石室记》。首自叙缘起(即“发见之原始”),次书目。罗氏所见诸书中,有刻本《陀罗尼经》十余纸,“(一)一切如来大尊胜陀罗尼,二朝灌顶,国师三藏大广智不空译。每行十五六字不等,其字似初唐人写经。又‘国师’之‘国’字上空一格,其为唐刻本无疑。(二)大随永陀罗尼,经末有‘囗杨法雕印施’六字。(三)大佛顶陀罗尼,经末有‘开宝四年十月廿八日记’十字。(四)大随永陀罗尼,经上面左有‘施主李知顺’一行,右有‘王文沼雕板’一行,经末有‘太平兴国五年六月雕板毕手记’十三字。此外无年号者甚多”。
《中国雕板源流考》引《敦煌石室书录》,“书录”当系“书目”之讹,内容即上述第四种,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王文沼雕板印本。大英博物馆、日本国立博物馆藏有王文沼雕板本《法国吉美博物馆藏本残》,系纸本单张印刷品,卷面立体为陀罗尼轮,轮之中心为菩萨像,坐莲上,八臂,手中各持法器,像周围以梵文神呪,颠倒廻环至十九圈。轮外右上方有“施主李知顺”,左上方有“王文沼雕板”,轮外下底矩形框内刊印发愿文:“大隋求陀罗尼;若有受持此神呪者,所在得胜。……太平兴国五年六月二十五日雕板毕手记。”每行九字,二十一行。据此检视罗氏《书目》,有数处著录错误,主要是把“大随求”之“求”误认为“永”。稍后罗氏撰《莫高窟石室秘录》,登《东方杂志》六卷十一、十二期,在“雕本第二”部著录该卷“大隋求陀罗尼”,改“永”字之误,又增“隋”字之“讹”。《中国雕板源流考》所引,乃将罗氏《书目》、《秘录》两篇之讹误累加,进二割裂篇题,以就己意。众所周知,“陀罗尼”为梵汉音译,指诸菩萨倡导善行、制止恶行的真言以密语形式表达出来的“呪”、“一切如来大尊胜”、“大佛顶”、“大随求”以及“佛顶尊胜”“无垢净光”、“遍身香如来”、“金刚摧一切罪如来”、“大般若波罗密多”等等,分别是数以百计的中国的“陀罗尼”名,无论译写何字,与中国的王朝名号都是不搭界的。《中国雕板源流考》竟析出“大隋”二字,望文生义,擅增“翻雕隋本”四字,累及罗振玉,为论者所非议。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8:“世言雕板印书,始冯道,此不然,但监本五经板始道为之耳。”胡应麟《经籍会通》卷4:“遍综前论,则雕本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此余参酌诸家,确然可信者也。”《中国雕板源流考》首节,即采信上述两家之说而成。除“肇自隋时”假说有待确据,“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三句,言简意赅,精彩至极。雕版印刷“行于唐世”,已是不争的事实。1906年,吐鲁番出土唐武则天时期刊印《妙法莲花经》卷五(如来寿佛品第十六、分别功德品第十七);1944年,成都唐墓出土梵文陀罗尼一卷,为八世纪后期刊印本;1966年,韩国庆州佛国寺释迦塔内舍利瓶上绸袋内发现《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一卷,含六道神呪并经文故事,为唐武则天时期洛阳刊印本;1974年,西安柴油机械厂内唐墓铜臂钏内发现梵文陀罗尼纸本单张印刷品,专家考定为初唐(7世纪初叶)长安刊印本;1975年,西安冶金机械厂内唐墓小铜盒内发现《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呪》,武周或稍后刊印本。宝藏不时间出,在在证明,我国雕板印刷“行于唐世”的论断是经得起考验的,旧说“起源于唐末五代”,应该予以纠正。
另外陆深道:“此印书之始,又在冯瀛王(指冯道)先矣。”这种说法其实也是错误唐穆宗长庆四年,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已知的不存在争议的关于雕版印刷的最早记载就是出自唐代唐穆宗长庆四年,这说明当时的上层知识分子白居易的诗的传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
而如今出土的关于雕版印刷的出土文物中历时最久远的印刷品也是出自唐代。
雕版印刷“实肇自隋时”及“起源于唐末五代”这两种论调早已被古代及现代的一些学者的详细考证和近现代的出土文物反驳,也就剩下个“行于唐世”的论断经得起考验。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细质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这种改进之后的印刷术叫做活板印刷术。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理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❼ 现代四大发明

2017年5月新四大发明是指"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高速铁路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规定。

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工作可以为生活提供保障,更好生活则是工作的目的。人如果不工作的话,生活不仅没有保障,还会碌碌无为,失去价值和乐趣。但如果只工作的话,就没有时间享受生活,这样的经历是不快乐的。

"工作狂",这个词汇大家不陌生,印象中这是当代产生的一个极新的词汇。它指的是对工作极度投入、近乎痴狂的一种人,这种人大概是不会"生活"或顾不得谈"生活"的。

其实这样的人很早就有,当然也遍及各地,只是未曾使用这个词罢了。似乎每一个堪称伟大的人无不是忘我工作的人。我们暂时把这种人说成是:工作第一、生活第二的人。甚至是人生中只有工作的人。

再就是所谓追求极致生活的,他们不一定非常富有,对工作也有热情。只是他们认为工作是简单又简单的,在他们的世界绝不容许将生活说成是"日子"。应该说这样的人过的是极度潇洒和惬意的,他们的生命的意义在于此。这种人算是:生活第一、工作第二的人。

还有一种人最最理想、数量很多。那就是将工作和生活严格分开,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公私分明"是他们的原则和愿望,从不混为一谈。他们认为工作和生活是同样重要的,工作是他们的需要,生活是他们的追求。

我还想说起这样一种人,生活无疑是他们人生的最高目的,其实他们内心也没有关于生活的概念,他们只是有这样的逻辑:工作是为了生活,或者说,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不工作就不能生活。

这时候的生活的概念好像只是"活着"或"生存"。其实不然,它是一种意识。我觉得在我国传统里有这样的意识,所有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的思路是受到这种逻辑的限制的。

我们当然不能忘记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一群快乐的人。在他们的世界里,工作和生活都是艺术化了的。他们从不思考活着是为了工作还是工作是为了活着的问题。在他们的每一天里,都是享受的。

还有多种多样的人,有的是我们无法形象地形容的。

生活是一个人一生的全部过程,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如同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一样,没有了工作,就是一点残缺,便不完满。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人为了工作而暂时放弃生活另一部分,生活不只是活着,但是活着是生活的基础,只有生活起来,才算是真正地活着。

掌握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是有利于我们的身心愉悦和成长的。

❽ 古代人成为科学家的故事,(不要太长,200字就够了)急急急,有谁知道快告诉我啊! 最好是中国四大发明的

张衡探求科学真理

公元78年(东汉章帝建初3年),张衡诞生在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石桥镇(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城北五十里的地方)。他少年时期,由于父亲的早逝,家里生活相当清苦。贫困的生活,不仅没有影响他求知欲望,而且,更加激发他刻苦忘我的学习。他十多岁的时候,就读了很多书,写一手好文章,当时很有名望。一天,一个地方官来劝诱张衡:“我看你才学出众,想推荐你去做‘孝廉博士子弟’怎么样?”十七岁的张衡,拒绝了地方官的推荐。他想:我绝不能成天呆在家乡读那些古文经传,更不能去追求做官发财的邪道,我要历尽千辛万苦到实践中去探求科学真理。于是,他收拾好行装,离开家乡,踏上了游览名都大城、访师求学、探索科学真理的征途。

公元94年,他首先来到关中观览西京(长安)名胜,还游览了西汉时最高学府所在地三辅(现在的陕西中部地域,包括今陕西省西安市往东到华阴、兰田一带。加上长安临近的"左冯?和"右扶风",合称三辅)。他爬山涉水,往来游息于渭河平原上,观览了太华、终南间的风云景色、名山大川。他接触了关隘和城镇,考察关中的民间风俗习惯,土质和物产以及古代的遗迹,当代的事物,尤其是对长安城郊的宫阙规模、市井制度、远近商贾货财的集散、富豪、游侠、王侯的故事等等,都有较深切的认识。他积累了丰富的、新鲜的文学素材。他的不朽名篇《温泉赋》就是在游览的途中,在骊山脚下写出来的,描写了骊山"汤谷"的优美,春水的清新。)

公元95年,十八岁的张衡,来到了喧闹的洛阳城。张衡在游学长安、洛阳期间,为了增长科学文化知识,他不辞辛苦,求师访友,结识了许多著名学者和优秀青年,有擅长辞赋文学、弹琴吹笛的音乐家马融;有谦虚勤朴名闻当世的贤士窦章;有学识渊博、潜研时务、有三十多篇政论名著的王符;有学习过天文、数学、历数等学问豪侠英俊的青年崔瑗。这些有为的青年,对张衡都有很好的影响和帮助。特别是他和崔瑗友情较深,经常在一起研究问题,交换心得。后来张衡也进一步研究天文、物理等科学,是受了崔瑗的影响。五年来的游学生活使张衡找到了科学的大门。

阅读全文

与李新四大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汇报 浏览:314
横滨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浏览:28
珠吉转让 浏览:191
商业住房贷款年限55岁 浏览: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