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乐理常识,同头换尾,模进,鱼咬尾,螺蛳结顶,谁能给我讲一下
1.同头换尾:
是乐句前半段保持不变,在后半段进行变化。
2.模进:
亦称移位。这一手法即是将歌曲的主题旋律或其他乐句的旋律再或他们的乐节,乐汇等作重复出现时每一次的的高度都不相同者谓之。
3.鱼咬尾:
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
4.螺蛳结顶:
是一种结构手法,在民间器乐曲中常用到,结构上形成不同速度和不同篇幅相对应的段落。。所谓螺蛳结顶是指将原有的乐句逐步紧缩,直至最后形成简洁的顶端。如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
(1)鱼咬尾创造扩展阅读
鱼咬尾在一些乐器曲中也有体现,比如《二泉映月》 是中国民间盲艺人阿炳(华彦钧)的二胡传世之作,这首如泣如诉,极富歌唱性的乐曲在音乐界影响颇大。
它吸收苏南一带的民歌及常锡滩簧的音调,曲调委婉,感情细腻。乐句之间环环相接,连绵不绝,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顶真格旋律,即后一乐句的第一音用前一乐句最末一个音,这在民间乐曲中称为“鱼咬尾”。主要体现在《春江花月夜》。
② 高分追加!以《静夜思》为歌词,运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创作一首8或16小节的旋律。要2/4拍或4/4拍的,
灰色孤星
披露窗棂
挑灯日记
记录自己
信手
写下几行诗句
最押韵的
竟然是我的叹息
树叶静静随风掉落
梦里不知何处花火
一记浅吻
干涸了清瘦轮廓
坚守一个美丽承诺
寂寞贯彻我的生活
野猫在角落
悄悄的诉说
月光泼湿忧伤 雨水交响
宿怨赐予灵感 泻在纸上
谁在夜空划下一道硬伤
温柔只是折寿前的凄凉
一地冰霜 白的诡异牵强
映着你莞尔梳妆的模样
爱情怎会是遥遥默默的守望
直到遗忘
月光泼湿忧伤 雨水交响
宿怨赐予灵感 泻在纸上
谁在夜空划下一道硬伤
温柔只是折寿前的凄凉
一地冰霜 白的诡异牵强
映着你莞尔梳妆的模样
爱情怎会是遥遥默默的守望
直到遗忘
③ 请用鱼咬尾的创作方法创作一首短曲,谢谢!
握住你冰冷的手 没有温度的笑容 在那个下雨天 我遇到了你 现在现在 我恨你 原来原来 我爱你 我迷失了自己 在那错乱的感情迷宫中 我找不到路 我越来越不懂我自己 睁开双眼 发现原来只是我的梦 不是用鱼咬尾的方法,是我自己编的,我上小学,不好的话请见谅!
④ 用鱼咬尾创作方法写四四拍四小节的短曲五线谱
⑤ 《孟姜女》的创作手法(鱼咬尾),有什么特点。
a句的开始音是引子的结束音
⑥ 帮创作鱼咬尾歌曲
恩恩···我有··给你找找··什么风格的有说吗?以前写过一堆呢!
⑦ 鱼咬尾式的音乐
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被称为鱼咬尾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武,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
例:《春江花月夜》
⑧ 用鱼咬尾方式创作一首旋律
什么是你所说的鱼咬尾???是不是以do 结尾,再用do 开头?用re结尾 就下一句以re开头???我的天 不会吧?这样的音乐,如果不是很有水平,弄出来一般都会太俗啦.........汗
⑨ 从《沂蒙山小调》 和 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中,你会发现一些民歌的创作方法。例如:鱼咬尾的创作方法
山东民歌包括 1包楞调 2沂蒙山小调
山东民歌王子 杨松山 演唱的 计划生育要记心》、《五莲山小唱》、《歌唱大生产》、《俺村新事实在多》、《我运煤炭快快跑》等
⑩ 《青春舞曲》创作背景
《青春舞曲》创作背景?
我来答
共1个回答 >
匿名用户
创作洛宾用微弱的个个民族的灵魂,让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国人的情感世界是多么丰富灿烂。在王洛宾搜集、整理、改编的中国民歌中,《青春舞曲》是首极快活的歌曲。无论性别,不管长幼,从民歌手到港台歌星再到“超女”,几乎人人都喜欢哼唱这首动感十足的歌。因为这首歌实在太著名了,有作家为王洛宾写的传记就起名为《青春小鸟》。太阳下山明早依然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美丽小鸟飞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别的那呦呦,别的那呦呦,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民歌在流传过程中,往往是由眼前所见或心中所想,编唱了第一句,一边唱一边想着如何将主旨表达出来,主旨一般都在歌曲的尾部。民歌的内容十有八九都以爱情为主,故而民歌说到底其实就是以歌唱青春为主的歌曲。青春期的思念、忧虑、焦躁、激情……无不是民歌要表现的内容。高尔基曾说:“民歌是与悲观主义绝缘的。”歌唱青春的民歌,总要给人以胆量、希望和幻想,以期人能变得更坚强。民歌就是活人的心声,就是民意。王洛宾曾说:“民歌最宝贵的地方,在于正确反映老百姓的舆论。民谣是最美的,它经过世代相传、加工,把其精华流传至今。”“民歌从人们口中出来,就像从大山中流出的甘泉一样甜美。”民歌和创作歌曲有很大不同。在民歌中,往往看不到文人学者那种华丽的辞藻,而大多采用形象生动、朴素浅近,富有动作感、音乐感、色彩感的词汇来表达主旨,这也正是靠口口相传才得以流传的民歌的特点。民歌大量采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事实上,这三种艺术手法早在春秋战国时就被人们使用。南北朝钟嵘在《诗品·总论》中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民歌在谋篇布局上基本采用这三种手法,不过有时兴中有比,比中有兴,比兴常融为一体。由于地域不同,各地民歌的风格大为不同。新疆民歌一般都很热烈,有舞蹈的感觉。《青春舞曲》的曲调是小调式,颇具新疆风格,适合表现奔放、开朗的情绪,很符合新疆维吾尔人的民族特征。而中国南方民族却以婉转优美为主要特点,如《茉莉花》等,多为五声调式。《青春舞曲》的歌词非常短小精悍,前两句是比兴:“太阳下山”和“花儿谢了”。这是两种自然现象,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可以重复出现。虽然重复出现的时间不一样,一个是明天,另一个是明年,但并列使用这两句,突出了它们的共性。前三句有双关意味:“美丽小鸟飞去无影踪”。首先,这句歌词和前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面的事物都可以重复,而小鸟却无法重复飞来。同时,又和第四句有共通之处:“青春”和“小鸟”一样,都“不回来”了。开篇四句非常精彩,前两句属于否定,相互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巨大差别,在审美上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落差美。四句歌词中各有一个绝妙的动词:“爬”、“开”、“无”、“来”,因为押韵,有一种琅琅上口之感,同时又在人们眼前竖起了一系列生动形象:太阳爬、花儿开、小鸟无、青春不来……也应和了题目中的“舞曲”,不仅旋律上有舞蹈之感,这些动词还将这些动作表现得如舞蹈般酣畅淋漓。“小鸟”是这首歌曲的核心词汇。和很多民歌一样,这首歌也使用了双关的创作方法。也就是说,小鸟不单单指活生生的鸟儿,展开翅膀,呼啦啦飞走,留下美丽的弧线,还隐喻青春像小鸟,� �长有翅膀,能飞走,再也看不见。1939年,王洛宾搜集到这首新疆民歌时,在歌词上进行了很大改动。原词中“别的那呦呦,别的那呦呦”是十个音节,“别的那”就是维吾尔语“小鸟”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小鸟呦,小鸟呦”,但却只有六个音节,如果按照翻译过来的汉语直接填到曲谱中,既不符合格调的要求,也失去了民歌的味道。怎么办?必须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王洛宾灵机一动,把“别的那呦呦”变成这首歌曲的助词衬语,十个音节全都保住了,而且还平添了一种异域风格,整体风格并不显得割裂。这首歌原来是舞曲,每个乐句都做反复,上下乐句的尾音总是“3”和“6”。王洛宾把曲调连续重复的尾音及不上口的颤音去掉,突破了曲谱中的惯性重复,使音调变得甜美,既符合民族格调,又不歪曲汉语形象,使这首歌变得焕然一新。改编后的这首歌,具有“鱼咬尾”的特点,六句歌词中有三句的前面八个字都是同一旋律:“太阳下山明早依旧”、“花儿谢了明年还是”、“我的青春小鸟一样”;第一句与第三句旋律完全相同,第二句除前部分相同外,只有尾部不同。由于第一、二、四句都具有重复内容,则凸显出第三句的重要:“美丽小鸟飞去无踪影”,听众马上就能从旋律上感觉出这句是重点。这种曲调的编排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写作有异曲同工之妙。格律诗歌中,绝句的押韵有两种固定格式,一种是诗中所有的双句都要押韵,第二种是第一、二、四句的最后一个字要押韵。也就是说,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第三句无论如何都不能押韵。这是古人对汉语进行了精妙研究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只有按照这种规律写作的语言,才能显得平仄起伏,琅琅上口。否则,总是不怎么对味。王洛宾一方面深谙古典诗词的平仄规律,另一方面又受到“五·四”国语运动的影响,在把歌词和曲调结合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保持语言的线条。王洛宾非常赞赏一些音乐前辈,譬如肖友梅、赵元任、李叔同等,感觉这些音乐教育家同时都是中国的语言学家,因为他们不论写曲还是填词,都保持了民族语言的美,不丝毫损伤它的音韵。这首《青春舞曲》采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使一、二、四句在格律上基本相似,而一、四句完全相同,第三句的格律完全不同,使这首歌有一种别致的韵味:看似简单之极,但却琅琅上口,欢快明亮。一年之后,王洛宾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就是采用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可见,《青春舞曲》对于王洛宾后来的创作有深刻影响。有人认为在一首歌中反复重复一句歌词没有意义。殊不知,这也是民歌的一大特点。因为重复是民歌创作口头性这一特征的具体表现。《青春舞曲》中反复重复“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这种重复非但不让人感觉到多余,反而让歌曲在音韵上更加流畅圆转,表达上更加通俗明白、易唱易记、别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