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古琴创造说

古琴创造说

发布时间:2022-03-05 00:35:17

『壹』 古琴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古琴最早出现于周朝,关于古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而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所以古琴最早应出现在周朝。

周朝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也盛兴于民间抚琴悠闲为主,古琴成为民间深受古人喜爱的乐器,例如《诗经·小雅·鹿鸣》中曰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意思是今日有听众在场,我来弹琴一番。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佳话美谈,中间就有伯牙抚琴,后为纪念钟子期摔断琴弦,从此弃琴。

(1)古琴创造说扩展阅读

中国四大古琴介绍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说,分别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1、号钟:小白称君,公子纠因夺位之罪被判断首而亡。公子纠去后,小白曾弹奏号钟琴,声声无奈,闻者落泪。

2、绕梁: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后整天弹琴作乐,连续七天不上朝,后楚庄王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3、绿绮:古琴样式。一说为古琴别称。汉代司马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司马相如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4、焦尾: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贰』 古人为什么如此推崇古琴

古琴艺术之所以能独树一帜而备受推崇,除“琴德最优”外,更由于其音乐的特质能顺乎自然,耐人寻味,符合中华传统文化追求意境、崇尚内在和寓意含蓄的特征,它含藏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而成为人格培养和精神升华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弹奏之人在古琴朴实低缓而又沉静旷远的音声之中,由躁入静进而物我两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致乐以治心,乐则安,安则久”。儒学创始人孔子对琴十分推崇,能弹琴唱诗经三百首,还曾向师襄学琴,成为后世士人典范。


(2)古琴创造说扩展阅读:

古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琴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声响有五音。

儒学创始人孔子对琴十分推崇,能弹琴唱诗经三百首,还曾向师襄学琴,成为后世士人典范。后世有《孔子读易》和《泣颜回》两琴曲。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师旷、列子、伯牙、雍门周、孔子等。

琴的型制于东汉晚期确定。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汉初七弦琴结构简单,音箱较小,共鸣声小,尾部为实木,面板无徽位。东汉至魏晋时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

南北朝时期,君主和士人都爱好音乐和文学,文人爱琴解音,风气极盛;由于士族门阀制度对文人的限制,使得很多文人愤世嫉俗以琴书自娱。期间出现了最早的文字谱,南朝隐士丘明有文字谱《碣石调·幽兰》。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戴颙、宗炳和柳恽等。

『叁』 古人是怎样创造古筝 古琴的

古琴的起源有六创说
1.伏羲说(《琴操》《长笛赋》)
2.神农说(《琴道》《风俗通义版》权)
3.炎帝说(《吕氏春秋》《事林广记》)
4.黄帝说(《新刊太音大全集》)
5.唐尧说(《礼仪篡》)
6.虞舜说(《礼记》《史选》)
不过这些更像是后人的附会 真正考证古琴的起源 是根据马王堆 郭店楚墓 和曾侯乙墓出土的丝类乐器推断的 古琴七弦形制的成型是在战国中期 形制成熟大概是在汉唐时期
后世赋予了古琴古筝更多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大概就是这样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个是主观原因 一个是客观原因

主观上看
是早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差
所以由对自然的恐惧和未知演变成崇拜自然
早期人神交流的需求产生了祭祀活动
于是乎 法器产生(古琴的雏形)

客观上看
是由于早期人类生产水平底下
在原始狩猎的过程中受到弓箭发声的启示
就产生了丝类乐器(古琴的雏形)

古琴早期是作为祭祀工具应运而生的 由巫师掌握

网络知道 古琴社团 楚狂衰凤 为您服务

『肆』 古琴的历史是什么

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有3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
先秦
琴的来源无从稽考,不过中华古代文明之初的各个氏族领袖都与琴的创始传说有关,如伏羲造琴、

神农造琴、唐尧造琴、黄帝造琴和虞舜造琴等传说,但无考古支持,应为附会之说。西周时的钟仪是现存记载中最早的一位专业琴人。据史料记载春秋时诸侯宫廷中都有琴家,且大多以“师“为氏,如师旷、师文、师襄和师涓等。
两汉

琴的型制于东汉晚期确定。蔡邕所著《琴操》是现存介绍早期琴曲最为丰富而详尽的专注,原书已佚,经后人辑录成书,还作有琴曲5首,合称“蔡氏五弄”;又传他曾用灶余焦木制成著名的“焦尾琴”。
魏晋
战乱和纷争的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出现大量不依附于朝廷的文人琴人。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君主和士人都爱好音乐和文学,文人爱琴解音,风气极盛;由于士族门阀制度对文人的限制,使得很多文人愤世嫉俗以琴书自娱。
隋唐
隋唐时期流行燕乐歌舞,而琴风稍落。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浑圆。现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龙池、凤沼的面板上贴有两块小桐木,作为假纳音。
宋元
由于宋朝行使抑武扬文的政策,自宋太宗起,两宋期间自帝王至朝野上下都十分好琴,无不以能琴为荣,达到历代好琴的顶峰。宋元时期,琴开始出现明确的流派传承。宋代的古琴发生变化,全长128厘米,肩宽25厘米,琴身扁而长大,尺寸大于传世唐琴。为北宋琴主要风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体形则逐渐扁平狭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耸而狭之状,为南宋制琴的主要风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为主要制琴材料。断纹有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等,牛毛断则鲜见。灰胎仍以鹿角灰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见。北宋晚期还出现了八宝灰(即将金银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后制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官方甚至设局制琴,即所谓“官琴”。
明清
明清时期,流派纷呈,大量刊印琴谱,现存第一部减字谱《神奇秘谱》保存了众多古曲。来自网络

『伍』 古琴是一种什么乐器关于古琴有哪些传说

古琴,又被称为叫“瑶琴”、“玉琴”、“七弦琴”。一般可以用两个“三千”来表达:三千年的历史,三千首琴曲。

古琴是中国最早的乐器之一,是从远古时代,神话时代,慢慢走向当代,都是有据可查的。是中国文人必备的修养。大家耳熟能详的“琴棋书画”中的“琴”,就是指古琴。

古琴不但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艺术瑰宝。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吕氏春秋》:仲夏纪,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别号。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琴。一本云五弦瑟,《帝王世纪》同。以来阳气,以定群生。

古琴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很多神话传说伴随着它。比如伏羲造琴、神农造琴。中国人是炎黄子孙(炎帝和皇帝),炎帝就是神农氏。炎帝觉得天地阳气太多了,阴阳气不够和谐,就创造古琴,使得天地、自然达到阴阳的平衡。

《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传说还有舜造古琴。尧舜禹汤是夏商周之前的部落领袖,其中舜制造了五根琴弦的古琴,歌唱当时的民歌《南风》。



《恒谭新论》:“神农之琴以纯丝为弦,刻桐木为琴。至五帝时,始改为八尺六寸,虞舜改为五弦,武王改为七弦,直至现在仍如之。”

之后,周文王悼念自己的大儿子伯邑考时,需要表达更多的悲伤,于是增加一根琴弦。等到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誓师讨伐商纣王时,为了激励士气,又增加了一根弦。到了后世,即使是有了比文王失伯邑考更深的哀恸,七根弦也够用了。即使是有了比武王伐纣更大的愤怒,七根弦也够用了。

古琴,承载了很多中国人内心对文化的理解、对生命的向往、对宇宙和自然的看法。

『陆』 古琴的来历

古籍记载琴的创制与中华文明之初的帝王有关,相传某一天伏羲巡视到西山桐林,只见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精,纷纷飘落在梧桐树上,顿时霞光万道。天空彩屏开处,祥云托着两只美丽的大鸟,翩翩降落在那棵梧桐树上,其余诸鸟纷纷飞集在各处树上,朝着两只美丽的大鸟齐鸣。

伏羲见到如此奇异现象,忙召来辅佐他的木神句芒问究竟。句芒笑着对伏羲道:“这两只最大的鸟,就是凤凰呀!”两人正说时,只听见那两只大鸟“即足即足”地叫起来了,旁边的百鸟也都一齐叫了起来,仿佛朝拜一般。

伏羲道:“我听说凤凰为百鸟之王,所以百鸟都跟着它,这可信吗?”句芒道:“这跟我们跟着天帝一般,十分可信。天帝今日亲眼所见百鸟朝凤凰,那是因为凤凰是中央神鸟,所以它称百鸟之王。”

伏羲道:“我听说凤凰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它非竹不食,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而今,不仅五星之精下降,而且云托凤凰来朝,此树必是桐林中的神品,堪为雅乐。”句芒道:“有其应者,必有其德,天帝所言极是!地上树木林莽千万种,只有梧桐树才能招凤凰。用此种神木作乐器,必历千年而不衰。”

伏羲听木神这么一说,大喜过望,于是,朝那棵桐树拜道:“皇天降祉,施民以乐。”礼毕之后,他令人砍伐那棵桐树而归。伏羲仔细端详着神树,然后按33天之数,将梧桐截为三段。他用手叩上段,其音太清,叩下段,其音太浊,然后取中段叩之,其音清浊相济。

伏羲大喜,便将中段桐木浸在长流水中,经历了八九七十二个昼夜后,卜得吉日良辰,请来妙手神工造乐器。神工不知怎样下手,伏羲便吩咐按周天365度之数将桐木削成三尺六寸五分长,又按四时八节之数,定为后宽四寸,前阔八寸,然后按阴阳两仪之数定下高度,外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内按宫、商、角、徵、羽五音安上五根弦。

随后又依百鸟朝凤凰的情景编创了《驾辩》乐曲,供弹唱。每当人间庆贺丰收和节日的时候,人们便用伏羲提供的熟食,用他帮助编织的鱼网,打捞出水里的鱼,烹调出美味佳肴,摆成丰盛的宴席。在宴席当中,大家还要弹奏伏羲发明的乐器,高唱他创造的乐曲,其乐融融,令天神们羡慕不已。

后来,王母娘娘在天宫瑶池宴请天神,为了欢娱,特调来伏羲创造的乐器当场演奏。天神们见这乐曲动听,乐器奇特,便依来历将它唤作琴,取当今凤凰为百鸟之王象形之意。因又是第一次在天宫瑶池见到这新物件,便将伏羲所创的乐器称为瑶琴。

从此,人间便有了古老的乐器——琴。由于它是东方天帝伏羲创造的,故而中国的琴艺举世瞩目,历千年而不衰。

(6)古琴创造说扩展阅读

古琴的发展

(1)先秦:西周时的钟仪是现存记载中最早的一位专业琴人。在《诗经》等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关于琴的记载,战国时期随着音乐的发展,琴乐也得到了很大地发展和普及,从而涌现了大量的琴人,如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精典千古传诵。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师旷、列子、伯牙、雍门周、孔子等。

(2)两汉:琴的型制于东汉晚期确定。东汉至魏晋时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蔡邕所著《琴操》是现存介绍早期琴曲最为丰富而详尽的专注,原书已佚,经后人辑录成书,还作有琴曲5首,合称“蔡氏五弄”;又传他曾用灶余焦木制成著名的“焦尾琴”。

(3)魏晋:战乱和纷争的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出现大量文人琴人,如“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等,琴风盛行,他们不仅弹奏,而且创作大量琴曲。

(4)南北朝:南北朝时期,君主和士人都爱好音乐和文学,文人爱琴解音,风气极盛;由于士族门阀制度对文人的限制,使得很多文人愤世嫉俗以琴书自娱。期间出现了最早的文字谱,南朝隐士丘明有文字谱《碣石调·幽兰》。

(5)隋唐:隋唐时期流行燕乐歌舞,而琴风稍落。董庭兰擅弹《胡笳》等曲,流传作品有《颐真》.斫琴在唐朝也有巨大的发展,如四川雷氏家族所斫的“九霄环佩”为传世名琴,唐琴在历代都被视为稀世之宝。

(6)宋元:由于宋朝行使抑武扬文的政策,自宋太宗起,两宋期间自帝王至朝野上下都十分好琴,无不以能琴为荣,达到历代好琴的顶峰。宋元时期,琴开始出现明确的流派传承。第一个古琴流派浙派出现于南宋晚期,代表琴家有郭沔等。

(7)明清:明清时期,流派纷呈,大量刊印琴谱,现存第一部减字谱《神奇秘谱》保存了众多古曲。清朝后期,琴艺术相对衰落。明代造琴之多盛况空前,不论皇帝亲王还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宁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

(8)近代:清末至1950年代,全国能琴者约100余人。1920年代在苏州、上海一带成立的今虞琴社以及编印的《今虞》琴刊是当时惟一的盛事。唐健垣编有《琴府》一书,其中一册涵盖了20世纪70年代港澳台的琴人的状态。古琴逐渐纳入音乐专业教育体系,琴家们除了恢复古曲之外,也尝试创作新曲。

民国时琴随文人出洋而流传到东南亚和欧美澳洲,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大规模华人在海外的情况下,迄今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和瑞典等都有琴师和琴社。

(9)现代:由于古琴及其所象征传文化思想的式微,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2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古琴列入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分在“民间音乐”类,编号Ⅱ—34。

『柒』 关于伏羲式古琴的传说或典故

伏羲式,也是圣人造琴的一种,形状与神农式非常接近,只是在琴的下部起弯的地方多了一个弯,即:有两个连续的弯,而琴体外形的其它部位与神农式几乎完全一样。 伏羲是远古时的一位圣人,被后人尊为三皇五帝之首,传说神农是他的儿子。有许多关于伏羲造琴的传说。汉末蔡邕在他的〈琴操〉中说:“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身理性,返天真也。”非常有意思的是伏羲式琴与神农式琴在外形上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个弯的微妙区别,这也许是人们有意识地对古圣人的传承排序,反映出古往以来尊崇长幼尊卑之分严明有序的传统。 伏羲式是一种非常古朴、简捷的式样,由于它的形制中正大气,被许多琴人所喜爱;也是留传下来的许多古代名琴常采用的式样。

『捌』 古琴是谁发明的

古籍记载有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

其一伏羲造琴。传说是伏羲创造了瑟,也创造了琴。相传,伏羲制作古琴是为了修身理性,使万物生长,这也是普遍认可的古琴来源的一种说法。其二神农造琴。神农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人之知。

据史料的记载,尧舜时期就已经有古琴了,古曲《南风》据说就是舜作的: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8)古琴创造说扩展阅读

琴的起源

1、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等典籍,周朝时,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也盛兴于民间,《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这说明古琴至少在周朝,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在古代人们的认知度是相当广泛的。

2、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考古发现最早的古琴,为2016年在湖北枣阳郭家庙,出土的周朝曾国春秋早期的琴,距今2700年左右,将我国有实物佐证的琴史提前约300年 。

3、中国古琴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声响有五音。传说炎帝在沁源景凤羊头山下“黍定黄钟”,发现了音乐,炎帝神农氏又“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 。

『玖』 原来它真的很美!《古琴》有着怎样的文化

最初拿到《古琴》这本书从未想到过它的原著作者会是一个外国人,作者林西莉为了一份巧妙的“学琴的缘份”和一群良师益友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促成了她写成这本书,是她在北京古琴研究院遇到的教她学琴的老师王迪,以及其中给与她很多帮助的其他人,笔者回国家之时研究院还赠与了她一张明代叫做“鹤鸣秋月”。两译者许岗(瑞典)和熊彪正是感动被这一份热忱而感动翻译完此书。

作者和她的老师当年学琴的照片

古琴的发自灵魂的神圣感,不仅来自弹琴人的尊重,也来源它本身所具有的灵气。古琴的各个部分的命名都和龙、凤、雁相关。古琴的琴面,宽的一侧叫做“凤额”,上面的横木叫做岳山,琴弦从此中的琴孔而上扎成“蜻蜓结”。窄的一侧为琴弦的发出处叫做“龙龈”,它旁边两次的镶嵌物叫做“焦尾”。

琴底有两个出音孔,长的那个叫做“龙池”,短或圆的那一个叫做“凤沼”,二者的结合也有“龙凤呈祥”韵味。在靠近“凤沼”处有两个小圆柱被称为“雁足”,这是用来支撑古琴的部分。

古琴的象征意义贯通于文化中,它最初的写法不仅始于象形,而且是对生命的诠释。古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它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它虽然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境遇,正如现在并不被重视,可这是乐器的常态,民族乐不会被西洋乐所取代。

在苏州怡园从过去到现在仍然是古琴爱好者的聚集地,“石听琴室”还能听到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们在亭子内弹奏古琴,交流着琴谱和新的曲目。虽然古琴文化一度受到冲击,官方的不关注但不代表它会就此消沉,民间的热忱让它一直焕发着生命力。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带你一起长知识!

『拾』 古琴的起源

古籍记载琴的创制与中华文明之初的帝王有关。

发展:

1、先秦

西周时的钟仪是现存记载中最早的一位专业琴人[。在《诗经》等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关于琴的记载,战国时期随着音乐的发展,琴乐也得到了很大地发展和普及,从而涌现了大量的琴人。

2、两汉

琴的型制于东汉晚期确定。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汉初七弦琴结构简单,音箱较小,共鸣声小,尾部为实木,面板无徽位。东汉至魏晋时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

3、南北朝

君主和士人都爱好音乐和文学,文人爱琴解音,风气极盛;由于士族门阀制度对文人的限制,使得很多文人愤世嫉俗以琴书自娱。期间出现了最早的文字谱,南朝隐士丘明有文字谱《碣石调·幽兰》。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戴颙、宗炳和柳恽等。

4、现代

由于古琴及其所象征传文化思想的式微,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2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古琴列入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分在“民间音乐”类,编号Ⅱ—34。



(10)古琴创造说扩展阅读:

1、款式分类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列子式、伶官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亚额式、钟离式(鹤鸣秋月琴)、剑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最著名的九霄环佩就是伏羲式。

2、外形结构

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面圆底扁,象征天地;琴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网络-古琴

阅读全文

与古琴创造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
江莉马鞍山 浏览:417
马鞍山大事件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