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谁发明的“元”“次”“根”
是 康熙。康熙拜比抄利时的传教士袭为师,学习数学。但听他讲课很不轻松,而且讲方程是句子冗长,,所以康熙就建议 ,吧未知数翻译成“元”最高次翻译成“次”方程的解翻译成“根” 康熙创造的几个学术用语一直沿用至今!
② 数学是谁创造出来的
阿拉伯数字的起源 我们都知道,数学计算的基础是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离开这些数字,我们无法进行计算。其实,这些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而是发源于古印度,后来被阿拉伯人掌握、改进,并传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将这些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以后,以讹传讹,世界各地都认同了这个说法。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产和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印度,进行城市建设时需要设计和规划,进行祭祀时需要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于是,数学计算就产生了。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数字就比较先进,而且采用了十进位的计算方法。 到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在各地区的写法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罗门式:这一组数字在当时是比较常用的。它的特点是从“1”到“9”每个数都有专字。现代数字就是由这一组数字演化而来。在这一组数字中,还没有出现“0”(零)的符号。“0”这个数字是到了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时期才出现的。公元四世纪完成的数学著作《太阳手册》中,已使用“0”的符号,当时只是实心小圆点“·”。后来,小圆点演化成为小圆圈“0”。这样,一套从“1”到“0”的数字就趋于完善了。这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印度数字首先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印度的近邻国家。 公元七到八世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崛起。阿拉伯帝国在向四周扩张的同时,阿拉伯人也广泛汲取古代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先进文化,大量翻译这些国家的科学著作。公元771年,印度的一位旅行家毛卡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毛卡把随身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当时的哈里发(国王)曼苏尔。曼苏尔十分珍爱这部书,下令翻译家将它译为阿拉伯文。译本取名《信德欣德》。这部著作中应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由此,印度数字便被阿拉伯人吸收和采纳。 此后,阿拉伯人逐渐放弃了他们原来作为计算符号的28个字母,而广泛采用印度数字,并且在实践中还对印度数字加以修改完善,使之更便于书写。 阿拉伯人掌握了印度数字后,很快又把它介绍给欧洲人。中世纪的欧洲人,在计数时使用的是冗长的罗马数字,十分不方便。因此,简单而明了的印度数字一传到欧洲,就受到欧洲人的欢迎。可是,开始时印度数字取代罗马数字,却遭到了基督教教会的强烈反对,因为这是来自“异教徒”的知识。但实践证明印度数字远远优于罗马数字。 1202年,意大利出版了一本重要的数学书籍《计算之书》,书中广泛使用了由阿拉伯人改进的印度数字,它标志着新数字在欧洲使用的开始。这本书共分十五章。在第一章开头就写道:“印度的九个数目字是‘9、8、7、6、5、4、3、2、1’,用这九个数字以及阿拉伯人叫做‘零’的记号‘0’,任何数都可以表示出来。” 随着岁月的推移,到十四世纪,中国印刷术传到欧洲,更加速了印度数字在欧洲的推广与应用。印度数字逐渐为全欧洲人所采用。 西方人接受了经阿拉伯传来的印度数字,但他们当时忽视了古代印度人,而只认为是阿拉伯人的功绩,因而称其为阿拉伯数字,这个错误的称呼一直流传至今。参考资料: http://post..com/f?kz=214503463
③ 数学中的“元”、“次”、“根”是康熙命名的吗
学数学解方程时,人们总会碰到"元"、"次"、"根(解)"。不过,你知道题目中的数学术语"元"、"次"、"根(解)"(当然只是指汉语译名)是谁创造的?说来你也许不信,是清朝的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是一个抱负远大、好学上进的君主,他曾拜比利时的南怀仁等传教士为师,学习天文、数学、地理,还学拉丁文。康熙大帝虽然聪颖过人,但是听外籍教师讲课并不轻松。因为南怀仁等人的汉语和满语水平有限,日常会话还能够勉强对付着,而要将严谨而高深的科学知识表达出来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而当时课本多是外文,即使中译本也是半通不通的。这样,学习中就必然有许多精力被消耗在语言沟通上,进度不快。
不过,康熙学习很刻苦,也很有耐心。一遍听不懂,就请老师再讲一遍,直至真正弄懂为止。南怀仁在讲方程时句子冗长,吐音又很不清楚,康熙的脑子常常被搞得晕晕糊糊的。怎样才能让老师讲得好懂呢?一阵冥思苦想后,一个妙法突然冒出来。他向南怀仁建议,将未知数翻译为"元",最高次数翻译为"次"(限整式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翻译为"根"或"解"……南怀仁用笔认真地记了下来,随即用这些新创术语换下自己原先使用的繁琐词语:"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根(解)'……果然扫除了很多障碍,提高数学效率。南怀仁惊疑地盯着康熙,愣怔了一会儿,突然按照西方最亲切的礼节一下子将康熙紧紧抱住:"我读书和教书几十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还从来没见过一个像您这样肯动脑筋的人!"
康熙创造的这几个数学术语科学而简洁,十分便于理解和记忆,因此一直延用到今天。
④ 数学方程中的元次是谁创造的
康熙皇帝。康熙是我国历史上数学水平最高的一位帝王,他天资聪慧,十分热爱数学,14岁起跟着从比利时来华的传教士南怀仁学习数学,是康熙首创“元”、“次”、“根”等方程术语的汉译名。
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在给康熙讲解方程时,由于他汉语、满语水平都很有限,有些术语讲不清楚,解释很久还是不得要领,康熙就建议:将未知数翻译为“元”,最高次数翻译为“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翻译为“根”或“解”。
南怀仁惊疑地盯着康熙,愣了一会儿,突然按照西方最亲切的礼节一下子将康熙紧紧抱住,激动地说:“我读书和教书几十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还从来没见过一个像您这样肯动脑筋的人!”康熙创造的这几个方程术语,驭繁为简,准确科学,非常便于理解和记忆。
(4)数学元次术语谁创造扩展阅读
南怀仁简介
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年10月9日—1688年1月28日,享年66岁),字敦伯,又字勋卿,西属尼德兰皮特姆(今比利时布鲁塞尔附近)人,耶稣会传教士,清代天文学家、科学家,1623年10月9日出生,1641年9月29日入耶稣会,1658年来华,是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为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康熙皇帝的科学启蒙老师,精通天文历法、擅长铸炮,是当时国家天文台(钦天监)业务上的最高负责人,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1688年1月28日南怀仁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卒谥勤敏。著有《康熙永年历法》、《坤舆图说》、《西方要记》等。
⑤ 圆周率是谁创造的
一般来说是 祖冲之,其实不是床罩,而是发现或者说计算出来,因为圆周率本来就存在
纠正一下,圆周率并不是祖冲之发现的,他之前,刘徽就就计算过圆周率.
作为数学家,研究计算圆周率应该是他们的专业方向之一.
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方面的研究工作,成绩是突出的。早在三国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就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在刘徽研究的基础上,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位,这一成就比欧洲人要早一千多年。
祖冲之是和他儿子一起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当时条件很差。他们在一间大屋的地上画了一个直径1丈的大圆。从内接正6边形开始计算,12边形,24边形, 48边形的翻翻,一直算到96边形,计算的结果和刘徽的一样。接着,内接边数再逐次翻翻,边数每翻一次,要进行7次加减运算,2次乘方,2次开方,运算的数字都很大,很复杂,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十分困难的。祖冲之父子一直把边形算到24576边,得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位。其近似分数是 355/113,被称为"密率"。德国数学家奥托在1573年重新得出这个近似分数。当时,欧洲人还不知道在一千多年之前祖冲之就己经算出来了。后来荷兰人安托尼兹也算出这个近似分数,于是欧洲人就把这个称为"密率"的近似分数叫着"安托尼兹率"。日本数学家认为应该恢复其本来面目,肯定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研究的贡献,改称"祖率"才对。
⑥ 数学方程式里的元次方等术语是谁创造的
是康熙皇帝啊
⑦ 数学方程式中的元和次是谁创立的
数学方程式中的元和次是中国清朝时期的康熙皇帝创立的。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又有远大抱负,聪明好学的一位皇帝。他除了其文治武功之外 ,还十分爱好数学,曾拜比利时的南怀仁等传教士为师,学习数学 、天文、地理以及拉丁文等,康熙皇帝虽然聪颖过人,但是听外籍教师讲课也有困难,因为南怀仁等人的汉语和满语水平有限,日常会话勉强对付,但要将严谨而高深的科学知识表达出来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而当时课本多是外文,即使中译本也是半通不通的。这样,学习中就必然有许多精 力被消耗在语言沟通上,进度不快 。
不过,康熙学习很刻苦,也很有耐心,不懂就请教,直至真正弄懂为止。南怀仁在讲方程时,句子冗长,吐音又很不清楚,康熙的脑子常常被搞得晕晕糊糊的,怎样才能让老师讲得好懂呢?一阵冥思苦想后,一个妙法突然冒出来。他向南怀仁建议 ,将未知数翻译为“元”,最高次数翻译为“次”(限整式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翻译为“根”(解)⋯⋯南怀仁用笔认真地记了下来 ,随即用这些新创术语换下自己原先使用的繁琐词语 :“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根 ’(解 )⋯⋯“如此一来,果然简单了很多,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南怀仁惊疑地盯着康熙,愣怔了一会儿,突然按照西方最亲切的礼节一下子将康熙紧紧抱住:“我读书和教书几十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还从来没见过一个像您这样肯动脑筋的人 !”
正因为康熙创造的这几个数学术语科学而简洁,十分便于理解和记忆,因此一直延用到今天 。
⑧ 请问“数学”这一词是谁创的
亚里士多德提出, “数学”一词的专门化使用是源于毕达哥拉斯的想法, 数学这个名词是毕达哥拉斯发明的,他是希腊的哲学家和数学家,
⑨ 一元一次方程发明者是谁
一元一次方程式
--- 方程式的由来
十六世纪,随著各种数学符号的相继出现,特别是法国数学家韦达创
立了较系统的表示未知量和已知量的符号以后,"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这一专门概念出现了,当时拉丁语称它为"aequatio",英文为"equation".
十七世纪前后,欧洲代数首次传进中国,当时译"equation"为"相等式.
由於那时我国古代文化的势力还较强,西方近代科学文化未能及时
在我国广泛传播和产生较的影响,因此"代数学"连同"相等式"等这
些学科或概念都只是在极少数人中学习和研究.
十九世纪中叶,近代西方数学再次传入我国.1859年,李善兰和英国
传教士伟烈亚力,将英国数学家德.摩尔根的<代数初步>译出. 李.伟
两人很注重数学名词的正确翻译,他们借用或创设了近四百个数
学的汉译名词,许多至今一直沿用.其中,"equation"的译名就是借
用了我国古代的"方程"一词.这样,"方程"一词首次意为"含有未知
数的等式.
1873年,我国近代早期的又一个西方科学的传播者华蘅芳,与英国传
教士兰雅合译英国渥里斯的<代数学>,他们则把"equation"译为"方程
式",他们的意思是,"方程"与"方程式"应该区别开来,方程仍指<九章
算术>中的意思,而方程式是指"今有未知数的等式".华.傅的主张在
很长时间裏被广泛采纳.直到1934年,中国数学学会对名词进行一审
查,确定"方程"与"方程式"两者意义相通.在广义上,它们是指一元n次
方程以及由几个方程联立起来的方程组.狭义则专指一元n次方程.
既然"方程"与"方程式"同义,那麼"方程"就显得更为简洁明了了.
(本文摘自九章出版社之"数学诞生的故事")
⑩ 数学方程的" 元""次"是谁 发明的
解:数学方程的元次是康熙首先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