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宣言启示

创造宣言启示

发布时间:2022-02-12 06:52:17

『壹』 2011上海高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2008-04-10 16:15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并非一日之功,但指导同学们探求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培养同学们临场阅读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对正确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价文章是大有裨益的。下面我试以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为例,谈谈解答此类试题的几种方法和技巧。
1.纵观全篇 把握主旨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
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选用了宗璞的《报秋》,这是一篇章法严谨而又情文并茂的散文,而且包含着领悟生活的哲理。它通过玉簪花“探出头来”,香气袭人,提醒人们:秋天来了,而我却是两手空空。其主旨是: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光阴,抓住现在,抓住人生的每时每刻,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第30题B项:“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此题有一定的迷惑性,有些考生一看到原文中有这一信息,就认为正确。殊不知,作者在文中讲玉簪花精神只是顺便提及,并不是本文的主旨,把主旨说成主要是赞美玉簪花精神就更无根据了。
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选用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它是一篇演讲稿,富于激情,文章题为《创造宣言》,但不是讲一般的创造,其话题范围是教育问题,是在教育育人这个领域里讲创造。文章列举了古今中外大量创造成功的实例,用事实说话,极有说服力。开头由造神、造人、造石像三种现象引出论点:我们的教育应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号召师生共同创造,就要破除种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有破才有立,批驳了五种“不能创造”的理由,自然引出“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的结论;最后对创造之神的呼唤,表达出献身创造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再来解答问题,就有高屋建瓴、洞若观火之感。第24题E项:“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本文的主旨是号召师生共同献身创造,时时处处人人都要创造,教育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以达到教育的最大成功。而“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只是“创造”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它是为“创造”服务的,说它是本文的主旨,犯了喧宾夺主的错误。
2000年的高考题《长城》是一篇散文,富于情感,追求哲理,也不乏含蓄。它以长城为象征,谈的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大格局中的地位与举措问题。它的主旨在于:反对封闭,提倡开放;反对愚钝,鼓励自信。它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第23题第(2)问:“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回答的就是本文主旨: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
2001年的高考题《门》是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莫利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其主旨是:人生正是由一次次开门和关门构成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把握了这一主旨,解答第23题第(2)问,要求说明“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在文中的意思,就准确无误了。
2.理清脉络 划分层次
《报秋》全文共九个自然段,一至六段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感情脉络是:由玉簪花“探出头来”“报秋”引得作者“一惊”写起,随即“怅然”,又想到玉簪花的顽强、谦让、洁净和特有的芳香,归结到“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的失落、不安和焦虑。七至九段为第二部分:从兄长寄来的词中有所领悟,悟出“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的人生哲理,从而坚定“领取生活”的人生态度。
《创造宣言》全文共有12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至四段为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和注意的问题;四至十一段为第二部分,批驳五种“不能创造”的理由,得出结论;十二段为第三部分,发出献身创造的号召。
《长城》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笔法,一至七自然段,对历史的反思和评价,观点非常明确,感情十分凝重;第八自然段对现实的评说,观点也比较明朗;九至十一自然段对未来的召唤,则比较含蓄。
《门》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第一段是起始段,提出作者的观点,有引起下文统领全篇的作用;第二段承接第一段,说明即使是人们最熟悉的家,也不知门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第三段介绍各种各样的门,初步提出门的象征意义;第四段介绍各种各样的开门方式;第五段集中阐释门的象征意义;第六段集中阐释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七段进一步阐释人生就是不断的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八段是全文的收尾,进一步阐释关门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可是有些考生不在这方面下功夫,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文章,似懂非懂,就急于解答后面的问题,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答错。
3.检索范围 准确摘取
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案要从选文里找,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如《创造宣言》的第21题第一问,“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信息的辨别和筛选,只要抓住原文中五个“有人说”段落的中心句,按题目的要求把它摘取下来写进答题处就行了。再如:《长城》第21题第一问,“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只要能根据第2-7自然段的内容,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就能抓住第3、5、7段“所以我说”后面揭示文章段落主旨、观点、情感的中心句,得出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①凄婉的历史,②民族封闭的象征,③文化愚钝的标志。
当然,有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或语句太长,不合答题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其他信息,这就要根据题意对选出的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再以上述两题第二问为例。《创造宣言》第21题第二问要求回答“作者批评错误观点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不超过12个字)”。原文的结论在第11自然段,有21个字,这就要压缩主干,抽取要点,概括复述:“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长城》第21题第二问:“作者又是如何看待现实的长城?”作者对长城现实的看法,与四面八方亿万游人的描写结合在一起,没有独立成段,回答较难一些。但是只要认真阅读,你就能从“现在你敞开胸襟了”、“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等语句中,归纳出现实长城的开放,从“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呀,长城!”的语意中,体会出作者在看待现实长城时的自豪与自信。

4.综合分析 全面考察
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这种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题目难度也大。解答此类试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创造宣言》第23题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一问若选原文中的话回答:“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就只答对了一半,因为“成功”包含师生两个方面的因素。作者的观点很全面,很明确,强调的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第二问综合性很强,七个答案要点几乎分散在全篇文章之中,只有吃透原文,在文章中找到根据,才能概括出“注意”的要点。
《创造宣言》第24题考查对文章的鉴赏评析,B项“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一说法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创造需要勇气,但“勇气”不是关键,更绝非“惟有”,因为作者在下文明确指出:“这只是一半真理,”“除了大无畏精神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
《门》第21题: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要回答:“开门”和“关门”的含意是什么,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须通观全文,先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再加以分析概括。文中与“开门”和“关门”相关的句子不少,但直接阐述“开门”和“关门”含意的段落在文章的六、七、八段,特别是文章的第六段。问题出自文章的第一段,答案却主要出自文章的第六段,这就增加了解答21题的难度,要求考生通过快速阅读,迅速清理文章的脉络,迅速找出相关信息。相比较而言,“关门”的含意好归纳一些,因为文中说道“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可以直接概括出:“关门的含意是意味着一个结束。”而关于“开门”的含意,相关的句子很多,不易抽取,但是可以参照归纳“关门”的含意,平行比较,得出答案:“开门”的含意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

5.认清手法 明确作用
现代文阅读,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方面出题对考生进行考查。因此,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对理解和鉴赏文章很有帮助。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大致考查了如下几种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要贴切,必须有相似点。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创造宣言》第22题,“‘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象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初步分析,可以拟出这样几个比喻:刀法、万象、万象同毁、万龙点睛。由此可以推知:“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象”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万象同毁”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被毁;“万龙点睛”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学生)成才。《创造宣言》第24题A项问:“‘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作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是否正确?用“交响曲之合奏”比喻集体创作的“合作与协调”,相似点很一致,十分合理。
《门》的第23题的第1小题,要求说明“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在文中的意思。考查的是对比喻句的理解。这句话是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成群牧放的马既无隐秘可言,又无独立天地;而人有思想感情,有隐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2.拟人
《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此题是对文章语言表达技巧、表现形式的考查,第一问要求理解第二人称在便于抒情方面的艺术效果,第二问要求理解人称代词的合理转换,以便使表达更清晰的作用。如果不考虑散文有关人称及表达作用的基本知识,恐怕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回答。联系我们曾经学过的抒情散文,不少作品都用了第二人称来写。它的特点是,作者直接向对方倾谈,显得亲切自然。这样理解,就能正确回答作者用第二人称写长城的好处是: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便于抒发感情。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这句话承接“人们发现”而来,陈述的对象不再是作者,而是“人们”,写的自然是“人们”的感受,因此改用第三人称“它”。
1993年高考《青菜》第30题:(1)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2)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3)文中哪些语句用这种人称表述取得了比用其他人称表述更好的效果?此题考的也是拟人手法的作用。用第二人称的写法,起的是拟人化作用,便于直接对青菜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
3.反衬
《报秋》第28题:“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将“太阳花”和“玉簪花”对照比较,“太阳花”又名“死不了”,但“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而“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二者对比,反衬出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4.对比
《青菜》一文,“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与“紧紧依靠大地,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摘下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与“在青菜地割草总是那么小心翼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27题:“作者为什么写孩子们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这样写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比,突出作者对“青菜”的赞美之情。
5.反复
《报秋》第29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这两句都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做这类题,首先要从“语言形式的表达”上分析,那么第(1)问的内容便是“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第(2)问便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其次就要分析“表达效果”,第(1)问暗含的意思是“强调时间的飞逝”,或“强调时间过得太快”。第(2)问则是“强化主旨”或“强化中心”、“深化主题”。学生做此类题往往重视“表达效果”,而忽视“语言形式的表达”,这是失分的原因。在这里,“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
6.排比
《创造宣言》第24题F项为判断正误题,“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这一说法正确,本文的确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段,如第5、6、8、9、10段,以及排比句。《长城》第21题对历史长城的评价,在第3、5、7段里也使用了三个排比句。排比的主要作用在于: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突出意思的重心。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明得严密、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井然有序,用排比写人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
7.象征
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门》第5段直接说明“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避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理解了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答第21题“开门”和“关门”的象征意义,才能解答第22题分析“玻璃门根本不是门”的原因。

『贰』 表彰大会学生发言稿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开学典礼及总结表彰大会,首先我代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及全校师生,向刚刚迈入实验中学大门的600多名初一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
过去的一年,在市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先后被授予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示范学校、省卫生先进单位、县全方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县教育书育人先进单位、县文明单位、县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被确定为五县区唯一初中“济南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今年中考,我校再创辉煌,一榜录取348人,计划外录取103人,职业高中、中专、技工学校录取85人,实现了毕业生升学率85%的目标,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为此,我代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向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初一的新同学们,你们顺利地完成了小学六年的学业,挥手告别了那充满童趣和欢乐的小学生活,告别了与你们朝夕相处老师,带着父母的叮咛和嘱托,带着对初中学习生活的美好向往,跨进了实验中学的大门,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平阴县实验中学是一所县属重点初级中学,始建于1983年,原名为平阴县第十三中学,1991年改名为平阴县实验中学,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00多人,教职工172人。学校占地42480平方米,建有教学楼两幢、实验楼一幢、办公楼一幢、教职工宿舍楼四幢。学校有300米的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及各种球类活动场地。高标准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电视演播中心、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画室、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等一应俱全。所有教室都安装了空调、电视机、投影机,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坐享全县最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
学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现有在职高级教师41人,一级教师67人,学历达标率高达100%。他们当中有1人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23人被推荐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有2人被评为省优秀教师,7人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4人被评为市百佳教师,10人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另外,有80多人次获得县级教学能手、百佳教师等荣誉称号,在这里,你们可以聆听到全县最优秀教师的教诲。
过去的一学期,全校教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开拓创新,无私奉献,老师们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耐心辅导,引导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忘我求索,无怨无悔。同学们在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下,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满怀希望地描绘着自己的美好未来。同学们不耻下问,刻苦钻研,全面发展,不断进步,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和优秀班干部、团干部及星级学生。希望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发扬成绩,加倍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暂时没有受到表彰的同学,应以他们为榜样,认真查找不足,虚心学习,不耻下问,迎头赶上。
老师们,同学们,上学期,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更要看到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如有的老师做学生工作还不够细致耐心,不能够及时深入地掌握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师生关系有时出现不和谐现象;有的教师教学观念有待更新,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活动课开展还不够规范,学生活动的时间少,空间小;同学们当中,有不少同学的学习目的还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的积极性还不高;有的同学纪律涣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有的同学贪图享乐,比吃比穿,不爱劳动,铺张浪费,还有些同学虽然十分用功,但因学习方法欠妥,学习效果不很理想等等。以上这些现象,都需要我们在本学期里不断改进。为此,我向全体同学提出如下希望和要求:
一、高扬民族旗帜,承传优秀文化。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生命之源泉,情感之归宿,奋斗之动力,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是历史的需要、形势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未来兴旺发达的需要,全体同学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把爱国主义的热情转化为爱社会、爱学校、爱班级、爱同学、爱父母的实际行动,强化公德意识,维护公共秩序,牢记“三风一训”,树立奋发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养成诚实守信、公正无私的优良品质,磨炼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强化敢于拼搏,勇于争先的竞争意识,将知识转化成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努力形成“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素质全面的一代新人。
二、文明守纪,严于律己
经过全校师生不懈的努力,实验中学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已经形成,希望全体同学特别是初一新同学,继续发扬我校的优良传统,规范自己的言行,严守校规校纪,牢记师长教诲,争做遵规守纪、品格高尚的新时代中学生。
三、放眼未来,创新求索
未来呼唤创新人才,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因此,希望同学们要树立以知识立身、以创新求生的生存观,在人格的自我塑造、智力的自我开发、身心的自我磨砺上严格要求自己,紧跟时代步伐,为将来步入社会,创造自己人生的辉煌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学会做人,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频繁交往,人与人之间的短距离交流,呼唤着人们综合能力的提高,未来的社会,只有具备高品位、高智能、高水平的人,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希望同学们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加强合作,全面发展,真正使自己成为德智双全,身心两健,文理兼通、学创俱能的优秀中学生。
在新的学年里,希望老师们继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依法施教,密切师生关系,用真诚的情感关心学生,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先进的理念教育学生,渊博的知识引领学生,让课堂更具活力,让教学更富创新,让学生更加聪明,让发展更为全面,振奋精神,团结拼搏,为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老师们、同学们,校以立人为本,师以敬业为荣,生以成才为志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让我们牢记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使实验中学这片绿洲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为把学生培养成新世纪创新人才而不懈努力,为把实验中学建成省级规范化学校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相应做一些调整即可.

『叁』 为什么陶行知的教育救国理念在近代中国行不通(求具体点的原因)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外国侵略与不平等条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农业仍在人民生产生活中占很大地位,外国资本主义抑制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抵制先进思想,普通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封建势力的阻挠。

『肆』 如何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论文

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主要有四点,一是家长须以欣赏的眼光鼓励和引导孩子绘画;二是准备充足的绘画工具以及手工工具;三是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绘画场所,不要局限于面前的白纸;四是保留并且整理孩子的画作。

『伍』 如何做好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呢苦恼ying~

[考情透视]

根据新课标《考试大纲》以及近几年高考命题情况来看,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有以下特点:1.体裁多元化,小说、散文受到青睐。2.国内外文学作品兼顾。3.体裁由小变大,具有人文性。4.题型更加开放,个性化阅读理念彰显。意味着试题的开放度会进一步加大。

[考试策略]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对提高考生正确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价文本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回答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综观全篇,把握主旨。

阅读时,首先要着眼全篇,认真通读课文,从宏观上驾驭文本,并从整体出发,抓住文中人、事、景、物、情这些基本要素,认清文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明确作品所包含的人物、事件、景物和所抒发的感情以及作者借以表达的对生活的见解和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从而正确的把握文本的主旨。另外,文后题目的内容亦可帮助考生揣摩文章的主旨,预先浏览一下,在通读全篇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2.理清脉络,划分层次。

把握了全篇的主旨后,还须进一步理清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样可以提高答题的效率。可是有些考生不在这方面下功夫,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文章,似懂非懂,就急于解答问题,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既费时费力又容易出错。

3.检索范围,准确摘取。

阅读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答案一般都能在选文里找到。答题时,必须确认题目所涉及的语句、段落或区间,揣摩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语句。当然,有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或句子太长,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其他信息,这就要求考生对所选出的语言信息根据题意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织,进行表述。

4.综合分析,全面考查。

有些阅读题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作答,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这类题目对考生语言表述的能力要求较高,题目难度也较大。解答此类试题,要吃透题干要求,把握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作答。

5.认清手法,明确作用。

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者常常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出题对考生进行考查。因此,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对理解和鉴赏文章很有帮助。

『陆』 怎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一、不用修辞,属语言质朴,平实感人;

二、使用修辞,主要是8种修辞。
1.回 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
2. 借代答
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具体生动。
3. 比拟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启人想象。
4. 夸张
态度鲜明,引起共鸣;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 对偶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便于吟诵,易于记忆;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6. 排比
前后联结,结构紧凑;文意通,语气强劲;说理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抒情淋漓尽致。
7. 设问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
语气强烈,加重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柒』 陶行知儿童教育观评述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

当我们满怀信心跨入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之际,作为教育工作者深感肩上担子和责任的重大,我们“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主席把“创新”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创新已不再仅仅和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有关,而是决定我们的生死存亡。因此,在新世纪里,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体制、创新的教育方法与模式作为教育改革主题,这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识和潮流。在新形势下,我们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成为我们不断吸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它的精神内含十分明确,即大众教育——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的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观正是其教育思想的体现。他认为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会扼杀儿童的身心发展,其结果培养的是一群无用的没有创新精神和胆略“书呆子”。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们显然是做得不够的,师生之间关系的家长制仍未改变,学生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方式,仍是主流,虽然我们知道要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应该主动学习,然而,目前的教育环境,教科书、课程标准及作息安排,并不利于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创新精神的发挥。课堂上教师的居高临下、学生的正襟危坐的授课方式以及大量的教学内容和匆匆忙忙赶进度的压力下,学生并没有分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学生天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必定会丧失殆尽,从何谈创新?如何改革这一教育弊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包括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鼓励学生依照自己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也都应向生活教育理论方向靠近。这样才能使陶行知的“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手”教育思想得以真正体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样也才不负江总书记的“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这一至理格言,这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年代及世界风云突变的情况下,“教人求真”更具有现实意义。其意义有二:第一,“知行统一”。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谛问题。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注重知行(德、智)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使学生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我们知道,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的心理过程,当代的青少年思维活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就会思考“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于是,人生观的问题便随之产生。对于他们来说要把人生发展近景和远景�方岷掀鹄此伎迹�纬沙墒斓男睦硎鞘�掷�训摹R虼耍�魑�逃�ぷ髡呔陀Φ8浩鹩�〉闹霸穑�镏�⒔逃�鸵�妓�鞘髁⒁园��饕濉⑸缁嶂饕濉⒓�逯饕逦�诵牡娜松�郏�约霸谡庵秩松�壑傅枷滤��⑵鹄吹牡赖隆⑵分省⒁庵尽5诙��剿髡胬怼N颐撬�Φ氖贝�且桓鲂畔⑹贝�����哟サ男畔⒓案�碌闹�叮�蚕⑼虮洹C娑哉庑����雀行巳ぃ�帜岩哉屑堋P巳な嵌哉胬硖剿鞯脑砍祝��谔剿髡胬淼墓�讨校�����桓髦帜岩越饩龅奈侍馑�Щ螅�桓髦址潜局实淖匀幌窒笏��啤U庵掷Щ笮枰�颐墙逃�ぷ髡叩恼�返囊�己驼�娴墓睦��毖����杩嗟难�埃�饩隽烁髦帜烟猓�鲜读耸挛锏谋局剩�突岵��朔芨校�庵中朔芨惺茄��岳Щ蟾械姆穸ê投匝�疤剿骰疃�目隙ǎ�纱舜�吹南苍煤突独痔逖榭梢阅鹪煲桓鋈说淖孕判暮妥鹧细校��徊角炕�涮剿餍形��佣�だ�约杭绦��行碌拇丛臁?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献身人民教育事业,寻求探索中国教育之光明大道的生动写照。他认为教师应“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师做一个发明家,不做一个教书匠。1943年11月,《新华日报》发表的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一文,热情讴歌创造精神,鼓励人们要有“大无畏之斧”,“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向着创造之路迈进”。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种教师观正是我们当代教师所应追求的。道理很简单,其一,教师不是处在世外桃源,学生面临的挑战,教师同样首先遇到,他应先于学生获得这些本领和品质。否则,他就无法引导学生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应有一种清晰的辩证观,即懂得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关心和奉献他人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应以亲身经历和体验来启发学生懂得这种辩证关系,使之把学生生存首先建立在利公而非单纯利已的功利目标上。其二,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学生。教师应“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因此,陶行知先生不顾保守势力的反对,改“教授法”为“教学法”。他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他的这些教育思想都启示我们教师应更着眼于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学法研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方法和本领,已成为当务之急。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这是陶行知先生作的《自勉并勉同志》诗。他自己的一生正是不断追求真理,学做真人的典范。他善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教育工作,探索、开辟了一条中国新教育道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奋斗了终生。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学习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研究他丰富的教育遗产,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种者,人类文明的传递者。

『捌』 博雅追到知音钟子期的诗歌阅读答案。

是《话说知音》吧
答案
第1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答案是: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这是就“知音”的由来出的一道题。题目出在第二段“这怎么能不让俞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一句上。解答本题,先要认准“这”指代的内容是“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解……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但关键是对这两句话作出概括。第一句是从钟子期对琴声的感受说的,第二句是从对俞伯牙弹奏出的情思的角度说的。因此,概括时这两层意思都要有。自然也不能空泛作答。
第20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答案是:(1)神往和渴求知音,已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2)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所谓文化,特指精神财富。知音传说一直在传诵,首段末句说神往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这是一种精神财富。从《吕氏春秋》、《列子》、《乐府题解》到唐代诗歌,诸多“典籍”中都把它们为重要内容给以记载和传诵,这也是一笔精神财富。把这些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加以整合,就有了答案。
第21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答案是:(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乐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知音;(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这篇散文以作者自己对“知音”的独到感悟为主旨。作者崇敬俞伯牙、钟子期的高尚友谊,但对俞伯牙因钟子期的不在而不再弹琴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伯牙依旧应该继续弹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美丽动人的乐曲”,在钟子期之后,可能会“熏陶”出更多的“知音”。再说,伯牙高超的演奏技艺来之不易,怎么解因钟子期的不在而轻易放弃呢?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话说知音”,并不是像其他文章那样去赞颂“高山流水”的情谊,而是借是题发挥,表达自己感情至深的生活经验。读懂这些才能算真正理解了文章的思想。
从答题来说应关注三、四两段。题目出在第三段“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这一句上,接下去从“依旧要不断地奏出”到“值得怀念和尊重”是“劝慰”的宾语,也就是“劝慰”的内容,而不是“劝慰”的原因。“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知音总是越多越好”,才是说明“劝慰”的一个原因。第四段开头是一个表达递进关系的过渡句,以引出更为重要的原因。在语言上,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与上一段的倒数第2句也是对应的。
本文第三、四两段就是前文所说的“重点段”。为什么要加强对重点段的分析概括,以及怎样分析概括,从这里可以得到启示。
第22题考查鉴赏评价能力,答案是A、E。
A项正确没有疑问。B项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对“主要内容”的判断,虽然文中用较多的笔墨叙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苦学琴的经历,但不是“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如上题所说的“独特看法”;二是“知音难觅但又可求”不能准确表达本文主旨,再则,文中也没有谈到知音“可求”还是“不可求”的内容。C项的主要错误在于“也融入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在文中找不到依据。D项的分析合会原文实际,从文中看不出末段对首段的内容作了“进一步阐释”,而它阐释的是作者的观点。E项是正确的。可以运用结构分析法来分析分号前后的分句。后一分句的主干是“咆哮催促行动”,很容易看出知音传说的鞭策作用。前一分句将非常抽象的“美感”转化为“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形象的描写,写出读者从中获得的愉悦,也就是知音传说带给人的们的美感。
创造宣言(节录)
答案:这是1999年高考全国卷的试题,也是到目前为止全国卷最近一次大第Ⅱ卷选用社科文的试题。阅读这篇《创造宣言》,首先要认定这是谈论教育问题的文章,其最重要在今天仍然闪烁光芒的观点是“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以及为达此目标教育者应注意的问题;接着就要把握作者在批判各种“不解创造”的错误观点时所得出的结论。这样便把握住全文内容的核心,答题就有了可靠的前提。
第1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案是①环境平凡;②生活单调;③年纪太小;④没有能力;⑤陷入绝境(或“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答“等死而已”不算对)。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
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比较容易归纳,不去多说。其中第⑤点不能写成“等死而已”,因为“等死而已”是主观态度,其他都是讲客观条件的。作者在批评五种错误观点以后写道:“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便是得出的结论。因为有字数限制,所以要加以概括,写成“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
第2题实际上是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答案是:“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象”比喻众多教育对象。“万龙点晴”比喻使众多教育对像成才。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这个句子是文中的一个重要句子,作者在这里连用了好几个比喻,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教育方法(创造技术)的重要。这里运用的比喻限容易辨识,关键是弄清比喻什么。
第3题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答案是:(教育的最大成功)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教育者应注意的问题)①要敢于创造;②要有献身创造的精神; ③要明确教育的创造目的;④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⑤要鼓励学生创造;⑥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⑦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
文章第三段谈到“教师的成功”、“先生之最大的快乐”,又有“说得正确些”。答案自然在“说得正确些”一句中。如果只答“教师”这一面,答案就不准确。
后一问综合性很强。要回答这一问,必须把握住全文的主要内容。如作者批判“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就是鼓励人们要敢于创造,其中批驳“年纪太小,不能创造”,就是鼓励学生创造,最后一段对创造之神的呼唤,表达的是献身创造的愿望。谈到教育者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说的是教育要明确创造的目标,要探索创造理论和技术,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这两点在文中有直接表述。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这可从第三段归纳出来。这一问题并不难,但是要答得全,又不大容易。而试题只要求答出4点,这是放宽了评分的要求。
第4题是综合赏析题。不正确的两项是B、E。B项是对文中材料作用的评述,错在“关键”之说,原文说得很清楚,那“只是一半真理”,自然不能成为“关键”。E项是对文章主旨的概括,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为“探索教育理论的教育技术”只是文中的一个观点,且不是主要观点。其他四项对照文章可知正确。

『玖』 适合中学生读的散文

1、《笔友­­­》-------------------------[法]巴尔扎克

2、《爱又何必矜持》----------------[美]刘墉

3、《爱情不风流》------------------周国平

4、《我·地坛·母亲》--------------史铁生

5、《友情》------------------------沈从文

6、《关于友情》----------­­­­­­­-----------余秋雨

7、《跳啊跳啊跳房子》--------------雪小禅

8、《生命的滋味》------------------席慕蓉

9、《我的处世哲学》----------------王蒙

10、《永远未完成》------------------周国平

11、《迎接挑战》--------------------[美]约翰·皮尔庞特摩根

12、《春树流苏》--------------------王文华

13、《看花》------------------------朱自清

14、《谈养鸟》----------------------周作人

15、《桃源与沅州》------------------沈从文

16、《我是船,书是帆》--------------张海迪

17、《中国人与山水》----------------罗兰

18、《书法》------------------------梁实秋

19、《囚绿记》----------------------陆蠢

20、《现代化和蜗牛》----------------程乃珊

21、《莎士比亚》--------------------[法]雨果

22、《大自然的启示》----------------[日]松下幸之助

23、《千万富翁的秘密》--------------流沙

24、《一夜拥抱》--------------------仲延武

25、《瑞恩的井》--------------------[美]凯西库克

26、《在微软开发者成功之路大会上的演讲》----[美]比尔·盖茨

27、《离别西海固》------------------张承志

28、《读书的习惯》------------------钱歌川

29、《入厕读书》--------------------周作人

30、《撩天儿》----------------------朱自清

31、《埃尼森先生的电子信》----------林惠珊

32、《牡丹花水》--------------------张丽钧

33、《人生的两个机会》--------------李智红

34、《黄昏》-----------------------季羡林

35、《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36、《清塘荷韵》--------------------季羡林

37、《临终辩词》--------------------[古希腊]苏格拉底

38、《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捷克]米兰·昆德拉

39、《从伏天走到伏天的土炕》--------齐明达

40、《牡丹的拒绝》------------------张抗抗

41、《死之印象》--------------------赵丽宏

42、《随遇而安》--------------------汪曾祺

43、《可怕的曾国藩》----------------流沙河

44、《人在江湖》--------------------韩少功

45、《告别权力的瞬间——读<华盛顿传>浸笔二章》------李辉

46、《点灯时分》--------------------郭文斌

47、《送女婿赴美留学赠言》----------冯玉祥

48、《教子择配偶》------------------傅雷

49、《土与籽》----------------------张炜

50、《平淡地生活》------------------苏童

51、《丑女孩》----------------------溟潆

52、《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美]刘墉

53、《直面死亡》--------------------阿来

54、《字比巴斗大》------------------周汝昌

55、《三峡舟中的一出悲喜闹剧一对名作家柏杨生平的个案透视》---唐德刚

56、《益友增添生命光彩》------------席慕蓉

57、《母亲的善良》------------------吴郁纯

58、《永远的第一名》----------------光一

59、《我是乌鸦》--------------------李森

60、《俺爹俺娘》--------------------焦波

61、《王蒙的21条人际准则》----------王蒙

62、《人生是提取精华的过程》--------[美]卡莉费·奥利娜

63、《角落里的阳光》----------------[美]威廉·斯托

64、《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白岩松

65、《拍卖自己的生涯》--------------毕淑敏

66、《不紧急却重要的事》------------林清玄

67、《太多的来不及》----------------杏林子

68、《“以我的荣誉发誓”》----------马俏

69、《假如你想结婚的话》------------老舍

70、《我没有鞋,他却没有脚》--------[美]戴尔·卡耐基

71、《生活是美好的》-----------------[俄]契诃夫

72、《我的世界观》-------------------[美]爱因斯坦

73、《生存智慧》--------------------韩美林

74、《教育你的父母》----------------梁实秋

75、《最真实的人》------------------[美]刘墉

76、《这时候你才算长大》------------张洁

77、《钢琴上的黑白左右手》----------蒋光宇

78、《好雪片片》--------------------林清玄

79、《途中》------------------------梁遇春

80、《泪的重量》--------------------林希

81、《觅渡,觅渡,渡何处》----------梁衡

82、《敦煌鸣沙山记》----------------贾平凹

83、《戈壁行脚》--------------------张晓风

84、《看镜有感》--------------------鲁迅

85、《美丽的权利》------------------龙应台

86、《大猩猩》----------------------刘心武

87、《维也纳信使》-------------------[美]阿诺德杰尔

88、《钟表店》----------------------庞培

89、《福特计较50美分》-------------佚名

90、《深深的爱》--------------------[美]帕尔默

91、《人》-------------------------[智利]聂鲁达

92、《宽容的人们》-----------------[美]房龙

93、《禽兽为邻》-------------------[美]梭罗

94、《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

95、《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周思来

96、《美国对日本挑衅的回答》-------[美]富兰克林·罗斯福

97、《升华——战胜命运的摆布》------[德]弗洛伊德

98、《培育人才》-------------------[日]松下幸之助

99、《老调子已经唱完》-------------鲁迅

100、《人类的困境》-----------------喻传赞 美文之——叙事篇
差不多先生传/胡适
我的母亲/胡适
芭蕉花/郭沫若
苏门丝语/曹靖华
忆儿时/丰子恺
口中剿匪记/丰子恺
随笔四则/庐隐
宗月大师/老舍
收获/苏雪林
自述/冰心
我的良友——悼王世瑛女士/冰心
笑/冰心
老伴/沈从文
送行/梁实秋
窗后/丁玲
作家/巴金
野店/臧克家
希伯先生/李健吾
倒卧/萧乾
谷之夜/师陀
干校六记(节选)/杨绛
那提心吊胆的一年/季羡林
饿/萧红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
青春余梦/孙犁
鞋的故事/孙犁
使我愉快的一句话/冯亦代
饥饿之忆/韦君宜
公寓生活记趣/张爱玲
爱/张爱玲
中国的日夜/张爱玲
含羞草的冤屈/牛汉
识竹小记/陈丹晨
大山与小溪的对话/丛维熙
母亲的鼾歌/丛维熙
梦和泪/舒乙
断章取“艺”/刘绍棠
我的生活奏鸣曲/叶文玲
白发/冯骥才
爸爸/陈祖芬
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
自由的街巷/张承志
夜航船/张抗抗
笔/梁晓声
小鸟,你飞向何方/赵丽宏
听来的故事/贾平凹
精神崩溃的老鼠/龙应台
肚子里的战争/王小波
然后/韩少功
故乡的水土/林清玄
浴着光辉的母亲/林清玄
在海边/斯好
立誓做个严父/刘恒
吃的屈辱/莫言
希望的小树/顾城
采桑/顾城
生命的萧瑟与浓烈/骆爽
正宗临潼/古清生
放蜂人/苇岸
善良的力量/摩罗
四月裂帛/简媜
寒风吹彻/刘亮程
撕日历的日子/迟子建
鹿的穷途/王开岭
美文之——绘景咏物篇
秋夜/鲁迅
风筝/鲁迅
雪/鲁迅
乌篷船/周作人
天目山中的笔记/徐志摩
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
牵牛花/叶圣陶
秋天的况味/林语堂
北平的四季/郁达夫
一些印象(节选)/老舍
鸭窠围的夜/沈从文
市集/沈从文
雅舍/梁实秋
荔枝/钟敬文
西湖的雪景——献给许多不能与我共幽赏的朋友/钟敬文
蛛丝与梅花/林徽因
炉火/臧克家
舟子/臧克家
山屋/吴伯箫
野渡/柯灵
雨街小景/柯灵
阴/杨绛
风/杨绛
黄昏/季羡林
黄昏/何其芳
青萍/端木蕻良
水仙/冯亦代
生命的一种境界/刘登翰
海滩拾贝/秦牧
翠湖心影/汪曾祺
赏月玄武湖/艾煊
谢吾师/舒乙
读沧海/刘再复
秋天,秋天/张晓风
咏物篇/张晓风
鼎湖山听泉/谢大光
南极素描/周国平
九华山悟佛/梁衡
后院/北岛
延安街市记/贾平凹
风雨/贾平凹
随风吹笛/林清玄
女孩子的花/唐敏
心中的大自然/唐敏
年酒/古清生
大地上的事情/苇岸
夏之绝句/简媜
狗这一辈子/刘亮程
雨和瓦/苏童
周庄遇痴/迟子建
灯祭/迟子建
感受西湖/祝勇
最后的客栈/祝勇
颤抖的城市/邱华栋
那塔、那湖/余杰
美文之——情趣论理篇
喝茶/周作人
创造宣言/陶行知
我的戒烟/林语堂
论趣/林语堂
学文学的人/郁达夫
吃瓜子/丰子恺
血梯/王统照
今/李大钊
习惯/老舍
野草/夏衍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梁思成
美与爱/沈从文
中年/梁实秋
我若为王/聂绀弩
爱好文学/施蛰存
说一叶知秋/李健吾
谈生活/吴组缃
散文三试/靳以
等待/徐讦
诗人必须说真话/艾青
窗/钱钟书
隐身衣/杨绛
读书苦乐/杨绛
年/季羡林
论友情/严文井
黑夜颂/贾植芳
毁与誉/南怀谨
偷闲要紧/思果
生之苦/思果
生命壮歌/秦牧
豁达/秦牧
呼唤独立思考/何满子
胡同文化/汪曾祺
咸菜和文化/汪曾祺
我与石头的情谊/牛汉
我的“得失观”/韶华
你要活得洒脱些/韶华
墨缘/唐达成
朋友四型/余光中
假如我有九条命/余光中
借钱的境界/余光中
人生画面/鲁彦周
独立苍茫自咏诗/黑瑛
寻找快乐/李国文
淡之美/李国文
说乡土之情/邵燕祥
斜阳赋/丛维熙
善良/王蒙
感伤、喜悦、烦恼、忌妒/王蒙
干吗生气呀?/谌容
生命的一种境界/刘登翰
安分守己/戴厚英
自新河流/滕云
蓦然看到/许达然
活着的学问/蒋子龙
星期天不按钮/董桥
给后花园点灯/董桥
青春的门槛/刘心武
随笔二则/冯骥才
散文二题/雷达
跪着挣断脐带/韩静霆
丑人自白/韩静霆
一切靠自己/邓刚
等的滋味/周国平
遥远的绝响/余秋雨
日晷之影/赵丽宏
笑口常开/贾平凹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龙应台
光圈的背面/舒婷
孝心无价/毕淑敏
友情:这棵树上只有一个果子,叫做信任/毕淑敏
提醒幸福/毕淑敏
我很重要/毕淑敏
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王小波
欣赏经典/王小波
温馨/唐敏
设计人生的时刻表/骆爽
水问/简媜
对一朵花微笑/刘亮程
与虫共眠/刘亮程
北京之死/祝勇
读书的三种境界/邱华栋
玩知丧志/余杰

『拾』 陶行知的创造宣言给人什么启示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指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陶先生的这番话使我更深刻地感觉到 “创造”就在每个教师的身边,其实,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帷幄创造的主渠道。现代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存在信息交流。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上积极地创造条件,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强烈的思维互动,产生创造的火花。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充分发挥。

即明确自己的职业特点;保持一颗平常心;抛弃浮躁,立即行动;策划自己的未来;永远不要说校长的坏话;用笑声感染每一个人;做一个受欢迎的教师;着眼细节,造就专业;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关注;引导学生快乐地思考;让学生学会自己“捕鱼”;在课堂教学中彰显你的个性;做一个用心倾听者;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艺术地表扬与批评学生;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永远保持求知者的姿态.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让我们一起做个有心人吧,“创造”就在你我身边!

阅读全文

与创造宣言启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
江莉马鞍山 浏览: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