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DCPET路用工程纤维怎么发明的
DCPET道路用纤维:
道路用纤维是一种专门用于路面的一种混合料加强材料,对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抵抗水损害,耐久性等性能都有很大的提高,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专用的“加筋加强”材料。重庆中交科技推出的美络系列纤维,是一种沥青路面专用“加筋加强”纤维,其纤维性能优良,能明显改善混合料的性能,是沥青路面的“加筋加强”的最优选择。
纤维(美:Fiber;英:Fibre)是指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在动植物体内,纤维在维系组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纤维用途广泛,可织成细线、线头和麻绳,造纸或织毡时还可以织成纤维层;同时也常用来制造其他物料,及与其他物料共同组成复合材料。
天然纤维
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以直接取得纤维,根据其来源分成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三类。
植物纤维
植物纤维是由植物的种籽、果实、茎、叶等处得到的纤维,是天然
复纳新材料 木质纤维
纤维素纤维。从植物韧皮得到的纤维如亚麻、黄麻、罗布麻等;从植物叶上得到的纤维如剑麻、蕉麻等。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故也称纤维素纤维。
植物纤维包括:种子纤维、韧皮纤维、叶纤维、果实纤维。
种子纤维:是指一些植物种子表皮细胞生长成的单细胞纤维。如棉、木棉。
韧皮纤维:是从一些植物韧皮部取得的单纤维或工艺纤维。如:亚麻、苎麻、黄麻、竹纤维。
叶纤维:是从一些植物的叶子或叶鞘取得的工艺纤维。如:剑麻、蕉麻。
果实纤维:是从一些植物的果实取得的纤维。如:椰子纤维。
动物纤维
动物纤维是由动物的毛或昆虫的腺分泌物中得到的纤维。从动物毛发得到的纤维有羊毛、兔毛、骆驼毛、山羊毛、牦牛绒等;从动物腺分泌物得到的纤维有蚕丝等。动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故也称蛋白质纤维。
动物纤维 (天然蛋白质纤维) 包括:毛发纤维和腺体纤维。
毛发纤维:动物毛囊生长具有多细胞结构由角蛋白组成的纤维。 如:绵羊毛、山羊绒、骆驼毛、兔毛、马海毛。
丝纤维:由一些昆虫丝腺所分泌的,特别是由鳞翅目幼虫所分泌的物质形成的纤维,此外还有由一些软体动物的分泌物形成的纤维。如:蚕丝。
矿物纤维
矿物纤维是从纤维状结构的矿物岩石中获得的纤维,主要组成物质为各种氧化物,如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等,其主要来源为各类石棉,如温石棉,青石棉等。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是经过化学处理加工而制成的纤维。可分为人造纤维(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
人造纤维
复纳新材料 纤维
人造纤维也称再生纤维。
人造纤维是用含有天然纤维或蛋白纤维的物质,如木材、甘蔗、芦苇、大豆蛋白质纤维等及其他失去纺织加工价值的纤维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后制成的纺织纤维。主要用于纺织的人造纤维有:黏胶纤维、醋酸纤维、铜氨纤维。
再生纤维是指将天然高聚物制成的浆液高度纯净化后制成的纤维,如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再生淀粉纤维以及再生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的化学组成和天然纤维完全不同,是从一些本身并不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的物质如石油、煤、天然气、石灰石或农副产品,先合成单位,再用化学合成与机械加工的方法制成纤维。如聚酯纤维(涤纶)、聚酰胺纤维(锦纶或尼龙)、聚乙烯醇纤维(维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丙烯纤维(丙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等。
无机纤维
无机纤维是以天然无机物或含碳高聚物纤维为原料,经人工抽丝或直接碳化制成。包括玻璃纤维,金属纤维和碳纤维。
其他
度与细度有棉型(38 ~ 51mm)、毛型(64 ~ 114mm)、丝型(长丝)、中长型(51 ~ 76mm)、超细型(<0.9dtex)之分。
面形态有普通圆形、中空和异形纤维以及环状或皮芯纤维。
曲有高卷曲、低卷曲、异卷曲、无卷曲之分。
化纤维;高性能纤维;功能或智能纤维。
工方式对天然纤维有不同初加工和改性的纤维。
纤维有高速纺丝、牵伸丝(DTY)、预或全取向丝(POY或FOY)、变形丝等。
维资源状态可分为大宗纤维和特种纤维。
❷ 沥青混凝土的发明者 以及专家
沥青混凝土不是由某个人发明的,该方面专家也很多无法一一列举
沥青混凝土的发展历史:
1712年,以瑞士发现岩沥青为契机,随后在德、法等国相继发现。1850年前后,法国首先把岩沥青用于道路路面,1854年在巴黎修筑了接近现在的薄层沥青路面,可以称之为热铺岩沥青路面之始。当时被利用的岩沥青,是渗透有6~10%沥青成分的石灰岩,把它碎成细粒,加热摊铺碾压,既成沥青路面。最大粒径为2.5mm,通过0.074mm的粉粒达到40%以上,成为当时先进的路面结构。
美国到1850年以后才从法国、瑞士输入大量岩沥青,以东部为中心开始修筑岩沥青路面,至1900年在纽约市有记录可查者仅为25000m2。1871年E.J.Desdment在纽约市把砂、碎石、特尼里特湖沥青用以铺筑沥青路面获得成功,并且获得施工专利,这是近代热铺湖沥青路面之始。1872年华盛顿市把过去岩沥青路面施工法和应用石灰石粉、砂、掺以湖沥青及石油残渣油的施工法做比较,证明两者都能适应当时的交通要求。这可以说是岩沥青与湖沥青修筑试验路面的先例。试验路使用情况成为路面材料从岩沥青转为湖沥青的依据,这也是石油残渣油应用于路面的开端。
1885年发明以汽油为动力燃油的汽车,1887年发明气压轮胎,汽车工业兴起。由于汽车荷载与马车不同,为了适应荷载的需要,当年美国又在石粉、砂、湖沥青混合料中加入了碎石,发明了Warrenitebitulithic路面,即下层为粗级配沥青混凝土与上层沥青砂两层摊铺一层碾压而成的双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由来。到1905年美国Topeka市产生了Topeka路面作为磨耗层,使沥青路面结构更趋完善。
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允许各汽车厂可以自由制造汽车,交通运输正式进入汽车交通时代,对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1920年出现了沥青混凝土最初试验法——Hubbard-Field方法。1930年生产了沥青路面摊铺机,1934年开始修建高速公路,从此,沥青路面成为现代高等级路面的主要形式。
❸ 水泥 吸收CO2
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氧化钙的含量在47%左右,废旧混凝土可能由不同类型(等级)的混凝土所组成。要想改善废旧混凝土的质量,就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加以分选。CS Poon和水中和等[3]对香港地区几种废旧混凝土的性能作了检测,部分结果列于表1。三种骨料的表观密度和吸水率等指标差别较大,天然骨料密实度最高,由较高强混凝土制得的骨料HPC密实度其次,而普通混凝土NC骨料的密实度最低。采用压汞法分析了三种骨料的孔分布,结果与上述性质相一致,三种骨料的孔隙率分别为:天然骨料1.6%,普通混凝土NC再生骨料16.8%,高强混凝土HPC再生骨料7.86%。从两种再生骨料的孔分布情况看,NC骨料的孔隙主要集中在0.01至1微米范围;而HPC骨料的大部分孔隙处于0.1微米以下。
古罗马人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1756年,英国工程师J.斯米顿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时发现:要获得水硬性石灰,必须采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来烧制;用于水下建筑的砌筑砂浆,最理想的成分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这个重要的发现为近代水泥的研制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796年,英国人J.帕克用泥灰岩烧制出了一种水泥,外观呈棕色,很像古罗马时代的石灰和火山灰混合物,因此,将它命名为罗马水泥。因为它是采用天然泥灰岩作原料,不经配料直接烧制而成的,故又名天然水泥。罗马水泥具有良好的水硬性和快凝特性,除用于一般的建筑工程外,特别适用于与水接触的工程。罗马水泥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兴盛时期,一直延续到1850年,以后才逐渐被波特兰水泥所替代。1824年,英国建筑工人J.阿斯普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试验和实践,首先取得了波特兰水泥的专利权。他用石灰石和粘土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在类似于烧石灰的立窑内煅烧成熟料,再经磨细制成水泥。因水泥硬化后的颜色与英格兰岛上波特兰地方用于建筑的石头相似,阿斯普丁将它命名为波特兰水泥。由于波特兰水泥具有优良的建筑性能,因此,它逐渐取代了其他种类的胶凝材料,如水硬性石灰、罗马水泥等,应用日益广泛。波特兰水泥的发明,在水泥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从此,水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❹ 一家建筑公司,既有建筑施工和承包,也有房地产开发,可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吗
你好,题主。可以参考下列信息。
建筑公司如何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一、所属领域
根据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可找到:
六、新能源与节能; 高效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的制造技术等。
七、资源与环境; 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 . 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建筑垃圾的分类与再生料处理技术;建筑废物资源化再生关键技术;新型再生建筑材料应用技术;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制备关键技术;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施工关键技术;再生无机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等。
二、知识产权
平时用到的建筑工艺均可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需进行专利挖掘)
三、高品收入
采用的技术符合以上领域,那技术服务收入或产品收入都可作为高新收入。
只要有了知识产权和收入,建筑工程公司也能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❺ 查晓雄的已获国家专利
序号 专利名称 发明人 申请人 来源数据库 申请日 公开日 1 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夹芯板超声波检伤方法及应用 查晓雄;叶福相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7-12 2010-12-15 2 铝夹芯板抗弯承载力确定方法及应用 查晓雄;宋新武;刘轶翔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6-30 2010-12-8 3 一种超声波钢管混凝土柱质量检测方法 查晓雄;叶福相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7-12 2010-12-8 4 高速铁路中声屏障脉动力大小的确定方法及应用 查晓雄;金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7-12 2010-12-8 5 多种受力情况下的钢管混凝土承载力确定方法及应用 查晓雄;黎玉婷;余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6-30 2010-12-1 6 非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方法及应用 查晓雄;黎玉婷;刘习超;余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6-30 2010-12-1 7 不锈钢夹芯板抗弯承载力确定方法及应用 查晓雄;宋新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6-30 2010-12-1 8 长期荷载作用下的金属面夹芯板抗弯承载力确定方法及应用 查晓雄;叶福相;秦培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6-30 2010-12-1 9 FRP型钢海砂混凝土构件 查晓雄;王晓璐;王海洋;仓友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2-2 2010-11-24 10 建筑用FRP和OSB面绝热夹芯组合板 查晓雄;王晓璐;王洪欣;尹静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2-2 2010-11-24 11 建筑用秸秆面绝热夹芯板 查晓雄;张旭琛;秦培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2-2 2010-11-24 12 具有秸秆板内芯的保温隔热板材 查晓雄;张旭琛;邹杰;秦培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2-2 2010-11-24 13 FRP和OSB面夹芯板组合房屋 查晓雄;王晓璐;张旭琛;尹静;王洪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2-2 2010-11-24 14 FRP型材海砂混凝土梁板构件 查晓雄;王晓璐;王海洋;仓友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2-2 2010-11-24 15 非金属面夹芯板抗弯承载力确定方法及应用 查晓雄;张旭琛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6-30 2010-11-17 16 基于安全评估的多层集装箱房构建方法及多层集装箱房 查晓雄;王璐璐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6-17 2010-11-10 17 钢管混凝土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应用 查晓雄;余敏;于磊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6-29 2010-11-10 18 具防火和节省管道的注水空心钢管混凝土柱 查晓雄;仓友清;余敏;王海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1-6 2010-10-13 19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节点结构 查晓雄;于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1-6 2010-10-6 20 内填海砂混凝土的空心钢管混凝土柱 查晓雄;黎玉婷;余敏;刘习超;仓友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1-6 2010-10-6 21 一种构建多层集装箱房的方法及多层集装箱房 查晓雄;王璐璐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4-23 2010-9-15 22 空心再生混凝土构件及制备方法 查晓雄;刘轶翔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2-26 2010-8-18 23 空心海砂混凝土构件及制备方法 查晓雄;于福涛;刘轶翔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2-26 2010-8-18 24 空心混凝土构件及制备方法 查晓雄;刘轶翔;于福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2-26 2010-8-11 25 注水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的防火性能评估方法及应用 查晓雄;余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3-12 2010-8-11 26 海砂混凝土构件及其制作方法 查晓雄;仓友清;余敏;王海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3-12 2010-8-4 27 外加剂的混凝土构件及制备方法 查晓雄;刘轶翔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2-26 2010-8-4 28 外加剂的海砂混凝土构件及制备方法 查晓雄;刘轶翔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2-26 2010-7-28 29 外加剂的再生混凝土构件及制备方法 查晓雄;刘轶翔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2-26 2010-7-28 30 一体化太阳能建材板 查晓雄;夏印之;余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2-2 2010-6-30 31 具防火和节省管道的注水空心钢管混凝土柱及防火方法 查晓雄;仓友清;余敏;王海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1-6 2010-6-30 32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节点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查晓雄;于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1-6 2010-6-23 33 内填海沙混凝土的空心钢管混凝土柱及其制作方法 查晓雄;黎玉婷;余敏;刘习超;仓友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专利 2010-1-6 2010-6-23
❻ 什么是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指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在国际上也称为“健康建材”或“环保建材”,绿色建材不是指单独的建材产品,而是对建材“健康、环保、安全”品性的评价。它注重建材对人体健康和环保所造成的影响及安全防火性能。在国外,绿色建材早已在建筑、装饰施工中广泛应用,在国内它只作为一个概念刚开始为大众所认识。绿色建材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它具有消磁、消声、调光、调温、隔热、防火、抗静电的性能,并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特种新型功能建筑材料。
(1)其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
(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
(3)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
(4)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灭菌、防霉、除臭、隔热、阻燃、调温、调湿、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
(5)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中国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预选项目中,提出研究开发绿色建材的五大目标:①建立我国绿色建材的研究和开发体系,编制绿色建材近期与长期发展计划,建立绿色建材数据库,开展评价技术的研究。②开展绿色建材的探索性研究,为21世纪我国土壤改良提供种植型绿色建材和沙土固结材料及植物型混凝土的研究成果。③重点完成高掺量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城市固态垃圾在建材领域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建成年产120万吨粉煤灰制品生产示范线一条旧处理100吨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集料生产线一条;60万平方米城市废塑料HB复合板生产线一条;10万平方米废沙废玻璃彩色玻璃陶瓷板生产线一条。④开展灭菌健康生产陶瓷、电磁屏蔽材料,调光、调温材料的研究,为21世界开发一批绿色建材提供配套的生产技术。结合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开展废气交货与利用技术的探索研究等等。下面推荐几类绿色建材:
其一,空气净化建材。人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新世纪的人们对居家环境的要求不仅要舒适、洁净,更要有益于身心健康。世界上的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西欧等一直致力于对保护环境建筑及保健环境建材的研究。日本开发的“光催化材料”是净化功能材料的一场革命。将玻璃、陶瓷等作为载体,加入TIQ光催化剂,在紫外线光照下,使空气中水分和氧气转化为活性氧自由基,然后这些游离的自由基使SO2、NOX等污染气体转化成各种无害的气体或酸类。
利用光催化剂原理净化空气,不用动力,也不用化工原料,只以紫外线为条件。为了提高光催化效率,大阪府立大学正在研究可见光条件下的光催化。Ecoodevice(株)最近发明了在可见光下进行光催化的方法,即用某种材料在TiQ2表面进行特殊处理,它使光催化效果提高了10倍。此法准备用于湿式太阳能电池和净化功能建材方面。日本资源环境技术综合研究所、大阪府立大学等很多研究部门,已进行净化NOx功能的墙体的实地实验,预测近期内可能实用化。三菱Material(株)1999年开始正式生产光催砖——“野草”,据报道,独家生产连锁店共15个厂家,年产量900万平方米,价格每平方米1.2万日元,NOx的净化效果可达80%。日本的大谷石是具有除臭、吸湿功能的天然的净化材料。此外,沸石和铁多孔体等都可作净化空气的材料,但它们都不能解决长期使用的问题。至今,只有光催化净化技术才能对空气进行长期的净化作用。
其二,保健抗菌建材。自然界中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主要是靠植物光合作用,而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时微生物起主要作用。因此,生态环境除了气、水、地环境以外,还包括微生物环境。但是微生物带给人类健康的隐患和威胁却不容忽视。据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统计数字表明:1995年,因细菌传染造成的死亡人数为1700万人。1996年,在日本发生的全国范围内的病源性大肠菌O—157感染事件,曾一度引起全世界的恐慌。因此,日本掀起了“抗菌热”,不仅在医院、公共场所和住宅,连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逐步采用抗菌材料。抗菌剂的年销售量超过了210亿日元,生产厂总计100家以上。抗菌制品销售量达500亿日元以上。日本最大的两家建筑用瓷和卫生瓷的公司INAX(株)和TOTO(株)的产品现已大部分改为抗菌制品。抗菌材料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人们用的银或铜容器,这种容器中留存的水不易变质。20世纪开始用于衣。食、住方面以控制有害微生物。80年代出现抗菌、防臭的纤维制品之后,抗菌制品陆续涉及木材、涂料、塑料、金属、食品化妆品以及电话、计算机、文具、玩具等人们日常接触的物品。抗菌材料可分为无机抗菌材料和有机抗菌材料。后者使用寿命短,且对人体有害,不易用于建筑材料方面。现把无机抗菌材料分别说明如下:
1)金属氧化物都有一定程度的抗菌性。抗菌效果依次为:Ago、CuO、ZnO、CaO、MgO。
2)含金属离子的、以硅酸盐为载体的抗菌剂(第一代)。金属离子的抗菌效果依次为:Ag、Co、Ni、Cu、Zn、Fe……常用的是Ag、Cu、Zn等。
3)光催化抗菌净化材料(第二代)。光催化抗菌或净化都是利用光照射下产生的活性氧。如TiQ2抗菌净化材料同时具有净化、自洁功能和抗菌功能,并可长期发挥作用。因此,这类产品在环保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目前,在生产上采用溶胶凝胶制备陶瓷、搪瓷和玻璃制品时,需用专用设备,控制难度较大,产品的成本较高,且抗菌性能较差。
4)稀土激活保健抗菌材料(第三代)。为了弥补上述抗菌的不足和使其更为方便地使用,中国建材研究院研制了新一代的抗菌材料。它采用了稀土离子和分子的激活手段,充分利用了光催化作用能主复合盐的抗菌效果,以达到并提高了多功能抗菌效果。制造抗菌陶瓷时,充分体现了现用的陶瓷釉成分及远红外陶瓷和抗菌陶瓷的最优配方。
5)应用领域,即涂料、塑料制品、保鲜;纤维、无纺布制品、衣料;搪瓷制品、金属板、建筑卫生陶瓷以及陶瓷制品等。
❼ 曹万林的科研成果
在结构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研究领域,先后主持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子项、“十一五”科技支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省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其他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在高层建筑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再生混凝土结构,结构防灾与减震控制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创造性成果。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3),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1997,2000,2005),二、三等奖6项。此外,作为主研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2项。作为第一发明人或设计人,已获国家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软件著作权1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SCI、EI收录30余篇。已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名。
1、在大型复杂高层建筑建筑抗震研究领域的贡献:提出了“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筒体”、“钢管混凝土边框-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筒体”、“下部框架-核心筒上部悬挂减震结构体系”,并提出了与抗震体系匹配的抗震和消能减震构件;在较系统的抗震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其抗震理论,较系统地提出了高层建筑多重组合抗震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形成了成套设计技术。成果在20余项大型复杂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应用,特别是在10余项大型标志性建筑中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显示了其重大的工程价值和应用前景。2008年,该项成果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结论:“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在重大工程研究领域的贡献: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在国家体育场大型钢结构以及大型钢柱脚-混凝土承台组合结构研发中作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研究成果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专家鉴定,鉴定结论:“该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及理论研究”(50678010)。项目负责人
2、国家“十一五”重大项目课题:“住宅建筑综合防灾标准研究”(2008BJA08B14)。第二负责人
3、国家“十一五”重点项目课题:“高性能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2006BAJ01B02)。子课题负责人
4、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大型复杂高层建筑抗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D08050603720000)。项目负责人
5、北京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优化配筋复合剪力墙住宅结构新体系”。(Z070206011480703)。负责人
6、北京市属市管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基金:“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核心筒体系抗震研究”(05004311200501)。负责人
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钢管混凝土边框-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研究”(20070005005)。负责人
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核心筒抗震性能及理论研究”(8072007)。负责人
9、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基金:“超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关键技术研究”(350049992200602)。负责人
10、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超高层多重组合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及理论研究”(50678010)。项目负责人
2、国家“十一五”重大项目课题:“住宅建筑综合防灾标准研究”(2008BJA08B14)。第二负责人
3、国家“十一五”重点项目课题:“高性能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2006BAJ01B02)。子课题负责人
4、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大型复杂高层建筑抗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D08050603720000)。项目负责人
5、北京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优化配筋复合剪力墙住宅结构新体系”。(Z070206011480703)。负责人
6、北京市属市管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基金:“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核心筒体系抗震研究”(05004311200501)。负责人
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钢管混凝土边框-钢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研究”(20070005005)。负责人
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核心筒抗震性能及理论研究”(8072007)。负责人
9、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基金:“超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关键技术研究”(350049992200602)。负责人
10、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超高层多重组合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 (1)“钢筋混凝土多层及高层异形柱框架结构成套技术”。 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新型组合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理论与技术”。 获200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3)“异形柱框架结构及构件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的研究”。 获1997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4)“高层大开间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及应用”。 获2000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5)“国家体育场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获2008年度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五完成人)
(6)“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及应用”。 获2001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7)“国家体育场大型钢柱脚-混凝土承台研究与应用”。 获200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8)“安徽省异形柱框架轻质墙结构抗震设计规程编制及研究”。 获2002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9)“提高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获1995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10)“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试验及弹塑性分析理论研究”。 获1997年度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11)“底部两层框架带暗支撑抗震墙砖房研究”。 获1998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12)“矩形柱与异形柱联合应用框架结构抗震研究及应用”。 获2003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13)“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剪力墙体系抗震机理和设计技术”。 获2004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❽ 8000字那个混凝土论文是不是几篇综合起来的啊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混凝土材料的发展现状, 论证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 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关键词 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1 混凝土技术新进展 混凝土正在向高强、高性能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的发展方向,其应 从 1824 年波特兰水泥发明开始,混凝土材料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以水泥为胶结材的混凝土也 取得了具大的发展,由普通混凝土向高性能混凝土发展。从 20 世纪以来,混凝土就己成为房屋建筑、 桥梁、 水利、 公路等现代工程结构首选材料, 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中最大宗的人造材料,其用量巨大。 据统计,当今我国每年混凝土用量约 109m3,并且随着我国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用 量将继续快速增长。人类进入 21 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又一种新型混凝土涌现出来。 混凝土能否长期作为最主要的建筑结构材料,除其本身必须具有高强度、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等性能 外,还在于其能否成为绿色材料。因此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现代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混凝 土的发展方向。 2 高性能混凝土 目前,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发展动向有: (1) 超高强混凝土; (2)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3) 机敏型高性能混凝土; (4) 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2.1 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 HPC )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混凝土,有多种定义,不 同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部门,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都有所差别。 吴中伟院士认为“高性能混 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常规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选用优质原材料,除水泥、水、 集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活性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的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通俗地讲,我们 通常所谓的高性能混凝土是指混凝土具有高强度、 高耐久性、 高工作性等多方面的优越性能。 高强度、 高工作性、高耐久性这三项指标,构成了“高性能混凝土”所具备“三高(即 3H)”的性能指标。因 此,高性能混凝土并不一定强调高强,也就是说高性能混凝土除了包含以前的概念外,还包括另一个 方面, 就是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在我国,一般把 C10~C50 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称为普通强度混凝土, C60~C90 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C100 及 C100 以上的混凝土称为超高强混凝土。 以下是三种典型的高性能混凝土: (1)超高强(活性细粉)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人超细粉物质,可以使硬化水泥石结构致密,孔径细化, 改善界面结构,具有高的抗渗性、耐久性和强度,即在混凝土中掺人超细粉物质可以改善高强混凝土 的结构并提高其性能。国外已成功研制了立方体抗压强度可达 200MPa~800MPa 超高强活性细粉混凝 土,其抗拉强度也可达 25MPa~150MPa,它是一种超高强混凝土,并且这种混凝土在工程实际中也得 到了应用。 (2)机敏型高性能混凝土:自身诊断、自身控制、自身修复等机敏能力功能的机敏型高性能混凝土,如 自密实混凝土、内养护混凝土、承受高温的高强混凝土。 (3)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在公路路面研究上有其重要作用,但国内外大量 研究与生产应用的高性能混凝土均属于高强度水泥混凝土,基本上是 C60 以上,此时面临的问题出现 了,就是高强度导致了高脆性,如果直接用于路面有不可克服的缺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高性能混 凝土必须具有高的耐久性。同时高性能混凝土也应具有高的强度。但仅仅是高强度,还不一定具有高 耐久性。耐久性是高性能混凝土的最重要技术指标。它还要与使用的环境相结合,采取相应的对策, 例如掺入矿物质超细粉。 2.2 高性能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2.2.1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提高混凝土强度是发展高层结构、高耸结构、大跨度结构的重要措施。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减 小截面尺寸,减轻自重,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近年来在高层建筑、大跨桥梁、海 上建筑、公路等建设中采用愈来愈多。C50 以上的高强及 C80 以上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仅在经济发达 的城市或地区的推广应用较为普及。但在实际工程中,国内混凝土强度最高达到 C130。 目前交通部推广的一项水泥混凝土新技术——高弯拉强度路面滑模混凝土: 使用高弯拉强度水泥混凝 土路面滑模摊铺技术,主要采用了高性能道路混凝土掺外加剂和粉煤灰的“双掺技术”,用于超重载 交通减薄板厚,并增强了面板对断裂的抵抗能力,提高了路面对超重轴载破损的安全储备。针对当前 水泥路面大量普遍采用 C40 强度等级左右的低强度普通混凝土的情况。 如果采用“双渗技术”的高性 能道路混凝土可以使这类混凝土具有高性能、高耐久性、弯拉强度提高、使用寿命延长。此外由于其 中的矿物细掺料取代了部分水泥,降低了成本。所以可称的上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满足未来混凝土 路面发展的需要。 2.3 国外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加拿大、日本、挪威、德国、澳大利亚等,成为应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最多 的国家,德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已达 C110 级,强度等级为当今世界之最,挪威为目前世界 上强度等级第二高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己有 C105 级超高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目前应用超高 强混凝土最好的国家是挪威,世界上最深的钻井平台即 1998 年建成的比著名的埃菲尔铁塔还高的挪 威 Troll 平台使用的就是超高强混凝土,其立方体抗压强度超过 100MPa。美国西雅图双联广场泵送 混凝土 56d 抗压强度达 133.5MPa。法国 Catenom 核电站 2000 多根预制预应力梁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约 为 250MPa,加拿大 Sherbrooke 市 60m 跨人行桥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为 350MPa。 2.4 超高强混凝土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急待解决。例如:其脆性问题、体积稳定 性、耐久性、高效减水剂与复合外加剂的掺入与掺量、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的自动化、掺入矿 物掺合料的种类、掺入方式以及其掺量,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围绕着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是否既能 达到超高强,又有良好的耐久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指标。 3 3.1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研发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必要性 1990 年美国首先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 HPC,得到了世界各国和专家的认可,法国政府组织包括政府研 究机构、高等院校、建筑公司等单位开展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1996 年,法国公共工程部和教育 与研究部又组织了为期 4 年的国家研究项目“高性能混凝土 2000", 投人了 600 万美元作为研究经费。 1994 年,美国联邦政府 16 个机构联合提出了一个在基础设施施工中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决议,并决 定在 10 年投资 2 亿美元进行研究。绿色是绿色环保,人类社会越发展,对绿色环保的要求越迫切。 国外有位学者写一篇综述,题为“昨天和今天的水泥,明天的混凝土”,文中指出 21 世纪水泥工业 应改名为水硬性胶凝材料工业,而且应是一种绿色工业。水泥和混凝土堪称为世界上耗用量最大的材 料,在我国尤其如此。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缺乏,同时也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大国,以水泥和混凝土 为例,我国水泥的年产量大约 9 亿吨,占世界水泥产量的三分之一,混凝土产量约 12 亿 m,世界混 凝土年产量大约 30 亿 m,混凝土的大量使用,需要大量水泥,水泥的生产又极大地影响了环境,直 接影响子孙后代的生活,所以绿色高性能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及使用,既保 护了环境,又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以粉煤灰为例,现已研发与使用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绝大部分 把粉煤灰作主要掺料,粉煤灰是工业废料,如不很好利用,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在绿色高性能混 凝土中采用粉煤灰,既解决了二次污染,又降低了混凝土的成本,同时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主要表 现在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工作性。1991 年美国在提交国会《国家公路与桥梁现状》的报告中指 出,为了修理或更换现已存在缺陷的桥梁,需投资 91 亿美元,如拖延维护进程,费用将增至 1310 亿 美元,美国每年用于混凝土维修的费用大约 300 亿美元。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工程建设中基本没有 维修费用,工程费用主要在新建工程,建国以来,五、六十年代的工程量大,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可 以说需维修的工程量肯定也是巨大的,费用是惊人的,因此,站在历史的角度,站在发展的角度,研 究混凝土高性能的意义巨大。 3.2 研发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可行性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发展的方向,是我国国情的需要,是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是为了子孙后 代造福的需要,2005 年建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建质 (2005)26 号)文件中第 2 项即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原建设部部长汪光熹在第 2 届国际智能绿色节能 大会上表示:中国将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以支援和促进行业发展,将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套技术,低 能耗大型公关建筑技术等加快技术公关,推动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为核心的建筑技术发 展,逐步提高绿色建筑比重。因此,研发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利国利民,惠及子孙 之事。上述这些都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3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1997 年 3 月的“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会议上, 吴中伟院士首次提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的概念, 并指出:GHPC 是混凝土的发展方向,更是混凝土的未来。提高混凝土的绿色度,可以节约更多的资源 与能源,将对环境的破坏减到最小。人类已经进人 21 世纪,混凝土应该更多地掺加工业废渣掺和料, 更多地节约水泥, 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HPC)具有下列特征:(1)更多地节约熟料水泥, 降低能耗与环境污染;(2)更多地掺加工业废料为主的细掺料;(3)更大地发挥混凝土的高性能优势,减少 水泥与混凝土的用量。因此,高性能混凝土本身就可成为绿色混凝土。 事实上,许多工程如大体积水工建筑、基础等对强度要求不高,但对耐久性、工作性、体积稳定性、 低水化热等有很高要求,都应采用 HPC。例如日本跨海明石大桥基墩混凝土(50 万 m)要求高耐久性、 高抗冲刷性与低升温,而强度只要求 20MPa,使用的就是掺加了复合外加剂与复合细掺料的 HPC。由 此可见,高性能混凝土并不一定强调高强,我国目前 也己完成了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的研究和应用。因此,传统的 GHPC 的应用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 可以将欧美对 HPC 强度的低限 50MPa 降低到 C30 左右,原则是只要不损害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如孔结 构、水化物结构与界面结构等,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与体积稳定性。 纳米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免振捣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等都是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已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施工 性能和耐久性,同时可以更多地利用工业废渣及其它废弃物,有良好的经济指标和环保意义,因此,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伴随着现代工程建设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简称 HPC)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对 高性能混凝上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从而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优势,就显得非常之重 要。本 文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生产施工及合格验收等质量控制环节,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 制进行了初 步讨论。
❾ 有关环保的资料
清新早晨在行动之“拯救森林,筷行动!”
您知道吗?
20多年前,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并传入中国,现在转为从中国进口;
在日本,每3双用过的筷子将被回收制成一张A4纸,中国不这么做;
制作每5000双一次性筷子就要砍掉一棵成年树,中国人均森林(竹林已算在内)占有面积仅0.08公顷,在全球排名134位……
您知道这些数据吗?
中国每年生产800亿双一次性筷子
首尾相接,可以从地球往返月球21次
可以铺满363个天安门广场
每回收3双一次性筷子,就可以生产一张A4纸,按50人的公司的用纸量计算,做出的纸大概可以使用55万年。
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日本进口的一次性筷子99%来自中国
一次性筷的生产和流通
一次性筷子主要是用杨木、桦木、毛竹制成的;有部分一次性筷子由云杉和冷杉加工而成。所用的杨木、桦木和毛竹大部分来自中国的人工林和次生林;部分杨木、桦木来自俄罗斯的次生林;云杉、冷杉等则主要来自俄罗斯的原始森林。这些木材大多是以原木的形式进行加工,而不像某些人士声称的那样,用边角废料制成。中国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的数量尚没有正式的统计数据,有人估计约为800亿双。据海关统计,2006年有284亿双一次性筷子出口,其中41%出口到日本,35%出口到台湾,各有10%出口到香港和美国。
一次性筷子的卫生问题
中国在2005年公布了一次性木筷和一次性竹筷的国家标准,对其加工工艺和卫生水平进行了规定。但很多调查显示,市面上流通的一次性筷子,大多都没有商标和厂家信息,因而也无从谈起其卫生品质是否达标。更有甚者,竟把已经用过的筷子简单处理后重新包装上市。
在生产一次性筷子的过程中,大量化学品被用于漂白和“消毒”,其中包括二氧化硫、双氧水、次氯酸盐等。在印制筷子包装时,铅、油墨、荧光剂也是常用的化学品。很多无良商家售卖的一次性筷子里,这些成分大大超过安全水平。而那些泛滥的“三无”筷子,其品质就更让人担心。
中国森林资源面临危害
中国目前森林资源匮乏:2006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仅0.08公顷,在全球排名134位。
中国森林目前面临五大问题:森林资源保有量低,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林地流失严峻,以及林木严重过量采伐。
中国木材供需压力巨大:目前,木材缺口在9578万立方米左右。
不当消费进一步加剧森林破坏:大量使用包括一次性木筷在内的一次性消费品,无疑会给森林带来更大的压力。现代社会所消费的大量纸制品和木制品都需要从森林获取原料,在中国,这样的需求是巨大的。以一次性筷子为例,虽然它消耗的木材仅占全国总消耗量的1%不到,但也已达到166万立方米。而这些木材,在使用之后都被当作垃圾遗弃了。
广大消费者积极行动起来是缓解这一问题的关键:环保组织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使得消费者逐步提升对于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的了解,最终认同并采取实际行动。从一个人到千万人,凝聚力量,真正推动环境保护。
一次性筷子是对木材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自带筷子出门、抵制一次性筷子的实践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意识并体会到环保和个人生活紧密相连,个人一个小的习惯改变,合起来就能对环境保护做出巨大贡献。
原始森林:原始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但世界上只剩下20%的原始森林因为未遭工业活动的破坏而保持原状。
曾看过一个暗访专题短片,它的台词是:“从森林来到工厂,从工厂来到餐桌,从餐桌来到垃圾装运车……然而,这还不是它们的最终归宿”“在工厂,它们又开始了新的命运之途。仔细看,它们竟被包装在‘猪饲料’的编织袋里!”“大量的一次性筷子‘脱下旧衣换新装’,在仓库中等候。”“在一次性筷子销售的市场中,终于又见到了换上了各式新包装的它们。”“凑近了看,有些筷子上还留着黑色的污迹。”接着是一个对照实验:将一把一次性筷子泡在水杯中,30分钟后,与清水比较,浸泡过筷子的水明显变黄。大家想想,这说明什么?
告诉大家,一棵生长60年的树只能做成12500双筷子,生长10年的树只能做成4000双筷子。就看我们学校吧,平均每两天‘吃’掉一棵60年树龄的大树(每一天‘吃’掉3/2棵10年树龄的小树),这是多么惊人多么巨大的危害啊?!
因此,我倡议:为了我们的森林,为了我们的健康,请加入我们的队伍,从现在开始,停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吧!
清新早晨环境保护会社湖南(邵阳)分会
不要认为环境保护与我们无关,其实环境保护就是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的!
现在,就介绍几个环保小常识给大家吧:
1.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2.双面使用纸张。
3.将用过的书或家中的闲置物品变卖,延长物品使用年限的同时还能为你增加经济收入。
4.能不乘车就不乘车,能坐工交车就不打的。
5.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6.残羹剩饭不论多少都应从垃圾通道清除,不要倒入厕所用水冲,这样既能节约水又能防止水体污染。
7.厨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否则燃气燃烧时没有充足的氧气,特别费气并且容易使人煤气中毒。
8.在马桶水箱内放置装满水的可乐瓶或者盐水瓶,占据水箱容积,减少冲洗水量。
9.煮面或鸡蛋时,水开一分钟就关火,再加盖焖4到5分钟,不仅不会溢锅,还能节约不少燃气。
10.煮饭时,把经淘洗的米浸泡10分钟后再煮,可以省电或燃气。
其他资料:http://bk..com/view/9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