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禅宗的创始人是谁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一大宗派,也是对中国文化传统最有影响的宗派。一般的说法,认为禅宗创始于南北朝时印度僧人达摩,而实际以唐代禅宗南宗的创始人慧能影响最大。
② 禅宗的真正创始人是谁
佛教自创建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后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加速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从而形成了我国独特的佛教文化。
时至今日,六祖惠能提出的这个问题,还有许多人一直在参悟,当然了,由于每个人的悟性不同,自然领悟的不同,可是有一点,如果能够有人回答这个问题,就达到了开悟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领悟到佛法的智慧和妙理。
③ 禅修是中国禅宗发明出来的吗
不是。是从印度佛教那里“继承”来的。
古印度的婆罗门教就有“禅定”一说,汉译为“思维修”,为以某种姿势固定不动,以达到修行的目的。佛教在印度衰落后,印度教兴起,“禅定”也演变为另一种修行方式一一yoga,汉译为“瑜伽”。
佛教传入中国后,禅定也随之传入,并在禅宗形成后被“发扬光大”,成为禅宗的主要修行方式之一。
所以,禅修不是中国禅宗发明的,它来源于古印度。
④ 禅字是什么时候造出来的
大约5000年前。
中国字基本都是仓颉造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黄帝时期。“禅”字也应该是如此,但5000前“禅”的字义并没有今天的佛教含义。中国很多汉字的字义,在历史中都有演变。
⑤ 禅修真的是中国禅宗发明出来的吗
不是。禅宗形成已前,坐禅修行之法,就已经存在了,修习禅定,在印度是普遍现象,并且不限于佛教,四禅八定是佛教与外教的共法。
⑥ 佛法是谁发明的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29岁时因感于人生无常,要求摆脱生死苦恼而出家。
出家后先跟数论先驱阿罗逻和优陀罗学习禅定,又修行了六年苦行,但认为这样做都达不到解脱,便到王舍城外尼连禅河畔伽耶的一棵毕钵罗树下坐禅,经七天七夜,对人生和解脱问题进行思考,达到“觉悟”。
此后到波罗奈的鹿野苑地方找到了原先跟他一起修苦行的 陈如等五位侍者,把自己觉悟的内容向他们宣说,收他们为弟子,创立了最早的佛教僧团。
佛法一直存在,有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⑦ ‘禅’的真正意境是什么!
不动禅,即禅定。
外不着相即为禅,内部动心即为定。“禅定”就是“外不着想,内不动心”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上说:‘什么叫禅?什么叫定?外不着相叫禅,内不动心叫定。’他的话是从《金刚经》上来的。《金刚经》上,世尊教导须菩提尊者,教化众生要守住一个原则,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六祖所讲的禅定,就是《金刚经》上这两句话。
个人的修行个人体会。禅的意境都不一样。
静下心,没有杂念的时候,你会看到自己的空空的意境。
试一试,这个东西没办法说出来!希望你能感受得到
⑧ 什么是禅
禅 :
禅,是人类锻炼思维生发智慧的生活方式。
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
先秦时期就有关于此种行为的记载,但是未有固定称呼。直至印度词汇jana传入,汉语音译为“禅那”,后世便以“禅”字称谓此类行为。
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佛与禅最大的区别:
1、起源不同。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禅宗只是佛教多个宗派中的一个。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而禅宗是佛教发展途中的一个分支。
2、本义不同。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
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
3、觉悟不同。
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者,凡夫无一具足,声闻、缘觉二乘仅具自觉,菩萨具自觉、觉他,由此更显示佛之尊贵。
也可以把佛理解成神通广大的神仙,佛者觉也。即得到了大智慧,将宇宙万物三界诸相均看透的人就是佛。
⑨ 科学家们根据蝉发明了什么
科学家们来根据蝉发明了扬声器,源蝉的发音器就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用的声调激昂高歌。科学家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造了鼓膜,通过鼓膜的震动发出了声音。
⑩ 禅宗到底是起源于印度还是中国
在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禅宗创立问题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观点认为,禅宗是从古印度传来的,菩提达摩(简称达摩或达磨)是中国禅宗初祖;第二种观点认为,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华文化长期融合的产物,由慧能创立;第三种观点认为,禅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道信、弘忍师徒是实际创立者。这三种观点的提出和流行,都与禅宗固有的祖统说横缠竖绕,不能完全分开。
隋唐时期建立的主要佛教宗派,均受到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都相继提出本派的祖统说,即相继编制出本宗派的祖师传承系谱。这既是各宗派为争取正统地位而进行的努力,也是其力图客观反映师承源流的表现。把达摩作为中国禅宗创立者的观点,与禅宗的祖统说密切相关。禅宗编制从印度到中国的宗谱,花费了几百年的时间。名列弘忍十大弟子之列的法如(638—689),是第一位编制禅门宗谱的人。他在河南嵩山少林寺提出,本派禅法的祖师传承依次是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法如。此后禅宗各派对这个六代祖师系谱中的前五代没有异议,但在认定第六代祖师上存在不同意见。直到唐代末年,弘忍十大弟子之一的慧能一系渐成禅宗主流,慧能也就成为公认的禅宗六祖,禅宗的“东土六祖”传承最终定型。北宋禅师契嵩(1007—1072)最终编排了禅宗在印度的宗谱,即“西天二十八祖”之说,加上“东土六祖”说,就构成了整个禅宗的完整宗谱,并为佛教界公认。
在这个祖师系列中,达摩的地位最突出。他既是西天二十八祖中的最后一位,又是东土六祖中的首位。从北宋开始,佛教内外逐渐达成共识:达摩是正宗佛法的唯一传播者,是他把禅宗从印度传到中国。他在佛家的地位仅次于释迦牟尼,可以与孟子在儒家的地位相提并论。唐代及其以后产生的禅宗新思想、新教义、新实践,都逐渐被纳入达摩的禅学体系中。由于把达摩被尊为中国禅宗的创立者,他曾居住和弘教的河南嵩山地区,也就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中国禅宗的发源地。
根据禅宗兴起之前的典籍记载,达摩是南印度人,大约于刘宋(420—478)末年渡海到达今天的广州,不久辗转渡江北上,在北魏境内弘教传禅。在高僧林立的南北朝时期,他是众多来华传教的古印度僧人之一,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轰动的业绩,社会知名度很一般。自从达摩被奉为禅宗初祖之后,神奇的故事,动人的传说,智慧的言行才逐渐出现在五代之后的禅史中。现代学术界一般认为,达摩作为“禅宗前史”中的人物,对后世禅宗的理论发展、法系传承等确实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但是,在达摩时代及其两代弟子慧可、僧璨活动时期,禅宗并没有形成宗派。
第二种观点,在学术界其最为流行。这不仅因为有历史根源,也反映了学术研究的进展。从唐代末年开始,慧能(638—713)的知名度仅次于达摩。他受到特殊尊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他的言行录《坛经》是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中国僧人撰述,在禅门中的地位类似于《论语》之于儒门,被称为禅宗的“宗经”。二是从唐代末年开始,道信、弘忍门下的其他禅系逐渐衰落,传承相继断绝,只有慧能法系不断繁衍,枝繁叶茂。无论从禅学思想影响上讲还是从法系传承上讲,慧能都当之无愧地成为所有禅派的祖师。柳宗元在《大鉴禅师(指慧能)碑》中,就说当时“凡言禅皆本曹溪”。现代学术界提出慧能是禅宗实际创立者的观点,标志着禅宗研究跳出了禅宗是由达摩从印度传来的认识误区,把禅宗视为印度佛教与中国文化在长期冲突、融合中孕育的产物,其结论更接近历史真实。与此相应,把慧能主要传教地区广东韶关也就被看作禅宗发源地。
然而,尽管慧能在禅宗理论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其法系在唐代以后成为禅宗主脉,慧能本人毕竟只是弘忍门下众多传教宗师中的一位,其法系也只是弘忍门下众多派系中向南方发展的一支。所以,慧能只能是禅宗中“南宗”的创始人,而不能把他看成整个中国禅宗缔造者。
相对说来,第三种观点具有更为充分的历史根据。在道信、弘忍师徒活动时期,禅僧团发生了多方面革命性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宗派在这些变化中最终形成,其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第一,道信和弘忍先后在湖北黄梅的双峰山和东山传教弘禅数十年,道信的弟子500余人,弘忍的弟子上千人。禅僧由此从分散流动转向聚众定居,稳定的传教基地随之建立起来,并且成为后世众多禅派向全国发展的唯一中心地。第二,把劳动纳入修行范围,农禅并重,自耕自食,佛教通过游走乞食解决衣食来源,通过接受供养筹集经费的传统生存方式,从此发生了彻底转变。第三,随着禅众有了新的生活方式、修行方式和生产方式,以自信自立,自求解脱为特点的新教义也应运而生,这就是道信和弘忍的新禅学。他们的禅学思想被弟子们概括为“东山法门”,逐渐流行于僧俗,知名于朝野。
总之,把道信、弘忍师徒作为禅宗实际创立者,把他们创宗建派的黄梅地区作为禅宗的发源地,不仅客观反映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同时也能够解释前两种观点所不能解释的一些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