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爱因斯坦发明电灯的故事
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
爱迪生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的一生中,发明了许多东西,然而,能够立即得到人们热烈欢迎的,却只有电灯。因为电灯的好处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它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又有一轮太阳,人们的活动不再受到黑夜物制约了。
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因此很不实用。
“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爱迪生暗下决心。
于是,他开始试验作为灯丝的材料: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就这样,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英国一些著名专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
面对失败,面对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他明白,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一次,爱迪生的老朋友麦肯基来看望他。爱迪生望着麦肯基说话时一晃一晃的长胡须,突然眼睛一亮,说:“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麦肯基剪下一绺交给爱迪生。爱迪生满怀信心地挑选了几根粗胡子,进行炭化处理,然后装在灯泡里。可令人遗憾的是,试验结果也不理想。“那就用我的头发试试看,没准还行。”麦肯基说。
爱迪生被老朋友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但他明白,头发与胡须性质一样,于是没有采纳老人的意见。爱迪生走身,准备为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思地帮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线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线,为什么不试棉线呢?”
麦肯基毫不犹豫地解开外套,撕下一片棉线织成的布,递给爱迪生。爱迪生把棉线放在在U形密闭坩埚里,用高温处理。爱迪生用镊子夹住炭化棉线。准备将它装在灯泡内。可由于炭化棉线又细又脆,加上爱迪生过于紧张,拿镊子的手微微颤抖,因此棉线被夹断了。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爱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
此时,夜幕降临了,爱迪生的助手把灯泡里的空气抽走,并将灯泡安在灯座上,一切工作就绪,大家静静地等待着结果。接通电源,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把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这灯究竟会亮多久呢?
1小时,2小时,3小时……这盏电灯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这一天——1879年10月21日,后来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
“45小时,还是太短了,必须把它的寿命延长到几百小时,甚至几千小时”爱迪生没有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而是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天,天气闷热,他顺手取来桌面上的竹扇面,一边扇着,一边考虑着问题。“也许千篇竹丝炭化后效果更好。”爱迪生简直是见到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试验结果表明,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小时。
经过进一步试验,爱迪生发现用炭化后的日本竹丝作灯丝效果最好。一于是,他开始大批量生产电灯。他把生产的第一批灯泡安装在“佳内特号”考察船上,以便考察人员有更多的工作时间。此后,电灯开始进行寻常百姓家。
后来,人们便一直使用这种用竹丝作灯丝的灯泡。几十年后,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即用钨丝作灯丝,并在灯泡内充入隋性气体氮或氩。这样,灯泡的寿命又延长了许多。我们现在使用的这是这种灯泡。
⑵ 是谁发明了电灯
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发明家爱迪生。
⑶ 发明电灯的是谁
电灯是英国人汉弗莱·戴维发明的。
电灯最早出现是在19世纪初,汉弗莱·戴维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了弧光灯,但这种弧光灯亮度太强产热太多又不耐用,一般场所根本无法使用。1854年,移民美国的德国钟表匠亨利·戈贝尔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丝,制成了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电灯。
电灯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以提供照明的设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其工作原理是:电流通过灯丝(钨丝,熔点达3000℃以上)时产生热量,螺旋状的灯丝不断将热量聚集,使得灯丝的温度达2000℃以上,灯丝在处于白炽状态时,就像烧红了的铁能发光一样而发出光来 。
相关信息
大部分电灯会把消耗能量中的90%转化成无用的热能,只少于10%的能量会成为光。相比之下,荧光灯(Fluorescent lamp,亦称光管) 的效率高很多,接近40%,所产生的热只是相同亮度的白炽灯的六分一。故此很多地方,特别是夏天需要空气调节的商场。
大楼都会使用萤光灯照明以节省电力。小型的萤光灯(节能灯泡)把萤光灯及启动电子结合,使用标准电灯泡的接口,用以替代普通白炽灯泡。例如一个26瓦的节能灯泡,发出的亮度为11瓦,热量为15瓦。比发出相同亮度11瓦的白炽灯泡耗电多四倍,达100瓦;放出热量多六倍,达90瓦。
⑷ 电灯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打破了大自然对人类在黑暗环境下远距离照明、无氧环境下探测等方面的禁锢,极大提高了回人类探索答自然战胜自然的能力!
例如:没有聚光灯,汽车火车晚上就没法高速行驶;没有电灯,矿井用火把照明将十分危险;没有防水电灯,深海探测也无法进行。还有激光切割机、激光测距仪,也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⑸ 电灯是如何发明的
摘要:从理论上讲,制作电灯并不难。在一个抽成真空的灯泡里装上一根灯丝,让电流通过灯丝就能发光。可是要选择合适的灯泡和灯丝却并不容易。 从理论上讲,制作电灯并不难。在一个抽成真空的灯泡里装上一根灯丝,让电流通过灯丝就能发光。可是要选择合适的灯泡和灯丝却并不容易。
第一个环节是灯泡形状和容积的设计,这个问题爱迪生很快就解决了。他设计了不同形状的灯泡。由于有自己的玻璃工场,他根本不用繁复的数学公式来计算容积。他在一只空灯泡里灌满了水,随手把水倒进量杯,然后读出量杯的刻度,一下子就解决了灯泡容积的问题。接下来的问题当然就是选什么材料做灯丝了。爱迪生最初选用的是炭,但是炭丝很快就断裂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爱迪生拿起灯泡反复察看。
“对了!灯泡里面有空气,而空气中的氧有助燃作用。如果没有氧,会不会好一点呢?”爱迪生思索着。他马上把灯泡里面的空气抽掉,采用了新型的气泵。
在1879年8月,他已经可以使灯泡的真空保持在十万分之一个大气压了,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不容易的。在这种真空度下面,再用炭做灯丝,电灯一下子就亮了。成功了吗?不,八分钟后,电灯就熄了。看来炭丝不是理想的材料,必须找另外的材料。用金属怎样?爱迪生先后试用了铬、铱、钛等金属。只有铂的效果还可以,但最后铂丝还是烧断了。他试着在铂丝上面涂上其他材料,电灯发光的时间明显地延长了,但电灯却会不时地自动熄掉,继而又自动地再亮起来。看来还得想别的办法。一个月后,爱迪生制造出新的抽真空设备,使灯泡内的真空达到了百万分之一个大气压,电灯的寿命也因此延长到两个小时了。这不能不说是朝成功又迈近了一步,但在实用性方面还是远远不够的。况且铂的价格昂贵,一般人负担不起,还得寻找其他的方法。
爱迪生向有机材料打起了主意。他开始试用麻绳、稻草、硬橡胶、马鬃,甚至用人的头发、胡须,能想到的似乎都想到了。有一天他清点了一下,选用过的材料已达一千六百种之多!但成功还是遥遥无期。
一天晚上,爱迪生一边思考问题,一边随手拿起一块被压榨过的混有树脂的碳黑,不经意地搓弄着,无意中把碳黑搓成了一条细线。他突然心中一动,为什么不试试纤维化的碳黑呢?
他马上精选了一段棉线,把它弯成马蹄形,放进一只金属盒去进行碳化处理。几个小时以后,世界上第一根正式的电灯灯丝做成了。“助手巴切勒极为小心地拿着这根宝贝向吹制车间走去,而我则像护送着无价之宝的护卫。”爱迪生事后回忆道。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灯丝装入灯泡,然后抽真空、封口、通电,刹那间,金色的光芒洒遍了车间,灯泡点亮了好几个小时!接着再换上一个新灯泡,居然连续亮了四十个小时!成功了!这一天是1879年10月21日。
然而,点燃四十个小时的灯泡和爱迪生的设想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他又开始考虑新的材料。他受扇子的启发,选用了碳化的竹丝;在全世界六千个竹子品种中一一筛选,最后选用了一种日本竹子做灯丝。又过了许多年,竹丝才为钨丝所取代,渐渐演变成今天我们使用的电灯泡。后来,爱迪生又发明了中央配电系统,才使电灯走进千家万户,走遍了全世界。 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就是九十九分血汗加一分灵感。”电灯的发明不正是这样的吗。
⑹ 电灯是谁发明的
移民美国的德国钟表匠亨利·戈贝尔,1854年,移民美国的德国钟表匠亨利·戈贝尔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丝,制成了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电灯,持续亮了400个小时,不过他并没及时申请专利。
1860年,英国人约瑟夫·斯旺也制成了碳丝电灯,但他未能获得使碳丝保持长时间工作的良好真空环境。直到1878年,英国的真空技术发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发明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并且获得英国专利。斯旺自己的屋子是英国用电照明的第一所私人住宅。
(6)发明了电灯的扩展阅读
电灯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以提供照明的设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其工作原理是:电流通过灯丝(钨丝,熔点达3000℃以上)时产生热量,螺旋状的灯丝不断将热量聚集,使得灯丝的温度达2000℃以上,灯丝在处于白炽状态时,就像烧红了的铁能发光一样而发出光来。
灯丝的温度越高,发出的光就越亮。故称之为白炽灯,从能量的转换角度看,电灯发光时,大量的电能将转化为热能,只有极少一部分可以转化为有用的光能。
美国专利局判爱迪生的碳丝白炽灯发明落于人后,专利无效。打了多年的官司后,亨利·戈培尔赢得专利,最后爱迪生从戈培尔贫困的遗孀手上买下专利。
在英国,斯旺控告爱迪生侵犯专利,后来他们在法庭之外和解,于1883年在英国建立一家联合公司。斯旺后来把他的股权及专利都卖给了爱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