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上最早的马车
奚 仲——马车鼻祖
从两次考古发掘说起:
1990年5月,山东省修建济青高速公路时,在临淄破土动工中,发现了一个春秋时代中期的大型车马坑。它长30米、宽5米。被殉葬的马共32匹,战车10辆、普通乘坐车6辆。马与车自东向西整齐排列,威武壮观。可以清晰看出,每辆车由4匹马架挽(其中4辆车由2马架挽)。而马所架挽的车都是以木结构为主的马车。
从出土的车马坑可以看出,马车在当时不只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还是一种特殊的礼品。在当时的社会,是特权阶层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此,在这些奴隶主、贵族死后,这些车马往往与主人一起随葬。这也就是今天我们能看到山东省临淄车马坑的原因。它有力地证明,我国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春秋时代,在齐国、鲁国,已经有用马牵引架挽的木制车辆。
近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山东省滕州市掌大商代墓地的发掘中,在薛国贵族的墓穴中,发现了随葬的车马。令专家倍加惊喜的是:此次出土的马车,除了主体结构是木制外,其他许多配件均已采用青铜铸造。
如今,在考证谁是世界上每一辆马车的发明者时,翻阅我国古史文献,几乎所有有关的记载,无一不将这一功绩归功于我国夏代的奚仲。然而,奚仲又为何许人也?由于他生活的年代,距离我们毕竟太遥远了!而有关书籍的记载又都过于简略、零碎,以致今日只能竭力依据这些有限的资料,尽力还原奚仲其人的生平:
春秋战国《管子?形势篇》中:“奚仲之为本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准绳,故机族相得,用之牢利,成器紧固”。其意是:奚仲所创造的车,结构合理,各个部件的制作均有一定标准,因而坚固耐用,驾驶起来十分灵便。
《荀子》中:“以木为车,盖仍纂车正旧职,故后亦称奚仲造本云”。
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一书中,作了如下记载:“Г车┙舆论文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夏后”,是大禹创造的国号“夏”的别称)。
《玉篇?本部》记载:“车,夏时奚仲造车,谓本工也”。
《世本?作篇》记载:“奚仲作本”。
《地理志》记载:“黄帝有24子,得姓者14,……夏禹分画九州,已而封奚仲于薛”。
《史记》?五帝本记载:“黄帝佑官有七人,奚仲造车,然则黄帝时自有奚仲,夏后后氏之车正与之同名耳”。
《滕县志?薛世家》记载:“薛之先祖出自黄帝,黄帝业子禺阳受封于任姓。后有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和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奚仲当夏禹之时,封于薛,为薛始祖,为禹掌车服在夫。奚仲十二世孙,有个叫仲虺的,曾出任商汤左相,名声显赫。奚仲居薛,后迁子邳。薛自奚仲至周隐王时凡传六十四世,国作千九百余年。”
《辞海》记载:“奚仲,传说中车的创造者,任姓,黄帝之后。夏代的车正(掌管车的官员),居于薛(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境内),后迁于邳(今山东省微山西北)。
《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奚仲,生活在夏朝初期,是大名鼎鼎治水英雄夏禹的大臣,专门掌管夏王朝的车服之制,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后代。
从以上的记载不难了解到,奚仲,是夏代掌管车服的大夫。他和他的父亲番禺,儿子吉光都是发明家。奚仲家族的功绩在于:发明和改造了交通工具车、舟。奚仲所发明的马车,应与近年在山东省滕州市商墓发掘中,所发现的马车十分接近。即:也应该是一种单辕式马车。由于当时还没有青铜配件,所以奚仲所发明的马车,各种部件均是木制品。
薛 城——马车的发源地
近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山东省枣庄市薛故城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先商时期的小城址。其随葬品极为丰富,尤其是青铜器和玉器,它反映出奚仲家族有着精湛而又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水平。
奚仲,这位夏禹王朝的“车正”大夫、黄帝的后裔,由于发明创造马车有功,以致受封于薛故地(今山东省滕州官桥一带),并建立了方国。至商代,薛国是当时山东境内仅有的几个方国之一,十分兴盛。西周时期又被封为候国,现所存的薛故城遗址,便是战国时期齐国贵族田婴在原薛国旧址所址筑之城。《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述了薛故城与奚仲的关系:“薛,周国名,任姓,候爵。黄帝之后奚仲封于薛”。
《地理志》载:“薛,夏车正奚仲之国也”。《滕县志?古迹》中有:“薛城,在薛河北,县南40里,周28里,古奚仲所封国”。
奚仲,当年造车之处,在今日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境内的奚公山。这是一座低缓的小山,海拔87米,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奚仲死后,便被安葬在奚公山之巅。
据唐朝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志》记载:“奚公山,在(滕)县东南六十六里,奚仲初造车于此”。
据《徐州记》载:“奚仲造车处,山上有轨辙见存”。
据《地记》载:“上有奚仲造车处,轨迹犹存焉,奚山东为老君山”。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奚公山,在滕县东南六十里,奚仲初造车于此处。山上有奚仲墓”。
奚公山,因奚仲而得名。古时属滕县,现属薛城区,位于陶庄镇境内。奚公山西南有奚村,即战国时薛之下邑奚邑故址。如今,仍可在麦田中寻见东周时期的陶片。奚山后面,紧傍千山头。所谓千山头,意即千山之首。横亘于枣庄境内中部的一列山脉,自此而始,迤逦起伏,自西向东延伸百多里,是从北面尼山和东北部蒙山延伸至此,似卧龙居群山之首。山上林间溪水潺潺,山下蟠龙河碧波荡漾,风景秀美。
奚公山之巅,现存两个封土堆,南北相连。奚仲墓现残存墓座,墓碑已毁,原残碑上刻有:“公为奚冉冉墓修筑”八个字。传说,南边古墓是奚仲的墓,北边古墓是曾任鲁氏之恒季孙氏宰的冉子(即冉求)之墓。但是,而今从各种资料分析,北边最高处应是“造车鼻祖、薛之先祖、大发明家奚仲之墓。”山岩上现残存辙迹2~3条,以及深20厘米、直径18厘米的柱础等遗迹。据记载,那便是奚仲当年造车时留下的车辙和遗迹。
经考古证实、经察阅历史古籍证实,夏代“车正”大夫奚仲,在薛发明马车一事,已经过去了4000多年。当世界许多古老民族,还在以牛马为交通工具时,奚仲所创造的马车已驰驱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可以当以无愧地列为世界之最早。缘此,亦也以当之无愧地尊称:中国——车的祖国;奚仲——马车鼻祖;薛城——马车发源地。
『贰』 最早发明马车的是谁
车在古代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因为发明了车,人类才解放了双脚,有了版代步工具和搬运工具。那权你知道车是谁造的吗?最早出现的是什么车?
相传,最早造车的是黄帝,除此之外还有“乘杜作乘马”和“奚仲作车”两种说法,也就是说,黄帝、乘杜和奚仲都可能是车的发明人。虽然车的发明人很难确定,但能够确定的是车的发明与“橇”有关。当人们需要迁徙到另一个地方时,要搬运大量物品。迁徙的路程遥远,东西又多又重,这使人们犯了难。后来人们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利用中空的枯木来运载东西,后来又将几根木头捆绑成一排,然后在木排底下垫上原木,用滚动原木来替代拉动枯木,这让人们拉起来更省力气。后来原木演变成车轮,“橇”也慢慢演变成了“车”。
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车是马车和牛车,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饲养马和牛。大禹治水的时候有了“陆行乘车”的说法。相传奚仲发明了马车,还被夏王封为掌管车马的车正。同时期的乘杜也发明了马车。夏朝时,马车开始被应用到军事中。有文献记载,大禹的儿子启,曾率领马车军队讨伐反对他继承王位的有扈氏。
『叁』 历史上是谁发明了马车
应该是古代苏美尔人最早发明了马车。
目前的考古研究表明世界上最早的马车应该是出现在西亚的新月地带(又称新月沃土),由古苏美尔人所发明,最早关于马车的记载出现于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乌鲁克时代(约前4000年~前3000年),最早关于马车的图画和模型则是出现在位于叙利亚西部的哈拉夫文化(约前3000~前2800年)出土的彩陶上,而最早的马车实物则是出土于美索不达米亚早期王朝(约前3000年—前2350年)的基什王陵和乌尔王陵中。
根据古籍和传说,中国最早的马车出现于上古时代由轩辕氏发明(轩辕氏正是因此得名),但是最早的马车实物则是出土于商朝晚期的殷墟遗址(约前1314年-前1046年)中,不过考古人员在商朝早期的偃师商城遗址和郑州商都遗址(约前1600年左右)中都发现了青铜制造的马车零件,在位于中原地区的夏朝晚期二里头文明遗址(约前1800年~前1500年)和西北地区的四坝文化(约前1900~前1400年)中都发现了车辙的痕迹。
由于四坝文化分布于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西部地区,因此有学者认为在中国重新的最早马车可能是从西亚和中亚地区传入的,另外也有学者对比美索不达米亚马车和中国马车的形制后认为中国中原地区的马车可能是中国人独立发明的。
『肆』 中国最早的马车谁发明的
奚仲。奚仲是东夷薛国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滕州,他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辆马车。在夏商时期,马车还未被发明的时候,很多都是靠人力拉车,奚中创造了世界上第一辆用马来拉的木制车。
『伍』 马车是哪个时代出现的呢
双足行走,在人类历史上恐怕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今天人们以汽车代步,缩小了世界的空间距离。3000年前的商王朝虽然没有汽车,却是一个依靠马车代步的时代。 商代马车的宽度,如果以两轮之间的距离来计算,通常是2.2-2.4米。这种车都是两马所御。近年发现一条商代道路,路面有一种轨距只有1.6米左右的车辙。可见商代的车并不仅仅只有一种。有关商代马车的了解,还有一段颇有意思的故事。1980年代以前,考古发现的马车都是直衡的。但甲骨文中的“车”字是象形字。学者们在甲骨字中发现,一些“车”字是曲衡的。后来考古发现果然找到了曲衡车。车舆(yú,车厢)的解读也是如此。早期发现的商代马车都呈方形舆,一些研究者颇以为商代的车都是方舆的,但后来在一处考古工地中,实地清理出清晰的圆形舆。证实商代确有圆舆的马车存在。马车的主要部件是木质的。车辆埋在地下,经过3000余年早已朽烂成灰。为什么考古学家还可以从地下“发现”商代的马车呢?这是因为马车入土后,木质部件朽于土中,使得土质的颜色和结构发生了变化。我国的华北地区,被大面积的黄土所覆盖。黄土的特性是颜色单一,而且粒度结构比较好。朽没在黄土中的有机物,可渗入黄土并保存在黄土颗粒中。有机物朽烂后,通常呈灰色或黑色,象马车这样的体量相对较大的木质部件,朽烂并渗入黄土中后,局部改变了黄土的颜色,使得有马车部件朽蚀的部位,其颜色与周边不同。考古学家便可以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清理,去掉部件之外的黄土,将整辆的马车剥离出来。目前中国最早的古代马车实物即殷墟所出。故一些学者认为,马车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发掘一辆马车,通常需要2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马车体量极大。从土中剥离出来后,大都会就地何存。但如果原地保存不具备条件,则可能动用大型吊车,将其从考古工地搬运回室内进一步研究。或者直接进入博物馆向观众展出。马车的搬迁是一个复杂过程。搬迁之前,先一种被称为三胛树脂的化学药剂将马车整体加固。周围以软性材料填充,再以石膏固定,周围再以细土填充(如果可用于搬迁的吊车和运输车承载力不足时,还要将马车先行切割)。然后掏空马车周围包括底部的原生土,再用条型或板型木材将马车整体包装好,以钢材将木箱加固。最终用大型吊车和运输车将其运出。
『陆』 马车谁发明的
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表明,我国在商代晚期已使用双轮马车。中国马车的起源一直是颇受关注却又悬而未决的问题。对此,国内外学术界争论不休。国内学者有的持“马车中国本土独立起源说”,有的则持“外来说”,认为中国马车是来源于中西亚或欧亚草原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起源于公元前30世纪中期的西亚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马车,在商代晚期时辗转传入我国。
关于车子在我国的发明与使用,古代文献多有记载。有黄帝、夏禹或夏禹时的奚仲发明车的说法。还有的文献记述夏启曾动用战车征伐有扈氏,商汤伐夏桀时也曾动用了不少战车,甚至夏代已有了管理车政的官吏车正等等。如果这些记载属实,夏代的车子及用车制度已相当发达,但直至目前,尚未找到考古学证据。
在以往的考古工作中,商代早期都城遗址郑州商城曾发现铸造车用青铜配件的陶范,在与此同期的偃师商城也曾发掘出车用青铜配件。这些都说明我国在商代晚期之前,不仅有车,而且车上已使用了青铜配件。偃师商城车辙发现后,主持过偃师商城发掘工作的杜金鹏、王学荣曾撰文认为由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看,显然不宜将晚商马车之源头直接追寻到西亚去。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博士认为,二里头遗址发现了车辙,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用车的传统早在殷墟以前数百年就已出现了。二里头和偃师商城发现的车辙特征较为接近,形体较小,与安阳殷墟发现的马车有很大的区别。二里头时期,是人力驾车还是使用牲畜驾车,使用什么牲畜驾车,都有待将来的考古发现去证实。另外,在中国晚商以前的遗址中也罕见马的骨骸。因此,我国商代晚期以马驾车的习俗,目前尚未在考古学上找到其当地的源头,晚商时期马车的起源仍然是待解之谜。
『柒』 马车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马车是马拉的车子,或载人,或运货。马车的历史极为久远,它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漫长。一直到19世纪,马车仍然是城市交通的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喜欢马车的优雅和诗意,喜欢乘坐马车从容地穿过乡村大道或古旧的城区街巷去访问朋友。随着火车和汽车的出现,车轮转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至此,马车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
『捌』 马车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奚仲造车传说
马车的发明,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不但解决了落后的交通问题,而且还促进了道路设施的发展,扩大了商贸运输和文化交流活动。
谁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辆马车?关于这一问题史学界一直有争议。
虽然一直有轩辕氏造车的说法,而关于“奚仲造车”,史书记载较多,《左传》、《荀子》、《说文解字》、《通志·氏族》及《纲鉴易知录》等均有记载。据《滕县志》记载:“当夏禹之时封为薛,为禹掌车服大夫。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以木为车盖仍缵车正旧职,故后人亦称奚仲造车。”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介绍说,根据记载,奚仲所造的“车”应该是具有一定技术标准,具有重大创新的马车。经考证,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一致认定:4000多年前的夏“车正”奚仲发明了马车,是“造车鼻祖”,2008年4月25日,该结论在首届中国奚仲文化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汽车文化论坛上得到公开认定。
约是公元前2000年,黑海附近大草原的几个部落带着马来到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流域,开始用马来拉有轮子的车,这种车轮已经有轮辐,而不像早期的车轮那样是整个木头块做成的。这种车轮比较轻便,易于操纵。
马车的历史极为久远,它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漫长。在古罗马帝国,繁荣的经济和贸易需要先进而且数量极大的陆上运输工具。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制车匠发现了塞尔特人的四轮车,并再加改革,使四轮马车用旋转式前轴以转动方向,用整片的轮辋与轮箍以增加强度,同时用镶有金属边的轮毂以减少摩擦。马车的性能大为提高。到公元200年时坚固的罗马四轮运输车在大道上隆隆驶过,马拉邮车和客车每24小时可行驶160千米,中途停车更换马匹继续前进。
此后的1000多年时间里,这种用作长途运输的马拉车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运输车辆。当然,这些马车不仅拉货运物,同时也用作载人远行。四轮马车将人从一个地方快速地运到另一个地方,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马车带来的便利。四轮车的优点是载运量大,运行平稳。缺点是四轮马车需要较为平坦的路面行驶。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具备很好的80000千米平坦的大道,使这种四轮马车备受青睐。
罗马帝国灭亡后,道路经数世纪失修日渐崩坏。此时最实用的是两轮车,因为它可以在崎岖地形条件下行驶。
四轮马车最初只不过是一具有窗的箱子,以皮带悬吊在无簧板的车架上,相对而坐的旅客需要忍受不断的摇动与跳跃。在以后的几个世纪,这种车辆被一批批更坚固,更轻,更美,更有效的各类马车所取代。到了17世纪,四轮的公共驿车承担了几乎所有的长途客运任务,为陆上旅行带来繁荣,而精致的私有马车成为王族身份的象征。其中最豪华的英国皇室马车是在1763年为英皇乔世所建造,被称为“历来最壮丽之马车”。
但是马车的速度仍不能令人满意,一辆驿车在当时最好的公路上行程375千米,最快仍要走23个半小时才能到达。
人们希望发明一种比马更有耐力和更强壮的动力机器,以使车轮转得更快。同时,也需要有更平滑,更可靠的路面以供四轮车行走。不久以后,在英国和美国的一些地方,有少数想象力丰富的人士开始试验用蒸汽做动力,而以钢铁做道路。
1904年,四轮马拉的驿车与蒸汽列车相争而终于失败,美国内华达州富庶市镇士诺巴与高非尔之间最后的著名驿车停驶了。马车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
马车:马里奥赛车的简称
『玖』 四轮马车是,多少年前发明的。
网络一下 巴泽雷克墓冢 在公元前几个世纪 那里的人就会造四轮马车了
『拾』 马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表明,我国在商代晚期已使用双轮马车。中国马车的起源一直是颇受关注却又悬而未决的问题。对此,国内外学术界争论不休。国内学者有的持“马车中国本土独立起源说”,有的则持“外来说”,认为中国马车是来源于中西亚或欧亚草原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起源于公元前30世纪中期的西亚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马车,在商代晚期时辗转传入我国。
关于车子在我国的发明与使用,古代文献多有记载。有黄帝、夏禹或夏禹时的奚仲发明车的说法。还有的文献记述夏启曾动用战车征伐有扈氏,商汤伐夏桀时也曾动用了不少战车,甚至夏代已有了管理车政的官吏车正等等。如果这些记载属实,夏代的车子及用车制度已相当发达,但直至目前,尚未找到考古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