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是人物描写,当然环境,事件也能衬托出人物的形象。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Ⅱ 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一)肖象
1、从作者观察的角度写
2、从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写
3、从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写
4、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特点
5、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的同一特点
6、工笔细
7、简笔勾勒
8、侧面渲染
(二)语言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本身即是语言的艺术,它是靠语言来塑造形象和反映生活的。文学语言本来包括人物的语言和叙述人的语言,我这里谈的是人物的语言描写方法。人物语言包括独白和对话两种。独白指人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是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的相互交谈。
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古人说“言为心声”,可见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历来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的描写,常说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既是对作家塑生动人物形象的高明技法的赞誉。也正是语言描写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
那么,常用的语言描写技法有哪些呢?1、只言片语勾轮廓
2、间接描写人景物
3、一样言语多样说
4、用叙述的方法写语言
(三)行为描写
一部《水浒传》因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鲜活典型的人物形象被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誉为从先秦到明清中国文学史上的“六大才子书”之一,与《史记》、《离骚》等并列。倘若没有类似“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样极富魅力的支伤描写,整部小说就会顿时暗然失色,一个个梁山好汉也都英雄不再了。可见,行为描写与肖象、语言、心理描写相比,在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上更具有特殊作用。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足见举手投足直接关系人物性格、形象。
下边举例谈谈行为描写的一些技法。
1、具体描写人物的连贯动作
2、人物行动对比着描写
3、运用特写镜头
4、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5、矛盾冲突中写行为
6、侧面烘托写人物
(四)心理
人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社会中,人、物于己,悲喜各异: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有睛、耳、鼻、舌、身、意“六欲”。这种种心理反应,支配着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精神。于是,开发人类的精神大陆,探索人物的心灵奥秘,成为写作的基本要求。
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有着许多独特的作用。它可以表现人物的面貌,如:“‘夜里写文章’。奥勃洛摩夫想,‘那他什么时候睡觉?……尽写尽写,要把一个人的思想和精神全消磨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要改变一个人的信念,要出卖一个人的智慧和想象,要戕害一个人的天性……要象一个车轮子,象一架机器一样,尽写,尽写,明天写,后天写;假期快到了,夏天临近了——他还非写不可!什么时候他才可以休息呢?真是不幸!’”冈察洛夫用铺陈心绪的手法,给我们刻画了一个天天无所事事、苦思冥想和懒惰成性的寄生虫形象。他认为夜里写文章真是不可思议,真是“不幸”。心理描写还可以透露人物的心灵变幻,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交待人际关系情节发展趋向,和反映生活本质,突出作品主题等作用。比如鲁迅先生用心理描写刻画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一典型的性格特征:他分明穷困潦倒,却幻想着“先前阔”过,“我的儿子会闹得多啦”(其实连丈母娘出生与否尚未可知);他分明生了丢人的癞疮疤,却偏偏心里说人家“还不配”;他分明被人家痛打了一顿,却偏偏自嘲解痛,“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儿子打老子……”下列示例介绍几种常用的心理描写技法,希望对学写作的人有所裨益。
1、人物独白展示心理
2、摹写“意识流”流露心理
3、借梦境幻觉反映心理
4、让环境衬托心理
(五)细节描写
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简洁地说,就是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的描写。细节细小,却往往通过文学作品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读过《儒林外史》的人,可能对严监生临死时伸出两个手指头不肯闭目归天的细节记忆犹新吧。他看见屋里的灯盏里燃着两根灯草,心疼费油,放不下心,闭不上眼。只到他小老婆走过去挑掉了一根灯草时,悭吝鬼才“点一点头,把头垂下,顿时就没了气。”这个艺术形象的不朽魅力,不能不说得力于这样入木三分的细节描写。
1、摄取细小动作
2、抓住细微的痕迹
3、勾勒细小的景物
4、描摹个性神态
Ⅲ 怎样塑造人物形象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指把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的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动作描写同样要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要写好人物,就必须注重观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和许许多多的人交往:在家庭中,有父母和其他亲人;在学校,有老师和同学;在大街上,遇到的人就更多。我们都要仔细观察他们外部情态的特征性表现,进而深入他们的内心。
要把观察到的结果,得到的体会,记录下来以此激励自己。感染他人,就需要在文章中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文章要反映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的中心是人,可以这样说,生活就是各种各样人物的活动,因此,我们应把人物描写作为写好文章的重点。
Ⅳ 中国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有哪些
1.小说概念及三要素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小说的情节结构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气氛等都有不少的作用。
5.小说的分类
(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断)、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断,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集生活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题型及解题技巧
唐山市友谊中学 王淑东
1.故事情节的把握。
分析故事情节是深入理解小说的基础。所谓情节,是指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情,它既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小说中矛盾冲突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最能凸现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人物性格的变化发展往往又是在情节的推进中逐步完成的,所以把握情节能为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依据。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其中最为典型的题目是概括故事情节,实现整体感知。
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面对这种试题,我们该如何下手呢?
我们知道,对事件的完整叙述,我们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万万不能粗枝大叶,丢失了本该有的要素,此为其一;其二,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故事情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2.人物形象的揣摩
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这一切都是为了刻画、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我们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须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这是准确理解作品主旨的首要一步。
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
①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
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3.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中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三种: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
4.作品主题的挖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在中考阅读测试中常见的题型有: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5.精妙技巧的捕捉
小说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在中考试卷中,捕捉精妙技巧的题型有: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解答这类题目,平时要注意掌握小说的各种表现手法,如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等及其特点;而在语言方面,也要善于概括其特点: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等。
Ⅳ 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首先,要有一个明确、新颖、深刻的中心。有人说,写人要写“魂”,这里所说的“魂”是指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写人的记叙文就是通过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刻画来表现中心思想的。你在写作前就要先给你要写作的人的思想定位:他是一个思想高尚的人,还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一个有着高瞻远瞩的伟人,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凡人等等,只有你确定了这个中心,你才能更有目的的根据这个“魂”去恰当的选择材料。
其次要运用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既摹其“形”又状其“神”。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抓住这个人的性格特征,而要想逼真的刻划出这个人物的形象,就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
再次要选取典型的事例来塑造典型的人物,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写人离不开事,事因人生,人因事显,但要清醒的认识到,写事是为了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即写事是为写人服务的,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对中心思想而言,能够充分表现中心思想、突出人物性格的事件,就是典型事件。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二、三件事以上。这种典型事件不一定非得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正所谓“小中见大”。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要注意几件事不能相互矛盾,人物的性格在几件事中要和谐、统一。概括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
要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写好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
2.抓住人物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一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择地写。
3.选用典型事例。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4.运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Ⅵ 常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什么
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Ⅶ 如何塑造人物形象800字
那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怎样塑造出来的呢?
首先,要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塑造。
时代与人物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所谓“时势造英雄”,就强调了什么样的时代出现什么样的人物。因此小说中人物的塑造也应紧扣时代的脉搏,给人物打下鲜明的时代烙印。《故乡》中,健康活泼的少年闰土二十年后怎么变成了呆滞麻木的木偶人?有“豆腐西施”之称的杨二嫂又怎么变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如果把这两个人物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中去思考,这些问题就不难理解了: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导致农村日益破产,农民日益贫困,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闰土像一个木偶人了;而随着农民的破产,城镇小市民的生活也受到了冲击,昔日年轻美丽、安分守己的杨二嫂也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以至于变得自私刻薄了,而杨二嫂的出现,又增加了作品主题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把人物放在时代背景中是塑造好人物形象的前提。
第二,塑造人物形象应注意外貌、语言、动作的精雕细琢。
“以貌取人”固然有些偏颇,但它却充分说明了“貌”给人的直观印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人的穿着打扮,判定其身份职业。因此人物的塑造也应根据其身份,职业等方面活化出符合人物特征的外貌。鲁迅最擅长外貌描写“寥寥几笔,而神情逼肖”。他塑造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长衫”是孔乙己灵魂的标签、悲剧命运的广告,孔乙己不肯脱去标志读书人身份的长衫,而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安慰,其特殊身份和迂腐麻木的个性特征,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个性化的语言也是塑造人物的关键,优秀小说大都能做到,“即闻其声,便知其人”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范进的“噫,我中了”!都不失为塑造人物个性化语言的典范。而行动是无声的语言,写好人物的动作,则能起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吴敬梓成功地刻画了范进见到梦寐以求的中举喜报时,“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而后发疯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范进中举后喜极发疯的丑态。这些动作描写,不仅是对范进这个科举制度牺牲品的辛辣嘲弄,而且也是对整个黑暗的封建社会的无情鞭鞑。
另外,分析小说中的人物不能离开具体的故事情节。
情节是小说中人物思想性格发展变化的过程,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的思想也在发展变化,特别是在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是人物思想性格表现最重要、最突出、最深刻的部分。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情节就很曲折动人。文章通过“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把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完整地展示出来。菲利普一家尽管生活拮据,但每星期总要衣冠整齐地去海边栈桥上散步,而且父亲总要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哎!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真是朝思暮盼,望眼欲穿。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父亲的弟弟--于勒在美洲发了财,于是全家人对于勒赞不绝口,希望于勒早日回国,好利用于勒叔叔的钱实现他们拟定的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可无巧不成书,当菲利普一家人在船上巧遇于勒,发现于勒已经沦落为分文不名的穷水手时,一下子由希望的峰巅跃入了失望的深渊,热切的盼望却变成了无情的躲避。是什么原因让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从盼之唯恐不至到避之唯恐不及呢?钱!为了钱,富在天涯盼相见,为了钱,穷到眼前不认亲,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小说的主题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来了。
总之,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单凭以上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
Ⅷ 求问如何塑造典型化的人物形象
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叙事作品创作中的中心课题。优秀叙事文学作品中成功的典型形象,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鲁迅创造的阿Q,巴金笔下的觉新,老舍笔下的祥子,这样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形象,感染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使我们痛并思索着。因此,塑造典型化的人物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叙事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社会作用、审美价值和艺术生命力。
典型化指的是作家创造典型形象的方法和过程,具体地说.即作家按照典型的艺术要求,对所拥有的生活素材,进行审美创造,使一般的人物形象转化或提升为具有独特个性和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塑造这一形象的过程,就叫做典型化。
一、塑造典型化的人物形象首先要理解个性化和概括化的关系。
个性化的使命是帮助作者创造丰满且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是典型化的一个有机部分。那么,如何才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形象呢?有的同学认为,只要自己的人物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就算写出人物的个性了,因此,在写作时,他们往往别出心裁地给人物加上一些怪异的癖好、离奇的言行,用脱离实际的猎奇来代替人物的个性。这种做法无疑是不可取的。个性是人的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性,是人的全部生活内容和性格内容的独特的外在表现,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人,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孕育而成的独特的思想和感情方式,独特的爱好和习惯的总和。它深入人的骨髓和血液,化为人的气质和禀赋,支配人的思想和言行,充溢在人的整个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中,使人物的感性活动,处处闪耀生命的内在意义,又处处表现出生命的独特性。所以,个性化是使人物形象成为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独特的性格逻辑、性格特征的“这一个”人物形象的典型化方法。
要塑造出具有独特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在创作过程中,要善于从貌似相同的人和事中,抓住这一人物透过细节表现出来的特征,借助这些特征把握人物精神上的内在特质,运用想象和虚构,创造出强化及突出这些特征的表现形式。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是要搜罗离奇古怪的言行习惯,从外部贴到某个人物身上去,而是要去发现、开掘、强化、突出根植于人物生活和心理内容的表现特征,将它与人物融为一体,这样,个性化的人物就会从我们的笔下走出来。
例如《红楼梦》中的黛玉和宝钗,这两个人物都是青春少女,都在官宦门府、书香之家长大,但一个是孤身一个、寄人篱下;一个是家道殷富、举家为宾。尤其是两个人的教育、气质又有很大的不同,怎样强化、突出两人的性格特征,写出两个富有生命力的活人呢?三十三回写到宝玉挨打养伤,宝钗先来怡红院探望。她手托一丸药走进去,嘱咐袭人如何用洒研开,如何敷上,然后点头叹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回!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说了半句,忙又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宝钗走后,宝玉昏昏沉沉半梦半醒中,觉得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悲切之声。从梦中惊醒,睁眼看去,却是黛玉。只见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股,满面泪光,无声之泣,气噎喉睹。有万句言词要说,半天,方抽捕噎噎地道:“你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更长叹一声:“你放心,别说这样的话。我便为这些人气死了,也是情愿的。”宝钗、黛玉,而对同一件伤心事,两个人同样有心于宝玉,都是真情流露。但宝钗爱的是一个热衷仕途经济的宝玉,所以,她指望借宝玉挨打的机会,用感情来促使宝玉“听人一句话”,从此“痛”改前非,改了原来的脾气,去追求光宗耀祖的前程。而黛玉爱的是宝玉那颗反叛的心。见宝玉被打成这样,又心疼,又担心,担心宝玉从此改了那颗心?抽噎半天,说不出一句话,“你可都改了罢!”反话正说,探询、疼爱、担心、希望,交织着连她自己也理不清的复杂情怀。直到听得宝玉的“放心”二字,才安心回去。【摘引自《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曹雪芹是通过两个人物追求爱情的内容和方式的强烈对比,来强化彼此不同的情感界和性格特点,从而塑造了两个血肉丰满而又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概括化的使命是帮助作家塑造具有深刻的普遍性意蕴的人物形象,它是典型化的另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如何才能创造出具有深刻普遍意义的形象呢?有的同学以为,只要使自己笔下的人物成为一类人的典型代表,或者从这一类人身上抽取属于本质的东西,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就算写出普遍性了。其实,这种写法混淆了普遍性与类型化的区别。在描写人物时,机械地按照年龄的不同、身份的不同、阶层的不同、职业的不同来规定人物的性格类型,或者规定一个人物只能表现出一种性格特征,如:怯懦者不能有一点勇气,贪婪者不能有一丝慷慨,愚蠢者不能有一时的糊涂,等等,这样写就会使人物成为说明某种稳定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符号与工具,而小是鲜活的人。
例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他猜疑杀了有恩于他的吕伯奢一家,但官渡之战被袁绍从档案中找出一批手下官员通敌信件,又看也不看就付之一炬;他攻下徐州后为报父仇竞杀人掘墓,但在征杨绣途中马踏青苗又能够割发代首;他一方而礼贤下上兼收并蓄,另一方而却容不下一个聪明过人的杨修;如此等等。【摘引自《典型形象和典型化》(武汉大学出版社)】一个曹操,多副而孔,而且看起来还互相矛盾,这同类型化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然而,就因为这多副而孔,人物个性化了,活起来。
个性化和概括化是在典型化过程中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
黑格尔说:“诗所提炼出来的永远是力量的、本质的、显出特征的东西。”个性化和概括化在典型创造过程中互相渗透整合的主要方式,就是发现特征、选择特征、集中特征、突出特征、表现特征。
二、典型化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典型化的具体对象,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细节等,所以典型化的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典型形象与人物原型的关系方面来说,典型化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归纳为两种:
第一、在广泛集中概括大量生活形象的基础上塑造典型。
鲁迅说,作家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专用一个人”做模特儿,“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我是一向取后一法的”。鲁迅小说都是概括许多同类型人物或相近似的人物的精神特征,进行艺术的再创造。《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就是从许多人身上吸取了许多相似的特点,运用形象思维,进行艺术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典型人物。用鲁迅的话来说,“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采用这种方法的作家很多,高尔基也说过,一个作家要从十几个商人、官吏、工人身上抽取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势、信仰、谈吐,分离出最自然的特征,再把它们综合、概括在一个商人、官吏与工人身上,这样来形成“文字的典型”。
总之,无论鲁迅所说的“杂取”还是高尔基所说的“自然的特征”和“概括”,都不是原来特征的简单聚集,而是转化为新质,产生出具有独立生命的崭新的典型形象。
第二,以生活中某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原型为主干,适当地整合其他生活素材塑造出典型形象。
前文提到的鲁迅所说的取人做模特的另一种方法,就是“专用一个人,言淡举动,不必淡了,连细微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许多作家笔下的典型人物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塑造出来的。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狂人,就是以其表兄弟为原型的,《阿Q正传》中的阿Q也如此。据据周遐寿先生研究,阿Q这个艺术形象里有两个极原始的模型:一个叫谢阿桂,他住在绍必新台东面的戴家台门里;还有一个是谢阿桂的弟弟叫阿有。据有关的同忆资料,在鲁迅住过的旧台门里,确有阿桂其人,虽说他以打短工为生,实在还是游手好闲,有时靠做掮客或小偷弄点钱,辛亥革命时,阿桂确曾在街上走着嚷着:我们的时候来了,到了明天,我们钱也有了,老婆也有了,……。但阿桂并不舂米,专门给人舂米的是他的胞兄阿有,鲁迅曾说阿Q的模持正在给人家捣米,可能就指他。但是,阿Q的很多事情又是从其他人身上取来的,如恋爱事件是从衍太太的侄儿桐少爷那里来的;欺侮小尼姑,则是从一个秀才的待业中取来改造而成的。……这些回忆材料,只不过是阿Q这个人物模特儿的一肢一节,阿Q形象的素材晏比这些回忆材料所记录的不知要丰富多少。鲁迅在阿Q这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身上概括了汲其广泛的社会内容。(摘引自《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小说观》)
当然,这种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也是有长处和短处的:长处在于所使用的材料确凿,有利于提高形象的真实性;短处在于视野容易受到局限,影响了形象的普遍程度,所以,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有时常常从其他人身上选取一些特征,补充到要塑造的人物身上。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补充不是简单的、随意的、漫无目的的补充,而是一种化合与创造。漫漫中华史中,跳跃着多少鲜活的面孔;浩浩文学史中,涌动着多少呐喊的灵魂,无数个作家用笔、用心、用血塑造了一个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也塑造了我们的民族之魂!
Ⅸ 创造三毛这一人物形象的作者
张乐平(1910.11.10 ~ 1992.9.27 ),男,浙江海盐人,毕生从事漫画创作,画笔生涯达60多个春秋。
他所创作的三毛形象,妇孺皆知,名播海外,被誉为“三毛之父”。 三毛之父张乐平(①漫画“三毛”形象的创作者;②作家“三毛”陈懋平的干爹),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
Ⅹ 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从俺们艺术的角度来看……重要的是夸张。 (小弟你要当主持人啊……) 你有空问你对象要张国美风格的素描。 国美风格画的人简直就不正常,特夸张, 人的眼角正常情况下都是上扬的,那就把眼睛化成精灵眼,若是仰视的角度,耳朵的位置会偏上一点, 那就成精灵耳朵了, 杭州才有名的大象画室,画的人全都是大鼻子小嘴巴,就是典型的亚洲人的脸。若是光线从正面打过来,脸侧会暗,那就凃很黑,只要不比头发黑就行,因为头发是最黑的嘛,正面受光就会很亮,那就一点都不凃。这样看的话,画面会很奇怪,特别是画长发女生时简直就像贞子,但是那画在众多的试卷中能够跳出来,能够吸引老师的眼球。 而考生的目的就是这个。 当主持人也是一样的,中国从小的乡镇到央视,无数主持人,若是想跳出来、吸引人的眼球,还是得有特色,说白了还是夸张。像凤凰卫视的鲁豫,不知道哪里的杨澜,她们是博学;百家讲坛的,是把历史用一种具有趣味性又不失去历史事实的语言说出来;小s还是嘴贱,但是不令人讨厌;最简单的,桑老师的数学课就是比杜芬讲的好,还是趣味性,咱们乐意听。你得确定自己走什么风格,一旦确定下来就努力去实现它, 个人觉得目前还是搞笑比较重要,你长得那么乖,你白恶搞了,你就趣味性就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