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季节变化创造了冰川被称为

季节变化创造了冰川被称为

发布时间:2021-12-28 14:50:54

『壹』 冰川大小随季节影响的变化有多大

极地地区变化小,温带地区变化大(温带冬天几乎没冰川)

『贰』 不懂的地理题!大家来帮帮忙.

简介】

喜马拉雅山脉主峰。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藏 和 尼泊尔交界处。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由结晶岩系构成。海拔8848.13米(最新海拔数据8844.43米),并以3.7厘米/年的速度增高。为世界第一高峰,有世界屋脊之称。珠穆朗玛藏语意为女神第三。清康熙帝五十六年(1717)《皇舆全览图》上作朱母郎马阿林。1855?a target=_blank href=/lemma-php/dispose/view.php/2174.htm>l]印l]测量局l]英l]人主持下,将该局局长S.G.额菲尔士的姓氏命名此峰。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此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尼泊尔称萨迦-玛塔。1960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攀登峰顶。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也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获得了大量的重要科学资料。1989年3月,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宣告成立。保护区面积3.38万平方千米。区内珍稀、濒危生物物种极为丰富,其中有8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如长尾灰叶猴l]熊l]、喜马拉雅塔尔羊l]金钱l]等。峰顶共有600多l]冰l],面积1600平方千米,最长的26千米,每当旭日东升,巨大的山峰在红光照耀下,绚丽多彩。此外,还常出现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位置】

珠穆朗玛峰是喜玛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4.43米(2005年10月9日发布数据),是地球上第一高峰,位于东经 86.9°,北纬27.9°。由于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地带,每年依然以1厘米的速度‘长高。珠穆朗玛峰地处中尼边界东段,北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的定曰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藏语称 “珠穆朗玛”(清[u熙帝[/十六年(公元 1717年)编绘的《皇舆全览图》中作“朱母朗马阿林”),意为“神女第三”。

【地理地形】

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东北山脊、 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三大陡壁(北壁、东壁和西南壁)。珠峰不仅巍峨宏大,而且气势磅礴。在它周围20公里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山峦叠障。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较著名的有南面3公里处的“洛子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四高峰)和海拔7589米的卓穷峰,东南面是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 ,北面3公里是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 ,西面是努子峰(7855米)和普莫里峰(7145米)。在这些巨峰的外围 ,还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遥遥相望:东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海拔8585米,尼泊尔和锡金的界峰);西面有海拔7998米的格重康峰、8201米的卓奥友峰和 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形成了群峰来朝,峰头汹涌的波澜壮阔的场面。

【冰川】

在这些山脊 和峭壁之间又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总面积达1457.07平方公里,平均厚度达7260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u度洋[/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

珠穆朗玛峰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山岳冰川就有15条,最大的绒布冰川长达26千米,平均厚度达120米,最厚处超过300米以上。这些冰川类型齐全,其上限一般在7260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其中最大、最为著名的是复式山谷冰川—绒布冰川。绒布冰川冰舌平均宽14千米,面积达86.89平方千米。

冰川上 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又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井的明暗 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u崩[/。

【气候】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 更不用说在一年四季之内的翻云覆雨。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 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11月中旬 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60°C,平均气温在-40°C至 50°C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米。每年3月初至5月末,这里是风季过度至雨季的 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度至风季的秋季。在此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

【路线】

攀登示意图

早在19世纪初叶,珠峰就成为世界登山家和科学家所向往的地方。然而直到 1953年,才由英国人埃德蒙.希拉里、丹增创下首登成功的纪录。到1998年底, 全世界有1054人享有登临世界巅峰的殊誉。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和开创了11条登山路线,这些路线是:

东南山脊路线:1952年由瑞士登山队发现,可惜功亏一篑,第2年才由英 国队沿此线登顶成功。

东北山脊路线:196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队开创并成功地登顶。

西北脊转北壁路线:1963年由美国队开创并取得了成功。

西南壁路线:1975年由英国博宁队首创并登上顶峰。

西北脊路线:1979年由前南斯拉夫队发现并由此登上顶极。

北壁直上路线:1980年由曰本队首创并登上顶峰。

南面柱状山脊路线:1980年波兰队开辟并登上顶峰。

东北山脊转北壁路线:1980年意大利人梅斯纳尔独身一人首创并取得成功。

西南壁转西北脊路线:1982年由前苏联队开创,并沿此线登上顶峰。

东壁转东南山脊路线:1983年由美国旧金山湾区队首创并取得成功。

东壁路线:1988年由美国一新西兰国际探险开创并由此登顶。

同年,中、日、尼三国联合登山队还创下从南、北两坡双跨并会师顶峰的壮举。人类攀登珠峰的英雄奇迹正不断涌现

【交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山的路线是:从拉萨乘车沿中尼公路经江孜、日喀则至协格尔, 总计670公里,行程两天,然后再经帕卓区沿简易公路南下,行车110公里后就 到珠峰北麓,海拔5145米的绒布冰川末端---绒布寺。

【环境保护】

1989年,珠穆朗玛峰附近被列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保护区面积3.5万平方千米,包括聂拉木、定结、定日和吉隆四个县。

旅游者进入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时,都要办理一张“通行证”。在这张“通行证”的背面注明有这样的“游客须知”:“当在荒野区徒步旅行时,不要践踏娇嫩的植物或采摘任何植物,请在可行的路上行走。任何种类的垃圾请包装好带出或放入指定的垃圾箱内。”

对于来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者来说,这些是必须知道的。在旅游途中游客如果有废弃物,可以生物降解的就挖个坑埋在土里,能烧掉的用火烧掉,不能降解的就用袋子装在车上带走。在珠峰自然保护区沿路的每一住宿地都有垃圾箱,甚至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也设有2个黑色的大垃圾箱。

珠穆朗玛峰(Jo-mo glang-ma),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终年积雪。是亚洲和世界第一高峰。藏语“珠穆朗玛jo-mo glang-ma ri”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藏语Jo-mo“珠穆”是女神的之意,glang-ma“朗玛”应该理解成母象(在藏语里,glang-ma有两中意思:高山柳和母象)。神话说珠穆朗玛峰是长寿五天女(tshe-ring mched lnga)所居住的宫室。 西方普遍称这山峰作额菲尔士峰或艾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是纪念英国人占领尼泊尔之时,负责测量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测量局局长乔治·额菲尔士(George Everest)。珠穆朗玛峰最近的一次测量在1999年,是由[u国[/家地理学会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定的,他们认为珠峰的海拔高度应该为8850米。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认的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于1975年测定,是8848.13米。但外界也有8848米、8840米、8850米、8882米等多种说法。最近,200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再次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珠峰新高度预计今年10月公布。 有趣的是,珠穆朗玛峰虽然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它的峰顶却不是距离地心最远的一点。这个特殊的点属于南美洲的钦博拉索山。珠穆朗玛峰高大巍峨的形象一直在当地甚至全世界的范围内产生着影响。第四版人民币十元的背面图案就是珠穆朗玛峰。

1921年——第一支英国登山队在查尔斯·霍华德·伯里中校的率领下开始攀登珠穆朗玛峰,到达海拔7000米处。

1922年——第二支英国登山队是用供氧装置到达海拔8320米处。

1924年——第三支英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乔治·马洛里和安德鲁·欧文在使用供氧装置登顶过程中失踪。马洛里的遗体于1999年在海拔8150米处被发现,而他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失踪,故无法确定他和欧文是否是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53年5月29日——34岁来自新西兰的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 en:Edmund Hillary作为英国登山队队员与39岁的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 en:Tenzing Norgay 一起沿东南山脊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是纪录上第一个登顶成功的登山队伍。

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为首的瑞士登山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有准确记录以来)

1960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他们是王富洲、贡布、屈银华。此次攀登,也是首次从北坡攀登成功。

1963年——以诺曼·迪伦弗斯为首的美国探险队首次从西坡登顶成功。

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性。 是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队员登顶。其中藏族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成功的女性。

1978年——奥地利人彼得·哈贝尔和意大利人赖因霍尔德·梅斯纳首次未带氧气瓶登顶成功。

1980年——波兰登山家克日什托夫·维里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u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登山队首次从南北两侧双跨珠穆朗玛峰成功。

1996年——包括著名登山家罗布·哈尔在内的15名登山者在登顶过程中牺牲,是历史上攀登珠穆朗玛峰牺牲人数最多的一年。

1998年——美国人汤姆·惠特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登顶的残疾人。

2000年——尼泊尔著名登山家巴布·奇里从大本营出发由北坡攀登,耗时16小时56分登顶成功,创造了登顶的最快纪录。 2001年——美国人维亨迈尔成为世界上首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盲人。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次珠峰地区综合科考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攀登珠峰并测量珠峰高度数据。

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宣布,珠穆朗玛峰新高度为8844.43米。

『叁』 冰水冻融与冰川的区别

不属于,冰川本身是冰川地貌

第五章 冰川地貌
在高纬及高山地区,气候寒冷,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大气降水主要呈固态形式,形成终年不化的积雪。当积累量大于消融量时的,积雪逐年增厚,在本身的重压和其它一系列物理过程作用下,逐渐变成微兰色透明的的冰川冰。冰川冰是多晶固体,具有塑性,并沿着斜坡或在冰层自身的压力作用下缓慢的流动和滑动。这种运动的冰体就叫冰川。
世界上现代冰川约占陆地面积的10%,集中了全球85%的淡水资源。全部融化可以使海洋面上升66米。
冰川是塑造地表形态的巨大外力之一。冰川进退引起海平面升降和地壳均衡运动。冰川流经地区由于受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一旦冰川消失或退缩,形成一系列独特的冰川地貌。
第一节 冰川作用
一、冰川的形成
冰川形成在雪线以上,一个地区的高度如果没有超过雪线,就不可能有冰川。
(一)雪线
山区积雪随着季节而变化,冬季积雪区扩大,积雪高度也下降,夏季积雪区缩小,积雪高度也上升。在气候变化不大的若干年内,每年最热月积雪区的下限总是上升和回复到大体同一海拔高度,因而在这个高度以上成为多年积雪区,以下为季节积雪区。其间的界限叫雪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
雪线处降雪与消融的平衡可以是悬殊极大的绝对值。在降雪量较小的地区,需要较低的负温才能使积累量和消融量达到平衡;而在降雪量较大的地区,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使积累量和消融量达到平衡。如降雪和消融100mm与1000mm的平衡,其温度变化差异很大。
发育在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地区的冰川,称为大陆性冰川,大陆冰川收入少,支出也少,积累量和消融量都很低,消融的主要方式是蒸发和升华,活动性弱。发育在降水丰沛的海洋性气候地区的冰川成为海洋性冰川,海洋性冰川收入多,支出也多,积累量和消融量都很高,消融的主要方式是融化,活动性强。
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有温度、降水和地形。
1.温度:多年积雪的形成首先取决于近地面空气层的温度是否长期保持在0℃以下,气温随高度和纬度升高而逐渐降低。温度越高,雪线越高,温度越低雪线越低。如赤道非洲雪线高度(乞力马扎罗山)为4570~5425m,阿尔卑斯山为2400~3200m,北极地区只有100~300m。
2.降水量:一般固态降水越多,雪线越低;固态降水越少,雪线越高。因而全球高度最高处不在赤道,而在亚热带高压带。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雪线高度达6400m,为世界最高雪线。冰雪的积累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海洋性气候。因为它有丰富的降水量,可以获得足够的补给,具有凉爽的夏季,不利于冰雪的融化。由于南半球气候的海洋性比北半球强,所以,雪线高度比北半球相应纬度的低。在青藏高原相同纬度上,海洋性冰川雪线也比大陆性冰川雪线低1000米左右。
3.地形:地形地貌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坡向等方面。陡峻的山地,不利于冰雪的积累与保存,雪线位置相对较高;阴蔽的凹地或平缓的地势,有利于冰雪的积累,雪线位置较低。北半球南坡雪线位置比北坡高,如天山北坡雪线高度3500~3900米,而南坡3900~4200米。但也有因为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而对雪线高度产生影响,可以出现南坡雪线高度低于北坡的情况,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4400~4600米,北坡为5800~6000米。
(二)成冰过程
降雪在地面要经过一系列作用才能形成冰川冰。
1.首先,大气中形成的多棱角雪花及其他形式的冰晶落地以后自动圆化,这是由于冰晶体具有使其表面自由能趋于最小的缘故。在地面的热力条件下,因水汽压力对于晶体的各个几何部位都不平衡,使晶棱、晶角处发生升华,使晶面及凹处凝华,结果晶体逐渐趋于表面自由能最小的圆球形,这个过程叫圆化过程。同时使小晶体逐渐被大晶体吞并,晶体数目逐渐减少,体积增大,这个过程叫聚合再结晶过程,一般多发生在负温条件下。当温度接近融点时则通过再结晶作用使晶体逐渐合并。由雪花变为粒雪化过程分为两类:一是冷型粒雪化作用,全过程无融化及再冻结现象,如在南极地区便是这样。粒雪化过程缓慢,雪粒细小,常不及1.0mm。二是暖型粒雪化作用,中低纬度山地冰川属于这种类型。由于温度较高,出现融化及再结晶过程,粒雪化过程快,雪粒较大。在我国大陆性冰川上常见到的粒雪粒径可达0.5cm。粒雪的密度一般为0.5~0.8g/cm3,与冰川冰的区别在于它有连通的孔隙,可透水,易重新分散成颗粒状态。
2.其次是由粒雪进一步变为冰川冰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分为冷型成冰作用和暖型成冰作用两类。在冷型成冰过程中,粒雪成冰只能靠很厚的雪层在自重力造成的压力形成重结晶冰。这种冰密度小,气泡多,气泡压力大,成冰过程历时长。在南极中央,由雪变成冰的深度是200多米,已经接近千年的历史。暖型成冰过程的特点是有融水参与,成冰作用进行较快。当融水渗入雪层,排挤空气,重新冻结时,能立即将粒雪胶结成冰。这种冰密度大,含气泡少,透明度高,且气泡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
以上是成冰作用初期形成的原生沉积变质冰,分布于冰川的表层;绝大部分冰川冰是冰川流动过程中,在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次生动力变质冰。这种冰具有一般变质岩的共同特点,如片理、褶皱及晶体的定向排列等。
二、冰川类型
冰川冰是冰晶的聚合体。在低温条件下,冰晶体相互之间结合十分紧密。但当接近融点时,冰川冰就显得不稳定,呈现出冰、水、汽三相并存格局,这是冰川之所以能塑性变形的原因。因此,只要一定厚度的冰川冰结合地表或冰面具有适当的坡度,在压力与重力的作用下,冰体就能向雪线以下地区缓慢流动,伸出冰舌,形成冰川。
雪线以上是冰川的积累区,雪线以下是冰川的消融区。一条冰川的积累量等于消融量,冰川保持不变,末端位置稳定;如果积累量大于消融量,冰川将因冰量增多而前进;如果积累量小于消融量,冰川将因冰量减少而后退。这种积累和消融的对比关系叫冰川的物质平衡。控制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候。随着气候变化,冰川的物质平衡也发生变化,冰川相应地改变着自己的规模、形态、末端位置和运动速度。但是,冰川反映气候变化要落后一段时间,这与冰川的规模、性质和运动速度有关。一般而言,物质循环速度快的海洋性冰川和规模较小的冰川反映气候变化比较灵敏。
按照冰川发育的气候条件和冰川温度状况,分为海洋型冰川和大陆型冰川两种。
海洋型冰川称暖冰川,发育在降水充沛的海洋性气候区,雪线在年降水量2000~3000mm地区附近,冰川的形成以冻融再结晶成冰过程为主,冰川的温度接近压力融点,液态水可从冰川表面分布到底部。海洋型冰川运动速度快,一般为100m/a,最大达500m/a,这种类型的冰川侵蚀力强,形成典型的冰川地貌。
大陆型冰川称冷冰川,发育在降水少的大陆型气候区,雪线在年降水量1000mm以下的区域,一般在海拔500~600m的位置。冰川上部活动层的厚度约0.5~1.0m,夏季温度可达0℃,冰川主体的温度保持在-10~-5℃,当融水向下渗入到低温的冰体时,迅速形成附加冰,称为冷渗透再结晶成冰过程。由于大陆型冰川冰温低,补给少,冰川运动速度缓慢,约为30~50m/a,冰川作用较弱,冰川地貌发育不及海洋型冰川典型。大陆型冰川雪线位置高,有的在森林上限以上1000m的位置。
按照冰川的形态、规模及其所处的地形条件可以把冰川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一)山岳冰川
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度地区,雪线高出海平面较多,冰川积累区不大,因而冰川形态受地形限制严格。
1.悬冰川:这是山岳冰川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一般面积小于1平方公里,依附在山坡上。由于所在山头高出雪线不多,随气候变化易生易灭。
2.冰斗冰川:因其所在地形多为冰斗而得名。冰斗的规模差别大,大的可达数平方公里以上,小的不及1平方公里。冰斗冰川都有一个陡峭的后壁,常发生频繁的雪崩和冰崩,这是冰雪补给的一个重要来源。有时,冰斗冰川有个短小的冰舌流出冰斗口。位于谷地源头的冰斗规模一般比较大,周围还可以有次一级冰斗,这种冰川叫围谷冰川。
3.山谷冰川:当雪线下降时,在有利的气候和补给条件下,冰斗冰川迅速扩大,大量冰体从冰斗中溢出,进入山谷形成山谷冰川。山谷冰川以雪线为界,有明显的冰雪积累区(粒雪盆)和消融区(冰舌)。
(二)大陆冰川
主要发育在两极地区,由于面积广大和冰层巨厚,冰流不受下伏地形限制,由中央向四周作放射状流动。冰流下常掩埋规模宏大的山脉和低于海平面的盆地。如格陵兰和南极大陆冰盖。
(三)高原冰川
高原冰川是大陆冰川与山谷冰川的一种过渡类型,冰川下伏的是起伏和缓的高地,向周围伸出许多冰舌。高原冰川也叫冰帽。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冰帽等。
(四)山麓冰川
当一条山谷冰川或几条山谷冰川从山地流出,在山麓带扩展或汇合成一片广阔的冰原,叫山麓冰川。如阿拉斯加有许多山麓冰川。
山麓冰川是山岳冰川向大陆冰川转化的中间环节,当雪线下降时山岳冰川先联合成山麓冰川,山麓冰川向平原扩大并逐渐掩盖山地,分水岭不再是冰川的高起部分,于是冰川摆脱地形限制,成为大陆冰盖。
三、冰川作用
(一)冰川运动
冰川都有运动,运动速度缓慢。每年前进几米到几百米。如天山冰川运动速度为10~20m/a。但也有突然前进的,如咯喇昆仑山的南坡几条小冰川1953年3月21日突然前进,汇合成一条大的山谷冰川在库西亚谷地流动,6月11日才停止,整个库西亚谷地被占据,冰舌还进入斯塔克河谷,使该河流阻塞。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冰川前进了12千米,平均每天运动113米,每小时达4.7米。这种冰川叫波动冰川,是特殊类型的冰川,运动不受气候变化控制。
冰川运动主要通过冰川内部的塑性变形和块体滑动来实现。冰川运动速度大小主要受冰川厚度、冰川下伏地形坡度、冰川表面坡度等因素控制。
冰川运动速度在冰川的各个部分是不一样的,较快的是在冰川的中部,即从粒雪盆地出口到冰舌的最上部——雪线附近,因为这里冰川最厚,由此向上游和下游都逐渐变薄。横穿冰舌,运动速度最快的是在冰川的中部,冰川通过陡坡常形成冰瀑布,这里运动速度最快,由于拉伸作用,冰面布满裂纹。冰川运动速度随季节变化,一般夏季快于冬季,白天快于晚上,因为夏天和白天冰川融水多,经裂隙及边缘渗入冰床,使冰川底部润滑,因此运动速度加快。一般夏季冰川运动速度比年平均运动速度快20%~80%;冬季慢20%~50%。
冰川冰受力后容易发生塑变,这种力主要来源于冰川自身的重力,因此,一般规模较大的冰川可以分为上部的脆性带和下部的塑性带。裂隙的深度一般很少超过30~50m,这说明这个深度以下的冰川处于塑性状态,破裂面容易闭合,主要以流变方式来消除应力。冰川的流动就发生在这个带中,表面的脆性带是被底下的可塑带拖着前进的。对小冰川而言,塑性流动常不明显,冰川运动主要靠基底滑动。冰川运动速度,以表面最快,向底部逐渐递减,因为冰川底部存在摩擦阻力。
冰川的运动是由可塑带的流动和底部的滑动两部分组成的。在中低纬度地区,由于冰融水活跃,滑动占总运动量的20%~80%。高纬度地区尽管以可塑带的流动为主,但也有滑动。南极地区虽然温度很低,但底部基本接近或处于压力融点,冰川的滑动是可能的。一条冰川是否以滑动(块状运动)运动为主,可以从冰川横剖面上流速的分布看出。如果以滑动运动为主,冰川两侧运动最慢,中部流速几乎是齐头并进;如果以流动运动为主,则中央流速最快。
冰川滑动不仅表现为沿谷床的块状运动,还有冰川内部的相互滑动,最常见的是冰舌部分的逆掩断层。由于下游冰舌消融变薄,速度降低,上游运动速度较快的冰体向前推挤,沿破裂面发生滑动。
冰川运动的速度及末端的进退,往往反映了冰川物质平衡的变化。当冰川的积累量与消融量处于平衡时,冰川稳定。随着气候的变化,若固态降水增多,冰川积累量加大,就会导致冰川流速变快,冰舌末端向前推进;相反,若冰川补给量减少或消融量增加,则冰川流速相应减小,冰川边缘后退。但冰川物质平衡的改变,反映在冰川规模、运动速度和末端位置的变化上,需要落后一段时间。一般小冰川或海洋性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反映比较灵敏,只需要数年、数十年;而南极大陆冰川补给区冰雪积累的增减,反映到冰川边缘则推迟时间较长,甚至长达千年以上。这也是为什么在同一地区可以见到不同进退发展趋势的冰川的原因。
(二)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1.冰川的侵蚀作用
冰川具有巨大的侵蚀力。估计冰川的全部侵蚀力超过一般河流10~20倍。
纯粹的冰川不具备侵蚀能力,因为冰的硬度很低,冰在不同温度下的硬度为:0℃,1~2;-15℃,2~3;-40℃,4;-50℃,6。另外,冰在长期受力时,容易发生流变,0℃冰的抗压强度为2kg/cm2,即22米深处的冰已经处于可塑状态,遇到基岩突起只能绕过。冰川所以具有侵蚀力、能侵蚀地表,主要靠冰中所含的岩石碎块(冰碛(qì))。特别是冰川底部的石块突出时,就成为铁犁和锉刀一样的有力工具。冰碛石越大,突出冰外的部分(角、棱)越小,刻蚀力量越大。冰川底部就象砂轮一样,滑动过程中不断锉磨冰床,这种作用叫刨蚀作用,主要造成一些细粒物质。另外,冰川还有一种掘蚀作用。冰床上如果有因节理而已经松动的岩块,其突出部分能与冰冻结在一起,冰川向前移动时即把岩块掘出带走。在冰斗后背,冰川的侵蚀方式就是如此。一条冰川究竟以刨蚀作用为主还是掘蚀作用为主,主要取决于冰川基岩的岩性。花岗岩节理发育,有利于掘蚀作用的进行。因此,花岗岩地区冰碛物的漂砾特别多而且巨大。
2.冰川的搬运作用
冰川侵蚀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屑和由山坡上崩落下来的碎屑,进入冰川体后,随着冰川运动向下游搬运。这些被搬运的碎屑物叫冰碛物。冰川除通过刨蚀和掘蚀从冰床上获得冰碛物外,雪崩、冰崩及山体上的块体运动都会给冰川带来大量碎屑物质。这些碎屑在冰川中被携带而下,出露在冰川表面的叫表碛,夹在冰内的叫内碛,冰川底部的叫底碛,冰川边缘的叫侧碛,两支冰川汇合后,侧碛合并的冰碛物叫中碛。冰川末端冰碛物环绕冰舌形成的高大冰碛堤(dī),叫做终碛(前碛)。
冰碛随冰川可以被搬运到很远的地方,如斯堪的纳维亚的漂砾被搬运到1000多公里以外的英国东部、波兰和俄罗斯平原。大陆冰川的流动受本身坡度的控制,而不受下伏地形的影响,可以逆坡而上,把漂砾从低处搬运到高地上。在苏格兰,漂砾被抬举的高度达到500米,在美国还有被抬举1500米的。在我国西藏东南部大型山谷冰川的漂砾被抬举到200米的现象。
3.冰川的堆积作用
冰川消融以后,冰碛物堆积下来,形成各种冰川堆积地貌。冰川堆积物的粒度悬殊很大,大漂砾的直径可达数十米,粒径很小的粘土只有0.005mm,这些颗粒大小不一的冰碛物,它们的比例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冰碛物中是不同的。
第二节 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分为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三种类型。
一、冰蚀地貌
冰蚀地貌最典型的有冰斗、槽谷(U形谷)、峡湾、羊背石等。
1.冰斗、刃脊、角峰
冰斗:山地冰川侵蚀而成的围椅状凹地。典型的冰斗三面环以高200~300m的陡崖,开口处为一高起的岩槛,称“冰槛”,冰斗低部低洼。按分布位置可分为谷源冰斗和谷坡冰斗两种类型。谷源冰斗规模一般大于谷坡冰斗。谷源冰斗往往还有次一级的冰斗分布在周围,因而又叫围谷。
冰斗主要在雪线附近。在平缓的山坡上,或在山坡上流水侵蚀的低洼地处,常能积聚多年积雪,叫永久积雪斑,雪斑边缘冻融作用频繁,岩石受到冻融风化作用破坏,崩解的岩屑在重力和融雪水联合作用下被搬运到低处,逐渐在积雪斑的后沿形成一个陡坎,陡坎在冻融风化作用下不断加高,洼地扩大,称“雪蚀洼地”。雪蚀洼地形成后为积雪创造更为有利的堆积条件,积雪不断增厚成为粒雪斑,进而演化成冰川。当冰川形成后,运动的冰川对底床产生磨蚀和拔蚀作用,并因整个冰川的旋转运动而加深底部,在前方造成坡向相反的岩槛。冰斗的后壁因冻融作用和冰川掘蚀作用后退变高,一般200~300米。
刃脊和角峰:随着冰斗的不断扩大,斗壁后退,相邻冰斗间的岭脊逐渐变成刀刃状山脊,称为刃脊。几个冰斗所夹峙的山峰逐渐变成尖锐的金字塔形角峰。
由于冰斗发育在雪线附近,因此冰斗具有指示雪线的意义,即可以根据古冰斗底部的高度来推断当时的雪线位置。
2.槽谷与峡湾
槽谷:又叫冰川谷,U形谷。由于冰川作用所形成的谷地。因受冰川侵蚀,谷地比较平直,谷坡陡峻,谷底宽平,横向呈U字形。
冰川谷在纵剖面上由冰槛与冰盆相间分布,组成阶梯状纵剖面,并形成串珠状湖泊。这种特征与冰床基岩硬度、裂隙发育程度和冰前河谷纵剖面原始起伏有关。如在节理密集或岩石软弱段,以掘蚀为主,形成冰盆;在节理稀疏或岩石坚硬段,以磨蚀作用为主,形成冰槛,冰川在冰槛上为伸张流,流速快而侵蚀量小;在冰盆中为压缩流,沿破裂面向上滑动,发生类似冰斗中的旋转运动,使冰盆受到下蚀而加深。就冰川性质而言,海洋性冰川侵蚀力强,容易形成阶梯状纵剖面;大陆性冰川侵蚀力弱,容易形成平滑纵剖面。
冰川谷具有明显的谷肩和冰蚀三角面,这是不同于普通山区河谷的明显特征。
槽谷的形成是冰川的下蚀和展宽的结果。下蚀使冰斗和支谷高悬起来,形成悬谷和槽谷头;展宽则削平交错山嘴,造成特殊的冰蚀三角面,使槽谷平直畅通。在支冰川注入主冰川的汇合处,常在谷肩出现悬谷。这是由于支冰川厚度比主冰川小,侵蚀能力弱的原因。
峡湾:峡湾是槽谷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因冰川槽谷被水淹没所形成的与海相通的狭窄海湾。大陆冰流或岛屿冰盖入海常形成许多峡湾,它是过去溢出冰川的通道。
3.羊背石与磨光面、冰擦痕
羊背石(sheepback rock):是冰川底部的一种侵蚀地貌。形态上为单个或群集的基岩小丘,状似羊背,故名。迎冰面因刨蚀(磨蚀)作用平缓而倾向上游,布满磨光面、擦痕、刻槽等侵蚀微形态;背冰面因掘蚀(拔蚀)作用多为参差不齐的陡坎。羊背石的平面为椭圆形,长轴方向和冰流方向一致。
形成这种特征是因为迎冰面冰川冰因压力增长而出现暂时的融化,融水向下方流到背冰面时,因压力降低而重新冻结起来,造成冰下的冻融风化,使岩石沿节理、层面裂开,冰川越过时即把这种松动的碎块掘蚀而去。
冰川作用所形成的磨光面不仅出现在羊背石上,在U形谷的谷壁和漂砾上也可形成磨光面,条件是岩石比较致密,磨蚀物是沙和粉沙一级的碎屑。擦痕的一端粗,一端细,细的一端指向下游。如果磨蚀物的粒径增大则成擦痕和刻槽。擦痕长数厘米至一米,深度一般数毫米。由于冰川低部的冰流方向可以变化,因而磨光面上的擦痕常成几组交叉出现。冰川擦痕细长而较深,擦痕中有横向阶梯叫颤痕。
二、冰碛地貌
(一)冰碛丘陵(基碛丘陵)
冰川消融以后,原来的冰碛物堆积下来,形成冰碛地貌。原来的表碛、内碛、中碛都沉落到底碛之上,合称基碛。这些冰碛物受冰川谷底地形起伏的影响或受冰面和冰内冰碛物分布的影响,堆积后形成波状起伏的丘陵,称冰碛丘陵或基碛丘陵。基碛是大陆冰川地区分布最广的一种冰碛,多成片分布,在低洼处沉积较厚,高地很薄,形成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其间分布着细粒物质构成的洼地,积水成湖。冰碛丘陵如果主要由底碛组成,其形态与分布规律反映古冰川消亡前冰底的形状;如果主要由表碛组成,则可以反映原来冰面形态。底碛因受强有力的冰川挤压,因而多带擦痕,由于搬运路程较远,棱角磨圆现象明显,扁平砾石呈定向排列,长轴平行冰川流向,扁平面倾向上游。表碛因随冰川融化跌落,砾石排列杂乱。
(二)侧碛堤
侧碛是冰舌两旁表碛不断由冰面滚落到冰川与山坡之间堆积起来的,有一部分侧碛则是山坡上的碎屑滚落到冰川边缘堆积成的。当冰川退缩后,就在原先山谷冰川两侧形成条状高地,即为侧碛堤。侧碛堤是山谷冰川一种很主要的地貌,其向上延伸的末端高度,可近似地表示雪线高度。
(三)终碛堤(前碛堤)
终碛是冰舌末端较长时间停留在同一位置,又处于平衡状态时逐渐堆积起来的。终碛堤的成因,是冰舌末端大量的底碛和内碛沿着剪切面被推举到冰川表面,冰面强烈消融也使内碛出露为表碛。这些表碛沿着冰舌前沿的斜坡不断滚落堆积起来,终于形成环绕冰舌的高大终碛堤。
(四)鼓丘
主要由冰碛组成的、几十米高、几百米长的流线形丘陵叫鼓丘。在平面上呈椭圆形,长轴与冰流方向平行。前后坡不对称,迎冰面(前坡)缓,是基岩;背冰面(后坡)陡,是冰碛物。有的鼓丘全部由冰碛物组成,有的则有一个基岩核心。鼓丘分布的位置比较固定,总是成群出现在大陆冰川终碛堤后方不远的地方。鼓丘的成因是冰川在接近末端,低碛在翻越凸起的基岩时,搬运能力减弱形成的。
三、冰水堆积地貌
冰川附近的冰融水具有一定的侵蚀搬运能力,能将冰川的冰碛物再经冰融水搬运堆积,形成冰水堆积地貌。有冰水扇、外冲平原、冰水湖、冰砾阜阶地、冰砾阜、锅穴、蛇形丘等。
(一)冰水扇和外冲平原
冰下河道夹带大量沙砾从冰舌末端排出,在平原上展布,形成冰水冲积扇。许多冲积扇联合成外冲平原,呈裙状包围着终碛堤。在山谷中形成冰水排泄平原,经后期切割则成冰水阶地,逐渐向下游尖灭。
(二)季候泥
由冰水湖泊所形成的沉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天冰融水增多,携大颗粒碎屑入湖沉积,颜色较淡;秋季冰融水剧减,长久悬浮湖水中的粘土胶粒开始沉淀,颜色较深。这样就形成了季候泥,也叫纹泥。象树轮一样,可以根据纹泥计算沉积物的年代。
(三)冰砾阶地与冰砾阜
冰川边缘常有边缘水道,冰水沙砾充填其中。当冰川退缩后,边缘水道的沙砾层就在谷坡上形成冰砾阜阶地。
冰砾阜是一些圆形或不规则的丘陵,由有层次的、并且经过分选的物质(粉沙、细纱)所组成,表面一般有一层薄的冰碛层覆盖。冰砾阜原来是冰川表面的负地形,底部为冰水沙砾物质,随着冰川融化消失,负地形成了正地形。
(四)锅穴
冰水平原上常见到一种圆形的洼地,深数米,直径十余米至数十米,周壁陡直,状如黄土陷穴,叫锅穴。这是原来埋在沙砾中的死冰融化引起的塌陷。
(五)蛇形丘
蛇形丘是狭长、曲折如蛇的高地。两坡对称,丘脊狭窄,小的蛇形丘长数十米至数百米,大的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北美有长达400公里的蛇形丘。这是冰下封闭隧道中的水流沉积。组成物质为沙砾,圆卵石很多,偶尔有冰碛透镜体夹杂。从蛇形丘的横剖面看,沙砾层常作背斜状,这是由于两壁冰体塌陷所致。
四、冰川地貌组合
各种冰川和冰水地貌类型,可按照成因组合分为山地冰川和大陆冰川地貌。
山地冰川地貌组合类型复杂多样,达20种之多。大陆冰川地貌类型单调,总共不超过11~12种。
山地冰川以冰蚀地貌复杂为特色。山地冰川地貌组合规律明显,从上到下可以分出几个垂直带:雪线以上是以冰斗、刃脊、角峰为主的冰蚀地貌带;雪线以下、终碛堤以上是以槽谷、侧碛堤、冰碛丘陵为主的冰蚀—冰碛地貌带;冰川末端是以终碛堤为代表的冰碛地貌带;终碛堤外缘,为冰水扇和外冲平原的冰水堆积地貌带。
大陆冰川以堆积地貌突出为特色。大陆冰川地貌组合表现为水平分带性,以终碛堤为界,堤内以冰碛地貌为主,以冰碛丘陵为代表;堤外以冰水堆积地貌为主,以冰水外冲平原为代表。
五、第四纪冰期及其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第四纪全球气候曾多次出现冷暖交替变化。气候寒冷时,发育大规模冰川,叫冰期;气候变暖,冰川大规模消退,叫间冰期。
六、冰川地貌的发育
冰斗代表雪线的高度。在同一时期同一坡向的冰斗,其高度应大体相当,如果在同一坡向有不同高度的冰斗,说明是多次冰期作用的产物。另外,不同冰期形成的冰斗,破坏程度也不一样,早期形成的冰斗遭受较大程度的破坏,形态保存不完整,最后一次冰期形成的冰斗,遭受破坏的程度小,形态保存完整。冰斗后壁有寄生小冰斗,说明冰川退缩到原来雪线以上后形成的。
在多次冰川作用的山地,常能见到上下叠套的槽谷,横剖面上上下两个槽谷形式。第一次冰期时形成一个槽谷,间冰期时,如果山地上升,河流在槽谷底下切,到第二次冰期到来时,在下切的河谷内又发育新的槽谷。如果第二次的冰川规模大,冰川沿袭第一次冰期的槽谷发育,老的终碛堤全部被破坏。如果第二次冰川规模不及第一次冰川规模时,新的终碛堤在第一次冰川槽谷内,新终碛堤以外还有一段老槽谷。
终碛堤是每次冰川活动所能到达的最低位置。当冰川退缩时,常有短时期的停顿,因而在冰期终碛以内还常分布一些规模较小的终碛(阶段性终碛)。如果冰川前进,不仅将以前的终碛破坏,而且终碛堤的结构表现为挤压终碛特征,在终碛堤的沉积物中夹杂一些冰期前或间冰期的流水沉积物。

『肆』 冰川纪是什么时代

关注固体水库--冰川

汪勤模/文

近来,一些国际组织和学者通过调查研究,揭示出一个惊人的事实:喜马拉雅山冰川在融化,世界上各地冰川在萎缩……冰川,人类很早以前就关注着它,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是一块自古以来荫及人类但又日益令人担忧的处女地。

什么是冰川?
说起冰川,人们首先会想到地质史上出现过的三次大规模冰川广布现象的时期(称为冰期),分别出现在震旦纪、石炭——二迭纪和第四纪,其中特别耐人寻味的是,在距今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大冰期里发生两件大事,一是喜马拉雅山迅速崛起上升为“世界屋脊”,二是人类诞生出来了。

同样,人们也会谈起19世纪一位冰川学家关于寻找采摘高山玫瑰遇难者预言的故事。在阿尔卑斯山区,沿袭有小伙子采摘高山玫瑰向姑娘求爱的风俗。山区里曾有几位小伙子因上山遇到雪崩被埋没了。冰川学家劝说大家不要费力寻找,并预言说,四十年后,在冰川前端处能找到他们的尸体。不出所料,43年后人们果然在冰川前端处发现了那几位不幸者的尸体。

虽然很少有人见过冰川,但是,历史事件让人们不难理解,冰川与地球环境和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就是发源于冰川的,我国著名的河西走廊的绿洲就是靠祁连山冰川融水哺育的。

那么,什么是冰川?

冰川是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运动着的,较长时间存在于地球寒冷地区的天然冰体。

这种冰体不同于一般天然或人工冻结的冰,它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地形向下滑动,如同缓慢流动的河流一样,所以起名叫冰川.

冰川是怎样形成的?
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

冰川冰是由降落到极地或高山地区的雪转变而来的。雪的晶体逐步圆化变为粒雪,使积雪的密度逐渐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们之间的紧密度不断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挤压,紧密地镶嵌在一起,其间的孔隙不断缩小。当集合体的密度达到约 0.84克/立方厘米时,颗粒之间便没有空隙,而变得不可渗透。这就是着从雪粒到冰川冰的转化过程。

冰川冰最初形成时是乳白色的,经过漫长的岁月,在重力和外界压力作用下冰川冰变得更加致密坚硬,里面的气泡也逐渐减少,慢慢地变成晶莹透彻,带有蓝色的水晶一样的老冰川冰。

冰川有哪些类型?

根据冰川的形态和分布特点,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

大陆冰川又叫冰被,它是冰川中的“巨人”,多出现在两极地区。大陆冰川不受地形的影响,由于冰体深厚巨大,使得地面的高低起伏都被掩盖在整个冰川之下,表面呈凸起状,中间高,四周低。如格陵兰冰川整个面积为165万平方公里,占格陵兰总面积的90%,中心最大厚度达1 860米,边缘仅45米。这类冰川在世界冰川中所占面积最广,其中又以南极的大陆冰川为最大。
山岳冰川发育于山地,形态常受地形的影响,比大陆冰川小得多。它们有的蜿蜒千里,静卧幽谷;有的气势磅礴,如瀑布直泻而下;尤其是那些冰川上的冰塔、冰洞,千姿百态,形态各异。

冰川运动速度有多大?

冰川运动的速度,日平均不过几厘米,多的也不过数米,以致肉眼发觉不出冰川是在运动的。格陵兰的一些冰川,运动速度居世界之首,但每年也不过运动千余米而已。其它地区的冰川,像比较著名的某些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年流速不过80~150米。我国冰川大多数是大陆性冰川,冰川积累不丰富,冰川上物质循环较为缓慢,因而导致冰川运动速度比较低。

冰川运动速度是有季节变化的,夏快冬慢。天山和祁连山的冰川,夏季运动速度一般要比冬季快50%(均指冰舌而言)。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是冰川温度的变化。当冰川增温时,冰的粘度迅速减小,从-20℃增高到-l℃,冰的粘度随温度作近直线的下降。粘度减小使塑性增加,因而冰川运动速度加快。夏天冰融水出现在冰川内部及底部是促进冰川快速运动的另一个原因。

冰川的分布

现代冰川在世界各地几乎所有纬度上都有分布。地球上的冰川,大约有2900多万平方公里,覆盖着大陆11%的面积。冰川冰储水量虽然占地球总水量的2%,储藏着全球淡水量的3/4左右,但可以直接利用的很少。

我国的西部,高原雄踞,高山耸峙,孕育了许多山岳冰川,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据1999年最新的统计资料,我国总共有46298条冰川,总面积为59406平方公里。我国的冰川面积位于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居世界第4位。我国的冰川最西到帕米尔高原,最东到贡嘎山,最北到阿尔泰山,最南到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

冰川的作用

冰川像一个固体水库,储存着大量的淡水,可以用来开发干旱地区,改造沙漠,发展农业生产。因此,人们常把冰川融水比喻成绿洲的命脉。冰川像一个固体水库,储存着大量的淡水,可以用来开发干旱地区,改造沙漠,发展农业生产。然而冰川如果全部融化,那么海平面将上升80-90米,地球上所有的沿海平原都将变成汪洋大海。
有人说,没有祁连山冰川就没有河西走廊。这里,降雨量远低于蒸发量,唯一的水源就是祁连山冰川。祁连山冰川一年融化的72.6亿立方米水,汇成河西走廊的生命线。祁连山的冰川、融雪,是维系河西440万人民、750万头牲畜、70万顷耕地、120万顷可耕荒地、几百个工矿企业的命脉所在。甘肃农业大学的专家测算,祁连山冰川创造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年约为15亿元人民币。

冰川更是大河的源头.冰川融水涓涓细流,汇百川成滔滔江河,奔泻千里构成我国主要的水系,哺育伟大的民族。万里长江的源头就发源在唐古拉山格拉丹冬雪山。

冰川的严重退缩态势

由于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世界各地冰川的面积和体积都有明显的减少,有些甚至消失。这种现象在低和中纬度的地方尤其显著。

非洲肯尼亚山冰川失去了92%,而西班牙在1980年时有27条冰川,现在减少至13条 。

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在过去一个世纪已失去了一半的冰川。2003年入夏以来,席卷欧洲各国的热浪使当地的气温接近或超过了历史最高记录。在瑞士,3900米高的费尔佩克斯雪山山顶的气温达到了5摄氏度,那里冰川的厚度下降到了近150年来的最低点。

在天山,约有22%的冰川体积在过去四十年渐渐失去。天山是中国最大的冰川区,共有冰川6890多条,总面积约9500多平方公里。新疆北部和南部的冰川目前都发现萎缩现象,冰川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退。乌鲁木齐河发源于天山的天格尔峰1号冰川,河水年径流量为2.35亿立方米,是乌鲁木齐市的主要水源,1号冰川一直处于后退状态,从1962年开始的30年内,冰川退缩了140米。近年来,祁连山冰川缩减,融水比上个世纪的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至6.5米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区的雪线年均上升竟达12.5至22.5米。

在喜马拉雅山,一条最大的冰川从1935年以来已缩短了300多米。近年来,珠峰地区的东绒布冰川和中绒布冰川消融加剧,使冰川明显退缩,20世纪60年代初,珠峰地区冰川尾部在海拔5400多米处。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珠峰地区对外开放,在该地区登山、探险、旅游的人数迅速增加,当地群众已把牦牛通道修到海拔6500米处。国际冰雪委员会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正在加速消融着,喜马拉雅山区有近50座冰川湖湖水水位迅速上升就是明证。科学家预计,在未来35年间,喜马拉雅山冰川面积将缩小1/5。

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宣布,在加拿大努纳武特区埃尔斯米尔岛的北部海岸附近,3000岁高龄的北极冰架“老大”沃德·亨特不复存在。他们通过雷达勘察了解到,2000年,388.5平方公里大小的沃德·亨特出现一个小裂缝,2002年,这个裂缝扩大为77米,旁边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裂缝,一块6平方公里大小的浮冰已经分离出去,飘在沃德·亨特附近,并预言沃德·亨特最终一分为二。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冰盖,自1993年以来,其南部和东部边缘正以每年1米的速度在变薄着。

占世界冰储量91%的南极冰盖,1998年以来占总面积1/7的冰体已经消失。去年底,美国地理协会报告了南极三个最大的冰川在十年内变薄而减少了45米厚度。

冰川萎缩的速度确实是相当惊人的。在秘鲁利马地区,近年来冰川正以每年30米的速度消融,而在1990年以前,消融速度每年只有3米。科学家预计,到2050年,全球大约1/4以上冰川将消失。到2100年可能达到50%,那时,可能只有在阿拉斯加、巴塔哥尼亚高原、喜马拉雅山和中亚山地还会有一些较大的冰川分布区。

冰川退缩的恶果

正在加速消融的冰川严峻态势,必将带来以下严重的后果:

(1)海平面上升。

科学家认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冰盖和山地冰川的融化,是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10—25厘米的原因之一。如今,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数值正在不断增加着。如果南极冰盖发生崩解,会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近6米。如果南北极两大冰盖全部融化,其结果会使海平面上升近70米。

冰川消融引起海平面上升,将淹没沿岸大片地区,使得居住在这些地区占世界一半人口的居民不得安宁,所有的沿海地区都将变成汪洋大海,美国纽约只能剩下联合国大厦和几座摩天大楼的楼顶,法国巴黎也许只能看到埃菲尔铁塔的塔顶,而荷兰、英国等几十个低洼国家将不复存在。

中国海岸线长达6000多公里,沿海分布着的上百座大中城市,都是人口密集之地。大连、天津、青岛、上海、杭州、厦门、广州、香港、澳门和深圳等城市的海拔都在20米以内。就是北京,以及南京、武汉这些看似和海洋虽有一定距离,但那海拔却都在山岳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的“水漫”之列。更何况我国除大陆之外,更有海南,舟山、台湾等大小岛屿5000多个呢。要是真有那么一天,岂不真成了“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了吗?

(2)全球气候改变明显。

冰川,特别是极地大范围冰盖能大量反射太阳光,从而有助于人类居住的地球保持温度不至于升高。然而,当冰川融化后暴露的陆地和水面就会吸收太阳热量,从而导致冰体融化更多,由此连锁反应势必加速地面增温过程,有助于气候变暖。而北极地区冰体过度融化后较冷冰水却会对欧洲部分地区和美国东部地区产生冷却效应,冰水流入北大西洋,又可能会使那里的大洋环流模式遭到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

冰川消融更会给局部地区带来灾害。如喜马拉雅山冰川如此融化,在5到10年内,会使尼泊尔、不丹境内近50个冰川湖决堤而引发洪水泛滥;夏季冰川快速消融也会引发印度境内印度河、恒河水位上涨而造成洪灾。相反,随着冰川的退缩,大部分以冰川融水为水源的地区将会严重缺水,如秘鲁、印度北部就因冰川的加速消融而面临着缺水危机。

(3)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冰川消融使一些动植物的生活环境被破坏,也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威胁。有报道说,与冰盖变化有关的北极熊难以寻食而体重下降;南极的企鹅和海豹也因海冰减少和气温上升而改变了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几百年至几万年前埋藏于冰盖中的微生物因冰川消融而暴露出来,它的扩散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中国有人说,没有祁连山冰川就没有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正在以每年2米至16米的速度退缩,其融水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约10亿立方米,对那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如民勤县,因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年径流量锐减,不得不打深水井,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坏;50万亩沙生植物焦渴而死;500万亩草场退化;风沙日数明显增多。因为水源减少,近10年来那里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加上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引起的“狭管效应”,北临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的戈壁和沙地、绵延10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地区以及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强度最大的沙尘暴源头。

冰川退缩的原因

(1)气候变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专家们采用航测、卫星观测和实地考察等手段,对尼泊尔境内3252个冰川和2323个冰川湖以及不丹境内的677个冰川和2674个冰川湖进行了长达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的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增加1℃,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融化加快的事实又一次表明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在未来几十年里面临的最大威胁。新西兰科学家对其境内48座冰川进行拍照和分析后形象地把冰川比喻为“银行”,由于这些年来那里高气压盛行,西风减少,导致天气干燥,降雪明显减少,以致于“银行”入不敷出,因为冰川靠自然降雪来补充,以保持动态平衡,体现着冰川积累和消融的收支平衡。如果不利天气继续下去,那里的冰川还将继续萎缩。

(2)人为原因

我国学者对祁连山冰川研究后提出,冰川退缩除了自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放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乱挖中药材,滥采地下水。50年间,甘肃人口翻了一番多,而耕地仅增加了4%,人地矛盾导致新中国成立后的20年间,西北地区先后搞了三次大规模毁林开荒,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甘肃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5.6%,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气候恶化反过来又加剧了冰川的萎缩。

冰川退缩的警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深刻指出,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消融加快的研究结果,向全球发出了新的警报:拯救冰川,以拯救生命。面对冰川如此惊人的变化速度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人类有义务和责任迅速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以降低“地球水塔”漏水的速度。

在我国甘肃,则明确提出保护冰川的口号。有关方面负责人强调,要治理河西走廊的沙漠化,就必须保护祁连山冰川。要采取切实的措施,而且要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既不能盲目开荒,也不能盲目扩大植树造林规模,要因地制宜,适度开发,遏制祁连山周边环境的恶化趋势,从而有助于保护好河西走廊的生命线——祁连山冰川。
要使冰川消失,一种可能是需要气温升得很高很高

众所周知,冰是水的固态相变体。换句话说,当水温达到0℃时,就会冻结成冰,而当冰温达到0℃时就会融化成水。
可是,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冰川的冰温处于零温状态。20世纪60年代,原苏联的南极东方站曾测得南极冰层温度低达-80℃以下。试想,仅凭地球平均气温升高几度,最多也只是提高南极冰盖的冰温而已,还远远不能达到冰体产生分崩离析的零温融化状态。不仅南极冰盖如此,就连我国一些中低纬山岳冰川,比如西昆仑冰川冰温也低达-9℃至-15℃,喜马拉雅中西部的珠穆朗玛北坡的冰川冰温也低达-6至-10℃左右。

要想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真正遇到冰消雪化,江河横溢的没顶之灾,一是地球上发生某些引起气温大幅回升的灾难性变故,这种变故所产生的热量足以将数以千万平方公里(南极冰盖面积为1300万平方公里)的南北两极及中低纬山岳冰川的冰温提高到融解状态的0℃,而且还能使它们发生相变即将0℃的冰川再变成0℃的水。这样的结果必然使地球平均气温升高到人类和所有生物几乎无法适应和生存的界限,也就是说绝不止升高3--6℃,而是升高到30℃以上了。那时,地球上消失的将不仅仅是冰川和雪山,而人类本身早在这个过程之初就不复存在了。

在我们人类发展中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距离之内,或者说就目前所能研究、观测到的世界范围气候变化的趋势之内,比如说一万年。一万年以来也就是地球地质历史时期最新时段即全新世,全新世也正是自“人猿相揖别”以后我们人类文明进程最发达、最快速和最辉煌的时期。这期间地球上的气温也有几次较大的波动,波动幅度大约为3-6℃,但还未发现有南极冰盖解体,中低纬度像喜马拉雅这些极高山和高山区的冰川完全被融尽的迹象。显然,按照这种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冰川消失完全是不可能的。
要使冰川消失,另一种可能是冰川移动位置

要想使极地冰盖和高山冰雪完全消失的另一种可能就是将南极大陆重新漂回到温带、亚热带甚至热带地区,将海拔5000-8000米以上的山地重新降低到不足以发育冰川的高度。这种可能性当然存在,但是,这大概也不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所能看得见的事实,而是地质历史长河中才可能出现的事件了。
气温升高又可能会有一个新的有冰雪覆盖的大陆诞生
气温升高,无疑意味着冰雪消融强度的增加,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重性。冰雪的消融必然要消耗更多的热量,这无形之中一定程度地限制了气温的进一步升高。冰川是一定地形条件下气候的产物,同时,冰川也是气候冷暖变化的一个调节器。有人设想过,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包括南极在内的冰川都融化了,在南极的融化过程中不仅将使地球气温重新变得凉爽宜人,而且可能会有一个新的有冰雪覆盖的大陆诞生了。与此同时,冰雪融化了,洋面增大了,用于洋面蒸发的热量消耗增加了,地球上的热对流交换的增强将促使降水量的增加……这一系列过程无疑都会使升温的地球重新变得温凉起来。

总之,从科学角度考虑,要使1克水当量的冰的温度上升1度所需的热量为1卡,而1克零度水当量的冰要融化成零度的水这一相变过程所需的热量则为80卡。试想,要想把比中国面积还要大,平均厚度为1000米以上的世界上所有的冰川的温度先由零下数十度提高到零度,再由零度的冰融化为零度的水,应该需要多少热量啊!而这些热量的累积绝非全球气温升高3--6℃就能实现得了的。

因此,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大可不必杞人忧天,总是担心忽然一天早晨起来一看,我们人类的几个幸存者孤苦伶仃地歪坐在一叶“诺亚方舟”上,呼天不应,叫地不灵,四周都是水天一色,茫茫一片……

不过,我们人类仍然应该珍爱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不断优化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善待与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村内的每一个生物物种和这些物种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

『伍』 为什么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形式是季节变化量大而年季变化量小

季节变化 温差大

『陆』 第四季冰川是在什么时候

约258万年前。

第四纪冰川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斯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在我国,据李四光研究,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中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冈底斯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6)季节变化创造了冰川被称为扩展阅读

其他冰川时期的时间

1、休伦冰期:约24亿至21亿年前。

2、成冰期:约8.5亿至6.35亿年前。

3、奥陶纪:约4.5亿至4.2亿年前。

4、石炭纪:约3.6亿至2.6亿年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冰川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第四季冰川

『柒』 什么是第四季冰川活动

“第四纪冰川”指的是什么?

答:“纪”不是常用的计算年代的单位——世纪。地壳中不同年代的岩石形成的时间和先后顺序叫地质年代。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叫“代”,根据动植物进化的顺序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 ”以下即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纪”。各“纪”延续的时间长短不一,如寒武纪延续八千万年,而距离我们最近的新生代第四纪开始于前250万年,持续时间也是250万年。
第四纪冰川即第四纪初期的冰川。当时,地球大部分被冰雪覆盖 ,冰雪渐渐形成流动的冰川。李四光先后在太行山、大同盆地、黄山、鄱阳湖等地发现冰川遗迹,为地质学研究做出一大贡献,也驳斥了外国科学家的谬论。

http://www.shiy.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041

『捌』 第四季冰川的形成原因是什么要详细准确的。跟黄赤夹角的角度有关吗

大冰期
大冰期(ice age)也叫冰河时代(在新生代的第四世),冰期,冰川期

现在地球上冰川的面积为1497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10%,但在地球的历史上,冰川的面积曾经要大上很多倍,形成大冰期(ice age)。有记载的大冰期一共发生过三次,周期为将近三亿年发生一次。第一次发生在大约六亿年前的元古代末期,称为震旦纪大冰期,这次大冰期在世界各大陆产生的时间略有不同,当时地球上的动植物还很贫乏。第二次发生在大约三亿年前的石炭纪至二叠纪,这次大冰期主要发生在冈瓦那古陆,其中在南美洲和非洲发生和消退的时间较早,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发生和消退的时间较晚,冰川退却之后,出现大面积的舌羊齿植物群。第三次大冰期就是最著名的第四纪大冰期,也是对现在影响最大的冰期。

图片披毛犀是第四纪大冰期的代表物种

第四纪大冰期中冰川有数次扩张和消退,分别被称为冰期(glacial eppoch)和间冰期(interglacial eppoch)。一般认为现在的地球正处于间冰期,第四纪大冰期比前两次时间要短,现在的气候也比历史上很多时期要寒冷,因此第四纪大冰期应该并未结束。第四纪大冰期实际上并不局限于第四纪,早在第三纪就已经开始。世界各地的冰期和间冰期的次数和时间并不完全相同,每次冰期的具体时间也有争议,南极的冰川发生的时间要比北半球要早得多,在两千多万年前的中新世就已经形成了大冰盖。冰期在国际上的划分以阿尔卑斯山为标准,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期曾经被划分为玉木冰期,里斯冰期,民德冰期和贡兹冰期这四次冰期,后来又发现了更加古老的多瑙冰期和比贝冰期,其中最晚的玉木冰期研究的最详细。最后一次冰期在世界各地的时间相差不大,大约在一万多年前结束。第四纪大冰期最盛时,冰川的面积为4714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32%,整个加拿大和北欧都在冰盖的覆盖下,冰川消退之后,留下了大规模的湖泊群,所以加拿大和芬兰都成了“千湖之国”。第四纪大冰期使地球上的面貌大为改观,但并未造成大规模的集群灭绝,物种可以退却到少数“避难所”中得以生存。东亚和美国东部都是“避难所”,保存了比较多的古老物种,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阻碍了物种的南迁,因此欧洲的生物种类比中国要少得多。第四纪末有很多大型哺乳动物在地球上消失,现在很多学者相信,它们的灭绝不是冰期的结果而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冰期 (ice age)

具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时期。又称冰川期。冰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冰期又称大冰期,狭义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层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气候寒冷,极地冰盖增厚、广布,中、低纬度地区有时也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质时期。大冰期中气候较寒冷的时期称冰期,较温暖的时期称间冰期。大冰期、冰期和间冰期都是依据气候划分的地质时间单位。大冰期的持续时间相当地质年代单位的世或大于世,两个大冰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几个纪,有人根据统计资料认为,大冰期的出现有 1.5 亿年的周期。冰期、间冰期的持续时间相当于地质年代单位的期。

在地质史的几十亿年中 ,全球至少出现过 3 次大冰期,公认的有前寒武纪晚期大冰期 、石炭纪- 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冰川活动过的地区,所遗留下来的冰碛物是冰川研究的主要对象。第四纪冰期冰碛层保存最完整,分布最广,研究也最详尽。在第四纪内,依冰川覆盖面积的变化,可划分为几个冰期和间冰期,冰盖地区约分别占陆地表面积的30%和10%。但各大陆冰期的冰川发育程度有很大差别 ,如欧洲大陆冰盖曾达北纬48°,而亚洲只达到北纬60°。由于气候变化随地区的差异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各地冰期的划分有所不同。1909 年,德国的A.彭克和E.布吕克纳研究阿尔卑斯山区第四纪冰川沉积,划分和命名了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随后,世界各地也都划分出相应的冰期和间冰期,北半球第四纪冰期几个地区冰期的划分与对比见表。

表:北半球第四纪冰期对比表

大冰期的成因,有各种不同说法,但许多研究者认为可能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运行周期有关。有的认为太阳运行到近银心点区段时的光度最小,使行星变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有的认为银河系中物质分布不均,太阳通过星际物质密度较大的地段时,降低了太阳的辐射能量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编辑]补充
“冰川是气候的产物”,这是冰川学界的流行说法。那么,气候又是什么的产物呢?笔者的说法是“气候变化是地球系统的变化在大气圈中的反映”。冰冻圈是地球系统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可以说“气候的一部分是冰川的产物”。当然,气候的主要部分应该是地圈(包括壳、幔、核)的产物,因为地圈占地球系统总质量的99.9%。冰川与气候的关系紧密,它们同时受地圈变化的制约,我们甚至可以说“冰川和气候同是地圈变化的产物”。地圈的变化又受宇宙因素的制约,笔者经过长期研究,提出如下观点:宇宙磁场与地核磁流体的电磁耦合作用,可能是地球表层各系统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冰川与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

1、大冰期与银地磁耦合

在地球的46亿年历史中,一般公认曾出现过7次大冰期,关于其成因很多学者提出多种假说,但均不能令人信服。最近笔者提出:当银河系旋臂磁极与地球磁极同向,且相互作用时间在40Ma以上者,将出现大冰期。

地磁极性的倒转存在着3亿年的长周期。一个银河年的长度从20亿年前的4亿年逐渐缩短,到最近一个银河年其时间长度仅约2亿年。现在太阳系正经过银河系的一个旋臂,其磁极方向为正(与现代地磁极相同)。将银河系两个旋臂(它们的磁极性刚好相反)经过地球的时间与地磁场倒转的时间标在图1上,可见当银河旋臂与地磁极性方向相同,且同号时间维持在40Ma以上者。近40亿年来共出现过8次(表1)。其中最近7次刚好对应着7次大冰期。

表1 银地(磁)耦合C型与大冰期出现时间对照(单位:亿年)

众所周知,大冰期总是与造山运动相伴出现,这有其必然性。因为地势平坦时,大气热机效率很低,使得行星风系很弱,极一赤温差很小,不会形成大冰期;只有当造山运动使地势变得不平坦时,大气热机效率才会大提高,使行星风系大增强,极地大降温,才能形成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是与青藏高原隆升紧密相伴的。造山运动的构造营升力来自于地核环流转变为“强对流型”,而银河旋臂与地磁极同向且相互作用时间在40Ma以上,是使地核环流被激发为“强对流型”的必要条件。

41.2 39.7 38.2 36.7 35.2 33.7 32.2 30.7 29.2 27.7 26.2 24.7 23.2 21.7 20.2 100Ma前

20.2 18.7 17.2 15.7 14.2 12.7 11.2 9.7 8.2 6.7 5.2 3.7 2.2 0.7 0 100Ma前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第四纪大冰期的形成是说明上述观点的一个典型个例44.57MaBP,地球磁极开始转为正向,它与银河系的正极旋臂即开始相互作用,使地核环流从“准地转型”开始向“强对流型”过渡,青藏高原开始抬升,随着地磁极性倒转为负极,高原抬升运动停止,变为夷平运动。如此在45Ma的时间内经历多次反复2.5MaBP青藏高原被抬升至2000m左右的高度,高原季风大转型,才开始出现第四纪大冰期。

2、冰期与地磁强度变化

冰期、间冰期为105a的旋回,比大冰期短3个量级,一般认为它是米氏周期的结果,但有很多问题用米氏理论解释不通,如近73万年来青藏高原被公认为有3次冰期,即末次冰期(1~7万年前)、倒数第二次冰期(13~30万年)和倒数第三次冰期(50~72万年),其时间间隔远超过10万年,用米氏理论不好解释。事实上,地球轨道的三要素的综合可使极地的太阳辐射量变化达20%~30%,但使中纬地区的变化量却小于5%,因此笔者认为关于青藏高原冰期的成因应另寻解释。用地磁场的变化或许是一种更合理的解释。“倒三冰期”是青藏高原隆升的冻结高度时,所必然出现的一次“最大冰期”。从Kukla(1987)给出的西峰磁化率曲线可知,1~7万年前和22~35万年前为两个磁化率低值时段,它们基本上与末次冰期和倒数第二次冰期相吻合;而8~13万年和48~55万年为磁化率高值时段,它们又与间冰期基本相合。再从王苏民等(1996)给出的若尔盖剖面的结果可见,2~5万年之间出现过4次磁极性漂移(极漂),16~26万年之间亦出现过5次极漂,而5~16万年之间仅出现过1次极漂,极漂事件频繁的两个时段,恰好对应着两次冰期;极漂事件很少之时,则对应着间冰期。这亦表明:地磁弱时易出现冰期,地磁强时易出现间冰期。这一结论似乎与上一节的结论有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形成大冰期的直接原因是地形隆起,它要求磁场强,且相互作用时间较长;对冰期,甚至小冰期和冰川波动,因时间尺度较短,地形的升高已不是主要矛盾,它所要求的地地热释放较少,有利于降温,地磁弱时较容易满足这一条件。

3、小冰期与太阳磁场变化

15、17、19世纪亚欧大陆发生了三次明显的冰进,冰川学界称之为“小冰期”,它的时间尺度是102a,比冰期又短3个量级。这3次冰进刚好与3次太阳黑子极小期(19世纪极小)基本对应,其中出现在17世纪的Maunder极小期是2000多年来太阳黑子最少的一个时段。黑子少意味着太阳磁场弱,它与地磁场的耦合作用亦将变弱,致使冰期前进。小冰期是地球史上有名的灾害群发期(所谓“明清灾频期”),另一个“两汉灾频期”也是出现在太阳黑子的极小期中。大地震大旱魔在中国大地上接连逞凶。从冰芯记录中可知,在高山冰川区“小冰期”是一个低温、降水略多的时段,这与同期山外平原区是一个低温、干旱时段有所不同。这种差异似乎是大气中地形性热力环流调整的结果。

4、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

冰川波动一般包括冰舌进退(其特征时间为101a)和冰川物质平衡,零平衡线高度变化(其特征时间为100a)等几项内容,它们均与短气候变化紧密相联。近40多年是各种地学资料最多的年代,可以进行较仔细的讨论。有些气候学家认为,在这段时间里出现过两次气候突变,一次在60年代中,一次在80年代初。或者说,可以将此40多年的气候分为三个时段。以下将60年代中至70年代末这一时段简称为70年代,重点讨论此时段的冰川与气候波动及其可能原因。

70年代是北半球的低温时段(南半球为高温时段),我国大部份地区是低温少雨时段,青藏高原积雪面积亦变小。可是由于地形性热力环流的调节,使高海拔区在该时段的降水反略有增加,于是前进冰川的比例大为增加。这一点与“小冰期”的情形颇为相似。

70年代是地球自转的慢段,是太阳黑子的相对低值时段,也是我国大陆地震多发的时段。这些特点均与“小冰期”相似。它们之间是否有什么共同的地球物理过程在其中起作用?这是值得地球科学家着力研究的问题。

5、冰川与气候变化的一种可能机制

地球与宇宙之间除了有引力的相互作用外,还有热和磁的相互作用。“热”首先是作用于地球表层,这已为人们所认识。“磁”则首先应作用于地球外核,因外核是磁流体。当太阳系(或银河系)磁场与地球磁场同向时,则若磁场增强将会激发地核流体中的对流活动增强;反之,会使地核中的对流活动减弱。地核环流通过核幔边界影响地幔对流的方式应有多样,其中太平洋之下的地核对流与全地幔对流之间的相互耦合应是其一种,有迹象表明,太平洋的地幔对流可能是全球最强之一。

当太阳系磁场减弱时(如太阳黑子减少),通过电磁相互作用使地核对流减弱,于是从地核向上传的热量减小,这可能是小冰期和本世纪70年代气温降低的基本原因;另一方面因为地核对流减弱,使得太平洋之下地核的“距平”环流变为下沉流,它通过粘性作用带动核幔边界层作“距平”向西运动,这是地球自转减慢,西太平洋和东亚大陆地震活动增强的原因。而东亚大陆地幔此时为“距平”下沉流,它是亚欧地区气温和地温降低、降水减少的基本原因。此时,大陆上空出现大尺度的“距平”下沉气流,使云量减少,这有利于地形性热力环流增强,致使高海拔区的降水不至减少甚至略有增多,造成了冰川活动以前进为主。这是笔者对“小冰期”和70年代冰川相对前进的原因解释。这一设想是否正确,有等实践检验。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实际情况远比上述设想要复杂,宇宙磁场不仅仅影响到太平洋下的地核流场,它还将影响到地核三圈环流、过赤道环流全球尺度的地核流场,使地球表层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变化。

『玖』 西藏高原的冰川被称为( ) A中国水塔 B亚洲水塔 C东亚水塔 D世界水塔 求答

西藏高原的冰川被称为(B )
B亚洲水塔

『拾』 第四季冰川是什么

第四纪冰川
第四纪冰川(disijibingchuan)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发育得又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一般冰川为舌状,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冰川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期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在我国,据李四光研究,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冰川期 glacial age,ice age,glacial period 这是指地球气候酷寒,高纬度地方的广阔区域为大陆冰川(continental glacier)所覆盖的时期。最近的冰川期在更新世,据在欧洲和北美研究的结果,认为共有六次冰川期,五次间冰川期。在日本根据分析冰斗地形(围谷地形,kar)地形发现有两次冰川期。最显著的冰川期是在石炭纪一二迭纪,冰川的遗迹残留于冈瓦纳大陆。除上述两大冰川期外,在欧洲和美洲还发现有前寒武纪、中生代和第三纪的冰川遗迹,但都不太显著。

地球自诞生后,气候也一直在变迁中。地质年代中地球的气候是温暖和寒冷交替著出现。在数十万年以上的极长周期气候中,有大冰川气候周期和冰川时代气候周期。

在震旦纪以前,也就是大约在六亿年以前,我们并不清楚地球上的气候。从六亿年前古生代震旦纪起一直到一万年前新生代的第四纪止,地球上的气候共经历了三次大冰川气候。第一次是震旦纪大冰川期,距今约六亿年;第二次是古生代后期的石炭—二叠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3亿年;第三次是新生代第四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00万年。这三大冰川期气候的时间周期尺度大约是千万年至亿年左右。

在第四纪大冰川期气候中,目前我们巳经确知其间气候仍是寒冷与温暖交替出现。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冰川进退次数并不一致,不过大多数的学者都同意有四次冰川时代.

如果谁想去看看第四纪冰川的遗址可以去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座落在京西翠山南麓模式口冰川擦痕遗迹的东侧,陈列馆建于1989年,占地195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冰川馆是研究我国第四纪冰川学,弘扬李四光及老一辈地质学家爱国敬业精神,向广大观众介绍地质科普知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座落于北京西郊翠微山下第四纪冰川擦痕处,是世界上唯一的以第四纪冰川擦痕实物为基础建立的博物馆。冰川擦痕是地质学家李捷在勘测永定河引水渠地质、地貌时发现的,并经过了李四光等国内外专家学者鉴定,于1957年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陈列馆的展陈分为冰川擦痕遗迹和5米长的画廊,包括鸵鸟蛋、恐龙蛋、三叶虫、猛犸象牙等化石及各种大小不同的冰渍石实物标本和介绍冰川知识及冰川资源现状四部分内容。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介绍了地球和太阳的形成和关系、人类的诞生、冰川的形成和消亡、李四光创立新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和地质工作者为寻找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所作的不懈努力。

阅读全文

与季节变化创造了冰川被称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浏览: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