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服务业如何创造价值

服务业如何创造价值

发布时间:2021-12-28 12:27:43

1. 现在的服务行业创造价值吗

当然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仍然比较落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2. 为什么第三产业不能创造价值

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可以解释大部份的第三产业(个人理解)。
假设有一个小岛,岛上的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只是从事农业生产,既从事第一产业,全岛GDP是10万。有一天,岛上来了一个资本家,带来1万块货币。资本家在岛上招聘员工,买地等等,建立了一个拖拉机工厂,生产出的汽车一部份卖给岛上的人,一部份出口。因为每量拖拉机卖100块钱,所以每生产出100量拖拉机,岛上的GDP就增加1万块。岛上出现第二产业后,工人有工资,农民因为使用了拖拉机,粮食产量也提高了。随着资本的累积和技术的进入,岛上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因为粮食产量提高,一些空闲下来的农民开始为拿工资的工人服务,工人也由于钱多了,也不想再吃白米饭,而是改吃一种非常好吃的石头,但是这种石头很稀少,所以价格也水涨般高,因为要吃这种石头,岛上餐馆也多了起来,运输也多了起来,拖拉机的销量也多了起来,在这里,如果工人的钱多到一个地步,石头的价格也将高到一个地步。假设这时岛上的GDP是,10万第一产业,15万第二产业,以石头为中心的第三产业5万。后来小岛和别的岛发生了战争,因为人要吃饭,所以粮食价格没有多少变化,因为拖拉机可以为农业和战争服务,所以价格也没有多少变化,而那种石头,因为战争时不是必要的,所以价格一落千丈,这时,岛上平空消失了5万的GDP。

3. 如何做大做强服务业

正确认识并大力发展服务业,对增加就业、扩大内需、增长财源,促进山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与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比较看,山东的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可以这样来概括。总量小,比重低,贡献率低,潜力大;投资力度明显加大,但投资与效益不同步;投资差距在缩小,投资总量偏低;产业内部投资结构尚欠合理。具体来说,房地产业呈现出“总量扩张明显,增势强劲”的良好发展势头。但与有关省份相比,山东房地产投资主要存在以下差距:房地产开发总量的差距较大;房地产开发总量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较小;外资及股票、债券的筹集差距很大。旅游业蛋糕越做越大,刺激了经济增长,但与苏、粤、浙相比,山东旅游业不仅总量少、规模小,而且人均数据更小。山东对外贸易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总量均低于上述三省。山东是人口大省,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招生虽然总量不是最低,但每十万人拥有数量仍是最低。 二制约山东服务业发展的因素有两大方面。从需求的角度看,一是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重农抑商”的影响太深,这给人们在生活行为方式上形成强约束;背负着资源大省的包袱,资源本来是发展的条件,但在旧思想的约束下,就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桎梏;需求和消费观念落后,攒钱过日子,服务消费被认为是奢侈,等等。二是农业大省的制约。山东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大高于苏、粤、浙,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较低的城市化水平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大制约。三是收入水平较低的限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造成了城镇居民的购买力不足。四是生活习俗的制约。我国北方有史以来的生活习俗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栖”,早睡早起,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仍延续着。还有,山东缺乏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五是传统工业、国有企业比重大的制约。六是许多服务项目价格高、质量低,抑制了消费的增长。七是制度上对服务业产生了抑制。 从供给角度看,一是服务的产业意识淡薄。在绝大多数工农业产品长期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形成了重生产轻服务的观念。二是存在垄断行为,市场化程度低。三是改革开放步伐相对缓慢,社会专业化程度低。四是缺乏竞争和自我发展机制,规模和效益不高。五是投资单一,服务项目缺少开发。六是生活环境较差。七是人才的缺乏,流失较为严重。八是对先进科技手段和管理方式的运用不够。九是缺少制度创新,吸引力减弱。 三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和山东省“十五”发展规划的指导,结合服务业发展的规律和山东经济发展的实际,山东省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应该是:把握周边国家产业结构转换和我国加入WTO后服务业发展的机遇,结合山东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服务资源的优势,从大处着眼,小处做起,以“深化改革、放宽政策、提升改造、优化环境”为着力点,以城市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信息、住宅、社区服务、非义务教育培训、旅游、电子商务、中介、文化产业为重点,兼顾传统服务业,按照“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的方向和途径,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其目标力争到2010年使山东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品牌众多、手段先进、辐射面广、外向度高的现代制造服务业基地。具体对策有: 正确认识新兴服务业,树立大服务观念。根据社会发展和山东实际,摒弃资源优势大省观念,树立市场观念、需求观念,来确定服务业的发展;树立整合的大服务观念和服务创新观念。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服务业供给能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资本退出竞争领域,是为了还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的本色,真正发挥国有资产在市场条件约束下的职能,。更为重要的是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新体制,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效条件。这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将由“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不仅推进社区服务业,而且将推进与之相关保险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健身等行业的发展。二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将得到基本保障。三是国有企业的退出过程中,采取市场化运作,有利于中介、租赁、金融等市场的形成,进而使山东省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完善。 科学选择重点,分步骤有效推动。服务业涵盖广泛,且内涵不断发生变化。对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应该有不同策略。对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就已存在的传统服务业(商业、餐饮、交通、旅馆等),今后要做的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既有条例进行清理和修正,促进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同时引导商业进行功能结构、网点结构和经营业态调整,重点发展适应城市要求、增强辐射功能的商业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服务业。同时,制定实施有关条件措施,保证服务质量提高,向国际化标准看齐。对我国改革过程中才出现的现代服务业(如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律师业和休闲服务业等)和由信息技术推动成长的新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综合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通讯等)的推动,一方面可以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加强研究。 笔者认为,今后应重点发展信息、科技、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主要是需求潜力大的IT服务、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应着手抓的是住宅、社区服务、电子商务、非义务教育培训、信息、旅游、物流、文化产业等行业。另外,还要积极鼓励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创办产业实体。 近期应抓好几项具体工作,创造服务业发展的优良环境。一是在思想上,应树立市场化运作观念,建立“阳光政府”。二是加强大众化服务的基础配套建设。三是延长公交车和银行、餐饮业、娱乐服务的时间;四是通过立法惩治生活陋习,提高餐饮业卫生质量;五是鼓励个性化或是“人性化”服务,比如当前出现的“月嫂”、陪练等。六是在全面提升信息服务业地位的基础上,发挥政务信息网的示范作用,争取在短时间内建成“电子政府”,实现政府各部门政策性和公益性信息全部上网。(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4. 第三产业创造的价值

商业等第三产业都是为一、二产业服务,越发达越能提高社会的总需求,从而提高社会总供给(总供给就是生产,就是价值所在)。同时我们一定要有“把一个商品价值看作是一个产业链的价值”的思想,一个商品不但包括生产,还有物流,品牌,商品设计,金融服务(生产需要资金),零售,科技等等各个环节,当一个商品销售出去后,也就是交换完成后这个商品的价值才体现了。不然,你今天生产了一个土豆,卖不掉,明天你就不生产了,这样还谈什么价值。只有卖掉的商品才完成了价值,这样所有服务性第三产业都是为了完成这个过程存在的,都是土豆价值的一部分,不是孤立的。你说的土豆坐飞机,土豆在当地卖不掉,坐飞机一圈卖掉了,就是价值实现了,价值增加了,卖不掉就是浪费,没有任何价值,还损失了成本,所以飞机不是白做的,这个成本也在土豆卖掉的价值里得到了增加。
这里再说明一点:不是你生产多少东西就表明你的国家经济就多少了,要有可持续性的,没有这么多需求,你一年可以生产一万亿东西,明年呢?明年还需不需要啊,不需要你就经济就一下子掉下去了。我国的GDP以前靠外贸做到了世界工厂,但是这种状况在世界金融危机里就有很大的危险,国外人民赚不了钱了,没有能力消费你这么多的产品,那你的产品就多了,你的产能就过剩了,外贸看起来不增加产品价值,但是它却是我国维持如此规模经济的前提,从中不难看出服务业对整体经济的价值。你的这种观点在封建社会很流行,但是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的社会经济远远要低于现在,就是忽视了商业等服务性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认为商业是投机,没有增加社会生产,所以抑制商业发展。

5. 你认为服务如何创新

从经济角度看,服务创新是指通过非物质制造手段所进行的增加有形或无形“产品”之附加价值的经济活动。这种活动在信息产业表现得尤为突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得产品技术和功能的同质化水平越来越高,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来竞争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因而服务成为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
从技术角度看,服务创新是以满足人类需求为目的的软技术的创新活动。这种活动可分为围绕物质生产部门的管理、组织、设计等软技术创新活动,围绕文化产业、社会产业的推动社会和生态进步,丰富精神生活的软技术创新活动以及围绕传统服务业和狭义智力服务业的软技术创新。
从社会角度看,服务创新是创造和开发人类自身价值,提高和完善生存质量,改善社会生态环境的活动。因此,服务创新通过满足物质需求、精神和心理需求,并提供解决问题的能力,保障人们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健康,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传统的技术一直把“人心”排除在外,随着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更在乎生活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直觉),更希望自己的心情、情绪、感情、伦理道德和人的尊严得到尊重。这就要求未来的技术不能单纯强调“效率第一”、 “效益第一”,还要研究和发展那些牺牲一点效率而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变得更容易,更舒适和方便,尊重人的情绪、感情和道德的技术。即,重视人“心”的技术。反过来,人们对人类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认识也远远不够。这些因素就是使很多硬技术“软化”的动力,是制造业服务化的动力,是提高软技术附加价值的重要内容,因而是服务创新重要课题。这在社会服务业和文化服务业的创新中体现得尤其明显。
从方法论角度看,服务创新是指开发一切有利于创造附加价值的新方法、新途径的活动。这种途径可分为围绕物质生产部门的管理、组织、设计等的软技术创新活动,围绕文化产业、社会产业的文化娱乐、体育、媒体等丰富精神生活术,围绕传统服务业和狭义智力服务业的软技术的创新。即,服务创新是指发明、创造或开发、应用新的服务方法、服务途径、服务对象、服务市场的活动。

6. 如何促进服务业发展的

为您转载以下资料,供您参考:

转变发展观念,把服务业作为促进我市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产业。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逐步上升,并将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逐步超过第二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因此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服务业与工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要注重加强政府规划引导,进一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统筹推进服务业发展;要注重解决影响和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有效地满足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服务的不同需求,逐步扭转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2、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的互动过程,工业化发展到今天,一方面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全市工业经济突飞猛进,但产业结构和技术含量不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中之重,对制造业具有强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把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加工制造业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在物流、金融、信息、商务、研发等重点领域主动承接生产性服务业转移,不断提升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综合服务功能,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推动企业通过经营管理方式创新,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以核心竞争优势整合专业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中介体系,推动产业间合作。 3、从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着手,加快传统行业改造。服务业行业门类众多,要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素质,必须大力调整和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要从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出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加快传统行业改组改造、升级换代的同时,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行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在我市服务业中占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在稳步发展这几大支柱产业的同时,加快升级改造的步伐。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企业要改变简单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的方式,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领域,逐步向现代物流业转化。依托生态文化旅游圈和经济带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重点建设港口物流园、农产品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流通、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批发零售贸易业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运用连锁、配送、代理等现代流通方式,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现流通业的现代化。同时发挥文化资源大市的优势,在集中力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大力支持以水资源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4、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机制,实现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长期以来,全市服务业市场化程度较低。一些应当或可以作为商业化经营的领域,如科研、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被当作公益型、福利型的事业来办。行业垄断现象十分普遍,市场准入的限制比较多,竞争不充分,在银行、电信、保险、等服务领域,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人为地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改变原来市场准入限制过严、透明度低的状况,按市场主体资质和服务标准,逐步形成公开透明、管理规范和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国有经济进入服务业,形成与国有经济企业相竞争的局面,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升整个产业的综合质量。同时,要继续深化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 5、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在坚持市场化导向的前提下,通过政策扶持,支持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代表市场发展方向的优势服务企业加快发展,不断增强服务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非常必要的。

7. 服务业如何创造价值的并计入GDP

第三产业、服务业劳动也创造产值(专题论文)
传统的生产劳动观点认为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对他们的劳动才计算产值,而把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性劳动称之为非生产劳动,认为它不创造价值,从而不计算产值,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处理。可是,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划分是必要的,但必须承认第三产业劳动者的劳动也创造价值,他们与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一样,都是生产者,共同创造价值。肯定第三产业劳动者的劳动也创造价值,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它关系到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衡量,关系到对范围广泛的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视与否,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澄清。
一、第三产业劳动创造价值
(一)从第三产业劳动成果劳务的属性看第三产业劳动创造价值
人们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就有多方面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人们必须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以及服务劳动。第三产业的劳动者虽然不直接提供具体的物质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但他们的劳动总要提供服务,提供效用,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
第三产业的产品——劳务,作为劳动的产物,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服务的实用价值在于它的有用性,它能具体地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和生活、发展、享受的需要。例如,商店的售货员提供的服务可以满足顾客购买商品的需要;旅店服务员提供的服务可以满足旅客住宿和饮食的需要;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提供的服务可以满足患者医疗的需要;学校的教职员工提供的服务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文艺团体提供的服务可以满足观众精神享受的需要等等。
但是,与物质产品相比,服务的使用价值又有自己的特点。物质生产劳动是人们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一定的劳动对象,改变其形状与性能,生产出新的产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而第三产业的劳动则不同,它不需要象物质生产那样,先形成一定的产品形式,而是直接以活劳动本身去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是由服务劳动的特点所决定的。服务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就同时为服务的享用者提供了服务的使用价值,服务的过程就是使用价值实现的过程。服务作为一种活动,并不象物质产品那样有一定的实体可以摸得着的,但它是可以感受到的。服务的使用价值也不象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那样,是生产过程结束的产物,只有在它离开了生产过程而进入消费过程时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而服务则相反,服务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也是同时结束,当然服务的效果还会存在。
第三产业的劳动不仅创造使用价值,而且也创造价值,其价值同样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从事非物质生产的第三产业劳动者来说,他们的活动就是一种可以用来交换的商品,它具有实在的交换价值和价值。马克思指出,服务劳动者用服务去取得他们所需要的商品,“就象每次商品和商品相交换一样,是等价物换等价物”。
第三产业的产品即劳务的价值也是由三部分组成。第三产业劳动者在活动过程中消耗的原料、劳动工具和设施的折旧等形成C, 他们的工资——即维持劳动力(及家庭成员)再生产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价值形成V,他们在必要劳动以外创造的价值形成m。
第三产业劳动的价值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为社会生产服务的那部分劳动创造的价值,通过构成社会生产的费用或社会产品的加价而转移到总产品的价值之中,随着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而最终实现。例如,企业为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或专业技能,需要聘请教师或工程师对职工进行培训,为此要支付教育培训费用,这些费用要加入到产品成本中去,随着企业产品的销售而收回。这部分教育培训费用实际上是第三产业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只不过是借助于产品的实现而实现。二是直接为人们生活发展服务的那部分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通过为劳动力再生产服务,把服务的价值加入到“劳动力的生产费用或再生产费用”中,以工资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将在各类产品的价值中实现。
(二)社会总产值中包含着第三产业的劳动
第三产业部门的劳动者是社会劳动者的必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劳动也是社会总劳动的重要部分,他们劳动创造的价值同样是社会总价值的一部分。这是因为,随着劳动社会化的发展,一方面愈来愈多的劳动者从物质生产部门转向非物质生产部门;另一方面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共同为发展生产、创造价值、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做出贡献。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是主要靠延长劳动时间、更不是靠提高劳动强度,而主要是靠科学技术、靠劳动者素质、靠现代科学管理和不断完善的社会组织系统来实现。因此,既不能说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也不能说物质产品只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而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组织管理部门的劳动就不是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向社会全方位渗透,劳动社会化出现质的飞跃;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出现水乳交融的情景。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数愈来愈少或比重不断下降,而从事非物质生产的人数愈来愈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作为非物质生产,虽然不同于第一、二产业的物质生产,但它总要提供服务、提供效用,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属于现代的综合性生产,他们的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也创造价值。
二、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我们在理论上承认第三产业的劳动创造价值
经济的发展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项目逐渐增多,劳务消费的比重不断上升,从而促进了以非物质生产为特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其地位日益提高,作用越来越重要。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无论从产值还是从就业人数看,都已占整个国民经济的60—70%。我国北京第三产业的产值也占一、二、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42%,天津占34%,上海占31%。第三产业在社会再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全过程。生产的准备工作离不开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劳动,而产品生产出来以后,也需要服务劳动者的劳动,才能使产品进入生产消费或生活消费。在生产——消费之间需要有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作为桥梁,这是一部分服务劳动的主要作用。如果没有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社会再生产就不可能顺利进行。
第二,它是劳动力再生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劳动力再生产包括脑力、体力的恢复,也包括劳动力的培训,这些均离不开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既可保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又可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例如教育部门的劳动,虽然不直接提供物质产品,但它却有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技能和全面发展人才的功能。教育作为智力开发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源泉。经济建设有没有后劲,关键在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当今国际间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和军事竞争,在一定意义上是智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在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优势,谁就能夺得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优势。
第三,第三产业劳动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对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起重要作用。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由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了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总和。社会总需求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生产出来的各种物质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在不断变化,个人消费中用于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和旅游等方面开支呈上升趋势。“恩格尔定律”认为,家庭收入越少,用于食物支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食物支出所占的比重就会减少。一般地说,在人们各类消费中,吃的需求弹性小,穿次之,用的弹性大,非实物性消费的需求弹性更大。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人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客观上要求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以改变劳务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比重过低的状况,而且也是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有效途径。因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不仅要求总量平衡,而且要求结构平衡。要实现结构平衡,就必须调整一、二、三次产业及各自内部的结构。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且内部结构也不合理,如交通通讯业的滞后,生产服务体系不完善,教科文卫事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等等,已严重地阻碍和制约着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实现。所以,努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有效途径。
最后,发展第三产业是提供劳动就业,增加资金积累,活跃城乡经济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由于生产越来越社会化和专门化,更多的服务性工作和劳动从生产和生活领域中独立出来和集中起来,使非物质生产大大扩展了范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和产值都有了极大的发展。我国由于种种原因,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是总的来看,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仍然相当落后,不仅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而且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也很低。1993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7.2%,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比重仅为18.9%,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相对过剩,仅农村就有近两亿剩余劳动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因为第三产业中的许多具体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容纳较多的劳动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所创造的大量产值,所吸收的大量外汇,所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抽样调查,1994年海外来华旅游者达4000余万人次,国内旅游总人数为5.24亿人次。随着“双休日”制度的实施,必将使更多的国民特别是工薪阶层有更多的短期旅游的机会,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在整个第三产业中,它又是关联带动功能较强的产业,其发展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交通运输、城建、商业饮食服务、文化文物设施、轻工、外贸、金融、保险、通讯等事业的发展,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的产值和国民收入,并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上述第三产业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在理论上必须承认第三产业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的劳动也创造价值。只有在理论上承认第三产业的劳动创造价值,在实践中才会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表明第三产业劳动创造价值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随着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业人数和产值构成,也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可以说,三次产业顺序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展,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战略意义。
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从理论上肯定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和第一、二产业的劳动者一样,他们的劳动也是社会劳动,共同创造价值。这是消除“非物质生产部门是由物质生产部门养活”偏见的理论基础,也是进行正确的全面的国民经济核算的客观要求。
过去,我们仅把物质生产算作生产性劳动,仅对物质产品计算产值和国民收入,而把范围广泛的第三产业视为非生产性劳动,认为他们的劳动不创造产值和国民收入,大有被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养活”之嫌。这显然是不科学、不公正的,不仅造成了物质生产者与非物质生产者思想上的隔阂,而且也不能反映现代经济生活的全貌。
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原理,必须保证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有的作为企业性质的第三产业,通过直接收费取得了补偿。而有的属于事业性质的第三产业,没有直接收费,而是通过迂回的形式,主要由其他生产单位和个人缴纳的税金,通过财政拨款,以保证其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缴纳相当于“购买”,也取得了补偿。这是因为,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的生产,同其他单位与居民对这种服务的消费,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和消费,而且所占比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必须从社会劳动出发,同时计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使经济核算能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生活。按照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扩大生产劳动的范围和国民经济的核算范围,对于研究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研究货币资金流量及其运动规律,搞好宏观经济调控以及进行国际间经济指标的对比,都有其现实意义。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也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它是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科技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当前我国市场体系的建立尚处在起步阶段,它还很不完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还很不健全,因此,必须加快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而加快和培育市场体系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因为,统一市场体系的许多内容,如科技市场、金融市场、信息市场等也是发展第三产业的内容。这就是说,发展第三产业也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所要求的。
重视和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第三产业的成功经验。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是代社会化规律的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国外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不仅是经济增长的过程,而且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使之趋于合理,逐步高级化的过程。从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发展的情况看,当经济发展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时期时,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一般超过第二产业的发展,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都超过50%,有的国家甚至超过 70%。尽管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选择、各种资源以及对机遇的把握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但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是:三次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二、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充分表明,第三产业的劳动也创造价值。从理论上肯定第三产业劳动创造价值,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党的十四大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作为今后时期关系全局的十大任务之一。与此同时,国务院也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我们相信,有党和政府的重视,再加上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发展第三产业的经验,我国的第三产业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8. 如何提高服务业增加值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李文科说,第一,加快发展服务业是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加快新铁岭大铁岭建设的迫切需要。第二,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经济总量的迫切需要。第三,加快服务业发展是优化我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第四,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完善城市功能、打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第五,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同时,我市加快发展服务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关注,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顺应发展趋势,抢抓有利时机,努力把我市服务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推动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李文科指出,要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现代商贸、职业教育、房地产、休闲旅游等产业为支撑,加快商贸物流活市步伐,全力打造“沈铁工业走廊服务产业带”和“铁岭新城现代服务业基地”,推动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将我市打造成为立足铁岭、依托沈阳、面向东北、服务全国、辐射东北亚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新理念。要克服“附属增长论”,树立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同等重要的新理念;要克服“自然增长论”,树立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新理念;要克服“难以增长论”,树立敢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新理念。要正确分析形势,深刻理解发展服务业的重大意义,抢抓发展机遇,推动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第二,突出发展八大产业,全力建设沈铁工业走廊服务产业带和铁岭新城现代服务业基地。一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东北腹地的现代物流基地。二要积极拓展旅游产业,打造东北旅游休闲度假中心。三要优化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打造辽、吉、蒙区域性大型商贸中心。四要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打造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五要大力发展职教产业,打造沈阳经济区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六要有序发展房地产业,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七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推进东北文化名城建设。八要大力发展农村新型服务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第三,扩大服务领域开放,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关键要靠项目支撑。要抓住国内外服务业资本加速转移的有利时机,努力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要突出抓项目、突出抓园区、突出抓品牌。
第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要创新机制体制,深化服务业改革。要加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机制。要鼓励全民创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企业,让全民创业成为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加强领导,优化服务,为加快发展服务业提供有力保障。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二要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发展条件。三要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四要做强基础工作,助推企业发展。

阅读全文

与服务业如何创造价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浏览: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