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发明制冷新

发明制冷新

发布时间:2021-12-25 01:20:17

『壹』 制冷剂是谁发明

米奇利(Midgley,Thomas,Jr.)
1930年米奇利制造出二氟二氯甲烷(氟里昂)。
空调、冰箱等制冷的广泛使用。

『贰』 天然新制冷技术是谁发明的 目前技术进展如何

从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研究会主持召开的"《天然新制冷技术》暨技术市场论证会"上获悉:发明人易元明先生经过长达16年的研究,发明一种全新的天然新制冷技术,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现有制冷工业产品面临"改朝换代"的挑战。业内专家认为,该技术是未来制冷发展的方向,有深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易元明曾是醴陵市建委主任、副市长,为解决醴陵瓷城的大气污染问题,他在任职期间就开始进行科学研究,1989年他首创了"深冷净化烟气"理论,通过深冷处理与气液分离彻底净化烟气。在自然现象启发下,他通过考察干冰生产等工程实际并进行试验,发明了一种实现相变以冷制冷循环的天然新制冷技术,继而又发明了低温新能源技术和低温新环保技术。《天然新制冷技术》以二氧化碳作为清洁冷媒,可以全面取代以氟里昂等对环境有害的制冷工质,在产品造价接近的前提下,新产品的制冷效率可以提高10倍以上,中央空调的电费可以由现在的每天万元以上下降到千元以下,家用分体式制冷空调的户外排热装置可以取消,电冰箱与制冷空调可以合二为一。
据介绍,目前该技术的生产工艺路线已经确立,北京中科信科技发展中心已经和易元明先生合作,着手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开发工作。
科技日报 20000510 1版

『叁』 空调发明出来主要是制冷的,供热的方式有哪些

有个叫做威利斯·开利(Willis Haviland Carrier,1876年11月26日-1950年10月7日)的工程师,他就是后面发明空调的人,被后人誉为“空调之父”。但是一开始推出冷气发明的目的不是给人享受的,都是给机器吹的。

开利和他的机器,开利也为得到了人生第一个专利,所以空调诞生的前二十年,享受空调都是机器,而不是人类,因为制冷成本太高了。一九二二年,开力研制成功理性冷却器,效率更高。一九二四年,由于底特律的赫德森百货公司安装三台空调,凉爽的环境让百货公司业绩节节往上。

『肆』 制冷的发展史

人类最早是将冬季自然界的天然冰雪,保存到夏季使用。这在我国、埃及和希腊等文化发展较早的国家的历史上都有记载。

1834年在伦敦工作的美国发明家彼尔金斯(,}}CO}I氏论1I1'd)正式呈递了乙醚在封闭循·环中膨胀制冷的英国专利申请。这是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雏型。空气制冷机的发明比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稍晚。美国人戈里(JohnG orrie介绍了他发明的空气制冷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制冷和空调用的空气制冷机。

法国卡列设计制造了第一台氨吸收式制冷机。在各种型式的制冷机中,压缩式制冷机发展较快。从1870年美国人波义耳发明了氨压缩机,德国人林德(tirade)建造第一台氨制冷机后,氨压缩式制冷机在工业上获得了较普遍的使用。

随着制冷机型式的不断发展,制冷剂的种类也逐渐增多,从早期的空气、二氧化碳、乙醚到抓甲烷、二氧化硫、氨等。1929年随着氟利昂制冷剂的出现,使得压缩式制冷机发展更快,并且在应用方而超过了氨制冷机。

随后,于2世纪印年代开始使用了共沸混合制冷剂,加世纪60年代又开始应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直至2D世纪80年代关于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CR二问题正式被公认以前,以各种卤代烃为主的制冷剂的发展几乎已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

(4)发明制冷新扩展阅读

降温和空气调节在工矿企业、住宅和公共场所的应用也愈来愈广。空气调节分为舒适空调和工艺空调。舒适空调是用来满足人们舒适需要的空气调节,而工艺空调是为满足生产中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需要而进行的空气调节。

空气调节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和对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意味着受控的空气环境对各种工业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和保证产品的质量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护人体健康、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重要意义。

工业生产中的精密机械和仪器制造业及精密计量室要求高精度的恒温恒湿;电子工业要求高洁净度的空调;纺织业则要求保证湿度的空调。同时,在民用及公共建筑中,随着改革开放,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装有空调机的宾馆、酒店、商店、图书馆、会堂、医院、展览馆、游乐场所日益增多。

此外,在运输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中,也不同程度地安装有空气调节设备。空气调节技术包括制冷、供暖、通风和除尘,其中制冷降温是空气调节的一项关键技术。

『伍』 冰箱是怎么发明的

第一台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工作的电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师布莱顿和孟德斯于年发明的。
电冰箱发明起源:
人类从很早的时候就已懂得,在较低的温度下保存食品不容易腐败。公元前2000多年,西亚古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就已开始在坑内堆垒冰块以冷藏肉类。中国在商代(公元前17世纪初一前11世纪)也已懂得用冰块制冷保存食品了。在中世纪,许多国家还出现过把冰块放在特制的水柜或石柜内以保存食品的原始冰箱。直到19世纪50年代,美国还有这种冰箱出售。
1822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 Th氧化碳、氨、氯等气体在加压的条件下会变成液体,压力降低时又会变成气体的现象。在由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中会大量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迅速下降。法拉第的这一发现为后人发明压缩机等人工制冷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一台人工制冷压缩机是由哈里森于1851年发明的。哈里森是澳大利亚《基朗广告报》的老板,在一次用醚清洗铅字时,他发现醚涂在金属上有强烈的冷却作用。醚是一种沸点很低的液体,它很容易发生蒸发吸热现象。哈里森经过研究制出了使用醚和冰箱压力泵的冷冻机,并把它应用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的一家酿酒厂,供酿酒时制冷降温用。1873年,德国化学家、工程师卡尔.冯.林德发明了以氨为制冷剂的冷冻机。林德用一台小蒸汽机驱动压缩系,使氨受到反复的压缩和蒸发,产生制冷作用。林德首先将他的发明用于威斯巴登市的塞杜马尔酿酒厂,设计制造了一台工业用冰箱。后来,他将工业用冰箱加以改进。使之小型化,于1879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工制冷的家用冰箱。这种蒸汽动力的冰箱很快就投入了生产,到1891年时,已在德国和美国售出了12000台。
第一台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师布莱顿和孟德斯于1923年发明的。后来一家美国公司买去了他们的专利,1925年生产出第一批家用电冰箱。最初的电冰箱其电动压缩机和冷藏箱是分离的,后者通常是放在家庭的地窑或贮藏室内,通过管道与电动压缩机连接,后来才合二为一。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冰箱使用的制冷剂大多不安全,如醚、氨、硫酸等,或易燃,或腐蚀性强,或刺激性强等等。后来开始探寻比较安全的制冷剂,结果找到了氟里昂。氟里昂是无毒、无腐蚀、不可燃的氟化合物,很快它就成为各种制冷设备的制冷剂了,一直沿用了50多年。但人们又发现氟里昂对地球大气的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于是人们又开始寻找新的、更好的制冷剂。

『陆』 空调制冷的原理是什么,又是谁发明了空调

空调制冷原理是指空调制冷运作的原理。空调器通电后,制冷系统内制冷版剂的低压蒸汽被压权缩机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冷凝器,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轴流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过滤器、节流机构后喷入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贯流风扇使空气不断进入蒸发器的肋片间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变冷的空气送向室内。
被称为制冷之父的美国发明家威利斯·哈维兰德·卡里尔(有的地方译作开利)于1902年设计并安装了第一部空调系统。美国纽约的一个印刷商发现温度的变化能够造成纸的变形,从而导致有色墨水失调,该空调系统就是为他设计的。

『柒』 空调制冷发展史

先说一下空调制冷原理
空调器通电后,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冷凝器。同时轴流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过滤器、节流机构后喷入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贯流风扇使空气不断进入蒸发器的肋片间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变冷的空气送向室内。如此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目的。

发展史

当前的制冷技术已经几乎渗透到各个生产技术、科学研究领域,并在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可以说,现代技术进步离开了制冷技术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为了让空调企业的技术人员及时了解空调制冷技术的最新进展,本文以近期间有关空调制冷技术的相关文献为基础,对其中的主要内容进行综合报道,以供大家参考。

1、制冷剂的研究进展
总的看来,可以把制冷剂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自然物质到人工合成的物质;那么制冷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将再回归到自然物质。
早期的制冷剂是自然界中容易获得或制取的物质,如乙醚、氨、CO2等。但是这些早期的制冷剂最后都因为制冷设备庞大效率较低,所以在后来出现热力性能较好的氟利昂制冷剂后,最后在20世纪50年代退出常规制冷系统。
1929年美国通用公司合成出R12,以后很快出现了R11、R22等称为氟利昂的系列卤代烃化合物,因其优良的热力学特性,无毒,不燃烧,极其稳定等性质,很快成为制冷剂的主角,被大量生产和使用,如家用冰箱、汽车空调、小型冷库都用R12,至20世纪七十年代,包括制冷剂,发泡剂在内的各种卤代烃的年产量达到数百万吨,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但是,氟利昂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人工合成物质,当它们挥发到大气中以后很长时间不会被自然界分解,而一直扩散到平流层,在大气层11km至45km处的同温层与臭氧层相遇,由于在平流层受到强烈太阳紫外线照射,含氯的氟利昂分子(称为氯氟碳化合物,英文缩写为CFC)便分解游离氯原子,而氯原子可以催化分解臭氧分子,在反应中氯原子被不断的放出,所以分解反应不断进行,氯原子使臭氧层受到破坏、减薄直至消失。由于氟得昂被大量使用,导致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不断扩大;而且据报道在我国青藏高原上空也出现了臭氧空洞,因此对氟利昂制冷剂的替代势在必行。

2、国际R22替代技术的情况
在成功地进行了CFC的替代之后,人们更多地把注意力投向HCFC。而其中首当其冲的无疑就是制冷空调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的HCFC中的R22,,该制冷剂自1936年问世以来就以其优越的综合性能席卷了整个制冷界,并且在设计、制造、运行、维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
然而由于R22对臭氧层的耗损作用和较高的温室效应值,1992年的哥本哈根国际会议将其列入了逐步禁用范围,1995年的维也纳国际会议对其规定的禁用日程为,按照履约要求,我国应在1999年7月1日将CFC类物质的消耗量冻结在1995年至1997年的平均水平上,至2005年削减50%,2010年全部淘汰。
严格地说,目前还没有找到任何一种单工质的性能优于R22的制冷剂。而目前R22的主要替代工质包括HFCS类工质和天然工质。虽然对于HFCS类工质的研究已比较成熟,由HFCS类工质组成的非共沸混合物理论上可利用各组分沸点不同实现劳伦兹循环,提高制冷循环效率,但HFCS类工质仍然存在一定的GWP值(全球变暖潜能值),与R22使用的矿物油不相溶,需要使用与之相溶的合成油,并且与干燥剂、密封材料及其他材料的相溶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天然工质。天然制冷剂的最大优点在于其GWP值及ODP(臭氧潜能值)值约为0,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并具有优良热力性能及经济性,目前研究比较成熟的此类制冷剂包括了R407C,R32/134a,R410a,R134a,以及碳氢化合物R1270等等。

最后附国内制冷发展

国内制冷技术研究的状况
我国空调制冷行业走的是与我国家电企业相同的从技术引进到仿制的过程,虽然在生产规模上我国空调企业已经比较大,但是在核心技术方面至今没有摆脱“照猫画虎”或“拿来主义”的圈子。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我们得到的往往都是一些“过时”的技术。目前相当普遍的现象就是,许多国内空调企业所生产的空调产品,虽然在生产规模上逐年扩大,但没有走出劳动密集型的模式,可以说没有真正的自有技术,在综合实力上处在国际分工的低端。这样的企业对新出现的制冷技术只能“望洋兴叹”了。
据了解,直到目前尚未有国内企业对新型制冷剂或者新型制冷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并申报相关专利。就是一些看起来比较“敏感”准备开发新产品的,不过也只是在打听如何能买到成品压缩机等等。由此可见我国企业目前所追求的不是技术上的领先、而仍然热衷于为国外高技术制冷企业“打工”,缺少长远打算。可以说,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并不仅是技术开发方面的差距,而更在于创新观念上的差距。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美及一些国家已将相关研究纳入国家计划,或是各大公司联合攻关,有关制冷方面新型循环原理、压缩机、换热器的专利层出不穷。

我是学机械制造的,学过制冷学原理,帮你大致整理一下资料,希望满意

『捌』 制冷机或者说空调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威利斯·开利(Willis Haviland Carrier,1876年11月26日-1950年10月7日),美国工程师及发明家,是现代回空调系统的发明者,开答利空调公司的创始人,因其对空调行业的巨大贡献,被后人誉为“空调之父”。
应用历程:
1921年,开利发明了第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适用于大型空间的制冷,并在同年获得专利。
1922年,开利对其发明进一步改良,第一个摒弃有毒的氨而使用更安全的冷媒,并且大大地减小了机组体积,开创了舒适性空调的先河。
1924年,他成功地将空调从单一的工业使用而同时运用于民用上。公司最初的几个客户包含了麦迪逊广场花园(Madison Square Garden),美国国会的会议厅和美国众议院,还有白宫。
1928年,他开发了第一台家用空调('Weathermaker'),安装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

『玖』 国外发明了个人制冷空调,这原理怎么觉得也太简单了

制冷就是蒸发器吸热和冷凝器放热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换热的过程)。
从实现制冷必备的角度上说就是需要四大件分别就是: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
四大件作用:
压缩机:吸排气
冷凝器:放热
节流装置:节流降压

『拾』 二十世纪中有哪些关于制冷的发明

1908年7月9日,荷兰物理学家昂纳斯用“综合法”。在4.2K的时候,液化了地球上最后一个气体——氦。

1925年,德国物理学家德拜发明了“去热去磁致冷法”。第一次“核退磁冷却”实验在1956年获得成功;在2002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低温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已经用这种方法,得到低于1nK的低温了。而在1962年,德国物理学家伦敦又发明了“稀释致冷法”。

自1985年以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华裔教授朱棣文(1948~)在“激光冷却”方面做了令人注目的工作,他也因此成为1997年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

阅读全文

与发明制冷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