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世界的文学

创造世界的文学

发布时间:2021-12-24 00:24:35

创造世界的是谁

这个恐怕来很难回答。
不过也可以从源我国古典文学中寻到一些答案。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从中不难得出,何谓“无名”无名即为无我,也就是没有自己“我”这个的概念,是为混沌,它必定是繁衍天地的始祖。
而“有名”应该是指天地间的第一个生命,有了“我”这个思想,万物也因为它而产生。
也许换个思维会更清楚些,我们从虚无从混沌当中产生,渐渐地产生了“一”也就是自己产生了,然后我们出世经历世界上的风风雨雨,就从“一”衍化为“二”从而产生为“三”,最终我们又都归于虚无混沌之中。

❷ 世界文学形成的条件包括那些

世界文学的形成,实质上是指世界各民族文学建构了一种普遍联系的关系。世界文学存在于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关系中,没有民族文学也就没有世界文学,一百多年来的文学历史就是各民族文学走向世界化的历史。每个民族的文学都不可能不同其他民族的文学相互交往,但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带来大家所希望的相互依赖、平等共存的文学共同体的出现。大家看到的各民族文学的交流本质上是一种非对等的交流,民族的经济强势必然赋予该民族的文化与文学以交流与对话的强势和优越感。如果在交流与对话之中出现了一方强势话语,交流与对话就极有可能异化为一种不平等的赋予和倾听。民族文学的个体性与世界文学的普遍性在相互关系上的实际状况依然无法抹去文化上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持自己民族的文化个性,这是第三世界各民族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以胸怀宽广的对外交流才能给民族的文学注入永远创新的强劲活力。
一、“世界文学”的提出
文学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世界文学作为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现代现象,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的形成是世界历史和世界文学或文化形成的前提与条件。当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轰鸣引发了工业革命、建立了世界市场的时候,各国文化之间先前的联系和交流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所说的各国文学或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世界文学”或世界文化的时代。“世界文学”这个概念是由德国著名的文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提出来的,它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之中。《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是歌德留给我们的文学名著,而《论德国建筑艺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评述温克尔曼》、《与爱克曼的谈话录》等著述则体现了歌德的文艺和美学思想。而要理解歌德的“世界文学”思想,必须首先了解歌德对建设德意志民族文学的不懈努力和深入思考。歌德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各民族纷纷统一,而德意志民族却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的时期。在德国内部,从启蒙主义者(如莱辛、高特雪特等)开始,有识之士都在追求德意志民族在近代意义(语言、地域、政体、宗教、民族性格等方面的统一)上的真正形成,力求实现17世纪以后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主要民族那样的统一和强盛。但实际上,受经济落后、连年战争、宗教对立、市民阶级庸俗软弱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德意志在经济、政治、宗教上的统一是困难重重。而新古典主义在17世纪的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的近代民族的形成和统一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就成为德意志启蒙主义运动者关注和仿效的一个中心,因而从文化上尤其是文学艺术上为形成和统一近代民族的努力就成为德意志启蒙主义运动的最主要内容。
在这场运动中,歌德深受莱辛的思想影响,他在回忆录《诗与真》中曾经把莱辛的《拉奥孔》等著作中的启蒙主义思想比喻为“像电光一样照亮了我们”。也正是这种时代任务和启蒙主义思想的强烈影响,使得歌德始终将建设德意志民族文学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使命。在他担任魏玛公国的宫廷大臣以后,他将这一使命感付诸于实践。而到了1786—1788年和1790年两度游历意大利之后,歌德回到魏玛后辞去了一些宫廷要职,仅仅担任艺术科学事务总监,并于1791年任魏玛宫廷剧院的领导。从1794—1805年歌德与另一位德国美学家席勒的合作历程来看,建设一座民族的剧院,继承莱辛在汉堡民族剧院未竟的统一民族的事业,成为这两位伟大美学家共同的理想。在将这一理想付诸现实的历程之中,文学与民族的关系自然也就成为歌德关注并深入思考的主要美学问题。歌德在刊于1795年5月号《时代女神》上的《文学上的暴力主义》(又译为《文学上的无短裤主义》)一文中,针对当时一位名叫耶尼斯的人所写的《德国人的散文和辩才》中所鼓吹的“德国人缺乏卓越的古典散文作品”的论调进行了驳斥,集中论述了民族与文学发展的关系问题。歌德这样写道:何时何地才能产生民族古典作家呢?他需要具备下列条件:他能在自己民族的历史中看到伟大事业及其结果形成幸运而有意义的统一体;他并不感到自己同胞们的思想缺乏伟大性,情感缺乏深度,行动缺乏坚强性与一贯性;他为民族精神所渗透,通过内蕴的才赋,感到自己能够同过去和现在的事物发生共鸣;他的民族处在高度的文化水平,以致他自己的培养变得容易;他能收集到许多材料,能得到前人已完成的或未完成的试验,能看到许许多多外界的和内在的情况汇合在一起,使他不必付出昂贵的学费就能在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预见到一项伟大的工作,加以安排,并在某种意义上予以实行。……每一个人,包括最伟大的天才在内,都在某些方面受到时代的束缚,正如在另一些方面得到时代的优惠一样。一个杰出的民族作家,只能求之于民族。[1]91-92歌德以一个文学家、美学家对养育自己土地的挚爱之情,全面分析了民族作家产生的必备条件:第一,民族在历史上有伟大的、有影响的事件。此为历史条件;第二,民族成员思想具有伟大性,情感具有深度,行动坚强一贯。此为人员条件;第三,作家为民族精神所渗透,并融贯古今。此为精神条件;第四,民族的文化水平高。此为文化条件;第五,丰厚的民族生活经验积累。此为传承条件。这些条件概括起来就是歌德的一句话——“一个杰出的民族作家,只能求之于民族”。任何文学都是一定时代、一定民族的文学,离开了民族的滋养就没有民族作家和民族文学。而最值得重视的是,歌德并不是一个视野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而是一个视野宽广、具有世界胸怀的文学家、美学家。歌德曾经指出:“并不存在爱国主义艺术和爱国主义科学这种东西。艺术和科学,跟一切伟大而美好的事物一样,都属于整个世界。只有在跟同时代人自由地和全面地交流思想时,在经常向我们所继承的遗产说教的情况下,它们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2]84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世界胸怀,使得歌德很早就敏锐地预言到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降临。1825年1月18日,歌德的一段论述,可以视为他的世界文学观念产生的内在依据——“世界总是永远一样的,一些情境经常重现,这个民族和那个民族一样过生活,讲恋爱,动情感,那末,某个诗人做诗为什么不能和另一个诗人一样呢?生活的情境可以相同,为什么诗的情境就不可以相同呢?”[3]55在歌德看来,世界文学的产生来源于世界的共通性、民族生活的相通性、人类情感的共同性、生活情境的共通性,这些现实的共通性使得不同民族的诗人有可能创作出情境相同的诗作。
19世纪前期,歌德热衷于研究东方文学,陆续出版了《东西方合集》(1819年)、《中德四季晨昏杂咏》(1830年),他强调东西方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歌德是第一位正式以德文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学者,1827年1月31日,歌德在与其秘书艾克曼的谈话中,首先称赞中国传奇小说《风月好逑传》,然后首次使用了“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一词,写下了这样一段文论史上的著名文字:我愈来愈相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诗随时随地由成百上千的诗人创作出来。这个诗人比那个诗人写得好一点,在水面上浮游得久一点,不过如此罢了。……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诗的才能并不那样稀罕,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自己写过一首好诗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不过说句实在话,我们德国人如果不跳开周围环境的小圈子朝外面看一看,我们就会陷入上面说的那种学究气的昏头昏脑。所以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不过我们一方面这样重视外国文学,另一方面也不应该拘守某一种特殊的文学,奉它为模范。我们不应该认为中国人或塞尔维亚人、卡尔德隆或尼伯龙根就可以作为模范。如果需要模范,我们就要经常回到古希腊人那里去找,他们的作品所描绘的总是美好的人。对其他一切文学我们都应只用历史眼光去看。碰到好的作品,只要它还有可取之处,就把它吸收过来。[3]113-114这是一段天才的、具有相当说服力的、蕴涵了丰富美学思想的文字!歌德认为,第一,每个人都有诗歌创作的才能(可能),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这一观念为世界文学的产生奠定了共同人性的基础。第二,民族文学的发展在当时已较为成熟,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来临。这是文学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第三,世界文学的发展得益于各民族文学的交融贯通,兼收并蓄,而不是仅仅以某一个民族的文学作为范本。此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基础。第四,如果要为世界文学寻找一个典范,那就是古希腊文学。这是欧洲文化和文学的根源所在。歌德是在正确理解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的前提下来阐发自己的世界文学的观念的。在歌德看来,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并为世界各地人民所欢迎。各民族的作家应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借鉴,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贡献。歌德一方面强调各民族文学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同时又提倡各民族文学之间应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他指出:“我们重复一句:问题并不在于各民族都应按照一个方式去思想,而在于他们应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假如他们不肯互相喜爱,至少也要学会互相宽容。”[4]178每个作家都应该重视外国的文学资源,而不只是拘泥固守某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歌德说:“我们的发展要归功于广大世界千丝万缕的影响。从这些影响中,我们吸收我们能够吸收的和对我们有用的那一部分。我有许多东西要归功于古希腊人和法国人。莎士比亚、斯泰恩和哥尔斯密给我的好处更是说不尽的。但是这番话并没有说完我的教养来源,这是说不完的,也没有必要。关键在于要有一个爱真理的心灵,随时随地碰见真理,就把它吸收进来。”[3]178这是多么博大的胸襟!歌德预见了文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和趋势,这就是在融合民族文学的基础上发展世界文学。对歌德的“世界文学”这一提法,19世纪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诗歌的分类和分科》一文中作了回应,并在1834年的一篇文章中进行了发挥,他指出:“每一个民族都表现了人类生活的某一方面。”[5]17此后,别林斯基多次论及民族文学和人类文学的相互关系。他写道:“只有那种既是民族性的同时又是一般人类的文学,才是真正民族性的;只有那种既是一般人类的同时又是民族性的文学,才是真正人类的。一个没有了另外一个就不应该,也不可能存在。”[6]187这是十分精辟辩证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世界文学
与歌德对世界文学的一种天才的、敏感的、空泛而又充满文学家色彩的诗意描绘相比,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二十一年之后所提出的“世界的文学”的论断,则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具体而言,马克思是从世界的社会经济的矛盾运动以及资本主义发展所形成的世界市场的这一最为基础的层面来思考“世界的文学”这一意识形态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马克思对世界文学的理解,最为大家熟悉的是他在《共产党宣言》(1848年)中的那段著名的文字: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对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7]35马克思的这段文字体现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1847年至1848年,这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战斗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思想发展的极为重要关键的时期。马克思在1847年上半年即6月15日以前完成了《哲学的贫困》,恩格斯在1-4月完成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在这两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阐发了他们在1845年确立的科学世界观的基本原理。而这一思想原理发展的巅峰标志,就是《共产党宣言》。而《共产党宣言》在1848年2月最初在伦敦出版之时,几乎没有受到人们注意,但很快就成为全世界无产者的必读“圣经”。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思想,明确地确立了无产阶级的核心观念,即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作为基本线索并以反对私有制为纲领,字里行间闪耀着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思想光辉。《共产党宣言》中的上述著名的关于“世界的文学”的论述,始终贯穿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原则与方法,对包括“世界的文学”在内的社会意识的分析建立在生产关系与经济关系的分析之上。两位革命导师明确地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这里说的“魔鬼”,就是耸立在整个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体系。这个体系一旦成立,它就有自己的运转规则与变化秩序,有自己的独立性。从这个基本立场出发,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了18世纪的德国作家脱离实际生活地介绍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品的做法——德国的哲学家、半哲学家和美文学家,贪婪地抓住了这种文献,不过他们忘记了;在这种著作从法国搬到德国的时候,法国的生活条件却没有同时搬过去。在德国的条件下,法国的文献完全失去了直接实践的意义,而只具有纯粹文献的形式。它必然表现为关于真正的社会、关于实现人的本质的无谓思辩。这样,第一次法国革命的要求,在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看来,不过是一般的“实践理性”的要求,而革命的法国资产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在他们心目中就是纯粹的意志、本来的意志、真正人的意志的规律。[7]57-58马克思、恩格斯此处所说的“纯粹文献的形式”,是指那些与社会现实脱离的词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进行具体分析之后指出,这种效果犹如“一件用思辨的蛛丝织成的、绣满华丽辞藻的花朵和浸透甜情蜜意的甘露的外衣”[7]60的文学。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深入思考始终贯穿的思想核心就是——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7]50-51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的文学”的产生所做分析的理论基础即为上述思想核心的一个具体运用。革命导师异常敏锐地看到,19世纪中期以后的资本主义发展使市场成为世界性的共同体,地域、民族、国家之间的界限被资本和自由贸易打破了。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文学艺术也已不可能是完全独立、自我封闭的一个世界。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阐述的:“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也是成为世界历史。”[8]540-541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文学的论述可以视为对这段文字的进一步的具体阐发,他们的这一思想,对理解现代文学艺术和美学思潮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启示:要在世界范围内来看文学艺术和审美思潮的相互影响与渗透。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文化视野的拓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积极影响及其资本主义生产所带来的全球范围的一种开放和进步。
三、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
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变化,各国家、民族的文学艺术的相互影响和交流融合日益增强。如果说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学艺术交流是局部的、偶然的和自发的话,那么,近代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与交流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综合歌德、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世界文学的理解阐释,观照具体的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的理解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第一,民族文学是各个民族生活与情感的表现,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活内容、风土人情和情感体验,这就决定着不同民族的文学必然呈现出其他民族所不具有的风格特点。民族文学是不同民族的生活多样化、复杂化的具体体现,是文学发展与繁荣的基础。从文学发展的级次上来看,民族文学相较于世界文学,是更为基础的、本源的。不同的民族文学,共同构成了世界艺术画廊的美妙天地,是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丧失了民族个性的作品,特别是不优先关怀民族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作品,不可能形成对人类的真切关怀。缺少民族个性,便丧失了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的民族特性的发展越鲜明丰富,就越具有世界性。优秀的民族文学常常能突破时代、民族、阶级的界限,表现世界范围内的人们的某种普遍的思想感情,表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共同美”。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人们都可产生共鸣,都能受到某种启示和教育,都能获得审美愉悦。第二,由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是人类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文学唯有置于世界性的文学交流之中,才可能得以发展与繁荣,民族文学的特性才可能得以保存与发扬,才可能以自身的不断发展、丰富,不断成熟而赢得世界意义和世界地位。这种趋势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各民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逐渐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例如,以莎士比亚、但丁、塞万提斯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开始在欧洲产生影响,以后逐渐成为世界共享的文学财富。
18、19世纪的欧洲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也从欧洲走向世界。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长期因为农耕经济的自给自足和闭关锁国的状态,其影响一般局限在亚洲地区,直到18、19世纪中国古代文学才慢慢影响到全世界。歌德就是看到了中国传奇小说《风月好逑传》之后,对中国文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劝告德国作家要重视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和研究,要跳出自己周围环境的小圈子,吸收外国文学的好的东西,积极与其他民族文学进行交流,共同促成世界文学的新时代早日到来。其次,各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其他民族文学艺术的影响。一个民族在自己的文学艺术创作中,要善于吸取其他民族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文化的有益成分。例如,印度的佛教文化、欧洲的启蒙主义文学、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以及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任何一个民族在进行民族文学建设的过程中,都不应拒绝吸取外来民族的优秀文学传统,但吸取外来民族的东西,又必须始终与本民族的文学发展实际相结合,与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审美习惯相结合,并转化成本民族的东西。我们正处在多元文化冲撞、沟通、对话的历史时期,现代通讯传媒的发达便捷,使我们时时都能感受到世界的瞬息万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这是发展民族文学的机遇,当然也隐含着被西方强势文化同化的危险,抑或是对强势文化的盲从。辩证的看,对“文化全球化”作文化上互补互促的解读理解,民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发展的大前景还是值得展望憧憬的。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更多、更全面地融入世界经济、文化格局这一最为基础的大背景下,在正视文明冲突、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因素、始终紧紧把握住对主流文化的控制权的前提下,必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迎接世界文明的洗礼,以扎实的工作、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文化事业。

❸ 世界文学著作有哪些

第一名著《战争与和平》。

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第二名著《巴黎圣母院 》。

作者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第三名著《童年 》。

作者马克西姆·高尔基,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也是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他将自己的一生写入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从此登上文坛。1901年发表《海燕之歌》,标志着高尔基创作的新发展。

第四名著《呼啸山庄》。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19世纪英国小说家、诗人,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仅仅度过了三十年便默默无闻地离开了人间,然而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被认为是英国一位天才型的女作家。

第五名著《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查尔斯·狄更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第六名著《红与黑》。

作者司汤达,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 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巴马修道院》。

第七名著《悲惨世界》。

作者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第八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列夫·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顶峰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等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第九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

作者罗曼·罗兰,1866年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著名作品有《名人传》以及这部《约翰·克利斯朵夫》,他还是社会活动家。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第十名著《飘》。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米切尔,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曾获文学博士学位,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1937年她获得普利策奖。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1949年,她不幸遭遇车祸而逝世。她短暂的一生并未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只一部《飘》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学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3)创造世界的文学扩展阅读:

作品区别:

文学作品的形象思维创作过程决定了文学作品与科学家们的运用逻辑思维创作的学科著作有着根本的区别,其区别可从以下五方面认识:

从内容来说

它们虽然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但学科著作采取了“对世界的科学的掌握方式”,材料翔实、准确无误,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必须真实,事物的外形、大小、性质、特征、用途、必须准确,所举的数字、图表、例子必须可靠, 一切都有具有客观的实在性。

而文学作品则采取了“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方式”,它依据生活而又经过虚构,从不拘泥于真人真事,人物不专用一个模特儿而是杂取多人、合而为一,事件不全用事实而是采取一端、加以生发,环境不只是依托一地一处而是根据需要加以组合、创造,一切都具有主观情理性。

从形式来说

它们虽说运用的媒介都是语言,但学科著作的语言贵在条理清晰;而文学作品语言贵在文质彬彬。

从作者来说

它们都是思维的成果,但学科著作主要用的是逻辑思维,以客观事实、统计数字、逻辑的判断和推理说话;而文学作品主要用的是形象思维,以生动感人的形象描绘说话。

从读者来说

它们都有认知价值,但学科著作诉诸读者以事实与理智,鉴赏者侧重于科学真实和实用功能的评价;而文学作品诉诸读者以感情和想象,鉴赏者侧重于艺术真实和审美创造的判断。

从功能来说

它们都有社会价值,但学科著作主要是传递信息的工具,重在实用;而文学作品则重于社会教化,重于审美。



❹ 1934年沈从文创造哪部散文集是他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是《湘行散记》

❺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和主要贡献各是什么

文学研究会:
文学主张:“为人生”的“新文学”思想和“研究介绍世界文学内,整理容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主要贡献:介绍外国的文艺促进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介绍了世界的现代思想,传播了外国进步的现实主义文学。
创造社:
文学主张: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
主要贡献:创造社的浪漫主义倾向,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联新兴无产阶级文艺方面,以及倡导革命文学和革命文学理论建设方面,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❻ 文学能为人类创造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仔细想想,好多学科都是这样。

为什么研究历史?了解了秦皇汉武又能怎样?美国短短几百年历史,照样很发达。所谓以史为镜如何如何,确实夸大其辞。

为什么研究古文字?知道它过去怎么读、怎么写又能怎样?难道今天的语言、文字需要复古吗?

为什么要考古?考古花去人们多少人力、物力?它又解决了多少国计民生问题?考证某某发祥地在中国还是在埃及,有什么区别?虚荣而已。

为什么要搞哲学?只有搞哲学的人才读哲学原著,属于内部消化,圈子内的事。普通百姓从不遵照哲学书行事。

为什么去发现新星?你发现一颗新星,以你的名字命名它。可它离地球几百万光年,我们何时才能真正利用它?

为什么去发现新物种?你找到一种甲虫,是书上没有记载的。它有多大几率是可以入药的、又有多大几率能弥补生物进化缺失的一环?

我认为,好多学科存在的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人文消遣”。人文消遣这词是我发明的,目的在于强调它与国计民生无关。

人类是有精神需求的。试想一下,如果人类只研究物理、化学、医学等,一切学科的终极价值,体现在改善衣食住行上。那么,人类并不高尚。鸟雀知道觅食、筑巢,人类只不过用更精明的头脑去做这些事情罢了。神圣的科学殿堂,只不过是以人类贪婪的物欲追求为基础的。

所以,人类要有精神追求。这是人和动物的重大区别所在。我们要探知外在世界,知道人类所处的方位;我们要发掘新鲜奇特,感悟自然界的博大神奇;我们要传递思想和情感,籍此传递崇高和神圣。

因此,“精神消遣”相对于解决温饱,显得无足轻重,甚至略带贬义。但是,相对于营造精神家园,则是必不可少的。

你现在读高一,年龄决定心态,未必能像年龄大一点的人一样,感悟精神家园对人的哺育和抚慰作用。也未必能想象得出,没有精神家园,人们的生活将沦为怎样的境地。长大就会明白了。

以上文字,表述上比较“张扬”,其实没有傲慢之意,只想通过一些非传统的说法,引发新的思考而已。

❼ 世界性文学

巴黎圣母院 一九八四 动物农场 呼啸山庄

在世界古代文学宝库中,一些焕发出灿烂光辉的文明古国都有具有世界性代表意义的性文学,这可以以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代中国以及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很大的日本等国家和民族的情况来进行说明。
古希腊的著名戏剧中也有许多性的内容,无论喜剧还是悲剧都是如此。例如在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吕西斯忒拉忒》里就很典型。在他的其他作品里也不乏性内容,特别是他的《青蛙》一戏,性内容更多。其实,古希腊作家的作品中有性内容的比比皆是,例如欧里庇得斯的《厄勒克特拉》、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勒克斯》中都有许多性内容,对乱伦的描述更多。可能像希腊神话一样,反映出那个时代这种杂交状况在当时现实生活中的残余。
在古罗马时期,最重要的性文学著作是奥维德的《爱经》(又称《爱的艺术》)。这本书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把它推崇为一部启蒙著作。他们认为,此书表明了爱不仅是一种动物本能或需尽的义务,而是一种需要人精心培养的复杂又充满人性的升华了的两性关系。直至今日,人们读这部书,还可以了解2000年前古罗马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貌,那时的性知识、性技巧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印度也是东方的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视性爱为神圣悦乐的国家,古印度的一些性文学艺术的价值更为突出,像一串串光彩夺目的珍珠,照耀着历史发展的道路。
印度的性文学在体裁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史诗或叙事诗,如《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二是论述,以《欲经》为代表;三是故事集,通常取名“夜谈”或“夜话”,其代表作品就是《鹦鹉七十夜谈》。
从总体来看,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虽然有不少性的内容,但并不是性爱著作。印度的第一部性爱著作是《欲经》,也有译为《印度爱经》、《卡玛箴言集》的。这是世界性文化史的经典著作之一。
印度人认为,性是生活中最自然、最美好的事情,《欲经》的作者婆蹉衍那所强调的性的至高无上的愉悦正是当时社会观点的一种集中表现。在印度,性不仅被认为是正常的和必须的,更被看成是神圣的。它被作为宇宙的人类衍生物及印度的宗教象征来加以强调,它也作为精神和物质的联合体、作为湿婆和拜力神祗交合的象征,也就是说,性创造了世界。正因为古代印度人把性提到这么一个高度,所以从这一高度出发的《欲经》,成为印度文化传统中的基础部分和印度著作中的伟大经典。
在中国的近邻日本,最古老的性文学著作当推《源氏物语》。它出现在公元10世纪前后,比卜迦丘的《十日谈》早300年,比曹雪芹的《红楼梦》早700年。同时,它也是当时世界上篇幅最长、女主角最多的小说,但是女主角虽多,全书却大部分以一个男主角串联情节。全书共54卷,前40卷的男主角叫光源氏,《源氏物语》的书名即由此而来。本书的作者叫紫式部,是一个宫中女官。
《源氏物语》结构宏伟,辞藻美丽,文学价值很高。在这部书中,恋母情结、家族情结、近亲相奸、见异思迁、性错乱及无穷无尽的色欲,都被揭发出来。作者可能通过这一连串的情节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某种程度的批判;也可能通过这一连串的意淫和肉欲来表现人性之无可救赎,最后达到日本文学传统之一的“物之哀”。认为在人的世界经过性的欲望和荣华富贵后,最后带是空虚的悲哀,即佛家所说的“寂灭”。

历史发展到14、15、16世纪,欧洲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主张光复人性,所以性的解放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作为人们的这种愿望与追求的反映,大量的性文学作品应运而兴。在这方面,打响了第一炮的是卜迦丘的《十日谈》。
《十日谈》中有许多故事描述已婚女子与情人的幽会。这些故事粗粗看来似有诲淫性质,没有多少深刻的含义,但是实际上卜迦丘是以对中世纪禁欲主义与贞节观的憎恨和反叛来

写这本书的。例如第七天的第二个故事:有个石工娶了个漂亮妻子,每当石工去工厂做工时,妻子就叫情夫在家幽会。有一天正在幽会,丈夫突然回家,妻子叫情夫躲在木桶里。丈夫带来一个买木桶的人,说愿出五弗令金币来买这只桶;妻子急中生智,说有人愿出七弗令,这人现在正钻进桶里查看木桶是否完好。这时情夫从桶中出来,抱怨这个桶内部太脏,于是丈夫就爬进桶内去洗刷,妻子则将头探进桶内指挥洗刷。这时,情夫就用“后入位”的姿势和这女人性交,性交完事后,桶也洗刷好了,于是妻子就叫丈夫出来把桶运到情夫家去。
在这一时期,还有个十分著名的作家马奎斯·德·沙德,可以说他是性文学史上的一个怪人和狂人,他的名字沙德(Sade)为欧洲语言留下了“虐待狂”(Sadism)的字样。可是,由于有伤风化、违反道德,他的手稿能够留传下来的大约还不足他的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但仅仅这一小部分已经令人叹为观止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性心理学家哈夫洛克·霭理士曾经称沙德的作品为“18世纪的性变态网络全书”。他幸存的主要作品有《贾斯坦》(1781年)、《一百二十天的淫乱》(1785年)、《艾琳和瓦尔库尔》 (1788年)、《闺房里的哲学家》(1759年)、《朱丝汀——美德的不遇》(1796年)、《爱的罪恶》(1800年),等等。
在19世纪后期,又出现了一本著名的性小说《披兽皮的维纳斯》。此书重点描写性变态,堪与上一个世纪沙德的作品媲美。这本书形式上是小说,但在内容上有很大程度的自传成分。作者是萨克尔·马索。该书的主要价值恐怕也只是让人们借此了解在历史上存在过这种性心理变态,而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种作品来,也正是因为他自身就是个性心理变态者。
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性文学作品产量很大,这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需要。维多利亚时代是性禁锢十分严酷的时代,而出现了以上这种现象明显地是一种“反弹”作用。关于这一时期的色情书籍,斯宾塞的目录索引中搜集的书名有:《床上伴侣》(又名《年轻小姐指南》,1820年)、《夫人的女仆三部曲:冒险、私通、奸情》(1822年)、《现代浪子》(1824年)、《淫荡的淘气鬼》(1828年)、《引诱红衣主教》(1830年)、《塞拉格里奥发生的故事》(1830年)、《维纳斯的爱》(1830年)以及《怎样求爱》、《如何唤起爱欲》、《多种作爱法》、《两位女士的淫史和她们的密信集》、《英俊完美的表哥》、《第一次性交感觉详述》、《它们的引见》、《他们正享受着美妙春情》等等。此外,还有些色情文学作品,尽管名义上是英国出版,实际上是在巴黎或布鲁塞尔出版的。这些书之所以要冒“英国出版”的名,是因为当时人们认为英国出版的性文学作品比较“正宗”。
在这个时期,美国出版了一本相当有名的性文学作品《1601,都铎王朝时一次壁炉边的社交谈话》,简称《1601年》或《壁炉边的谈话》,作者是塞谬尔·兰霍恩·克莱门,即马克·吐温。这是一本以色情内容对话形式写成的小说,具有很大的讽刺意义。对话是发生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和各个大臣之间,其中还包括很多文化名人,如莎士比亚、培根、本·约翰逊、瓦尔特·拉勒夫等,也有一些虚构的女士。马克·吐温说:“我写的是可能有过的对话,我使用了当时(1601年)的语言习惯。”
以下再把在20世纪曾遭被查禁之灾的几部西方性文学作品作一些剖析。
在20世纪,所著的文学作品被查禁得最多而又最著名的,可能莫过于戴维·赫伯特·劳伦斯了。劳伦斯于1913年出版的《儿子与情人》是他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它奠定了劳伦斯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小说是以主人公保罗·英瑞尔和他母亲的关系以及两次恋爱经历而展开的,由于书中对两性关系作了不加掩饰的描写,也由于书中描写了保罗的“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议。
劳伦斯在《虹》中,以布朗文一家三代人的恋爱婚姻为主线。第一代人汤姆·布朗文夫妇敦厚、勤劳,家庭生活和谐美满。老汤姆的继女定娜和威尔的结合,在劳伦斯笔下是一种堕落,他们目光短浅,庸庸碌碌,只是满足于床第之欢,“性欲误入歧途”。厄秀拉是劳伦斯浓墨重彩描写的第三代人,她要走向社会,可是受到了挫折。如同劳伦斯的其他作品一样,《虹》中对爱情心理的描写细致真实,欢畅动人,但不容于世。一直到1949年,劳伦斯逝世19年后,《虹》才得以出版全书。

在20世纪,还有一本曾一度被查禁的名著是著名的美国传记文学作家欧文·期通的《生活的渴望》。这是作者的成名之作,发表于1934年,描写了荷兰著名的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凡·高艰苦的一生。他一生潦倒,但是从未因此而终止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向人们展示了他的个性,桀傲不驯,忠贞不二,孜孜以求。欧文·斯通也正是牢牢地抓住这一点来刻画凡·高的精神的,生的冲动、生的执着、生的追求充溢全书。作者又着力刻画了凡·高和几个女人的性爱关系,因为这是有血有肉的生活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文学艺术大师的生活和创作都和性爱有密切关系,性爱能给人以灵感,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创作动力;同时,性爱的挫折也可能毁了他们的一生。作者描写了这样一段情节:有一天,当凡·高在户外作画时,一个美丽的女人来到他的身边,她叫玛娅,她向凡·高展示了自然赋予人的全部美感。她爱他的灵魂,爱他的一切。凡·高紧紧地拥抱她,以全部的热情展示出生命原冲动力的高潮……
在欧文·斯通的其他传记小说的封面上,往往在作者的名字下面特地加上“《生活的渴望》的作者”几个字,可见这本书影响之大。如今,这本书将和凡·高的不朽画作一起永远为人们所记起,但是人们也将会记得此书在20世纪中叶还一度被查禁!

阅读全文

与创造世界的文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