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杂交水稻发明

杂交水稻发明

发布时间:2021-12-23 06:39:06

1. 杂交水稻于哪年发明

杂交水稻的诞生1981年,袁隆平等发明的“籼型杂交水稻”获得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发明奖特等奖

2. 发明杂交水稻的背景是什么

背景是1960年,我国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

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利用助手发现的天回然雄性不育的答“野败”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

七十年代中期,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培育成功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现我国杂交水稻的各个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

(2)杂交水稻发明扩展阅读:

杂交水稻的意义:

1、解决了十多亿人吃饱饭的大问题、体现了我国农业科技世界领先的能力水平、大幅增加了农民的种植收入。

2、产量高。由于有杂种优势,杂交种通常产量较常规重显著提高,整齐度也好。

3、抗性强。也是杂种优势的结果 。

3. 袁隆平什么时候发明的杂交水稻

1973年由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发明籼型杂交水稻。获1981年国家发明特等奖。该项发明是利用普通野生稻的雄性不育株作母本,矮杆籼稻为父本,经过连续回交,育成二九南一号、V20、珍珠97等保持系及其同型不育系。通过广泛地测交筛选,选育一批优良恢复系,完成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配制南优二号、三号;籼优二号、三号,V优6号等杂交组合,还研究出一整套有关杂交稻繁殖制种和杂种一代的高产栽培技术。1980年,该发明作为中国第一项农业技术转让给美国。

4. 袁农平什么时候发明杂交水稻

1973年,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

在他的率领下,先后于2000年、2004年和2011年实现了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标也于2014年10月实现历史性突破,为进一步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奠定了基础。

(4)杂交水稻发明扩展阅读

成就

2016年11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以及相关技术专家、测产验收专家来到兴宁,对华南双季稻年亩产三千斤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进行测产验收。现场实割测得晚稻平均亩产705.68公斤(干谷)。

同样该攻关模式,2016年7月20日在兴宁经过专家组实割测得早稻平均亩产832.1公斤,加上本次实割产量,实现双季超级稻年亩产1537.78公斤,创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

2018年5月22日,位于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的有机覆膜直播试验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测得亩产1065.3公斤,创下海南省水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5. 杂交水稻的发明时间

1963年
其基本的思想和技术,以及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Henry Beachell也被学术界某些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由于Henry Beachell的设想和方案存在着某些缺陷,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后来日本人提出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提出可以寻找合适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来作为培育杂交水稻的基础。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日本人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另外日本人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水稻育种新方法,比如赶粉等,但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法完成杂交水稻的产业化。袁隆平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至今。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6.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算不算专利是他发现还是他发明的应该叫杂交水稻技术吧

1、杂交水稻不能算专利,而杂交水稻的杂交技术培育的方法算专利。

2、杂交水稻的基本思想和技术,以及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Henry Beache也被学术界某些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由于Henry Beache的设想和方案存在着某些缺陷,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3、袁隆平于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1973年,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1997年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国际上引起高度重视。

在他的率领下,先后于2000年、2004年和2011年实现了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标也于2014年10月实现历史性突破,为进一步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奠定了基础。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6)杂交水稻发明扩展阅读

袁隆平主要贡献

1、袁隆平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2、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即方法上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程序越来越简单而效率越来越高;杂种优势水平上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优势越来越强,促使杂交水稻一步一步向新的台阶迈进。这一思路已被国内外同行采用,并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指导思想。

7.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他一个人发明的吗

其基本的思想和技术,以及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Henry Beachell也被学术界某些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由于Henry Beachell的设想和方案存在着某些缺陷,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后来日本人提出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提出可以寻找合适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来作为培育杂交水稻的基础。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日本人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另外日本人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水稻育种新方法,比如赶粉等,但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法完成杂交水稻的产业化。袁隆平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至今。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8. 中国的杂交水稻能否成为中国的第六大发明

几内亚杂交水稻实验田,见证了以“杂交水稻之父”为代表的世界农业科学家对非洲人民的拳拳爱心。本报资料照片

本报讯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重点援助对象的非洲,终于成功种上了中国杂交水稻。昨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派专家张其茂回到长沙,他在第一时间,把中国杂交稻在几内亚种植成功并实现产量翻番的好消息报告给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在国际粮农组织工作日程表上,杂交水稻技术被列为对贫困国家和地区实施援助的首选技术,饱受饥荒之苦的非洲及东南亚,成为首选受援助地区。几内亚是中国杂交水稻驰援非洲的第一站。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杂交水稻发明人袁隆平院士矢志不渝的理想,饥荒严重的非洲地区,更是让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深感责任重大。2003年开始,他先后委派专家彭既明、张其茂到几内亚,进行杂交水稻试验研究和开发,力图寻找依靠杂交水稻技术解决非洲地区温饱问题的突破口。

示范试种:总统一马当先

两年时间,中国专家通过进行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和适应性研究,筛选出一批适合几内亚推广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并经新品种展示和规格化高产栽培新技术示范,引起几内亚总统和当地农民浓厚兴趣。

张其茂告诉记者,几内亚共和国总统孔戴曾三次到试验地考察,对中国杂交水稻高产长势赞不绝口,并主动在他的农场示范试种。去年,总统农场共种植中国杂交水稻50公顷,今年,他提出要将余下50公顷稻田全部改种杂交稻,并计划在几内亚全国推广。

令总统先生青睐有加的中国杂交稻,在几内亚究竟展现出了怎样的“魅力”,以至于备受推崇?

难以置信:不施肥产量翻番

中国杂交稻进入几内亚以前,当地稻谷产量约为每公顷1.6吨,杂交稻播种几内亚,其高产性能首次让该国农民看到了一个耕种的“神话”。

在几内亚金迪亚、科巴等地水稻主产区,专家在水源较好、土地肥沃的地方选择了6个示范点,示范种植面积7.4公顷,示范点多数按当地栽培方法进行,即不施肥料、不施农药,中国杂交稻表现熟期较早,产量增加1倍以上。2004年旱季,专家组织在科巴农场大面积示范,示范种植面积130公顷,单产平均每公顷5.02吨,创几内亚水稻大面积生产最高纪录。采用适合当地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小面积最高实际产量高达每公顷10.797吨。

今年以来,在几内亚,种植着中国“魔稻”的试验田,成为当地农民和该国农业科研人员“观光”、“游览”的一大热门“景点”。

9. 袁隆平怎样发明的杂交水稻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

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

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这项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国已取得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成功后开展杂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

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学生李必湖、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并且育 性转换明显和同步。

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同年他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1987年,国家“863”计划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立为专题,袁隆平组成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开展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历经九年的艰苦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一般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增产5%~10%,且米质一般都较好,近年的种植面积为6000亩左右。



(9)杂交水稻发明扩展阅读

袁隆平1997年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国际上引起高度重视。在他的率领下,先后于2000年、2004年和2011年实现了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

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标也于2014年10月实现历史性突破,为进一步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奠定了基础。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10. 杂交水稻是谁发明的

1960年袁隆平发抄明了杂交水袭稻。

袁隆平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败”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

七十年代中期,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培育成功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现我国杂交水稻的各个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

(10)杂交水稻发明扩展阅读:

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上级为了让袁隆平把杂交水稻研究搞下去,决定调袁隆平到省农科院工作,而妻子邓哲未能随调,只好带着孩子留在了黔阳。袁隆平这一走,夫妻双方就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异地分居生活。理解支持丈夫的邓哲毫无怨言,独自用弱肩承担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

邓哲为袁隆平共生养3个儿子,一个自己有工作的女人拖着3个年龄都只差两岁的男孩子,其艰难困苦之情可想而知。后来奶奶和外婆家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两个70—80岁的高龄老人生活无着,邓哲又把两个老人接到身边一起生活。

阅读全文

与杂交水稻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