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因素都有哪一些啊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世贸组织作用的加强,关税逐渐降低,进出口数量配额,许可证制度,外汇管制等非关税壁垒日益受到约束和限制。新的以技术性壁垒为核心的,包括技术壁垒、环境壁垒、社会责任壁垒、动物福利壁垒在内的贸易壁垒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它们表现出不平衡性、隐蔽性、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成为各国规避多边贸易制约、维护本国就业、保护产业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尺度。 文章在对前人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重点从国际分工和贸易利益分配的角度阐述新贸易壁垒对贸易模式的影响。新贸易壁垒影响了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国际分工的层次化将更加明显,发达国家继续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前端,而发展中国家则继续游走在国际分工价值链的边缘,同时国际分工的地位决定了各国在贸易利益分配中的多寡,选取多个层面对新贸易壁垒影响利益分配进行具体阐述并结合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各个行业面对新贸易壁垒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积极寻求原因,找出应对之策。全文从四个部分进行分析: (1)新贸易壁垒的产生机理及发展态势。分析了新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存在的原因、表现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等问题。通过不同类别新贸易壁垒的比较,肯定相同点,找出相异点,为论题的进一步展开奠定理论基础。 (2)新贸易壁垒对国际分工模式的影响研究。在前人总结国际分工理论的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其在解释新的经济现象时可能出现的谬误,在新的形式下若按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确定国与国的分工模式,发展中国家将会加速形成“比较优势陷阱”,新贸易壁垒的存在将会使整个国际分工呈现“制造中心一创造中心”格局。 (3)新贸易壁垒影响贸易利益的分配。从静态与动态利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产者与消费者,贸易条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新贸易壁垒对贸易利益分配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一方面它会使全球利益分配差异化趋势继续增大,但是另一方面又对全球人类健康、环境保护、职工劳动保护、动物福利均有促进作用,而且若贸易受阻一方提高自身跨越标准的能力,突破新贸易壁垒,实际上也就是零壁垒,大家都能享受自由贸易的福利。 (4)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参与分工及获得贸易利益的影响。新贸易壁垒削弱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且对我国产品的市场准入实行限制,通过横向比较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各个行业及产业的影响,指出我国在参与分工及贸易利益分配上处于弱势地位。最后,从政府和企业的层面找出我国的应对之策,以供决策参考。 本文吸收并借鉴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理论的基本研究成果,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相结合,以新贸易壁垒的产生机理与发展趋势为起点,把对分工模式及利益分配的影响分析为主线,不仅在理论上梳理并界定了新贸易壁垒的概念、种类及产生的积极效应,在实践意义上,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如何在参与国际分工及获得更多贸易利益上提供参考。www.jcthesis.com 代写硕士论文 本文的创新之处:尽管国内对新贸易壁垒的研究很多,但大多局限于对新贸易壁垒的某一具体种类的单个研究,从研究范围上看也多局限于对新贸易壁垒概念、特点、对国际贸易产生的消极影响等层面的分析,能以贸易模式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文献却并不多见。因此,本文的创新之处表现在: (1)在选题上力求以一个新的视角来探讨问题,从国际分工模式和贸易利益分配的角度阐述新贸易壁垒对贸易参与国的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研究角度和深度有所创新; (2)从内容上看,从多个不同层面来分析新贸易壁垒对国际分工和利益分配的影响,重点介绍了新贸易壁垒给各国带来福利分配的差异化以及国民福利净损失的影响,同时肯定了其积极作用。 (3)在对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及利益分配的具体影响的分析及具体建议的提出有一定的创新。
B. 贸易转移效果和贸易创造效果的典型案例,一句话概括!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16至18世纪)。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C. 影响国际贸易的地理要素有哪些
人文地理环境对国际经贸活动的影响,如同自然地理环境一样,也是明 显而深刻的,是国际贸易的社会地理基础。
人口民族、科学技术、环境质量、政治因素和生产力状况等,均属人文 地理环境范畴,它们对国际经贸活动的影响,下面分别叙述。
一、人口、民族的影响
人类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即生产者),又是社会生产资料和生活 资料的消耗者(即消费者),两者是辩证的统一。经贸活动,特别是国际贸 易活动,更是社会生产和国际地域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人类则是其 主宰者。人类对于经贸活动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从世界人口地图上清楚地看到,人口的分布状况是与经济发展及国际贸 易紧密相关的。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区,一般是世界经济、贸易的发达地区。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世界人口集聚程度有增无减,往往使相邻近的一些城市集聚, 乃至连接起来,形成规模宏大的城市群或城市带,如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 和沿着大西洋岸向南延伸的都市带,日本沿太平洋岸的城市带及中国东南部 沿海的城市群等。随之这些地带亦成了经济、贸易、政治和文化等高度集中 的中心地区。
众所周知,人口较多、密度颇高的国家或地区,对各种原材料、燃料和消费品等的需求量就大,必然导致经贸活动的活跃与繁荣。例如亚洲,地域 广大,人口较为密集,居住着全世界大约 60%的人口,粮食消费量极其巨大, 虽然本洲生产的粮食是各大洲中最多的,但每年仍然得从其他各洲调进可观 的粮食,其总量要占全世界粮食总贸易量的一半左右。同样,一个国家或地 区生产水平与生活水平的高低,从某种角度看,受制于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 数量和商品需要量等诸因素。
除此以外,人口素质高低、年龄结构、以及人口增长的速度等,也将影
响国家或地区乃至国际间的经贸活动。
认真地研究、了解、熟悉各个国家与地区人 民和民族的兴趣爱好、风土人情、传统特点,乃至宗教信仰等,有的放矢地 做好外贸商品的供应以及商标、包装等的设计与处理工作,对于开拓对外贸
易市场,有效地做好外贸生意等,是很有必要与必需的。
二、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的 理论,日益为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的实践所证实,也愈来愈被广大 公众所共识。资本主义社会所以能战胜封建社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靠着 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创造了比过去任何社会发达得多的社会生产力。非常 清楚,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差异,实际上是人们掌握科学技术多少的差异, 生产力的不发达,就是科学技术的不发达。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前进,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进步、生产力发展和国际经贸活动中的作用将愈趋重 要。科学技术在经贸活动中的作用有日益 增大之势。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内市场 狭小的资本主义国家,只得以抢占国外市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的办法寻找 出路。
三、环境质量的影响
人类和其生活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贸活动等会 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反之,人类的一切活动又会深刻地作用于地理 环境,并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
地理环境是由土地、大气、水份、动植物等组成的统一整体,其任何一 个部分的数量,或者质量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生态系 统、环境质量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和经济活动。
四、政治因素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各个组成要素会对国际贸易活动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 产生影响,而涉及面更为广泛、影响程度更加深刻的则数政治因素。局势是 否稳定,有否全球或局部战争,国家(地区)执行什么样方针、政策和奉行 何种外交路线,参加政治、经济联盟与否,属于何种社会经济制度,哪个政 党、集团执政,谁来掌权等,均会非常明显地影响社会、经济和贸易。
D. 什么是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扩大贸易创造的条件有哪些
贸易创造是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之间以新创造的来自同盟内伙伴国的进口,替代原先的国内生产的状况。其效果是由于内部关税取消,不再为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国内生产提供保护,以来自伙伴国的低价进口取代高价的国内生产,使消费者提高了福利。
贸易转移是一个年轻的概念,最早出现的贸易转移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瓦伊纳在19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全称是“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理论”。
指一国产品遭到另一国的贸易保障措施后转而大量向其他国家出口。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集中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个方面。贸易转移是指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生产成本国转向从较高成本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这是在一体化过程中应予以注意的情况。
(4)影响贸易创造效果的因素有哪些扩展阅读:
贸易转移效应成因:
(一)保障措施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青睐。
随着世界贸易日益自由化,某种程度上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抬头的趋势。1994年及乌拉圭回合谈判前,不少国家更偏爱采用“灰色区域”性质的贸易保护措施来保护其国内市场,比如借助于双边谈判说服出口国自愿采取限制出口的措施等。
而今,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日益严格禁止或限制类似措施,从而,使得保障措施这样一种“合法化”的补救措施脱颖而出。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向纵深发展,并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潮流。区域集团化及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世界局势变化和冷战结束后经济矛盾突出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表现。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三)非关税壁垒的日益增多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在减低关税上所做努力取得的成效和各国之间双边、多边贸易协定的增多,关税不再是主要的贸易壁垒,而又因为国家利益的永恒性和最大性,非关税壁垒就成了各国屡试不爽的限制进口的措施。
E. 帮我解答几个国际经济学的题目。
1.货币贬值的效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 (1)一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影响最为突出。一般而言,一国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越好。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时滞的影响。 (3)其他国家是否报复,如实施对等的货币贬值。 2.垄断优势理论构成跨国企业垄断优势的多种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优势 技术优势包括技术、知识、信息、诀窍、无形资产等要素。其中新产品、新生产工艺和产品特异化能力是最具实质性的构成部分,它们不仅使投资企业具有独立性,而且常常是东道国市场最需要的。企业的垄断优势主要来自对知识产权的占有,而知识产品具备公共产品的性质,即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而不减少其使用价值。同时知识资产在跨国公司内部转移的成本很低或等于零,国外子公司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利用它而获得当地企业不具备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拥有产品特异化的能力,这在技术已变得标准化的地方更具重要性。依靠对产品做少量变化,或者通过广告形成商标认识,以及给予产品不同的销售条件和附加利益,跨国公司可以控制这些生产和销售差别产品的技术,避免产品被当地企业直接仿制。还有些学者则从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不完全来阐述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例如,由于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一些国家的劳动力相对便宜,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又如,由于证券市场不完全,国家间存在利率差异,使得资本在一国的边际效率或利润高于另一国,导致直接投资流动。 2·规模经济优势 传统理论强调规模经济有利于生产集中,降低成本,从而增强大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但它并不能有效解释对外投资。跨国公司垄断优势主要来自非生产活动的规模经济性,它主要包括集中性的研究与开发,建立大批规模销售网络,进行集中的市场购销、资金筹措和统一管理等。而技术的密集程度与企业规模大小有更紧密的联系,当企业发现它的某些技术资源末被充分利用时,就会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进行多样化的扩展,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优势,最终形成当地企业没有的规模经济优势。 3·资金和货币优势 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通常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它们或者有丰裕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场所,或者有较强的资金筹集能力和来源广泛的渠道。它们对外投资的重要动因来自于为这些资金寻找较高的收益。此外,外汇市场的不完全也是对外投资的重要原因。投资企业拥有相对坚挺的货币可以使它首先在汇率上获得通货溢价的额外收益,这是当地竞争对手通常无法具备的特殊优势。例如,美元高估是刺激美国企业收购东道国当地企业或在当地投资的重要因素。同时美元高估使美国生产成本高于外国生产成本,从而促使美国企业把生产转移到国外。 4·组织管理优势 跨国公司通常拥有受过较好训练和教育并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其组织结构也具有高效率,能迅速作出决策。这些管理上的潜能和优势在企业规模较小时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可以充分利用管理资源的优势,扩展这些管理潜能,使它们由原来狭小的作用空间延展到更大的作用空间,从而驱动更多要素,释放出更大能量。3.关税同盟成立后具有以下静态的效果:
1、贸易创造效果(Trade Greeting Effect)
2、贸易转移效果(Trade Diversing Effect)
3、贸易扩大效果(Trade Expansion Effect)
4、关税同盟成立后,可以减少行政支出
5、关税同盟成立后,可以减少走私
6、关税同盟成立后,可以加强集体谈判力量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
关税同盟建立后,关税体制成为对内取消关税、对外设置差别待遇的共同关税,将会产生以下静态效果:
(1)贸易创造效果
贸易创造效果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构成。关税同盟建立后,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行专业化分工。这样,关税同盟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便被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的进口所替代,从而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生产所带来的利益;同时,通过专业化分工,使本国该项产品的消费支出减少,而把资本用于其他产品的消费,扩大了社会需求,结果使贸易量增加。贸易创造的结果使关税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2)贸易转移效果
假定缔结关税同盟前关税同盟国不生产某种商品而采取自由贸易的立场,免税(或关税很低)地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关税同盟成立后,同盟成员国该产品转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进口成本较同盟成立前出加,消费支出扩大,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这就是贸易转移效果。
(3)贸易扩大效果
贸易创造效果和贸易转移效果是从生产方面考察关税同盟的贸易影响的,而贸易扩大效果则是从需求方面进行分析的。关税同盟无论是在贸易创造还是在贸易转移情况下,由于都存在使需求扩大的效应,从而都能产生扩大贸易的结果。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税同盟可以促进贸易的扩大,增加经济福利,这就是贸易扩大效果。
(4)关税同盟建立后,可减少行政支出
建立关税同盟后,同盟内彼此间废除关税,故可以减少征收关税时的行政支出费用。
(5)关税同盟建立后,可减少走私
由于关税同盟的建立,商品可在同盟国间自由移动,在同盟内消除了走私产生的来源,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查禁走私的费用支出,还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6)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增强集团集体谈判力量
关税同盟建立后,集团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统一对外进行关税减让谈判,有利于同盟成员国地位的提高和贸易条件的改善。
F.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有何关系
定义
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是指在关税同盟内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的商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创造出来。
当关税同盟中一个国家的一些国内产品被来自同盟国的另一国家的较低生产成本的进口产品替代时,就产生了贸易创造。[2]
传统观点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自由贸易可以使世界经济福利最大化,而关税同盟至少在伙伴国之间可取消关税壁垒,在区域内实行自由贸易,使世界经济福利增加。因此,建立关税同盟对经济发展有利。但是,瓦伊认为,关税同盟不一定意味着向自由贸易过渡,因为它在伙伴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而对外部世界实行保护贸易。这种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相结合的格局会产生两种效果:“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
关税同盟内部实行自由贸易,使国内成本高的产品为伙伴国成本低的产品所替代,原来由本国生产,现在从伙伴国进口,由此新贸易被“创造”出来了。本国可以把原来生产高成本产品的资源转向生产成本低的产品,从而得益。同时,关税同盟对外实行统一关税,对第三国的歧视导致从外部进口减少,转为从伙伴国进口,使贸易方向发生转变,产生“贸易转移”。由于原来从外部世界进口成本低的产品改为从伙伴国进口成本较高的产品,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G. 什么是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是指在关税同盟内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的商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创造出来。
贸易转移是指关税同盟对外实行统一关税,对第三国的歧视导致从外部进口减少,转为从伙伴国进口,使贸易方向发生转变,产生“贸易转移”。
H. [33] 什么是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所谓贸易创造,是指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了关税和内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容施,造成了他们相互之间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我们假设,有三个国家,即甲国、乙国和丙国,在甲国和乙国组成关税同盟之前,甲国从卖价较低的丙国进口商品A,而不从乙国进口。现在甲国和乙国组建了关税同盟,由于乙国的A商品再出口到甲国去不向甲国缴进口关税,而丙国没有加入关税同盟,要缴关税,所以,乙国A 商品在甲国市场上的卖价就要低于丙国,因而甲、乙两个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规模扩大了。与此同时,甲国的居民享受了较低价格进口商品的利益或曰“福利”。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是指形成关税同盟之后,由于取消了同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税但保留了对非同盟成员的关税,从而发生了同盟成员的低效率(高成本)生产取代非同盟成员的高效率(低成本)生产,即在差别待遇的影响下,某一同盟成员把原来向非成员国的低成本进口转向同盟成员国的高成本进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进口成本增加的损失。 说的简单点就是中国人长说的有钱大家赚么~求采纳
I. 贸易创造的缺陷
传统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理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缺陷也不言自明:只分析了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忽视了动态效应,其次是过于重视生产与进口成本问题。那么,贸易创造只意味着得益,贸易转移只意味着损失吗?我们将分别对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的正负作用展开分析。
贸易创造的正面作用首先表现为节约了本国的生产资源,这里不再赘述。其次,于伙伴国而言,扩大了出口市场,其结果之一是产生了规模经济效应,于两国有利。假设在自由贸易之前,本国和伙伴国都生产两种产品X和Y,且规模收益递增,但因关税作用,没有实行专业化生产,假定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如下图3(a)所示:
两国都分别将生产资料一半用于生产X.另一半生产Y.则分别可得到OC的X和OD的Y.但若专门生产X或Y.则可得到OA的X或OB的Y.因规模收益递增,OA〉20C.OB〉20OD.现在实行自由贸易.贸易创造将使本国专门生产X.伙伴国专门生产Y.两国综合可能性曲线将变成图3(b)中的情况。OA=OA.OB=OB.若社会无差异曲线1在E点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很明显它要高于没有贸易创造之前“各自为政”情况下与G点相切的无差异曲线F,社会福利增加了。
贸易创造的负作用首先是表现为为本国企业增加了竞争对手,虽然竞争从长远看来并非坏事,但挤占了部分市场,对本国企业发展不利。于发展中国而言尤甚。美墨之间的合作已显示出这种局限性。墨西哥国门敞开,美国商品的涌入将本国企业推至竞争前沿,难有反击之力。墨西哥贸易逆差过后又发生金融危机与此不无关系。其次,贸易创造的负作用,表现为对经济大国贸易条件有不利作用。关税效应是减少该国投入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数量和它试图在世界市场上购买的进口数量。贸易创造导致本国出口与进口增加,从而出口与进口价格发生波动。出口价下降(因为世界供给增加了一个不可忽略的量),进口价格上升(因为对进口品需求有一个较大的增加)。变化的结果是贸易条件(出口价/进口价)下降,使该国福利下降。
贸易转移的负作用在传统理论中表现为生产成本的上升,导致资源浪费,其正作用却被忽视了。其正作用主要表现为为伙伴国扩大了出口市场,也会产生类似于上文中分析的规模收益作用。这一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轻视。本文第二部分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不理想的原因,但并不说明其合作是失败的。因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工业,扩大出口,而贸易转移恰好使成员国将进口由外部世界转到成员国之间,这对于急需发展新兴工业的国家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尽人意,但仍不放弃探索的原因之一。但贸易转移的得益往往不均衡,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成员国得益较大。如拉美自由贸易协会成员国中,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已建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属区内较发达国家,得益较多;阿根廷区内出口比例在50~60年代间由14.3%上升到24.9%,而其他成员国受益较少。这也是成员国之间争吵不休原因之一,但不可因此忽略贸易转移的正作用。
J. 国际贸易中试论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关税同盟理论
西方学者将关税同盟当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因此,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与探讨也就比较广泛而深入。其中令人注愈的是美国经济学教授维纳(J " Viner)和利普西(R " G " Lipsey )等人所集中讨论的有关税同盟的静态和动态效果。
(一)关税同盟静态效果的表现
1.贸易创造效果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利益。它由生产利益和消费利益构成。关税同盟成立后,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化的生产,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从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进口。其结果是:一方面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贸易量;另一方面使本该用于该种产品的生产资源被更为有效地用于他处,从而提高了生产利益。 例如,某产 品在 A, B, C三国的成本分别为$ 25, 15, 10, A国进口关税水平为 200 %。关税同盟成立前,由于关税的保护,该产品以A国的价格为最低,因而 A国自行生产。AB两国成立 同盟后,对 B国取消 了关税壁垒,B国的该产品的价格下降,低于 A国水平,于是,A国从 B国进口该产 品。
2.贸易转移效果 贸易转移效果(Trade Diversing Effect)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外设立统一的关税壁垒,使某成员国在购买同盟内廉价的产品时可能导致某种转移性损失。关税同盟成立前,该国可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同盟成立后,则通常转向从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如果后者不同于前者,则意味着进口成本增加,消费开支扩大,使得同盟内社会福利水平下降。同时,这也意味着关税同盟外最有效率的生产能力和最有效的资源被闲置,从而降低了世界福利水平。例如,某产品在 A, B, C三国的生产成本仍为$25,$15,$10, A国的进口税率则为 100%。关税同盟成立前,C国的该产品的价格(包括关税)最低,因此,A国从 C国进口。AB国关税同盟成立后,AB两国之间废除关税,B国的该产品价格低,于是,A国改从 B国进口。这样,就从成本最低的 C国转变到了同盟内成本最低的B国,这便是贸易转移效果。
(二)对关税同盟静态效果的讨论
1.关税同盟产生 “贸易创造效果”与 “贸易转移效果”的可能性分析
前面讨论贸易创造效果与贸易转移效果时,是假定 A, B,C三国都生产某产品,且成本各不一样。事实上,还有以下可能。(1)建立关税同盟前,A, B两国都不生产该产品,而从生产成本最低的C国进 口。那么,A, B结成同盟后,不会引起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果。 (2)建立关税同盟前,A, B两国都生产该产品,且比 C国成本要高,即各国在关税保护下重复性地自行生产并进行竞争。关税同盟建成后,则在同盟内进行专业分工,由生产效率较高的B国生产该产品并满足 A国的播要。这样,在同盟内实现了生产的专业化和自由贸易,从而在内部创造和扩大了贸易,这就形成了贸易创造效果。(3)建立关税同盟前,A国不生产该产品,B国较 C国以更高的成本生产,这时,A国从 C国进口。A, B结成同盟后,A,B间废除关税并对C国采取共同的关税,此时,本从 C国进口就转向了从同盟内的 B国进 口,这就意味着在关税同盟内保护了落后工业。因此,要在形成 “贸易转移效果”的同时,表现出贸易保护的倾向。
2.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之间关系的分析 关税同盟既是同盟内自由贸易的政策工具,又是对同盟进行贸易保护的工具。从整体范围来讲,贸易创造增加社会整体福利,而贸易转移则在某种意义上降低了这种福利。对此,米德、利普西等经济学家利用供求曲线进行了更为精密而深入的阐述与分析。
如图 8一1所示,假定三个国家:本国(H),同盟国(C),同盟外国家(W)。S, D分别为 H国某产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P为该产品的价格,Q为产品的数量,生产该产品的成本从低到高的次序为W, C, H。
最初,H国从 C国进口,价格为 Pwr(进口价格Pw与关税T组成),消费量为 ob,国内生产为 oa,进口量为 ab (ob - oa) 。
现在,H国与 C国结成同盟,该产品在 H国的价格下降到Pc(取消了关税),于是,消费最扩大到od,国内生产下降到oc,进口量为cd。此时,ca + bd为创造出来的贸易量。△efg与△hij为贸易创造带来的经济效益。△efg表明国内生产该产品的数量下降,使本该用于此方面的资源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利用,它被称为贸易创造的生产效应。△ hij说明价格下降后,需求量增加,从而被称为贸易创造的消费效应。但同时,由于进 口从成本最低的 W 国变成 C国,贸易量 ab从全球最有效率的生产者进口转向同盟内效率最高的生产者。这种贸易转移意味着 H国利益的损失和全球效率的损失。将 H国作为整体考虑(即征收的关税亦是福利之一),结成同盟后,必须对 ab最的进口支付高价格Pc以代替Pw 。 Pc与Pw的差额就是韧外付出的单位产品的成本。因此,矩形gilk就是贸易转移带来的福利的损失。 因此,维纳指出,建立关税与否,取决于这两者的实际效果 。同盟成立后 ,可能会发生 贸易创造得利大于 贸易转移的损失,也可能相反,它取决于△efgf△hij与矩形gilk的面积大小。 3.关税同盟静态效果大小的分析 关税同盟成立后,其静态效果所产生的福利的大小受到多因家的影响 : (1)同盟前关税水平越高,同盟后贸易创造效果越大; (2)关税同盟成员的供求弹性越大,贸易创造效果越大; (3)关税同盟成员的生产效率越高,贸易创造效果越大;(4)关税同盟成员与非成员的产品成本差异愈小,贸易转移的损失愈小; (5)关税同盟成员对非成员的进 口需求弹性愈低,非成员对成员的出口供给弹性愈低,则贸易转移的可能性愈小; (6)关税同盟成员对外关税愈低,贸易转移的可能性愈小; (7)关税同盟的成员愈多,贸易转移的可能性愈小; (8)关税同盟成员间的贸易量愈大(或与非成员之间的贸易量愈少),贸易转移的可能性愈小; (9)一国国内贸易比重越大,对外贸易比重越大,则参加关税同盟获利的可能性越小,即贸易创造效果越大; (10)关税同盟成员间的经济结构越相似(或互补性越小),贸易创造效果越大。因此,关税同盟往往在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相似的国家间建立,以获得较多的贸易创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