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度网站是什么时间成立的啊!!!!
2000年。下面的它的简介:
今日红极一时的网络公司,其名取自于辛弃疾的词:“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李彦宏是网络的总裁。
李彦宏不平凡——他在著名搜索引擎Google、Infoseek、Yahoo于网络世界如日中天的时候,逆风飞扬,回到中国来搞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
他和IT界传奇人物比尔·盖茨、迈克·戴尔一样,放弃了唾手可及的“洋博士”学位,辍学经商,一举成功。
他在2000年6月互联网的寒冬里,不但一举拿下新浪、搜狐、网易、TOM的技术委托大单,而且第二次融资1000万美元成功。
他创建的网络搜索引擎,三年成名,在中国堪与Google比肩,六年上市,扬眉海外资本市场,长国人产业信心。
当年的阳泉小子
李彦宏,山西阳泉人,1968年出生。
和那一代出生的人一样,没上过幼儿园,启蒙教育也基本上是他的两个姐姐教的。李彦宏8岁的时候,被送到阳泉一小上小学。当时的李彦宏对老师的态度是:哪个老师表扬他,他就乖乖听谁的;谁要是批评了他几句,他就会在课堂上调皮捣蛋。大多数小学老师都认为李彦宏不是一块学习的料,李彦宏也不觉得自己是。
考上阳泉一中后,李彦宏变得“老实”起来,而这股“老实劲”一直保持到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图书情报系。
但图书情报专业跟他理想中的太不一样了,整日里接触的就是文献、目录,枯燥、乏味。在一般人的眼里,图情系学生的归属或许就是在某个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李彦宏的志向显然不在这里。但也正是这门李彦宏并不热爱的学科,为他以后创办“网络”提供了专业知识的支撑。
人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机会,有的机会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就看你是否把握得住,但更多的机会则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李彦宏试图改变自己不经意选错专业的命运。
他为自己设定了一条出国留学的路,买来一大堆“托福”书猛啃,每天“三点一线”:宿舍—教室—图书馆。本来,他在校学生会谋得一个组织部副部长的职位,但掺和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不适合走“红专”道路,逐渐就淡出了。北京大学提倡学生选修其他系的课程,李彦宏喜欢计算机,觉得这个专业前景好,所以,也经常去计算机系旁听一些专业课程。
1991年,李彦宏从北京大学毕业。怀抱硅谷梦的他,广种薄收,一次向美国十多所大学递了申请,最后被纽约布法罗大学录取。
布法罗风景秀丽,李彦宏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正是白雪皑皑,冰封大地。布法罗大学,本不招大陆留学生,只因为学校聘了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教授,在教授的要求下,学校破例招了他们几个中国大陆学生。
初来乍到,李彦宏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编写程序,经常在学校忙到凌晨2:00。李彦宏的勤奋,其实也是众多中国留学生初到美国的真实写照——补习、上课、打工。
毕业后,李彦宏被一家金融信息服务公司聘用,开始了他的工作生涯。三年后,他从新泽西州踏上去硅谷的第二次创业之路。那是1997年的夏天,阳光同他的梦想一样绚烂。
硅谷是李彦宏心中的梦。那里有惠普、雅虎,那里有互联网和风险投资,那里有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分校。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寸阳光,都让他向往。
李彦宏去的是Infoseek公司。时任Infoseek公司首席技术官的威廉·张一直在等着他。如同任何一个程序员,李彦宏一直想做“大家需要的东西”,加盟Infoseek使他兴奋不已。看着每天有几百万人在使用自己设计的东西,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感。
那时,李彦宏的住所离网景公司很近。晚饭后他常去网景公司附近散步,看着一栋栋办公楼拔地而起,尘土飞扬的荒地几个月后就变成了漂亮的网景工业园区,这让他一次次地感叹新经济的魔力。硅谷的中国工程师很多,李彦宏经常去参加大家的聚会,大家聚在一起,就谈哪家公司上市了,股票价格一路飙升啦;谁谁又通过股权赚了钱,别墅买到山上去了啦。
每一次谈话都是一次躁动。
1999年10月,中国政府邀请了一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李彦宏有幸在受邀之列。
从“国庆典礼”返回美国的李彦宏已经无心在Infoseek继续干下去,他想起了好朋友徐勇。11月的某一天,徐勇应约来到李彦宏的家里谈“大事”。
李彦宏拿出一份“保密协议”,徐勇有些惊讶,但马上转为镇定——李彦宏在硅谷两年半,也习惯美国人的谈话做事风格了。
徐勇在“保密协议”上签了字。李彦宏说:“我们回国搞一家互联网公司吧。”
网络就要在中国开张了。
网络公司真正开张是在2000年3月份,除了财务、出纳、行政外全是技术人员,李彦宏和徐勇兼做销售工作,专职的技术人员有5人,其他都是来兼职的北大、清华的学生。不是不想多招几个技术人员,李彦宏感叹,国内那时真正懂搜索引擎技术的人才太少,只好一边干,一边自己培养。
李彦宏的新公司选在北大资源楼。这个地方紧邻北大,和中关村隔四环相望,非常适合技术创业。他这套选址的技术是从硅谷学来的,硅谷的很多IT创业公司就环绕斯坦福大学办公,老师和学生兼职起来方便。
北大资源楼刚好余下两间房,420在楼道的转角,面积大些,适合技术人员集中办公;406正好在楼道的中间,不到20平方米,李彦宏就把财务、行政安排在里面。李彦宏自己的办公室设在420靠窗处,从窗口斜望出去,他当年在北大读书时住的43号楼一览无余,每到晚上,43号楼的灯光总能勾起他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回忆。
北大资源楼被一片绿树环抱,楼下的那棵老槐树少说也有30年树龄了,那个夏天,知了在这棵树上炸开了窝,整个晚上不停地鸣叫,像在开一次没完没了的研讨会。420房整夜亮着灯,有人困了,躺在椅子上就睡;有人实在扛不住睡意,就去厕所洗把脸,回到电脑前接着干;“烟民”们抵抗黑夜的办法明显更多,端一把椅子,在厕所旁的过道里吞云吐雾,听知了唱夜歌。网络就在这么一个校园民谣似的环境中诞生了,并且用两年的时间一举拿下了80%的中文搜索市场,2002 年初,公司便搬到了更加宽敞的海泰大厦。
2002年春节后,网络又迎来了新一轮扩军,这次是因为Google引起的。
当时Google中文版已在中国推出了两年,在中国网民中的口碑越来越好。一种压力开始令李彦宏不安——一方面是网络占据着中国市场80%的份额,另外一方面Google已经在国际上成为最主流的搜索引擎。当Google在国外像引擎杀手一样,相继把Infoseek、雅虎斩于马下。李彦宏就开始憋着一股劲。别的国家你攻城掠地也罢,在中国,我李彦宏是要与你血战到底的。
于是2002年3月,李彦宏建立了技术突击队,花重金招募了不少研发人才,准备赶超Google的技术优势,李彦宏给这次秘密技术行动命名为“闪电计划”。
按照李彦宏的意见,“闪电计划”小组成员必须在9个月内“让网络引擎在技术上全面与Google抗衡,网络的日访问页面(Pageview)要比原来多 10倍,日下载数据库内容比Google多30%,页面反应速度与Google一样快,内容更新频率全面超过Google……”
那年夏天,天热得出奇。
“闪电小组”的成员们专注在技术上革新,工作间歇也有了点独特的小发明:他们买了一部遥控玩具汽车,把需要交换的磁盘和文档放在玩具车上,谁需要什么,就由车运过去,省了不少腿脚功夫。还有人买了滑板车,站在滑板上去财务室报账。“闪电小组”忙中取乐,一团热火。
但到2002年8月,李彦宏对“闪电计划”的进展仍然感到不满意,决定自己亲自兼任组长,带领小组成员研发。由于他在搜索引擎方面的技术积累已经很深,加之对当时世界前沿技术非常了解,他的加盟,确实使“闪电计划”的进展比原来大大加快,到2002年12月,老楼下的那棵老槐树掉下了最后一片叶子,新楼里的“闪电计划”也终于大功告成,一段忙碌的攻坚岁月尘埃落定。
“闪电计划”的结果是辉煌的。在网络,有人悄悄地删掉了Google的链接,理直气壮地用自己的产品。在网民中,网络的口碑开始赶上Google。遇见道上的朋友,李彦宏不好“赤化”别人,就由市场总监毕胜“代唠”:“网络已经不比Google差!”据说被他们“赤化”的朋友,没有一个认为上当受骗。比较中肯的评价认为,从那时起,“在中文搜索领域,网络和Google一样好用了”。
很显然,“闪电计划”是成功的,一方面击败了最大的对手,市场份额又一次得到扩张;另一方面公司技术力量得到加强,研发队伍跟着扩大起来。这次计划结束后,公司没有召开“庆功会”。李彦宏带着大家去郊外玩了两次,算是对大家的犒赏。
网络前面的路还很长,比起硅谷的同行来,李彦宏只是对中国的路更熟一些。
2. 互联网的发明时间 地点 意义
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军方开发的阿帕网(APAR net),大概在上世纪60年代成型,70年代开始逐渐转为民用
主要是防止在遭受苏联突然核攻击以后全军指挥系统失去联系而研制的,别想多了
人家一开始就是军用的东西
至于http协议则是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鼓捣出来的
3. 百度知道这个网站的发明人是谁这个网站是什么时候开通的
知道开通四个来月了
老总是马化腾
发明人是网络的团队
4. 因特网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因特网的发明和应用
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因特网如同一张蜘蛛网,即使一部分网线中断,整个网络仍完好无损。它的首次通信,即数据包交换,是1969年在美国南加州两个实验室的计算机之间进行的。它是打破信息堡垒的工具,使人们廉价地获取各种知识成为可能。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100年前,人们要给异地的亲友送去问候,大多要依靠驿差的长途跋涉。如今,坐在家中的电脑前轻点鼠标,远在万里之遥的友人便可在瞬间收到你发去的电子贺卡。于1969年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使现实生活发展到匪夷所思的地步。到1999年底,全球因特网使用者达2.6亿,预计2005年可达到7.65亿,计算机网络已经把全世界联成为一个“地球村”,全世界正在为此构筑一个“数字地球”。
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曾经下过一个重要论断:“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系统的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的时代。”
1968年,美国国防部提出一种设想:如果能够建立一个网络系统,类似蜘蛛网,它的特点应该是没有中心,一旦战争爆发,一部分网络被破坏,其他网络可以照常工作。为此,美国国防部在其下属的高级研究项目署(ARPA)成立一个专家小组,专门研究这个所谓的“蜘蛛网”系统。研究人员把若干小型计算机相互连接起来,当时把这一组计算机称作信息处理器,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的计算机局域网络。研究结果表明,完全可以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不需要中心控制系统,在局部系统遇到破坏的情况下,整个系统照常运转。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美国国防部就建起了一个计算机网络的雏形——ARPA网。ARPA网由4个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组成,3个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另一个设在内华达州。尽管ARPA网还处在研究阶段,但是由于它运作顺利,很快在学术界传开了,人们纷纷要求加入ARPA网。
1972年,研究人员首次运用ARPA网发送电子邮件,便获得成功,这标志着网络开始与通信相结合。进入8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从美国传到世界各地,但也只是局限在研究部门和大学的范围,然而它的商业潜能已默默地引起了各国的注意。
把时间拉回到1955年,美国田纳西州民主党参议员阿尔伯特·戈尔在美国国会提出一个对美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州际高速公路法案”。戈尔及高速公路的其他支持者看到,美国中部地区正在从农业经济发展成为制造经济。一个高效州际系统可以更快地把更多的物资输送给更多的人,从而加速经济发展,使制造商和消费者均能受益。这个法案的提出,为后来建立和发展因特网(INTERNET),奠定了政治和舆论基础。
36年后的1991年,老戈尔的儿子国会议员阿尔·戈尔向政府提出,资助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法案,他把这个项目昵称为“信息高速公路”。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在当年的11月签署了这一法案。可以说,美国从此才开始重视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
克林顿入主白宫后,阿尔·戈尔担任副总统。他们执政的第一年,便成立了由戈尔主持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顾问委员会,同时以政府的命令,发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即“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及其内容。命令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是硬件、软件、技能的综合,它使人们之间以及人们与计算机和业务机构的联系更加便利。1994年1月25日,克林顿在其《国情咨文》中对这个项目作了发展规划,其长期目标是:用15年到20年的时间建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全国的、最终是全世界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即因特网。
因特网的发展比预期的要快得多。1995年,北美、欧洲和东亚地区迎来了网络建设的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网络年。
5. 互联网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互联网始于1969年,是在ARPA(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西南部的大学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Stanford ResearchInstitute(史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UniversityofUtah(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有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到1970年6月,MIT(麻省理工学院)、Harvard(哈佛大学)、BBN和(加州圣达莫尼卡系统发展公司)加入进来。到1972年1月,Stanford(史坦福大学)、MIT’sLincolnLabs(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Carnegie-Mellon(卡内基梅隆大学)和Case-WesternReserveU加入进来。紧接着的几个月内NASA/Ames(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Mitre、Burroughs、RAND(兰德公司)和theUofIllinois(伊利诺利州大学)也加入进来。之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无法在此一一列出。
1968年,当参议员TedKennedy(特德.肯尼迪)听说BBN赢得了ARPA协定作为内部消息处理器(IMP)”,他向BBN发送贺电祝贺他们在赢得“内部消息处理器”协议中表现出的精神。
互联网最初设计是为了能提供一个通讯网络,即使一些地点被核武器摧毁也能正常工作。如果大部分的直接通道不通,路由器就会指引通信信息经由中间路由器在网络中传播。
最初的网络是给计算机专家、工程师和科学家用的。当时一点也不友好。那个时候还没有家庭和办公计算机,并且任何一个用它的人,无论是计算机专家、工程师还是科学家都不得不学习非常复杂的系统。以太网-----大多数局域网的协议,出现在1974年,它是哈佛大学学生BobMetcalfe(鲍勃.麦特卡夫)在“信息包广播网”上的论文的副产品。这篇论文最初因为分析的不够而被学校驳回。后来他又加进一些因素,才被接受。
由于TCP/IP体系结构的发展,互联网在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这个体系结构最初是有BobKahn(鲍勃.卡恩)在BBN提出来的,然后由史坦福大学的Kahn(卡恩)和VintCerf(温特.瑟夫)和整个七十年代的其他人进一步发展完善。八十年代,DefenseDepartment(美国国防部)采用了这个结构,到1983年,整个世界普遍采用了这个体系结构。
1978年,UUCP(UNIX和UNIX拷贝协议)在贝尔实验室被提出来。1979年,在UUCP的基础上新闻组网络系统发展起来。新闻组(集中某一主题的讨论组)紧跟着发展起来,它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交换信息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然而,新闻组并不认为是互联网的一部分,因为它并不共享TCP/IP协议,它连接着遍部世界的UNIX系统,并且很多互联网站点都充分地利用新闻组。新闻组是网络世界发展中的非常重大的一部分。
6. 万维网发明多长时间了
当地时间4月4日,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Tim Berners-Lee刚刚获得了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颁发的图灵奖(A.M. Turing Award),该奖项是全球范围内计算机科学领域最负盛名的大奖,通常被称为“诺贝尔计算机奖”。该奖项的100万美元奖金由Google提供的。
在当天发布的公告中,美国计算机协会赞誉Tim Berners-Lee发明了万维网、第一个网络浏览器、以及允许网络扩展的基本协议和算法,而2017年也正恰恰是图灵奖五十周年。
1989年,同时在 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任职期间,麻省理工学院调查员Tim Berners-Lee提出了万维网的初步构想。1990年,他设计制作出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1990年12月25日,他成功利用互联网实现了HTTP客户端与服务器的第一次通讯。
众所周知,万维网是人类历史上最深远、最广泛的传播媒介——其发明让全世界的人们得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史无前例的沟通和交流,也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的爆发性增长激动人心,而去中心化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需要知会任何人,就可以购买一台计算机、装上一些软件、插上网线,然后我就是网络的一部分了,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声音。人们认为,当这些见解和声音汇聚在一起时,会形成另外一些激动人心的东西。比如我自己就认为,维基网络、众筹等都是很好的实践。
7. 互联网起源于什么时候
因特来网是Internet的中文译名,它的源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
20世纪60年代末,正处于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军方为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受到袭击时,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联系,便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了一个军用网,叫做“阿帕网”(ARPAnet)。阿帕网于1969年正式启用,当时仅连接了4台计算机,供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用。这就是因特网的前身。
到70年代,ARPAnet已经有了好几十个计算机网络,但是每个网络只能在网络内部的计算机之间互联通信,不同计算机网络之间仍然不能互通。为此,ARPA又设立了新的研究项目,支持学术界和工业界进行有关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想用一种新的方法将不同的计算机局域网互联,形成“互联网”。研究人员称之为“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这个名词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8. 手机网站什么时候发明的
差不多吧,如果是最先的可能还要早些。
9. 搜索引擎什么时候发明的是谁发明的
所有搜索引擎的祖先,是1990年由Montreal的McGill University三名学生(Alan Emtage、Peter Deutsch、Bill Wheelan)发明的Archie(Archie FAQ)。Alan Emtage等想到了开发一个可以用文件名查找文件的系统,于是便有了Archie。Archie是第一个自动索引互联网上匿名FTP网站文件的程序,但它还不是真正的搜索引擎。Archie是一个可搜索的FTP文件名列表,用户必须输入精确的文件名搜索,然后Archie会告诉用户哪一个FTP地址可以下载该文件。 由于Archie深受欢迎,受其启发,Nevada System Computing Services大学于1993年开发了一个Gopher(Gopher FAQ)搜索工具Veronica(Veronica FAQ)。Jughead是后来另一个Gopher搜索工具
互联网发展早期,以雅虎为代表的网站分类目录查询非常流行。网站分类目录由人工整理维护,精选互联网上的优秀网站,并简要描述,分类放置到不同目录下。用户查询时,通过一层层的点击来查找自己想找的网站。也有人把这种基于目录的检索服务网站称为搜索引擎,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并不是搜索引擎。 1990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University of McGill)计算机学院的师生开发出Archie。当时,万维网(World Wide Web)还没有出现,人们通过FTP来共享交流资源。Archie能定期搜集并分析FTP服务器上的文件名信息,提供查找分别在各个FTP主机中的文件。用户必须输入精确的文件名进行搜索,Archie告诉用户哪个FTP服务器能下载该文件。虽然Archie搜集的信息资源不是网页(HTML文件),但和搜索引擎的基本工作方式是一样的:自动搜集信息资源、建立索引、提供检索服务。所以,Archie被公认为现代搜索引擎的鼻祖。
10. 网络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发明的
博纳来斯-李被认为是是自世界互联网的发明者。博纳斯.李于1990年在欧洲核研究所任职期间发明了互联网,互联网络使得数以亿计的人能够利用浩瀚的网络资源。博纳斯.李并没有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或是限制它的使用,而是无偿地向公众公开了他的发明成果,从而使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发展。如果没有博纳斯.李的发明,也就没有今天的「WWW」网址。因特网可能还只是少数几个计算机专家的特有领域。
芬兰技术基金会奖励他1百万欧元(120万美元)作为他为互联网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