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科技创新手抄报资料
请问带我去
①探月工程——首次探测 月球背面:
2018年,中国探月工程将实现新突破。嫦娥四号任务将于今年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实现国际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巡视勘察,谱写月球探测历史新篇章。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刘继忠介绍:
嫦娥四号今年的发射任务将分别于5月和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施。计划5月发射中继星,首次在地月朗格朗日L2点放置卫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面站之间的测控通信;12月发射着陆器和巡视器,在中继测控支持下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就位和巡视探测,科学探测数据再通过中继星转发至地面接收站,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②北斗卫星——密集发射 全球组网:
进入2018年,北斗卫星迎来高密度发射之年。与此同时,我国自主研制和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进入发展新阶段:系统性能、卫星寿命、服务精度大为提升,提供服务的地区范围更广,进一步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角色靠近。
“2018年底前,将发射10多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建成基本系统,覆盖‘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到2020年,将发射30多颗卫星,向全球提供服务。”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言人冉承其介绍。
③深海科考——“七龙”探海 更深更远:
“深海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人类未来发展的蓝色空间,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新疆域。”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说,2018年对国家深海事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2018年,我国将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下功夫,力争在深海探索中占据先发优势。
深海装备,是深海大洋调查的有力保障。今年,会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号无人有缆潜水器、“潜龙”无人无缆潜水器组成的“三龙”深海装备体系为抓手,促进深海技术的创新突破。比如持续推进“蛟龙号”和“潜龙二号”的技术升级与应用。
④量子技术——通信计算 继续领跑:
2017年12月19日凌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杂志对外发布2017年度改变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入选。《自然》杂志为每一名入选者做了一篇新闻特写,其中以“量子之父”为题报道了潘建伟。
毫无疑问,潘建伟是世界量子技术领域里最好的科学家之一。在他的带领下,中国量子通信研究迅速从“跟跑”实现“领跑”,目前已领先世界5年到10年;中国量子计算研究也迈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
⑤核电技术——高温低温 全面发力:
核科技作为重要的科技领域,备受社会关注。岁末年初,核科技持续自主创新再结硕果,呈现出新堆型扎堆的可喜现象。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日前在京正式发布其自主研发的“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
与此同时,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也传来捷报,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2号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扣盖成功。这意味着距离我国建成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商用示范工程又迈进了一大步。
⑶ 科技创新资料
因为我也是初一的,看来是同路人就帮你一把吧。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知识社会环境下的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的核心科学研究,是新的思想观念和公理体系的产生,其直接结果是新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学说的产生,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和价值实现,其直接结果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良性互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管理创新既包括宏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也包括微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其核心内容是科技引领的管理变革,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所有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相辅相成的。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文化基础,没有新的理论学说和公理体系,不可能有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反过来又为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管理创新则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微观与宏观环境。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硬件”,而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则是社会进步的“软件”,它们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
你还可以去看这个网址,这个网址说得最清楚:http://wenku..com/view/d83a0112cc7931b765ce1543.html###
⑷ 科学创新的资料
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为人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历程。尊重知识是人类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拉丁语称知识为scientia,由此而来的科学(science)一词便成为现代最受敬重的那一部分知识的名称。在西方犹太——基督文化的创世神话中,曾有这样一段传说:“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Let there be light, and there was light)。在没有光之前我们一无所知,在有了光之后我们仍然一无所知,不过我们能看到一无所知了。为了摆脱一无所知的尴尬局面,人类便说,“要有科学,就有了科学”(Let there be science, and there was science)。现代人类已经充分认识到,只有借助科学的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扩展自己的生存能力,社会历史必然会向更有保障、更安逸、更有生存主动性的阶段发展。但是,仅仅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是不够的,这会使知识成为一种对人封闭的客观力量,反过来窒息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妨碍社会继续进步。当科学发展越来越快时,对于科学发展历程的理解就变得更为必要,同时也变得更为复杂。随着科学成果的激增和知识的爆炸,事实和理论互为影响,仅仅是总结现有的成果,就已成为一项可怕的任务。然而,对于历史性的思考来说,如何看待科学本身也正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395年前的一个夜晚,伽利略使用一架望远镜观看月亮。这是人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它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开端。现代科学是建立在观测和实验的基础之上,它已历经四个世纪了。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是从明末开始的。代表人物之一徐光启在翻译西方书籍时,把science译成“格物穷理之学”,后来简称为格致、格物或格致学。明末清初从欧洲传入中国的学问主要是天文学与数学,“格致之学”的含义很笼统。到清代后期,传入的西方学问迅速增多,有声学、光学、电学、化学、地学、动物学、植物学等等,名目繁多。1895年,严复特别使用了“西学格致”一词表达science。到这个时候,在汉语中还没有“科学”这个词。1897年,维新派人士在上海创办“大同译书局”,组织翻译日文书籍。开局不久后出版的一批书中,有康有为编订的《日本书目志》第二卷“理学门”。其中,首次出现了《科学入门》、《科学之原理》这样的书名。虽然汉语和日语中,“科学”写法相同,但汉语中从前没有此词,这个译名是康有为从日语中引入的。1912年蔡元培任民国教育总长,通令全国在学校机构设置和课程设置中一律取消了“格致科”。自此之后,“格致”基本上属于被弃用的旧词。1915年,留学归国学生在上海创办刊物《科学》,从此“科学”一词在中国就大行其道了。
在汉语中,“科学”这个名词,是与“玄学”相对应而存在的。“玄者,幽�万类而不见形者也。”(杨雄《太玄?玄�》)玄是指精神性的宇宙本体。至于为何用“科学”作为science的译名,动机是值得揣摩的。隋唐以来废除为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分科考试选拔官吏,见于史者凡五十余科。由于西方之学与东方儒学相比,门类各异,故此日本首先以“分科之学”称之,这就是“科学”一词的来历。“科学”与科举之间这种微妙的关系,至今尚有余绪。20世纪50年代,流行全国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延续。早期西方传教士的著作也为上述说法提供一些佐证,他们写道:“世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重视科学,使科学与政府事务发生关系。然而,中国人只是在一些与公德有关的范围里才对科学发生兴趣。他们对于一切与公德关系较少,甚或对其无所裨益的科学,则很少加以注意,但同时也不嗤之以鼻。”(这段文字见诸由在北京的传教士所撰写的《关于中国人的历史、科学、艺术、道德、习俗的回忆录》,该书于1776年在巴黎出版。)
为了应付西方的入侵,在备尝了西方的船坚炮利之后,一批务实的清代官员开始注视现代科学。他们发起一场所谓的洋务运动,试图通过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工艺和军事技能来增强国力。为了培养洋务运动急需的技术人才,他们创建了各种学校:首先是1862年北京的同文馆,然后是上海和广州的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上海机器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和湖北自强学堂等等。洋务派官员建立这些学校仅仅是为了培养翻译、机械工程和军事学方面的专门人才,并不是为了培养学术研究特别是科学研究人才。与此同时,一些最好的民间书院已开始引入现代科学,例如创建于1884年的江苏省江阴市的南菁书院设立了一所天文台。近代中国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走的是条曲折道路,这种重技术轻研究的传统更是影响久远。当人类考虑未来的科学进步时,很容易犯理想化的错误,即认为所有能做的事情都可以做到。事实上,许多原则上能完成的事情,实际上是无法完成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要获得信息就需要做功。利用这一普遍的科学定律,可以量化任何科学研究的耗费。在任何人类活动领域里,仅仅具有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当知道完成它的代价,这一代价最终可以用能量或计算能力来衡量。在20世纪之前的科学进步讨论中,获取知识的经费问题几乎不在考虑之列。而到了今天,这似乎已成为首要问题了。以国际合作为标志的“大科学”的诞生,使经费成了研究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与当年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探险很相似,原则上,人们可以不受限制地派船队去探索大海,但实际上,这些航行需要发起人,而明朝永乐帝和西班牙伊莎贝拉(Isabella)女王都希望自己的投资能得到回报。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竞争异常激烈而残酷,创新已成了一个十分流行的名词。因循守旧,重复前人的工作(无论是低水准重复,还是高水准重复),是无法创新的。不能争朝夕,捷足先登,就会坐失良机,居人之后,成果的优先权就会失之交臂,胜券旁落。有人说,创新的关键在于勇气和动力,勇气来源于动力,而动力又来源于事业心和责任感;又有人说,创新的关键在于能力和方法,当今科学迅速发展,如果知识面过于狭窄和陈旧,是无法达到创新需要的;还有人说,创新的关键在于创新者的素养和品格,如此等等。事实上,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一个真正的科学研究氛围,正如文学、艺术伟大作品的诞生需要良好的氛围一样。如果仅将科学、文学、艺术都看成是一种手段,并且像儒学家那样着手将手段转变为目的,手段的价值将会成为绝对的价值。由此而产生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实利超越于真、善、美之上而统辖一切。我们不能奢求被实利占据一切的人具备大胆、热忱、廉洁和崇高的品格,更不用说责任感和事业心了。因为这些品格,只有在一个不为实利所束缚的人,向往未来,力图超越所有现存条件时,才会表现出来。人们把自己的翅膀剪短,然后叹息为何不能振翅翱翔。人们把自己囚禁在实利之中,然后惊异自己视界太窄,如井底之蛙,无法创新。
人啊!让未来对你开启吧,你就不会再徘徊在眼前。你就会像先辈那样说:“Let there be science, and there was science。”
⑸ 什么是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指来工业企自业用于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方面的具体活动。包括用于企业研究与发展课题活动的直接支出,以及间接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一切支出。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5)科技创造资料扩展阅读:
知识社会环境下的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相辅相成的。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文化基础,没有新的理论学说和公理体系,不可能有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反过来又为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管理创新则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微观与宏观环境。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硬件”,而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则是社会进步的“软件”,它们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
⑹ 科技创新
●典型区域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监测及持续利用应用示范
该项目是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执行期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
项目以满足土地管理从单纯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转变需求为目标,选取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区、中部粮食主产区、西部生态环境敏感地区、西南统筹城乡实验区等6个试点,应用“3S”、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等技术,开展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监测与持续利用野外科研基地建设,进行关键技术研发、试验与示范应用,研发集野外长期监测、研究与示范为一体的国家级监测与管护服务平台。促进土地资源领域产、学、研、用的结合,培养基层土地科技队伍,推进土地科技基础能力建设。
目前,项目已建立了6个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监测与持续利用野外科研基地,形成了《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建设规定(试行)》;提出了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综合监测数据库指标体系,建成了6个基地年度数据库;在完成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监测、优质耕地划定与持续利用、时空多级网格数据管理与平台建设等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监测信息服务系统和优质耕地识别与划定系统,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并于2013年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中期评估。
项目通过实施,补充和创新了现有土地利用监测技术体系,提升了土地资源监测多源、多类型、多尺度数据信息的综合集成度,部分技术已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为我国未来全面开展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调查监测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区域尺度生态用地网格化管护预研究与示范
该项目是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执行期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项目旨在构建生态用地分类体系和标准,为在全国实施生态用地网格化管护奠定技术基础。
项目拟开展生态用地分类标准研究,生态用地遥感信息网格划分与编码,多源、多类型、多尺度生态用地信息网格化综合集成,以及生态用地网格化管护服务系统框架和原型构建等研究,并进行应用与示范。项目实施以来,梳理界定了生态用地的概念,初步建立了生态用地分类体系和生态用地网格化管护服务系统总体框架,完成了示范区的遴选并开展了资料收集和数据库建设工作,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将现有土地利用分类有机结合,推进了生态用地管理理念从理论探讨向实践管理的巨大转变,不仅促进了土地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进土地学科发展,而且在优化农业布局、确保粮食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边际土地上种植能源作物的潜力评价及效应研究
该项目是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执行期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项目旨在通过科学认识我国利用边际土地种植非粮能源作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能源生产潜力,揭示农民在边际土地种植能源作物的真实意愿,全面了解我国在边际土地上种植能源作物可能引起的自然、社会、经济效应,研究提出我国未来生物能源发展战略建议。
目前,项目完成了能源作物种植的自然适宜性评价工作,确定了我国可用于能源作物种植的边际土地数量及时空分布。
通过项目实施,能够解答我国利用边际土地种植能源作物的可行性和种植规模,对于全面认清当前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前沿问题,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及未来制定土地管理政策,提供了依据和研究基础。
●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质量指标遥感信息提取与土地质量评价
该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面上)项目,执行期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
项目以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不同的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取高光谱技术和数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提取土地质量指标,建立草地生态系统类型识别模型、草地覆盖度和生物量的估算模型,开展区域土地质量评价,为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目前,项目已经完成了研究地点设定和相关基础资料收集,并开展了13个样地、109个样方主要生态生物学特征调查以及农户问卷调查,实测了群落高光谱曲线,并完成了初步的数据分析工作。
项目首次对高光谱模型应用于航空高光谱影像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对各种草地质量指标进行了监测,实现了监测信息由“点”到“面”的扩展,为地方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和土地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项目成果将为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开展大范围精细化监测、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和土地质量评价提供科技手段。
●发展生物能源引发的土地利用问题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
该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执行期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项目拟通过分析国内外生物能源发展引发的土地利用问题,评价我国发展生物能源的生产潜力,探讨我国未来生物能源发展趋势,并揭示经济驱动背景下生物能源对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内在影响机制,为我国未来生物能源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目前,项目已经完成国内外生物能源发展历程和现状、对土地利用影响的系统梳理,开展了我国能源作物种植、发展生物能源的生产潜力评价。项目采取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应用地理学、农户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等多学科方法,充实了研究内容,创新了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对认清生物能源未来发展趋势、影响土地利用方式的机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典型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变化(遥感)分析项目
该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面上)项目子课题,执行期为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项目旨在应用遥感技术、外业调查和历史土地调查资料,对典型农村居民点样点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查,总结分析农村居民点的不同功能,分析与土地利用结构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而对典型的农村功能演化和筛选分类因子提供支持。
目前,项目已完成试验区的选定,资料的搜集、整理、遥感数据的处理和野外调查与复核等工作,后续研究也在有序开展。项目形成的成果将对分析农村居民点类型变化和功能分异,构建农村居民点分类系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国土空间综合分区智能化与规划实施综合评估关键技术
该项目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土空间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执行期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
项目以省级国土规划中国土空间综合分区需求为导向,以多主题国土空间分区集成技术、综合分区智能化技术、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综合评估指标识别技术为研究对象,开展国土空间综合分区和国土规划实施综合评估技术指南、省级国土规划编制技术规程研究,开发国土空间综合分区和国土规划实施评估信息系统并进行应用示范。
目前,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已基本完成了相关研究,形成了《国土空间综合分区技术指南(初稿)》,并获得1项软件著作权,发表3篇科技论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成果将直接为编制省级国土规划及区域规划提供科技支撑。
●村镇区域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因子获取技术及应用示范
该项目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区域发展综合评价技术研究”子课题,执行期为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
项目以村镇区域发展综合评价因子、指标体系构建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角度,开展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因子获取技术研究,村镇区域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探索,村镇区域发展综合评价因子的识别技术研究,并参与西部典型村镇区域应用示范研究,从而解决了指标快速获取等技术难题。通过项目实施,已构建起村镇区域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甘肃省榆中县作为应用示范区,进行了部分评价指标信息的提取。
●国家耕地资源动态监管系统核心技术引进与合作研究
该项目是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执行期为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项目拟通过合作研究,引进加拿大MDA公司的核心技术和先进解决方案,通过适应性开发和系统集成,解决当前国产卫星数据几何快速配准精度、自动化水平不高,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效率低和基于雷达数据的新增建设用地自动监测困难等难题,实现国土资源遥感应用跨越式发展。
项目通过应用MDA影像处理技术,开展卫星数据预处理技术合作研究,基于地块的多光谱卫星遥感数据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基于SAR的新增建设用地监测技术研究,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技术框架与流程,实现基于雷达新增建设用地有效监测,解决中国大面积多云多雾地区遥感数据获取困难的问题。目前,已形成合作研究成果报告框架,就形成长远合作达成基本共识;设计形成了国产多光谱遥感数据高度自动化的高精度配准算法,开发出遥感影像图快速生产软件系统;完成了基于Gist特征的先验知识约束下变化地块方法研究,开发出影像分割模块、对象级土地覆盖变化监测和分类模块;提出了包括单极化SAR相干斑抑制SDBSF算法和多极化SAR相干斑抑制PTD-SDBSF算法等SAR影像预处理算法。
通过该项目实施,引进的相关技术将有效提高卫星影像的定位及纠正精度,实现SAR新增建设用地的有效提取,提高我国西南地区多云、多雨、多雾和湿润地区卫星遥感数据获取能力,提升国产卫星数据处理与应用水平,增强国土资源监管时效性。
⑺ 关于科技创新的事例
袁隆平杂交水稻 不怕吃苦
⑻ 材料简单的科技创新作品
两个雪碧饮料瓶、胶水、刻刀、剪刀、钉子一枚。
制作方法:
1. 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 ,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 5. 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 6. 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
编辑本段2、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做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床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下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最好用酒精,不然就飞不上天)。
编辑本段3、自制手电筒
材料:
1.废弃的易拉罐 2.厚瓦楞纸 3. 两节5号电池 4. 塑料盖2个 5. 灯泡1个 6.导线与易拉罐相对立的一段 制作方法: 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5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导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
用法:
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编辑本段4、自制太阳灶
首先要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然后再用硬质泡沫塑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 。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出一个细孔,穿入一根 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 成90°的直角,之后各留5厘米 。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 板上。然后再将一根细竹签 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它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 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过一会儿,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
编辑本段5、自制指南针
指南针简介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据磁学原理制作的。
做法
1.取三合板一块, 锯一直径为120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边缘用砂纸磨光。2.在一张素描纸上标好符号,按尺寸把盘面剪下,贴在底盘下,3.取一枚大头针或缝衣针,从底盘背面中心穿过,将尖头甫浮颠簧郯毫奠桐订昆露出盘面做轴。4.根据尺寸把一块白铁皮剪成指针形状,并钻一个直径2毫米的孔,把一颗纽扣固定在指针上。5.用一块永久磁铁触指针数次,使指针磁化。6.最后,把指针放在轴上。注意哪头指向北,就这头涂成红色。
⑼ 求关于科技创新的比赛的一切资料
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召开了高等学校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研究如何贯彻。这是在教育领域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潜力和作用的重大举措。
前几年,在我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中,高校的参与很不够。然而,高校科技专家云集,特别是富有活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每年都有补充;高校学科门类众多,便于多学科交叉研究;同时,高校教师队伍更新流动快,来源渠道广,自由研究课题多,因而学术思想活跃。所有这些,都是科技创新的最好条件。现在,国家主管部门提出了要充分认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及时的。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必须提到首位的一个问题,就是成果的原创性。这是今天世界经济发展大环境下的迫切要求。
2001年12月,我国已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国。从此,我国企业与WTO成员(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当前,资本流动国际化、资源占有全球化、技术更新高速化,原来靠税收、配额、补贴等手段来保护国内企业的做法,将逐步弱化甚至取消,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靠的就是原创性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因此,提倡科技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多出原创性成果,原创性是科技创新的灵魂。
但是,当前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马连元在“WTO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策”一文中提到,“在我国受理的有关计算机、医药、生物、通讯和半导体等高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国外申请分别占70%、60.5%、87.3%、92.4%和90%。”报纸也常有这样的报道:我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发的产品,在市场旺销时却被外国企业告上了法庭,因为这项技术已被他们的专利复盖了,不仅要停止侵权,还要支付巨额赔偿。这充分说明没有自己原创的知识产权,经济是很难上去的。
根据高校人才荟萃,学科众多,教学相长,信息畅通的特点,高校理应把科技创新中的坐标放在多出原创性成果上。但是,高校目前相当普遍地还存在某些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研究队伍比较分散,研究主要靠吃百家饭;研究的自主性不够、自由度低;另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济大学也存在类似情况。
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济大学正在实施以下举措:
一、进一步提高基础性研究的地位
原创性科技成果相当程度上来自基础性研究。我校基础性研究是相对较弱的,基础性研究的经费只占科技总经费的10%左右,人员占总人数的14%左右,这与国外高校相比差距很大。过去,我们对基础性研究已经作了一些倾斜,比如基础性研究的经费不收管理费,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由学校代支评审费,基础性研究的经费、成果、奖励、论文在教师业绩考核中的权重比其他研究要大等等,现在我们还准备专门拨出一部分以基础性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编制,建立基础研究的基本队伍,并允许这部分人吃“皇粮”。
在扶植、支持的同时,也制订了一些相应的规定,比如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都必须以基础性研究为主,到考核时如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为主,则其经费、成果再多仍视为不合格;又如聘为某个岗位的教师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获得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达不到目标就从这个岗位上下来,不再享受这个岗位津贴等。
二、相对集中研究队伍
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员,大部分分散在各院、系、教研室内,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兼搞一点科学研究。这种形式对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理论素质是必要的,但要靠这种形式出重大的原创性成果是有困难的。我校在1997年成立了科学技术研究院,这是一个虚实结合的机构,基层为学术梯队,是主要从事科学研究的实体,研究院人员经学校认定后职务仍隶属原院系,但学校给予这些人员以特殊政策,并进行严格考核。实施几年来,效果极为明显。现在我们准备进一步实体化,选择若干学术梯队扩大为实体研究所,并实行科学技术研究院与所在学院矩阵式双重领导,让学术梯队这个核心的“雪球”越滚越大。
另外,在科学技术研究院内还设立了“科技特区”,选择某些学科有可能在短期内有所突破的科研方向,把人员集中起来,组成“科研攻坚组”进入“科技特区”,给予特别的支持,预期几年后也会有所收获。
三、提高研究人员自由度和支持力度
当前科学研究的拨款制度,无论什么类型的科研项目,都必须有计划任务书,申请项目时,研究路线、研究方法、研究进度、预期成果,都是在研究工作没有开始前都设计好了。即使是按人评审的人才培养基金,在确定资助某人时,也必须有研究计划,批准后按计划检查。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划时代的发现并非是预先设计好的。国外不少高校的科研经费拨款不是按项目拨款而是按人拨款,而且不需要报项目,也不急于要成果,研究人员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自由驰骋。这会不会“放鸭子”?可能会,但只要他还想在这个学校工作,他必须努力取得高水平的成果,没有高质量的论文和突破性成果,是很难获得终身职位的。
要取得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必须允许研究人员“异想天开”。
我们已经把对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政策性补贴改为自由研究经费,同时准备在全校设立自由探索性研究基金,对一批在基础研究方面已有一定造诣、思维处于活跃期的教师按人拨款,让他们“异想天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作为一种尝试,我们正在研究必要的配套政策,首先是要保证经费用到科学研究上。
四、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学术环境
双百方针是繁荣学术的重要方针。要提倡百家争鸣,如果堵塞了学派言路,就玷污了学术民主,最终扼杀了创造性,这种教训是深刻的。
我们认为,要多出原创性成果,必须要有自由的学术之风,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在争鸣中发现新的思路,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未知。
我校近年来学术氛围有所加强,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国内各种学会的学术会议不断召开,科技职能部门和各院系都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国内外著名学者不断涉足同济校园。我们在今年还成立了科技协会,鼓励学会挂靠在同济,鼓励国际学术交流,鼓励在同济召开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鼓励跨学科通报最新科技成就,鼓励学术上的自由辩论。我们认为,没有浓厚、自由的学术争鸣的“土壤”和“气候”,要出原创性科技成果是很困难的。
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科学创新有原创性,技术创新也有原创性,特别是以理工为主的学校,技术上的原创性成果占很大份额,这部分知识产权如不加以保护和管理,这不仅是知识产权的流失,也会挫伤成果完成人的积极性。因此,大力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已是当务之急。我们准备:
1.营造重视知识产权、重视专利的学校小环境。在考核、评估、晋级、升职等具体工作中,提高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的地位。
2.成立专门的知识 产权管理机构。做到校、院、系都有人管理知识产权,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网络。
3.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阶段,都有促使知识产权更好形成、发展、实施以及不侵权、也不被侵权的一整套制度。
⑽ 科技创新内容怎么写
首先介绍什么是创新,然后介绍科技创新涉及的范围,最后写科技创新的作用。
创新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是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涵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原创性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
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引领的管理创新作为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科技创新的主题,是当今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知识、新艺术的一部分,它自身也是电子信息或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集成。
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际组织、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科技基础、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创新氛围等多个要素,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从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构成的技术创新双螺旋结构出发,进一步拓展视野,技术创新的力量是来自于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来自专家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信息技术引领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推动了管理创新,这既包括宏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制度创新,也包括微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
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无疑是我们所在这个时代创新的主旋律,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之间的协同互动共同演化形成了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