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原子弹发明的故事

原子弹发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12-22 03:18:47

❶ 原子弹的发明讲了什么

年12月10日,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大厅,举行了1938年诺贝尔奖授奖大会。意大利的科学家费米获得了物理学奖。可是,费米并不像往年的获奖者一样,载誉归国,接受祖国人民的庆贺,在授奖仪式结束后他便悄悄地带着妻儿来到美国。

费米热爱他的祖国意大利,但是,那时意大利在法西斯统治下,科学家受到残酷的迫害,科学研究工作不允许开展。更可怕的是,法西斯政府对犹太人以及有犹太人血统的人进行惨无人道的迫害。费米妻子是犹太人,他的孩子也算是有犹太血统的人,费米怎么敢回意大利呢费米到了美国,继续从事微观粒子的研究工作。一次,他从一份秘密的情报中,得悉德国化学家奥托?哈恩和施特拉斯曼在进行核裂变实验的消息。费米马上组织人员投身于核反应的研究。经实验证明:1克铀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吨煤和200公斤汽油的能量。这也就是说,如果用于军事上,1克铀所产生的爆炸力,相当于20吨TNT的爆炸力。

这是多么可怕啊!如果让希特勒抢先利用科学的成果制成核武器,那世界性的灾难就不可避免了。费米越想越感到可怕。他想一定要说服美国政府,尽快制出原子弹,这样才能避免可能发生的灾难。

与费米一样,美籍科学家西拉德也感到十分不安。他为早些年人们不重视他的警告感到遗憾。

早在1933年,在物理学界对分裂原子核还不是很清楚时,西拉德就设想过:如果能找到一种元素,它的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不但会分裂开来,释放出能量,而且在分裂过程中,能再放出几个新的中子。那么,这些中子再去轰击更多的原子核,将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且又产生更多的中子。这样一环接一环的分裂下去,释放出的能量是极其可怕的。所以,他曾警告过周围的同事们,这种核裂变的研究,就像《一千零一夜》里神话中的渔夫一样,正打开瓶塞,一旦恶魔逃出瓶外,将对人类的生存产生难以预料的恶果。

可在那时,西拉德的担忧并未得到科学界的积极响应。一些科学家认为,西拉德的担心无疑是”堡垒还没有攻下就谈战利品“,是”过早的担心“。甚至连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1934年,当有人问到原子能有实际应用价值时,风趣的爱因斯坦打了一个比方说:”那不过是黑夜里在鸟类稀少的野外捕鸟。“如今,核袭变的成果,将可能被”杀人魔王“作为战争的武器。

不能再等了!费米和西拉德等立即拜访了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他们希望听听爱因斯坦的看法,并通过他说服政府,尽快着手核武器的研制。

此时,爱因斯坦也表示极大的担忧。他马上提笔,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道:

”我读到费米和西拉德近来的研究手稿。这使我预计到,元素铀在将来,将成为一种新的、重要的能源。考虑到这一形势,人们应当提高警惕。必要时,还要求政府方面迅速采取行动。因此,我的义务是提醒您注意以下事实: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制造出一种威力极大的新型炸弹。“信写完后,爱因斯坦将它交给罗斯福的密友、金融家萨克斯,请他转交此信,并要他向总统面述其中的利害关系。

令人失望的事,罗斯福总统对这事不感兴趣,他说他不懂信中提及的深奥的科学理论。萨克斯反复向他说明重要性。直到最后,罗斯福总统才说:”这些都很有趣,不过政府若在现阶段干预此事,看来还为时过早。“萨克斯并不放弃自己的努力。第二天早餐,他们又见面时,罗斯福先发制人,对萨克斯讲:”你又有什么绝妙的主意?你究竟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话讲完?“当他把刀叉递给萨克斯时,又说:”今天不许再谈爱因斯坦的信,一句也不许谈,明白吗?“”好吧,我们不谈。“萨克斯采取了迂回的战略,”我想讲一个历史的故事。“接着,他便巧妙地告诉罗斯福总统:法国皇帝拿破仑由于不重视富尔顿发明的蒸汽机军舰,使他丢失了横渡英吉利海峡,征服英国的机会。这是不重视先进科技成果的结果啊罗斯福自然知道萨克斯的弦外之音。这故事中的事件,像一口历史警钟,在他耳边敲响。他听完后,将斟满酒的杯子递给萨克斯,说道:”你胜利了!“萨克斯的说服成功,揭开了人类创造原子弹历史的第一页。1939年10月19日,罗斯福总统下令成立了代号为”S—11“的特别委员会,立即开始进行原子弹的研制。

年8月,美国政府正式制定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费米等一大批杰出的物理学家投入了工作。

费米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对小规律的铀裂变反应进行更进一步探讨。1942年12月2日,费米进行核反应堆试验,并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人类第一次实现了可以控制的核反应堆。

稍后,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在美国中西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秘密主持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原子弹试制基地。

年7月,经过数万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努力,美国政府耗资20亿美元,终于研制成功了绰号为”瘦子“、”胖子“和”小男孩“的3颗原子弹。

年7月16日5时30分,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里,第一颗原子弹”瘦子“爆炸。”瘦子“爆炸时,瞬时闪光照亮了16公里以外的山脉,随后产生的蘑菇云上升到了万米高空,发射钢塔被高温完全蒸发了,爆炸地点周围700米的沙漠表面被炙热的火焰熔成了一片玻璃体,发射地面形成了一个直径1000米的巨大弹坑。

这种破坏力极大的原子弹试爆成功了!科学家在高兴之余,对它的威力感到莫名的不安。即使费米已估计到它的破坏力,但他看到爆炸的情景后,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以致感到无力开车。几天之后,他眼前仍闪现着那种摇天撼地的情形。

曾经要求美国立即开展原子弹研制的西拉德首先反对使用原子弹。他认为,他所期望的是美国先于德国拥有原子弹,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许多正直而又善良的科学家赞同西拉德的观点。于是,一份由西拉德等69位著名科学家签名的禁用原子弹的请愿书,递交给了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

然而,科学家们再也无权掌握原子弹的命运了。

年8月6日,美国的轰炸机从日本广岛的上空,投下原子弹”小男孩“。顿时,广岛成了一片火海,成了20多万人的大坟墓。8月9日,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了原子弹”胖子“,使长崎变成了一片废墟,几乎一切都荡然无存。

消息传来,爱因斯坦、费米、西拉德等科学家感到震惊,同时,感到深深的内疚。他们呼吁:科学技术的成果应该为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而不是用来毁灭人类。

❷ 原子弹的中国原子弹研制故事

科学院原子能所1956年建在中关村,是当时中关村建筑最好的楼。原子能所交给二机部以后,由苏联援助建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原子能所分为两部分,大部分人迁到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那里。

当时科学院搞原子能的有两个姓杨的科学家:一个杨承宗,从法国留学回来的;一个杨澄中,从英国留学回来的。他俩的名字有些音同字不同。为了区别,我们叫他们“法杨”、“英杨”。“法杨”是搞放射化学的,当时放射化学很关键。

我们最重要的措施是把杨承宗等一批科学家调到原子能所原子能反应堆那里去(“英杨”杨澄中留在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所负责配合原子能所工作)。原子能所的另外一部分人留在中关村搞理论工作。

原子能所交给二机部后,我给他们打招呼说,以后科学院开会你们就不要来了,你们到二机部开会去。

他们党委书记、所长却每次都要参加科学院的会,因为我们当时研究科学政策、科学家政策、知识分子政策问题很多,他们非常愿意听,一定要参加我们的会。当时,科学院很有吸引力。还有从大学调去的化学家汪德熙也到了二机部。


(2)原子弹发明的故事扩展阅读:

原子弹的价值

作为武器的原子弹和氢弹终究是要被消灭的。但是作为放出巨大能量的核爆炸,却在和平建设中有着吸引入的应用前景。由于核爆炸释放出的能量特别巨大,所以它能使许多用其它方法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得以完成。

核爆炸可以用来开山、辟路、挖掘运河、建造人工港口等。例如,有一个方案,只需四次核爆炸就可开凿一个能停泊万吨巨轮的海港。首先,进行一次百万吨梯恩梯当量级的核爆炸,就可炸出一个直径300多米、深30多米的大坑。

然后进行三次规模较小的核爆炸,开出一条运河来把大坑和深海连接起来(这样的爆炸当然应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的产生)。只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当海潮把产生的少许放射性物质冲走后,这个海港就可安全使用了。

❸ 中国造原子弹的故事 在线等

中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基础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即着手准备研制原子弹。1959年开始起步时,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同年6月,苏联政府撕毁中苏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协定,随后撤走专家,中国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这一任务。中国首次试验的原子弹取"596"为代号,就是以此激励全国军民大力协同做好这项工作。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经过两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当量的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半年之后,于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进行了百万吨级的氢弹空投试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这两个发展阶段的1956年10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了聂荣臻提出的"自力更生,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发展我国核武器、导弹事业"的方针。1958年,我国建成了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原子弹研制工作进展顺利。然而,就在中国研制原子弹进入关键时候,中苏两党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引起两国关系的破裂。1959年6月,苏联以与美国、英国举行部分禁止核武器会谈为由,单方面撕毁中苏合作发展核武器的协定。任务。

❹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故事

1、背景

近代中国积弱积贫,由于没有强大的国防,成了任人撕咬的肥肉,要使新中国成为谁也啃不动的硬核桃,真正站得住、不受人欺负,就要有尖端武器。

毛泽东在1958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原子弹,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我们就搞一点。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10年工夫是完全可能的。”

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于1958年建成了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这一年,成立了以万毅为部长的国防部第五部,负责领导特种部队的组建工作;

成立了以聂荣臻为主任的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不久国防部第五部合并到国防科委。1959年6月,苏联终止合同,随后撤走了专家。毛泽东毅然决定: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造出原子弹。

他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中央把原子弹工程定名为“596工程”,要造“争气弹”

2、事件经过

在中共中央统一领导下,经过一大批科技人员、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1955年,中央指定陈云、聂荣臻、薄一波负责筹建核工业。1959年苏联撤走专家后,中国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一任务。1962年,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代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事件意义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使中国从此拥有了保家卫国、捍卫和平的核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4)原子弹发明的故事扩展阅读: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技术水平却让很多国家难以置信。有人说,这是一枚小型的、初级的原子弹,也有人认为中国爆炸的“只是类似1945年美国扔的所谓‘广岛级’的原子弹”,“中国原子弹类似一只新生的小老虎”,虽然在政治上“是一只富有威胁性的重要老虎,而军事上仍是只没有危险的小老虎。”

尽管有贬低,有诋毁,但中国用事实证明了第一颗原子弹的力量。一般来说,原子弹有铀弹和钚弹两种,前者通过铀同位素分离获得高浓缩铀-235为装料,后者通过生产反应堆获得钚-239为装料。

参考资料:网络-原子弹

❺ 关于钱学森回国发明导弹的故事

当年国内奇缺研制导弹、原子弹的人才,陈赓向周恩来等领导人建议,要争取留美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的两位原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罗时均、庄逢甘对陈赓说,钱学森教授原来是准备跟我们一起回国的,美国不准钱学森回国。他们说:钱学森教授是搞空气动力学的,在航空理论方面很有成就,他很愿意回国工作。

陈赓听了以后说,钱学森教授不仅有科学知识,是科学家,而且很有组织能力,他又愿意回国。我们无论如何要尽一切力量和办法,把钱教授动员回国。陈赓很快向周总理汇报了,总理非常赞同。

1955年1月15日,在毛主席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上,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决定。4月,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1955年10月8日,经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和周恩来总理的精心策划安排下,钱学森教授冲破重重阻挠,终于从美国回到了祖国,安排在北京住下。11月22日至12月21日,钱学森由朱兆祥等人陪同到东北考察。“先考察了沈阳、鞍钢、歼击机厂、发动机厂等军事工业,接着又去长春汽车制造厂参观,又提出要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

因为当时的哈军工是重点保密单位,所以接待部门立即向陈赓作了报告。陈赓听说钱学森要参观哈军工,连夜乘专机从北京飞回哈尔滨迎接钱学森。陈赓在欢迎词中说:“我们军事工程学院是敞开大门欢迎钱学森先生的,对于钱先生来说,我们没有什么密可保。”

钱学森在哈军工的两天访问中,陈赓一直陪同他参观。在学院陈列馆,有许多从朝鲜战场上缴获来的美军飞机、坦克、带有无线电引信的炮弹等,陈赓笑着说:“这都是美国人的东西,保什么密?”

其实,有关钱学森的回国,早已引起陈赓的关注。钱学森从美国回到北京后,陈赓曾立即向彭德怀建议:哈军工有懂航空、火箭的专家和教授,也有教学仪器和设备,最好请钱学森去参观一下,听听他对中国研制火箭的意见。

(5)原子弹发明的故事扩展阅读:

第一个导弹研制机构建在普通两层楼里

《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是钱学森于1956年2月在周恩来总理的要求下起草的。

钱学森儿子钱永刚说:“当时中国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党中央下决心发展自己的航空事业,开始研究我们自己的火箭和导弹。我父亲在美国就是做这种航天的规划,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他也没有依赖别人。这份意见书,可以说是我国航天发展的第一份规划。”

在这件展品旁边,有一张不起眼的两层楼房黑白照片。钱永刚介绍,这就是我国第一个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10月。

“这里原来是一个部队医院,把医院迁走后,包括父亲在内的我国第一代航天人,就在这种环境下开展最早的初创工作。当时在基地的人,他们都是野菜充饥,非常艰苦,国家也不可能给很多钱。在那么一个条件下,全国支持航天事业,把第一枚导弹做成了。”

❻ 邓稼先制造“两弹一星的故事

故事如下: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

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6)原子弹发明的故事扩展阅读:

邓稼先不仅注重科技实验,还格外注重对科学理论的及时梳理和总结。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

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❼ 求邓稼先造原子弹的事迹!!!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
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❽ 原子弹是如何发明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流亡到美国的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得知德国正在加紧研究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并禁止被占领的捷克出口铀矿石,就马上意识到德国可能正在研制原子弹。要是让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拥有了原子弹,那人类的未来将不堪设想。

西拉德马上和其他两位物理学家找到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希望他凭借自己的威望给美国总统写信,说服美国政府尽快开始原子弹的研制工作。爱因斯坦很赞同他们的看法,欣然在西拉德草拟的信上签了名,并委托罗斯福总统的朋友和顾问亚历山大·萨克斯将这封3位科学家联名签署的请求信转交给罗斯福总统。信中针对德国研究链式反应的情况,3位科学家一致提出“美国政府应该和研究链式反应的美国物理学家们保持经常的联系”。

据说罗斯福总统一开始并没有在意此事,只说了一句“这倒是个有意思的想法,不过现在政府没有精力考虑这个事情”。萨克斯看到总统无意支持此事,很是着急,一夜都在想如何才能说服罗斯福。次日,在与罗斯福共进早餐时,萨克斯说了这样一席话:“在拿破仑执政时代,一个年轻的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来到了这位法国皇帝面前,建议建立一支由蒸汽机舰艇组成的舰队。他说这样的舰队,无论在什么天气下都能在英国登陆。军舰没有帆能走吗?这对于那个伟大的科西嘉人(指拿破仑)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他竟把富尔顿赶了出去。根据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爵士的点评,这可以说是由于敌人缺乏见识而使英国得以幸免的一个著名的例子。如果当时拿破仑稍稍动一动脑筋,再慎重考虑一下,那么19世纪的历史进程也许完全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这个故事果然打动了罗斯福总统。他立即叫来了随从,下令通知政府有关机构组成一个铀咨询委员会。

1941年12月6日,也就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一天,美国政府正式决定,实施制造原子武器的计划。这项计划因其第一总部的所在地而被命名为“曼哈顿工程”。美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和陆军准将莱斯利·格罗夫斯成为领导这个开辟了人类原子时代巨大工程的搭档。格罗夫斯准将此前曾负责在极短时间里建成五角大楼的建设工程,虽然并不十分明确这项“曼哈顿工程”的性质和意义,但他被告知:“如果你的工作做对了,就将会赢得战争。”现在正要求他运用自己出色的工程协调能力来协调10万名工作人员、13个州的37处设施及12所大学的实验室的工作;奥本海默博士则负责科学上的领导,率领几千名高级研究人员来到了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附近的一个用围墙围起来的秘密基地里。

因躲避法西斯迫害而逃亡到美国并定居下来的意大利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也加入到了“曼哈顿工程”。他曾在芝加哥大学领导建造了美国第一个原子能反应堆,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大量有用的数据。但制造核弹还存在着许多技术方面的困难,最主要的问题是铀的提纯问题。当时的科研人员普遍认为,最好的核裂变材料是铀235。但这种铀的天然含量很低,只占0.7%,所以必须用某种方法进行化学分离,以获得高含量的铀235。美国政府决定不惜工本,采用多种方法同时进行试验,以求尽快分离出足够的高纯度铀235。但是,由于分离铀的成本太高,再加上人们后来又发现了一种由铀238嬗变而来的新元素钚239,也是一种良好的核变材料。因此,可以将分离试验中剩下的大量铀238用来制造钚。

1943年,“曼哈顿工程”进入了具体设计阶段。1945年春,3颗原子弹被科学家们造出来了。

1945年7月16日5时30分,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的沙漠深处,在一声闪耀着令人眩目的光芒的猛烈爆炸声中,“曼哈顿工程”的工作达到了高潮。在一个离地面约10公里的地下观测室里,奥本海默博士看到了世界上第一颗铀原子弹试爆成功后升起的蘑菇云,禁不住默默地慨叹道:“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根据专家测算,这颗原子弹的爆炸威力相当于20000吨TNT炸药。

美国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就成功地试制出原子弹,完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希特勒将一大批极有才华的欧洲核物理学家赶到了美国,为美国聚集了全球实力最强的科学家阵容;二是为了完成“曼哈顿工程”,美国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前后共动员了50多万人参与实验,耗费资金22亿美元,占用了全国近1/3的电力。原子弹的研制成功是20世纪在科学协作方面的典型范例。

1945年5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人们才了解到德国虽然一直在从事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但离真正能制成原子弹还早着呢。他们研制核反应堆的设施屡遭盟军和抵抗组织的破坏,根本无法集中全力制造原子弹。这时,从前建议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又开始呼吁,要求禁止使用核武器。但科学理论一旦变成了现实,科学家们就根本无法改变它的命运了。6月,当初首倡研制原子弹的西拉德等7名科学家又联名给美国国防部长写信,指出原子弹的存在会引起世界各军事强国的核军备竞赛;7月,西拉德又起草了给白宫(美国总统官邸,后成为美国政府的代称)的紧急请愿信……

但这一切都无助于事——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政府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从此,全世界几个军事强国间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核军备竞赛开始了!

❾ 原子弹是怎样发明的

1938年12月,德国柏林威廉大帝化学研究所的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经过6年试验,把铀原子分裂成功。裂变反应的发现震惊了科学界。这一重要发现使人们找到了释放原子能的途径,就是可以通过链式反应,不断供给核分裂所需要的大量中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丹麦的伟大物理学家波尔从两位逃出纳粹统治的同事中获悉裂变反应的消息。1939年初,波尔前往美国,把这项消息告诉美国的科学家。移居美国的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等人,意识到可能利用核裂变制成有空前破坏力的原子弹。

第一颗作战原子弹爆炸

1939年夏天,西拉德等人得知德国科学家开始讨论利用原子能和禁止德国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出口铀矿石的消息,非常担忧。西拉德在拜访了罗斯福总统的好友和私人顾问、经济学家萨克斯以后,又和爱因斯坦会晤,请爱因斯坦在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上签名,信由萨克斯转交给罗斯福。这封信阐述了研制原子弹对美国安全的重要性。萨克斯在白宫和罗斯福共进早餐的时候,还讲了一个历史故事:拿破仑由于没有支持发明轮船的富尔顿,因此错过了用潜水艇装备法国海军打败英国的机会。罗斯福给萨克斯的论证打动了,决定支持研制原子弹的工作。

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阿拉莫戈多空军基地一处隔离地区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试验,这颗炸弹的暗码叫“胖子”。试验结果比预料更为成功。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丢下第一颗作战原子弹,8月9日又在长崎丢下第二颗。

阅读全文

与原子弹发明的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