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科普月创造

科普月创造

发布时间:2021-12-19 03:50:01

A. 月亮的科普知识

《月亮》的科普知识网络网盘

链接:

提取码: 45sn

月球(moon)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月球就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卫星。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B. 温济泽的科普创作理论

温济泽于1986年在《科普创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一文中谈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决议》(《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在‘普及和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一节中讲到了各项事业,头一项是‘教育’,第二项是‘科学’,并且指出教育和科学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不但精神文明建设上不去,经济建设也将没有后劲’。科普创作的内容是科学,科普创作的功能是教育。虽然我们所宣传的科学是普及的科学;虽然我们的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但是科普创作毕竟是和科学、教育分不开的。教育和科学在我们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科普创作工作在整个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呢?温济泽在同年发表的《谈谈创作思想问题》中说:“在普及方式上,要从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我们应当把对象,包括儿童和少年在内,都看成是愿意动脑筋、能够动脑筋,但还不大善于动脑筋的人。我们的任务是要引导他们、帮助他们独立地去思考,启发他们、激励他们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地去探索。今天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在日新月异地激增和发展着,光靠传授是不行的,一定要善于诱导读者自己主动去学习、探求和前进。”
科学与文学,以及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结合
1986年5月,温济泽在《几点希望》中谈到:“科学,今天已经进入了大综合和一体化的时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预言过:‘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40多年来,马克思的预言已经成为现实。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一体化的潮流愈来愈强大了。我们从事科学文艺创作的人,一定要顺应这个潮流。”
同年,他在《谈谈创作思想问题》中说:“现在有两股潮流:一股是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越来越强大了;一股是近几十年出现的从社会科学奔向自然科学的潮流。这两股潮流正在汇合成一股强大的潮流。现在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十分重视两者的相互结合,正在为促进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建立联盟而努力。我们从事科普创作的人,更要迎头赶上,赶在这个潮流的前头。我们在创作中,要注意自然科学中各有关学科知识相结合,要注意与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相结合,还特别要重视同社会各方面的实践知识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合乎时代潮流的新作品。”
在创作手法上,温济泽强调“要重视科学与文学相结合”。他说:“阅读科普作品,已经成为许多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写科普作品,就更应当照鲁迅所说的那样,要去庄而谐,要做到使读者触目会心,不劳思索,就能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一些科学知识。因此,用文学的手法来搞科普创作,现在成为一个更值得重视的问题了。”“这就要求作者有一定的文学修养。科普作品的对象是广泛的,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体裁是多样的,它在科学与文学结合方面也应当有多种形式和多种层次。”他又说:“写科普作品,要应用文学的手法和文学的语言。这一点,鲁迅在80多年前就提倡了。我国的高士其同志,苏联的伊林,都是把科学与文学结合起来的大师。世界上很多科普名著都是科学与文学结合的产品。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更要提倡科学与文学相结合。”
关于创作手法,温济泽还指出:“我们写科普作品,要做到通俗化,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把你所要写的那个知识,同本来与它有联系的一些方面结合起来,使它还原到自然中去,使它还原到社会实际生活中去,使它还原到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去,使它变成活生生的东西,读者就会容易理解,就会感到兴趣了。因此,从事科普创作的人,应当具有丰富的关于自然的、社会实际的(现实的和历史的)以及人们生活实际的种种知识。这些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写出高质量的科普作品来。”而且还要“学会用群众的语言来讲科学,学会用形象化的方法来讲科学,善于用感情来打动和感染读者”。 温济泽早在1950年,于《我们爱科学》这篇文章中提到:“我们还应该提倡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我们遇到的问题,我们的日常工作,乃至我们的日常生活。什么是科学的态度呢?毛泽东同志说得好,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科学态度也就是老老实实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有了这种老老实实的态度,就有可能有创造性。斯大林说过,科学所以叫科学,因为它不承认偶像,不怕推翻过时的东西,却能很仔细地倾听实践经验的呼声。在实践过程中,有了新的经验,就能有勇气打破旧传统、旧标准和旧原理,而建立新传统、新标准和新原理。我们用这样的精神来工作,就能使工作不断地向前发展。”
温济泽在这里说的“这种精神”,显然指的是“科学精神”。
他在1979年为《智慧的花朵》写的序言中讲到,高质量的科普作品首先要增强思想性。“科普作品是传播科学知识的,但是不能单纯地介绍科学知识。”“科普作品要能够鼓舞读者不畏艰险、敢于攻克科学难关和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要能够激励他们向四个现代化胜利进军的壮志豪情。”
1986年,温济泽在《科普创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中,谈到了科普创作的六条基本任务,其中有一条就是“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他说:“科普作品不仅传播科学知识,还应当宣传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道德、科学精神等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思想性。说到宣传科学思想,过去我们往往是把它同破除封建迷信、破除愚昧落后的风俗习惯等联系在一起的。这方面工作我们还要继续做。但这只是低层次的一项工作。我们还应当做较高层次的宣传科学思想的工作。”“我国的知识分子,我国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个光荣的传统,这个传统就是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为祖国献身、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在科学研究中求实、创新、不畏艰苦困难、勇于攀登高峰的精神。我们应当宣传这种精神,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1987年,温济泽在《关于创作方法的几点思考》的讲话中说:“现在我们的科普作品,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授科技知识的;另一类不光是传授科技知识,还能启迪人们的思想,就是讲些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道德、科学精神等等。前者,是要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后者,不仅这样,它还要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现在前一类的作品比较多,后一类作品比较少,我们应当大力提倡,促进它的发展。” 温济泽在1983年10月的讲话中说:“科学幻想小说能够启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热爱科学,鼓励他们去进行科学探索、攀登科学高峰,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理想和科学态度,因此对促进物质文明的建设,以及创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它在科普创作的地位,只能是一个辅助的方面,是一个侧面,而不是主要的方面。”
温老又认为:“对于好的和比较好的科幻小说,应当加以提倡和鼓励。中国科协及所属科普创作协会对这类作品的创作和出版要给予支持和必要的帮助。科普创作研究所要组织力量对这类科幻小说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理论上给予指导;科普创作协会要组织有关的学术讨论会和经验交流会,开展评论和推荐、奖励优秀作品,逐步建立一支精悍的又红又专的科幻创作队伍和评论队伍。”

C. 科技创造发明创意方案。

科技小创意方案

一、宗旨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展示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举办科技活动。

二、活动主题

为贯彻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的精神,本次科技活动节的主题是:“节约 ,创新,发展”。 要求学生从节省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以及未来的能源入手,主动发现、自主研究、自主创新。

三.活动内容

(一)科普宣传

1. 利用国旗下讲话,做好校主题科技节宣传发动工作。

2. 利用板报、广播进行宣传,班级出一期科普教育橱窗和黑板报或手抄报。

3. 班级通过班会、团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主题教育。

4.各学科也可根据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相关的科普知识教育。

(二)科普实践

1. 利用班级活动,开展各项科普活动竞赛选拔活动。

2.学生每人选读一本科普读物,写出读后感。通过因特网在网络上学习科技知识,收集科技资料,在班会上互相交流。

3.开展一些科普实验、饲养、栽培活动,写一篇科技小论文或观察日记。

4. 举办一次科普知识讲座,召开一次科技教育的班级活动。

5. 组织学生看一场科普录相片。

(三)科普比赛

1、科技创新制作活动

科技创新制作活动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按所研究的领域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医药与健康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动物学、植物学、地球与空间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13个学科。以实物、模型或设计图参展。参赛作品应围绕科技节主题,有科技含量、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与学生课余生活联系密切,提倡利用废旧物品为材料进行科技制作。

可以下几种形式:

(1)“科技创新小制作”——比如利用身边的旧电器、旧玩具、旧包装等物品,运用科学原理自主创新。比如:发现生活、学习用品中的不足、缺陷,发明创造出可以弥补不足与缺陷的小发明。制作成可以操作使用的实物作品或实物模型。

(2)“电脑制作” ——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网站(网页)设计、程序设计、自动控制等。将作品制作成光盘参展,另附说明书。

(3)如无制作条件,也可以只写出创造发明创意,包括设计思路、设计原理、设计图纸等。

(4)其它科技小发明或者创意等。

2、科幻绘画比赛

科幻画采用“绘画形式多样化”的比赛方法,绘画形式可以是油画、国画、水粉画、水彩画、钢笔画、蜡笔画、剪纸画、粘贴画、电脑画或综合技法画等多种技巧、风格、材质表现(但不包括非画类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作品要具备想象力、科学性、绘画水平(设计、色彩、技巧)、真实性(必须自己原创,不得临摹或抄袭他人作品)。

3、科普手抄报比赛

4、科普小论文

比赛内容:各班通过开展实验、栽培、饲养等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或通过学习查阅书籍、网络资料,结合科技兴国、科技兴县、科技兴校的思想,写一篇科技小论文。体裁不限(如科技小论文、科普童话、科普幻想。)

(四)活动时间

宣传动员阶段: 2013年9月31日——2013年10月8日

活动竞赛阶段: 2013年11月7日——2013年11月24日

D. 关于月亮的科普故事

朔望月

浩瀚星空中,最引人注目的天体要数月亮了,它那变化万千的外貌,它所承载的从古至今那么多的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为人间平添了多少诗情画意!广寒宫里琼楼玉宇,有嫦娥仙子舞翩翩。不仅如此,月亮周期性的阴晴圆缺还是人们自古以来制定历法的根据之一。

月亮围绕地球公转,同时也自转,两者周期相同,方向也相同,因此月亮总以相同的一面对着地球,在人造卫星上天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人们从来没见过月亮的后脑勺。

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呢?大家知道,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把照射在它上面的太阳光的一部分反射出来,这样,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随着太阳、月亮、地球相对位置的变化,在不同日期里月亮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这就是月相的周期变化。进一步说,虽然月亮被太阳照射时,总有半个球面是亮的,但由于月亮在不停地绕地球公转,时时改变着自己的位置,所以它正对着地球的半个球面与被太阳照亮的半个球面有时完全重合,有时完全不重合,有时一小部分重合,有时一大部分重合,这样月亮就表现出了阴晴圆缺的变化。

当月亮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它的黑暗半球对着我们,我们根本无法看到月亮的任何一点形象,这就是“朔”,朔在天文上是指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时刻。逢朔日,月亮和太阳同时从东方升起,即使地球把太阳光反射到月亮,然后再由月亮反射回来的那部分光,也完全淹没在强烈的太阳光辉中。

而当地球处于月亮与太阳之间时,虽然三个星球也是处于一条线上,但这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朝向地球,柔和的月光整夜洒在大地上,这就是满月,也就是“望”。这时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差180度。

因为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相对于日地距离来说太短了,在天球上,月亮东移的速度比太阳大很多,每天月亮由西往东前进13度多点,而太阳却只前进1度。 因此,朔之后,月亮很快地跑到了太阳的东边,一两天后,太阳一落下去,西边的天空就可见到一弯新月,两个尖角指向东方。此后,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迟,月亮也逐渐丰满起来。约在朔后七天,月亮的黄经刚好超过太阳90度,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圆弧朝西的半圆,这就是上弦月。以后月亮继续向东,更加丰满,升起的也更迟了,直到望。从朔到望,月亮离开太阳的距离越来越大。

过了望后,月亮逐渐向太阳移近,月面逐渐消瘦下去。 当月亮黄经超过太阳黄经270度时,它又变成了半圆形,但圆弧朝东,这就是下弦月。这时候,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月亮正高悬在正南的天空上,自然,我们的肉眼这时是看不见月亮的。下弦以后,月亮要到后半夜才从东方出来,它的半个圆面逐渐消蚀下去,变成狭窄的镰刀形,尖角向西。从望到朔,月亮与太阳靠得越来越近,以至再次与太阳黄经相同,消失在晨曦中。

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望或从望到朔的时间,叫做朔望月。观测结果表明,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是固定的,有时长达29天19小时多,有时仅为29天6小时多, 它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

月亮与某一恒星两次同时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恒星月”,恒星月是月亮绕地球运动的真正周期。朔望月比恒星月长,道理与太阳日比恒星日长是一样的。恒星月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而朔望月却因为是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与地球上涨潮落潮有关,与航海、捕鱼有密切的关系,对人们夜间的活动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在宗教上月相也占有重要位置,所以人们自然地以朔望月作为比日更长的记时单位。

E. “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月”系列活动在京启动,此活动有何意义

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月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老说可以了解我们的物种,在很多时候都会让我们学生养成保护生物的好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活动对自己是十分好的,在很多时候学生就是缺乏对这些生物的认识,所以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去保护生物,但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自然就可以让学生去养成一个十分好的习惯,对于我们自然界来说有更多人去保护也是一件十分好的事情,那么这样的事情自然也是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这件事情的发展。

这样的宣传活动可以强化学生的意识,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活动就是在保护我们生态环境,也是在维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F. 什么叫科普主题活动

科普主题活动
科普主题活动是青少年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内集中进行的,有一定主题思想或提出明确的口号,并要达到一定思想教育目的和科学技术知识普及要求 的科普教育活动。
科普主题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性。科普主题活动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活动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技术性。青少年通过参加活动拓宽了视野,学到了科学知识,激发了对科技的兴趣。
(2)思想性。科普主题活动的思想性主要表现在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人际关系、纪律、法制等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到科普主题活动中,引导青少年关心家乡变化、科技进步和国家建设。
(3)实践性。科普主题活动让青少年在科普教育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创造了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学生通过考察、实验、展教、写作、动手操作等环节获取科学知识、学习科技技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4)兴趣性。科普主题活动贯彻兴趣原则,吸引广大青少年积极加入到活动中,同时又在活动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促使青少年形成科学志向和科学理想。
纵观整个科普主题活动,其最基本的特点是:有一个与活动目的密切相关的鲜明的活动主题,以及多种多样紧密围绕主题的活动形式。
活动内容
科普主题活动的内容广泛,活动形式生动活泼,且将科普教育的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和兴趣性紧密结合起来。
科普主题活动的主题多种多样,如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技知识;批评反科学的现象;推广有意义的活动;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等等。其活动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纪念日(科技节、周和月)科普主题活动。这类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某些活动还具有世界性,它的主题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课题。如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每年4月1日~7日为上海市“爱鸟周”,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此外还有“海洋日”、“地球日”、“水节”等等。
(2)高新科技科普主题活动。它有利于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着眼于科教兴市、科教兴区,激励青少年攀登科学高峰。如上海市历届科技节主题分别为“依靠科技,发展上海”、“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并在青少年中举办“上海的未来与我们”科学讨论会,让青少年了解我国与世界科技的发展,了解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景趋势(如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新材料、新能源、激光、航天技术、环境科学、海洋开发利用、知识经济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等)。
(3)学科性和专题性科普主题活动。这类活动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系列的。学科性科普主题活动内容包括: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学科和新学科、新技术、新知识,如“太阳能利用系列活动”、“能源十项系列活动”、“土地与国情”、“生活中充满化学”、“模拟火箭发射活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未来”、“虎年——救救老虎”等科普主题活动。
(4)重大科学现象科普主题活动。这类活动必将引起青少年极大兴趣,如结合“哈雷彗星回归”、“流星雨”、“月全食”、“日全食”等重大天文现象进行讲座、观测、摄影和论文演讲活动。
(5)实用技术科普主题活动。活动内容的安排从本地区的经济、科技实际情况出发,向学生普及种植、养殖、电工、机械、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等实用技术,开展乡土资源、土壤成分、植被和城市居民小区生态环境的调查,使青少年从小关心家乡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6)“热点”问题科普主题活动。根据青少年在一定时期内关心的“热点”问题,确定活动的主题。例如:在地震活跃期,宣讲地震预报知识;海湾战争后,介绍电子武器和环境问题;结合新科技项目的报道,介绍超导和克隆等技术。
此外,科普主题活动还可按活动范围进行分类:国际性的有“世界科学与和平周”、“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全国性的有“植树节”、“爱鸟周”等活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县)性的有“古树名木调查”、“水——生命之源”等活动;学校性的有“爱心献校园,绿色满人间”等活动:班级性的或兴趣小组性的有“我们居住小区的环境状况调查”、“被动吸烟的危害”、“学创造、搞发明”、“看云识天气”等活动。其中我们应大力提倡组织学校、班级和兴趣小组性的科普主题活动,在青少年中倡导“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井将其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组织方法
科普主题活动的实施,要抓好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形成高潮、总结表彰四个环节。
1.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是科普主题活动实施的重要保证。应根据科普主题活动的规模和活动层次进行组建。大型活动可以由市(区)教委、科协主办,由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等协办,并由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共同组织成立领导小组或组委会。学校组织的主题活动,可以由学校科技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工作,也可根据主题活动内容临时组建工作班子。
2.宣传发动
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是科普主题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大型活动举办前,应由主办单位发文,召开动员大会,并组织宣传媒体进行报道。此外,活动还可通过广播、橱窗、闭路电视进行宣传、发动。如举办科技节时,可以举行科技节会标、会歌的征集评比和广告语、招贴画设计竞赛等。学校活动可通过班主任、团队、科技教师广泛动员学生参加,同时可开展科普黑板报竞赛。
3.形成高潮
形成活动高潮是科普主题活动实施的关键,要着眼于发动更多青少年参与科学普及活动。大中型活动要着重抓好开幕式、闭幕式、电视大奖赛、科学家见面会、智力擂台赛、科普游艺、科普表演等活动环节。学校活动要着重抓好“科技节”、“爱科学月”、“科技活动周”、科普主题班会和主题队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4.总结表彰
认真抓好总结表彰,不仅是对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的考核,也是对青少年积极参加科普活动并取得成果的奖励,有利于推动科技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科普主题活动的总结表彰包括:主办单位和学校对科普主题活动工作的总结,主办单位对学校、班级、教师、学生或参与科普主题活动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奖励,如设立“优秀设计奖”、“优秀组织奖”和“科技小能手”、“小小科学家”等奖项或称号,也可根据科普主题活动的特点设立奖项。
活动指导
为了提高科普主题活动的质量,一定要精心设计科普主题活动的活动方案,加强活动全过程的指导。
1.确定主题
科普主题活动的主题要鲜明,有感召力,并从当地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适合青少年的特点,如“21 世纪的科技与我们”、“展开科技创新的翅膀飞翔”、“创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寻找科技金钥匙,争当科技小能手”等。
2.确定活动目的
科普主题活动的目的是活动的灵魂,应包括思想教育、科普教育和技能、技巧教育的要求。
3.选择活动内容
科普主题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选择适当的活动内容极其重要,它关系到科普主题活动的实施和教育目的的完成。科普主题活动的内容既要适应科技发展的趋势,义要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既要保留传统的基础教育内容,又要不断开拓新领域,同时还要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融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和兴趣性为一体。
4.确定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应新颖、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科普主题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吸引青少年积极、主动地参加进来。它经常采用的形式有听(科普报告、讲座)、看(科普电影、录像、书刊、展览、表演)、写(科普故事、小论文、黑板报)、做(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观察)、玩(科普游戏、谜语、魔术)等。
5.明确活动主体
青少年是科普主题活动的主体。科技辅导员在活动中要充分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青少年成为科普主题活动的主人。没有青少年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任何科普主题活动都将失去意义。
6.活动过程的设计和安排
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心理状态和知识基础的不同及学生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科技辅导员在设计和组织科普主题活动时,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讲究实效。
7.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科普主题活动的组织者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活动的支持,包括家长在资料、资金和辅导力量上的支持及科学家、技术人员在技术上的指导等。
总之,科普主题活动的开展,要有创新意识,内容与形式要注意推陈出新、因地制宜。各地区、各学校和班级应结合当地实际和各阶段工作重点,有选择地开展科普主题活动,并兼顾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接受性的原则,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G. 科普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1人类全身上下,最强韧有力的肌肉,是舌头。
2憋气自杀是不可能成功的。
3鳄鱼无法伸出它们的舌头。
4北极熊是左撇子。
5鸵鸟的眼睛比脑袋大。
6海星至今还没演化出脑袋。
7一只被摘掉头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后死亡的原因则是过度饥饿。
8长颈鹿没办法咳嗽。
9猫头鹰是唯一能够分辨蓝色的鸟类。
10鲸鱼一分钟心跳只有9下。
11在太空中太空人是没办法哭的,因为没有地心引力眼泪流不出来 。
12大象死后还会保持站立姿势 。
13有些昆虫没有头还可以再活上1年 。
14一台波音747的机翼长度恰巧是莱特兄弟第一次飞行的距离。
科普知识
1.为甚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
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
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2. 为甚么人会打呵欠?
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
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做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3. 为甚么蛇没有脚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是它们身上最外面的一层盔甲。鳞片不但用来保护身体,还可以是它们的「脚」。
蛇向前爬行时,身体会呈S形。而每一片在S形外边的鳞片,都会翘起来,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平的路面。这些鳞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推动身体向前爬行,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走动呀!
4. 为甚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
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的地方,含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这物质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却具有厌旋光性,每遇到光线时,便会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所以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棵植物就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5. 为甚么人老了头发便会变白?
我们的头发中有一种叫「黑色素」的物质,黑色素愈多头发的颜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话,头发便会发黄或变白。人类到了老年时,身体的各种机能会逐渐衰退,色素的形成亦会愈来愈少,所以头发也会渐渐变白啊!
6. 为甚么萤火虫会发光?
萤火虫会发光因为在它们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发光器内充满许多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使萤火虫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
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还有求偶、警戒、诱捕等用途。这也是它们的一种沟通的工具,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同,它们藉此来传达不同的讯息。
7. 为甚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
肚子饿了便会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之前吃进的食物快消化完,胃里虽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会继续分泌。这时候胃的收缩便会逐渐扩大,内里的液体和气体便会翻搅起来,造成咕噜咕噜的声音。
下次不要再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尴尬啊!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动作呢。
8. 为甚么驼鸟不会飞?
身型庞大的驼鸟类的一种,但它们却不会飞上天啊!这不是因为它们的翅膀不管用,而是它们的羽毛都太柔软,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适合飞行。另外,驼鸟的肌肉不发达,胸骨又平平的,对飞行都没有帮助。
驼鸟生活在非洲,由于长期居于沙漠地区,身体为了适应环境,便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样子。
9. 为甚么罐头里食品不容易变坏?
午餐肉、豆豉鲮鱼、茄汁豆......都是美味的罐头食物,它们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变坏。这因为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无法进入。
人们在制造罐头食品的时候,把罐头里的空气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口。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即使里面的食物沾上少许细菌,它们也无法生存或繁殖啊!
10. 为甚么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哭个不停?
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呱呱大哭,这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心,而是他们正在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第一口的空气呢!
当婴儿离开妈妈身体出生时,他们吸进的第一口空气会冲到喉部去,这会猛烈地冲击声带,令声带震动,然后发出类似哭叫的声音。
11. 为甚么蜥蜴的尾巴断落后仍然不断弹跳着?
为了保护自己,很多蜥蝪也利保护色掩人耳目;而部份蜥蜴当受到袭击时,尾巴更会因肌肉剧烈收缩而导致断落。基于断落的尾巴中仍有部份神经活着,它会不断弹跳,从而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以便逃脱。别以为他们的生命会这样完结,其实只需多个月,尾巴又会重新长出来,继续生活。
12. 为甚么松鼠的尾巴特别大?
别看轻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的同时,它的尾巴正发挥很大的功用。它能够令松鼠在树上跳跃时得到平衡,避免掉下来受伤。此外,这条大大的尾巴更能于冬天发挥保护的功用,紧紧围着松鼠的身躯,既方便,又实用。
13. 为甚么人的大拇指不可以有一或三节?
一般人有五只手指,而手指的长度各有不同。但是,有没有人察觉到,除了大拇指外,其它手指也有三节,而唯独大拇指只有两节呢? 原来,它的节数正好配合其它四指。要是三节的话,大拇指会显得没有力,以致不能提起较重的物件;要是只得一节,它便不能自如地与其它四指配合抓紧东西!
14. 为甚么自己搔自己时不感到痕痒?
当别人搔自己时,我们会倍感痕痒,而且不断大笑;可是,当自己搔自己的时候,我们不单不会大笑,而且更不感痕痒。基于我们的思想上已有了准备,大脑会发出一种 「不会有危险」的讯息,神经亦随之放松,所以便不会大笑起来和感到痕痒了!
15. 为甚么海水大多是蓝、绿色?
望向大海,很多时也发现海水呈现蓝、绿色。可是,当你把海水捞起时,你却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无色。原来,海水本身与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水没有大分别,也是透明的。我们所看到的绿色,其实是海水对光吸收能力而产生出来的现象。只有绿光能被海水吸收,从而反射出来;当海水更深时,绿光也被吸收,海水看上去便成了蓝色。
16. 为甚么会起鸡皮疙瘩?
我们的皮肤表面长着汗毛,而每一个毛孔下都有一条竖毛肌,当受到神经刺激(例如:生气、害怕、受凉等情况)后,身体的温度会下降,而竖毛肌便会收缩而令毛发竖立起来,形成鸡皮疙瘩。除了有着保温的作用外,这个生理系统亦可使动物的体型看起来比实际更大,从而吓退敌人。
17. 海马是由爸爸的肚里出世?
几乎所有动物也是雌性繁殖下一代,但海马却是与众不同,它是由雄性分娩出来的。于雄性海马的肚上有一个像袋鼠「育儿袋」的孵卵囊,雌性海马会把卵子排到雄海马的孵卵囊中。此后,雄性海马就担起孕育的责任,经过约三个星期,小海马便由爸爸的体内弹出来。
18. 为甚么树叶会变颜色?
树叶变色的原因与其蕴含的化学物质—叶绿素有关。当秋天来临时,白天的时间比夏天较短,而气温更亦较低,树叶因此停止制造叶绿素,剩余的养分输送到树干和树根中储存。树叶中缺少了绿色的叶绿素,与此同时,其它化学色素因而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多看到黄和褐等颜色的树叶。
19. 为甚么有落叶?
秋天来临的是时候,树叶上蒸发的水份比夏天多,但树根吸水却比夏天少了。为了减少树木的水分流失,茎部的细胞开始形成一个分离层,待养分完全离开树叶后,分离层会令树叶和树干隔离,树叶从而掉下来。

H. 举行全国科普日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发展,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科学素质,已成为持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广泛开展社会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是推进我国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1) 有利于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广大公民的科学素质。
(2)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氛围,调动公民学科学的积极性。
(3)有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弘扬科学精神。
(4)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促进经济发展。
(5)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2002年6月29日,我国第一部关于科普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的科普事业进入了法制化建设和发展的轨道。
2003年6月29日,在《科普法》颁布一周年之际,为在全国掀起宣传贯彻落实《科普法》的热潮,中国科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自此,中国科协每年都组织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在全国开展科普日活动。
从2005年起,为便于广大群众、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活动日期由原先的6月份改为每年9月第三个公休日,作为全国科普日活动集中开展的时间。

I. 如果你看过科普知识你知道人类是靠什么创造的吗

科普知识说明人类是由细胞不断进化而来的,是有一个进化的过程。

J. 关于月亮方面的科普知识

链接:

提取码: mqqw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出发吧,月球

阅读全文

与科普月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申请商标到哪个部门 浏览:762
购买无形资产的相关税费可以抵扣吗 浏览:982
商标注册被骗怎么办 浏览:160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