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小学创造力的培养

小学创造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1-12-19 03:45:10

㈠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共情:孩子挺听话,但就是提不起学习情绪,因此学习成绩也一直不理版想,对吗?
二、具体化:权您可以举例说明下孩子学习兴趣的具体表现吗?
三、探讨问题的成因,并具体分析:
a 孩子的学习总是被批评,没有成就感
解决:多肯定孩子学习当中的优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激发孩子内在的价值感;
b 孩子总是被打击,没有学习兴趣
解决:不断鼓励孩子,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加大学习前进的动力;
c 孩子的兴趣爱好都被打压,孩子失去了好奇与探索的天性
解决: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并恰如其分的引导至学习内容当中,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d 孩子没有梦想,对学习,对什么都没有期待
解决: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梦想,用梦想的自然力量,引导出孩子自发自愿的奋斗目标,以及学习目标。以上内容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对家长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家长可以积极参加优胜的免费家庭教育讲座,在专家的指导下,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高度,从而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

㈡ 怎样培养学生创造

培养创造力的一些主要思路,供参考:

1.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决定一个人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因此,要开发创造力,首先要增强和提高人的创新意识。人的创新意识有两种:一是主动性创新意识,一是被动性创新意识。主动性创新意识,是指不需来自外部的推动,主体的意识就可以有效地驱动个体去创新,创新活动是主体自身需要的一种意识,稳定、持续、主动、习惯化是它的特点。
被动性创新意识是指主体受外部的推动而产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接受交给自已完成的指令性科研问题、开发任务或项目。这类被动性创新意识同样也会对创新活动产生推动作用,主要是创造主体有责任感,有成功的愿望,有胜任的能力。
2.掌握创造方法
创造方法是创新活动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并上升为工具性的创造方法论。创造方法一举击破了创造的神秘气氛,使普通人借助创造方法亦能涉足创造活动,掌握创造方法是开发创造力的好思路。
3.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乃创造力的灵魂,培养创新思维是创造力开发的关健。美国创造力开发公司总裁、创造学家罗杰.冯奥奇说过:“如果你对创造性思维持冷淡态度,你就不会认识到在一个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世界上,激发和应用新设想是至关重要的生存技能。”
4.优化创新人格
前面讲到, 创新思维乃创造力的灵魂,而创新思维的灵魂又是什么呢?那就是创新人格!这是因为人是创造万物的主体,是一切创新活动的认识者、发出者和操作者,忽视创新人格的优化,开发创造力将是舍本求末倒置的。
5.形成创新环境
创造力开发离不开一个好的环境,尤其是个体创造力开发。因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美国创造学家阿瑞提认为:“适宜的气候和环境能极大地促进创造。”
6.创新成果展示和创新人物示范
经常进行各级各类的创新成果展示,对创新方面取得成绩的人物进行表彰、鼓励和奖励,达到示范作用的目的,都对创造力的开发很有推动作用。
奇思妙想玩转发明课程,以科学的形式与方法,解密孩子的创造力基因,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为他们摘取人生第一件发明;为中考培养科技特长生,为留学移民增添专利加分强项,为高考各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挖掘创新潜质。

㈢ 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有哪些

一、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保证
⒈ 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
事实上,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它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沟通,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实现教学民主,学生才会有参与意识,敢于质疑,主动探索,从而使才智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发挥。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创新意识的儿童,大多感情强烈,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独立思考,勤学好问,不依赖、不盲从,不怕困难。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表现”的机会和舞台。
2.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
除良好的师生关系外,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也是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有创造力的人并不一定是学习成绩出众的人,他们往往有一定独立的态度和自己的兴趣,在于他们对待世界万物的动力、兴趣和态度等个性的特征。所以数学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平时关心、信任和爱护学生外,教师还要用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包括学习目的性在内的精神追求,渊博的知识、姻熟的教学艺术,去揭示数学知识本身的无穷奥秘和展示数学知识内部那种紧密而和谐美妙的联系,让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状态,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与思维创新是密切相连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典故或趣题,比如:德国心理学家费西纳的心理测试、小高斯10岁时巧算“1+2+3+…+99+100”、“用16根同样的小棒能摆出多少种长方形”等等。把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引导到数学学习上来,激发他们探索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分析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二、组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要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学策略。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自己讲,学生听,不能过分严肃,过多地批评。因为这样做使学生思想紧张、心理压抑、思路不畅,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反会引起学生畏惧数学,厌倦学习。
⒈ 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学贵有疑,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满脑子的问题,教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要有意通过情境、故事、疑问和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认真对待,态度要和蔼,对于提出的问题,无论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动辄训斥,以免挫伤其积极性,而要沙里淘金,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⒉ 组织学生主动探究,实施再创造性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教学一定在学生的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之上进行。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性的学习,而不是再复制一遍知识。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也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施再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主动探索、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知识,促进思维,尤其是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或与众不同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深刻性,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一课,首先,学生用猜、剪、拼、量和算等方法得出结论,这一过程是学生以与前人的推理验证相同的方式在进行学习,已经是在进行一种“再创造性的学习”了,但此时,教师并不满足于此,提出了“通过三角形内角和,你还能联想到什么”?于是,学生又一次进入了紧张的思维活跃状态,他们通过交流与合作,逐一地发现了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进而学生讨论总结出了 n边形的内角和:n个180中减去360,或(n一2)×180这一正确结论。在这里,最重要的并不是学生掌握了多边形内角和的结论,而是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他们的创新精神。
再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学生在认识了乘法的意义之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6+6+6+6+4=?学生的反应是情绪化的,快嘴的学生已经在嚷嚷“不能写出乘法算式”了。在这个变异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多动脑,使学生思维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转而成“柳暗花明又一村”,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结果孩子们得出的答案是:6×4+4(一般思维)、7×4(4个7创新思维)、4×7(7个4创新思维)6×5-2(创新思维)。“7+4+5+2+3+6这个算式能改写乘法吗?”学生不再急于脱口而出,但片刻就写出了9+9+9和9×3。由此可见,学生不仅认识了乘法的意义,而且得到了深化,这些潜在的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就必须积极地去开发。一次次的思维创新成果才会激励学生乐于思考,勇于探索。
教师特别要尊重他们的思考和劳动。对差生应采取亲近、鼓励和信任的态度,让他们与优生一块合作,一块探索,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使学困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我也能行”、“我也能发现”、“创新并不神秘”,从而切实体验到创新的魅力 。
三、自觉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力措施
《国家课程标准》数学目标中在解决问题方面指出:“(学生应)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所以,通过解决问题,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视方法的多样性,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㈣ 如何培养自己(小学生)的创造力

未来的竞争将主要是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竞争,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 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的创造能力并非一定要像成人那样能创造出社会上从未有过的新事物,而只要创造出自己从未见、听过或接触过的东西,当然不是模仿别人的东西。这样,即使他们创造出的东西他人已经创造出来了,而他却不知道别人有过,就可以视为创造了,这种能力就可视为创造能力了。作为教师应该从生活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力。
二、 从小处着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的创造毕竟不同于成人的创造,他们不可能有轰轰烈烈的创造,但可以肯定有一些细心的甚至不引人注意的创造行为。作为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行为,对他们一些不经意的创意、创新和创造,都应该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启发,有意识地加以强化,有意识地给予鼓励。让学生创造方面的星星之火燎原开来。
三、 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源泉。“可见,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特别是创新想象,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较好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珍惜他们的好奇心,丰富他们的想象。
四、 在“问”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教学中,问有很多种,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的“问”和老师的“问”两种。学生的“问”在教学中越来越少了,我们教师要提倡学生多问为什么,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能力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敢疑敢问,才能使头脑这台机器更加灵活,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事物。
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是教育的重要目的。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主动精神,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从生活乃至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㈤ 谈谈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创造性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是人们渴望理解世界的愿望的体现,是一种强烈的认知需求,也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好奇心帮助人们在理解世界的基础上适应自然和社会。

父母应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孩子质疑提问的本源。父母应提供积极的支持和保护,也就是说,除了保护孩子已具有和表现出的兴趣和好奇,还要主动激发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和好奇。这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途径。

父母可以有意识的拓展孩子的生活空间,经常带孩子到户外走走、玩玩,多接触自然和社会,多参加各种不同的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和探索,激发儿童对新事物的好奇,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思考。

3爱学习、爱思考的家庭文化

没有知识的储备和各种信息的剌激,孩子便不会有问题产生。因此,父母要注重家庭中文化氛围的建设。父母要加强自身知识的学习,以切实行动来树立榜样并影响儿童,同时努力形成以读书、阅报、参观博览会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业余生活。

同时,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各种图书和资料,并耐心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提问。这样,孩子处于爱学习、鼓励思考的家庭气氛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爱质疑、善提问的好习惯。

㈥ 从小学教育专业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你好!
实体教育,就是通过实体给学生看,再让学生想这个实体。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㈦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一种特殊能力,或个体创造性的最好表征。创造力也是反映个体在解决任务中有效的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加工、组合、创造新设想、新事物的能力。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那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以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呢? 一、 创设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学生的创造力比智力受环境的影响更大。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施者。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就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儿童的心理安全和自由是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活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 努力构建校内外沟通 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极大的影响着儿童的创造力。家庭气氛和管教方式是影响儿童创造力的主要因素,教育过分严格,过分要求孩子服从,孩子的创造力就差;家庭气氛民主,家长有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情况就好的多。学校教育过分重视纪律的规范,学习中过分强调答案的准确的标准,也会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社会文化的管理体制也会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民主、宽松、尊重个性的环境将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所以要努力构建校内外联系,与家长多联系,多交流,多沟通,同时,构建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改变语文教学自我封闭、与社会隔绝的状况,共同为儿童创造有利的环境,使儿童的生活环境充满创造的气氛,使创造性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儿童自然可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一代。 (二)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小学生创造力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动态进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创造力呈持续发展趋势,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进行,小学生创造力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好奇心强,喜欢提出问题。正是有了好心,才体现出对事物探索的热情。(2)善于大胆幻想。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创造力更多的带有幻想型的特点,同时,小学生创造想象和思维大多是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情境激发的,思考问题是表现出一定的主见。(3)直觉思维和灵感在儿童创造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更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首先,要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和观点。 其次,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从事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 再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抽象逻辑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培养,应该综合起来加以训练。 其四,鼓励首创性,允许学生在自由探索和实践中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或看法。 从而,使学生远离穷追猛打式的提问,冲破“标准答案”的樊篱,能够用心读书,用心思考,有所知,有所悟,有所发现。 二、 凭借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一) 教学中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提问 一、 运用判别性、叙述性、说理性提问。教学中,运用“……是不是?”“……对不对?”让学生做出判断,再让学生说明“……原因何在”“……为什么”“……道理怎样”这样就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判断、分析、研究,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有很大作用。这也是常用的提问方式。例如:《北大荒的秋天》理解第四自然段的第三句话中的“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的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我把这句话与“榛树叶子全都红了。”进行比较。请学生说说哪句话比较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学生都认为第二句比较好,然后各抒己见,有的说写出了榛树叶子的颜色非常红。我趁机问是怎样的红?学生齐答像一团团火。有的说反映了人们的心情,我趁机问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不论他们回答的是否正确都一律给以鼓励。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发表见解。 二、 运用发散性提问方式,要求学生尽可能产生多而新的想法。主要运用的方式“除此之外,还有那些?”“……还有什么新的见解?”“如果…… 那么会怎样?”等,重在启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操作,对思维进行求异引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苏教版第五册《掌声》一文中写小英演讲以后,变的开朗、自信了,“她不在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此时,同学们有的说小英竞选当了班干部,有的说小英体育课上不再逃避,有的说小英通过这次演讲自信了,学习成绩越来越好┄┄总之,学生调动了已有的生活经验,较合理的发挥了想象,填补了课文的空白。我引导学生发散想象,小英除了交谈、游戏、跳舞之外,还可能有那些变化?同学们有的说小英竞选当了班干部,有的说小英体育课上不再逃避,有的说小英通过这次演讲自信了,学习成绩越来越好……总之,学生调动了已有的生活经验,较合理的发挥了想象,填补了课文的空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训练,思想感情得到了陶冶。 (二)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时,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条措施。在传统教学中,教材乃至教师授课的内容,往往都被学生认为是完全正确的,若自己的想法与之不符,习惯的做法是修正自己以求一致。事实上是被教材或教师授课的教学内容禁锢了思维,因此,教学中随时和学生讲明,教材或教师授课并不总是正确和完善的,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活跃思维、积极的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而且也是对发散性思维的一种促进,因为提出质疑问难的本身就是摆脱学习材料原有的思想路线,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例如:苏教版第五册的练习4的第三题:改正下面句子中用的不恰当的词语。这是这个单元练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第一句如何修改的基础上,其余4句,我放手以先独立完成再讨论说明原因的方式让学生来完成。学生都积极投入,独立完成。每一句都有争论,此起彼伏,气氛热烈。尤其是第二句“小刚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员。”一个同学说“光荣”错了,因为做了好事才光荣。马上就有人反对,说加入少先队也是光荣的,光荣没有用错,错的是“少先队员”应该把它改成“少先队”,“少先队员”指人,“少先队”指一个集体。所以应该是加入少先队。此时,我马上给予表扬,因为和教参上的答案一样。这时,我问有不同看法吗?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有不同看法,说少先队员可以不改,把“加入”改成“成为”。这样就成了“小刚光荣地成为了少先队员”虽然他原因说的不是很正确,但我依然把他大加赞扬。同时告诉学生要相信自己,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或疑问要大胆的提出来。学起于思,多思考,有助于促进智力发展。如此,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还让学生知道要相信自己,不能人云亦云。三、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儿童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创造力仅仅是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那么,只有当它与创造性人格相结合时,才能使创造性的发展成为现实。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做到:(1)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心理学研究发现,好奇心与创造性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仅对儿童,就是对科学家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好奇心既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又是创造性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教学中,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能促使他们对语文课拥有浓厚的好奇心,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进行。(2)解除怕犯错误的心理。儿童怕犯错误是阻碍独创性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往往会因为怕犯错误而不去尝试,从而失去发挥其创造性见解的机会,因此在知识武装学生的同时,解除他们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努力进行尝试。(3)鼓励学生向有创造性的人学习。中年级的学生模仿尝试的欲望极强,让学生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或讲一些爱迪生、居里夫人、达尔文等科学家的故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染。增强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这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要有良好的环境,同时学生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作为教师也要努力学习,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做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教师,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有利因素,创设条件,设置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阅读全文

与小学创造力的培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