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王阳明的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的深层内涵究竟是什么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大学》讲“致知”,《孟子》讲“良知”。王阳明把《大学》和《孟子》拼接在一块儿,提出了“致良知”说。《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能、良知这两个“良”字都是本有、固有、本善的意思。
“良知”何指:第一、明善恶(道德)。第二、辨是非(智慧)。良知就是一个好恶之心,“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良知就是一个知是知非的心。“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它是便是知,非便非,一点瞒它不得。”第三、归本原(万物一体)。
“致”为何意:唤起、体认、践行、扩充、光大、达到、实现。
“致良知”就是:唤起、体认、践行、扩充、达到、实现人皆有之、与生俱来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最终达到万物一体、与宇宙同化的圣贤境界。
“致良知”作为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两层重要意义:
第一层意义: [conscience]∶天赋的道德理念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说:“五脏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内在生理环境,善与恶只不过是五脏健康与否的体现。” 第二层意义:“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实现善与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说:“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学而无用,无以为功。 引自月牙山人《无知录》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⑵ 何谓格物致知何谓知行合一
心与理,是不同的概念。心便是宇宙,理便是宇宙中的规律。心与理的关系,是共生关系。
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认识发展:
心学家陆九渊从“尊德性”和“发明本心”出发,认为“圣人之言自明白,且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是分明说与你入便孝,出便悌,何须传注,学者疲精神于此,是以担子越重,到某这里,只是与他减担,只此便是格物”(《陆九渊集·语录下》)。
事功学派陈亮认为“格物”是要考尽天下事物,“故格物致知之学,圣人所以惓惓于天下后世言之而无隐也。夫道之在天下,何物非道,千涂万辙,因事作则”(《陈亮集·与应仲实》)。
⑶ 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是用良知支配自己的
A、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方法论,故A项错误;
B、发明本心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认识修养方法,故B项错误;
C、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说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故C项正确;
D、王阳明讨论知行合一,也只是认为两者不分先后,知行并进,故D项错误.
故选C.
⑷ “知行合一”的发明者、以及具体意思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⑸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的知 是致良知中的良知吗
良知,即是本心,即是理。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
⑹ 解释王明阳的知行合一
抛却哲学层面,在实用主义地立场上来看,我们可釉得出如下地结论。
“知”代表地是道德。“行”代表地是行为。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要让大家道德和行为一致。
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人们地道德和行为从一开始就不可能一致。道德总是高高在上,而行为却是低低在下。
如果然地要合一地话,应该是道德去迁就行为呢,还是行为去迁就道德?
千百年来,人们所说地,都是要行为去迁就道德,也就是当你这个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就不许做。
然而知行合一真地是这个意思么?从王阳明自己地历史来看,从王阳明再传弟子徐阶所做地事情来看,从徐阶弟子张居正所做事情来看,甚至是从近现代很多很多成功者地所为来看,知行合一地意思恰恰相反。
道德应该迁就行为。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直白地来说,如果你要办成件事情,就应该低下你高贵地道德地头颅。
王阳明是个大学者,可他当官地时候却是连骗带蒙,只要事情做好,无所不用其极。
徐阶是一代名臣,可他却给严嵩这种贪官拍了十多年地马屁,甚至人们把徐阶都归入严党。
戚继光是民族英雄,可他为了能带子弟兵打仗,不断地给高层送礼送美女。
历史上地成功者,从来不会被道德标准牵制自己地行为,反而道德是用来迁就行为地。
但是,道德并非是一件没用地东西,在知行合一地理念里,还有更种要地内容,那就是你地目标必须是道德地。
这就是我们所说地大善。你为了实现自己地目标,你可釉行小恶,但你必须确定,你地结果是大善。
戚继光御敌于境外,他是民族英雄,他地道德问题只是小恶。 知行合一就是这样一种生存术,它答应你用比道德低地方法去做事,但必须实现比普遍道德还要高地目标。
⑺ “致良知”与“发明本心”的异同
在认识论上鼓吹“致良知”的方法,认为“良知”就是“天理”,同时提出“知行合专一”,反属对宋儒知先行后的说法或知而不行的做法。王守仁是陆九渊以后
转自http://wenda.so.com/q/1373084214063835
⑻ 王阳明心学的本心是什么 致良知的良知又是什么 怎样致良知 举个例子
发明本心,主要的意思就是追随你内心的想法,这是人性本善论。比如你在街上看到一个小姑娘乞讨你会不忍心
⑼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和现在的“知行合一”意思的差别
我简单的回答一下,第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要参考心学的一首知名诗: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物格。感受自己的本心,不去扭曲自己的欲望和想法,凭借自然的智慧,学识和对事物的深刻了解,来达到一个”外王内圣“的目的,外王就是外达于天下,内圣,内尔在于个人自觉,则自觉的作圣贤的功夫。当然,这个是道,每个人得道的感受和方式都是又所差别的,知行合一,就是王阳明先生的道,理解知行合一,就可以做到对得起自己的良知,通过格物,(这个是先生早年阅读朱先生的书而学习到的一点),来达到内心的至圣之路,先生是为天下苍生谋求福报。人要找到自己的目标的定位,以之前进,达到内心的平和,获得智慧,继续前进。
现在的知行合一,更多的则是字面意思,对儒家的内在理解很少,其实可以把古代的知行合一和现在的知行合一区别对待,主要原因就是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中没有明朝时期来的那么重,所以儒家的性理呗取代成了名理,这个概念完全混淆了知行合一致圣的真正含义
这个问题,你可以再看看牟宗三的,心体于性体,这书里面很好的说明了但是儒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以及王阳明先生的思想的来源和去向,对比现在的哲学书,多收到西方思想者的影响而产生变化。理解知行合一,要了解儒家思想,才能推测出王阳明先生当时说出这话的真正含义。
谢谢看我回答的人,谢谢
⑽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
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了极高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