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遵循自然规律的故事.(短的)
黄河“调水调沙”: 经过9次实践,黄河这条世界上平均含沙流量最大的河流以自然的力量,以最经济、有效的输沙减淤模式逐步接近河床不抬高的治理目标,同时担负起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重任。黄河调水调沙的实践告诉我们,不要仅仅把河流当作工具,要尊重河流,善待河流,保护河流。这应该是我们遵从自然规律的基本共识。 唐家山堰塞湖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水利部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实行主动处理,及早处理,科学处理。在多次会商、严密分析、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判定了堰塞体溯源冲刷的可行性,制定了利用堰塞体天然垭口开挖泄流渠的工程排险方案。同时,指导协助地方政府制定了人员转移避险方案,实行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绵阳和遂宁两市及时将受1/3溃坝风险威胁的27.76万人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按照人们事先设定好的方案,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渠开始泄水。几天后,唐家山堰塞湖蓄水量从最高水位时的2.466亿立方米降至0.861亿立方米,减少1.6亿立方米,成功消除了堰塞湖的特大威胁。唐家山堰塞湖的处置,下游人民群众无一伤亡,重要基础设施没有损失,“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人类或许永远无法准确预言和阻挡任何一场天灾,但是人类只要认识规律,遵从规律,就可能成功化解灾难。
只取前标题即可
祝你学习进步
㈡ 保亭县毛感乡情安岭铁矿选矿厂泥石流有哪些
2006年9月26日18号台风“达维”袭击海南,保亭县遭受正面袭击。在台风来临之前,县政府根据省政府热带风暴防御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了大会,对各乡(镇)、各国营农(茶)场防御台风袭击作了部署,要求将处在危险区的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要防范由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25日下午5时许,县国土环境资源局通知毛感乡政府派一名干部专程到位于毛感乡南好村境内的情安岭铁矿选矿厂,要求该厂人员立即撤离。但由于该厂的负责人存在侥幸心理,直到26日下午5时许,18号台风袭击到该厂区域,将部分工棚的屋顶掀开后,才要求全部人员(16人)集中到汽车上,准备撤离。但有3人又返回工棚中拿衣物,约10分钟后,
职工老石前去催促,就在这时该厂工棚背后的山沟发生了泥石流,瞬间将工棚掩埋。造成3人死亡,1人轻伤的事故。9月27日,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丁式江副厅长带领有关人员赴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了解灾情,部署防灾减灾工作。
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最新监测显示,2008年6月10日20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回落至719.48m,已经下降到720m这个比较安全的水位以下。这标志唐家山堰塞湖除险工作按照原先预定的方案取得决定性胜利。6月10日15时15分,被堰塞体阻隔了整整29天的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顺利通过了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在洪峰顺利通过绵阳的第一时间郑重宣布:唐家山堰塞湖橙色预警信号从15时15分起解除,下游130余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决定从11日下午4时起解除唐家山堰塞湖黄色警报,这意味着这座震后最大的堰塞湖险情已解除,绵阳市、遂宁市疏散撤离的24万群众可以安全返回家中。
唐家山堰塞湖险情的成功处理,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
㈢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川大地震一周年 从川震救灾看政府动员力
(2009-05-12)
早报导读
纳吉:马将推动与我国广泛合作
马来西亚首相纳吉前天同内阁资政李光耀会晤时,表示将在广泛课题上推动与新加坡的合作。[新马关系]
中国学术界闹笑话 蒋介石竟变成「常凯申」
中国5月出口同比续降 环比微升
中国大学生保住就业 却保不住收入水平
美少妇夜夜高潮的核武器
前列腺—关键是腺体排毒
阳痿早泄—自救新方法!
哮喘支气管炎-海洋新药
� ● 韩咏红 北京特派员
今天是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
一年前的这一天下午,8级地震将天府之国四川撕裂成灾难现场,生命、房舍、农田被吞噬,震感远及越南、泰国与台湾。震后统计,将近9万人遇难或失踪,7000人致残,500多万人无家可归。
大灾难往往也是一场大检验。地震测出了灾民坚韧不拔的求生意志,也检验出全体国民爱心的强度。其间,政府亦展示出强大的动员能力——虽然震后更漫长的重建过程也显示,这个以官员为主体、政绩为追求的体制原有的缺点也未能完全被摆脱。
除了废墟、瓦砾、催人泪下的惨状,大地震更让人念念不忘的是救灾现场的浓浓情意,以及举国救灾献身热情。这份由下而上迸发出来的爱的力量,其强度不亚于地震。
2008年中国收到来自国内外慈善款总值首次突破1000亿(人民币,下同,约222亿新元),比2007年增加3.5倍,其中半数来自大陆地区居民个人的捐赠。官方社情调查亦显示,九成以上受访者都表示对灾区捐过款物。这还不算至今仍持续前往灾区参加志愿工作的民众所奉献的人力支援。
地震还展示了政府与公民社会互补、互强的难得景象。在举国救灾的协力行动中,非政府组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量资源,假如这次经验能够视为一种代表,它标志了社会摆脱国家对资源垄断过程的开始。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的动员与组织力也得到验证与强化。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教授受访时指出,地震证明中国与西方国家一样,具有国家动员能力,差别在于西方国家动员仰赖的是民主机制,中国依靠的是党政组织。
他认为:“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通过这次地震验证出来的动员能力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会有长期影响。不能说一定是积极的影响,但肯定有影响。”
震后一年回望灾区,各地重建速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快速。四川政府数据显示,到今年5月初,将近80%的农村永久性住房重建任务完成。城镇住房任务完成约10%。
在都江堰、成都地区的农村里,农民利用城乡统筹改革实验的优惠政策拉动社会资金以投资于农村重建。像被当局当作样板展示的大观镇茶坪村,农民以宅基地入股,企业家出资联合开设“农家乐”连锁酒店,之后农户住在酒店一层,二层辟成客房。这既解决了重建的资金问题,农户也多了就业渠道。
值得肯定的是,政府对灾区的投资,主要都通过市场机制来转化成建设的力量,再间接转化成民众的经济利益。
据本报了解,震前青川县建筑工人一天收入50多元,在重建资金的推动下,如今达到100多元。
一些重建项目豪华?
官方承诺,今年底95%以上的学生能在永久性校舍中上课。至今几个备受关注的倒塌学校,新校址都接近完工,如都江堰聚源中学、富新二小等,不久后即能交付使用。
然而,由政府主导,以富裕省市对口援建模式打造出来的重建成果,也引起铺张浪费、重建工作的优先顺序是否合理的疑问。例如聚源中学的新校舍足以与大学媲美;临街的房子修建得比其他房子漂亮;在民房重建样板区里,来访者或许一转身即看到破损的房子。
这些现象透露的信号是:灾后重建的背后恐仍脱不了政府彰显政绩、追求门面的惯性思维。
当灾区重建变成政府动员体制下的最大目标时,国家工作优先顺序的判断失误,也可能显露在重灾区与非重灾区的对比中:部分长期曝露在镁光灯下的重灾区居民,在多项补助下灾后经济条件可能比灾前更好,新城镇设计得美轮美奂;反之,那些没有受地震灾害的其他贫困地区,未必得到需要的照顾。
抗震救灾表现出中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利弊,也一样反映在重建工程中。由于资源过度集中,一些重建项目颇豪华,但其他地方资源缺口又极突出。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受访时提到中央政府提倡的“以人为本”。只有以人为本,从灾民的角度思考,而不是从政府、政绩的角度思考,才能找到重建应有的优先顺序。
地震一周年,学校集中倒塌的责任追究与遇难学生家长的质疑难免再次出现。在四川政府坚持学校倒塌没有责任人的坚决态度下,相关讨论在国内媒体上完全消音,外媒采访受阻,有家长还被告知不得在孩子的忌日到学校集中哀悼。
政府对家属追问与媒体采访的限制,让外界更为不解,相关课题成了地震一周年的最大疑问。
《联合早报》
㈣ 遵循自然规律的例子(不多于50字)
黄河“调水调沙”:
经过9次实践,黄河这条世界上平均含沙流量最大的河流以自然的力量,以最经济、有效的输沙减淤模式逐步接近河床不抬高的治理目标,同时担负起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重任。黄河调水调沙的实践告诉我们,不要仅仅把河流当作工具,要尊重河流,善待河流,保护河流。这应该是我们遵从自然规律的基本共识。
唐家山堰塞湖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水利部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实行主动处理,及早处理,科学处理。在多次会商、严密分析、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判定了堰塞体溯源冲刷的可行性,制定了利用堰塞体天然垭口开挖泄流渠的工程排险方案。同时,指导协助地方政府制定了人员转移避险方案,实行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绵阳和遂宁两市及时将受1/3溃坝风险威胁的27.76万人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按照人们事先设定好的方案,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渠开始泄水。几天后,唐家山堰塞湖蓄水量从最高水位时的2.466亿立方米降至0.861亿立方米,减少1.6亿立方米,成功消除了堰塞湖的特大威胁。唐家山堰塞湖的处置,下游人民群众无一伤亡,重要基础设施没有损失,“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人类或许永远无法准确预言和阻挡任何一场天灾,但是人类只要认识规律,遵从规律,就可能成功化解灾难。 答案补充 拔苗助长的故事就是啊 答案补充 故事之一:AB本是两棵无关的树,只因被青藤紧紧地缠住,便在不知不觉中长到了一起,而自打长到一起,A树也就结出了一种全新的果实,外形仍然是A,但味道却酷似B。
瞧!大自然多奇妙,就这么一启发,园艺学家就恍然大悟,一举学会了嫁接。
故事之二:有人为了晒衣服,曾在相距不远的两棵树上拴了铁丝,久而久之,铁丝形成了铁箍也就牢牢地勒进了树干,硬是在树上勒出了一道深深的印沟。两年后,铁箍更是深深地勒进了树里,可怜的树看来是必死无疑了,但奇迹偏偏因此而发生,那坚强的树非但没有勒死,反而站得稳稳当当的,硬是把那可怕的铁箍活活地吞了进去!而这一切恰好被一位绝望之极的老人看到,也就得到了重新活下去的勇气。老人得的是癌症!他战胜病痛活了下来。多活了好几年,临去世时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感谢那棵树!
瞧!大自然多深刻,虽然不声不响,却能给人超常的力量。
㈤ 关于国家遵循自然规律的事例
黄河“调水调沙”:
经过9次实践,黄河这条世界上平均含沙流量最大的河流以自然的力量,以最经济、有效的输沙减淤模式逐步接近河床不抬高的治理目标,同时担负起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重任.黄河调水调沙的实践告诉我们,不要仅仅把河流当作工具,要尊重河流,善待河流,保护河流.这应该是我们遵从自然规律的基本共识.
唐家山堰塞湖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水利部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实行主动处理,及早处理,科学处理.在多次会商、严密分析、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判定了堰塞体溯源冲刷的可行性,制定了利用堰塞体天然垭口开挖泄流渠的工程排险方案.同时,指导协助地方政府制定了人员转移避险方案,实行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绵阳和遂宁两市及时将受1/3溃坝风险威胁的27.76万人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按照人们事先设定好的方案,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渠开始泄水.几天后,唐家山堰塞湖蓄水量从最高水位时的2.466亿立方米降至0.861亿立方米,减少1.6亿立方米,成功消除了堰塞湖的特大威胁.唐家山堰塞湖的处置,下游人民群众无一伤亡,重要基础设施没有损失,“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人类或许永远无法准确预言和阻挡任何一场天灾,但是人类只要认识规律,遵从规律,就可能成功化解灾难. 答案补充 拔苗助长的故事就是啊 答案补充 故事之一:AB本是两棵无关的树,只因被青藤紧紧地缠住,便在不知不觉中长到了一起,而自打长到一起,A树也就结出了一种全新的果实,外形仍然是A,但味道却酷似B.
瞧!大自然多奇妙,就这么一启发,园艺学家就恍然大悟,一举学会了嫁接.
故事之二:有人为了晒衣服,曾在相距不远的两棵树上拴了铁丝,久而久之,铁丝形成了铁箍也就牢牢地勒进了树干,硬是在树上勒出了一道深深的印沟.两年后,铁箍更是深深地勒进了树里,可怜的树看来是必死无疑了,但奇迹偏偏因此而发生,那坚强的树非但没有勒死,反而站得稳稳当当的,硬是把那可怕的铁箍活活地吞了进去!而这一切恰好被一位绝望之极的老人看到,也就得到了重新活下去的勇气.老人得的是癌症!他战胜病痛活了下来.多活了好几年,临去世时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感谢那棵树!
瞧!大自然多深刻,虽然不声不响,却能给人超常的力量.
㈥ 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泄洪
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最新监测显示,2008年6月10日20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回落至719.48m,已经下降到720m这个比较安全的水位以下。这标志唐家山堰塞湖除险工作按照原先预定的方案取得决定性胜利。6月10日15时15分,被堰塞体阻隔了整整29天的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顺利通过了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在洪峰顺利通过绵阳的第一时间郑重宣布:唐家山堰塞湖橙色预警信号从15时15分起解除,下游130余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决定从11日下午4时起解除唐家山堰塞湖黄色警报,这意味着这座震后最大的堰塞湖险情已解除,绵阳市、遂宁市疏散撤离的24万群众可以安全返回家中。
唐家山堰塞湖险情的成功处理,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
海南省地质灾害避险应急手册
㈦ 哪次地震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湖的奇迹
汉川大地震后,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创造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