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跃动的发展历程
2003年, 团队的前身(民间体育跳绳俱乐部)在中国第一所高等体育学府——上海体育学院成立
2004年, 花样跳绳频频亮相国内大型赛事活动, 队伍骨干多次深入民间调查研究, 汲取民间跳绳运动精华
2005年, 花样跳绳作为民间体育优秀项目走进上海社区, 团队被评为上海市大学生“先进集体”
2006年, 中国花样跳绳联盟—跃动·上海花样跳绳队正式成立, 开始与国外跳绳组织交流合作
2007年, 跃动·上海花样跳绳队参与上海市教育局、体育局和卫生局共同联手科研课题“青少年儿童运动干预减肥”
2008年, 跃动·上海花样跳绳队与中国花样游泳队相聚三亚迎奥运;获得全国跳绳比赛团体总冠军
2009年, 代表中国参加第五届亚洲跳绳比赛;获得上海市优秀团队
2010年, 代表中国参加第八届世界跳绳比赛;跃动教材,教学光盘,教学培训,跳绳器材等投入市场
2011年,跃动执裁潍坊中国跳绳精英赛
2012年7月,跃动承办首届全国跳绳教练员培训班,吸引来自全国各地237名教师及跳绳爱好者参加
2012年7月,跃动参加中国跳绳公开赛,获得三金一铜
2012年8月,跃动首次出征世界跳绳锦标赛,获得三人交互绳花样赛的亚军
2012年8月,参与CCTV3大型文艺活动《我们的骄傲——中国奥运健儿澳门联欢会》
2012年9月,跃动跳绳俱乐部飞跃性发展,俱乐部成员突破200人
㈡ 什么是花样跳绳
花样跳绳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开始被人们所认识,它摈弃了传统跳绳的枯燥无味,加入了许多新兴的元素,如:街舞 武术 杂技 体操等,然后配合上音乐、灯光展现出来,是一响非常炫、具有观赏和比赛性的项目。花样跳绳的花样繁多,使学习者能很快地掌握更多技术的同时,不失乐趣,受到各种年龄层次的人喜欢。花样跳绳分为个人花样、车轮跳、交互绳、网绳。
个人花样(Single Rope Freestyle)
个人花样是指一个人利用一根绳子做出各种花样动作的比赛项目。第五届亚洲跳绳比赛规则中把个人花样分为四个等级,五个类别花样,分别为:基本花样、交叉花样、多摇花样、特别动作花样、放绳花样。个人花样是跳绳的基本功,所需人数少,简单易学,容易上手,因此是普及跳绳首选的跳绳方法;
车轮跳(Chinese Wheel )
车轮跳是花样跳绳的一大特色,它是一种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配合轮流进行跳绳的新型跳绳方法。由于是轮流的进行跳绳,从侧面看就像车轮在转动,故得其名。世界跳绳联盟(FISAC-IRSF)比赛规则中称车轮跳为“Chinese Wheel”车轮跳花样繁多但难度系数较低,难学易练,打破了传统跳绳的单一性,跳起来活泼有趣,极具观赏性,是健身、减肥、塑身人士首选的有氧运动之一。
交互绳(Double Dutch)
世界跳绳联盟(FISAC-IRSF)比赛规则中这样描述交互绳:两名摇绳者分别握住两根绳子的末端,两根绳子向相同或相反方向依次打地,同时跳绳者在绳子做出各种技巧,跳绳者和摇绳者可以相互转换,摇绳者和跳绳者都会被评分。现在,交互绳已成为一项国际赛事,目前世界上三大交互绳比赛,分别是纽约交互绳大赛、日本交互绳大赛(DDCJ)和比利时交互绳大赛(DDCB),这三大比赛中会邀请世界上顶级的交互绳团队参加比赛,大约每年有10万名青少年参加交互绳比赛,后来沃克成立了美国交互绳联盟。交互绳花样难度非常高,融合了体操、街舞、健美操等元素,交互绳花样动作具有非常强的表演性和观赏性,也是世界跳绳比赛中关注度最高的一个比赛项目。
㈢ 信息传递的故事
古今传递信息的故事
烽火
在中国古代,为了传递军事情报,人们曾设立过烽火台,利用火与烟传递信息。烽火台白天烧狼粪,夜间点柴草。传说烧狼粪时有很大的浓烟直冲蓝天,在白天比火光更易被人发现,因此烽火有时又被称为狼烟。当发现敌情时,燃起烽火,台台相传,一直传到军营。在2700多年前,中国周朝时的烽火告警系统就已经很完备了。
马拉松长跑是为了报信
在交通和通信很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要传递信息只能靠两条腿或骑马。马拉松长跑项目,就是为了纪念一位2000多年前为传送捷报而牺牲的英雄设立的。公元前490年,希腊军队在马拉松平原击退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军队的入侵。传令兵菲迪皮茨一口气从马拉松镇跑到首都雅典报告喜讯,当他跑完42.195千米的路程,赶到雅典广场说完捷报之后,就精疲力竭,倒地而死。为了纪念这位战士的英雄事迹,1896年,在世界第一届奥运会上,他跑过的距离被作为一个长跑比赛项目列入运动会。
用驿站传递信息
文字的发明促进了人们的交往,从此通信也就开始了。中国远在周朝时就建立了专门传递官府文书的驿站,通过骑马将文书一个驿站接一个驿站地传递下去,同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驿邮制度,以实现快速、准确的通信。秦代统一六国后,就将驿站信息传递系统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确定下来。驿邮是以骏马每小时奔跑15千米左右的速度传递信息,来实现远距离通信的。在当时这已经很快了。
信鸽和信猴
为了传递信息,古时候的人们还想出了许多奇异的方法,比如漂流瓶、信号树、信鸽和信猴等等。
在尼日利亚贝喀萨地区,人们用猴子送信。人们将母猴和子猴分别关在两地,并时常将母猴带去寻找子猴,使母猴认得路线。当人们需要通信时,将信装在竹筒里绑在母猴身上,放它出去寻找子猴,母猴总能将信送到目的地。
信鸽从古至今,一直是有效的信息传送工具。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鸽仍有用武之地。在战争中,通信联络至关紧要。然而一旦爆发核战争,核爆炸产生的强烈电磁辐射将使现有的各种电子通信系统陷于瘫痪,但信鸽仍能自由飞翔。瑞士军队训练培育出了能双向投书的信鸽。这些信鸽不再传送传统的文字书信,而是携带着装在胶囊里的计算机芯片,内中的密码情报也只能在专门的装置上阅读,保密性极高。信鸽甚至有可能成为特种通信兵。
邮局的出现
一般认为,邮局是波斯王居鲁士大帝创立的。居鲁士统治着一个疆土广袤的大帝国,由使者传递书信和信息已经不能适应帝国的需要。为此,他建立了一个由许多驿站组成的邮递行政部门,这便是最早的邮局。这些驿站间隔一定的距离,负责照料每日跑完一站路的驿马。
中国在很早以前就有了邮政制度,到唐代基本完善。元朝还整顿了连接东西方的驿站传递制度。
公元前31年,罗马人在奥古斯都统治时期,仿照这样的机构,建立了公共驿站。站里备有喂足草料的驿马和供过往官员住宿的客房。
在中世纪,罗马式邮局已经消失,修道院遍布欧洲。修道院之间的通信通过使用称为撀尥祭瓟的羊皮纸卷进行。第一个修道院在纸卷上写上他们的传言,送达的各修道院再加上他们的传言,从而使纸卷越来越长。例如,传送圣·维落尔修道院院长死讯的纸卷长达9.5米,宽0.25米。人们称之为修士邮局。
大清邮局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5年),是清代上海地区十三家主要的通邮站之一。经历了民营的信局-外国邮局-文报局-海关邮政-大清邮政等不同阶段。他是目前华东地区唯一留存的清朝邮局遗址,也是近代中国邮政历史的缩影。
1878年(清光绪四年),烟台“华洋书信馆”在周村设立分馆,是为淄博地区大清邮政 机构的前身。1900年底,周村大清邮局开办。1902年,博山二等大清邮局设立,附 设八陡、西冶街2处代办所,并设信柜5处,有村镇信差2人,另有通沂水、王庄信差2人 ,通莱芜、泰安信差4人。1904年,临淄西关广顺号、卫生堂药店设邮政代办处。翌年 ,桓台设三等邮局,张店、索镇设分局。张店大清邮政分局设在原张店街里东四街,为商家 代办,办理信件和汇兑业务。时周村、淄川、新城(桓台)索镇、张店等局隶属济南总局, 博山、临淄、金岭、淄河等局隶属青州总局。
辛亥革命以后,“大清邮局”改称“中华邮局”。邮局内部设邮务员、邮务佐、邮差、局役 四级。原张店大清邮政分局,迁至南北街。
1919年1月,临淄中华邮局在临淄城建立,始为三等邮局,翌年10月升为二等邮局, 乡间设辛店、淄河店、孙娄店、西古城4处分柜。1920年8月设立桓台县邮局(三等局 )、张店邮局(三等局,后升为二等)、周村邮局(二等局)、博山邮局(二等局)。桓台 县邮局在北石桥、曹村扒头桥设信柜,属商家代办。
1921年,博山邮局增设村镇巡外邮差2人,分南北2路,3日巡行一周。西河、源泉、 八陡、夏庄、邢家庄均设信柜。
1924年,张店中华邮局改为二等二级局,租用民房3间,经营汇票、保价信、平信。南 定亦设邮政局。
1926年,张店邮局迁至原张店二马路(今西一路),并增设包裹邮寄等业务。同时在福 胜里、卫固设置信箱,马尚、卫固分别设立邮寄代办所,办理小额汇兑业务。
1931年,辛店分柜升为辛店邮局。
1943年,铁山、卫固、石桥设邮政代办所,后改为邮务所,办理小额汇兑业务。
1945年,张店、南定均为二等乙级邮局。张店邮局配有局长1人,邮务值2人,信差3 人,苦力4人。昌城、马尚亦设有邮政代办所。
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中华邮局”即被战时邮局接收。直到今天的网络通讯,电子邮件。
最早的信封
在信封诞生之前,为了保守信件秘密,人们颇伤脑筋。古希腊人为了寄信,先把奴隶的头发剃净,在头皮上写信,等头发长好,再将信寄出。收信人把奴隶的头发剃光就可读到信的内容。公元前10世纪,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人以制好的粘土板作信纸,刻上信的内容,然后装进陶器烧好,收信人必须打破陶器才能得知信的内容。
中国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代,常见的书信是木牍。木牍一般长1尺约0.33米,故也叫尺牍。信封用木板制成,呈鲤鱼形,一底一盖夹在尺牍的外面,木板上刻上三道线槽,用绳子捆绕三圈,然后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线端或交叉处加以检木,封上粘土,上盖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这种木板可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信封。
中国火漆传入欧洲后,封漆成为通信保密的法宝。1820年,英国书商布鲁尔在海滨度假时发现不少小姐和女士热衷写信,但又怕信中内容被人知道,于是设计了一批信封。这是世界上第一批纸质商品信封。1844年,伦敦出现了第一台糊信封的机器。从此,纸质信封风行全球。
信封上的邮戳
如今,邮戳的主要用途是盖销邮票。然而邮戳却比邮票早问世400多年。15世纪30年代,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邮局首先使用了邮戳。当时只是在邮件上盖个小图章,注明收寄邮件的地名。此后又出现了邮资已付的邮戳,但都没有具体的日期。
1661年,英国邮政总局局长比绍普,为了检查和考核邮递员是否及时传递邮件,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日期的邮戳,从而使邮戳趋于完善,一直沿用至今。这枚邮戳比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出世早179年。
1879年,中国清朝政府开办了大清邮局,使用的是八卦邮戳。八卦邮戳只表示地名,不表明日期。后来的邮戳上才逐渐加上年代日期的标记。不过,邮戳上的纪年比较特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采用公元纪年。
进入20世纪后,邮戳的种类不断增多,除了日戳外,还有邮资已付戳、纪念戳、免费军邮戳、旅游胜地纪念戳等10余种。
最早的一便士邮票
在比绍普发明带日期邮戳之前的1365年,法国巴黎市邮政局为了对付日益增多的因拒付邮费而积压的信件,受邮戳的启发,印行了一种特制的小纸片。纸片上没有图案,只印有字样。这种印有邮资已付戳记的小纸片,便是最早的邮票。
爱尔兰人詹姆斯·查默斯在1834年印制出世界上最早的邮票,而实施是在1838年英国的邮政大臣罗兰·希尔爵士改革邮政之后。希尔规定全国邮资标准一律按半盎司收一便士,并发行了一便士的邮票。
在邮票上打孔
1847年,英国人亨利·亚瑟发明了第一台邮票分剪设备。最初,这台设备只能裁剪邮票。一年后,发明人对这种机器进行了改进,制造出能打一排小孔的穿孔机。1854年,第一枚齿孔邮票穿孔机诞生了。
信箱
1650年前后,巴黎已有邮局,负责与外省和外国的通信邮务,而巴黎市内的居民之间却无法进行通信联系。为此在年,法国人德维莱耶第一次把一些用来放信的箱子挂在主要街道拐角处的墙壁上作为信箱,弥补了这个缺陷。在市内居住的居民只要把已付邮费的票据贴在信封上,就可以就近把信投入信箱,邮局的职员每日三次开箱收取。
1692年,巴黎共有6个这样的信箱,1723年有7个,1740年有12个,到了1780年已经增加到500多个。
明信片
1861年,美国的约翰·查尔顿在费城发明了明信片。之后,一个名叫哈里·李普曼的商人对明信片的设计加进了装饰,进行公开发行并申请了专利。预付邮资明信片不用再贴邮票。这种明信片是由奥地利维也纳伊施塔特军事学院的伊曼纽尔·赫尔曼首先发明的。1869年10月1日,预付邮资明信片首次在世界上发行,其表面为淡黄色,上附一张面值2克莱泽的邮票。明信片可以对亲属、友人等表示问候、祝贺、抱歉等等,是其他通信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至今还在大量使用,并且种类越来越多,装饰越来越具有艺术性,给人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如生日贺卡、学生贺卡、结婚贺卡等等。今天,明信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邮政的专用颜色
世界各国邮政的专用颜色是按照本国的传统和习惯设定的。如英国用红色,美国用灰色,中国用绿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49年12月举行的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上,曾讨论了邮政专用颜色问题,认为绿色象征了和平、青春和繁荣,所以作出决议,规定人民邮政采用绿色为专用色。
国际邮件是怎样邮递的
世界各地大小邮局约654000家,国际邮件每天达10亿份。世界邮政联盟169个会员国的数百万名邮务人员在为送信工作服务。那么国际邮件是如何传递的呢?例如一个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皮斯里弗工作的人,星期一写信给住在法国南部尼斯附近的朋友。邮差当天下午收集好邮件送到镇上的邮局。邮务人员把本地邮件跟寄往加拿大其他地方的邮件分开,又把国际邮件分为太平洋以西的和太平洋以东的两大类。晚上,邮件都装上货车运往160千米外的大草原城。第二天早上两类国际邮件装上货车又运往480千米外的省会埃德蒙顿,从埃德蒙顿邮局运往机场。在机场,西行邮件空运到温哥华,东行邮件运往多伦多。邮件到达多伦多后按目的地所属的国家分类,这个过程到星期四才完成。星期四晚上,国际班机从多伦多飞往巴黎,在星期五早上到达。
在巴黎,邮件由机械化系统处理。编码机根据邮区号码加上条码,指明信件最后由哪里派送。另一部机器按行政区把信件一一分类。信件沿输送带送往邮袋,邮袋再经货车、火车和飞机送到马赛和尼斯。尼斯的邮务人员把信件分类,星期六早晨把邮件运往邮局,由邮差送到他朋友的家。
全球快递服务
普通邮递服务不够迅速,因为邮务人员要处理数以亿计邮件,派送速度慢,邮件要数天甚至数星期才送达目的地。20世纪60年代后期,各地的公司都遇到迅速运送邮件的大难题,国际快递公司应运而生。商业机构派飞机前往世界各地,大多数可在24小时内到达。空运快递服务公司采用最新科技,预定货运班机和客机机位,以便随时选用最快捷的路线。大规模的快递公司以电脑储存世界各地班机升降的时间表,不少公司还自置飞机和直升机,所有快递公司都有专用车队,置备小货车和摩托车,逐户收取和派送邮件。
美国最大的快递公司1989年拥有飞机418架,平均每天处理邮件14万份。欧洲快递公司可在第二天把邮件送抵欧洲其他地区,欧洲以外的地方则在两天内送到。美国快递公司能在即日或翌日把邮件送到国内的目的地。
快递的邮件大多是信件或者小邮包,利用快递服务运送制成品的厂商也日渐增多。在70年代,快递业的总营业额每两三年增长一倍,1990年年总值约达40亿美元。
用火箭快递邮件
美国一家公司别出心裁地创造,它设备简单,比宇航火箭的造价低得多。它用火箭的弹头舱传递邮件,载重量为10千克,火箭到达目的地上空后,火箭舱门自动开启,将邮件用降落伞射出,然后用无线电通知当地邮局来接收邮件。火箭穿过大气层航行,速度很快,从纽约到伦敦只需50分钟。这家公司现已正式接受邮政业务。
电子信使
电子信使是一种特定规格的信件,投入电子信箱后,信件就被自动拆开,通过光电器件逐字逐句地扫描,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这样,文字图像信息就通过传真机传到远方,而信件原稿能自动销毁。同时,收信函传真机就把接收到的电信号还原成光信号,用摄影方法,把发信人的手迹记录在标准信件上,自动封口,然后输出一封地址、姓名、信函内容与寄发信件一模一样的信函。无论相隔多远,电子信使只花几十秒钟就可完成整个传递过程。
1980年6月7日,第一封从伦敦通过卫星,在短暂的1分钟内跨越大西洋,到达加拿大的多伦多。当地邮局收到电子信后,以特快传递方式递交给了收信人。
㈣ 什么是三人交互绳花样
三人交换什花样?嗯,他们是指三个人没有男有女嗯交替患者三种花样。
㈤ 达芬奇都发明过什么
达芬奇都发明过水下呼吸装置、拉动装置、发条传动装置、滚珠装置、反向螺旋、差动螺旋、风速计和陀螺仪等等。
佛罗伦萨圣母玛丽亚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达·芬奇在安装穹顶灯塔上的巨型铜球时,亲眼目睹了三速提升机等机械装置的效率,深感其中的神奇。
1460年达·芬奇随父亲来到佛罗伦萨,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同时开始学画。学画的达·芬奇参与安装佛罗伦萨圣母玛丽亚大教堂穹顶灯塔上的巨型铜球,由此接触并感受到了各式各样机械系统的神奇。
由此,布鲁内莱斯基的机械系统设计理念对达·芬奇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一批锡耶纳工程师对达·芬奇的科学世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种外形像船的河道淤泥挖掘机,用来清除浅水口的沙砾和淤泥,还有一种能够提高装载量又加快行驶速度的桨叶船。这些锡耶纳工程师的发明,让达·芬奇对机械的魔力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㈥ 纳什均衡的优缺点是什么
纳什均衡的优缺点:优点就是双方的策略各自支配,各自得到自己最大的利益;缺点就是双方在对方给定的策略下不愿意调整自己的策略。
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则该策略被称作支配性策略。如果两个博弈的当事人的策略组合分别构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么这个组合就被定义为纳什平衡。
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同一时间内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
在纳什均衡中,每一个理性的参与者都不会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冲动。类似“囚徒困境”这样的博弈中,背叛是两种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因此,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达到的纳什均衡结果,就是双方参与者都背叛对方。
(6)交互绳是哪国发明的扩展阅读
纳什均衡给经济学带来的影响:
1.改变了经济学的体系和结构。非合作博弈论的概念、内容、模型和分析工具等,均已渗透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经济学科的绝大部分学科领域,改变了这些学科领域的内容和结构,成为这些学科领域的基本研究范式和理论分析工具,从而改变了原有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各分支学科的内涵。
2.扩展了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的范围。原有经济学缺乏将不确定性因素、变动环境因素以及经济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式化的有效办法,因而不能进行微观层次经济问题的解剖分析。纳什均衡及相关模型分析方法,包括扩展型博弈法、逆推归纳法、子博弈完美纳什平衡等概念方法,为经济学家们提供了深入的分析工具。
3.加强了经济学研究的深度。纳什均衡理论不回避经济个体之间直接的交互作用,不满足于对经济个体之间复杂经济关系的简单化处理,分析问题时不只停留在宏观层面上而是深入分析表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和规律,强调从微观个体行为规律的角度发现问题的根源,因而可以更深刻准确地理解和解释经济问题。
㈦ 2009的十大发明有那些
美刊评出2009年度十大发明 年年月月,都有无数发明狂人在忙碌。他们可能无法治愈白血病或者送宇航员上火星,但其作品对现实的影响一样深远。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据此评选出2009年度十大发明。 1. 摩天大楼逃生轮(研发成本:33.5万美元,耗时:6年) “9·11”事件后,凯文·斯通为帮助人们在灾难时刻成功逃离摩天大楼设计。使用者只需打开一个抽屉大小的盒子,将一条纤维制成的绳索钩在某个安全牢靠的物体或连接点上,然后将类似外衣的安全吊带套在身上,打开窗即可一溜而下,距地最高可达100层楼。使用时完成全部准备动作不用一分钟。并配有手动的备用制动杆,从100层高的大楼下到地面,耗时不到四分钟,平均一秒钟下一层。 2.最快的坦克(名称:Ripsaw;研发成本:未知;耗时:5年) Ripsaw的设计目标是在崎岖难行的地带执行无人任务,这辆无人驾驶的坦克能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在泥泞的野地里披荆斩棘,发明者用焊接钢管做车架,使得车身强度增加50%,自重减少50%。 此项发明吸引了美国军方无人地面车(UGV)开发人员的注意,并获得国防部125万美元的资助。进行测试,Ripsaw与其他UGV的最大区别就是速度。其他UGV最高时速只有20英里左右,而价值76万美元的Ripsaw却能跟上悍马。 3. 能发电的减震器(名称:GenShock;研发成本:10万美元;耗时:2年) 这个由麻省理工学院最优秀的一群学生设计的节能减震器,利用汽车颠簸时的上下运动产生电力,帮助减少汽车交流发电机的工作量,最终达到省油目的。 GenShock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液压系统,减震器的活塞将液体泵入,驱动液压马达和一个微型电动发电机。 研发小组已与悍马制造商签订了商业合同,估计GenShock将很快出现在美军的悍马车队上。 4. “喉语”翻译器(名称:Audeo;研发成本:33万美元;耗时:5年) 这个小小的装置意在帮助那些因为运动神经元疾病、创伤性脑损伤或其他问题出现言语障碍的人。Audeo是将3个药片大小的电极贴在喉部,捕捉大脑和声带之间发出的信号。电极内一个处理器可以过滤或者放大这些信号,然后将它们传输至附带的电脑上,电脑软件将这些信号解码,转换成单词,通过扬声器读出来。不过这种技术仍有改进空间。现在使用Audeo每分钟最多只能说30个单词,大概是正常说话速度的五分之一。 5. “第六感”界面(名称:SixthSense;研发成本:350美元;耗时:8个月) 戴上由迷你投影机、摄像头和笔记本电脑组合而成的“第六感”(SixthSense),让人们以无缝方式操作智能数字设备,提供科幻作品中想像的交互体验。这套设备基本思路是:一个便携式投影机和摄像头吊你的在胸前,两者都与你背着的手提电脑相连,你的拇指和食指上缠着4种不同颜色的记号或胶带。当系统接通,摄像头就开始捕捉影像,传送回电脑,后者的视觉运算模块随即开始工作。 目前,发明者将与韩国三星公司工程师合作,将整个系统缩小,装到该公司生产的一款内置投影仪的智能手机上。 6. 截瘫人士助行器(名称:ReWalk;研发成本:超过200万美元;耗时:10年) 1997年秋摔断脖子后,以色列工程师阿米特·高弗很快开始研究ReWalk,一种可以帮助截瘫患者站立、慢走、甚至爬楼的外骨骼结构。 高弗做出的样品重44磅,只消几分钟就能“穿”上,它有几种模式,如行走、坐下和上下楼梯,用腕部一个控制器进行操纵。就像拐杖一样,这套设备很多配件(包括电动机和电池组)都是成品,无须定制。 7. 更好的静脉导管(名称:VascularPathways;研发成本:60万美元;耗时:6年) 过去30年来,用于把药物和液体滴入病人身体的静脉导管设计一直没有多大变化。阿米尔·拜尔森发现,40%的医务人员第一次进行静脉注射时都会遭遇失败。将针刺入皮肤,盲目地向前推进,常会令静脉阻塞,影响长达数周。 相形之下,拜尔森发明的VascularPathways十分实用。不管采用什么针头,使用VascularPathways的医务人员只要一看到有血通过针管回流,就知道已经找到静脉,然后就可以推动一个滑杆,将一条导引线从针内安全推出。在导管顺着导引线接进来之前,导引线卷成一个圆圆的花形,以防导管尖端伤到静脉壁。最后,针和导引线抽走,留下导管就位,再也不必反复寻找静脉。 8. 环保鱼饵(名称:IronClads;研发成本:未知;耗时:数月) 柔软而便宜的软性塑料鱼饵很受钓鱼爱好者欢迎,但它们非常容易脱落。2006年,酷爱钓鱼的霍宾斯决定亲自打造一种更坚固的饵料,用于冰钓。最后他发明了“铁甲”,用聚酯管制成的骨架提升塑料强度,可经受93磅的拉伸强度。 之后,霍宾斯抛弃有毒的塑料,改用硅树酯材料。如果被鱼儿扯掉带走,硅树酯饵会逐渐生物降解,而不是像塑化聚氯乙烯制成的软鱼饵那样释放出有毒物质。现在环保型“铁甲”正接受测试,预计今年可以出现在商店货架上。 9. 植物油发电站(名称:Vegawatt;研发成本:30万美元;耗时:4年) 工程师詹姆斯·佩雷特这个名为Vegawatt的发明是全球首个利用废弃植物油为建筑持续提供电力和热水的装置。Vegawatt售价2.2万美元,月租435美元,每周可以处理大约80加仑废油(约为一个大型餐馆的标准用量),每小时生产5千瓦电力,每周节省1000美元,减少10%的能源成本。 10. 蘑菇墙板(名称:Greensulate;研发成本:1500美元;耗时:2年) 艾本·巴耶尔和盖文·迈金泰尔准备用蘑菇建房。在实验室内,两位发明者用水、过氧化氢、淀粉、再生纸和稻壳等农业废弃品做成模具,然后注入菌丝,它是蘑菇的根体,看上去就像一束束白色的纤维。这些纤维消化养料,10到14天后就会发育成一张紧密的网络,把模具变成结构坚固的生物复合板。然后再用高温加以烘烤,阻止菌丝继续生长。两周之后,板材制作完成,可以用于墙体。 目前,这种蘑菇板材已经试用于佛蒙特州一家学校的体育馆。
㈧ 学习交互跳绳的四个步骤是摇,进,跳,出。在这四个步骤当中,您觉得最难的是哪一
1.跳绳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生长。
2.跳绳还有一种好处,就是帮助你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