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新陈代谢派的创造性

新陈代谢派的创造性

发布时间:2021-12-17 19:37:42

⑴ 建筑理论基础

http://61.153.34.35:8002/~kjqk/nfjz/nfjz2004/0405pdf/040503.pdf

国近现代建筑史--名词解释(转载)- -
Tag: 名词解释 建筑史

浪漫主义建筑(ROMANTICISM ARCHITECTURE)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ECLECTIC ACHITECTURE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折衷主义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有“集仿主义”之称。折衷主义建筑师不讲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刻意求新,立足于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他们将罗马、希腊、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各式各样融会于自己的建筑作品里,以求摆脱一脉相承的谱系,创造本时代的建筑风格。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亦称手工艺运动。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提倡用手工艺生产表现自然材料,以改革传统形式,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产品。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的束缚。因建筑风格打破传统手法,根据功能需要自由设计平面与造型,又得名为“自由建筑运动”。代表人物是拉斯金和莫里斯。代表作品是魏伯设计的“红屋”。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19世纪80年代始创自比利时,它的特点在于运用自由曲线模仿自然形态。代表人物有凡•德•费尔德(Henry van de Velde)、霍尔塔(Victor Horta)等。在建筑风格上反对历史式样,采用流动的曲线和以熟铁装饰的表现方式,试图创造适合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形式。但由于仅限于在建筑形式上尤其是室内装饰的创新,而未能解决建筑形式、功能、技术之间的结合,因而很快就逐渐衰落。

维也纳学派(Vienna School):19世纪90年代末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形成的以瓦格纳为代表人物的建筑家集团。他们主张建筑形式应是对材料、结构与功能的合乎逻辑的表述,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的重演。代表作品是瓦格纳设计的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
分离派(Secession):1897年维也纳学派中的部分成员成立的建筑派系。主张造型简洁和集中装饰,装饰的主题采用直线和大片光墙面以及简单的立方体。代表人物是奥别列去、霍夫曼(J.Hoffmann),代表作品是奥别列去设计的分离派展览馆。

风格派:1917年由万•陶斯伯主编的期刊《风格》在荷兰问世,并把风格一词作为同时成立的集团名称。成员有画家、雕刻家、建筑家和作曲家。风格派的目标是把艺术从个人情感中解放出来,寻求一种客观的、普遍的、建立在对时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建筑造型基本以纯净的几何式:长方
德意志制造联盟:在沐迪修斯的倡导下,1907年德国成立了由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艺术家参加的全国性的的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目的在于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以开辟国际市场。提出的指导思想是运用先进的工业技术,经过优良的设计,生产质地优良,美观实用的产品,范围包括从日用品到房屋建筑。联盟促进了德国建筑领域的创新活动向与工业结合的方向发展,联盟成员的建筑作品如贝伦斯的AEG透平机车间、格罗皮乌斯和梅耶的法古斯工厂都具有了现代建筑的特征。
风格派(Stijl De) 风格派的目标是把建筑、雕刻和绘画有机地组成一个明白易懂的、基本的、不动感情的结构。主张把艺术从个人情感中解放出来,寻求一种客观的、普通的、建立在对时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风格派建筑师努力寻求尺寸、比例、空间、时间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否定建筑中封闭构件的作用,消除其内部和外部的两重性,打破室内的封闭感与静止感而强调向外扩散,使建筑成为不分内外的空间和时间结合体。建筑造型基本以纯净的几何式:长方、正方、无色、无饰、直角、光滑的板料作墙身,立面不分隔区别作用,认为最好的“艺术”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风格派的主要成员有画家蒙德里安、万•陶斯伯、雕刻家万顿吉罗(G•Vantongerloo)、建筑师万特霍夫(Matn’Hoff)、奥德(J.J.P.oud)、里特维德(G.T.Rietveld)等。,风格派代表作是1924年由里特维德设计的乌德勒支(Utrecht)的施罗德住宅。

构成主义(Construction) (亦称构成派)前苏联“十月革命”以后,雕刻艺术家K•马里维奇(Kasimir Malevich 1878~1933)和N贾波(Naum Gabo 1890~1977)、A•佩夫斯纳(Antoine Pecsner)两兄弟把未来主义与立体主义的机械艺术相结合,发展成为构成主义,其纲领为:谋求造型艺术成为纯时空的构成体,使雕刻、绘画均失其特性,用实体代替幻觉,构成既是雕刻、又是建筑的造型,建筑的形成必须反映出构筑手段。代表作品是1920年踏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1924年维斯宁兄弟设计的“列宁格勒真理报分社”方案、1925年梅尔尼柯夫(Konstantin Menikov)设计的巴黎国际现代装饰工业艺术博览会苏联馆。

未来主义(Futurism)(亦称未来派)1908年由意大利青年诗人托马索•马利内蒂(Tommaso Marinetti)在米兰发起,次年在巴黎发表未来主义宣言。1914年意大利建筑家安东尼奥•圣•埃利亚在米兰加入未来主义行列,并发表“未来主义建筑宣言”。他在城市建设工程中提出“动”与“变”,用构图方案表达高层建筑物的电梯以及地铁和多层车道的高速关系及新时代精神,形成了建筑领域中的未来主义倾向。未来主义者反对古典的、庄重的、祭祀的、戏剧性的、装饰的、纪念性的、轻巧的及一切取悦于人的建筑,反对保护、修复和重建古典建筑。他们反对垂直线和水平线,反对立方体、方锥体和圆,提倡斜线和椭圆的创造的富有动态的建筑机体。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亦称表现派)产生于20世纪的德国和奥地利,于1910年前后趋于成熟。表现主义画家重个性、重感情、重主观需要,设想通过外在表现、扭曲形象或强调某些色彩,把梦想世界显示出来,以引起观者情绪上的激动。表现主义建筑师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最能代表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是由门德尔松1920年设计的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

纯粹主义(Purism) 以新帕拉图哲学为基础,涉及到所有塑性表现的造型设计倾向。由建筑师兼画家勒•柯布西耶和画家奥占芳发展起来的。1920年以后,在柯布西耶的力主下,建筑领域出现了纯粹主义创作思潮。它以“数学”即秩序为基础建立新的美学观,提倡由经济法则和数字计算形成不自觉的美。建筑师应该注意的是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面和形体,并应在调整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创造纯净与美的形式。“法线”是在创造纯净与美的形式的过程中,用来作为构图参考的。在建筑造型上,纯粹主义摒弃个人情感,反对装饰,认为比例是处理建筑体量与形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提倡表现立方体,圆锥体以及它们在阳光下的光影变化为主的构图手法。萨伏伊别墅是纯粹主义的经典作品。

理性主义(Rationalism)简称Rats。20世纪初期,欧美建筑界扬弃古典理性主义思想,科学地探索现代建筑发展方向的创作思潮。理性主义的基本原则是:1、注重建筑目的的逻辑性,将房屋与使用者联系在一起,把经济放在首要的地位。试图以建筑参与或解决部分社会问题。2、注重建造过程的逻辑性。系统地引进工业技术、标准化和在环境设计的各个层次进行预制化。反对装饰,提倡建筑形式与结构体系及建造过程协调一致,建筑外形能如实地反映建筑结构及构造特点。3、注重建筑使用的逻辑性。提倡简洁、清晰、明朗的建筑风格,视空间为建筑的实质,强调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建筑应尽可能地满足功能要求。理性主义不是一种流派,而是一种创作思潮。

国际式 International Sryle(亦称“国际风格”)20世纪20年代以后,各国的建筑相互影响,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彼此接近的形式风格。1925年,格罗皮乌斯编印过一本建筑图集,其中收集了德国建筑师贝伦斯、法国建筑师贝瑞、勒•柯布西耶等人,以及他自己的作品,这本图集题名为《国际建筑》。这个书名在20年代末期转变为一种特定建筑风格的名称——“国际式”。1932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过75幅欧美新建筑图片,约翰逊和希契科克(R.H.Hirchcock)为此编写了一本书,名为《国际式:1922年以来的建筑》(International Style,Architecture Since 1922)。从此,“国际式”这个名称在许多地方被当作现代建筑的同义语了。国际式不是一种创作思潮,而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种极为普遍的建筑形象。国际式建筑的特点是手法洗练,以矩形体为主,平顶、多窗、少装饰,房间布局自由,把秩序作为设计的要素之一。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在现代建筑中设计中,将实用作为美学主要内容、将功能作为建筑追求目标的一种创作思潮。芝加哥建筑师沙里文是功能主义的奠基者。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口号。早期功能主义的重点是解决人的生理需要,其设计方法为“由内向外”逐步完成。在功能主义发展的晚期。人的心理需要被引进建筑设计之中,建筑形式成为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

芝加哥学派 (Chicago School) 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工程师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32~1907)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他1879年设计建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厦。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办公楼(Lnsv rancr uilding),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真正开始,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主义建筑开辟了道路。

包豪斯学派(Bauhaus School)20世纪20年代德国以包豪斯为基地形成与发展的建筑学派。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的核心人物,他与包豪斯其他成员共同创造了一套新的、以功能、技术和经济为主的建筑观、创作方法和教学观。他们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和建造方式联系起来;提倡以新的技术来经济地解决好新的功能问题。包豪斯的教学特点是:反对模仿因袭,将产品设计同机器生产、社会发展及各门艺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包豪斯学派的代表作是包豪斯校舍。

草原式住宅(Prairie Style)美国著名建筑师莱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9~1959)于1900年前后设计的一系列住宅,这类住宅大多座落在郊外,用地宽阔,环境优美。建筑从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在布局、形体、以至取材上,特别注意同周围自然环境的配合,形成了一种具有浪漫主义闲情逸致及田园诗意般的典雅风格。草原式风格追求表里一致性,建筑外形尽量反映出内部空间关系,注意建筑自身比例与材料的运用,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造型效果犹如植物覆盖于地面一样。建筑往往利用垂直方向的烟囱将高高低低的水平墙垣、坡度平缓的屋面、层层叠叠的水平方向阳台与花台及舒展而又深深的挑檐统一起来。它既具有美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又突破了传统建筑的封闭性,很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尽量表现材料的自然本色,重点装饰部分的花纹大多图案化的植物图形或由直线组成的几何图形。伊利诺州的威立茨住宅(Willitts House 1902)是草原式住宅的代表。

有机建筑 (Organic Architecture)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现代建筑理论及创作思潮。1900年,沙里文(Louis Henry Sullivan,1856~1924)明确地提出了有机建筑的观点,他强调整体与细部、形式与功能的有机结合。真正把有机建筑发扬光大,并推动其成为现代建筑创作思潮的是美国著名建筑师莱特。有机建筑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1、建筑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特别突出视觉和艺术的统一,常以母题构图贯穿全局;2、空间的自由性、连贯性和一体性。主张“开放布局”(Open planning);3、材料的视觉特色和形式美;4、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主张从事物事物的本质出发,提倡由内而外的设计手法。流水别墅(亦称考夫曼别墅1936~1939)是有机建筑的代表作。有机建筑的代表人物还有哈里宁(Hugo hlaring)、阿尔托•夏隆(Hans Scharoun)、奥托(F.Otto)等。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CIAM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odern Arohitecture)简称:“国际建协”,亦译“国际新建筑会议”。1928年,由24位代表各国的建筑师(法国6人、瑞士6人、德国3人、荷兰3人、意大利2人、西班牙2人、奥地利1人、比利时1人)在瑞士一古堡聚会,成立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其目的是反抗学院派的势力,讨论科学对建筑的影响、城市规划以及培训青年一代等问题,为现代建筑确定方向。CIAM的基本观点是:建筑是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联的基本活动;建筑师的使命是用新建筑反映现代精神、物质生活;建筑形式随社会、经济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要谋求调和各种不同的因素,把建筑在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地位摆正。它的宗旨是坚持研究与创作的权力,树立独特见解。

机器美学 其含义有三方面:其一,建筑应象机器一样符合实际的功用,强调功能和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反对附加装饰;其二,建筑象机器那样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强调建筑风格的普遍适应性;其三,建筑应象机器那样高效,强调建筑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柯布什耶的“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就是基于这种思想而提出的。

模度(Molor)又称模数理论。柯布什耶从人体尺度出发,选定下垂手臂、脐、头顶、上伸手臂四个部位为控制点,与地面距离分别为86、113、183、226cm。这些数值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黄金比率关系;另一个是上伸手臂高恰为脐高的两倍,即226和113cm。利用这两个数值为基准,插入其他相应数值,形成两套级数,前者称“红尺”,后者称“蓝尺”。将红、蓝尺重合,作为横纵向坐标,其相交形成的许多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模度。但有人认为柯布什耶的模度不能为工业化所利用,因为其数值系列不能用有理数来表达。

居住单位 柯布什耶把他所设计象马赛公寓那样带有服务设施的居住大楼当作组成现代城市的一种基本单位而称做“居住单位”。

少就是多 密斯把他先结构、后形式,先空间、后功能和讲究条理的设计方法归结为把他在1928年说过的这句话“少就是多”,其具体内容寓意于两个方面:一是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使产生没有屏障或屏障很少的可作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二是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使之成为不附有任何多余东西的只是由直线、直角组成的规整和纯净的钢和玻璃方盒子。

十次小组 (Team X)以史密森夫妇为首的一个青年建筑师组织。他们因在CIAM十次大会上公开倡导自己的主张,并对过去的方向提出创造性的批评而得名。十次小组形成于1954年1月在杜恩召开的CIAM十次大会的准备会议。十次小组提倡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设计思想:建筑与城市设计必须以人的行为方式为基础,其形态来自于生活本身的结构发展。

典雅主义 (Fornalism)亦译“形式美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新帕拉蒂奥主义”、“新复古主义”。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官方建筑的主要思潮。它吸取古典建筑传统构图手法,比例工整严谨,造型简练轻快,偶有花饰,但不拘于程式;以传神代替形似,是战后新古典区别于30年代古典手法的标志;建筑风格庄重精美,通过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典雅的安定感。典雅主义发展的后期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趋于历史主义,另一是着重表现纯形式与技术特征。典雅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建筑师菲利蒲•约翰逊(P.Johnson 1906~)、斯东(Edwand.D.Stone,1902~1978)、和雅马萨基(M..amasaki,1912~)。斯东设计的美国在新德里的大使馆(U.S.Embassy New Delhi 1955~1958)于 1961年获美国AIA奖,是典雅主义代表作。

粗野主义 (Brutalism)亦译“野性主义”或“朴野主义”。以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比较粗犷的建筑风格为代表的一种设计倾向。1、粗野主义同纯粹主义一样,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的形式美,认为美是通过调整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面、空间、车道、走廊、形体、色彩、质感和比例关系而获得;2、把表现与混凝土的性能及质感有关的沉重、毛糙、粗鲁作为建筑美的标准。粗野主义在建筑材料上保持了自然本色;3、以大刀阔斧的手法使建筑外形造成粗野的面貌。突出地表现了混凝土“塑性造型”的特征。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粗野主义对现代建筑思潮演变起了较大的作用,但它正式得名是在1954年史密森夫妇(A.&P.Smithon)提出“新粗野主义”概念之后。史密森夫妇追随柯布西耶粗犷的建筑风格,热衷于对建筑材料特性的表现,并将之理论化、系统化,形成一种有理论、有方法的设计倾向。他们自称是“新粗野主义”,即柯布西耶以前的探索则为“粗野主义”。两者一脉相承,并无本质上的差异。

高技派 (High-Tech)亦称“重技派”。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的、建筑造型、风格上注意表现“高度工业技术”的设计倾向。高技派理论上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新技术的美感,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提倡采用最新的材料——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装配的建筑;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 Planning)和参数设计(Parametric Planning);主张采用与表现预制装配化标准构件。2、认为功能可变,结构不变。表现技术的合理性和空是的灵活性既能适应多功能需要又能达到机器美学效果。这类建筑的代表作首推巴黎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3、强调新时代的审美观应该考虑技术的决定因素,力求使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美学观,使人们容易接受并产生愉悦。

密斯风格 (Miesian Architecture)又称“简素主义”、“纯净主义”由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68~1970)提倡的,40年代末到6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建筑设计倾向,以“少就是多”为理论根据,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方法与手法,其设计原则是“功能服从空间”。它具有表现主义倾向、提倡忠实于结构和材料,特别强调简洁严谨的细部处理手法。

象征主义 (Symbolisn)20世纪60年代较为流行的一种建筑设计倾向。象征主义追求建筑个性的强烈表现,设计的思想及意图常寓意于建筑的造型之中,能激起人们的联想。象征主义建筑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把艺术造型和环境设计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它可分为具体的象征和抽象的象征二种形式。E•萨里宁(Eero Saarinen 1910~1961)设计的纽约环球航空公司航空站(TWA Terminal , Keunedy Airport,1956~1960)是象征主义代表作。

银色派 (The Silvers 亦称:“光亮派”slick style)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建筑思潮。银色派在建筑创作中注重先进技术、综合平衡、经济效益和装修质量。其风格特征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上。其建筑特点是:1、通过大面积镜面或半反射玻璃使建筑融合在四周环境的映象或蓝天的背景之中,并能创造出影像不断变化的动态效果;2、反映工业化的时代特点,反映出新的艺术观,它光泽晶莹、现代感强;3、由于建筑材料的限制,它具有风格程式化的趋向,缺乏地方特色;4、由于透明,反射的效果,给街上的汽车驾驶带来了一定困难。银色派的代表人物是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佩利。1971年佩利创造了银色派的经典作品——洛杉矶太平洋设计中心。

灰色派 (The Grays 亦称:“兼俗主义”或“包含主义”)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建筑思潮。灰色派公开宣布与现代主义分道扬镳,认为建筑应该歉收并蓄各种形式,可以将古往今来不同建筑特点结合在一起。开放的、包罗万象的、联系传统的建筑。灰色派的建筑理论基础来自于美国著名建筑师文丘里(Robert Venturi 1925~)。文丘里所著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cdiction in Architecture.1966)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Learning from Las Vegas.1972)是灰色派的经典著作。灰色派是后现代派的主要创作思潮。

白色派 (The Whites) 以“纽约5[埃森曼(Peter Eisenman)、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格瓦斯梅(Charles Graves)、赫迪尤克(John Hedjuk)、和迈耶(Richard Meier)]”为核心的建筑创作组织,在本世纪70年代前后最为活跃。他们的建筑作品以白色为主,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派和明显的非天然效果,被称为美国当代建筑中的“阳春白雪”。“纽约5”与“白色派”常为互代。他们的设计思想和理论原则深受风格派和柯布西耶的影响,对纯净的建筑空间、体量和阳光下的立体主义构图、光影变化十分偏爱,故被称为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复兴主义。白色派建筑的主要特点是:1、建筑形式纯净,局部处理于净利落、整体条理清楚。2、在规整的结构体系中,通过蒙太奇的虚实的凹凸安排,以活泼、跳跃、耐人寻味的姿态突出了空间的多变,赋予建筑以明显的雕塑风味;3、基地选择强调人工与天然的对比,一般不顺从地段,而是在建筑与环境强烈对比,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之中寻求新的协调;4、注重功能分区,特别强调公共空间(Public Spaces)与私密空间(Private Spaces)的严格区分。迈耶设计的道格拉斯住宅(Douglas House 1971~1973)是白色派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80年代以后,白色派的五位主要成员各自沿着自己的创作方向奋力前进,他们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白色派做为一个建筑组织却随之逐渐消失了。

阿基格拉姆学派 (Archigram亦译“建筑电讯团”或“阿基格拉姆集团”)1960年以彼得•库克(Peter Cook)为核心,为伦敦二建筑专业学生集团为主体成立的建筑集团,他们把使用建筑的人看成是“软件”、把建筑设备看成是“硬件”,是建筑的主要部分。“硬件”可依据“软件”的意图充分为之服务。至于建筑本身,他们强调最终将被建筑设备所代替,因此被看成是“非建筑”(Non-Architecture)或“建筑之外”(Beyond Architecture)。阿基格拉姆学派反对传统、反对专制、反对任何形式的束缚,提倡自由,对技术抱着乐观的态度。

新陈代谢派 (metabolism)在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的影响下,以青年建筑师大高正人、植文彦、菊竹清川、黑川纪章以及评论家川添登为核心,于1960年前后形成的建筑创作组织。他们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自然地进化的观点。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它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是一个动态过程。应该在城市和建筑中引进时间的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周期(Cycle),在周期长的因素上,装置可动的、周期短的因素。1966年,丹下健三完成了山梨县文化会馆。它较为全面地体现了新陈代谢派的

⑵ 新陈代谢派的介绍

新陈代谢派 (metabolism):在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的影响下,以青年建筑师大高正人、稹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以及评论家川添登为核心,于1960年前后形成的建筑创作组织。他们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自然地进化的观点。

⑶ 建筑设计的派别

建筑派系分类

浪漫主义建筑(ROMANTICISM ARCHITECTURE)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ECLECTIC ACHITECTURE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折衷主义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有“集仿主义”之称。折衷主义建筑师不讲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刻意求新,立足于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他们将罗马、希腊、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各式各样融会于自己的建筑作品里,以求摆脱一脉相承的谱系,创造本时代的建筑风格。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亦称手工艺运动。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提倡用手工艺生产表现自然材料,以改革传统形式,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产品。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的束缚。因建筑风格打破传统手法,根据功能需要自由设计平面与造型,又得名为“自由建筑运动”。代表人物是拉斯金和莫里斯。代表作品是魏伯设计的“红屋”。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19世纪80年代始创自比利时,它的特点在于运用自由曲线模仿自然形态。代表人物有凡•德•费尔德(Henry van de Velde)、霍尔塔(Victor Horta)等。在建筑风格上反对历史式样,采用流动的曲线和以熟铁装饰的表现方式,试图创造适合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形式。但由于仅限于在建筑形式上尤其是室内装饰的创新,而未能解决建筑形式、功能、技术之间的结合,因而很快就逐渐衰落。

维也纳学派(Vienna School):19世纪90年代末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形成的以瓦格纳为代表人物的建筑家集团。他们主张建筑形式应是对材料、结构与功能的合乎逻辑的表述,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的重演。代表作品是瓦格纳设计的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
分离派(Secession):1897年维也纳学派中的部分成员成立的建筑派系。主张造型简洁和集中装饰,装饰的主题采用直线和大片光墙面以及简单的立方体。代表人物是奥别列去、霍夫曼(J.Hoffmann),代表作品是奥别列去设计的分离派展览馆。

风格派:1917年由万•陶斯伯主编的期刊《风格》在荷兰问世,并把风格一词作为同时成立的集团名称。成员有画家、雕刻家、建筑家和作曲家。风格派的目标是把艺术从个人情感中解放出来,寻求一种客观的、普遍的、建立在对时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建筑造型基本以纯净的几何式:长方
德意志制造联盟:在沐迪修斯的倡导下,1907年德国成立了由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艺术家参加的全国性的的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目的在于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以开辟国际市场。提出的指导思想是运用先进的工业技术,经过优良的设计,生产质地优良,美观实用的产品,范围包括从日用品到房屋建筑。联盟促进了德国建筑领域的创新活动向与工业结合的方向发展,联盟成员的建筑作品如贝伦斯的AEG透平机车间、格罗皮乌斯和梅耶的法古斯工厂都具有了现代建筑的特征。
风格派(Stijl De) 风格派的目标是把建筑、雕刻和绘画有机地组成一个明白易懂的、基本的、不动感情的结构。主张把艺术从个人情感中解放出来,寻求一种客观的、普通的、建立在对时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风格派建筑师努力寻求尺寸、比例、空间、时间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否定建筑中封闭构件的作用,消除其内部和外部的两重性,打破室内的封闭感与静止感而强调向外扩散,使建筑成为不分内外的空间和时间结合体。建筑造型基本以纯净的几何式:长方、正方、无色、无饰、直角、光滑的板料作墙身,立面不分隔区别作用,认为最好的“艺术”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风格派的主要成员有画家蒙德里安、万•陶斯伯、雕刻家万顿吉罗(G•Vantongerloo)、建筑师万特霍夫(Matn’Hoff)、奥德(J.J.P.oud)、里特维德(G.T.Rietveld)等。,风格派代表作是1924年由里特维德设计的乌德勒支(Utrecht)的施罗德住宅。

构成主义(Construction) (亦称构成派)前苏联“十月革命”以后,雕刻艺术家K•马里维奇(Kasimir Malevich 1878~1933)和N贾波(Naum Gabo 1890~1977)、A•佩夫斯纳(Antoine Pecsner)两兄弟把未来主义与立体主义的机械艺术相结合,发展成为构成主义,其纲领为:谋求造型艺术成为纯时空的构成体,使雕刻、绘画均失其特性,用实体代替幻觉,构成既是雕刻、又是建筑的造型,建筑的形成必须反映出构筑手段。代表作品是1920年踏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1924年维斯宁兄弟设计的“列宁格勒真理报分社”方案、1925年梅尔尼柯夫(Konstantin Menikov)设计的巴黎国际现代装饰工业艺术博览会苏联馆。

未来主义(Futurism)(亦称未来派)1908年由意大利青年诗人托马索•马利内蒂(Tommaso Marinetti)在米兰发起,次年在巴黎发表未来主义宣言。1914年意大利建筑家安东尼奥•圣•埃利亚在米兰加入未来主义行列,并发表“未来主义建筑宣言”。他在城市建设工程中提出“动”与“变”,用构图方案表达高层建筑物的电梯以及地铁和多层车道的高速关系及新时代精神,形成了建筑领域中的未来主义倾向。未来主义者反对古典的、庄重的、祭祀的、戏剧性的、装饰的、纪念性的、轻巧的及一切取悦于人的建筑,反对保护、修复和重建古典建筑。他们反对垂直线和水平线,反对立方体、方锥体和圆,提倡斜线和椭圆的创造的富有动态的建筑机体。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亦称表现派)产生于20世纪的德国和奥地利,于1910年前后趋于成熟。表现主义画家重个性、重感情、重主观需要,设想通过外在表现、扭曲形象或强调某些色彩,把梦想世界显示出来,以引起观者情绪上的激动。表现主义建筑师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最能代表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是由门德尔松1920年设计的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

纯粹主义(Purism) 以新帕拉图哲学为基础,涉及到所有塑性表现的造型设计倾向。由建筑师兼画家勒•柯布西耶和画家奥占芳发展起来的。1920年以后,在柯布西耶的力主下,建筑领域出现了纯粹主义创作思潮。它以“数学”即秩序为基础建立新的美学观,提倡由经济法则和数字计算形成不自觉的美。建筑师应该注意的是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面和形体,并应在调整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创造纯净与美的形式。“法线”是在创造纯净与美的形式的过程中,用来作为构图参考的。在建筑造型上,纯粹主义摒弃个人情感,反对装饰,认为比例是处理建筑体量与形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提倡表现立方体,圆锥体以及它们在阳光下的光影变化为主的构图手法。萨伏伊别墅是纯粹主义的经典作品。

理性主义(Rationalism)简称Rats。20世纪初期,欧美建筑界扬弃古典理性主义思想,科学地探索现代建筑发展方向的创作思潮。理性主义的基本原则是:1、注重建筑目的的逻辑性,将房屋与使用者联系在一起,把经济放在首要的地位。试图以建筑参与或解决部分社会问题。2、注重建造过程的逻辑性。系统地引进工业技术、标准化和在环境设计的各个层次进行预制化。反对装饰,提倡建筑形式与结构体系及建造过程协调一致,建筑外形能如实地反映建筑结构及构造特点。3、注重建筑使用的逻辑性。提倡简洁、清晰、明朗的建筑风格,视空间为建筑的实质,强调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建筑应尽可能地满足功能要求。理性主义不是一种流派,而是一种创作思潮。

国际式 International Sryle(亦称“国际风格”)20世纪20年代以后,各国的建筑相互影响,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彼此接近的形式风格。1925年,格罗皮乌斯编印过一本建筑图集,其中收集了德国建筑师贝伦斯、法国建筑师贝瑞、勒•柯布西耶等人,以及他自己的作品,这本图集题名为《国际建筑》。这个书名在20年代末期转变为一种特定建筑风格的名称——“国际式”。1932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过75幅欧美新建筑图片,约翰逊和希契科克(R.H.Hirchcock)为此编写了一本书,名为《国际式:1922年以来的建筑》(International Style,Architecture Since 1922)。从此,“国际式”这个名称在许多地方被当作现代建筑的同义语了。国际式不是一种创作思潮,而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种极为普遍的建筑形象。国际式建筑的特点是手法洗练,以矩形体为主,平顶、多窗、少装饰,房间布局自由,把秩序作为设计的要素之一。

功能主义(alism)在现代建筑中设计中,将实用作为美学主要内容、将功能作为建筑追求目标的一种创作思潮。芝加哥建筑师沙里文是功能主义的奠基者。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口号。早期功能主义的重点是解决人的生理需要,其设计方法为“由内向外”逐步完成。在功能主义发展的晚期。人的心理需要被引进建筑设计之中,建筑形式成为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

芝加哥学派 (Chicago School) 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工程师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32~1907)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他1879年设计建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厦。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办公楼(Lnsv rancr uilding),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真正开始,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主义建筑开辟了道路。

包豪斯学派(Bauhaus School)20世纪20年代德国以包豪斯为基地形成与发展的建筑学派。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的核心人物,他与包豪斯其他成员共同创造了一套新的、以功能、技术和经济为主的建筑观、创作方法和教学观。他们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和建造方式联系起来;提倡以新的技术来经济地解决好新的功能问题。包豪斯的教学特点是:反对模仿因袭,将产品设计同机器生产、社会发展及各门艺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包豪斯学派的代表作是包豪斯校舍。

草原式住宅(Prairie Style)美国著名建筑师莱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9~1959)于1900年前后设计的一系列住宅,这类住宅大多座落在郊外,用地宽阔,环境优美。建筑从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在布局、形体、以至取材上,特别注意同周围自然环境的配合,形成了一种具有浪漫主义闲情逸致及田园诗意般的典雅风格。草原式风格追求表里一致性,建筑外形尽量反映出内部空间关系,注意建筑自身比例与材料的运用,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造型效果犹如植物覆盖于地面一样。建筑往往利用垂直方向的烟囱将高高低低的水平墙垣、坡度平缓的屋面、层层叠叠的水平方向阳台与花台及舒展而又深深的挑檐统一起来。它既具有美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又突破了传统建筑的封闭性,很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尽量表现材料的自然本色,重点装饰部分的花纹大多图案化的植物图形或由直线组成的几何图形。伊利诺州的威立茨住宅(Willitts House 1902)是草原式住宅的代表。

有机建筑 (Organic Architecture)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现代建筑理论及创作思潮。1900年,沙里文(Louis Henry Sullivan,1856~1924)明确地提出了有机建筑的观点,他强调整体与细部、形式与功能的有机结合。真正把有机建筑发扬光大,并推动其成为现代建筑创作思潮的是美国著名建筑师莱特。有机建筑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1、建筑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特别突出视觉和艺术的统一,常以母题构图贯穿全局;2、空间的自由性、连贯性和一体性。主张“开放布局”(Open planning);3、材料的视觉特色和形式美;4、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主张从事物事物的本质出发,提倡由内而外的设计手法。流水别墅(亦称考夫曼别墅1936~1939)是有机建筑的代表作。有机建筑的代表人物还有哈里宁(Hugo hlaring)、阿尔托•夏隆(Hans Scharoun)、奥托(F.Otto)等。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CIAM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odern Arohitecture)简称:“国际建协”,亦译“国际新建筑会议”。1928年,由24位代表各国的建筑师(法国6人、瑞士6人、德国3人、荷兰3人、意大利2人、西班牙2人、奥地利1人、比利时1人)在瑞士一古堡聚会,成立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其目的是反抗学院派的势力,讨论科学对建筑的影响、城市规划以及培训青年一代等问题,为现代建筑确定方向。CIAM的基本观点是:建筑是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联的基本活动;建筑师的使命是用新建筑反映现代精神、物质生活;建筑形式随社会、经济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要谋求调和各种不同的因素,把建筑在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地位摆正。它的宗旨是坚持研究与创作的权力,树立独特见解。

机器美学 其含义有三方面:其一,建筑应象机器一样符合实际的功用,强调功能和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反对附加装饰;其二,建筑象机器那样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强调建筑风格的普遍适应性;其三,建筑应象机器那样高效,强调建筑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柯布什耶的“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就是基于这种思想而提出的。

模度(Molor)又称模数理论。柯布什耶从人体尺度出发,选定下垂手臂、脐、头顶、上伸手臂四个部位为控制点,与地面距离分别为86、113、183、226cm。这些数值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黄金比率关系;另一个是上伸手臂高恰为脐高的两倍,即226和113cm。利用这两个数值为基准,插入其他相应数值,形成两套级数,前者称“红尺”,后者称“蓝尺”。将红、蓝尺重合,作为横纵向坐标,其相交形成的许多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模度。但有人认为柯布什耶的模度不能为工业化所利用,因为其数值系列不能用有理数来表达。

居住单位 柯布什耶把他所设计象马赛公寓那样带有服务设施的居住大楼当作组成现代城市的一种基本单位而称做“居住单位”。

少就是多 密斯把他先结构、后形式,先空间、后功能和讲究条理的设计方法归结为把他在1928年说过的这句话“少就是多”,其具体内容寓意于两个方面:一是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使产生没有屏障或屏障很少的可作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二是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使之成为不附有任何多余东西的只是由直线、直角组成的规整和纯净的钢和玻璃方盒子。

十次小组 (Team X)以史密森夫妇为首的一个青年建筑师组织。他们因在CIAM十次大会上公开倡导自己的主张,并对过去的方向提出创造性的批评而得名。十次小组形成于1954年1月在杜恩召开的CIAM十次大会的准备会议。十次小组提倡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设计思想:建筑与城市设计必须以人的行为方式为基础,其形态来自于生活本身的结构发展。

典雅主义 (Fornalism)亦译“形式美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新帕拉蒂奥主义”、“新复古主义”。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官方建筑的主要思潮。它吸取古典建筑传统构图手法,比例工整严谨,造型简练轻快,偶有花饰,但不拘于程式;以传神代替形似,是战后新古典区别于30年代古典手法的标志;建筑风格庄重精美,通过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典雅的安定感。典雅主义发展的后期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趋于历史主义,另一是着重表现纯形式与技术特征。典雅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建筑师菲利蒲•约翰逊(P.Johnson 1906~)、斯东(Edwand.D.Stone,1902~1978)、和雅马萨基(M..amasaki,1912~)。斯东设计的美国在新德里的大使馆(U.S.Embassy New Delhi 1955~1958)于 1961年获美国AIA奖,是典雅主义代表作。

粗野主义 (Brutalism)亦译“野性主义”或“朴野主义”。以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比较粗犷的建筑风格为代表的一种设计倾向。1、粗野主义同纯粹主义一样,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的形式美,认为美是通过调整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面、空间、车道、走廊、形体、色彩、质感和比例关系而获得;2、把表现与混凝土的性能及质感有关的沉重、毛糙、粗鲁作为建筑美的标准。粗野主义在建筑材料上保持了自然本色;3、以大刀阔斧的手法使建筑外形造成粗野的面貌。突出地表现了混凝土“塑性造型”的特征。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粗野主义对现代建筑思潮演变起了较大的作用,但它正式得名是在1954年史密森夫妇(A.&P.Smithon)提出“新粗野主义”概念之后。史密森夫妇追随柯布西耶粗犷的建筑风格,热衷于对建筑材料特性的表现,并将之理论化、系统化,形成一种有理论、有方法的设计倾向。他们自称是“新粗野主义”,即柯布西耶以前的探索则为“粗野主义”。两者一脉相承,并无本质上的差异。

高技派 (High-Tech)亦称“重技派”。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的、建筑造型、风格上注意表现“高度工业技术”的设计倾向。高技派理论上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新技术的美感,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提倡采用最新的材料——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装配的建筑;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 Planning)和参数设计(Parametric Planning);主张采用与表现预制装配化标准构件。2、认为功能可变,结构不变。表现技术的合理性和空是的灵活性既能适应多功能需要又能达到机器美学效果。这类建筑的代表作首推巴黎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3、强调新时代的审美观应该考虑技术的决定因素,力求使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美学观,使人们容易接受并产生愉悦。

密斯风格 (Miesian Architecture)又称“简素主义”、“纯净主义”由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68~1970)提倡的,40年代末到6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建筑设计倾向,以“少就是多”为理论根据,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方法与手法,其设计原则是“功能服从空间”。它具有表现主义倾向、提倡忠实于结构和材料,特别强调简洁严谨的细部处理手法。

象征主义 (Symbolisn)20世纪60年代较为流行的一种建筑设计倾向。象征主义追求建筑个性的强烈表现,设计的思想及意图常寓意于建筑的造型之中,能激起人们的联想。象征主义建筑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把艺术造型和环境设计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它可分为具体的象征和抽象的象征二种形式。E•萨里宁(Eero Saarinen 1910~1961)设计的纽约环球航空公司航空站(TWA Terminal , Keunedy Airport,1956~1960)是象征主义代表作。

银色派 (The Silvers 亦称:“光亮派”slick style)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建筑思潮。银色派在建筑创作中注重先进技术、综合平衡、经济效益和装修质量。其风格特征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上。其建筑特点是:1、通过大面积镜面或半反射玻璃使建筑融合在四周环境的映象或蓝天的背景之中,并能创造出影像不断变化的动态效果;2、反映工业化的时代特点,反映出新的艺术观,它光泽晶莹、现代感强;3、由于建筑材料的限制,它具有风格程式化的趋向,缺乏地方特色;4、由于透明,反射的效果,给街上的汽车驾驶带来了一定困难。银色派的代表人物是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佩利。1971年佩利创造了银色派的经典作品——洛杉矶太平洋设计中心。

灰色派 (The Grays 亦称:“兼俗主义”或“包含主义”)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建筑思潮。灰色派公开宣布与现代主义分道扬镳,认为建筑应该歉收并蓄各种形式,可以将古往今来不同建筑特点结合在一起。开放的、包罗万象的、联系传统的建筑。灰色派的建筑理论基础来自于美国著名建筑师文丘里(Robert Venturi 1925~)。文丘里所著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cdiction in Architecture.1966)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Learning from Las Vegas.1972)是灰色派的经典著作。灰色派是后现代派的主要创作思潮。

白色派 (The Whites) 以“纽约5[埃森曼(Peter Eisenman)、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格瓦斯梅(Charles Graves)、赫迪尤克(John Hedjuk)、和迈耶(Richard Meier)]”为核心的建筑创作组织,在本世纪70年代前后最为活跃。他们的建筑作品以白色为主,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派和明显的非天然效果,被称为美国当代建筑中的“阳春白雪”。“纽约5”与“白色派”常为互代。他们的设计思想和理论原则深受风格派和柯布西耶的影响,对纯净的建筑空间、体量和阳光下的立体主义构图、光影变化十分偏爱,故被称为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复兴主义。白色派建筑的主要特点是:1、建筑形式纯净,局部处理于净利落、整体条理清楚。2、在规整的结构体系中,通过蒙太奇的虚实的凹凸安排,以活泼、跳跃、耐人寻味的姿态突出了空间的多变,赋予建筑以明显的雕塑风味;3、基地选择强调人工与天然的对比,一般不顺从地段,而是在建筑与环境强烈对比,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之中寻求新的协调;4、注重功能分区,特别强调公共空间(Public Spaces)与私密空间(Private Spaces)的严格区分。迈耶设计的道格拉斯住宅(Douglas House 1971~1973)是白色派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80年代以后,白色派的五位主要成员各自沿着自己的创作方向奋力前进,他们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白色派做为一个建筑组织却随之逐渐消失了。

阿基格拉姆学派 (Archigram亦译“建筑电讯团”或“阿基格拉姆集团”)1960年以彼得•库克(Peter Cook)为核心,为伦敦二建筑专业学生集团为主体成立的建筑集团,他们把使用建筑的人看成是“软件”、把建筑设备看成是“硬件”,是建筑的主要部分。“硬件”可依据“软件”的意图充分为之服务。至于建筑本身,他们强调最终将被建筑设备所代替,因此被看成是“非建筑”(Non-Architecture)或“建筑之外”(Beyond Architecture)。阿基格拉姆学派反对传统、反对专制、反对任何形式的束缚,提倡自由,对技术抱着乐观的态度。

新陈代谢派 (bolism)在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的影响下,以青年建筑师大高正人、植文彦、菊竹清川、黑川纪章以及评论家川添登为核心,于1960年前后形成的建筑创作组织。他们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自然地进化的观点。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它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是一个动态过程。应该在城市和建筑中引进时间的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周期(Cycle),在周期长的因素上,装置可动的、周期短的因素。1966年,丹下健三完成了山梨县文化会馆。它较为全面地体现了新陈代谢派的

⑷ 建筑分几个主义

浪漫主义
古典复兴主义
折衷主义
构成主义
未来主义
解构主义
表现主义
纯粹主义
理性主义
功能主义
国际风格
包豪斯主义
有机主义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典雅主义
粗野主义
高技派
风格派
芝加哥学派
纯净主义
%%%%%%……
其实这些还不全,很多主义之间也是相互穿插,相互交融,各有特色,有有共同点的。许多建筑很难说明是哪个主义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名词解释(转载)- -
Tag: 名词解释 建筑史

浪漫主义建筑(ROMANTICISM ARCHITECTURE)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ECLECTIC ACHITECTURE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折衷主义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有“集仿主义”之称。折衷主义建筑师不讲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刻意求新,立足于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他们将罗马、希腊、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各式各样融会于自己的建筑作品里,以求摆脱一脉相承的谱系,创造本时代的建筑风格。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亦称手工艺运动。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提倡用手工艺生产表现自然材料,以改革传统形式,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产品。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的束缚。因建筑风格打破传统手法,根据功能需要自由设计平面与造型,又得名为“自由建筑运动”。代表人物是拉斯金和莫里斯。代表作品是魏伯设计的“红屋”。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19世纪80年代始创自比利时,它的特点在于运用自由曲线模仿自然形态。代表人物有凡•德•费尔德(Henry van de Velde)、霍尔塔(Victor Horta)等。在建筑风格上反对历史式样,采用流动的曲线和以熟铁装饰的表现方式,试图创造适合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形式。但由于仅限于在建筑形式上尤其是室内装饰的创新,而未能解决建筑形式、功能、技术之间的结合,因而很快就逐渐衰落。

维也纳学派(Vienna School):19世纪90年代末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形成的以瓦格纳为代表人物的建筑家集团。他们主张建筑形式应是对材料、结构与功能的合乎逻辑的表述,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的重演。代表作品是瓦格纳设计的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
分离派(Secession):1897年维也纳学派中的部分成员成立的建筑派系。主张造型简洁和集中装饰,装饰的主题采用直线和大片光墙面以及简单的立方体。代表人物是奥别列去、霍夫曼(J.Hoffmann),代表作品是奥别列去设计的分离派展览馆。

风格派:1917年由万•陶斯伯主编的期刊《风格》在荷兰问世,并把风格一词作为同时成立的集团名称。成员有画家、雕刻家、建筑家和作曲家。风格派的目标是把艺术从个人情感中解放出来,寻求一种客观的、普遍的、建立在对时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建筑造型基本以纯净的几何式:长方
德意志制造联盟:在沐迪修斯的倡导下,1907年德国成立了由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艺术家参加的全国性的的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目的在于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以开辟国际市场。提出的指导思想是运用先进的工业技术,经过优良的设计,生产质地优良,美观实用的产品,范围包括从日用品到房屋建筑。联盟促进了德国建筑领域的创新活动向与工业结合的方向发展,联盟成员的建筑作品如贝伦斯的AEG透平机车间、格罗皮乌斯和梅耶的法古斯工厂都具有了现代建筑的特征。
风格派(Stijl De) 风格派的目标是把建筑、雕刻和绘画有机地组成一个明白易懂的、基本的、不动感情的结构。主张把艺术从个人情感中解放出来,寻求一种客观的、普通的、建立在对时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风格派建筑师努力寻求尺寸、比例、空间、时间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否定建筑中封闭构件的作用,消除其内部和外部的两重性,打破室内的封闭感与静止感而强调向外扩散,使建筑成为不分内外的空间和时间结合体。建筑造型基本以纯净的几何式:长方、正方、无色、无饰、直角、光滑的板料作墙身,立面不分隔区别作用,认为最好的“艺术”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风格派的主要成员有画家蒙德里安、万•陶斯伯、雕刻家万顿吉罗(G•Vantongerloo)、建筑师万特霍夫(Matn’Hoff)、奥德(J.J.P.oud)、里特维德(G.T.Rietveld)等。,风格派代表作是1924年由里特维德设计的乌德勒支(Utrecht)的施罗德住宅。

构成主义(Construction) (亦称构成派)前苏联“十月革命”以后,雕刻艺术家K•马里维奇(Kasimir Malevich 1878~1933)和N贾波(Naum Gabo 1890~1977)、A•佩夫斯纳(Antoine Pecsner)两兄弟把未来主义与立体主义的机械艺术相结合,发展成为构成主义,其纲领为:谋求造型艺术成为纯时空的构成体,使雕刻、绘画均失其特性,用实体代替幻觉,构成既是雕刻、又是建筑的造型,建筑的形成必须反映出构筑手段。代表作品是1920年踏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1924年维斯宁兄弟设计的“列宁格勒真理报分社”方案、1925年梅尔尼柯夫(Konstantin Menikov)设计的巴黎国际现代装饰工业艺术博览会苏联馆。

未来主义(Futurism)(亦称未来派)1908年由意大利青年诗人托马索•马利内蒂(Tommaso Marinetti)在米兰发起,次年在巴黎发表未来主义宣言。1914年意大利建筑家安东尼奥•圣•埃利亚在米兰加入未来主义行列,并发表“未来主义建筑宣言”。他在城市建设工程中提出“动”与“变”,用构图方案表达高层建筑物的电梯以及地铁和多层车道的高速关系及新时代精神,形成了建筑领域中的未来主义倾向。未来主义者反对古典的、庄重的、祭祀的、戏剧性的、装饰的、纪念性的、轻巧的及一切取悦于人的建筑,反对保护、修复和重建古典建筑。他们反对垂直线和水平线,反对立方体、方锥体和圆,提倡斜线和椭圆的创造的富有动态的建筑机体。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亦称表现派)产生于20世纪的德国和奥地利,于1910年前后趋于成熟。表现主义画家重个性、重感情、重主观需要,设想通过外在表现、扭曲形象或强调某些色彩,把梦想世界显示出来,以引起观者情绪上的激动。表现主义建筑师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最能代表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是由门德尔松1920年设计的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

纯粹主义(Purism) 以新帕拉图哲学为基础,涉及到所有塑性表现的造型设计倾向。由建筑师兼画家勒•柯布西耶和画家奥占芳发展起来的。1920年以后,在柯布西耶的力主下,建筑领域出现了纯粹主义创作思潮。它以“数学”即秩序为基础建立新的美学观,提倡由经济法则和数字计算形成不自觉的美。建筑师应该注意的是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面和形体,并应在调整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创造纯净与美的形式。“法线”是在创造纯净与美的形式的过程中,用来作为构图参考的。在建筑造型上,纯粹主义摒弃个人情感,反对装饰,认为比例是处理建筑体量与形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提倡表现立方体,圆锥体以及它们在阳光下的光影变化为主的构图手法。萨伏伊别墅是纯粹主义的经典作品。

理性主义(Rationalism)简称Rats。20世纪初期,欧美建筑界扬弃古典理性主义思想,科学地探索现代建筑发展方向的创作思潮。理性主义的基本原则是:1、注重建筑目的的逻辑性,将房屋与使用者联系在一起,把经济放在首要的地位。试图以建筑参与或解决部分社会问题。2、注重建造过程的逻辑性。系统地引进工业技术、标准化和在环境设计的各个层次进行预制化。反对装饰,提倡建筑形式与结构体系及建造过程协调一致,建筑外形能如实地反映建筑结构及构造特点。3、注重建筑使用的逻辑性。提倡简洁、清晰、明朗的建筑风格,视空间为建筑的实质,强调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建筑应尽可能地满足功能要求。理性主义不是一种流派,而是一种创作思潮。

国际式 International Sryle(亦称“国际风格”)20世纪20年代以后,各国的建筑相互影响,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彼此接近的形式风格。1925年,格罗皮乌斯编印过一本建筑图集,其中收集了德国建筑师贝伦斯、法国建筑师贝瑞、勒•柯布西耶等人,以及他自己的作品,这本图集题名为《国际建筑》。这个书名在20年代末期转变为一种特定建筑风格的名称——“国际式”。1932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过75幅欧美新建筑图片,约翰逊和希契科克(R.H.Hirchcock)为此编写了一本书,名为《国际式:1922年以来的建筑》(International Style,Architecture Since 1922)。从此,“国际式”这个名称在许多地方被当作现代建筑的同义语了。国际式不是一种创作思潮,而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种极为普遍的建筑形象。国际式建筑的特点是手法洗练,以矩形体为主,平顶、多窗、少装饰,房间布局自由,把秩序作为设计的要素之一。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在现代建筑中设计中,将实用作为美学主要内容、将功能作为建筑追求目标的一种创作思潮。芝加哥建筑师沙里文是功能主义的奠基者。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口号。早期功能主义的重点是解决人的生理需要,其设计方法为“由内向外”逐步完成。在功能主义发展的晚期。人的心理需要被引进建筑设计之中,建筑形式成为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

芝加哥学派 (Chicago School) 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工程师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32~1907)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他1879年设计建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厦。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办公楼(Lnsv rancr uilding),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真正开始,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主义建筑开辟了道路。

包豪斯学派(Bauhaus School)20世纪20年代德国以包豪斯为基地形成与发展的建筑学派。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的核心人物,他与包豪斯其他成员共同创造了一套新的、以功能、技术和经济为主的建筑观、创作方法和教学观。他们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和建造方式联系起来;提倡以新的技术来经济地解决好新的功能问题。包豪斯的教学特点是:反对模仿因袭,将产品设计同机器生产、社会发展及各门艺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包豪斯学派的代表作是包豪斯校舍。

草原式住宅(Prairie Style)美国著名建筑师莱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9~1959)于1900年前后设计的一系列住宅,这类住宅大多座落在郊外,用地宽阔,环境优美。建筑从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在布局、形体、以至取材上,特别注意同周围自然环境的配合,形成了一种具有浪漫主义闲情逸致及田园诗意般的典雅风格。草原式风格追求表里一致性,建筑外形尽量反映出内部空间关系,注意建筑自身比例与材料的运用,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造型效果犹如植物覆盖于地面一样。建筑往往利用垂直方向的烟囱将高高低低的水平墙垣、坡度平缓的屋面、层层叠叠的水平方向阳台与花台及舒展而又深深的挑檐统一起来。它既具有美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又突破了传统建筑的封闭性,很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尽量表现材料的自然本色,重点装饰部分的花纹大多图案化的植物图形或由直线组成的几何图形。伊利诺州的威立茨住宅(Willitts House 1902)是草原式住宅的代表。

有机建筑 (Organic Architecture)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现代建筑理论及创作思潮。1900年,沙里文(Louis Henry Sullivan,1856~1924)明确地提出了有机建筑的观点,他强调整体与细部、形式与功能的有机结合。真正把有机建筑发扬光大,并推动其成为现代建筑创作思潮的是美国著名建筑师莱特。有机建筑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1、建筑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特别突出视觉和艺术的统一,常以母题构图贯穿全局;2、空间的自由性、连贯性和一体性。主张“开放布局”(Open planning);3、材料的视觉特色和形式美;4、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主张从事物事物的本质出发,提倡由内而外的设计手法。流水别墅(亦称考夫曼别墅1936~1939)是有机建筑的代表作。有机建筑的代表人物还有哈里宁(Hugo hlaring)、阿尔托•夏隆(Hans Scharoun)、奥托(F.Otto)等。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CIAM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odern Arohitecture)简称:“国际建协”,亦译“国际新建筑会议”。1928年,由24位代表各国的建筑师(法国6人、瑞士6人、德国3人、荷兰3人、意大利2人、西班牙2人、奥地利1人、比利时1人)在瑞士一古堡聚会,成立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其目的是反抗学院派的势力,讨论科学对建筑的影响、城市规划以及培训青年一代等问题,为现代建筑确定方向。CIAM的基本观点是:建筑是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联的基本活动;建筑师的使命是用新建筑反映现代精神、物质生活;建筑形式随社会、经济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要谋求调和各种不同的因素,把建筑在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地位摆正。它的宗旨是坚持研究与创作的权力,树立独特见解。

机器美学 其含义有三方面:其一,建筑应象机器一样符合实际的功用,强调功能和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反对附加装饰;其二,建筑象机器那样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强调建筑风格的普遍适应性;其三,建筑应象机器那样高效,强调建筑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柯布什耶的“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就是基于这种思想而提出的。

模度(Molor)又称模数理论。柯布什耶从人体尺度出发,选定下垂手臂、脐、头顶、上伸手臂四个部位为控制点,与地面距离分别为86、113、183、226cm。这些数值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黄金比率关系;另一个是上伸手臂高恰为脐高的两倍,即226和113cm。利用这两个数值为基准,插入其他相应数值,形成两套级数,前者称“红尺”,后者称“蓝尺”。将红、蓝尺重合,作为横纵向坐标,其相交形成的许多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模度。但有人认为柯布什耶的模度不能为工业化所利用,因为其数值系列不能用有理数来表达。

居住单位 柯布什耶把他所设计象马赛公寓那样带有服务设施的居住大楼当作组成现代城市的一种基本单位而称做“居住单位”。

少就是多 密斯把他先结构、后形式,先空间、后功能和讲究条理的设计方法归结为把他在1928年说过的这句话“少就是多”,其具体内容寓意于两个方面:一是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使产生没有屏障或屏障很少的可作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二是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使之成为不附有任何多余东西的只是由直线、直角组成的规整和纯净的钢和玻璃方盒子。

十次小组 (Team X)以史密森夫妇为首的一个青年建筑师组织。他们因在CIAM十次大会上公开倡导自己的主张,并对过去的方向提出创造性的批评而得名。十次小组形成于1954年1月在杜恩召开的CIAM十次大会的准备会议。十次小组提倡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设计思想:建筑与城市设计必须以人的行为方式为基础,其形态来自于生活本身的结构发展。

典雅主义 (Fornalism)亦译“形式美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新帕拉蒂奥主义”、“新复古主义”。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官方建筑的主要思潮。它吸取古典建筑传统构图手法,比例工整严谨,造型简练轻快,偶有花饰,但不拘于程式;以传神代替形似,是战后新古典区别于30年代古典手法的标志;建筑风格庄重精美,通过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典雅的安定感。典雅主义发展的后期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趋于历史主义,另一是着重表现纯形式与技术特征。典雅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建筑师菲利蒲•约翰逊(P.Johnson 1906~)、斯东(Edwand.D.Stone,1902~1978)、和雅马萨基(M..amasaki,1912~)。斯东设计的美国在新德里的大使馆(U.S.Embassy New Delhi 1955~1958)于 1961年获美国AIA奖,是典雅主义代表作。

粗野主义 (Brutalism)亦译“野性主义”或“朴野主义”。以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比较粗犷的建筑风格为代表的一种设计倾向。1、粗野主义同纯粹主义一样,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的形式美,认为美是通过调整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面、空间、车道、走廊、形体、色彩、质感和比例关系而获得;2、把表现与混凝土的性能及质感有关的沉重、毛糙、粗鲁作为建筑美的标准。粗野主义在建筑材料上保持了自然本色;3、以大刀阔斧的手法使建筑外形造成粗野的面貌。突出地表现了混凝土“塑性造型”的特征。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粗野主义对现代建筑思潮演变起了较大的作用,但它正式得名是在1954年史密森夫妇(A.&P.Smithon)提出“新粗野主义”概念之后。史密森夫妇追随柯布西耶粗犷的建筑风格,热衷于对建筑材料特性的表现,并将之理论化、系统化,形成一种有理论、有方法的设计倾向。他们自称是“新粗野主义”,即柯布西耶以前的探索则为“粗野主义”。两者一脉相承,并无本质上的差异。

高技派 (High-Tech)亦称“重技派”。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的、建筑造型、风格上注意表现“高度工业技术”的设计倾向。高技派理论上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新技术的美感,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提倡采用最新的材料——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装配的建筑;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 Planning)和参数设计(Parametric Planning);主张采用与表现预制装配化标准构件。2、认为功能可变,结构不变。表现技术的合理性和空是的灵活性既能适应多功能需要又能达到机器美学效果。这类建筑的代表作首推巴黎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3、强调新时代的审美观应该考虑技术的决定因素,力求使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美学观,使人们容易接受并产生愉悦。

密斯风格 (Miesian Architecture)又称“简素主义”、“纯净主义”由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68~1970)提倡的,40年代末到6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建筑设计倾向,以“少就是多”为理论根据,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方法与手法,其设计原则是“功能服从空间”。它具有表现主义倾向、提倡忠实于结构和材料,特别强调简洁严谨的细部处理手法。

象征主义 (Symbolisn)20世纪60年代较为流行的一种建筑设计倾向。象征主义追求建筑个性的强烈表现,设计的思想及意图常寓意于建筑的造型之中,能激起人们的联想。象征主义建筑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把艺术造型和环境设计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它可分为具体的象征和抽象的象征二种形式。E•萨里宁(Eero Saarinen 1910~1961)设计的纽约环球航空公司航空站(TWA Terminal , Keunedy Airport,1956~1960)是象征主义代表作。

银色派 (The Silvers 亦称:“光亮派”slick style)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建筑思潮。银色派在建筑创作中注重先进技术、综合平衡、经济效益和装修质量。其风格特征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上。其建筑特点是:1、通过大面积镜面或半反射玻璃使建筑融合在四周环境的映象或蓝天的背景之中,并能创造出影像不断变化的动态效果;2、反映工业化的时代特点,反映出新的艺术观,它光泽晶莹、现代感强;3、由于建筑材料的限制,它具有风格程式化的趋向,缺乏地方特色;4、由于透明,反射的效果,给街上的汽车驾驶带来了一定困难。银色派的代表人物是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佩利。1971年佩利创造了银色派的经典作品——洛杉矶太平洋设计中心。

灰色派 (The Grays 亦称:“兼俗主义”或“包含主义”)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建筑思潮。灰色派公开宣布与现代主义分道扬镳,认为建筑应该歉收并蓄各种形式,可以将古往今来不同建筑特点结合在一起。开放的、包罗万象的、联系传统的建筑。灰色派的建筑理论基础来自于美国著名建筑师文丘里(Robert Venturi 1925~)。文丘里所著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cdiction in Architecture.1966)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Learning from Las Vegas.1972)是灰色派的经典著作。灰色派是后现代派的主要创作思潮。

白色派 (The Whites) 以“纽约5[埃森曼(Peter Eisenman)、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格瓦斯梅(Charles Graves)、赫迪尤克(John Hedjuk)、和迈耶(Richard Meier)]”为核心的建筑创作组织,在本世纪70年代前后最为活跃。他们的建筑作品以白色为主,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派和明显的非天然效果,被称为美国当代建筑中的“阳春白雪”。“纽约5”与“白色派”常为互代。他们的设计思想和理论原则深受风格派和柯布西耶的影响,对纯净的建筑空间、体量和阳光下的立体主义构图、光影变化十分偏爱,故被称为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复兴主义。白色派建筑的主要特点是:1、建筑形式纯净,局部处理于净利落、整体条理清楚。2、在规整的结构体系中,通过蒙太奇的虚实的凹凸安排,以活泼、跳跃、耐人寻味的姿态突出了空间的多变,赋予建筑以明显的雕塑风味;3、基地选择强调人工与天然的对比,一般不顺从地段,而是在建筑与环境强烈对比,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之中寻求新的协调;4、注重功能分区,特别强调公共空间(Public Spaces)与私密空间(Private Spaces)的严格区分。迈耶设计的道格拉斯住宅(Douglas House 1971~1973)是白色派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80年代以后,白色派的五位主要成员各自沿着自己的创作方向奋力前进,他们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白色派做为一个建筑组织却随之逐渐消失了。

阿基格拉姆学派 (Archigram亦译“建筑电讯团”或“阿基格拉姆集团”)1960年以彼得•库克(Peter Cook)为核心,为伦敦二建筑专业学生集团为主体成立的建筑集团,他们把使用建筑的人看成是“软件”、把建筑设备看成是“硬件”,是建筑的主要部分。“硬件”可依据“软件”的意图充分为之服务。至于建筑本身,他们强调最终将被建筑设备所代替,因此被看成是“非建筑”(Non-Architecture)或“建筑之外”(Beyond Architecture)。阿基格拉姆学派反对传统、反对专制、反对任何形式的束缚,提倡自由,对技术抱着乐观的态度。

新陈代谢派 (metabolism)在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的影响下,以青年建筑师大高正人、植文彦、菊竹清川、黑川纪章以及评论家川添登为核心,于1960年前后形成的建筑创作组织。他们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自然地进化的观点。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它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是一个动态过程。应该在城市和建筑中引进时间的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周期(Cycle),在周期长的因素上,装置可动的、周期短的因素。1966年,丹下健三完成了山梨县文化会馆。它较为全面地体现了新陈代谢派的建筑观。
费城学派 (Philadelphia School)以美国著名建筑师路易斯•康(Louis I.Kahn 1901~1974)为核心的建筑流派。费城学派的理论基础是有关“形式”概念的提出。“形式”(FORM)是一种外在于建筑师思想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建筑师的职责是发现这一形式,然后才是设计。“形式”是“什么”。而“设计”是“怎么”。“形式”不因人而异,“设计”则属于设计人。这种方法导致了一种以结构、构造为装饰的建筑的产生,而不是在建筑外形上随意加上装饰。费城学派反对芝加哥学派“形式服从功能”的

⑸ 新陈代谢派建筑有哪些

大仙市 城市办公室隈研吾建筑事务所 日本 大仙市大仙市城市办公空间将办公,公寓以及立体花园复合在同一栋建筑之中。设计师甚至将一条河流引入建筑内部。家园与花园西泽立卫 日本 东京空间仅仅被玻璃与植被分隔开,房屋主体与花园的界限渐渐模糊转而被某些有机的元素分隔开来。这间房子的主人生活同时工作在其中,因此整体空间分隔需要更加灵活来适应不同的功能。天空中的天堂川端康成设计事务所 日本 东京为了解决在一座建筑中容纳三座功能各异的寺庙,Yutaka Kawahara 设计工作室选择将他们堆叠起来。项目二层的露台种植有能够环绕建筑一周的森林,为室内外环境增添了浓浓的绿意。S 住宅yuusuke karasawa 建筑事务所日本埼玉县S住宅内部空间基于一种复杂的组织结构,地板与楼梯结构相互交错在一起。主要原因是业主在设计初期提出希望在有限的高度范围内,最大化的利用每一层的空间,创造出如巢穴般彼此渗透的空间体验。Ishikiri 之家Tato Architects,日本尼崎Tato 建筑事务所见证了这片居民区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并通过堆叠以及连结不同功能空间成功化解一个陡峭斜坡对设计带来的困扰。他们在对房屋更新设计时以老房子旧时的模数为基准,并参考周围已有建筑进行翻新。Nagaoka隈研吾建筑事务所 日本 大和市新陈代谢运动的怀念者仍不断回望60年代时别具特色的建筑结构,隈研吾设计团队过去强调一种崭新形式的城市中心——类似欧洲城市客厅的场所。Nakago恰好实现了这样的设想,它是一个有机体,包含银行,餐厅,剧院以及零售商店等功能在内,同时步行即可到达城镇中心。未完成的家YAMAZAKI KENTARO建筑工作室日本柏市未完成的家可以称得上新陈代谢派追求空间灵活性的代表作。与其称其为“家”,其实更像一个“容器”。内部空间焦点集中于中央共享空间,却不限于此。通过这样的灵活性,每个孩子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房间,并且办公室以及储藏空间,同时住宅内部的空间划分也可以依据家庭成员的改变任意变换。当下的日益恶劣的生活环境让新一代建筑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义务关注建筑本身于环境以及居民的复杂关系。案例中的探索给予我们前所未有的启发,体现出更加融合长久且可行的方向。

⑹ 黑川纪章的影响

黑川纪章是新陈代谢派的创始人之一。1960 年东京国际设计会议上,由于丹下健三的影响,黑川纪章和菊竹清训、川添登等人提出了“新陈代谢论”。这个理论是将生物学的进化论和再生过程引入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向机器时代宣战、宣告生命时代的到来。新陈代谢运动涉及广泛,主要主张用过渡空间来连接各个单元,使其成生活的主轴。共生思想是黑川纪章的理论的核心部分。他反对理性普遍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应当培植自身的技术体系来创造特有的生活方式,探求共同的平衡点,将当代文化的发展归结为从机器时代向生命时代的发展,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发展。技术与传统、人与技术的共生是黑川纪章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他认为,今天的社会是一个隐形技术的时代,是信息社会的时代和生命原理的时代。高科技已经不能再反映真正的时代精神,取而代之的是生命形象,如新陈代谢、生长、内在秩序、开放结构等。当人类步入信息社会,起支配作用的是信息、文化、艺术的创造力,生命时代由此而生。生命时代是关系时代,是人类与信息、文化、传统、环境等环节的关系。这种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以及外部的变化而变化,是不确定因素的时代。生命的动态变化和新陈代谢的过程,是其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因素结合并和它所处环境互相适应的过程。其中的规则是维持动态平衡的原则。总而言之,黑川纪章的共生思想吸收了日本传统文化和自然哲学的内涵,又借鉴了当代西方哲学的最新思想,将生命与建筑相连。
黑川纪章在建筑创作和城市规划中始终遵循的命题是:用最新的材料、最先进的技术表达传统的思想、哲学、美学、信仰和生活方式,将不同的文化的同一性和当代建筑结合起来,而且这种表达能够被世人所理解。作为建筑师,他能够如此深入地讨论文化和生命的意义,十分难得。由于他的理论探索和出众的创造才华,使他列入当代世界建筑大师的行列之中。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代日本建筑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将在新的世纪被进一步理解和公认。

⑺ 新陈代谢派的矛盾

由于“新陈代谢派”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无法把握实质问题,于是“新陈代谢派”的中坚分子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误读信息社会的特征,于是生发出种种的偏离:黑川纪章无奈地转向“新陈代谢派”的本义即生物学倾向以生物适应为基础的共生理论,从目前看来,这一支流后劲不足。矶崎新的历史后现代建筑虽然带动了日本后现代的探索,这一支在目前的活动基本上不属于主流。但是,由菊竹清训到伊东丰雄,再到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这一支流却呈现出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⑻ 新陈代谢派的详细内容

在日本战后,存在着三个主要建筑流派,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由大高正人、菊竹清训和黑川纪章等等当时的“少壮派”所展开的“新陈代谢派”的运动。“新陈代谢派”运动的时代背景,可以用丹下健三的1959年的一番话来做说明。丹下说:“在向现实的挑战中,我们必须准备要为一个正在来临的时代而斗争,这个时代必须以新型的工业革命为特征,……,在不久的将来,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即信息革命)将改变整个社会”。丹下在讲话中,很明显把新技术当作是对信息革命的应答措施。(但是,在当时信息革命的特征不很明朗,只是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电脑和网络盛行的时代,这种特征才表现为越来越明显。)对信息工业社会的特征把握不很准确,也就使“新陈代谢派”无法拿出相应正确的对策。也就是说,“新陈代谢派”之所以很快就消失历史的黑洞中,就如它们自己的主张一样:即 “强调事物的生长,更新与衰亡”,主要的原因在于其思想着眼点的超前性和对信息时代特征的认识不足而造成的。也可以说“新陈代谢派”企图用工业技术(即工业社会的手段)去解决信息社会的存在的问题。相当于后来欧洲兴起的高技派,在欧洲的解构主义运动对“不确定性”冲刺失败后的无意识的反映。还有意大利的新理性主义干脆以建筑类型学的名义在进行“复古”的举措,瑞士的博塔就是新理性主义典型的继承人之一。也就是说,他们意识到“不确定性”的问题所在,但是却找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和对策。“新陈代谢派”的主张的实质性问题(即对信息社会特征的认识问题)只有到了伊东丰雄才被真正地认识清楚了。“新陈代谢派”虽然自己在历史上没有结下什么硕果,但它的历史意义在于,为后来的日本建筑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为当代日本建筑界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劲。

⑼ 新陈代谢派的简介

新陈代谢派 (metabolism):在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的影响下,以青年建筑师大高正人、稹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以及评论家川添登为核心,于1960年前后形成的建筑创作组织。他们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自然地进化的观点。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它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是一个动态过程。应该在城市和建筑中引进时间的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周期(Cycle),在周期长的因素上,装置可动的、周期短的因素。1966年,丹下健三完成了山梨县文化会馆。它较为全面地体现了新陈代谢派的观点。

⑽ 新陈代谢的观点是哪个建筑师提出来的

新陈代谢派 (metabolism):在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的影响下,以青年建筑师大高正人、稹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以及评论家川添登为核心,于1960年前后形成的建筑创作组织。他们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自然地进化的观点。

阅读全文

与新陈代谢派的创造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