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对于教育和知识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和体会
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应属于人类的理性认识的范畴。
假如我们探究真实的感性教育现实,我们会发现,过去的教育是升学的代名词。
以分数为目的,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随意更改课程计划,智育恶性膨胀,排挤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应有空间和时间,甚至对智育科目也有选择,凡是升学考试科目,“加大力度”,不考试的科目必须“让道”。
近年来,教育界开始反思究竟教育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思想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新课程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真谛。
教育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教育不是升学,教育是人性成长的追求,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人们感受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
教育之于幸福不是外借于它,而是教育本身的应有之意。
教育通过知识技能的掌握,智慧的增长,德行的完善,人在活动中达到自由的境界,从而获得愉悦的幸福感受,这是教育本体价值的体现。
人的需要是丰富的,满足人的需要的教育内容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教育的各个方面不但能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而且能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具有个人享用价值。
应该看到,德、智、体、美、劳是至今最完美的教育组成部分。
这五个不同方面,既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促进,分别具有不能相互代替的作用和价值。
以升学、分数为目的的教育不仅其教育活动本身不可能幸福,而且其目的也是使学生日渐远离幸福。
教育的事业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事业,不仅面向社会的未来,而且面向个人的未来。
教育追求一种“应然”理想,创造一种可能的生活,幸福源于可能的生活,可能生活的实现意味着幸福的获得。
所以,教育通过创造可能的生活,通过可能生活的现实转化,从而获得了幸福的底蕴。
『贰』 教育,知识,创造力哪一个更应该被强调
他们三者的地位都是一样的,从个人而言,我认为创造力最难,教育最应该被提倡。
『叁』 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
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面向知识经济实施创新战略包括一系列重要环节,除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外,还必须重视它们与观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之间的联系,教育创新也不例外。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就是说,教育创新应该包括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育评价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创新,它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应该说,实施“创新教育”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但前者必须更明确指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把“创新教育”的研究内容扩大到“教育创新”的方方面面,反而会影响实验的效果。毫无疑义,“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 ” 但它毕竟与“教育创新”和“教育现代化”等宏观研究的着力点有一定区别,因此,我们建议把创新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学思想、模式、内容和方法层面上,作为中、小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成为全体教师和学生都能参与的教改实验活动。实验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改革的对象是课程学习、课堂教学等教育教学行为模式。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首要目标的创新教育,完全可以围绕“创新”三层次核心内容展开,通过学校各种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探索精神培养
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观念,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知识系统,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真理,而是为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取结果;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类艰苦努力不断探索的结晶,以此宏扬科学人文精神;要鼓励学习中的探究和怀疑,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正如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所说:“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实践,去发展知识。”更重要的学习探索是对知识整体及其联系的把握。知识经济理论学者艾米顿特别推崇印象派画家克劳·莫奈的作品。她指出:“在他之前的艺术家所作的绘画,要求你走近画布才能够看清细节,而莫奈和其他印象派画家则不同,他们要求你退后从远处观赏才能看清细节。关键是要看到整体,以及色彩、结构和情绪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我们的传统教学很少教会学生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特征,这些正是创新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从分割的学科课程里“重新发现”的关键所在。
综合能力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新组合的独特和新颖标志着创新。我们的教育对象将要面对的是一个从学科知识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的社会,国家创新能力的获得是快速的知识共享与持续的新的组合应用的结果。对此,熊彼德甚至认为,绝大多数创新都是现存知识按照新的方式的组合,他把“创新”与“新组合”视为同义语。 所谓知识的“重新组合”,就是把原来几种知识联系起来合成为一种综合知识,或者把一种知识拆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以新的形式将这些部分重新联系起来,成为具有新特征、新功能、新内容的知识。西蒙顿在《科学天才》一书写道:“天才们进行新颖组合比仅仅称得上有才能的人要多得多。天才们就像面对一桶积木的顽童,会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不断把想法、形象和见解重新组合成不同的形式。”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的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三种层次的重组,后一个比前一个要求更高。课程教学可从第一层次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把进入现代社会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所有知识重新组合,融会贯通,运用这种“重组”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内化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1999年高考改革要求“在考察学科知识的同时,注意考察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的能力”,高考试卷特别是语文试题施行了力度较大的内容改革,被媒体称为“高考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为体现“能力型立意”,比历届考题更突出了“知识重组”能力要求,语文试题不仅有第一层次的知识重组(如最简单的“重组句子”),而且大量增加了第二、第三层次“知识重组”的考核内容(如提供学生想像空间、将知识领域扩展到未来学范畴的作文命题等等),广泛涉及到经济、外交、现代科学和高新技术等课外知识,要求考生把课程学到知识与这些知识重组,不仅引导学生更加关心社会生活,努力扩大阅读面,而且必将启发教师进一步思考教学改革。
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
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许多调查结论都指出,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它不是少数人特有的秉性,在适当的教育下,可能在每一学生个体身上发展和显现。当然,限于生理年龄特点,我们无法要求所有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都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但创造意识的培养则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开始。 创造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因为创新素质不仅表现为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明创造,而且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创造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⑿ 创造意识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具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逐步培养学生创造“前所未有”事物的能力,则可以从创新层面的“重新发现”,尤其是“重新组合”着手。无论用“无中生有”说明“创造”,还是用“有中生新”描述“创新”,都没有阐明“有”是如何从“无”,“新”是如何从“有”里产生。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创造发明,都是原有事物的“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产生质变后才表现为“前所未有”,是“有中生有”,任何人都无法脱离自己的经历凭空设想,即使是科幻作品所“创造” 的外星人,也不过是作家思想表象里原有“部件”的“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而已。例如,硅元素通常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石英砂粒出现,经过科学家的“再次发现”就创造出半导体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使“砂粒变成了黄金”。 再例如,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黑色火药 ,无非是按“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重新组合”,才具有了新功能和新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继承和扬弃,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部分“重新组合”,从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注重培养中小学生“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的品质,就是为他们的创造能力营造基础,
『肆』 有人说,教学就是教学生知识,也有人说,教学是要教学生学会创造。对此,你怎么看希望详细一点,谢谢
关于教育的定义、本质之类的问题,研究了很多之后,只觉得一句话说的最简洁,最有力,最直指核心: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修道之谓教——所有的一切内容都包括在里面了。下面列一点教育名言来对比看看吧。
教育是学做人——修人道
教育是认识世界——修自然之道
教育的核心在于人的心灵——天地之道:万法由心
教育在于给人以无限的可能——得道者得势,得势者得天下
教育是涵养人的精神——人的最伟大的精神从道中来
教育是让人幸福的学问——违背大道者必不幸福
教育是让人有独立的思想,不随风摆动——明于道,则住于道,自然不随风摆
教育是开放的心灵——水之道:海纳百川
。。。
最简洁,最核心。
同时,道,不仅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方法。
如何教育孩子、学生,老师家长要用什么方法?
要激发孩子的自主性,不能过度代替孩子的责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要学会观察和理解孩子,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压迫————上善若水
教育要等机缘,要在合适的时候教,学会等待————潜龙勿用
1.理想主义者说。教育就是培养大写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生命经教育而更加情韵悠长,光明磊落……[1]我天真的认为,教育就是鲁迅所说的「立人之事业」,就是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性知 识的堆积。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 一棵树摇动 另外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 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有灵魂的教育意味 着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 恒的精神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 由、希望和爱,以及建立与此有关的信 仰,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 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 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 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热爱学习和具有特 长的准职业者。」[2]2.社会学意义。后来思考教育的社会意义。起初天真地认为,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是实现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每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通过努力都最终都可以「能者居其位尽其才」。而冲突论者告诉我,教育减少社会不平等不过是个骗局,教育更大程度上是社会阶级结构的再造(再生产)。而非实现阶层流动的美好愿望。[3]好听点说,教育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志向提供目标,拓展时代的思想内容,推进政治权力的运用。是的,新社会得有新公民,新机器得有新工人。大众教育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有点"训政"的味道),通过教育传承本国文化,灌输意识形态以及培养爱国主义。(功能主义视角)[4]当我坐火车穿行在云贵川边界山区高架之上时,我看到了下午放学回家,走在山路上的小小红领巾,活蹦乱跳。我更加确信,知识改变不了命运几分,决定我们命运更多的是我们诞生的脚下的土地,我们所热爱的出生地。
『伍』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创造教育”的定义是什么
创造教育:英国心理学家、优生学家高尔顿开创造教育研究之先河,著有《遗传的天才》等。20世纪40年代美国奥斯本研究集体创造思考方法,著有《思考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种教学在美国得到发展。如布法罗大学开设了指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实验课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创造教育在日本亦受重视,1960—1979年有关创造力培养著述译作有250多种,并开展这方面的实践活动,设“发明教室”等。德国则把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渗透在中小学各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造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初步形成理论体系。创造教学已成世界性潮流。陶行知为中国创造教育开拓者,于20世纪30年代在育才学校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后发表《创造宣言》。60年代后,台湾省教育界亦就此进行实验研究。如贾馥茗1968年在国语科中进行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等。70年代末80年代初创造教育在中国再度兴起。如1982年中华创造力开发研究所研究人员在上海和田路小学进行实验,运用一些专门编排和设计的教法。此后,这方面的研究在各地普遍开展。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创造教育思想是他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精髓,其创造教育实践更是贯穿于他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创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在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而提出的一种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新的教育理论。
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目的,可以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来看。就学生而言,创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手脑双挥”“手脑联盟”“手脑双全”——这就是创造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实现创造教育的手段。陶行知曾经说过,“手脑结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就教师而言,教师的创造,不像宗教家、恋爱至上主义者、美术家,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教师“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他指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先生、学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创造教育的手段。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并认为“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
创造教育的三个关键:在培养儿童创造力方面,陶行知提出了“充分的营养、良好的习惯和因材施教三个关键”。
『陆』 教育基础知识都涵盖哪方面的内容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等。
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根据学校条件和职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授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提高实践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事物。
人在其中,慢慢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到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
逻辑起点
教育的逻辑起点自然是人类社会的产生。从猿到人的转变是由于生产劳动,猿在劳动中逐渐形成以大脑和手为核心的主体机制。大脑可以思维,手可以操作,这就使人区别于一般动物而变成“高级动物”。
有了主体机制才有可能成为具有实践认知能力的主体人,人类才能把自己提升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从而把客观世界变成人类改造和认识的客体。而要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是需要有主体能力才可以的。人类社会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自身存在形式。
『柒』 教育能培养创造力吗
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下面是我以前写的关于这方面的博客文章,请参考.
教育改革的心理学依据
据报道,三年一次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结果12月7日公布,首次参加PISA的上海15岁在校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全部三项素养评价中,均排首位.这个结果引起国内外教育界及媒体的广泛关注.欧美多国惊呼“意外”,并分析上海及亚洲教育的成功经验,检讨自己国家基础教育的落后,呼吁改革教育.在我国,却引起争论.(《南方日报》12月21日)
在我国,我们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它的特点是培养善于死记硬背的应用型人才,扼杀了创造型人才的成长!而欧美的教育,则相对来说更加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成长,不利于死记硬背型人才的成长.他们要改革了,我个人认为,他们的改革难度不大,可供的选择很多.比如,象我国的奥运会战略一样,重点培养几个勤奋的、记忆力特强的学生,和我们比赛的差距马上可以缩短.而我国的教育改革难度很大,所以十几年来一直是争论不休、进展不大.我个人认为,欠缺心理学知识指导是主要原因.下面我从人脑“知识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素质教育从哲学的角度看,它应该是:培养个体掌握适应其所在社会生存所必须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如果这个定义是正确的,那么,第一,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就有了知识内容的差别.例如,在清朝,女孩子想挤身上流社会,不扎小脚是没什么希望的;但贫苦农民的女儿扎小脚后无法干粗活,想活命,不会干女孩子的活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时代的差异.在我国,谁不懂汉语?在英国,有多少人懂汉语?这就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基础教育内容的差别.第二,不论什么时代,不分地区和国家,也不分人种,人类社会个体“适者生存”的基础知识都可以归纳为:1、语言知识.2、劳动技能.3、健康的身体.4、健康的人格.5、社交活动的能力.6、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
在人脑的“知识结构”上,除了身体素质一项(身体是否健康的一切信息时刻都在向我们的“知识结构”反映)外,其他知识确实是分成一个个系统独立存在的.例如,英语知识、数学知识、游泳技能、厨艺技术、地理知识、社交礼仪等等,它们都可以成为一个或大或小的系统独立存在,在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如果它们不存在(没有建立起来)就无法发挥作用.如没学过法语,怎么能说?没学过炒菜,怎么能做?没学游泳,怎敢下海游泳?如果它们的存在是不适合个体当时的社会规范的,那么,它将损害这个个体的利益.例如,不懂礼貌的“小霸王”长大了,他的人缘不会好;不懂互助的人,朋友会越来越少;心胸狭隘的人经常心情郁闷等等.显然,片面追求科学知识的教育是错误的!尤其是牺牲其它能力去追求书本知识的做法大错特错——这很难培养出上述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却很容易培养出可以熟练运用某些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其实,现行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出“书本知识的全才”,如果要培养熟练运用某些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并不需要这样的教育方法),如钢琴家、工程师、画家、翻译等等.这对于许多家庭,许多个体而言,他们已经相当满足了.我国三十年来经济快速增长,与大量应用型人才的贡献密不可分.但是,几乎所有尖端科技领域的核心技术都在别人手上,就连国人引以为荣的航天科技,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仍然只是“已有成功先例,可以放心追赶”的非独创性的发展.这些都足以说明:我国现行的教育确实不适合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国家的教育不能只培养应用型人才,它必须培养大量有创造性的人才,才能在未来更加激烈的科技革命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我们将永远跟在别人后面去接受新技术.
具有创造性的人从人脑的“知识结构”上看,就是具备“多疑、多思、不满足已有成绩或答案”,具有习惯性“独立思考”系统的人.此外,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宽阔的胸襟,合适的社会环境或机遇等等都是成才的重要因素.不过,它们都没有具备习惯性“独立思考”系统重要,这是不可缺少的系统,是创造型人才必有的基本素质.这个系统是怎样建成的呢?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等等?请听我下面的分析:
一、系统建立的基础
1、永久性神经联系通路的建立:临时性神经联系是大脑神经细胞的基本功能.简单来说,当两个神经细胞同时兴奋,即它们同时获得强大的兴奋能量,这两个神经细胞就接通了,这就是临时性的神经联系,也可称为建立起临时性的神经通道.之所以称为临时性的,是因为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不牢固的,很容易“消退”,表现出“消退”、“忘记”、很难“回忆”等常见现象.但是,两个细胞之间的同时兴奋多次发生,它们之间的临时性神经通道就会越来越牢固,成为永久性的神经通道.例如看见一个字,同时听见它的读音,它们之间就建立了联系,但是,你很容易将它们忘记掉,怎么也无法想出来.可是,重复多遍后,你就可以永久地记住它们了.这就是临时性的联系通路与永久性的联系通路的区别.
永久性的联系通路随着兴奋次数或得到兴奋能量的多少,会表现出通路有宽有窄的差别,我认为神经联系通路是越重复越宽阔.我在书里将这种神经联系通路之间的微观的差别形象的描述为临时性的小道、羊肠小道、小道、大路、宽阔的大路、自动化的高速公路等.当然,永久性神经联系通路的建立还有其他机制,这里不再叙述了.
2、系统建立:多个神经细胞同时兴奋,它们之间同样相互接通了,形成一个多点的网络系统,例如看图识字时,图书、小狗、字、几种不同的颜色同时出现,作用于眼睛,在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同时兴奋,多个兴奋点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看到的才会是一个统一的事物.多点的网络系统之间的联系通路同样有临时性的和永久性的联系通路的区别,这里不再重述.
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这些多点的网络系统可以不断发生变化,变化的一个主要机制是:已经形成较为牢固的神经通路的小系统,当它与新的神经细胞(或者新的多点的网络系统)发生同时兴奋,或者它的某个部分与新的神经细胞(或者新的多点的网络系统)发生同时兴奋,就会与这个新的神经细胞(或者新的多点的网络系统)产生临时性的联系,同样,这种联系又可以成为永久性的联系.于是,它们可以变得越来越庞大,成为一个巨大的系统.
二、 “独立思考”系统与其他知识系统的区别
1、 “独立思考”系统的前提条件:多疑、多思、不满足已有成绩或答案,是独立思考的前提条件,否则,还需要思考什么?其次,个体需要思考的时候,往往没有办法得到别人的帮助,或者别人的帮助就是已有的答案,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只能独立思考.因此,儿童要建立这个系统,前提条件就是对他“多疑、多思、不满足已有成绩或答案”的习惯性的教育,而且,这个教育应该是全方位、多学科、多系统的.
2、“独立思考”系统的内涵:“独立思考”系统不象其他知识系统,它只有“多疑、多思、不满足已有成绩或答案”的习惯.其他知识系统都有自己具体的知识对象,而它是依附于其他知识系统中的系统.也就是说,它可以只依附在1、2个系统中,也可以依附于所有知识系统中.例如,某人下象棋时,每下一步,都会思考多步走法.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学习其他知识时,他是个“老实人”,谁说什么他都相信.这就是说,他只有在象棋这个知识系统中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系统应该是全方位、多学科、多系统的.
三、“独立思考”系统的重要作用
“独立思考”系统具有其他系统没有的重要作用:
1、知识之间的桥梁作用:有时候,在单个知识系统中的独立思考可以不超越本系统的范围,如前述下象棋的例子就没有超出本身知识范围.在大多数情况下,已有知识(或答案)无法满足需要,于是,“意识流”就会在“吸引力”或“推动力”的作用下离开这个系统,到达其他系统, 这就是思维.“意识流”携带的强大兴奋能量就将这些系统联系在一起,形成超巨型的新系统.只是由于人类社会习惯的分类方法,我只能将原来的系统仍然称为系统,将新的超巨型系统描述为“系统与系统之间建立了许多宽广的联络通路”.这样,他在解决新问题的时候,很容易从知识系统外吸取启发性的知识,做出关联和想象,表现出点子多,办法多,成为善于思考,思维敏捷,触类旁通的人.相反,应用型人才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熟练地解决问题,却无法解决超出原有知识范畴的问题,原因就在于他们知识结构中系统与系统之间没有多少往来的通道,不容易寻找到启发性的知识,表现出思维迟钝,“无从下手”、“无计可施”.
2、新思维的发动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多疑、多思、不满足已有成绩或答案,善于独立思考的培养,多次重复,就会形成牢固的思维反应模式;如果在众多不同系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中,都坚持独立思考的培养,那么,这种思维反应模式就象其他知识系统的扩张一样,变得越来越庞大,(只不过它的扩张依附在其他知识之中)越来越习惯性,直至最后形成条件反射.在我的学说中,条件反射是最宽敞的康庄大道,兴奋能量在上面运行,没有什么阻力,可以用最快的惯性速度运行,是自动化的联络通道.于是,这个个体以后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什么答案和问题,兴奋能量都会迅速沿着这条康庄大道,回到“多问一个为什么?还有没有其他真相?还有没有其他答案或者方法?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等等”的系统的核心.这样子,新任务来了,他的新思维开始了,所以说“独立思考”系统具有新思维发动机的功能.
3、信息重组:架设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桥梁作用,实质上就是将那些本来似乎没有什么联系的知识重组,组成个体独特的、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新的信息体系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和作用.
4、均衡的联络通路:个体在独立思考时,“意识流”往往是首先从“问题”出发,向四面八方扩散,然后再集中回原来的出发点.这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发点获得了比原有知识多出许多倍、甚至千百倍的四通八达的联络通道.这些通道由于使用的兴奋能量基本相同(意识流携带的兴奋能量基本相同),思维往返的次数差别不大,所以它们有一个特点,就是路宽大致相同,比较均衡.这点十分重要,它与思维的灵活还是僵化有关,现在暂不讨论,后面再做介绍.
发散思维以后,总会集中回到原来“问题”的点,于是,原有知识点(问题出发点)内部的联络通路总比周围四通八达的联络通道宽广很多——说明“多疑、多思、独立思考教育”不会动摇儿童对正确知识的掌握.
5、建设“后天思维灵活性舞台”的方法之一:个体思维的灵活性有遗传的作用,例如有的人过目不忘;有的人记得快,忘记也快;有的人记得慢,但记住后不容易忘记等,这导致各人建设“思维的舞台——知识结构的庞大网络”的速度、时间、通道宽窄等等有诸多微小的差别.但是,“天才”的人不努力,最终还是庸人一个;勤奋的人、有抱负的人往往“坚毅志竟成”! “后天思维灵活性的舞台”就是人脑中庞大无比的知识结构网络,发散思维训练、集中思维训练、独立思考训练是建设这个大舞台的最好方法.
6、埋下兴趣的“温床”,激发内在学习动机的最佳手段:教师都知道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这点不做讨论.这里要讲述的是:独立思考教育是怎样在幼儿、儿童知识结构上留下兴趣的“温床”,激发出内在学习动机的.以学习“小蜜蜂采蜜忙”这句儿歌为例,如果幼师以记忆为目标进行教育,幼儿背诵几次就记住了,成绩是100分.但是,他们懂得多少?就只有小蜜蜂在采集花蜜的知识——甚至连采蜜是什么意思?是在“进餐”还是在劳动都分不清!如果采用启发独立思考的方法,可以将他们的思维引向几十个,甚至几千个方向.(当然,要因材施教,不可操之过急,不可拔苗助长)他们在这个思维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疑问,得到许多新知识.如为什么苍蝇不能吸取花蜜?是基因不同,是条件反射等等……有的知识成年人也回答不了,可以勉励他们日后要认真学习,探索真理.这样,就在他们内心留下了许多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出内在需要学习的动机,甚至为科学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
四、思维灵活还是僵化的发生机制:当需要解决新问题的时候,也就是思维不能按照习惯通路运行的时候,思维的灵活性就是解决问题重要的因素之一.神经联系通路是越重复越宽阔的,狭小的通路容易被抑制,宽阔的通路是很难抑制的,到了条件反射自动化程度的康庄大道,兴奋能量一旦到达,马上大部分或全部都进入了条件反射的通道,做出丝毫不变的反应.如听见“酸梅”就会分泌津液,是无法制止的条件反射;有些人一旦没事干就要抽烟,也是形成了条件反射;有的人过桥都要数桥梁的栏杆、上楼都要数梯级数目,他明知道这毫无必要,智力和身体一切正常,就是很难克服,这也是形成了条件反射的缘故.有利必有害,条件反射以高速反应来应付不变的世界,是“生命世界节省能量法则”的体现,是“用进废退”的结果,它有利于动物保存能量和快速高效的对外界做出反应.它的缺点也和它的优点一样鲜明: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反应模式是不会正确的.总之,神经联系通路越宽阔,夺取兴奋能量的能力就越强.思维就越僵化.如果众多神经联系通路的宽度差别不大,那么,兴奋能量就能够同时进入各条通道,奔向各自的前方,这样就表现出知识面广,“参考系”多.表现出思维灵活,产生新“点子”、新办法的机会多,表现出独立思考能力强.一旦新办法符合客观规律,难题就解决了,新发明新创造就出现了.
有必要指出,独立思考也可以成为习惯,最后成为条件反射.于是,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什么事件、什么结论或者答案,都会条件反射地回到问一个为什么?问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改变方案会有什么新结果?从另外的角度出发,能否有新发现等等.这个条件反射不但不会形成思维僵化,反而是唯一能促进思维灵活性的特殊的条件反射,是适应人类社会复杂性的进化的产物.
五、应试教育与独立思考教育背道而驰:应试教育是追求记忆能力的教育,是追求“标准答案”、不容置疑的教育.因此,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多练习,多背诵,即对人脑“知识结构”中相应知识区域多次重复“标准答案”,形成宽阔的神经联系通路的过程.这与独立思考教育恰恰背道而驰.于是,我们只能培养出思维僵化的、可以熟练运用现成知识的应用型人才,无法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
六、应用型人才的改造:人是可以改变的,生理学已经证明,无论多么顽固的条件反射,都是可以被抑制或者消退的.应用型人才的改造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譬如,增加他工作任务的压力,老是不满意他提出的方案,要他不断改进等等,都可以强迫他去进行思维,从而扩展他的思路.从主动改变自己的角度看,学习世界上众多创造发明的方法是捷径.它们起到指导和启发人去进行思维的作用.重新开始发散思维的训练,也是改变自己思维结构的方法.不过,正如初学游泳时不注意姿势,学会以后再来改变一样,困难很大.最佳的方法还是从小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坚持到中学、大学,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就可以培养出千千万万个可以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精英.
还有什么问题直接到厚学网问问吧!
『捌』 教育综合知识包括那些内容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一般包括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学技能、教育观等。
考试之前要看清当地的教师招聘考试公告,根据考试公告里的规定进行备考复习即可。
教师招聘考试全国没有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部分省份实行全省统一考试,但是大部分省份还是由当地区县教育局根据当地区县各学校招聘老师人员进行汇总,然后由区县教育局和人事局统一组织招聘考试,考试形式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有些地区直接笔试,无需面试。
(8)教育创造知识扩展阅读:
教育,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根据学校条件和职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提高实践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
“特岗计划”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本质的多重审视
(1)内涵:所谓教育本质,就是指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它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即“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它反映出教育活动固有的规定性也即其根本特征。
(2)关于教育本质的四种观点: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特殊范畴说;多重属性说。
(3)关于教育本质的第五种观点“意识替代说”:
关于意识替代,作家三盅则说:我们强迫孩子用死记硬背替代想象与创造,于是我们易中天多,而陈景润少,甚至一万个易中天里挑不出一个陈景润。
文化教育通过改变个体的意识空间来改变个体的选择指向。人类通过文化教育增大了个体的意识空间,从而找到了教给个体选择对象的方式方法的捷径。人类的文化成果通过教育者附着在个体的意识当中,塑造了新的个体,为个体关于未来的指向提供了透视器和显微镜。
(4)人类的教育有社会性、目的性,这与动物的本能教育有本质区别。人类教育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第三,存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关系。
『玖』 在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怎么在长大之后仍然保持这种天赋。——毕加索
每个人都受益于创造力,我们穿的衣服、用的电器、看的小说……都是源自创造力。让孩子从小拥有较强的创造力,也就能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点。
呵护孩子珍贵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珍贵,它是孩子探求知识的动力所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好奇行为是小孩子得到知识的一个最紧要的门径。”
好奇心强的孩子往往会表现为:问题比较多,总是寻根问底;喜欢拆东西,总想找到内部的秘密。家里若有一个如此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当妈妈的真应该万分高兴才是。
给孩子讲故事
为故事虚构景物、人物、声音、情境及气味等,这种想象力对孩子是十分有建设性的。与录音机相比,父母讲故事给孩子听,更有亲切感和交流性。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随时发问,在愉快的对话中,指导孩子从已有的经验中得到新的主意。
鼓励孩子与他人合作
一个人的创造力是有限的,当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来做某件事的时候,孩子会从他人那里得到启发,创造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比如,一个孩子举办一个party,可以鼓励孩子去找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准备。从选择地点、主题、需要的装饰品,流程和节目,奖品和食品等等,全部有孩子一起讨论完成。这个过程,孩子不仅提升了创造力,还体会到了合作的力量。
做游戏是一种好方法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儿童从单纯模仿发展到创造,他们逐渐创造性地开展游戏情节,创造性地扮演游戏角色,创造性地制作游戏道具等等。
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对孩子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具备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力的孩子对人与事物较敏感,点子多,问题多;他们回答问题时有自己的看法,常是不按牌理出牌;喜欢为事物想新奇用法;好奇心强、想像力丰富;充满幽默感;喜欢做较难、较具有挑战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