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因发明序其指意

因发明序其指意

发布时间:2021-12-15 11:50:26

① 孟子古文谁知道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乡(通:向”过去,从前.下同)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② 接氏比较有名的祖先

接治权 接长军
据史籍《史记·孟子荀卿传》记载:“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
接子之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接氏。在典籍《康熙字典》中有记载:“接,姓。<史记·孟子荀卿传>接子,齐人,学黄老道德之术。”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末期楚狂人接舆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楚狂接舆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本名陆通,接舆是他的字,本是楚国公族贵胄的后裔。

③ 翻译古文:尧为匹夫不能正三人,而桀为天子却可以乱天下

译文:

让尧做一个普通人,那就连三个人都管不了;而让夏桀做天子,他就能搅乱天下;

参考资料:
韩非子·难势第四十

【原文】慎子1曰: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贤人而诎2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于众也。尧教于隶属而民不听,至于南面而王天下,令则行,禁则止。则此观之,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屈贤者也。

【注释】1.慎子:(约公元前395~约前315)又名慎到。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赵国人。曾在稷下(齐国国都的西门)讲学。“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把道家的理论向法家理论方面发展。《荀子·非十二子》:“足以欺惑愚众,是慎到、田骈也。”

2.诎:《墨子·公输》:“公输盘诎。”《史记·李斯列传》:“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广韵》:“诎,辞塞。”《说文通训定声》:“诎,字从言,当与吃同意。”这里用为言语钝拙之意。

【译文】慎子说:“飞龙驾云而飞翔,腾蛇漂游雾中,如果云消雾散,而龙、蛇就和蚯蚓蚂蚁一样了,这是因为失去了所凭借的东西。贤能的人有时说不赢不肖之徒,那是因为权势轻职位低的缘故;不肖之徒有时能让贤能的人屈服,那是因为权势重职位高的缘故。让尧做一个普通人,那就连三个人都管不了;而让夏桀做天子,他就能搅乱天下;我因此知道权势地位值得依靠而贤能才智不值得羡慕。那弩弓软弱而射出来的箭却很高,是因为风力激荡的缘故;本身无德无能而发布的命令却能付诸实施,那是因为他从众人那里得到了借助。尧处在奴隶地位时去施教民众就不会听,等他在朝廷上面向南方而坐统治天下时,发令即行,有禁即止。由此看来,贤能才智还不能够用来制服民众,而权势地位却完全可以让贤能的人屈服。

【说明】慎到这里所说的,确实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不肖之徒之所以能权重位高,那是因为奴隶社会、封建制度世袭制所造成的。而人类社会的进步,却仍然是贤能有才智的人在起作用。慎到借某种社会现象而否定了贤能才智,对不对呢?

④ 春秋繁露的主要内容

〖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前179一前104)撰。仲舒,广川(今河北枣强)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干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除此书外,尚有《董子文集》。此编为作者阐释儒家经典《春秋》之书,书名为“繁露”,《四库全书总目》云:繁或作蕃,盖古字相通,其立名之义不可解。
《中兴馆阁书目》谓“繁露”冕之所垂,有联贯之象;《春秋》比事属辞,立名或取诸此,亦以意为说也。此书篇名与《汉书·艺文志》及《双书·董仲舒传》的记载不尽相同;《汉书·艺文志》只言《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汉书·董仲舒传》所载“《玉杯》、《蕃露》、《清明》、《竹林》、皆为所著书名,数十篇,十余万言;今存《玉杯》、《竹林》则为《春秋繁露》中之篇名,因此,后人疑其不尽出董仲舒一人之手,宋儒程大昌攻之尤力,但《四库全书总目》却认为,书虽未必全出仲舒,但其中多根极理要之言,非后人所能依托。仲舒在书中极力推崇《公羊传》的见解,阐发“春秋大一统”之旨,把封建统一说成是天经地义而不可改变。他认为自然界的天就是超自然的有意志的人格神,并且建立起了一套神学目的论学说,把人世间的一切包括封建王权的统治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安排,将天上神权与地上王权沟通起来,为“王权神授”制造了理论根据。
同时,又以阴阳五行学说将自然界和社会人事神秘化,理论化,作出各种牵强比附,建立“天人感应”论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神学体系。如仲舒创造的“人副天数”说,将人身的骨节、五脏、四肢等等,比附为一年的日数、月数,以至五行、四时之数,人身五脏与五行符、外有四肢与四时符,从而得出“为人者,天也”的理论,认为人类自身的一切都由天所给予。用天有阴阳来比附人性,谓“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意即天道兼备着阴阳两种作用,人身也兼备着贪仁两种本性等等。
概括而言,仲舒的神学体系包括“三纲”、“五常”、“三统”、“三正”、“性三品”诸说。在《基义》篇里,谓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之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综合前论,即是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并把“仁、义、礼、智、信”五种封建道德伦理规范,与金、木、水、火、土之五行相比附,则为“五常”。“三统”与“三正”实际上是仲舒的历史观。秦汉以前古书记载有夏、商、周三代,仲舒遂认为夏是黑统,商是白统,周是赤统,改朝换代只不过是“三统”的依次循环,只是“改正朔,易服色”,在历法和礼仪上作形式上的改换。夏以寅月为正月,商以丑月为正月,周以子月为正月,三代的正月在历法上规定不同,故被其称作“三正”,在仲舒看来,一个新王朝出现,无非在历法上有所改变,衣服旗号有所变化,此即为“新王必改制”,表示一新个王朝重新享有天命。从“三统”、“三正”论中不难看出,仲舒否认历史的发展,王朝的更迭只是形式上的改变,实质上却是绝对不变的。所谓的“性三品”,即是圣人生来性善,小人生来性恶,中人之性,则可善可恶,性善圣人则是天生的统治者,中人之性则可以教化,逐渐变善,至于小人则是“斗筲之性”,只能接受圣人的统治。总之,此书内容反映了作者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这种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想体系,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与影响。传本很多,主要有清《四库全中》本,光绪五年(1879)定州王氏谦德堂刻《畿辅丛书》本,附张驹贤《校正》十七卷,又有《四部备要》本及1975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点校本收入到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裏面 黄老之学是从老子学说发展来的。它滥觞于春秋晚期,形成于战国中期。它产生于齐,兴盛于齐。超凡脱俗,消极无为的老子之学,一到了齐国,与齐国特有的黄帝之学相结合,便成了积极进取的用世之学。
老子的学生文子,学道早通,后游于齐。齐平公(前480——前456)问“治国何如”?文子纵论道德仁义礼法。其说在《文子》。齐之隐士彭蒙,从而师之。田骈、慎到,学于彭蒙,稷下先生慎到、田骈、环渊、接子等,“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参见拙著《文子其人考》,《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辑)
春秋公羊传的作者是战国齐人,在公羊传的传受过程中,正是稷下黄老之学形成和发展之时。公羊春秋大一统思想,与齐国大一统思想有着密切关系。齐威王、宣王时期,国力强大,“诸侯东面朝齐。”(《史记·孟荀列传》)当时游学齐国的孟子,就认为齐国有希望统一中国。他说:“诸侯之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齐国已据有二,“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民不改聚也。”只有在“政事”上“行仁者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因为当时“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孟荀列传》)齐国统治者励精图治,怀有统一天下的强烈愿望,广招学士,优厚待遇,使之讲习议论,著书立说,言治乱之事。稷下学士,盛极一时,各家虽异说,但对全国统一,成为共识。孟子主仁政而王,认为“以齐王,由反手也。”(《公孙丑上》)《黄帝四经》说:“唯余一人,兼有天下。”(《十六经·成法》),“抱道执度,天下可一也。”(《道原》)《文子》说:“帝者天下之适也,王者天下之往也,不适不往,不可谓帝王。”王者以道莅天下,执一无为,“君必执一而后能群矣。”(《道德》)《管子》对统一大局,描绘了种种蓝图。如《霸言》中对霸业和王业的设想,《君臣》中提出“天子出令于天下……书同名,车同轨”的大一统思想。《荀子》“四海之内若一家”的构想(《儒效》),以及向齐闵王相田文献策,“以齐为归,是一天下也”(《强国》)。齐统治者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和理论武器,这就是以道为本,因循为用,仁义礼法为具的黄老之学。
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兼采儒墨名法阴阳,构成纲纪道德,经纬人事的理论,打着黄帝旗号,一方面把自己说成是黄帝之胄,黄帝战胜炎帝的传说,成为田氏代替姜氏(炎帝之胄)的理由;另一方面,黄帝又成为其称雄天下,继承黄帝统一天下伟业的旗帜。帝统和学统组合黄老之学,是齐国的特有思想。
公羊春秋大一统思想,是通过实行统一历法来标志的。《汉书·王吉传》载王阳上疏中说春秋大一统政治含义很明确,“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董仲舒传》)大一统在这里,成了天经地义的古今常道。它不仅表现在“改正朔”的历法一统天下,而且包括各个方面。颜师古对此作注说:“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春王正月,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此言诸侯皆系统天子,不得自专也。”师古之注,本于董仲舒。
董仲舒说:“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汉书》本传)“春秋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其义以随天地终始也……故元者为万物之本也。”所以,“唯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春秋繁露·重政》,以下只具篇名)一是数之始,物之极,“谓一元者,大始也。”(《玉英》)春秋为什么贵乎元而言之呢?“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道》)这里的“一”,“元”和“天者万物之祖”的“天”,(《顺命》)实际上就是道家的“道”或“一”和“玄”。可见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受黄老之学的影响,这是确实无疑的 。
董仲舒思想与黄老之学
董仲舒思想以儒家为主,融合名法阴阳道,对先秦儒学加工改造,重新创造一个新的儒学体系,奠定了长期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黄老之学由老子发展而来,然而它与老子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黄老学者把超凡的“道”引向社会人事,道,不仅是物之所道,也是人之所由。《文子》说:“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圣人所由曰道,所为曰事……故法制礼乐者,治之具也,非所以为治也。”董仲舒援道入儒,以阴阳五行为骨架,将天道与人事组合在一起,构成其天人理论体系。“察天人之分,观道命之异……人道者,人之所由。”(《天地阴阳》)在这个体系中,“天”是最高的主宰,它是万物之祖,“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效义》)
“天”是由天地人阴阳五行十因素构成,“凡十端而毕,天之数也。”(《官制象天》)十端组合成四时、五行的运动体系,“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制为四时,列为五行。”(《五行相生》)天通过五行生克的次序,显示其运动的功能,这就是天道。而五行的次序与人间的伦常政治和社会制度相配合,四时有四政,木火土金水五行有仁义礼智信五行。“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四时之副》)天人相通、圣人法天而立道,故董仲舒说:“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本传)
道是适于治的必由之路,故为人主者,法天之行。“天高其位而下其施,藏其形而见其光……位尊而施仁,藏神而见光者,天之行也。”(《离合根》)人主法天之行,是“其法取象于天,故贵爵而臣国,所以为仁。深居隐处,不见其体所以为神也。任贤使能,观听四方,所以为明也。量能授官,贤愚有差,所以相承也。”(《天地之行》)法天之行,也就是人主“以无为为道,以不私为宝,立无为之位,而乘备具之官,”实行无为之治道。人主“内深藏”,“外博观”,而不自劳于事,做到“足不自动”,“口不自言”,“心不自虑”而“群臣效当”,故“莫见其为之,而功成矣。”(《离合根》)这种主逸臣劳,就是黄老之学的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思想。
黄老之学与老子另一个显著的不同,是对“无为”作了新的解释。《文子》说:“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挂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自然》)无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以主观成见和好恶而害道,而是循理而举事,因资立功,推自然之势,“所谓无为者,不先物动也,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道原》)文子认为,无为而治的“王道者,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任下,责成而不劳。”(《自然》)董仲舒的“为人君者,居无位之位,行不言之教,”即本于此。他认为,人君无为,不是不理朝政,放任臣下,而是人君执一处静,无需每事亲躬,是以君臣分职而治,各敬其事。不同的一点是“功出于臣,名归于君也”。(《保位权》)“行不言之教”,也不是不讲话,不号令,而是“以臣言为声,以臣事为形”,因为“有声必有响,有形必有影”,人君“虚心静处,聪听其响,明视其影,以行赏罚。”这种声响相应,形影随合,“■名考质,以参其实,赏不空行,罚不虚出”的“自然致力之术”,(《保位权》)也就是黄老之学的“循名责实”的“王术”。《文子》说:“无为者,道之宗也。得道之宗,并应无穷。故不因道理之数,而专己之能,其穷不远也。夫人君不出户以知天下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君不自劳,使臣下“各守其职,不得相干”,“上操约少之分,下效易为之功。”(《下德》)“循名责实,使自有司……如此则百官之事,各有所考。”(《上仁》)此亦董仲舒所谓“建治之术”也 。 人们常认为,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也不变”是形而上学,是为腐朽的反动统治阶级服务的。这种断章取义的评论,对董仲舒是很不公正的。董仲舒此话是在回答汉武帝册问:“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皆有失,或谓久而不易者道也,意岂异哉。”董仲舒认为,“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三代圣王,因循继统,从容中道,王道条贵,故不言其所损益,因此说“天不变,道也不变”。三代之后,情况不同,夏桀殷纣,逆天暴物,殷之继夏,周之继殷,是继乱世而治,天命改变了,王道也要变化。他对上述两种不同情况的结论:“由是观之,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三代所守道一,故天不变道也不变,圣王继乱世,则“扫除其迹而悉去之”,今汉继秦后,“如朽木粪墙”,必解而更张之,必变而更化之。董仲舒认为,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并征引“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汉武帝“退而更化”,其更化方案是“宜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以上见本传)
“更化”是董仲舒独特的思想,不变之道只有通过更化“变”取得,这与黄老之学变中求不变是一致的。《黄帝四经》说:“夫天地之道,寒热燥湿,不能并立;刚柔阴阳,固不两行。两相养,时相成……若夫人事则无常,过极失当,变故易常,德则无有,措刑不当。”(《姓争》)人事是变化不定的,在处理其事务时,擅自改变一贯的制度和政策,德教就无收获,刑罚也会不当,因此要不变故易常。《文子》则从另一方面说:“善治国者,不变其故,不易其常。”(《下德》)“不变其故,不易其常,天下听令,如草从风。”(《精诚》)董仲舒引临渊羡鱼,退而织网时,称“古人有言”,这个古人,就是文子。可见董仲舒熟知黄老之学。他称引文子,要汉武帝更化,以求三代相受而守一道的不变之道,“复修教化而崇起之”,这也是他不同于黄老之学,而尊儒之所以 。

⑤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道家文化的产生、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

1、起源:《汉书·艺文志》曾记载,道家书籍有《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君臣》、《杂黄帝》、《力牧》、《伊尹》、《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暗示道家思想与黄帝、伊尹、姜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人的治世思想有关。《汉书·艺文志》也认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所以道家的起源应该与隐士无关。隐士传统是后来形成的。道家一开始就以治国安邦为己任。
2、成型:春秋末年,以老子《道德经》的问世为标志,道家思想已经完全成型。
3、兴盛:战国时期,道家形成三个派别,杨朱派、黄老派和老庄派,除了老庄派外,杨朱派和黄老派都曾兴盛一时,其中以黄老派最盛,据史籍《史记·孟子荀卿传》记载:“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其时,黄老思想不但成为田齐的治国思想,并通过百家争鸣对诸子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楚国和吕不韦统治时期的秦也发挥过一定作用,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说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局面。
4、挫折:秦国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组织人员编撰《吕氏春秋》,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显然,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并在统一中国后不久焚书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
5、辉煌:汉朝建立后,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在反思秦统治思想的基础上,开始选择道家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并造就了一个名为“文景之治”的盛世。
6、压制:汉武帝执政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家罢黜百家”,道家的发展暂时受到压制。
7、复活:魏晋南北朝时期,谈玄之风兴起,道家思想重新复活,不过这一次的重点不是黄老,而是对老庄的重新阐释,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魏晋玄学。此后老庄成为道家正统,一直延续至今。
8、潜藏:魏晋南北朝后,虽然道家思想屡次受到朝廷重视,但绝大多数时候处于边缘化状态,只能依托道家信仰继续存在,并在文艺科技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另外,道家思想曾和佛教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而儒家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过程中,也曾受到过道家思想强烈的影响。
9、复兴:晚清,随着西方的冲击,儒家统治秩序受到强烈冲击,再加上道家与西方自由民主等观念多有相合之处,故道家思想再次复兴。1991年,董光壁先生首先提出了当代新道家的概念,并得到陈鼓应等人热烈响应,并渐有复兴的趋势。

⑥ 《史记》也合孟、荀为一传是什么意思

孟子、荀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孟子》、《荀子》二书则是《论语》之外的儒学经典。历来孟、荀并称,《史记》也合孟、荀为一传,意思是贡献一样大。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⑦ 韩非子的思想怎么来的

http://wenku..com/view/92183d23bcd126fff7050b9d.html

韩非的道法思想与黄老之学

王威威

(华北电力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2206)

[摘要] 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司马迁提出了韩非思想以黄老之学为本。文章在论证韩非思想本于黄老的必然性的基

础上,分析了韩非关于“道”、“理”、“法”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与黄老思想进行比较。韩非重视“道”的规律义,明晰了“道”与“理”的

关系,对黄老思想有继承和改造。不同于黄老通过直观方式体道,韩非提出根据 “道”的功用和表现来认识 “道”,“理”、“法”均为道

的表现。韩非继承黄老道法结合的思想,但未明确提出“道生法”的主张,他的“法”是根据现实问题而制定的成文法。

[关键词] 韩非;黄老;道;法;理

[中图分类号]B2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I2008)06—0017—04

作者简介:王威威,女,黑龙江巴彦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

学。

韩非是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者,其思想来源相当广泛。司马 地,同时也是道家学说特别是黄老之学流传之所。②申不害曾为

迁在《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中讲:“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 韩昭侯相,《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指出:“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

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提出韩非思想以黄老学为本。 主刑名”,其思想在韩国应有流行。《汉书 ·艺文志 ·诸子略》道

黄老学在战国时就已产生广泛影响,虽然其产生的具体时间、背 家类记载有 《列子》八篇。列子名御寇,是战国早期郑国人。后

景和创始者尚难确定,但黄老思想曾在齐稷下兴盛是确定无疑 郑为韩所灭,列子的学说也应在韩国流传。另外,又有《郑长者》

的。《史记 ·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 一 篇,班固自注:六“国时,先韩子,韩子称之。”韩非在《外储说》

驺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 中所称引的郑长者主虚无无见,当是道家人物。《韩非子 ·扬

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而 权》篇引黄帝言:“上下一日百战。下匿其私,用试其上;上操度

据《史记 ·孟苟列传》记载,田骈、接子、慎到、环渊等人“皆学黄 量,以割其下。”此言不见现存书籍,但应与黄老学有关,至少说

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 明当时当地流行类似的“黄帝言”,并对韩非产生影响。

韩非思想归本于黄老与其思想来源和生活背景有着不容忽 从以上两个方面看,韩非思想与黄老之学发生关系可以说

视的关系。从思想来源看,韩非与稷下黄老学有密切联系。首 是历史的必然。但至今学者尚未对二者的关系做深入研究。文

先,韩非受业于苟子。《史记 ·孟苟列传》记载:“苟卿,赵人,年 章将以韩非的道法思想为中心,澄清其道法思想与黄老学的关

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齐襄王时,而苟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 系。

大夫之缺,而苟卿三为祭酒焉。”苟子在齐时,黄老之学在齐国已 一 、道论

经得到充分的发展,苟子受到齐文化的熏陶,其思想与稷下黄老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先天地而生,为万物之母。韩

学有密切关系。他礼法结合的政治理论、虚壹而静的认识论以 非对老子道论有继承也有改造。韩非作为《老子》的注释者,其

及他的人性论,都吸收了稷下黄老思想。④另一位稷下先生慎到 解释受原文的限制,因此,我们更应关注韩非对老子思想的改

的思想也是韩非思想的重要来源。从慎到残篇来看,其思想具 造。

有一定的黄老学的特征。《慎子》中有 《因循》篇,集中阐述了因 首先,韩非承认 “道”为万物之始。《主道》讲:“道者,万物

循思想。《慎子 ·民杂》讲: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 之始。”“道”是宇宙的开端,是万物之所从出,在“道”之先没有

而臣任劳。”这符合黄老学的无为而治。此外,慎到还有“以道变 任何事物。这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

法”的主张。再次,作为稷下代表作的《管子》书也是韩非所熟悉 第二,韩非认为道是“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⑧。“道”并不

的典籍。《韩非子 ·五蠹》讲:“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 商‘、管之 是在天地之先而产生天地,而是伴随天地同时产生的。这样,就

法’者家有之。”“商管之法”即《商君书》和《管子》。《管子》中 取消了“道”生天地的资格,与作为宇宙开端的“道”产生了矛

虽有大部分的法家思想,然黄老思想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这可 盾。这是韩非对老子思想的改造。他真正强调的不是“先天地

以说是黄老思想对韩非的直接影响。 生”的“道”,而是“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的“道”。韩非在《解

从韩非所生长的地域来看,三晋是法家产生、发展、壮大之 老》篇中说:“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又说:“天得之以高,地得

----------------------- Page 2-----------------------

18 兰 州 学 刊 总第177期

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恒其光,五常得之以常 死,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

其位,列星得之以端其行,四时得之以御其变气。”“万物得之以 “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

死,得之以生;万事得之以败,得之以成。”无论天地、日月、星辰 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日:道,理之者也。物有理,不可以相

以及各种自然现象,之所以能够具有现存的特性,能够保持其一 薄;物有理不可以相薄,故理之为物之制。万物各异理,万物各

定的运行变化规律,就是“道”的作用。生于天地之间的人类,也 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

是因为得“道”,才能够成就各自的事业。“道”是万物得以呈现 “凡道之情,不制不形,柔弱随时,与理相应。”

其现存状态和性质的终极原因,是其生死所以,也可以说是宇宙 从韩非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以下几点:

万物的一般规律。而作为宇宙开端的本原之道则只能是“得之 第一,理指事物的性质,理是“成物之文”,是“物之制”,具

而生,失之而死”,而没有得“之以死”的道理。 体如短长、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等,正是由于每个事物具

第三,“道”具有周遍性,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扬权》讲: 有不同的性质,一事物才能与另一事物分别开来,人们才能对不

“夫道者,弘大而无形;德者,核理而普至。至于群生,斟酌用之, 同的事物产生认识。理是物之理,而不是独立于具体事物而存

万物皆盛,而不与其宁。道者,下周于事,因稽而命,与时生死。” 在的。

此处所解决的是道在万物中的存在状态问题 《庄子 ·知北游》 第二,宇宙间的事物有生灭变化,作为事物性质的理同样有

中有东郭子问于庄子日:“所谓道,恶乎在?”可见这一问题在老 存亡、死生和盛衰。因此,理不是恒常的。而道与理不同,是不

子思想传播中引起了人们的疑问。韩非认为,“道”所以能够决 死不衰,永恒存在的,此为“道”的恒常之义。

定万事万物的性质和变化发展状态,正是因为道具有周遍性。 第三,“理”为“成物之文”,是具体事物的性质;道则是万物

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有限的,具有其各自的特性,所以有所偏 之所以形成的原因,使物各具其理。每一事物具有各自不同的

滞,存在于此,就不能存在于彼。而“道”却不同于具体事物,它 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道”虽然没有特定的规定性,无“定

是无限的,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每个事物所得之道称为 理”,但与具体事物不同的性质和规律相合,因此“不得不化”。

“德”。 这也是韩非所讲的道之变。韩非讲“道”“柔弱随时,与理相

第四,“道”是“常”与“变”的统一。韩非解释“道之可道,非 应”,又讲“道者,下周于事,因稽而命,与时生死。”“时”是时机,

常道也”:“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 指人或事物在特定时间所处的外在情况和条件。“道”普遍存在

者谓“常”。而常者,无攸易,无定理。”他继承了老子关于“道” 于宇宙万物之中,它根据不同事物所处的外在情况发生变化,与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思想,但是,韩非所说的道更是 事物之“理”相应,决定事物的生死。可见,虽然“理”以“道”为

“常”中有变的。《玉篇 ·巾部》:“常,恒也。”《说文》:“恒,常也。 最终根据,但“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道”在具体事物中与

从心,从舟……古文恒从月。(诗)日:如‘月之恒’。”“常”和 “理”相合,即“理”是“道”在具体事物中的表现。韩非认为可以

“恒”可以互释,我们可以将“道”之“常”与“月之恒”进行类比。 通过“道”的表现认识“道”,即可通过事物之理来认识“道”。

在古人的视界里,月有阴晴圆缺的变化,但是却可以称为“恒”, 通过对韩非“道”与“理”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韩非

因为人们发现月亮具有恒久的特性。“道”的“常”也如此,“常” 对“道”的理解,道“”的规律义,“道”的周遍性,“道”的常与变,

指其不死不衰,并不排除变化。所以韩非说“道”是常,同时也是 道“”的认识问题,都可以通过“理”这一概念获得完整的解释。

变,所以“无定理”,“无常操”。 这也是韩非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贡献。

第五,“道”超越人的感官和理智的认识能力,但我们可以看 三、道与法

到“道”作用的结果。“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 由于“理”的概念的介入,“道”与具体事物的联系变得明晰

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 象‘’也。今道虽不可得 起来。每一个具体事物都有其特定的“理”,为“道”的表现。人

闻见,圣人执其见功以处见其形,故日: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类社会中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也有它的“理”。体现

这样,道又可以把握和利用。韩非根据道的表现和功用来认识 于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道”与“理”尤其得到韩非的重视,他甚至

“道”的思想是他对道的认识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使人们由关注 直接赋予“道”以治国之道的意义。“所谓有‘国之母’,母者,道

道的玄妙转向其在现实中的表现。 也;道也者,生于所以有国之术;所以有国之术,故谓之 有‘国之

二、道与理 母’。”“道”是一个国家赖以维持的根基,是从维持国家的政治

韩非强调道的规律义,“理”这一哲学范畴在韩非思想中同 术中产生出来的。韩非这个对于“道”的新定义,集中体现了韩

样占有重要地位。韩非在 《解老》篇中关于“理”以及“道”与 非道“”的政治性和实用性。在《韩非子》一书中,“道”作为人主

“理”的关系论述如下: 治国之道的意义被广泛使用。

“凡理者,方圆、短长、赢靡、坚脆之分也,故理定而后可得道 在韩非思想中,社会中的“道”与“法”具有一致性,韩非常

也。故定理有存亡,有死生,有盛衰。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 将其相提并论。《饰邪》讲:“夫舍常法而从私意,则臣下饰于智

----------------------- Page 3-----------------------

第6期 韩非的道法思想与黄老之学 19

能;臣下饰于智能,则法禁不立矣。是妄意之道行,治国之道废 面。《管子》的道“”作为精气产生万物并存在于万物之中,而韩

也。治国之道,去害法者,则不惑于智能,不矫于名誉矣。”如果 非的“道”则作为性质而存在于万物之中。可见,韩非道论与老

不能维护“法”的权威,治国之道也就被破坏了。“道法万全,智 子和黄老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强调作为宇宙本原的“先天地

能多失。”应“以道为常,以法为本”。关于“法”,韩非在难《三》 生”而产生万物的“道”,而侧重于其规俸性的意义。

中有明确的定义:“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 第二,在“道”的认识问题上,《十六经 ·成法》提出要“握一

姓者也。”可见,韩非所说的法是一种公布的成文法。人为之法 以知多”,“道”是“一”,万物是“多”,由“一”生“多”,因此,把握

为何与“道”具有一致性呢?一方面,“法”是依照当时的社会情 了最根本的“道”,就可以如 《道原》所讲“知人所不能知,服人之

况,针对社会问题的实际而制定的。韩非在 《五蠹》篇讲:“时移 所不能得”。这是对老子“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思想的继承和发

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是韩非的变法主张,实际上体现了韩非 展。《黄帝四经》从“道”生“万物”推演出可以通过对道的体认

的法律观念。他所维护的法应该最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可以 而认识万物;而对道的认识,黄《帝四经》认为可以通过内心直观

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是合时合理的。《问辩》讲:“法者,事最适 的方法来把握“道”,圣人能“察无刑(形),能听无(声)”。而韩

者也。”“法”是针对具体社会问题的所有解决方案中最合适的一 非认为“道”不可闻见,但可以通过对“道”在万物中的表现和功

个。另一方面,从法的功用来看,法雒是国家安定的保证,可以 能来认识 “道”,使得对道的认识成为现实的可能。实际上,

止乱,可以禁奸,可以富国,可以强兵,因此,法应该与“道”和 “理”和“法”就是“道”在具体事物中和社会中的表现,因此,认

“理”一致。“法”与“道”具有一致性,是“道”在社会中的体现, 识“理”、“法”就认识了“道”。《黄帝四经》与韩非所提出的是两

依法治国就是治国之道。“道”是常与变的统一,法亦如此。《心 条不同的认识路线:前者为通过对道的内心直观体道,体道后则

度》讲:“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 可知万物;后者则相反,认为可以通过对万物之理的认识推知

功。”法要根据社会的具体情势发生变化,只有符合社会情势才 道。因此,韩非重视对事物的理性认知,而完全抛弃了作为黄老

能收到好的效果。但同时法也要有“常”,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因 和道家特色的直观体验。

为“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由此可见,韩非通过道法并论, 第三,引入“理”的概念来解释“道”并不是韩非的独创,在

为出于人的智能的“法”找到了合理性的依据。 《黄帝四经》和 《管子》四篇中就已讲到 “道”与“理”的关系。

四、韩非道法思想与黄老学的比较 《经法 ·四度》讲:“执道循理,必从本始。”“极而反,盛而衰,天

以上我们对韩非的道论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韩非道论的特 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经法 ·论》讲:物“各(合其道者),

色在于他强调“道”作为万物存在的依据即一般规律的意义。 胃(谓)之理。”《管子》中对“道”与“理”关系的阐述有更进一步

“道”存在于万物之中,而不是先天地而生;“道”是“常”与“变” 地发展。知水指出:“《管子》中的道‘’往往与 常‘’并列,具有普

的统一,“变”是道在万物中的存在状态,与万物之理相应;韩非 遍规律的意义,理则与教‘’、度‘’等连称,代表着具体的事物法

尤其强调通过“道”的作用和表现来认识“道”,“理”与“法”为 则。” 道‘”与“理”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但在《黄帝四经》与

“道”在万物和社会中的表现。对“道”与“法”的关系的阐述,则 《管子》中均未有意识地探讨道与理的关系问题。韩非则重点讨

使“道”成为“法”的依据。我们以《黄帝四经》和 《管子》四篇为 论了“道”与“理”的关系,对道的众多理解均通过“理”这一概念

代表分析韩非的道法思想与黄老思想的具体关系。 来解释。同时,韩非突出了“理”的独立地位,与 《经法 ·论》中

首先,关于“道”,《黄帝四经》也认为“道”是万物存在变化 “物各(合其道者),胃(谓)之理”相反,韩非提出“道尽稽万物之

的内在根据和一般规律。《经法 ·道法》讲:“故同出冥冥,或以 理”,道“与理相应”。

生,或以死;或以败,或以成。”“道”决定万物的生死成败,这一观 第四,在道法关系上,《经法 ·道法》开篇提出“道生法。法

点被韩非所继承。《黄帝四经》继承了老子道生万物的思想,《经 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

法 ·道法》讲:“虚无刑(形),其袈冥冥,万物之所从生。”《十六 立而弗敢废(也)。”《管子 ·心术上》指出:“故事督乎法,法出乎

经 ·行守》讲:“无刑(形)无名,先天地生,至今未成。”对“道”的 权,权出乎道。”“道”成为“法”的来源,一方面通过“法”使“道”

本原义和规律义同样重视,而韩非虽承认“道”是“万物之始”, 有了社会性,可以在社会中发挥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现实的

但实际上他不承认“道”先天地生,也就取消了“道”生万物的资 法律制度提供了合理性的根据,使法具有了不可侵犯的权威性。

格,他哲学思想的落脚点在于“道”的规律性的意义。 这一点被韩非直接继承。在韩非思想中,法是人的一切行为的

《管子》同样继承了老子道为万物本原的思想,其创新在于 标准,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而“道”的存在,使法的权威变得合

把“道”解释为由精气所构成的物质性的实存。冯友兰先生说: 理。值得注意的是,韩非虽然时常将 “道”与“法”相提并论,但

稷“下黄老之学开始用气‘’以说明道‘’,认为道‘’就是 气‘’或 对于法产生于“道”的思想并没有给予明确回答,而对 “法”与

精‘气’。”⑨韩非受到《管子》精气说的影响,但韩非所继承的更 “道”的一致性我们不是从“法”的来源而是从 “法”的现实功用

多是《管子》精气说在精神修养方面的理论而不是宇宙起源的方 来理解的。韩非思想与黄老思想在这一点上的不同体现了两种

----------------------- Page 4-----------------------

兰 州 学 刊 总第177期

法律观念的不同。黄老思想中“法”的来源是“道”,所以可以说 中,“刑德”是法治的两个方面,如《二柄》讲“杀戮之谓刑,庆赏

“道生法”;而韩非的“法”则是与晋法家法律体系相一致的针对 之谓德”。⑨仁、义、礼虽源于道德却不可用。可见,在韩非思想

现实的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成文法,根据韩非的论证是合道的。 中,“道”与“法”相比,“法”更为根本,其他的一切都是为“法”服

韩非吸收黄老的“道法”思想为他的“法”的权威性提供依据,但 务的,“道”也不过是论证“法”的合理性的工具,“道”的至高无

是,韩非思想中的“法”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这也是为何韩非是法 上地位也被“法”所取代。因此,韩非属于法家,而不属于黄老道

家而不是黄老道家的原因之一。 家。

另外,《管子》还主张把“道”与义、礼、法结合起来使用。

《心术上》讲“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君臣父子人间 [收稿日期】 2008一O1—27

之事谓之义,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体谓之礼,简物小未一 注 释

道,杀修禁诛谓之法。”“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礼者,因人之情, ①甚至有学者认为苟学是稷下黄老之学(见赵吉惠 《论苟学是稷下黄老

之学》,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辑,103—117),观点末必能得到认同,但从中

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故礼者谓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

可看出苟子与黄老之学的密切关系。

谕义之意也。故礼出乎义,义出乎理,理因乎宜者也。法者所以 ②王博 《论三晋的道家之学》,《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辑,1998:66—77

同出,不得不然者也,故杀修禁诛以一之也。”“义”和“礼”都是 ③ 出自《韩非子 ·解老》篇,文中关于韩非思想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出

社会规则,最终以“理”和“道”为根据。因此,“义”、“礼”与 于此篇。

④ 关于韩非之道的常与变,学者们颇有争论。如孙叔平讲:“道又像是不

“法”并不矛盾,而是有共同的来源,可以把义、礼、法相结合作为

变的东西了。~道是物之道,物变而道亦变,韩非还缺少这样一贯的唯物

统治国家的手段。韩非在《解老》篇中讲:“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主义立场。”(孙叔平 《中国哲学史稿》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父子贵贱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义者,谓 201)李定生则认为:…道’与 理‘’的区别,在于 常‘’与 变‘’,道不变而理

其宜也。”“礼者,所以貌情也,群义之文章也,君臣父子之交也, 则变0”(李定生.《论韩非(解老)和(喻老)》,《道家文化研究>第十辑,

⑧ 为什么汉初使用道家思想

西汉帝国建制,经过数年反秦战争与楚汉相争之后,原本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农业人口大量流失,当时西汉丞相萧何为了让流,失,人,口,快,速回到原有工作岗位上以及减少多余的政策支出和浪费,制定出“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清静俭约”三大政策方针作为西汉帝国建制初年的政,府,政,策,大,纲。以道家的清静俭约作为官,员,以,身,作,则,奉,行的圭臬,以无为的政,策,推,行,方,法取代有为的积极实行。
前209年,秦末,由于政,令,愈,发,严,苛,而最终爆发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事,件,先秦六国诸,侯,旧,贵,族也借此时机纷纷复,国。前207年四月,楚国贵,族后代项羽在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而刘邦则入关推,翻,秦,廷。其后,项羽尊楚怀王为“义帝”,并自行分封天下,封自己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之后两股势力开始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在萧何、韩信、张良等人的辅佐下,最终在垓下之战中击,败项羽,于前202年正式称帝,立国号“汉”,西汉建国。
汉太祖刘邦登基后,采用叔孙通的建议,恢复礼法,设三公和九卿,任用萧何为丞相,采取与民休息、清静无为的黄老治术政,策,鼓励生产,轻徭薄赋。在政,治上,则先分封功臣韩信、臧荼、彭越、英布等为王,以及一些功臣为列侯。
吕后掌,权,惠帝七年,临朝称制八年,前后共15年。高层之权的夺,权并没有影响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吕后仍能忠实执刘邦生所定的休,养,生,息、恢,复,民,力的政,策。相国(或丞相)之人选一如刘邦生前安排。萧何去,世,后,曹参继任,举事无所更改,一遵萧何约,力行清静无为之政,史称萧规曹随。除此之外,吕后秉政,继续宽,刑,薄,罚,如废除“三,族,罪”、“挟,书,律”等秦朝恶法。对,外,政,策,上亦能理性冷静处理,继续“和,亲”政,策,避,免,战,争。这样,吕后时期,国,家,经,济呈上升之势,国力亦有很大增强。史称:“孝惠皇帝、高祖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拱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汉文帝之皇后窦太后尊崇道家,因此汉景帝与窦氏宗族都必须学习道家学说。汉文帝和儿子汉景帝在位期间,继续采取黄老无为的手,段,奉行“无为无不为”的方针,实行轻,徭,薄,赋、力行节俭的与民,休,息,政,策,恩威并施,以弥补秦末民,变和楚汉战,争的多,年,动,乱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民,负,担大大得到减,轻。通常认为文景之治的主角是汉文帝与汉景帝。实际上,窦太后在文景之治时代所起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史记》卷三十《平准书》对文景之治作出了仔细的描述,当中提到两帝在位其间,并无重,大,事,故,百姓人给家足。国,库累积了上亿的铜,钱,因为久而不用,串钱的绳子都烂了。粮仓里堆满谷子,由于太多放不下,而只能放在仓外,以致腐,烂而不能食用。
景帝驾,崩,后,其子刘彻即位,是为汉世宗孝武皇帝,史称汉武帝。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锐意进取,使得西汉的政,治、经,济、军,事整合起来。
在政,治上,武帝加强皇权,建立年号“建元”,始开中国以皇帝年号纪年的滥觞,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施行推恩令,削弱诸侯藩王的势,力,从此,诸侯藩王的势,力不再能够对中,央,朝,廷,构,成,威,胁;后又以诸侯献上的黄,金,成,色不纯为由,取消百余位列侯的爵位,即史书上所称的“酎金失侯”事,件。经此二次事,件后,中,央,集,权得到大大的加强。文化上,废除孝武皇帝在位之前以“黄老学说、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积,极,治,国;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思,想从此逐步成为中国历经二千年的“主,流,思,想”。
黄老是早期道,家,思,想的一种。后来变为道教的开端,老子之门人,托言黄帝,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息而不扰民,天下安宁而治。秦始皇以来,滥,耗,民,力,,使用,酷,刑,以致百,姓,反,叛,国,家,灭,亡。故汉太祖即位以后,就奉行黄老的道,家,思,想,著名的宰相萧何、曹参也都力行黄老之术以,治,国,家,汉惠帝、吕后、汉文帝、汉景帝这些天子后妃基本上,都是以黄老之术执,政的奉,行,者,直到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汉代黄老之风才移转至民间。这个学派的主要著作有马王堆出土的《黄老帛书》、《黄帝四经》,汉初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淮南子》等书。
“黄”指春秋战国时的黄帝学派(以道,家为本,融合神,仙,家和阴,阳,家的思,想,伪托黄帝著书,《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仙登于天”),“老”指老子,代表道家的老子学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黄老道”一名最初见于《后汉书·王涣传》:“延熹(公元158年—166年)中,桓帝事黄老道,悉废诸房祀”。“黄老道”意为以黄帝和老子为依托,发扬“道德”思想的一个学派。汉时言道家,多指黄老道,如司马谈之‘论六家要旨’。后来黄学失传,仅存老学,直至19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马,王,堆出土‘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四经,据信为黄学经典黄帝四经。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田骈、慎到、环渊、接子等人,“皆学黄老道德之说,因发明序其指意。” 又载:“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汉桓帝曾亲自去陈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和濯龙亲,祀,老,子,由于帝,王,亲,祀,百姓更加崇拜,使黄老学说正式发展成为有宗,教,色,彩的黄,老,道。
《黄帝四经》(注意不是黄帝内经)是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初付于帛,书,老,子,乙,本,前,当时称《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后经鉴定,认为此书是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汉书.艺文志》曾经著录此书,但汉以后就失传了。

阅读全文

与因发明序其指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