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语言是谁发明的
人 是有类发明的.一开始就是用简单的声音来表达一些信号. 随着生活的需要,变得越来越复杂. 回答者:cllwzx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7-3 16:18 安生的读书笔记: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 1.译序: 背景:关于语言起源的讨论:17,18世纪的语言神授观 孔,卢,赫的世俗语言观 赫驳斥另两个人的语言观以及神授语言观 语言来源于人类本身: “当人类还是动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语言。” 感觉导致了语言的诞生。语言是为了表达情感而生。 人与动物共有的语言:自然的自发语言 为了创造语言,人类需要“悟性”。 此书的英译本:F.M.barnard,1969,J.G.Herder on Social and Political Cul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李 本杰明: Reading in Western Idea of Man,Society and Culture,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第一卷:人类凭借其自然能力,能够自行发明出语言么? 第一篇: 当人还是动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语言,人的感觉和热情都通过声音来表达。 1.个体的感觉之弦是针对其他个体而发的,呼唤着回声。(安:可见语言具有社会性,是出于交流的需要。) 假定一条自然规律:不要独自一人感受,要用声音表达出你的感受。 一个祝愿:你用声音传达出的感受将为你的同类认可,被感同身受。 生物并不孤立:它与整个自然联结在一起。 自然为感觉之弦配上了声音,这便是语言。语言最初为人与动物共有。人为的语言已经排挤了自然的语言。社会文明抑制了激情。但激情仍然在母语中通过重音表达出来。P3(安:重视激情,非理性,也许是卢梭的影响)(母语与民族性有何关系吗?) 人的本性离动物越远越难以理解动物。我们只能理解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种类。自然的语言是每一类动物本身的社群语言(Volkersprache)。 语言应该唤起图像,图像会自动说话。 2.形而上学的语言:vs 古老粗野的语言:一切古老民族的语言对于异族来说都是不可名状的 由字母来表达语音实在太不明确了。一种语言越是生动就越是不可想像通过字母去把握它。P7 语音通过长期的文字使用后就会变得方便而统一,依附于字母。(安:书写的影响) 语言离起源越近,发音越不清晰,越难记。因此字母其实是很晚才出现的,目的在于方便记忆。P9 诗人,演讲家,巫师的魅力在于自然的音。语言是:直接的感觉的语音(儿童的语言)。成人的语言与之完全不同。 驳斥孔的语言观。驳斥卢梭。 立论: 人以有语言能力而区别于动物 动物的艺术本能与其生存范围成反比。人的生存范围大,所以人的艺术能力弱,没有动物的语言。 动物的生存范围越大,感觉分工越细。动物的语言表达了强烈的感性的表象,是与生俱来的,绝对自然的。 动物的语言是源于强大专一的本能。P37 第二篇 (语言与第一个区分特征一起诞生) 1.人类高于动物,不是因为程度上的差别而是种属的不同。人之为人就在于他有语言。语言是人的本质所在。人的感官与想像力因为有更广阔领域而自由了。人因此不得不抛弃本能。人因此而以自身为行动的目的。人的力量所具有的这种倾向就是“知性”(Verstand)或理性(Vernunft),或者意识(Besinnung)。是人的感性本质和认知本质、认知本质和意愿本质的结合形式,是全部力量择取的发展方向。P22不论在何处,心灵都是一个不可拆分的整体。 理性能力是人的种属特征,是相对感性和本能而言的全部思维力量。 人是一种能悟识的生物。儿童有理性,但是不成熟。P24 2.没有什么“纯粹的理性能力”。只存在感性与理性的此消彼涨。 当人处在他独有的悟性状态中,悟性初次自由地发挥作用,他就发明了语言。所以语言的发明对于人来说是自然的。 思考能力和自然: 确认行为:第一个被意识到的特征就是心灵的词。语言就这样发明了。eg:过来一只咩咩叫的羊。没有狮子那样阻碍认识的本能,没有强迫远离的感官,所以人的内在意识可以发挥作用,以人的方式认识到羊。叫声是一个听到的符号,心灵通过它想到一个明晰的概念。在心灵中发现语言的起源。认为语言源于社会的预定和协调的说法没有道理。 人类心灵在没有语言和社会参与的情况下也必须能够发明语言。这是他与自己心灵的契约。P29 区分的特征成了心灵内在的符号。(安:心灵内部应该是有一个结构) 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性和人性,又怎么能把理性和人性教给他呢?P33 词的内在而必要的发生是明确的意识行为的标记。 重点:语言乃是我们人类种属外在的区分特征,正如理性是人类的内在区分特征一样。确认就是命名(安:喜欢这句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P36 思想是心灵与自我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是交往联系的手段。 结论:第一个区分特征对于自我是区分的符号,对于他人是传递讯息的词。(个体自己确定能指所对应的所指,人与人通过能指发生交流,但他们各自有自己的所指。由于所指的隐私性使得能指无法完全承载和支撑所指,带来了交流的障碍,正如不同民族之间语言无法通约:因为每个人有自己心灵的母语。) 第三篇 语言要素的最早标记是什么?听觉。大自然通过听觉向他展示自身。“这样,他就有了一部小小的词汇(疑为词典),等待着发音器官给它们打上印记。”P39 真理就是:“人依靠知性统治自然,而知性也正是语言之母;从物体发出的声音中,人提取出区分特征,从而构成一种生动的语言。” 原初的语言里,发声的动词是最早的生命要素。只有行为、活动,而没有行为主体。只有谓语,没有主语。(安:因为人只有先认识到他者,才能意识到自我的边界和自我……) 语言的全部构造方式正是人类精神的发展方式,正是人类发现的历史。动词是语言的根基,名词是从动词发展来的。P41 感性的人迈出的两步:一,名词由动词发展而来;二,具象转变为抽象。(安:二者是否就是同一回事呢?但动词其实也有某种概括性。具象转化为抽象似乎意味着能指和所指的距离变大,符号化。)P42 “人与周围的所有事物建立起关系,所有的事物似乎都在对他说话,都在为了他的利益行动或与他抗争;而他则要对它们作出反映,或赞同或反对……人类思维的所有这些痕迹都刻在了最早的名称上面!”P42正是这类感情决定了语法上的性。(语言发明者)他的感觉和情感汇合在一起。“语言中的诗情画意和性别区分反映了人类的兴趣,而言语仿佛成了人类生殖手段的延续。”P43(安:可见语言本身是带有非理性因素的,不过,这非理性本身是和理性相融合的。其实人本身就是这样,不存在纯粹理性/非理性的人。) 诗歌比散文古老,是一切生物的自然语言,是心灵的词典,充满激情。 最早的人类语言是歌唱。从纯粹感觉的发声中不可能产生出人类语言,因为还缺少每一种生物用它自己的语言进行的命名活动。(安:这就引入了外界,而非只是自我。语言建构起人与世界之间的一种关系,它属于人,却又指向外界。) “整个自然都在鸣响、歌唱,而人要运用其知性,把握其感觉,尽可能地运用其器官,才能形成自己的歌唱,他的歌唱可以说是一台汇集了所有自然声音的音乐会。……是一切生物的语言在人类语声的自然音阶内获得的表达!”P45 “知性把语声铸成区分特征,语声于是成为词。”P46 那么那些不发声的事物呢? 触觉。 因此得出两个论点: (1)一切感官都只不过是心灵的知觉方式,而通过区分特征,心灵形成明确的概念,与此同时产生了内在的语言。(2)一切感官都只是一个统一的心灵的触感方式。一旦这种触觉明晰起来,升级为一个区分特征,词作为外在语言的符号就产生了。 结论:听觉是中介感官,成为通往心灵的门径。 (1)面对外部刺激,听觉是人类各种感官的中介。P50(将触觉作为首要感官的世界太小,将视觉作为首要感官的世界太大。听觉居中。)通过听觉,每一种感官都有了语言能力。这样,人所看到的,触摸到的,就都可以发出声来。通向语言的感官于是成为我们的中央联系感官,我们成了拥有语言的生物。(安:其实未必然,否则怎么解释聋子也可以认识世界呢?作者对听觉如此重视,是因为语言主要表现为语音的形式。他认为人是通过语言来把握世界、跟世界打交道的。其实人内在的理性可以与外在的各种符号(各种感官的对象)相对应,而不只是声音。于是……人是符号的动物。)P51
Ⅱ 谁发明把句子划分为主谓宾等结构的
主谓宾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一门语言而设置的规则。他们起了一个支架的作用。就像文字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传递信息的。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用处。
Ⅲ 描写发明的句子
1. 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最大的错误。
2. 正确对待前人理论,学百家之长,自主创新。
3. 任何研究创新都会碰到冲破传统阻力的问题。
4. 任何研究工作都应有所创新。创新的基础,一是新概念的指导,二是新方法的突破。
5. 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的拓荒者,永远是不朽的。
6. 现在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7. 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
8. 创新就是在生活中发现了古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9. 学术研究贵在求真、求新、求深,而求新又是基本目标。
10. 独创有两方面:一是形式的新颖,一是个人人格的化入。
11. 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
12. 凡事力争最好的可能性,但必须做最坏的准备。做创新的科研工作更是如此。
13. 大凡实际接触过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不肯超越事实的人很少会有成就。
14. 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15. 我们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在成功中学到的东西多得多。
16. 发表自己的不正确的意见,要比叙述别人的一个真理更有意义;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才是一个人,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不过是只鹦鹉。
17. 遇到难题时,我总是力求寻找巧妙的思路,出奇制胜。
18. 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凡能独立工作的人,一定能对自己的工作开辟一条新的路线。
19. 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自以为是乃是我们天生而原始的弊病。
20. 人应当使自己的面貌日新月异,要像坚硬而有韧性的金属那样经得起任何斗争的锻炼。
21. 不要迷信权威,人云亦云,要树立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
22. 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
23. 与众不同,这也是一种时髦,一种社会前进的积极因素。
24. 创新需要智慧;创新需要头脑;创新需要灵感。
25. 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照亮前进之路;创新是思路,引导我们前行。
26. 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我国经济国际分工地位,是目前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保发展的重要举措。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是中央企业群众性创新工作的重要载体,对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企业创新文化、培养青年创新人才等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
27. 要完成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任务,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要不断开创各项事业的新局面,必须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28. 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
29. 如果说创新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创新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多少笑声都是创新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创新揩干的。创新的港湾温情脉脉,创新的清风灌满征帆。创新不是感情的投资,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红。
30. 创新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创新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创新是用永恒的执着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31.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没有了创新,整个民族就是死水一滩;没有了创新,一个民族前进的脚步将步履维艰;没有了创新,一个民族就会被历史遗弃。
32. 创新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创新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滥的波浪;创新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创新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就只剩下瘫痪的巨架。
33. 创新是古老大海上的一叶方舟,崭新的风帆扬起一片新的源泉;创新是绿茵草地里的一朵花朵,嫣红的花蕾绽放一抹新的希望;创新是苍苍蓝天中的一个太阳,灿烂的光辉闪耀一道新的永恒。
34. 创新是名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是国家发展的长久推手,是世界繁荣的永世奇才。
35. 独特实际上是对平常的突破,意味着一种求新的生命力。
36. 标新立异的目标无非是为了开拓。
37. 开创则更定网络。尽涤旧习而气象维新:守成则安静无为,故纵脞废萎而百事隳坏。
38.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
39. 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40. 由于有所共鸣与传承,人类才不至于过分地迷失和绕圈子走老路,由于有所区别,人类才会有发展。
41. 大凡新命之诞生,新运之创造,必经一番苦痛为之代价。
42. 与其被淘汰,不如自我更新。
43. 我们要拥有创新的理念,创新的精神,创新的行动才可以谱写21世纪的新篇章!
44. 创新是遨游人生的翅膀,是国家崛起的基石,是民族傲然的资本.
45. 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
46.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47.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
48. 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
49. 光看别人脸色行事,把自己束缚起来的人,就不能突飞猛进,尤其是不可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里生存下去,就会掉队。
50. 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造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51.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52. 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53. 企业的成败在于能否创新,尤其是当前新旧体制转换阶段,在企业特殊困难时期,更需要有这种精神。
54. 保守是舒服的产物。
55. 在创造家的事业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
56. 对新的对象必须创出全新的概念。
57. 异想天开给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这是每一个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
5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因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59.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60.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61.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62. 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
63. 人才进行工作,而天才进行创造。—-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八个大字。
64. 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
65. 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
66. 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
67. 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
68.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69. 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
70. 有人认为,只有诗人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
71. 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
72. 科学研究工作,尤其富于创造性的意义,尤其是要依靠自力更生。当然,自力更生并不等于封锁自己。
73. 我们要记着,作了茧的蚕,是不会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的。
74. 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75. 蜜蜂则采取一种中间的道路,它从花园和田野里面的花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种材料。
76. 在科学研究中,是允许创造任何假说的,而且,如果它说明了大量的、独立的各类事实,它就上升到富有根据的学说的等级。
77. 在自然科学中,创立方法,研究某种重要的实验条件,往往要比发现个别事实更有价值。
78. 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79. 既然像螃蟹这样的东西,人们都很爱吃,那么蜘蛛也一定有人吃过,只不过后来知道不好吃才不吃了,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个勇士。
80. 有了精神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像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
81. 竞争优势的秘密是创新,这在现在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是如此。创造力对于创新是必要的,公司文化应该提倡创造力,然后将其转变成创新,而这种创新将导致竞争的成功。
82. 作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年轻人,大多是敢于向千年不变的戒规、定律挑战的人,他们做出了大师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来,让世人大吃一惊。
83. 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
84. 我们的科学史,只写某人某人取得成功,在成功者之前探索道路的,发现“此路不通”的失败者统统不写,这是很不公平的。
85. 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人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
86. 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郎加明《创新的奥秘》
87. 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
88. 科学研究基于同一法则,即一切事物的产生取决于自然规律,这也适用于人们的行动。
89. 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
Ⅳ 是谁发明了最初的语言
原始人
最初的爱情诗:
你来自元谋
我来自周口
牵着你毛绒绒的小手
再轻轻的咬上一口
啊~~~
是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
Ⅳ 长流话是谁发明的话
海南话谁发明,,,闽南语谁发明,,这历史太久远,真的查不到。我只知道阿凡达需要谁发明
Ⅵ 中国话是谁发明的
说话这种能力可以把人类和其他所有的动物明显地区分开来,而且语言可以使人类把经验传给其他人,从而具有一种独特的优势。 口腔动作论 有些科学认为:很久以来,许多动物包括人类都会使用体态语交流,人们能很好地理解一定的身体动作和手势所表示的意义,语言就有可能起源于对这些姿势动作的模仿,颌、嘴唇和舌头无意识地摹拟这些姿势和动作,这就是语言起源的“口腔动作论”或称为”嗒—嗒理论”。 摹声论 “摹声论”的科学家们认为,语言是对自然界里的声音的一种纯粹的模仿,而且,当人类能够发出与大自然中的声响相似的声音时,语言就随之生产了,如拟声词的起源很平常而且广为人知。 劳动论 与摹声论相似的理论认为语言是与艰苦劳动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从哼哼声和呼喊声发展而来的。但是,以上这些理论严格地限制了词汇的范围,因而不被大多数人认可。 与生俱来论 有的学者认为可以通过观察儿童如何学习说话来提示有关语言起源的一些问题。如古埃及的国王萨玛堤欧斯曾把两个婴儿放在与世隔绝的深山茅屋之中,希望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开始说话。其实,这是一种天真错误的观念:即语言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获得的。
Ⅶ 谁发明的这段话
错的。
话不能用发明这个词。
Ⅷ 白话文是谁发明的
白话文相对于文言文,即用白话写成的文章,也称语体文。古代的正式文体是文言文。古代在东汉以前,使用竹简、丝帛等作为文书载体,必然要求文字简洁。 白话文 东汉发明了造纸,随着工艺的改善,加上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后,这些都为白话文体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白话”是指“汉语书面语的一种。它是唐宋以来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起初只用于通俗文学作品,如唐代的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等,及宋元以后的部分学术著作和官方文书。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才在全社会上普遍应用。 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清末的“新文体”是夹用口语的“通俗文言文”。“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象小脚放大的“语录体”。三十年代的“大众语”提倡彻底的口语化,文体改革趋于成熟。 言文脱节、格式束缚,早在唐宋时代就有人出来反对。唐代韩愈(768-824)提倡散文,反对骈体,史称“文起八代之衰”。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骈体起源于汉魏,成熟于南北朝,讲究对仗和声律,四字六字相间,称“四六文”。韩愈反对这种注重形式、束缚思想的文体,提倡接近口语、表意自由的文言散文,使文体恢复到未受骈体束缚以前的时代,所以称为“古文运动”。“古文”其名,“革新”其实。 唐代寺庙,宣传佛教,用讲故事的方法吸引群众。一边展示图画,一边说唱故事。图画称为“变相”,说唱底本称为“变文”。有散文韵文相间的,有全部散文的。后世发展成为鼓词和弹词。这是早期的白话文学。 宋代的“语录”是又一种早期的白话文学。起初,禅宗佛徒辑录师傅言谈,用口语体。后来,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的门人,也用口语体记录老师的言论。 “语录体”是一种白话文,具有小脚不敢放得太大的“半大脚”风味。 宋元间又有“话本”。这是说书人讲说故事的底本。“话”是故事,“本”是底本,分为小说和讲史两类。前者多为白话短篇,后者是浅近文言的长篇。 明清的章回小说,例如《金瓶梅》、《红楼梦》和《水浒传》等,用当时的白话书写,使白话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但是,文学正宗是文言文。 清末维新运动时期,开始有意识地提倡白话,兴起称为“新文体”的“通俗文言文”。例如,黄遵宪引俗话入诗,反对崇古,他在1868年(同治7年)写的新诗,是文体解放的开路先锋:“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 裘廷梁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文章中提出“崇白话、废文言”。他说:白话有“八益”,其中“省日力(时间)、免枉读(误解)、便幼学、炼心力(思想)、便贫民”等项是先进思想。陈荣衮是提倡报纸改用白话的第一人。王照制订官话字母,拼写“北人俗话”,不拼写文言。这时候,各地出版了多种白话的小型报刊。白话原来是一种民间文学,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不是正式文体,不是文学正宗,没有法定地位。 五四前后,革新思潮澎湃,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旧文学不是指旧时期的文学,而是指旧性质的文学,它的特点是文体是文言的, 白话文学史 内容是陈腐的,思想是封建的。新文学不是指新时期的文学,而是指新性质的文学,它的特点是文体是白话的,内容是新颖的,思想是革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