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经典止于至善

创造经典止于至善

发布时间:2021-12-14 09:06:27

A. 止于至善的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先辈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世代中国人通过经典阅读而汲取了多方面的营养,传承了中华文化,创造了新的生活经验。经典阅读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提高自身素质、保持民族自信的一条有效途径。因为先秦诸子的哲学辩论,“皆务为治也”,即都是围绕着如何治国平天下而展开的,他们思考的问题和提出的应对之策,对今人也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我想,这大概就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策划并编辑出版这套丛书的初衷吧。

B. 什么是“止于至善”“格物知至”通俗的讲。

止于至善

zhǐ yú zhì shàn

〖解释〗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出处〗《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示例〗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

格物致知
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 一。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词 目 格物致知

发 音 gé wù zhì zhī

释 义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 处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示 例 顾彼西洋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C. 求“止于至善”心得一篇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一个具有本源意义的词。比如说,如果企业的经营理念只是单纯为了赚钱,那么当它在赚到庞大财富以后,由于目标已经达成,在经营态度上就有可能因为感觉不错而停滞不前,甚至产生懈怠,造成衰退。反之,如果企业在其经营理念上,能够同时兼顾本身利益的追求以及对于社会的贡献,它才有可能基于对社会的使命感,持续不断努力追求更为良好的投资绩效,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也同步对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所以我们基本这样认为,企业经营所追求者,应是在于创造社会需求的满足,以此做出贡献,而在辛苦工作过程中就是管理指挥的开发,并藉此谋致良好的运营绩效。 这是一个企业发展解决了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企业发展的源动力问题。以“止于至善”为目标,企业方可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因为“至善”永远在前面。

D.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古代的士大夫,我们应该效法天道“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努力读书,好好做人,将来到社会上去做事才能担当起家国天下的责任,这在古人叫做“发乾德之幽光”。另外,儒家讲“天人合一”,我们每个人效法天道“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做人就是“天人合一”,就是儒家说的“上达天德”,而“自强不息”就是“天德”。所以,夏大“自强不息”的校训对夏大的同学来说是很高的要求,是“天道”“天德”的要求,如果在我们的生命中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就实现了“天道”“天德”的要求,我们的生命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就获得了超越神圣的价值。这需要大家努力。 下面解释夏大校训的第二句话:“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大学》“三纲领”中的第三条纲领,《大学》里面的“三纲领”是《大学》开头的那几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第一条纲领,“亲民”是第二条纲领,而“止于至善”是第三条纲领。按照传统儒学的研究术语这段话叫《大学》的“三纲领”,在《大学》中“三纲领”统摄“八条目”,“八条目”在这里我们就不说了。总之,“纲领”非常重要,体现了《大学》最重要的思想,《大学》讲的是儒家生命形态中的“内圣外王”之道,第三条纲领又是“三纲领”中最重要的纲领,所以,“止于至善”这条纲领最集中地概括了《大学》的根本思想。那么,“止于至善”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理念呢?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止于至善”表达的是一个人做人的最高人格境界或者说最高人格理想。《大学》的第一个纲领“明明德”,是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包含了光明的德性,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充满了善的神圣的本性,这种光明的善的神圣本性就是我们生命的“明德”。但是,虽然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包含了光明的德性,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生命的这种德性,更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一生中把这个光明的德性彰显出来,或者说充分实现出来,所以《大学》的第一条纲领要求我们要“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使动用法,意思是指要使“明德”“明”,即要使我们生命中光明的德性彰显出来、实现出来,使它能够明显显现。这是第一条纲领“明明德”。第二条纲领是“亲民”。古代儒家对这个“亲”字有不同的解释,朱子说是“新”, 王阳明 先生说是“亲”,这虽然是辞语上的考证,但涉及到对《大学》根本精神的理解,我觉得 王阳明 先生的解释比朱子的解释好,我采纳的是 王阳明 先生的解释,是“亲民”,而不是“新民”。那么,“亲民”是什么意思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爱民”,就是为民众谋福利,就是要亲近、亲爱老百姓,亲近、亲爱社会与众人,就是要做出实际的事功来为民众服务,这是第二条纲领“亲民”。从《大学》的思想系统来看,“明明德”、“亲民”合在一起就是儒家追求的“内圣外王”的人格风范或者说人格理想。我们知道,儒家追求的最高生命境界与人格理想就是“内圣外王”,“内圣”就是要在我们自己的内在生命中达到圣人的生命境界与精神信仰,用现在的话来说,“内圣”就是要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达到或者说体现出超越神圣的永恒生命意义与存在价值,实现我们生命中最光辉的德性——“明德”。“外王”就是说我们要在社会上建立“博施广济”的事功,最大限度地为民众谋取福利。我们不光是使我们内在的生命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体验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就完事了;你体验到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还不够,这只是“内圣”,你还要“外王”,你还必须在你的内在生命之外去创建伟大的功业,去为广大民众的福利做出你最大的贡献,这个叫“外王”。当然,这个“外王”事业每个人都不一样了,因为每个人的社会分工不一样,社会角色不一样,他所从事的事业也就不一样,但只要能在自己的社会分工中做到孔子所说的 “博施广济”的事功,就做到了“外王”。比如,你是学法律的,你做个公正严明的好法官;你是搞政治的,你做个民众爱戴的好官员;你是搞科研的,你做个按照自己良心从事发明创造的好科学家;你是教书的,你做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等等,这些都是 “外王”。这样,按照《大学》的“三纲领”,“明明德”是“内圣”,“亲民”是“外王”,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做到了“内圣”和“外王”这两个方面,就是“止于至善”。什么叫“至善”?“内圣外王”合一就是“至善”,“明德”“亲民”合一就是“至善”;什么叫“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达到“内圣外王”合一的最高生命境界,实现“明德”“亲民”合一的最高人格理想。也就是说,既“明明德”又“亲民”就是“止于至善”。在一个人的生命中,个体生命实现了“明德”这个“内圣”的最高的价值,同时又给社会、人类作出了“博施广济”的“外王”事功和贡献,就达到了“至善”,即就是“止于至善”。所以,“止于至善”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的人格理想,或者说是中国人、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内圣外王”的理想生命形态。我想当初 陈嘉庚 先生把“止于至善”作为厦大校训应该和我的理解差不多,他是要求厦大的学生除了自己的品德、自己的内在生命要达到很高的“明德”“内圣”境界外,大家在学校中刻苦学习完成学业后还要到社会上去做“亲民”的“外王”事功,为中国的富强和中国民众的福利服务。如果夏大的学生达到了“内”“外”这两个标准的话,就做到“止于至善”了。当然,“止于至善”不仅仅是对我们厦大同学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每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要求,我们每个中国人、每个中国知识分子都应该努力使自己的生命在“明德”与“亲民”的合一中实现“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达到“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不过,这是相当艰难的,这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我愿与在座的同学们共勉! 以上我简单解释了夏大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两句话八个字的含义,夏大校训可以说概括地体现了儒学的真精神与真价值,与我们今天的讲题正好相合。夏大校训的八个字可以说是儒学千古不灭的“八字真言”,具有非常博大精深的学理内涵,我们今天不可能在这里详细说明,大家以后可以去细读《易经》、《大学》等儒家经典,一定会获得更深刻的生命体会。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夏大校训的两段话不是平列的关系,“自强不息”是我们生命源

E. 如何优雅地翻译「止于至善」这句话

如果要翻译,那就是:默默地做你以为是善的事情就好了,不用说出来。
注:这四个字出自《大学》里的第一句。很多人把“止”翻译成“达到,处于”,着实是后人牵强附会的结果。世间的善与恶本来就相对存在,要说所谓的“至善”,我觉得往往更接近于恶,善就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没有什么大善,至善的说法。就像很多人做慈善,你捐1万,我就要捐5万,下一个人就要捐10万,100万,估且不论他们的钱从哪里来,这样盲目的比拼,你以为就是“善”了吗?这种社会风气已经让“慈善”这个词变得有些贬义。这样的慈善远远不如一个人默默地做自己以为是善事情。
儒家讲“诗,书,礼,易,春秋,乐”,其中“易”就是易经,是孔子极为推崇的经典。他的后人没有理由不知道“亢龙有悔”,没有理由不顾事情的两面性而推崇“至善”。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后人太一厢情愿,其实“止”的意思就是“停止”。意思是一个人应该默默地做你你以为善的事情,如果你想追求善的最高境界的时候,及时停止。单说“止”,他是一种对自己私欲的一种克制,为什么要去跟他们比较,非要去做“至善”的事情呢?
分享《大学》里的这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一句话道出了“止”的意思,不知止(克制自己的私欲)的人,那就是本末倒置,终将悔之晚矣。

F. 大家关于《大学》中‘知其所止”,“止于至善”是怎样理解的

知其所止,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本性,人类的本生是纯善无恶的,至善之性是人类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历史的解释虽然表达有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要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

(6)创造经典止于至善扩展阅读

《大学》提出了三个原则八项。一是“三个原则”: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德与亲民是达到善的终极境界的两种途径。它们也是两个不同的阶段。”“明明德”是指个体对道德的实现。前者“明明”是一个具有“知”与“达”之义的动词,“明明德”是指人都具有的至高善的道德性质。

“明明德”的“明明”是指对善的纯粹、完美的描述。当一个人获得了道德意识,他也应该推动自己和他人,帮助和教育他人,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这就是所谓的“亲民”。“亲情”具有“亲情”、“爱”和“亲近”的含义。爱别人、推自己、推别人是“宽恕”的方式。

G. 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意思: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读音: zhǐ yú zhì shàn

出处:《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例句:运动精神的最高原则为不断跨越极限,追求止于至善。

(7)创造经典止于至善扩展阅读

近义词:

至善至美[ zhì shàn zhì měi ] 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出 处:茅盾《三人行》七:“他渴望着震撼着宇宙的大风暴,而且他又把这个理解作为翻掌间便立现了至善至美世界的‘奇迹’,因而对于生活的实际的转变——在矛盾混乱中所产生的向前进展,他就不能了解,而且反感到丑恶。”

反义词:

一无是处[ yī wú shì chù ] 一点对的地方都没有。

出 处:明·张岱《与胡季望》:“是犹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错,烹饪燔炙,一无是处。明眼观之,只发一粲。”

H. 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中的“止于至善”出自()。。

“止于至善”语出《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止于至善”指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绝不停止自己的努力。

厦门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1、“自强不息”是陈嘉庚先生创校时亮出的精神话语。1921年4月6日厦大举行开校式,演讲台中间就悬挂着陈嘉庚指定的四个大字——“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 出自《周易•乾》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释义: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意味着追求永不歇止,蕴含着雄健浩然之气,体现了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和气概。

2、“止于至善”为厦大私立时期的林文庆校长确立的校训。“止于至善” 源于《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意在表明厦门大学应该始终如一、永无止息地探寻“事理之极致”,抵达科学真理和人格精神的最高境界,在启智与道德上达到完美至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格理想,蕴含着生命对于至善至美理想的追求与践行。

1994年10月8日,经校党委校行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被正式确定为厦门大学校训。

陈嘉庚是一位毕生热诚为国兴学育才的教育家。致富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兴学报国。他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

1921年,陈嘉庚开始创办厦门大学,有文、理、法、商、教育五院17个系,这是一所华侨创办的唯一大学,也是全国唯一独资创办的大学。自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开学,陈嘉庚独力维持了16年。

后来世界经济不景气严重打击了华侨企业,陈嘉庚面对艰难境遇,态度仍很坚定地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他把自己3座大厦卖了,用来维持厦大的经费。自1926年起,陈嘉庚为了维持厦门大学经费不至于中断,做了许多努力。在资金紧缺时,他甚至于贱价出卖了橡胶园。

(8)创造经典止于至善扩展阅读: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厦门大学入选国家公布的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40多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学校占地9700多亩,其中思明校区近2600亩、漳州校区2500多亩、翔安校区3600多亩、马来西亚分校约9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20多万平方米。

学校拥有纸质图书馆藏434万册、电子图书703万册,固定资产总值112亿元,仪器设备总值38亿元。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CERNET2的核心节点之一。厦大校园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已成为公认的环境最优美的中国大学校园之一。

I. "臻于完美 止于至善."出自哪里

“臻于完美,止于至善”即“臻于至善”,出自古代四书中的第一本《大学》。

《大学》开宗明义就有这样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臻于至善就是不断探索,任何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发现真理,达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实现企业使命和愿景的过程,就是追求卓越的过程。

(9)创造经典止于至善扩展阅读

臻于完美是指几乎达到了完美的状态、形态,形容问题解决的特别顺利,达到的结果也近乎完美。

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英文:What the Great Learning teaches, is to illustrate illustrious virtue; to renovate the people; and to rest in the highest excellence.

参考资料:网络-臻于至善

阅读全文

与创造经典止于至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