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萨伊定律
萨依定律,也称作萨依市场定律,一种自19世纪初流行至今的经济思想。萨依定律主要说明,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
定律得名自19世纪的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依(Jean-Baptiste Say),不过萨依并非最早提出定律内容的人,真正提出相关概念的是英国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虽然当今经济学教科书已将其内容删去,然而还有不少微观或宏观经济理论还是依据萨依定律而作出结论的。
(1)萨伊交换创造价值扩展阅读:
萨伊定律的主要论点:
1、利息论
马歇尔教授说:“一个人用他储蓄的那部分收入来购买劳动和商品,和他用所谓花费的那部分收入来购买是完全一样的,这是一条人所熟知的经济原理。当他使他所购买的劳动和商品用于生产财富,他指望从这种财富生产得到将来享受的手段时,他被认为是进行储蓄。”
2、劳动市场
按照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庇古在其所著的《失业论》发表的观点,庇古教授认为除了一般的摩擦性失业和一般自愿失业者外,整个经济应该是达到充分就业。
3、旧货币量
根据萨依定律的假设前提和收入的公式,货币形式的资本只有储蓄,然后投资这个选择(消费的那部分属于资本家的利润),而货币只有交换媒介的用途,所以衍生了古典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人们会将拥有的所有货币尽快购买消费品或生产资料,而避免货币或资金闲置所损失的机会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萨伊定律
B. 正确理解萨伊效用价值论及其历史影响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存在了200多年,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可谓“学派林立,相互混战”。究其原因,是学界没有把“价值”这个基本概念搞清楚。哲学的价值与经济学的价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经济学的价值是用货币度量的,货币是价值的尺度。哲学的价值是主观评价,与货币无关。
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论”把经济学的价值与哲学的价值混为一谈,牵强附会,自欺欺人,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引入了歧途。所以,我们必须澄清劳动、效用、边际与价值的关系,正本清源。
实际上,劳动决定产品的产值(产量),不决定产品的价值(价格)。即投入的劳动越多,产品的产值越多;投入的劳动越多,产品的价值不一定越高。产品的价值是由成本决定的,成本是由五种生产要素(劳动、技术、资源、资本、制度)价值组成,这五种生产要素价值共同决定产品的价值,劳动价值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王氏政治经济学》对一些基本概念作了重新定义,在许多关键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创立了“社会产能理论”,为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发现了“价值恒等定律”,即生产要素价值恒等于产品价值,从根本上解决了价格形成和变动的逻辑性问题。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因果分析,揭示了政治经济活动的本质及规律。
C. 萨伊定律的概念
萨伊定律很著名,它在经济学说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所谓萨伊定律,是对“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或“生产会自行创造销路”论断的提升。这些论断是萨伊在其《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首先明确提出的,随后,又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精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以及他给马尔萨斯等人的信中屡屡提及。不过,在萨伊那里,它尚未被提到定律的高度,他只是认定这是“重要真理”、“有益的原理”。萨伊定律的明确是以后的事,是别的一些学者赋予了它定律的地位。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就曾作过重申,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则对它作了反复陈述。又据琼·罗宾逊和约翰·伊特韦尔说,李嘉图甚至搬出萨伊定律,以否定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见解。
对于萨伊定律,我国经济学界尤其是一些经济学学者一直持低调评价,认为这只不过是对重农学派著作的剽窃,根据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186页的附注31。 因为萨伊定律的出发点是“产品用产品交换”,而据马克思研究,萨伊最著名的论点“产品只能用产品来购买”,用重农学派的原话来说,就是“产品只能用产品来支付”。
可以看出,这显然是对萨伊定律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而同样明显的是,无论是肯定或否定,无论是赞赏或批驳,均表明它的传播之广与影响之大。既然如此,当然对它就是必须认真对待的,所以,我们认为对萨伊定律的意义作番认识是完全必要的。
为了对萨伊定律的意义进行认识,让我们首先来看看在萨伊本人那儿对它是怎么说的。
萨伊对萨伊定律的详细阐述,集中于他《政治经济学概论》的第十五章《产品的出卖或需求》。
萨伊是从各产业部门大多数冒险家对“什么因素或什么情况会助长产品的需求”的“见解是极其模糊”,“观察事实不够细致,分析事实更欠周密,往往把有疑问的点看作确定的点”等等,开始他的阐述的。他把他们的观点归纳为,困难不在生产而在销售;产品销路疲滞,利润不丰则因银根紧所致。针对这些观点,萨伊引出了购买手段的问题。因为“一个人通过劳动创造某种效用,从而把价值授与某些东西。但除非别人有购买这价值的手段,便不会有人赏鉴,有人出价购买这价值”。他认为,购买手段是“由其它价值组成,即由同样是劳动、资本和土地的果实的其他产品组成”,由此,他得出结论:“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因为“当交易最后结束时,我们将发觉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所以,“要买一件东西,不使用另一件东西的价值为购买手段,就买不成”。既然如此,银根紧就不是问题的关键,他认为:“钱的全部效用,在于把你的顾客想买你的货物而卖出的货物的价值移到你的手中”,“销路呆滞决不是因为缺少货币,而是因为缺少其它产品”。故尔其它产品的有无才是问题的关键。“一种产品一经产出,从那时刻起就给价值与它相等的其它产品开辟了销路”。“所以,单单一种产品,就给其它产品开辟了销路”,“创造一种新的产品等于开辟其它产品的销路,破坏一种产品等于闭塞其它产品的销路”等等。归根到底,“需要的是产品而不是钱”,“货币只不过是媒介而已”,“产品用产品交换”,产品之间互为购买对象和购买手段。而产品是通过生产创造的,所以“生产会自行创造销路”。
萨伊从他的上述“重要真理”出发,演绎出了“几个重要结论”。
一是“在一切社会,生产者越众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便销得越快、越多和越广泛,而生产者所得的利润也越大,因为价格总是跟着需求增长”。
二是“每一个人都和总体的共同繁荣有利害关系。一个企业办得成功,就可帮助别的企业也达到成功”。
三是“购买和输入外国货物决不至损害国内或本国产业和生产”。因为“购买外国人的东西,不以本国产品付价,就买不成,而以本国产品付价,就显然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给本国产品开辟了销路”。
四是“仅仅鼓励消费并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供给消费的手段”,“只有生产能供给这些手段”。
以上就是萨伊对萨伊定律的基本阐述。这些阐述,有些是理论性的结论性的,有些是分析性的应用性的。应当说,其中一些是深刻的,可以予人以启示,但有一些却未必妥当,需要作些讨论,而且很显然,在这部分弥散着强烈的经济浪漫主义,更主要的,则是在萨伊这儿,同样存在“把有疑问的点看作确定的点”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总的看法,是既不应对萨伊定律毫无保留地推崇,也不宜简单地予它全面地否定。
萨伊断言,生产出来的产品都会有销路,如果发生呆滞,原因在于缺少其它产品的生产。这样的情况确实存在,但这种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在这里,萨伊指出了一个重要事实,这就是社会产品是有关联的。而且既然产品是关联的,生产就是关联的,企业就是关联的,人的经济活动也就是关联的。但应当看到,这种关联,既可能是相互促进的,也可能是相互制约甚至是相互排斥的。相互促进性质的关联使得一种产品可以为别的产品开辟销路,扩大对它们的需求,并反过来使别的产品又成为自己的促销力量。这种相互促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造成更多的“购买手段”,一方面可能一种产品本身就是生产别种产品赖以进行的构成因素。而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对于产品的社会生产都将起到促进作用。又由于这种力量发自于经济活动内部,故而如若想使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就不可人为地打断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链条,否则,必发生“破坏一种产品等于闭塞其它产品的销路”这种情况。但是否象萨伊说的“货物多到堆栈不能容纳的程度”仍是好现象呢?我们认为,在这里萨伊把问题绝对化了,因为这时问题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由当初产品间的正常关系变成一种异常关系了。正是由于萨伊对“生产会自行创造销路”持绝对化的观点,于是,产品的市场竞争这一客观实际不见了,产品特别是同类产品的互斥性不见了,剩下的只是它们的和睦共处,互相开辟销路的美妙情景。但无需赘言,企业间的竞争,产品间的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是绝不可免的,有时甚至会相当激烈相当残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可以说萨伊定律是无条件地正确的,因为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从萨伊的阐述我们还可以看出,他对于生产是赞美的,对于生产出来的产品的销售前景是乐观的。正如他所说的:“激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应当说,积极发展生产永远是需要的。由于他认定“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因此,如果没有“另一种货物”的生产,则“一种货物”的销售就会发生困难以至于成为不可能的事情。这在产品相关联的情况下确实如此,特别是这些货物互为市场之时,情况更是如此。我们认为,在这里萨伊对生产主动性的强调不失其一定的积极意义,而这种强调,可由萨伊定律中的“自行创造”得到充分反映。但应当说,生产是具有主动性又有被动性这么既相矛盾又相统一两个方面的。生产的组织和发动,其依据是社会的需求,只有适应社会需求的生产才有出路,即其产品才有销路。否则,生产出来的果实的价值实现必会困难重重直至被社会拒绝。在这时,一种产品不仅不能为别的产品创造销路,而且自己的销路也将毫无保证,所以,生产固有其主动创造销路的一面,又有对于社会现实需求的深深依赖。因此,生产主动性的发挥,其依据始终应当是社会需求,这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另一方面,社会生产的持续进行和发展,如果只是被动地跟在社会现实需求的后面穷于应付,则社会需求的满足将会永远处于事后状态。这种事后状态的给予满足自然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但如果生产对社会需求的潜在部分予以注意和开发,给出一个生产的提前量,则生产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就处于更主动的状态了。在这时,当然生产自行创造需求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这也就是萨伊所说的“产品越多样化,产品便销得越快、越多和越广泛”。现在的问题是,在这个问题上,萨伊也走到了极端的地步,以为这可以浪漫地一直走下去,从而使合理的东西变得不合理了。他说:“正是由于某些货物生产过少,别的货物才形成过剩”。不错,社会产品不是孤立的存在,但产品存在的不孤立,既可以造成相互促进的后果,亦可以造成互相排斥互相拒绝的后果。所以,多样化应以需求的多样化为依托,仅是从产品相互间的数量关系出发是无法克服某些产品过剩的。
事实上,决定产品是否有销路,生产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归根结底在于产品自身的品质,以萨伊的话来说,在于物品的效用。什么叫效用?他说:“我把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力量叫做效用”。这是问题的关键。如果说萨伊定律有含糊不清缺陷的话,就在于它把供给把生产过份地抽象化了。它以为,只要开动生产的机器,只要生产出了产品,其供给就实现了,其销路就开通了。但实际上,情况远不是这么一回事,因为我们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产品出来了供给也进行了,但需求并没有跟上去,反而持一种拒绝的态度。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就出在供给的并不是需求的,产品不被需求所接受。在这里,我们发现,需求的真正对象是效用而不是别的。只要效用没有随着供给和产品一起出现,供给就是无效的,产品也就只能处于销路疲滞的状态。只有当供给的是具有效用和产品具有效用的品质时,“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或“生产会自行创造销路”这一萨伊定律才是有效的和言之有物的。而具有满足人类需要内在力量的物品,如同我们在别处所说的,这就是可以称之为用品的东西。所以,对萨伊定律的意义认识,我们认为,应当把它建立在用品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产品或商品的基础上。因为如果把它建立在产品和商品基础上的话,这不仅把萨伊定律搁在了半空之中,而且将难以对社会的现实经济活动以积极的作用。而当把萨伊定律建立在用品这一基础上后,我们就可以对萨伊关于萨伊定律的阐述进行新的认识了,不仅可以看出其阐述的失当之处,而且对其可取的部分,亦能有一个恰当的评价了。*
D. 让·巴蒂斯特·萨伊提出了什么理论
让·巴蒂斯特·萨伊(1767—1832年)是法国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1767年出生于法国里昂市的一个商人家庭,在日内瓦长大。早先曾当店铺学徒,后随其兄赴英国,在伦敦附近一家商业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国。虽然他酷爱文学,但遵父命,不得已进入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任职。公司经理就是后来担任财政部部长的格拉维尔。当时,格拉维尔将斯密的《国富论》推荐给萨伊,萨伊如获至宝。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在革命初期大资产阶级执政时,他曾热烈拥护革命,1792年参加志愿军。但雅各宾派上台后,他就离开军队,跟随大资产阶级一道反对革命。1816年起,他在亚森尼学院讲授政治经济学,这是法国第一个政治经济学讲座。1830年,在法兰西学院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1832年病逝。
1803年萨伊最重要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出版,该书以通俗形式解释斯密的经济学说。资产阶级经济学把萨伊称为亚当·斯密学说在欧洲大陆的继承者和普及者。他既用简单的方式把斯密的理论条理化、系统化,又把斯密经济理论中的非科学成分分离出来并加以发挥,创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庸俗理论体系。萨伊的著作还有《政治经济学全书》六卷(1828—1829)等。
他提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三分法,效用价值论,生产要素论,三位一体公式和销售论等,对以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三分法
萨伊认为,在长时间里,人们把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学混为一谈,他区分了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学,认为前者研究的是社会秩序所根据的原则,而后者研究的是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相应地他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消费三部分。这就是几乎被后来所有的西方经济学家所接受的所谓的三分法。萨伊还把政治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相比较,认为政治经济学和化学、物理学一样,是实验科学的一部分。
萨伊把财富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在严格科学规律名义下,把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变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他的三分法把生产、分配和消费看成一般形态,抽去了他们的特殊性和历史性。这些都使他能用对物质生产一般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的研究代替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研究。
效用价值论和生产三要素论
萨伊认为生产不创造价值,只创造效用。所谓的效用是指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力量(使用价值),它是物品价值的基础。萨伊认为,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土地)是生产的三个要素,它们在生产中共同创造了效用,从而共同创造了价值。萨伊企图用使用价值来说明价值,但使用价值千差万别难以比较,无法确定。于是他转而求助于供求论和生产费用论,他说物品价值是测量效用的尺度,价格又是测定价值的尺度,而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但市场供求只能说明价格与价值背离程度,并不能说明价格与价值本身,萨伊又用工资、利润、地租这三种收入说明价值,回到生产费用价值论上来。
萨伊的效用价值论在说明价值上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这使后来的经济学家抛弃了他的效用的使用价值内涵,逐渐发展起一套主观效用价值论。但他的生产三要素论却被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推崇和应用。
分配论
萨伊在效用价值论和生产要素论基础上阐明了分配论。他认为既然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创造了价值,那么这三种要素的所有工人、资本家和地主就应该得到各自的报酬:工资、利息和地租。根据这种观点,社会各阶级的收入都有自己独立的源泉。马克思称之为三位一体公式:土地——地租、资本——利息、劳动——工资。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分配理论的彻底庸俗化。它既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又抹杀了资本主义分配的历史性。这一公式一直被西方经济学家用来作为分析收入的依据。
销售论
销售论在萨伊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萨伊认为产品的销售是产品与产品的交换。他认为,在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过程中,货币只起瞬间作用,交换结束时将发现总是一种产品交换另一种产品。所以,在交换中,卖者同时也是其他商品的买者,供给会创造需求,整个社会中总供给和总需求一定相等,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不可能发生。市场上有时会出现某种产品的滞销,这是暂时现象,自由竞争会自动调节,使各种产品的供求趋于平衡。他由此得出四个结论:生产越多销路越快;一个企业成功,可以帮助其他企业达到成功;进口国外商品不会损害国内的生产;仅仅鼓励消费无益于商业,重要的是激励生产。
萨伊的销售论的根本错误在于混同了资本流通和简单商品流通,又把商品流通归结为物物交换,否认全面的经济危机。
E. 萨伊是如何完善生产四环节的
萨依定律(英语:Say's Law),也称作萨依市场定律(英语:Say's Law Of Market),一种自19世纪初流行至今的经济思想。萨依定律主要说明,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定律得名自19世纪的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依(Jean-Baptiste Say)1,不过萨依并非最早提出定律内容的人,真正提出相关概念的是英国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虽然当今经济学教科书已将其内容删去,然而还有不少微观或宏观经济理论还是依据萨依定律而作出结论的。
中文名
萨伊定律
外文名
Say's Law
也称
萨依市场定律
时间
19世纪初
领域
宏观经济学
目录
1形成过程
2主要内容
3实际应用
4主要论点
▪利息论
▪劳动市场
▪旧货币量
5不足之处
▪缺憾
▪批评
6相关注解
▪国外参考
▪国内参考
形成过程
编辑
“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2]是对萨伊定律最常见的表达形式。不过,如果因此误以为所有商品生产以后,一定能够销售却是误会了定律的意义。詹姆斯·穆勒本人是这样说的:“‘生产,分配,交换只是手段。谁也不为生产而生产。’所有这一切都是中间,中介的活动。‘目的是消费。’”[3]詹姆斯·穆勒说明了生产者是为求达到消费目的,形成对其他商品的需求才进行生产性的劳动,至于为何创造了“自己的需求”?因为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生产者的生产引起了对其他生产者的商品需求,整个经济体系也就达到循环,某一数量商品的供给也就带动了对相同数量商品的需求。于是,古典学派经济学者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生产过剩不可能在流通过程发生。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李嘉图如是说:“任何人从事生产都是为了消费或销售;销售则是为了购买对他直接有用或是有益于未来生产的某种其他商品。所以一个人从事生产时,他要不是成为自己商品的消费者,就必然会成为他人商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1]
至于长久被认为是本定律“发明者”,萨伊的描述表达了定律的某些假设前提:
在以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两道交换过程中,货币只一瞬间起作用。当交易最后结束时,我们将发觉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
由此可见,萨伊定律需要有两个假设前提[4]:
1、在不同时间点之间,货币的价值是稳定的;
2、货币仅作交换媒介,在流通过程中一般不涉及对货币无了期的储藏。
由此,一个明确的定律开始确立。直到詹姆斯·穆勒之子,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当中对李嘉图的学说,还有萨伊和老穆勒的学说进行了总结,萨伊定律从此隐蔽地存在经济理论,并主宰古典学派的理论基础[5]。
主要内容
编辑
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隐含的假定是,循环流程可以自动地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它包含三个要点:
(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
(2)由于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样也是暂时的;
(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
实际应用
编辑
萨伊定律的应用主宰整个古典学派的思想和主流的经济思想至凯恩斯的通论出版,萨伊定律的影响力才稍微减退。
据已故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鸿业教授所言,萨依定律受到三个古典学派的理论所支持:
主要论点
编辑
利息论
马歇尔教授说:“一个人用他储蓄的那部分收入来购买劳动和商品,和他用所谓花费的那部分收入来购买是完全一样的,这是一条人所熟知的经济原理。当他使他所购买的劳动和商品用于生产财富,他指望从这种财富生产得到将来享受的手段时,他被认为是进行储蓄。”简而言之,收入的公式就是:
收入=消费+储蓄
这符合萨依定律供求永远相等的原则,收入(供给)等于消费+储蓄(需求),不过对货币形式的资本储蓄却可以看出后期古典学派悄悄地修改了萨依定律的假设前提。
由于消费和储蓄两者一样,而储蓄又最终转化成对生产资料的投资,不论资金用于消费和投资两者都是一样,利率只是均衡储蓄和投资的价格。在这里,储蓄代表了货币形式的资本供应,投资代表了货币形式的资本需求。[9]
这理论成为古典学派对利息和投资的表述,流行于二战前的英法经济学界。但并非凯恩斯利率理论出现之前唯一的利率理论,例如瑞典的维克塞尔便提出另一利率理论[10]。
劳动市场
按照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庇古在其所著的《失业论》发表的观点,庇古教授认为除了一般的摩擦性失业和一般自愿失业者外,整个经济应该是达到充分就业。根据萨依定律,总需求的价格等于总供给的价格[6],社会的商品并不会出现生产过剩,那么总产量和边际生产率(马歇尔创造的概念)将达到最高水平,工人的工资相等于劳动的负效用(马歇尔创造的另一个概念),除非工人不满意现有工资水平外,社会不可能出现失业[7]。古典学派将上述现象归入自愿失业,以维持萨依定律所依据的是非自愿失业。所以庇古教授提出解决失业的方法就是工人自愿降低货币工资,从而令劳动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达致均衡,并且反对工会制定过高的工资水平[8]。
旧货币量
根据萨依定律的假设前提和收入的公式,货币形式的资本只有储蓄,然后投资这个选择(消费的那部分属于资本家的利润[11]),而货币只有交换媒介的用途,所以衍生了古典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人们会将拥有的所有货币尽快购买消费品或生产资料,而避免货币或资金闲置所损失的机会成本。这理论进一步推论,货币流通数量不会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如产量、实际工资、就业人数等),“仅能影响这些实际变量的货币数值的大小。”[12]货币被彻底认为只是价值的量度和交换媒介,作为商品的特质遭到忽视,当中货币的价格变化不但没有受到重视,更得出了货币不会影响其他变量的结论。
凯恩斯指出,古典学派盲目笃信萨依定律而忽视了有效需求,结果建造了一个脆弱的理论根基。萨依定律的权威性质从诞生之日起便遭到严重挑战。
不足之处
编辑
缺憾
回顾詹姆斯·穆勒的表述形式,他指出一切生产活动都为了消费,必须通过生产某些商品来进行交换,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这里仅描述以需求主导,然而萨依和李嘉图将这一说法改为供给作主动,并说因此物品自动产生需求。这说法首先违反供需两大定律:“实际上,人们并不是一有销售就非购买不可。卖和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开的……”[13]另见马克思说:
谁也不会因为自己已经卖,就得马上买。流通所以能够打破产品交换的时间,空间和个人限制,正是因为他把这里存在的换出自己的劳动产品和换仅别人的劳动产品这二者之间的直接的同一性,分裂成卖和买这二者之间的对立。说互相对立的独立过程形成内部的统一。[14]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变成重叠,显然不论在个体经济或总体经济都不可能的。
这错误的结论遭到凯恩斯在《通论》的否定:
这就是说,有效需求不是具有一个唯一的均衡值,而是具有一系列的无穷大个同样可被容许的均衡值;从而,除了劳动的边际负效用所规定的一个上限以外,就业量的大小是不能确定的。
如果这是正确的话,那么,企业家之间的竞争总是会导致就业量的扩大,以至到整个产量的供给不再具有弹性为止。有效需求数值的进一步增加不再会导致产量的任何增加。这一状态显然同充分就业是相同的事情。
“当我们的收入增加时,我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增加的量不像收入增加那样大“。根据这一心理规律,就业量越大,与之相对应的产量的总供给价格与企业家能够从消费者支出那里收回的社会愿意消费数量之间的差距也越大。因此,如果消费倾向不变,那么,就业量便不能增加。
这就是马尔萨斯未能解释的有效需求不足。
不过凯恩斯似乎对否定萨依定律依然有所保留:
从表面上看来,本书的基本内容似乎否定了萨依定律,然而事实上……他并没有如此,而仅仅给萨依定律加上一个条件,即:只要执行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使投资等于充分就业下的储蓄,萨依定律是可以成立的。[15]
批评
与供需定律矛盾和漠视有效需求只是萨依定律最基本的错误,更严重和致命的批评来自马克思。
马克思认为萨依定律把简单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即C-M-C)和物物交换(商品-商品,即C-C)混为一谈,无异于将经济当作原始时代的简单经济,得出一切商品不能同时发生过剩的结论。
马克思非常强调社会中的阶级对立,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他的理论有很大篇幅用于分析剩余价值的产生。他对价值的分析得出一条公式:
马克思的原式:
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m(剩余价值)=W(商品价值)[16]
保罗·斯威齐的修改:
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s(剩余价值)=总价值[17]
所有商品的价值都可分为这三部分,剩余价值是工人在进行必要劳动获得生活资料时,额外进行剩余劳动所产生的价值。剩余价值被雇用工人的资本家所占有,转化为利润。资本家将货币形式的剩余价值投入他的资本累积,扩大生产规模。所以资本的流通过程表现为:M-C-M'[18]。
M'大于M,因为商品的价值得到工人剩余劳动的增值。资本家不断投入资本以M-C-M'方式流通。如果萨依定律是正确的话,同样的供给只会带来同样的需求,资本家的消费和投资只是相同数量的货币形式价值在循环流转,那么社会财富的增加从何以来呢?
不但如此,马克思加紧追击萨依定律,资本家在储蓄时已经得到利息,利息形成普通利润率,如果某个行业的利润率下降到普通利润率之下,资本家就会抽出这里的资本投入到其他利润率高于普通利润率的行业去。如果全部行业的利润率都下降至普通利润率之下,资本家大可以将资本抽回,以货币形式握有资本收取利息,等待更有利的时机再投资。当资本被抽掉,流通过程的继续就是这样遭到破坏,危机就是这样酿成的[19]。
可是,马克思的批评一点儿没有得到任何主流的经济学者注意,因为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资本论》内“剥削”这个词。
F. 让·巴蒂斯特·萨伊的销售论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以及存在哪些错误
销售论在萨伊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萨伊认为产品的销售是产品与产品的交换。他认为,在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过程中,货币只起瞬间作用,交换结束时将发现总是一种产品交换另一种产品。所以,在交换中,卖者同时也是其他商品的买者,供给会创造需求,整个社会中总供给和总需求一定相等,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不可能发生。市场上有时会出现某种产品的滞销,这是暂时现象,自由竞争会自动调节,使各种产品的供求趋于平衡。他由此得出四个结论:生产越多销路越快;一个企业成功,可以帮助其他企业达到成功;进口国外商品不会损害国内的生产;仅仅鼓励消费无益于商业,重要的是激励生产。
萨伊的销售论的根本错误在于混同了资本流通和简单商品流通,又把商品流通归结为物物交换,否认全面的经济危机。
G. 关于萨伊定律的一点问题
大小姐 这个很好理解吧 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并不是论述的单一个体 任何时候 市场经济理论拿去论述单一个体都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不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原始部落 供给首先是以保障自己为前提 不论是狩猎取食还是工厂里加工为了完成指标 都是为了以满足自己为目标 但是没有人会为了生产而“生产” 没有需求 就没有生产的意义 当你在满足自己的前提下以后 所谓的“生产过剩部分”才会体现价值 你无法生产自己所有的必需品 如果可以就不需要这个社会流程 你创造的“生产过剩部分”则是用于消费需求 所有的货币 以及生产 分配 交换只是中间形式 真正实现的始终是等价物质交换 正是因为除了陶渊明或者神偷这类人以外其他人几乎都无法完全绝对的自给自足所有的必需品 所以不会出现有“生产过剩”这种情况 因为生产过剩的部分会刺激消费需求 从而用这一部分去交换自己需要的部分 也就是消费的基础 下次问问题不要跑这上面来 直接GOOGLE就可以了哈 我现在再把网络上的发给你看 结合上面我说的 你应该能理解 “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2]是对萨依定律最常见的表达形式。不过,如果因此误以为所有商品生产以后,一定能够销售却是误会了定律的意义。詹姆斯·穆勒本人是这样说的:“‘生产,分配,交换只是手段。谁也不为生产而生产。’所有这一切都是中间,中介的活动。‘目的是消费。’”[3]詹姆斯·穆勒说明了生产者是为求达到消费目的,形成对其他商品的需求才进行生产性的劳动,至于为何创造了“自己的需求”?因为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生产者的生产引起了对其他生产者的商品需求,整个经济体系也就达到循环,某一数量商品的供给也就带动了对相同数量商品的需求。于是,古典学派经济学者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生产过剩不可能在流通过程发生。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李嘉图如是说:“任何人从事生产都是为了消费或销售;销售则是为了购买对他直接有用或是有益于未来生产的某种其他商品。所以一个人从事生产时,他要不是成为自己商品的消费者,就必然会成为他人商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
H. 萨伊定律与萨伊的税收思想有什么关系
萨伊定律很著名,它在经济学说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所谓萨伊定律,是对“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或“生产会自行创造销路”论断的提升。这些论断是萨伊在其《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首先明确提出的,随后,又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精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以及他给马尔萨斯等人的信中屡屡提及。不过,在萨伊那里,它尚未被提到定律的高度,他只是认定这是“重要真理”、“有益的原理”。萨伊定律的明确是以后的事,是别的一些学者赋予了它定律的地位。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就曾作过重申,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则对它作了反复陈述。又据琼·罗宾逊和约翰·伊特韦尔说,李嘉图甚至搬出萨伊定律,以否定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见解。
对于萨伊定律,我国经济学界尤其是一些经济学学者一直持低调评价,认为这只不过是对重农学派著作的剽窃,根据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186页的附注31。 因为萨伊定律的出发点是“产品用产品交换”,而据马克思研究,萨伊最著名的论点“产品只能用产品来购买”,用重农学派的原话来说,就是“产品只能用产品来支付”。
I. 让·巴蒂斯特·萨伊的效用价值论和生产三要素论有哪些说明
萨伊认为生产不创造价值,只创造效用。所谓的效用是指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力量(使用价值),它是物品价值的基础。萨伊认为,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土地)是生产的三个要素,它们在生产中共同创造了效用,从而共同创造了价值。萨伊企图用使用价值来说明价值,但使用价值千差万别难以比较,无法确定。于是他转而求助于供求论和生产费用论,他说物品价值是测量效用的尺度,价格又是测定价值的尺度,而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但市场供求只能说明价格与价值背离程度,并不能说明价格与价值本身,萨伊又用工资、利润、地租这三种收入说明价值,回到生产费用价值论上来。
J. 萨伊的学术贡献
1)他是世界上首先提出现代经济学研究雏形的经济学家,它强调在一定假设下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导出命题,并不断通过实验对这些命题进行检验。
2)萨老首倡大义,驳斥了自斯密至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谬论,他指出土地、资本和劳动一样,凡能给行为人带来效用的东西,都是价值的源泉。生产创造效用而非物质,这就开了主观价值论(边际效用论)的滥觞。
3)“萨伊定律”更是青史留名传之竹帛,它强调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经济学术语称为“一般均衡”)的相互影响决定了市场容量和产品价格。这一高远洞见百余年后被他的法国同胞德布鲁发扬光大,德氏也籍此贡献一举荣膺198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4)先生甚至提出了成本递减导致的价格下降和国民财富增加的命题,这类问题到相当晚近的二十多年前,才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重视。和强调重农抑商的中世纪思想不同,萨公鼓吹企业家精神是国富民强的关键,他享有企业家精神和自由放任(laisser faire)两个世界级词汇的首创权。
5)在许多具体的公共政策上,萨公都提出了完全不同于流俗的见解,他正确地指出了高利率是资本信贷市场不发达所造成,贸易保护缩减了市场容量其结果必将为民生凋敝,滥发货币(所谓积极的货币政策)的结果是通货膨胀和民无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