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食物是怎样发明的
食物也是物种进化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特别对于食物的特殊功能的传递更是生物进化中的非常重要的传递内容。
㈡ 最先发明食物保鲜方法的人是谁
尼古拉·阿佩尔(法语:Nicolas Appert,1749年11月日 – 1841年6月1日)出生于法国香槟地区沙隆,为气密式食物保存法发明人。
公元1800年,法国执政拿破仑·波拿巴提出了价值12,000法郎的赏金,征求行军军队可用的实用食物保存方法(他常被指称说“一支军队是靠它的胃前进的”。)经过了10年的实验,阿佩尔于1810年提出了他的发明并赢得赏金。
隔年,阿佩尔出版了《保存动物与蔬菜食材的技术》(L'Art de conserver les substances animales et végétales)。这是提及现代食物保存法的书中最早的一本。
阿佩尔之家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罐头工厂,大约比路易·巴斯德证明热能杀死细菌早了100年。阿佩尔为他的发明申请了专利,并设立了一家公司,以封闭的瓶子保存各类食物。阿佩尔的方法是厚壁广口玻璃瓶容纳各类食物,包含牛肉、鸟肉、蛋、乳类与已烹调的食物。
他为了宣传所作的最大成就是保存一只全羊。他在瓶顶留一个气室,再以虎钳将软木塞牢固地塞入瓶口。 整个瓶子再以帆布包裹保护,最后再浸入沸水中烹煮。烹煮时间为阿佩尔认定能够使内容物熟透的时间长。
为了纪念阿佩尔,罐头制作有时被称作“阿佩尔化”,但须注意此与巴斯德消毒法不同。阿佩尔早期以沸水保存食物的方式所用温度比巴斯德消毒法所用温度(70°C)还高,而这可能导致被保存的食物失去部分风味。
阿佩尔的方法极其简单与可行,使得他的方法快速散播。1810年,英国人彼得·杜伦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但用的是锡罐,也创造了“现代罐头”制作法。1812年英国人布莱恩·东琴与约翰·郝尔收购了此二专利并开始生产保存食品。
仅仅十年后,阿佩尔的罐头制作法已传至美国。虽然如此,锡罐的量产直到20世纪初才常见,部分原因是因为在开罐器发明前它们相当难打开(开罐器发明前,军人会用刺刀将罐头切开,或用石头将罐头砸开)。
(2)食物发明人扩展阅读:
阿佩尔去世后的纪念
1991年,法国艺术家吉恩-罗勃·伊普斯特贵以青铜制作了一尊阿佩尔的雕像,并矗立于香槟地区沙隆。1986年他的出生地加了一块纪念牌。
1999年,在食品技术家研究署芝加哥部门、马西与香槟地区沙隆美术馆设置理查·布鲁耶所制的阿佩尔半身雕像。
香槟地区沙隆美术与考古博物馆有一间阿佩尔厅。
法国与加拿大各有一条尼古拉·阿佩尔街。
1955年法国邮票。
尼古拉·阿佩尔2010年“法国国家庆祝”:
阿佩尔邮票计划,2010年,摩纳哥公国
2010展示: “盒装” 沙隆昂香槟美术与考古博物馆
㈢ 美食行的创始人
金忠堃:原阿里巴巴旗下生活消费平台本地搜索产品负责人
丁绍顺:原阿里巴巴旗下生活消费平台本地搜索技术经理
刘志涛:原阿里巴巴旗下生活消费平台前端主管
㈣ 美食是谁发明的
面包
传说公元前2600年左右,有一个为主人用水和上面粉做饼的埃及奴隶,一天晚上,饼还没有烤好他就睡着了,炉子也灭了。
夜里,生面饼开始发酵,膨大了。等到这个奴隶一觉醒来时,生面饼已经比昨晚大了一倍。他连忙把面饼塞回炉子里去,他想这样就不会有人知道他活还没干完就大大咧咧睡着了。
面包烤好了,奴隶和主人都发现那东西比他们过去常吃的扁薄煎饼好多了,它又松又软。
也许是生面饼里的面粉、水或甜味剂(或许就是蜂密)暴露在空气里的野生酵母菌或细菌下,当它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温暖后,酵母菌生长并传遍了整个面饼。
埃及人继续用酵母菌实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代职业面包师。
咖啡
历史上,咖啡一直都很流行。拿破仑把咖啡称作"智力饮料",而且据说法国哲学家兼作家伏尔泰每天要喝七十二杯咖啡。有一个时期的土耳其,如果丈夫不能为为妻子提供咖啡,妻子可以和丈夫离婚。1735年,德国作曲家约翰·赛巴斯蒂昂·巴赫完成了他的"咖啡大合唱",这支曲子歌颂了咖啡。
那么喝咖啡之风是从哪里兴起的呢?
根据传说,是一个叫卡尔迪的牧羊娃偶然间发现了咖啡。差不多两千年前,他正在红海边的山坡上放牧他的山羊。山羊开始嚼一些灌木丛上的浆果,吃完浆果后,山羊很快就兴奋地欢蹦乱跳。
卡尔迪决定自己也尝尝这种果子,很快地他也兴奋地跳起来。
一个附近修道院的修道士看到这奇怪的一幕后,也去尝了一些这种果子。他用热水冲在咖啡豆上,很喜欢它的味道。他又把这种饮料传给修道院的其他兄弟喝,晚祷告时人人都精神奕奕,神采飞扬。
当然,今天咖啡仍被全世界享用着。
㈤ 食物是哪个发明的
食物.是人发明的!有了人.人就要有食物维持体能!随着人类的发展.我们的认知食物的正确价值!就发明适合我们人类的食物!这都是大自然赋予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撒!为了我们.为了下一代!节约!
㈥ 是谁发明的吃饭
吃饭不是发明的,是人与动物,乃至所有生物界生存的一种本能,但是对于人类而言,吃的饭确实有人发明创造,才造就了现在五花八样的食品食物。
吃饭并不只是吃米饭,吃馒头、面条等等都能说是吃饭。还指生存。吃不仅是人们维持生存的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世界各国的吃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不懂当地文化可能会闹笑话甚至引起主人不悦。
(6)食物发明人扩展阅读
吃饭“四项基本原则”即“淡”、“粗”、“乱”、“色”。
“淡”,一方面,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油(油食品)脂,以免增加额外的能量(能量食品),也避免餐后更多地升高血脂。因此,炒饭最好能够少吃,加香肠煮饭,或者用含有油脂的菜来拌饭,也应当尽量避免。另一方面,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盐、酱油和味精,避免增加额外的盐分,否则不利控制血压(血压食品)和预防心血管意外。
“粗”就是尽量减少精白米饭,也要少吃糯米食品。它们的血糖反应过高,对控制血糖和血脂均十分不利。只有吃足够多的纤维,才能有效地降低米饭的消化(消化食品)速度,同时可以在肠道中吸附胆固醇和脂肪,起到降低餐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这样也可以让人吃得慢一些,食量小一些,有利于控制体重。
“乱”在烹调米饭米粥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单一的米,而是米、粗粮(粗粮食品)、豆子、坚果等一起上。
“色”,白米饭固然晶莹可爱,但也意味着不含有抗氧化物质,维生素含量很低。如果选择有色的米,并用其他的食品配合米饭,让米饭变得五颜六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营养价值。
㈦ 食物是谁发明的
民以食为天,人以食而生!美味是一步一步总结实践、认识、再实践出来的。
最早人茹毛饮血的。所以谁发明估计无人知晓。
㈧ 食物发展简史
人类早期的历史,是一部以开发食物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结构,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创造了悠久的史前文化。
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迹相当丰富,最著名的有属于早期直立人的元谋人、晚期直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丁村人、晚期智人山顶洞人的化石等。这些古人类生活的时代在100多万年至1万年前,即旧石器时代,他们是一群群、一代代饥饿的猎民。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人类要与形体和力量上远远超出自己之上的许多动物搏斗,庞大的犀牛、凶猛的剑齿虎、残暴的鬣狗,都曾经是人类的腹中之物。其他温顺柔弱的禽兽,还有江河湖沼的游鱼虾蚌,就更是逃脱不了这些原始的猎人和渔人的搜寻了。
除动物而外,古人类更可靠的食物来源是植物,是长在枝头、结在藤蔓、埋在土中的各类果实和野蔬。在连这些果蔬一时也寻觅不到的时候,人类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转向植物茎杆花叶,选择品尝那些适合自己胃口的东西。不知通过多少世代的尝试,也不知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价,才筛选出一批批可食植物及其果实。
在距今1万年前后,随着农业的发明和制陶术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到考古学家所说的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大地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数以千计,如星罗棋布,其中尤以黄河两岸分布最为密集。黄土地带和黄土冲积地带,在距今1万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有了一些原始的农耕部落,创造了粟作农业文明。这些农耕部落赖以生存的就是黄土与黄河,他们创造的文化被考古学家们分别命名为白家村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和北辛文化。人们熟知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正是在这些早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仍然是以粟类种植作为获得食物来源的主要生产手段。长江流域的开发史也与黄河流域一样古老,在距今近1万年前,也有了原始农耕文化,不同的是它不是北方那样的旱作,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中国古代将栽培谷物统称为五谷或百谷,主要包括稷(粟)、黍、麦、椒(豆)、麻、稻等,除麦和麻以外,都有了7000年以上的栽培史。原始农业的发生和发展,使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有了根本改变,变索取为创造,变山林湖海养育为黄土大河养育,饮食生活有了全新的内容。原始农耕的发展,同时还使得另一个辅助性的食物生产部门——家畜饲养业产生了。家畜中较早驯育成功的是狗,由狼驯化而来。中国多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有狗的遗骸出土,年代可早到距今近8000年。农耕部落最重要的家畜是猪,驯化成功的年代与家狗基本同时。中国传统家畜的“六畜”,即马、牛、羊、鸡、犬、豕,在新石器时代均已驯育成功,我们当今享用的肉食品种的格局,早在史前时代便已经形成了。
㈨ 你知道哪些历史名人发明的美食
大头菜,又名孔明菜、诸葛菜,是一道湖北襄阳市的汉族传统名吃,相传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古隆中,每当寒冬腊月,他就把称为“蔓茎”的野菜挖回来凉拌下饭。有一次诸葛亮出门访友,临走前做了一盘蔓茎丝,数天后回家,见没有吃完的蔓茎丝无异味,就试尝了一下,一吃感到又脆又嫩,非常可口,立即悟出了其中的奥妙。新鲜蔓茎用盐多腌一些时间就能变成美味佳肴。故相传诸葛亮是腌制大头菜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