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美术创造性表现

美术创造性表现

发布时间:2021-12-12 06:52:15

1. 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创造性的美术作品

所有成功的艺术品都有着三点特征 比如梵高《星月夜》 也比如毕加索《格尔尼卡》

2. 什么是艺术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专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属水岭。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艺术的要旨就是创造性,只有创造性的艺术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一件艺术品的诞生,是创造者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结果,一切文化艺术领域的创造性活动是创造者艺术个性和精神的自然延伸。艺术的本质在于它能将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寻常之物表现的异乎寻常。它充分赋予惯常所见的庸俗之象以特别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些都是与艺术的创造性分不开的。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从思维雏形、制作过程到视觉呈现,集合了创造者自身的创造力。没有创造性的艺术作品是无生命力的。它难以从根本上动人心魄,也就失去了艺术本身的价值。

3. 幼儿美术与创造力

您好,因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绘画表现能力,很多时候都看到不同年龄的孩子在地板上、专家里的墙壁上属画画写写。所以,在儿童的教育中,要根据儿童特点,有的放矢,善于挖掘孩子的美术潜能,发展、开掘儿童美术天赋,激励其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如何发展孩子的美术创造力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绘画表现能力,很多时候都看到不同年龄的孩子在地板上、家里的墙壁上画画写写。他们通过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画出了眼中五彩斑斓的世界,透过那些形状多变的、造型各异的、像模像样的色彩画面,我们都可以看出,画面上一定程度表达了他们生理、心理状况和愿望,这些都是儿童的内心所在,所以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工具。如果孩子们在这个阶段缺少应有的正确引导、开掘和培养,那么他们的画画就会停滞在简单、重复的低级阶段。因此,在儿童的美术教育中,我们要根据儿童特点,有的放矢,善于挖掘孩子的美术潜能,发展、开掘儿童美术天赋,激励其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在艺术的氛围里放飞童心童趣。
对孩子们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儿童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发现,很多人家里的地板上、墙壁上都画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符号、图形,反映都说是孩子的涂鸦。那是儿童到了一定的年龄(有的孩子一岁多就开始),都喜欢涂涂画画,这是他们的天性。进入小学校门的一二年级学生,他们对美术喜爱的程度并不亚于幼儿园时期,虽然他们并不知道什么叫艺术,也并不把自己的涂鸦行为写画当作是一种艺术行为,但他们有着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把自己所见所想用画笔画下来,就感到好玩、有趣。因此,美术教师在这个阶段要巧妙地抓住儿童纯洁稚拙的童心和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点,依据其兴趣和绘画技巧特点进行有计划、有成效的挖掘和培养。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我们在美术课堂上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穿插进故事的情节,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引导他们参与到美术创作中去。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正确有效的启发引导,发现绘画好的学生,应该不断激发其绘画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和提高作画技巧。对儿童画好的作品,我们可以联系家长,或指导他们把自己的作品收集保存起来,一方面使儿童懂得这是有意义的活动,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为孩子们积攒起来的作品在学校里举办个人的小画展让校内的学生互相欣赏、互相讲评,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欣赏和讲评中学会自我提高,起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作用。这样不但让参展的学生施展了才华,使他看到自己一天天的进步,体会成功的喜悦,又影响带动了其他同学,还活跃了学校的文艺生活增添艺术的氛围。我们学校的“丑小鸭”展廊就多次成功地举办了学生个人或多人的书画展览。
课余,我们还可以要求孩子们多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少儿图书或到书店去购买各种绘画入.门的杂志,或组织孩子们去观看各种书画展、文艺节目,或多到大自然中去郊游写生。小孩子就象花圃中的幼苗,他们需要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所以老师和父母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不要束缚他们的思想,不要损害、扼杀孩子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实施分层评价、鼓励,增强自信心。
一般儿童画画都是凭着兴趣爱好亦师亦我地来画,是画其所想画其所爱,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画什么像什么。作为家长和老师,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评论孩子们的作品,其实儿童画中最美的地方恰恰是我们成人认为“不好看”“不像样”的地方,而这也正是儿童创造能力的一种体现。儿童不同于成人,他们意志脆弱,心理挫折承受的能力差,他们很在乎旁人对自己行为的赞赏与批评,因此对他们的作品,要根据不同儿童的不同特点来对待。要从具体情况出发,提出启发性的要求。在绘画学习中,如果盲目地认为他们画得不好,而加以指责,会给在学画过程中的儿童造成心理压力和障碍。在一年级,“老师,我不会画”、“老师,请您教教我画”的语言是在课堂中经常出现的。其实,儿童从不敢画到愿意画,再到大胆绘画,就是心态上的很大进步。自信心对每个人的终身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帮助一个人逐渐建立人格魅力,拥有健康人生,走向成功。对自信心不强的学生,要从肯定表扬方面进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绘画作品有信心,促其不断进步;对自信心很强的学生,则要指出不足之处,不能过分表扬。避免造成盲目自满,滋长不求奋进的情绪,使得孩子失去绘画兴趣。一(4)班的小李同学是个接受能力较低、表现能力差又没有自信的孩子,所以只要是她能够拿起笔画画,不管画出的是什么形状,我都适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而对其他的孩子则可以再根据其作画的内容,提出适当的建议:怎样画才能使画面合理,色彩如何搭配等。教师要做到经常鼓励和引导学生,而决不可压抑或强制他们。对小孩子来说,家长和老师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很大程度上能启发他、帮助他,使其有一种有进步的、成功的喜悦感,这样他就会越来越喜欢画画,而且画得更有创意。
三、善于诱导,发展想象思维、创新能力。
儿童的美术题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世界的感知。现实生活中美丽的大自然,在儿童幼小的心灵里留下许多美好的印象,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获得成人所体验不到的生活情趣。绘画是帮助儿童通过观察这一渠道去感知丰富的世界,而兴趣是观察的动力,会使儿童积极主动去观察。作为教师,在儿童画教学中,应善于引导、鼓励儿童多观察,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事情用画笔表现出来。这样培养了儿童观察事物的习惯,使儿童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认识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美。在儿童作画时,依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去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表达心中的感受,让他们用自己的意愿去画自己心中想画的东西。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这个时候只要教师及时地引导,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鼓励其动手大胆绘画自己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对象。绘画创作是培养儿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老师还应在辅导活动中,逐步培养他们的想象和创造精神,对于专爱临摹别人作品的儿童,一定要注意帮助他纠正这个缺点。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学生有富于创造力的表现,这能逐步提高他们对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的感知和认识能力。
记得有一句电视广告语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同样,世界有多大,童心就有多大,创造的舞台就有多宽。对家庭教育很有经验的张老师说:孩子时期的兴趣,可能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孩子长时期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正是其心智充分发展的契机,因此形成的专注力更是今后成功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只要善于引导和挖掘,让孩子处在萌芽状态的美术创作得到无限延长,使孩子在美术创造力方面的能力定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5. 如何浅谈幼儿美术创造力

浅谈幼儿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林秀平

【内容摘要】
幼儿美术创造力是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基于兴趣的更高层次创造性思维的审美体现。兴趣和思维进展水平是对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评判标准。本文依据幼儿年龄和个性特点,提出培养幼儿美术创造力的基本途径,包括:培养、引导幼儿绘画的兴趣;注重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寓美术教育于游戏之中,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鼓励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理解、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学会欣赏,理解幼儿的作品,并给予公正、客观、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
幼儿美术教育 创造力培养 幼儿美术学习 创作过程
【正文】
一、引言
在观摩过园内一位老师的公开课之后,陈园长为我们做了一个关于《怎样上美术课》的讲座。我从一个个实例中中了解到《纲要》与《指南》中艺术教育目标的异同之处;儿童美术欣赏的四个不同的阶段;儿童画解读的理论以及儿童画评估的参考维度。并在之后在一次次的学习、参观与实践中,我懂得了美术活动的艺术元素和情感态度是合二为一的,在美术活动中不能用技能来束缚孩子,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此,我对幼儿园美术教育方面有一些思考,希望能和大家交流交流: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注重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培养创新精神,造就创新人才,提升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已是时代所趋。幼儿学前期是个人一生思维最为活跃,最具可塑性的时期。创新教育应从学前期开始抓起,从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抓起。美术教育是在观察、理解、记忆、想像和思维的基础上,通过手的具体活动来完成的,它是创造表现的过程,是培养幼儿各种能力,树立幼儿自信心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美术是学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幼儿美术不仅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还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并且直观、形象,是最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幼儿美术教育最富有意义的,就是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尽量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
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益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通才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幼儿的美术教育,以它独特的教育作用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关注、认可。事实上,幼儿的日常生活很大不同程度上涉及美术领域,例如教孩子认识图形,或者是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中,感受绚丽的色彩等,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如果适当融入具体化的是生活内容,能让幼儿形成对事物更具体,更清晰的认识。
二、如何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一)幼儿艺术学习的特点。
幼儿的艺术感受是指幼儿被周围环境、生活中美的事物、艺术作品等所吸引,从感知出发,以想象为主,从而激发情感的一种艺术能力。也就是说,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在对象审美属性诸如色彩、线条等直接刺激下,可以不受现实生活中各种常规的约束,自由的展开想象,产生一种以情感愉悦为主调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幼儿自身的审美感受。而幼儿的艺术表现与创造是指他们在头脑中形成的审美心理意向,并利用艺术的形式语言、艺术的工具和材料将他们重新组合,从而创作出对其个人来说是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的能力。幼儿的这种能力首先表现为自发性,儿童生来具有艺术潜能,自由涂鸦活动几乎发生在每一个适龄儿童的身上。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怎样以《指南》为宗旨,根据幼儿的这些年龄特点,更好地开展幼儿的各种活动呢?
(二)支持幼儿自主创作的策略。
1.培养、引导幼儿绘画的兴趣。
兴趣,科学上讲,是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直接联系,也是人的一生中带有目的性、趁向性的一种心理特征。而兴趣是创造力的最直接催化剂。当个人对事物产生兴趣,而学习愿望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没有了这种环境,学生的兴趣、意愿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对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引导是很有必要的。在美术活动中应采取各种方式去调动,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例如,可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游戏,利用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进一步激起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好游戏的难度,有针对性地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提出新目标、新要求。对幼儿作品的评价要多称赞,多鼓励,不断提高幼儿对美术学习持续的兴趣。
2.注重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幼儿的情感因素包括其喜欢绘画的积极情绪和对所画内容的真实感受。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对不同事物的兴趣,通过广泛的爱好激发幼儿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绘画作品。幼儿画画,既是内心的表达,也是情感的抒发,在美术作品中,情感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情感,技巧再好也不会画出真实动人的作品。因此,只有通过丰富的情感引导才能激发出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只有重视幼儿情感因素的发展,才能唤起幼儿想画爱画的兴趣。因此,在美术活动中要注意对幼儿绘画情感的培养,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其它学科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美术的基础元素和造型规律,有效地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幼儿的绘画情感,就要从创造性思维能力入手,教师的教学要打破以往的条条框框,鼓励幼儿多提问,多尝试,评价时提出多种创造性解决方案并展开讨论,鼓励幼儿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培养出利于幼儿绘画潜能发挥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3.寓美术教育于游戏之中,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玩不仅是幼儿的天性,更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法和创造的大舞台。在游戏中,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想象力丰富,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启发幼儿的创新活动,更还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信、勇敢、坚定和不屈不挠的创新品质。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游戏这种教育活动组织形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探索需要,自主地选择游戏活动材料和主题,主动投入到游戏活动之中,使幼儿在生动的内容和愉悦的气氛感染之下,产生强烈的美术创造欲望,引起幼儿的情感律动,唤起幼儿的创作灵感,引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在大胆想象和自由思索的过程中,以最大的热情去尝试自己的新思路,新模式,使幼儿的创造潜力得以升华。通过这种方式,变注入式教学为探索式教育活动,变模仿为创造,使幼儿在涂涂抹抹,剪剪贴贴,学学做做,添添画画的游戏活动过程中,无拘无束地进行美术活动,促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萌芽和发展,提高幼儿的美术创作兴趣和热情,使幼儿在创造的海洋里自由遨游,把幼儿培养成富有想象力,富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
4.鼓励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创造。
幼儿美术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创新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利用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所谓的“泛灵论”的心理特点,允许他们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地自由想象,给所画物体倾入生命和热情。同时,还要鼓励幼儿自由想象,自由创造,为他们新奇、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而喝彩,鼓励全体幼儿为他们自己敢想、敢画的创新精神鼓掌。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只要有趣,画什么都行,画得不好老师也不会批评,扫除了幼儿创作时的心理障碍,让他们勇敢地、大胆地、毫无顾虑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欲望,传统的教育总是喜欢让孩子适应成人的世界,要让幼儿依样画葫芦,孩子的想象受到束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创造的兴趣和信心。美术教育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上课就应该像是带着幼儿做一次“探险”,做一次想象中的精神旅游,不拘形式,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创作。
5.理解、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家庭条件不同,遗传因素,禀赋天性各异等原因,幼儿在绘画方面有着天生的个性差异,形成最初的个性心理倾向。这一阶段通过美术活动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先天和后天影响对幼儿形成的独特性,包括不同的认知特征,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创造潜能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幼儿对某事物的不同看法,发现他们对事物的情感。随着这份情感的引导,有时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育契机。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分组,将个性不同的幼儿安排在一组,本着近似性,互补性,协作性,自愿性的原则,将幼儿组合成具有活力的差异化的小组,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完成作品,发挥自己绘画的个性和创造性,这是提高不同个性幼儿绘画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用“耳朵”读懂幼儿的作品,耐心去听取幼儿描述他们的作品,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对幼儿的作品提出进一步的建议,这样一方面既尊重幼儿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又把符合美学特征的绘画技巧传授给了幼儿,既考虑到幼儿个性发展特点,又促进了幼儿绘画能力的提高。绘画是孩子的天性 并且个性,差异性比较大,我们应根据幼儿个体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发现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幼儿发挥其个性特点,利用幼儿对那些五颜六色颜料强烈的兴趣,鼓励他们对自己所画作品进行情节性的语言描述,可利用儿歌,故事,谜语,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在玩中画,画中玩,在玩和画中找到乐趣,增加兴趣,体现与众不同的个性。也可以就幼儿所处的不同环境,选择适合幼儿的绘画手法和技巧,如体现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泥塑,剪纸等,授课中教师要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绘画成果,感受自己的与众不同,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信心,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参与作画,从而摆脱幼儿绘画表现方法单一的状态,画出更加丰富多样的作品。
6.学会欣赏,理解幼儿的作品,并给予公正、客观、合理的评价。
教学活动的结束不应以作品的结束而结束,评价作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作品,画的虽然不美观,却是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评价幼儿的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每次活动结束,将幼儿全部的作品展览,让孩子互相审视、交流,教师欣赏每一幅作品却不必给作品打分,不给作品下结论。但是老师应在心里记下每个幼儿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活动中因材施教。孩子们经过审视、交流、观摩和学习,他们心理明白谁的颜色配得好,谁的构思有主次,谁画的新鲜有趣,自己有哪些不足……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信心会逐步提高,他们的创作情趣会更强烈。创造的火花一旦被点燃,课堂就成了一个喷发的火山,图形光怪离奇,颜色五彩缤纷,到处都是孩子们的涂鸦,这时你会发现这一刻是我们美术教师中最幸福的时刻。
总之,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应尽量让幼儿体验多种媒介材料,对不同材料的性质、用途、用法等要有感性认识,对丰富多彩的美术形式有充分的理解和感受,为幼儿的美术表达与表现拓宽渠道;其次,教师要多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或欣赏艺术作品,并在使用不同媒介材料、运用不同表现形式的过程中,让幼儿大胆尝试、发现美、表现美。这样幼儿才会有细腻的感受和大胆的表现,开拓美术创作的思路,为日后灵活运用多种美术形式开展美术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对于幼儿如何画、如何做或者画什么,做什么不予以严格要求,我们要以倾听与欣赏的方式来传递尊重,而非以特定的标准来挑剔和纠正。如此,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才能真正专注于自己的创作,专注于如何用眼前的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发挥想象力、发挥潜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三、结束语
幼儿期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年龄阶段,幼儿的许多想法都蕴含着明显的创新色彩,创新教育必须从富有幻想和好奇心的幼儿抓起,但幼儿的创新活动也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还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与点拨,就如同一棵棵小树苗,还有待园丁的精心培育。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壤,是幼儿充分展示个性,表现其创造性的最佳形式,幼儿需要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吸收充足的养份并自由自在的成长。因此,幼儿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创造机会,创设丰富多彩的美术教育情境,开展生动有趣的美术活动,为幼儿插上艺术飞翔的翅膀。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2、土朝闻:《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
3、刘众:《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
4、刘晓东:《儿童精神析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曹丽莉.浅谈美术绘画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教师,2010(10)
6、南国晓.浅谈儿童时期美术教育的价值及科学规律[J].集宁师专学报,2003(06)
7、郑益乐.创新能力从幼儿抓起 谈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民族教育,2010(06)
8、陈铿.影响3-6岁幼儿绘画中多维空间表现的因素及其对幼儿绘画教学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1(06)

6. 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创造性

作为一所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在以往的艺术活动中,我们一直存在着“重技能轻情感”“重教师轻儿童”的现象。教师在儿童艺术活动中,多以“像不像”作为评价儿童艺术活动的标准,教育过程中忽视儿童情感、态度的培养,把创造性的表现活动降格为机械的模仿、训练。在贯彻《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反思自己的艺术教育...活动,分析儿童艺术活动的特点,用新理念剖析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评价标准,我们的艺术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发生着变化。 一、“像不像”扼杀了儿童艺术活动的灵魂——创造性 以绘画为例,在我们关注“像不像”的时候,绘画活动通常是这样的四步曲:出示范例、示范、操作、讲评。活动后,我们会收到每位小朋友的作品,他们画的和教师的范例像极了,看起来大家画得都很好,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很有成就感。新《纲要》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来分析一下整个绘画过程: ●示范的环节中,教师画一步,孩子画一步,教师画什么,孩子画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只是学会了照着教师的范例画画,脱离了教师的示范,儿童依旧什么都不会画、不敢画,他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器,不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更谈不上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操作环节中,如果教师认为太阳是红的,孩子的笔下就不能画出其他的颜色。教师用公认的造型符号代替了儿童的双眼,孩子画出的是教师眼中的世界。 ●在评价环节中,教师以“像不像”为评价标准,虽然教师一再强调:要和其他小朋友画得不一样,可孩子的作品却像克隆的一样,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正是教师的一步步示范,一句句步骤讲解“辛辛苦苦”地剥夺了儿童的自主观察和创造性表现。 很显然,这样的结果与《纲要》的理念是相悖的。那么,我们的艺术活动应该追求什么呢?在不断地思索中,在无数次的观念碰撞中,在一次次解读《纲要》中,教师们认识到:感受、喜欢、大胆表现才是我们在艺术活动中应该追求的教育价值,我们的艺术教育活动不是以造就艺术家为最终目的的,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活动,提高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创造力,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艺术启蒙教育。儿童艺术活动的发生和进行,是追求快感和美感体验的过程,它所反映的只是他身边的、经历过的事物或儿童的想象、幻想。儿童艺术活动更多的需要情绪、情感的支持,所以我们应该变过去的“要我画”为“我想画” “我能画”。 二、“想不想”是儿童艺术创造活动的内驱力,教师要为儿童“大胆地想”“富有个性地想”创设条件 1.为儿童创设自由、轻松、和谐、积极的艺术活动氛围,支持、鼓励儿童“大胆地想” 美术活动是儿童“另一种语言”的表达过程,儿童用绘画表达情感。“绘画是儿童心灵的窗口,它反映儿童内心的情感世界”。教师要善于理解、接纳和欣赏儿童美术作品所反映的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要善于为儿童创设“想画、敢画、愿意画”的时间和空间,帮助他们大胆地表现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在进行画鱼的美术活动中,针对幼儿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教师播放了《海底总动员》,动画片马上吸引了孩子的目光,激发了他们活动的兴趣。让孩子看动画片并非放任幼儿,教师在观看中提示幼儿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鱼的形态、变化,引导幼儿去捕捉自己的兴趣点。“你们喜欢哪一种鱼?”“它长得什么样,你能说一说吗?”然后同家长、孩子们一起营造自己的“鱼世界”。孩子们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鲸鱼模型、动画鱼、毛绒玩具鱼,教师在班内安置了水族箱,家长带来各种关于鱼类的书籍。孩子们提出了许多关于“鱼”的问题, “鱼为什么有那么多颜色?”“鱼睡觉不闭眼是真的吗?”“为什么鱼的尾巴长得不一样?”教师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进行整理,有的又抛给孩子,有的请家长帮忙回答,有的需要教师和孩子进行现场观察后再找答案。这个过程,看似与美术活动无关,其实这正是儿童感知鱼、体验鱼、喜欢鱼、探索鱼的过程。随后教师注意到孩子们有了捏鱼、画鱼的需求,刚开始,只有几个孩子在美工区用彩泥捏鱼,教师立刻为孩子们提供了烤箱,将他们的作品烘干,并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海底世界的背景图。这一行动立即激发了其他孩子的创作灵感,他们纷纷为自己班内的海底世界出谋划策,有的要剪鱼、有的要画鱼、有的要折鱼。教师为孩子们准备了卡纸、皱纹纸、牛皮纸、彩色橡皮泥、本色陶泥、牙签、玻璃瓶、易拉罐、颜料等,教师发现没有教孩子怎样画鱼、捏鱼,可孩子们画得五彩缤纷,捏得惟妙惟肖,当教师从烤箱中拿出孩子们自己捏的作品时,孩子们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是我捏的!”“这是我的海马!”“我的章鱼真漂亮!”一个孩子们自己营造的“海底世界”呈现在每一个孩子面前。巨大的成功带给孩子无比的自信,更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愿望,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提供的丰富材料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创设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环境,支持儿童“富有个性地想” 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种形式,孩子喜欢的是过程,而对于结果是不在意的。儿童美术最大的特点是儿童主观和情感的表达,每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各不相同,儿童美术活动带有鲜明的个性,教师应对儿童富有个性的表现予以鼓励,支持儿童大胆地想。在“我是小小坦克手”活动中,教师首先和孩子们共同参观了坦克训练基地,各式坦克的型号、速度、作用,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偌大的坦克试验场更是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欲望,“为什么坦克的跑道是拱形的?”“为什么坦克能走坡路啊?”在乘坐坦克之后,大家对坦克的作用了解得更加全面而且具体。尤其在听完坦克叔叔讲关于每’一辆坦克的故事后,一种神圣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与各式坦克、与英勇的坦克叔叔合影留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孩子对于坦克的认识都

7. 什么美术创造力

简言之就是把想要表达式思想通过美术创作的手法表达出来的能力,需要很强的美术基本功和艺术创作能力。加一句,同样的思想也可以通过文学或者音乐的创作手法表达出来,就称之为,文学创作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了。

8. 艺术史的创新和创造性对美术教育的启发

创造性思维通常指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它具有新颖性 和独特性的特点,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开发学 生的智力和发展能力。而美术学科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与爱好,以教授学生的美术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开发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 活力与创造力为其特点的。作为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基础理论和技法的同时,更 应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呢? 一、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 生的创造意识。 二、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 思维,发展学生个性。 三、鼓励学生多方联想,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 学生的自信心。 四、认真进行作品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培养学生 的思维独创性。 关键词:创造意识 求异思维 想象力 美术教育 正文: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的 是高素质的人材,而高素质的人材要靠教育来培养,作为艺术教育之一的美术教育其根本 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而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美术教育的重中之 重。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 为美术无固定的答案,作品贵在创新。即使儿童的作品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这对培养 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方面无疑超过其他学科。 创造性思维通常指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它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的特 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能力。由于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和 无穷的艺术表现力,美术表现形式的不断创新,而这些创新又必须从发现问题开始,才能 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作为美术教师的在引导学生学习传统基础理论和技法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呢? 一、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 的创造意识。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又是好的教学设计。可以 说教学各环节组织、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 教学内容的注意、接受与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关键是引起学生的有 意注意。每位学生都有好奇心,这是对学生的天性,是对新事物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 生一旦对客观事物产生兴趣,亦会在头脑中产生许多疑问,而积极的去思考,并力求获得 新的认知。所以精心做好教学的组织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 重要途径。如对《生活用具--铅笔线描写生》一课的教学设计,从内容上看本课比较枯 燥,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表现角度看,学生对线描的认识易停留在对物象外型的表 现上,不易创作出相对深入、生动的作品。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应在教学初始,就要 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如:采用比较法教学导入,选取表现内容一致的两幅作品,一幅为 素描作品,一幅为速写作品。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认识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产生的不同 效果。再在内容上选取学生较感兴趣的用具(马灯、斧头等新异物象),当教师再次用简 练的线条迅速的表现出一幅生动的静物速写作品时,学生就会对如何表现这一内容产生极 强的学习欲望,对线条的运用、表现、组织方式、方法等产生兴趣,再通过辅导、展评等 环节的精心设计,学生就会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中完成各自的速写作品。 这些对学生兴趣的调动,必将引起学生对绘画表现技能及其头脑中深层表象内容的挖 掘,激发起创造意识,所以说,好的教学设计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有利于学 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求 异思维,发展学生个性。 臵学生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主体地位意识,是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 参与教育过程,最大限度激发其创造思维活动的最关键的一环。 创造思维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路具有多向性,而多角度观察内容的积累及表现又是实现 思维多向性的基础。通过教师给学生正确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 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观察、比较观察,逐步养成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习惯;学会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促使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习惯的范围,产生出变异见解,并由此而发 展学生自身的独立表现个性,是完成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儿童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能力为主要形式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的,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 体形象。所以对儿童的艺术教育绝不能简单地按成人的意志,以成人的标准教给学生,应 以学生的自由表现为主,重在发展学生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与创造热情。儿童的绘画作品 甚至比成人更纯真、更富创造性。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在观察与表现中,不拘泥于客体的 外在形象,学生可任意将观察视点扩展,不仅表现所见,也表现所思、所感,甚至可以将 整个客体幻化成有活力的生命,承认学生审美个性特征和差别的客观存在,使学生始终处 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他们的内在原动力就会不断地被激活,其智力潜能就会充分地发 挥出来,逐渐形成积极认识世界,创造美的世界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多方联想,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 养学生的自信心。 鼓励学生多方联想,在联想过程中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的又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创造力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就会缺乏应有的自信 心,教师应把创造学的观点深入浅出的讲给学生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有创造才能的。 没有这些,任何出色的构思都难以实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也就无从谈起,更不要说全面 培养学生能力了。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树立新的教学观,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从过去 的“教”学转化为“悟”学。前者的作法是要把知识讲深讲透,掰开揉碎填鸭式的教给学 生,学生易失去自我探究的动力的和习惯。而“悟”学的作法是以学生本身为起点,点化 学生的悟性,把学生带入环境中,让学生自己寻找所需要的东西。这样无论何时何地学生 都会找到学习的突破点。记得有位名人曾说过,一般的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真理,而优秀的 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 促进学生进行联想感悟的方法有很多:如运用语言描述;通过学生自身感官去感受; 组织表演等多种方法。通过这些方法能够使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并能使其产生与视觉形 象有关联的形象或生活经历、经验的联想, 创造出新的形象。在学生进行联想时,教师 要根据学生课堂上表露出的想法加以引导,使学生在美术课上没有失败和犯错误的感觉, 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充分的表现自我,形成自信。如对《上学路上》一课的教学,学生虽然在上学的路上会看见遇到不同的景物、人物,但 当让他们进行创作表现时,学生就会感觉到有一定的难度,这样非常有必要以儿童化的语 言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于创作方法的问题,如:如何构思;怎样选材;怎样概括取舍;怎 样设计形象及组织画面等问题。当然对这一部分的知识讲解不要过多,过多学生就会在表 现时畏首畏尾,要使学生理清思路,学生就会很容易创作出好的作品,当学生出现表现房 屋概念化的时候,若通过学生用语言进行特征描述,教师在根据其创意进行有针对性的语 言引导启发,就会调动其思维的活跃,树立起艺术表现的自信心。 再如:《画彩蛋》一课的教学,可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质感的(皮球、鸡蛋、棉球等) 触摸体验,去了解物体的概念,质的问题,并进行联想,由于学生触摸不同物体其质感不 同,就会创作出如小猪。西瓜。云等不同的物象。同时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时,以鼓励 性语言为主去引导学生。这样做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发展他们的联想能 力。想象是比联想更高级的心理活动,它是在联想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由于学生的素质 与表现水平的差异,有必要在表现主题上设臵不同难易的表现主题。 四、认真进行作品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培养学 生的思维独创性。 作品评价是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反馈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作品的评价,从中可以发 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摆在了恰当的位臵,学生对所学内容掌 握的程度如何等。引导学生评价作品时,可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再在小组中 进行相互评价,还可在组际间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学生会对作品所呈现出的不同表现形 式,内容等方面产生兴趣,去寻求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重新进行理解再认,无论其再认 的是对是错,学生都会有一个心理综合的反应过程,其反应越迅速,感受能力就越强,独 立思维就越活跃。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教师决不能以“像不像”的“客观”标准来评价学 生作品,而应是看学生作品中是否有个人对客体独特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是否抓住了客 体突出的一点进行深入刻画。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心理活动,教师 要善于发现其个性化的表现因素,从中采撷出闪光点,及时加以鼓励和表扬,对于好的给 予正面肯定,对于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建议,决不能把教师的意图强加给学生。评价时, 要以其创意为尺度,创意好,画面效果好可评为优,创意不够,画面美感不强的提出努力 方向,留给改进的余地,画好后下堂课再评,给每位学生以再表现的机会和希望。 如对小学《人物动态》一课的教学,在学生完成作品时,由于学生表现内容的多样, 教师要在众多的作品中综合成几类典型,并启发学生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创作时间、表现效果、技法内容等),怎样评价等问题。评价时可让学生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创意设 计表述后,学生互评,教师随机穿插、引导补充评述,并引导学生对运动规律、人体结构、 生理现象等细节方面的观察与理解,促进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与综合评价能力的提高。 这样做便于学生相互间交流与沟通,同时找出自己的不足,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及其创意与表现间的差距,为下一课有目的、有侧重地进行教学或辅导提供依据。通过这 样的训练,学生的独立审美评价能力就会得到增强,同时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欲望也会更强 总之,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只要不断地积极探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发展,学生一旦具备了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能改善 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使其在艺术道路上终生受益。我们的美术教 育也就能真正落到实处。

9. 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育与创造》中提出:“只有创新才能使世界更美好,只有创新,才能为人类增加新知识,为世界带来新的幸福。创新成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
二十一世纪是“创造的世纪”,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创造力就是国力”的观点,而艺术教育对培养包括科技人才在内的任何优秀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创造性艺术教育对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这些备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具有重要作用,而通过美术教育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基本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在美术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选择能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学习心理、能够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特点和突出学科特点、易被学生接受、行之有效、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激发兴趣、创新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兴趣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激发兴趣是为了启发思维,是为了实现创新。如果说创新是永恒不变的话题,那么兴趣就是创新得以实现的永恒动力。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当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就会主动地参与和实践,那么其中就会随之迸发出难以想象的创新能力。
老师欣赏或肯定学生作品的某些方面,学生就会对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才能吸收美术知识和培养美术技能。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学生,思想活跃,信心十足,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热情。
二、树立自信,增强勇气
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初中生虽年纪小,但他们都希望受到尊重,尊重学生、热爱学生,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我,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营造民主平等的气氛后学生敢于表现了,但他们表现时有时会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这种心理,增强学生创新勇气和自信,教学中以表扬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从而将其引入创造性教学轨道。
对于艺术创作,学生总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即认为这些艺术作品不是一般人所为,我们是不可能表现出来的。殊不知这种认识阻碍了我们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创新的激情与动力。而创新,首先应该养成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要让学生务必形成“创造力人皆有之”的概念,形成创新活动并非局限于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少数人身上,创新活动应成为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事的一种活动,要让每个学生明白,发明创造并非局限于发明创造新产品、新理论、新定理,发明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处。生活中的每一处景物、每一件事物都可能成为艺术表现的素材,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动脑、敢于创新,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艺术家。只有使学生能够大胆、自信、有个性地表达,想象力和思维创造能力才能得到丰富的发展。
三、创设情境,引导欣赏
好的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以此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使其在头脑中形成画境表象,从而产生创作激情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再就是欣赏范画,课本中出现的范画一般为较优秀的作业,或较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学生往往会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打开创作思路,有利于发散创造性思维。再加上教师在课外多找一些具有创意的范画,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创新。学生吸收画中好的地方,融入自己的作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感觉、他们的见解,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应适当引导,这样学生就能自己发现优点,培养他们审美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四、多种感官参与,鼓励讨论
美术课具有开发右脑的功能,它以其形象的可视性、动作的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造型表达的情感性,对人的右脑的智力开展具有独特功能,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利用其他器官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在讨论中促进创造性思维扩展,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互相提醒、互相帮助,使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而且通过讨论,各种意见争锋,可以帮助学生改变那种已形成的思维习惯,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这样创造性思维才能在一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得到充分发展。
总之,美术课的学习应是一个喜欢创新、学会创新和实现创新的过程。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方法是很多的。当然,要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需要美术教师不断努力、不断摸索。美术教师只有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积极探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独特价值。

10. 如何指导幼儿进行创造性绘画表现

一、尊重幼儿,培养幼儿绘画的自信心 儿童自信心的培养最重要,他们能否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大胆地描绘世界,与他们的自信心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观察,我发现自信心强的孩子,他们的画面表现力特别强,想象力丰富,构图饱满,线条流畅,画面生动,色彩也丰富。而自信心弱的孩子画起画来胆小、谨慎,缺乏生动性,而且画面也较小并且空洞。对自信心较差的孩子,我们不能因为他的线条画得不直、画得不圆而批评他。当孩子们听到总控画得不好,又画错了的批评,就会更胆小,更不敢画下去甚至失去了画画的兴趣。对这些孩子,我们老师应该给予他们启发鼓励。当我遇到这些孩子的时候,我首先对他们画的图画加以肯定,并尽量多与他们交谈,通过接触,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想表现的是什么,并设法协助他们把想表现的东西明确地表现出来。孩子们只有解决了困难,才能增强自信心,他们就会更认真地去画画,会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去描绘精彩的世界。 二、启发幼儿学会观察,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观察是学习和创造的基础。通过观察,培养幼儿丰富而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是美术教育的关键所在。只有深入仔细地观察,才会抓住物象的特点。通过绘画让幼儿逐渐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增强审美感知能力,是美术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因此,要想辅导好幼儿画画,就要让幼儿多接触生活,引导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亲身感受生活,体验大自然,从而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让幼儿经过记忆和分析,把生活中的物体用笔画出来,表现在画纸上。经过观察,幼儿能对所观察到的东西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加上在绘画过程中的情绪和想象,就会画出一幅幅有明显个性差异的作品。例如,在让幼儿画《马路上的汽车》的美术活动中,先带孩子们到马路旁,启发幼儿观察在马路上跑着的各种汽车,并采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如汽车是什么形状,由几部分组成的,各种汽车有什么不同等等。通过这样有意识的启发和观察,在孩子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进而又出示汽车的图片、模型等,使幼儿进一步取得表现汽车造型的知识和技能。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去安排画面。不一会儿,马路和各式各样的汽车就在孩子们的笔下出现了。又如画“下雨的时候”,就让幼儿在雨中亲身经历一下。幼儿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所等到的感受是不同的,他们面对着街上的雨景,有的孩子看到的是人们打着雨伞或穿着雨衣在路上匆匆行走,有的孩子看到的是雨点落在水塘里泛起阵阵涟漪的情景,更有的孩子看到汽车开过水花飞溅的情景。由于观察和感知不同,表现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幼儿的作品都充满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可见画画前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从而诱发他们的创作动机,推动孩子们的想象和创作,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启发引导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对生活的观察又必然导致思维中想象之阀的打开。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孩子在幼儿时期,观察力远未完善,但想象力却极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不现实、幼稚可笑的,但这恰恰是幼儿最闪光的地方。因而,教师应积极鼓励、引导,激发幼儿的潜能,着力启发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丰富的内容用一定的构图形式给予充分的刻画,形成一幅幅完美的画面。如画“鱼”,是一个很普通的课题。我让幼儿观察了鱼的生活习性以后讨论:“你们看到鱼儿在干什么呢?”小朋友的答案有很多: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小鱼在做游戏、捉迷藏……,于是我因势利导,启发幼儿进行扩散性思维:“老师想的和你们不一样,我想鱼儿正想游到海底龙宫跟美人鱼跳舞呢!”孩子们立即展开了无限的想象,“老师,我看到鱼儿变成大潜艇,带我们到海底世界游玩。”“我看到小鱼在水里开音乐会。”老师别开生面的构思,唤醒了幼儿潜意识的想象。果然,幼儿画出来的作品大胆完整而且内容丰富,没有一幅是相同的。有的画了小鱼跳出水面跳舞,有的画了我跟小鱼打电话,还有的画了鱼妈妈带着小鱼去上学。只有不断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才会使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有新的想法,新的画法,幼儿的作品才会妙趣横生,富于儿童情趣,孩子们就会创作出许许多多出人意料的好作品,并画得那么生动有趣,充满想象力。 四、鼓励幼儿自由发挥自己的创造个性 美术的核心在于创造,创造就是表现的独特创新,区别于他人已有的内容、形式或方法。由于每一个人的审美与个性都有所不同,对同一事物美的感受和想象都不同,以至表现出来的东西也有所不同,孩子们也不例外。因此,我们不能要求幼儿依样画葫芦地临摹成人画作来抹杀孩子们独创的艺术表现和创作潜能,而应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展示他们特有的童真创造力。我在美术教学活动的辅导中,从来不要求以幼儿画得像不像老师的范画为标准,而是让孩子在临摹老师的范画时,让他们发挥主动性,加入自己的想象,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并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改变老师范画的构图,力求创作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这样不但让孩子们去掉那种依赖老师,自己不动脑筋的坏习惯,还促进他们个性和能力的发展。例如:大班的“小小建筑师”活动中,我没有要求幼儿临摹范画,而是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建筑,让幼儿了解建筑设计,即楼房都有门口、窗户、屋顶、墙等。但不同的楼房都可以有不同的外型特点:房屋有方形的、有正方形的,有竖着的长方形和横着的长方形。屋顶的花样更多,有三角形、半圆形、梯形……,许多房屋排在一起,有高高低低、形形色色的。墙上还有一些不同的花纹,门窗也有不同的装饰。根据这些特点,孩子就可以主动地进行创作。他们有的画了一排排的房屋,有的画了前后遮挡的楼房,有的画了别墅式的建筑。他们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房屋上添画了各种图案。孩子们还添上与建筑相适应得环境,如云朵、树木、小鸟、花草等等,是画面更充实完美。一副副造型丰富、独特大胆地建筑设计,充分展示了幼儿的创造才能。就这样使孩子们创造的火花被点燃了,照亮了通往自由想象王国的道路。 另外,在实施以上教学辅导的同时,更应通过绘画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多给他们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当他们经过努力取得成功时,就应适时给予赞扬,以提高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独创性。利用课堂展示、实物投影仪等让孩子和老师在课堂共同欣赏孩子们的作品是一个比较直观、最具操作性、最受欢迎的互动形式;利用画廊专栏展示孩子的优秀作品,也是调动孩子创作积极性的有效举措。每年举行儿童美术展览,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可以大大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和绘画水平。

阅读全文

与美术创造性表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