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积累财富的神圣法则有哪些
勤俭是伴随着文明的诞生而出现的。它产生于当人们意识到有必要既为今天也为明天做些适当准备的时候。早在金钱被发明以前,勤俭就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
勤俭意味着个人开销要谨慎、要精打细算。它包括家庭生活的节俭,把家务管理得有条有理,而不是一团乱麻。
如果说个体经济学的目标是在于创造和促进个人的幸福生活,那么,政治经济学的目标则在于创造和扩大国家的财富。
个人财富同公共财富有着相同的来源。财富是由劳动创造的,它通过储蓄和积累而得以保存,通过勤奋和持之以恒而得以不断增长。
正是个人的节俭积累了财富。换句话说,积累了每个国家幸福生活的基础。另外,正是个人的挥霍浪费导致国家走向贫困。因此,每个勤俭节约的人都可以被视为一个公众的恩人,而任何挥霍浪费的人都应被视为一个公众的敌人。
对个人勤俭节约的必要性是不存在争论的。每个人都承认并采纳它。但论及政治经济学就会出现许多争论——例如,有关资本的分配,财产的积累,税率的高低及其他问题——这都是我们不打算涉足的领域。
节俭不是一种自然的本能,而是由经验、榜样和远见所催生出来的品行。它也是教育和才智的结果。只有当人们变得明智和深谋远虑以后,他们才会变得节俭。因此,使人们变得节俭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人们变得明智。
挥霍浪费比节俭更加符合人的天性。野蛮人是最不懂节俭的,因为他没有远见,没有明天的意识。史前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他生活在山洞里,或生活在长满了灌木的丛林洼地里。他靠在海边捡到的水生贝壳动物或在森林里采集的各种果子为生。他用石块杀死动物,采用的方式有守株待兔式的,也有在动物后面跟踪追击的。后来,他学会了把石块当工具来使用;把石头做成箭头和长矛的枪尖,利用这些工具帮助自己的劳动,这样就能更快地杀死鸟类和其他动物了。
最早的野蛮人对农业一无所知,只是到了比较晚近的时候,人们才采集种子作食物并把其中的一部分节省下来以备来年之用。当矿物被发现以后,火开始得到应用,矿物被冶炼成金属,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中迈出了巨大的一步。此后,他就能制作坚韧的工具、锋利的石器,建造房子,并以不知疲倦的刻苦耐劳精神去设计和驾驭文明的多元化途径和力量。
海边的居民在砍伐回来的大树上烧出一块凹陷部位,然后把它推向海里,人就站在上面捕鱼觅食。这棵有凹陷部位的树就变成了一只小船,并用铁钉把它们栓在一起。后来,小船依次变成了单层甲板帆船、海船、桨划船、明轮蒸汽船,从此,世界这幅巨画就被殖民化和文明的进程所打开。
要不是人类祖先的有益劳动所积累的成果的帮助,人类本来还会继续生活在野蛮状态的。他们开垦土地,种植谷物为人类所用。他们发明了各种工具和织物,而我们则从先人的这些劳动中收获了巨大的果实。他们发现了艺术和科学,而我们则从他们的劳动中继续受益不已。
大自然教导我们,任何美好的事情一旦完成,它就绝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完全消失。那些早已长眠地下的无数代人类的先人将永远会提醒我们:生活来之不易。展示在早已消失了很久的尼尼微古城、巴比伦塔、特洛伊古城这些建筑和雕刻上的手工艺术和技能,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直到今天。凝结在大自然怀抱中的劳动成果永远不会丢失。这些有用的劳动成果的遗迹会继续存续下来,如果不是造福于个人的话,也会造福于整个人类。
由我们的先人遗留给我们的物质财富在我们所继承的遗产中只占一个很不重要的地位。在我们天生继承的权利中还包括某些更加不朽的东西。这些东西汇聚了人类技能和劳动中最有价值的成果。这些成果没法通过学习的方式来流传,只能通过教育和样板的方式才能流传。一代人教育另一代人。这样,艺术和手工艺、机器设备和材料的知识就继续被保存下来。前人的劳动成果因此就以父传子的方式被承传下来;他们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增添人类的自然遗产——这是文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因此,我们的天生权利就在于继承我们父辈的劳动成果中那些最有益的东西;除非我们自己也参加劳动,否则我们就无法享受这种权利。所有的人都应当劳动,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没有工作,生活是没有意义的;它就会变成一种道德麻木状态。
我们所说的工作绝不仅仅是体力劳动,还有许多更加高级的工作——诉讼和耐力活动、审判工作、企业管理、慈善活动、传播真理和文明的活动、解除病人痛苦救济穷人的工作、帮助弱者使他们自立的活动,等等。
一个高贵的心灵,不屑于像懒鬼一样靠别人的劳动而生活,像寄生虫一样靠偷食公共粮仓里的粮食而生存,或像鲨鱼一样靠捕食弱小鱼类而生存;相反,他会尽最大努力去履行自己的义务,去关心爱护别人,对社会奉献自己的慈爱和力量。因为从君王的统治到庄稼汉的手工劳动,这其中的任何一种工作若想要取得美好的成功、信誉和满意,都不得不付出许多的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或同时付出两者。
劳动不仅是一种必要性,而且也是一种乐趣。过去被我们所诅咒的劳动今天变成了上帝给我们的赐福。在某些方面,我们的生命是一场同大自然的冲突,但在另外一些方面,它又是同大自然的一场合作。大自然经常从我们身上吸收生命力,我们也从大自然中取得营养和温暖。
大自然同我们一起工作。她为我们提供耕种的土地;她使我们播种在地里的种子生长结果,让我们采集它们作食物。在人类劳动的帮助下,她给我们提供纺织用的羊毛和我们吃的食物。而更不应该忘记的是,无论我们是穷人还是富人,所有我们吃的,所有我们穿的,所有我们住的,从宫殿到茅草屋,都是劳动换来的。
为了大家的共同生活,人们相互合作。农夫耕耘土地提供食物;工人纺织生产裁缝们用来制衣的布料;泥瓦工建造我们用于安居乐业的房子。正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工作为整个人类创造了今天的生活条件。
用来为卑鄙下流的事情服务的劳动和技能会使自己蒙上很不光彩的名声。事实上,劳动是一种人道的生活;如果拒绝劳动或反对劳动,那么,亚当的后代立刻就会受到死亡的威胁。圣保罗说:“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位传道士确实使自己获得了尊荣,因为他用自己的双手亲自劳动,从来没有给任何人增加过负担。
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老农夫的故事:当他躺在临终床上时,他把自己的三个懒惰儿子叫到自己身边,告诉他们一个重要的秘密。“我的孩子,”他说,“在我留给你们的种植园下面埋藏了许多金银财宝。”老人气喘吁吁地说。
“它们藏在哪里?”儿子们迫不及待地问道。
“我会告诉你们的,”老人说,“你们应当从地下把它挖出来——”
正当他要说出那至关重要的秘密之时,他的呼吸突然停止了,老人一命呜呼。
懒惰的儿子求金心切,立马在父亲留给他们的种植园里大肆挖掘起来。他们抢着撅头和铁铲,挥汗如雨地把种植园的土地翻了一遍,连那些杂草丛生、荒芜了很久的地也被翻整了一遍。他们认真仔细地把土块弄碎,以免金子漏掉。最终,他们还是没有找到金子。这时他们突然才幡然醒悟父亲那话的真实意图了。从此,他们学会了工作,把种植园的土地全播了种,最后获得了巨大的丰收,谷仓堆得满满的。此时,他们才发现“埋藏”在种植园里的财宝——他们那明智的老父亲给他们的建议!
劳动既是一种负担、受罪、荣誉,也是一种快乐。劳动似乎与贫困结伴而行,但是,劳动也具有尊荣。与此同时,劳动也见证并满足了我们的自然需要和其他多种需要。
没有劳动,我们何以为人、何以为生活、何以为文明?人类生活中所有伟大的东西都来源于劳动——在文学、在艺术、在科学中的伟大成就。知识——“我们用以飞向天堂的翅膀”——也只能从劳动中获得。天才只不过是勤奋劳作的一种能力:即创造伟大和持久努力的能量。
劳动也许是一份辛劳,一份受罪,但它确实也是一种荣耀。它是虔敬、职责、赞颂和不朽——这是送给那些具有最高的人生理想并为最纯洁的目标而劳动的人的赞誉。
有许多人在抱怨靠劳动来生活的法则,他们根本就不反思一下:遵守这条法则不仅是在服从上帝的神圣意志,同时也是出于发展我们的才智、为了开发我们的共同自然本性的需要。在所有悲惨的人中,毫无疑问,懒惰者是最悲惨的——他的生命是一片荒漠,他们除了满足自己的感官快乐之外,总是无所事事。这些人难道不是所有的人当中最牢骚满腹、悲惨透顶、无法满足的人吗?他们经常处于无聊状态,似乎对自己对别人都毫无用处——只是土地的负担——当他们撒手人寰后,没有任何人想念他们。又有谁会对他们表示怀念呢?最悲惨和可耻的命运非懒鬼的命运莫属。
在推动世界前进方面,有谁作出过比劳动人民还要大的贡献呢?所有被我们称之为进步的东西——文明、健康、繁荣——无一不依靠勤奋、实干——从种植大麦到制造蒸汽机轮船;从衣领的缝制到“使整个世界为之陶醉的”雕刻艺术,等等。
同样,所有那些有益而美好的思想也是劳动、学习、观察、研究和勤奋思考的结果。那些最高贵而流传千古的诗歌不经过长期辛勤的思考是不可能写作出来的。没有任何伟大的工作是“在心中”完成的。它是反复努力、经历无数失败才最后获得成功的。伟大的事业往往是从一代人开始,另一代人前仆后继——现在与过去不断承传、相互合作。伟大的帕特农神庙是从泥巴小屋开始建起的;《最后的审判》这幅名画开始也只是沙滩上的胡涂乱画而已。对于个人来说,道理也一样:他们的努力往往开始于失败,但通过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最后取得了成功。
勤奋的历史铭刻在品格的形成过程中。勤奋能使最穷苦的人也能获得荣誉——如果不是取得杰出成就的话。在文学、艺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名字是那些最勤奋工作的人。一个仪器工人奉献给我们蒸汽机;一个理发师发明纺纱机;一个纺织工发明了走锭精纺机;一个小摊贩改进了火车机车的功能;一代又一代来自各阶层的工人们为机械技术的不断完善做出了贡献。
谈到劳动者,我们指的不仅仅是用他们的肌肉和体力从事劳动的人。一匹马也能完成这些工作。但是,人是杰出卓越的劳动者,因为他还用头脑进行工作,他的所有身体系统都是在这种更高能力的影响之下。一个人写本书,绘一幅画,制定一条法律,创作一首诗歌,都是在从事更高级的劳动。在维持社会的生存方面,这些工作看起来似乎不如农夫或牧羊人的工作那么重要,但是,在促进社会往更高的才智精神发展方面,脑力劳动的贡献丝毫不亚于体力劳动。
前面我们谈了那么多勤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从中看到了人类从中获得的巨大益处。显然,若不是我们的先人所进行的文明的积累——技能的、艺术的、发明的、知识文化等方面的积累——我们还生活在野蛮人阶段。
正是劳动的积累塑造了世界的文明人积累是劳动的成果;只有当劳动者开始进行积累,文明的成果才会汇聚起来。我们已经说过,节俭是同文明一起诞生的:我们几乎可以说节俭产生了文明。节俭产生资本,而资本又是劳动所积累的成果。资本家就是一个不花光他通过劳动所获得的一切收入的人。
但节俭不是一种自然的本能。它是一种通过后天习得的行为原则。它包括自制——克制眼前的享乐而为未来打算——使动物式欲望服从于理性、远见和谨慎。它既为今天工作,也为明天而工作。它把积累下来的资本用于投资,以便为未来作准备。
爱德华·丁尼生说:“由理性赋予人的先见之明是同为未来作准备的义务分不开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节俭的美德,我们的意思都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知道,未来是不讲情面的,为未来作准备就是最大的美德。”
让我们看看西班牙的情形。那里,最富饶的土地竟然产出最低。在瓜达基维尔河沿岸一带,过去曾一度存在着多达12000个村庄,而如今,剩下不到800个村庄了,而且村村尽是些乞丐。
一句西班牙谚语说:“天空是美好的,大地是美好的,惟一糟糕的东西是位于天空与大地之间的人。”
持久的努力工作或辛勤的劳动是西班人不能忍受的事情。多半是出于懒惰,多半是出于自豪,他们不愿辛勤劳动。一个西班牙人会为工作而汗颜,却不会为乞讨而脸红。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要由两大阶级所构成——节俭者和浪费者,只顾眼前的人和为将来打算的人,勤俭的人和挥霍的人,有产者和无产者。
那些通过劳动的途径勤俭节约而成为资本家的人又会开创其他工作。资本在他们手中积累起来,他们雇佣其他人为他们工作。由此,商业和贸易就出现了。
勤俭的劳动人民建造房屋、仓库和工厂。他们开办用机器来从事生产的制造业。他们建造轮船并航行到世界各地。他们把资本集中起来用于建设铁路、港口和码头。他们开办煤矿、铁矿和铜矿;安装抽水机保持水的清洁。他们雇佣大批工人开矿铺路,使社会的就业人数突飞猛进。
所有这一切都是勤俭的结果。它是节省金钱并把它用于为社会造福的计划的结果。挥霍浪费之徒没有为世界的进步贡献一个子儿。他花光了他所获得的收入,无法帮助任何人、无论他赚多少钱,他的社会地位也不会有任何改观。他从不会节俭地使用自己的资源。他总是向别人求助。实际上,他是那些勤俭者们的天生奴仆。
B. 东西方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有何异同
中国神话很零散,希腊神话有严密得体系。西方式以宙斯为中心的庞大的神的家族。
中国神话:
我国神话论及人类起源的有数种,比较早的说法是《淮南子精神篇》:“有二神(阴、阳二神)混生,经天营地……类气为虫(混浊的气体变成虫鱼鸟兽),精气为人(清纯的气体变成人)”。这种说法并未受多大重视。
晚一点的说法则指盘古垂死化为万物之时,身上的寄生虫变为人类。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盘古)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人)”。此种说法也没有流传开来。
另一种说法是指人类由黄帝所造,然后由其他的神上骈和桑林赋予四肢五官,见《淮南子说林篇》:“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
这种说法很有趣,和日耳曼所述的很相似,可惜上骈和桑林是什么样的神,在其他古籍中并无叙述,徒留一个谜。
西方神话:
1、呼唤而出
埃及神话说人类是神呼唤而出的。自古以来,埃及一直是个神秘之地,它是所有古老国家中最自我封闭的,它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的文明很难对她发生影响,因此它的人类起源的说法也和别的民众不同。
埃及人认为远在埃及于世界上出现之前,全能的神就已存在,他创造了天地的一切,他呼唤“苏比“,就有了风;呼唤“泰富那“,就有了雨;呼唤“哈比“,尼罗河就流过埃及,他一次次呼唤,万物一件件出现,最后,他道出“男人和女人“,转眼间,埃及就住满许多人。
造物工作完成,努就将自己变成男人外形,成为第一位法老王,统治大地人类,开创安和繁荣景象。
2、原本存在
人类原本就存在着的神话,散见於北美印第安人和新西兰毛利人。印第安人神话中说到神创造天地,然后从地下带领人类上来,生活在大地上。
毛利人的神话说“兰奇“和“巴巴“是天和地,是万物源头,当时天和地未分开,四下漆黑,其儿子渴望得到光明,便用力将天地推开,光明於是出现,一向藏在黑暗中的人类便被发现,原来他们也是天地所生。
3、植物变的
认为人类是植物所变的为日耳曼神话,它说天神欧丁 (ODIN) 有一天和其他的神在海边散步,看到沙洲上长了两棵树,其中一棵姿态雄伟,另一棵姿态绰约,於是下令把两棵树砍下,分别造成男人和女人,欧丁首先赋予生命,其他的神分别赋予理智、语言、血液、肤色等,成为日耳曼的祖先。
4、动物变的
人类是由动物变的之神话相当常见。在澳洲神话中说人是蜥蜴变的;美洲神话则说人是山犬、海狸、猿猴等变的;希腊神话也说某族人是天鹅变的,某族人是牛变的。
我们由这种“动物变人“的神话中,可以发现很接近进化论的说法,尤其是美洲神话中说人是猿猴变的,就完全与进化论相吻合,这种巧合,很耐人寻味。
(2)商业法则创造一个东西然后亲手杀死它扩展阅读:
经典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女娲造人
宇宙之卵漂浮在永恒空间之中,它包括两个反作用力:阴和阳。经过无数次轮回,盘古诞生了,宇宙之卵中较重的部分——阴下落形成了地面,较轻的部分——阳上升形成了天空。
盘古担心天和地再次融合在一起,就用手脚支撑着天和地,他每天长高10英尺,1.8万年之后天空已有3万英里高,盘古的任务完成后也就死亡了,他的身体部分变成了宇宙的基本物质。
女神女娲非常寂寞,她从黄河水中捞出泥巴来制作泥人,这样第一个人类出现了,随后她用树枝蘸上泥巴向地面上甩,无数个小泥点形成了多个人类。
日本神话:地球是个孤岛
天神创造了两个兄妹:哥哥伊奘诺尊和妹妹伊奘冉尊,他们站在原始海洋的一个漂浮桥梁上,使用天神的珠宝长矛在原始海洋中搅拌形成了第一个岛Onogoro,在这个岛上,他们兄妹结婚生活。
天神对此责怪他们违反协议,这两位夫妇便开始用珠宝长矛在原始海洋中形成了日本岛和许多神灵,然而在诞生火神时,伊奘冉尊死亡了,伊奘诺尊十分悲痛跟随伊奘冉尊的灵魂来到由Yomi掌管的地狱,伊奘冉尊吃下了Yomi的食物不得再次超生。
当伊奘诺尊突然看到伊奘冉尊腐烂的尸体时异常惊惧并开始逃离,伊奘冉尊的灵魂非常愤怒便一直追赶伊奘诺尊。最终,伊奘诺尊从地狱洞窟中逃脱出来,他将自己与一块巨石捆在一起,永久地与死亡进行分离,他不想再去地狱。
印度神话:宇宙论与梵天
在最早的吠陀梵语的吠陀经中描述了古印度神话,无比巨大的神灵普鲁沙长着数千个头、眼睛和脚,他包裹着整个地面,他的十根手指延伸可以扩展空间。
当天神们向普鲁沙献出祭品时,普鲁沙身体上生成清澈的黄油,这些黄油形成了鸟类和动物。后来普鲁沙的身体转变为世界万物的基础,以及形成火神阿格尼、主管雷雨及战争的天神因陀罗等。
同时,从他的身体上建立了印度社会的四个等级:牧师、武士、平民和仆人。根据之后的历史发展,三位一体的宇宙最高永恒实体梵天出现了,他是一切众生之父,此外,三位一体的天神还包括守护之神毗瑟挐和破坏神施瓦。
梵天创造了宇宙万物,并持续了43.2亿年,之后破坏神施瓦摧残了宇宙秩序,并开启了新的循环,使每个人得到了松缓,当前的宇宙循环状态还有数十亿年才能结束。
希腊神话和天神之争
公元前8世纪希腊诗人赫西奥德所记述的神话史诗中,原始宇宙的混沌状态起始于最早的神灵,包括大地女神盖亚,盖亚创造了优利纳斯,优利纳斯掌管天空,并保护盖亚,他与盖亚生育了许多天神和怪物,其中包括长着50个头和一百只手的赫卡同刻伊瑞斯,眼睛有车轴大小的独眼巨人。
盖亚与优利纳斯共生育了6个儿子和6个女儿。优利纳斯非常不喜欢几个相貌怪异的儿女,便将他们监禁在塔尔塔罗斯。对此,大地女神盖亚非常愤怒,她将一个巨大的镰刀给了自己最年轻的儿子克罗诺斯,并告诉他相应的谋杀优利纳斯的计划。
当优利纳斯接近盖亚试图亲热时,最年轻的儿子克罗诺斯突然冲出来将优利纳斯的生殖器割下,当优利纳斯的血液流在地上,形成了巨人族怪物和复仇女神。
犹太教和基督教共同的神话:亚当和夏娃
犹太教《旧约》和基督教《圣经》包含了两个神话起源故事,这两个故事被现今的犹太教和基督教所认可信仰。在第一个神话故事中,上帝用他的话语,在6天的时间里,创造了天空、陆地、行星、太阳和月亮、包括人类的所有动物。第7天上帝进行休息,凝视着自己的成果感到十分欣慰。
在第二个神话故事中,上帝在地面上创造了第一个人类——亚当,上帝为亚当创造了一个伊甸园让他无忧无虑地生活,但是禁止他吃下伊甸园树上结的果实,这些果实来自善良和邪恶意识之树。
亚当的生活太寂寞孤单,于是上帝从亚当身体上抽出一根肋骨创造了第一个女人夏娃,是他骨中骨肉中肉,来陪伴他。一条会说话的大毒蛇(代表撒旦魔鬼)诱惑说服夏娃吃了禁果,之后夏娃又说服亚当也吃下了禁果。
作为一个被造者,没有听造物主的话,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当仁慈的上帝发现此事后,就驱除亚当和夏娃永远离开伊甸园,让他们在地上繁衍生息。
挪威神话:巨人始祖之死创造万物
在挪威神话中,地球出现之前曾是两个世界:“Muspell”是一个火焰炽热的大陆;“Niflheim”是一个冰冻的大陆。
当Niflheim的冰冷与Muspell的炽热之火接触之后,巨人始祖和巨型圣牛奥尔胡玛拉解冻复活过来,圣牛奥尔胡玛拉用牛乳哺育天神鲍尔和他的妻子,这对天神生育了布里,布里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后来进行叛变并杀死了巨人始祖。
巨人始祖死后,他尸体上的肉形成了土地;骨骼形成了山脉;头发形成了树木;血液形成了江河湖泊,巨人始祖被挖空的头骨形成了布满星星的天空。
远古波斯信仰:拜火教神话
波斯神话中至高之神阿胡拉·马兹达创造了世界,阿尔布兹山脉生长了800年终于接触到了天空,雨水从阿尔布兹山顶流下形成了瓦卡什海和两条主要的河流。世界上第一个动物是生活在Veh Rod河旁的白色公牛,然而波斯恶神安格拉·纽曼将这只白色公牛杀死。
之后太阳净化人类的种子长达40年之久,种子种下结出了大黄叶柄植物,这个植物成长后就成为最早的人类伴侣玛什耶和玛什耶那。
在拜火教神话中,至高之神阿胡拉·马兹达与恶神安格拉·纽曼之间的战斗共持续了12000年,在第一个3000年里,阿胡拉的光明世界与安哥拉的黑暗世界并存,最早的人类也经受着邪恶黑暗的诱惑误导。
恶神安格拉并没有像杀死白色公牛那样杀死玛什耶和玛什耶那,而是误导他们俩人对安格拉进行崇拜信仰。
经过50年之后,玛什耶和玛什耶那生育了一对孩子,然而在恶神安格拉的诱导下,这对伴侣却将自己的两个孩子吃了。之后,至高之神阿胡拉恢复了玛什耶和玛什耶那的善良本性,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生,他们最终成为早期人类。
巴比伦神话:魔力女神死后造就天与地
埃利什与水神阿普苏和蒂马特产卵生育了数代天神,这些晚辈天神中伊阿是长兄,他的身边有许多个弟弟。然而,这些年纪不大的小天神很吵闹,让阿普苏和蒂马特无法入睡,于是阿普苏密谋策划要杀死这些小天神,然而消息不胫而走,伊阿抢先动手首先将阿普苏杀死。
蒂马特得知噩耗后发誓要进行报仇,她创造了许多怪物,其中包括:疯狗、蝎人、半牛人和巨龙等。伊拉和女神达姆基娜创造了马杜克,马杜克成为了伊拉和达姆基娜的保护武神,在马杜克和蒂马特的恶战中,马杜克用一支箭射中了蒂马特的心脏。
马杜克将蒂马特的身体撕成两半,创建了天与地,之后马杜克创造了人类,让人类去做天神不愿做的苦力差事,如:耕作和商业买卖等。
远古埃及神灵:世界开始于混沌状态
在埃及古代神话中,最初世界是混沌无序的。天神阿图姆希望自己具有灵魂和肉体,之后他创造了一座小山,否则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他没有立足之地。
阿图姆是一个没有性别的天神,他的眼睛能看到一切事情。他从嘴里吐出一个儿子舒——空气之神;然后又吐出了一个女儿特夫努特——湿气女神。
他们两个天神负责重新改变宇宙混沌状态的任务,舒和特夫努特建立了土地之神格布和天空之神努特,起初格布和努特互相缠绕在一起,但是格布将努特举了起来,逐渐新的世界秩序建立了起来,但是舒和特夫努特消失在黑暗之中。
阿图姆挖出了自己的眼睛用来寻找舒和特夫努特,最后舒和特夫努特再次返回到阿图姆的身边,阿图姆十分高兴,眼泪激动得流了下来,当每滴眼泪落在地面上就形成了一个人类。
古代墨西哥血腥的阿兹特克族神话
阿兹特克族神话中地球母亲是科特利卡尔,这个名字是“蛇裙”的意思,在神话中她被描述得很可怕,她戴着一个由人手和心脏组成的项链,她的裙子是多条毒蛇盘绕在一起。
地球母亲特利卡尔最初体内注入一把黑曜石刀怀孕生育了月亮女神科由尔齐圭,后来又生育了400个儿子,变成了南部天空的群星。
之后天空中飘落一个长着羽毛的球状物,科特利卡尔发现并将这个球系在自己腰间,却导致自己再一次怀孕。
这次意外怀孕使月亮女神科由尔齐圭和400个儿子十分震惊和愤怒,然而在科特利卡尔肚子中的胎儿正是战争和太阳之神胡特兹罗普特利(Huitzilopochtli),他从母亲的子宫里跳出,他刚一出生就身披盔甲,很快他就长大了。
胡特兹罗普特为了安慰母亲科特利卡尔,攻击了月亮女神科由尔齐圭,在火蛇的协助下杀死了她,胡特兹罗普特将她的头颅割下来抛向天空,这颗头颅变成了天空中的月亮。
C. 连蚂蚁都不舍得踩死的唐僧,却亲手杀死了哪一个人
唐僧杀死了杀父仇人刘洪,刘洪是《西游记》中的人物。本是船夫,因见财起意,伙同李彪谋害陈光蕊,并霸占了陈光蕊的妻子殷温娇,冒名顶替做了江州知府。后来陈光蕊的儿子玄奘长大,替父报仇,带兵捉住了刘洪和李彪,李彪被枭首示众。刘洪则被带到洪江渡口先年打死陈光蕊的地方。
在现在很多播出的有关于《西游记》的电影或者电视剧中,唐僧的形象一直都是慈悲为怀的,对于世间万事万物的生命都十分尊重,而且极其厌恶杀生。我就记得小时候动画片里的一个画面,那就是有蚂蚁爬到唐僧身上了,普通人或许就直接捏死了,但唐僧就没有,相反他还十分小心的把蚂蚁拿下来然后放它走了。后来他收徒,厌恶悟空手段粗鲁,胡乱打杀,还经常念紧箍咒,甚至还想将悟空逐出师门。
尤其是在打白骨精的时候,唐僧不相信悟空,认为悟空野性难训这段,真的是气坏了一帮子喜欢大圣的观众。但是,毫无疑问,唐僧不喜杀生的形象就这样给定格了。不过,不谈现在被改编的影视剧,其实我们熟悉的连蚂蚁都舍不得杀的唐僧,曾经也杀过一个人。
D. 有一个欧美电影一大帮学生在路上车胎爆了,遇到一个半鬼得东西,后来一对父子杀死了它
《惊天食人族》
E. 由于我明天要在班上演讲!希望大家多帮帮我收集爱因斯坦的资料!
成长履历
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爱因斯坦(Einstein)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班霍夫街135号。父母都是犹太人。父名赫尔曼·爱因斯坦,母亲波林·科克。
1884年,5岁,爱因斯坦对袖珍罗盘着迷。
1885年,爱因斯坦开始学小提琴。
1886年,爱因斯坦在慕尼黑公立学校(CouncilSchool)读书;在家里学习犹太教的教规。
1888年,爱因斯坦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在学校继续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仪式。弗里德曼是指导老师。
1889年,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
1891年,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学(Euclidean geometry),感到狂热的喜爱,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1892年,开始读康德(ImmanuelKant)的著作。 1895年,自学完微积分(calculous)。
1896年,获阿劳中学毕业证书。10月,进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
1899年10月19日,爱因斯坦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
1900年8月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
1901年,3月21日取得瑞士国籍。在这一年5-7月完成电势差的热力学理论的论文。
1904年,9月由专利局的试用人员转为正式三级技术员。
1905年3月发展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4月向苏黎世大学提出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博士学位。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
1906年4月晋升为专利局二级技术员。11月完成固体比热的论文,这是关于固体的量子论的第一篇论文。 1908年10月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
1909年10月离开伯尔尼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
1910年10月完成关于临界乳光的论文。
1912年提出“光化当量”定律。
1913年 12月7日在柏林接受院士称号。
1914年 4月6日,从苏黎世迁居柏林。
1915年 11月提出广义相对论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并且成功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运动。
1916年 3月完成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5月提出宇宙空间有限无界的假说。8月完成《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总结量子论的发展,提出受激辐射理论。
1919年 爱因斯坦的理论被视为“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12月,接受德国唯一的名誉学位:罗斯托克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
1921年 4月2日—5月30日,为了给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的创建筹集资金,同魏茨曼一起首次访问美国。
1922年 1月完成关于统一场论的第一篇论文。7月受到被谋杀的威胁,暂离柏林。10月8日,爱因斯坦和艾尔莎在马赛乘轮船赴日本。沿途访问科伦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11月9日,在去日本途中,爱因斯坦被授予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1月17日-12月29日,访问日本。
1923年 7月,到哥德堡接受1921年度诺贝尔奖金。12月,第一次推测量子效应可能来自过度约束的广义相对论场方程。
1924年 发现了“波色-爱因斯坦凝聚”。
1926年 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
1928年 是年1月,被选为“德国人权同盟”(前身为德国“新祖国同盟”)理事。
1929年 3月,50岁生日,躲到郊外以避免生日庆祝会。6月28日获“普朗克奖章”。
1930年是年12月11日~1931年3月4日,爱因斯坦第二次到美国访问,在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讲学。
1932年 7月,同弗洛伊德通信,讨论战争的心理问题;号召德国人民起来保卫魏玛共和国,全力反对法西斯。
1933年 1月30日,纳粹上台。
3月10日,在帕莎第纳发表不回德国的声明,次日启程回欧洲。
3月20日,纳粹搜查他的房屋,他发表抗议。后他在德国的财产被没收,著作被焚。
1935年 5月,在百慕大正式申请永远在美国居住。是年,为使诺贝尔奖金(和平奖)赠予被关在纳粹集中营中的奥西茨基,而四处奔走。 1937年 3月声援中国“七君子”。
1938年 9月,给五千年后的子孙写信,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表示不满。
1939年 8月2日,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抓紧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国抢先掌握原子弹。
1940年 5月22日致电罗斯福,反对美国的中立政策。
10月1日取得美国国籍。
1943年 5月,作为科学顾问参与美国海军部工作。
1944年 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以600万美元拍卖1905年狭义相对论论文手稿。
1947年 继续发表大量关于世界政府的言论。
1949年 1月,写《对批评的回答》,对哥本哈根学派在文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哲学家—科学家》中的批判进行反批判。
1950年 2月13日发表电视演讲,反对美国制造氢弹。3月18日,在遗嘱上签字盖章。
1951年 连续发表文章和信件,指出美国的扩军备战政策是世界和平的严重障碍。
1952年 11月以色列第1任总统魏斯曼死后,以色列政府请他担任第2任总统,被拒绝。
1954年 3月被美国参议员麦卡锡公开斥责为“美国的敌人”。
1955年 4月18日1时25分在医院逝世。 漫长艰难的探索广义相对论建成后,爱因斯坦依然感到不满足,要把广义相对论再加以推广,使它不仅包括引力场,也包括电磁场。他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统一场论。
1925年以后,爱因斯坦全力以赴去探索统一场论。开头几年他非常乐观,以为胜利在望;后来发现困难重重,他认为现有的数学工具不够用;
1928年以后转入纯数学的探索。他尝试着用各种方法,但都没有取得具有真正物理意义的结果。
1925年-1955年这30年中,除了关于量子力学的完备性问题、引力波以及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以外,爱因斯坦几乎把他全部的科学创造精力都用于统一场论的探索。
1937年,在两个助手合作下,他从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进一步揭示了空间——时间、物质、运动之间的统一性,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重大发展,也是爱因斯坦在科学创造活动中所取得的最后一个重大成果。 在统一场理论方面,他始终没有成功,他从不气馁,每次都满怀信心底从头开始。由于他远离了当时物理学研究的主流,独自去进攻当时没有条件解决的难题,因此,同20年代的处境相反,他晚年在物理学界非常孤立。可是他依然无所畏惧,毫不动摇地走他自己所认定的道路,直到临终前一天,他还在病床上准备继续他的统一场理论的数学计算。 全人类命运的关注者 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也热爱人类。他没有因为埋头于科学研究而把自己置于社会之外,一直关心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并为之顽强、勇敢地战斗。他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自己正是这样去做的。
1914年4月,爱因斯坦接受德国科学界的邀请,迁居到柏林,8月即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虽身居战争的发源地,生活在战争鼓吹者的包围之中,却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9月,爱因斯坦参与发起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在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成员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转入地下的情况下,爱因斯坦仍坚决参加这个组织的秘密活动。 10月,德国的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鼓吹德国高于一切,全世界都应该接受“真正德国精神”。在“宣言”上签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当时德国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等。就连能斯脱、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签了字。当征求爱因斯坦签名时,他断然拒绝了,而同时他却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一举动震惊了全世界。
1917年,列宁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爱因斯坦热情地支持这个伟大的革命,赞扬这是一次对全世界将有决定性意义的、伟大的社会实验,表示:“我尊敬列宁,因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牺牲精神,全心全意为实现社会正义而献身的人。我并不认为他的方法是切合实际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象他这种类型的人,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
1918年11月,德国工人和士兵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鼓舞下,发动起义,推翻了德皇威廉二世下台第三天,爱因斯坦即给他的母亲连续写了两张明信片,欢呼“伟大的事变发生了……亲身经历了这个事变是多么荣幸!” 在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期,爱因斯坦基本上是一个绝对的和平主义者。但是,侵略和掠夺战争不断发生的现实,打破了他那美好的梦想。特别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日益法西斯化,使爱因斯坦意识到新的野蛮战争不可避免,促使他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他明确表示:“当法律和人类尊严必需保卫时,我们一定要战斗。自从法西斯的危险到来后,现在我不再相信绝对的被动的和平主义是有效的了。只要法西斯主义统治欧洲,那就不会有和平。” 由于爱因斯坦的进步活动,又因为他是犹太人,因而被德国纳粹分子列为重要的迫害对象,幸而他1932年底离开德国到美国讲学,才未遭毒手。他在柏林的住屋被查抄和捣毁,他的财产被没收,他的著作被焚毁,纳粹还悬赏二万马克要杀害他。面对纳粹分子暗杀的危险,爱因斯坦没有丝毫的畏惧,而是更坚定地战斗。当他的挚友劳厄写信劝他对政治问题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大声疾呼,指出法西斯就意味着战争,和平必须用武装来保卫,呼吁美国人民起来同法西斯作斗争。 当爱因斯坦后来从无线电广播知道美国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杀伤许多平民时他感到非常痛心。他后来写了一封告美国公民书,说:“我们将此种巨大力量解放的科学家们,对于一切事物都要优先负起责任,必须限制原子能绝对不能使用来杀害全人类,而是用来增进人类的幸福方面。”
1955年,爱因斯坦与罗素联名发表了反对核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在1949年爱因斯坦写了一篇《为什么要社会主义?》的论文。在这里,他提出了现在看来还是正确的看法!“计划经济还不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身可能伴随着对个人的完全奴役。社会主义的建成,需要解决这样一些极端困难的社会——政治问题,鉴于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高度集中,怎样才有可能防止行政人员变成权力无限和傲慢自负呢?怎样能够使个人的权利得到保障,同时对于行政权力能够确保有一种民主的平衡力量呢?”
巨星陨落 1955年4月18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
【轶事】 ■爱因斯坦逃学记 1895年春天,爱因斯坦已16岁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岁以前离开德国才可以不必回来服兵役。由于对军国主义深恶痛绝,加之独自一人呆在军营般的路易波尔德中学已忍无可忍,爱因斯坦没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决定离开德国,去意大利与父母团聚。 但是,半途退学,将来拿不到文凭怎么办呢?一向忠厚、单纯的爱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个自以为不错的点子。他请数学老师给他开了张证明,说他数学成绩优异,早达到大学水平。又从一个熟悉的医生那里弄来一张病假证明,说他神经衰弱,需要回家静养。爱因斯坦以为有这两个证明,就可逃出这厌恶的地方。 谁知,他还没提出申请,训导主任却把他叫了去,以他败坏班风,不守校纪的理由勒令退学。爱因斯坦脸红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能离开这所中学,他都心甘情愿,也顾不得什么了。他只是为自己想出一个并未实施的狡猾的点子突然感到内疚,后来每提及此事,爱因斯坦都内疚不已。大概这种事情与他坦率、真诚的个性相去太远。
■拒绝出任以色列第二任总统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诞生,但不久以色列与周围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便爆发了。已经定居在美国十多年的爱因斯坦立即向媒体宣称:“现在,以色列人再不能后退了,我们应该战斗。犹太人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在一个对他们存有敌对情绪的世界上生存下去。”1952年11月9日,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逝世。在此前一天,就有以色列驻美国大使向爱因斯坦转达了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的信,正式提请爱因斯坦为以色列共和国总统候选人。当日晚,一位记者给爱因斯坦的住所打来电话,询问爱因斯坦:“听说要请您出任以色列共和国总统,教授先生。您会接受吗?”“不会。我当不了总统。”“总统没有多少具体事务,他的位置是象征性的。教授先生,您是最伟大的犹太人。不,不,您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由您来担任以色列总统,象征犹太民族的伟大,再好不过了。”“不,我干不了。” 爱因斯坦刚放下电话,电话铃又响了。这次是驻华盛顿的以色列大使打来的。大使说:“教授先生,我是奉以色列共和国总理本·古里安的指示,想请问一下,如果提名您当总统候选人,您愿意接受吗?”“大使先生,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关于人,我几乎一点也不了解。我这样的人,怎么能担任总统呢?请您向报界解释一下,给我解解围。” 大使进一步劝说:“教授先生,已故总统魏茨曼也是教授呢。您能胜任的。”“魏茨曼和我不是一样的。他能胜任,我不能。”“教授先生,每一个以色列公民,全世界每一个犹太人,都在期待您呢!” 爱因斯坦的确被同胞们的好意感动了,但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委婉地拒绝大使和以色列政府,又不使他们失望,不让他们窘迫。不久,爱因斯坦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出任以色列总统。在爱因斯坦看来,“当总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他还再次引用他自己的话:“方程对我更重要些,因为政治是为当前,而方程却是一种永恒的东西。”
■爱因斯坦怎样走近中国? 早在1919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开始介绍到中国,特别是通过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给中国学术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因斯坦本人的目光也曾一次次地投射到古老而陌生的中国,1922年冬天,他应邀到日本讲学,往返途中,两次经过上海,一共停留了三天,亲眼看到了处于苦难中的中国,并寄予深切的同情。他在旅行日记中记下“悲惨的图象”和他的感慨:“在外表上,中国人受人注意的是他们的勤劳,是他们对生活方式和儿童福利的要求的低微。他们要比印度人更乐观,也更天真。但他们大多数是负担沉重的:男男女女为每日五分钱的工资天天在敲石子。他们似乎鲁钝得不理解他们命运的可怕。”“爱因斯坦看到这个在劳动着,在呻吟着,并且是顽强的民族,他的社会同情心再度被唤醒了。他认为,这是地球上最贫困的民族,他们被残酷地虐待着,他们所受的待遇比牛马还不如。”(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20、21页)十几年后(1936年),爱因斯坦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与前来年进修的周培源第一次个别交谈时就说:“中国人民是苦难的人民。”他的同情是真挚的、发自内心的,不是挂在嘴上,而是付诸行动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从东北作为突破口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当时的国际社会却表现出无奈和无能,当年11年17日,爱因斯坦公开谴责日本侵略东三省的行径,呼吁各国联合起来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可惜回音空荡。1932年10月,“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毛泽东语)、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时已被开除出党)在上海被捕,他和罗素、杜威等具有国际声望的知识分子联名致电蒋介石,要求释放。1937年3月,主张抗日的沈钧儒、章乃器、王造时、史良等“七君子”锒铛入狱后,他又联合杜威、孟禄等著名知识分子通电援救,向国民党当局施加道义的压力。1938年6月,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他还和罗斯福总统的长子一同发起“援助中国委员会”,在美国2000个城镇开展援华募捐活动。 爱因斯坦是真正的世界公民,他的爱是没有国界的,他对中国的感情没有任何功利色彩,完全建立在人类的同情心和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之上。他的思想也对中国日益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不久,还在读初二的少年许良英就是他的热情崇拜者,希望长大了做一个像他那样的科学家。1934年,爱因斯坦的文集《我的世界观》在欧洲出版,几年后(1937年抗战前夕)就有了中译本,是留学法国的物理学教授叶蕴理根据法文译本转译的,由于国难当头,这本书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响,但青年许良英在1938年上大学前有幸买到了一本,并认真精读了一遍,深受启发,开始严肃地思考人生的意义、人与国家的关系等问题,爱因斯坦的许多至理名言令他终生难忘,爱因斯坦的形象在他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1955年,爱因斯坦去世后,许良英和周培源都曾发表长篇悼念文章。不幸的是1968年到1976年的8年间,爱因斯坦在中国竟成了“本世纪以来最自然科学领域中最大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四人帮”掀起了一场荒诞的批评爱因斯坦运动,好在多数科学家不予理睬,实际上进行了抵制。1979年,北京还隆重举行了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的纪念大会。
F. 商业世界里有哪些商业定律
1、摩尔定律:让我们一同来倾听一位亿万富翁对于摩尔定律的感悟。风险投资公司SequoiaCapital的缔造者唐·瓦伦丁将摩尔定律视为商务运作的关键所在。他的公司曾向苹果、EA、思科、雅虎以及Google等多家高科技公司进行投资。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秘诀的时候,他坦率地表示:“十分简单,我只是遵从摩尔定律,并且对随之而来的结果进行一些猜测而已。”今年的4月份正好是摩尔定律的40周年纪念。1965年,戈登·摩尔(3年之后他亲自参与了英特尔公司的建立)首次提出:硅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将会以每年一倍的速度翻番。到了1975年,摩尔先生将一年的周期改为了两年,而摩尔定律从那以后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芯片业发展的圣经。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摩尔定律适用的范围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芯片,从个人电脑到手机产品,再到音乐播放器,几乎任何与高科技沾边的产品都适用于摩尔定律,在保持售价不变的前提下,产品性能翻番的周期也逐渐演变成为了18到24个月。正是通过对于摩尔定律的信任,唐·瓦伦丁在个人电脑、游戏、以及搜索引擎等不同领域都取得了成功。 2、摩尔定律边际定律:此条定律表示,在保持同等性能的前提下,数字产品的售价以每年30%到40%的幅度下滑。这条定律也可以解释为何用户手中价值299美元的Treo650牌电脑在性能方面可以媲美1988年售价达到3500美元的康柏电脑产品。
3、安迪比尔定律: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次电脑大会上,有人表示:“安迪提供什么,比尔拿走什么。”换句话说,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格罗夫一旦向市场推广了一种新型芯片产品,微软CEO比尔盖茨就会及时地升级自己的软件产品,吸收新型芯片的高性能。摩尔定律的效能保证了新型软件不断出现在市场上,然而通常新软件只不过是表面的提升而已,不过随着硬件技术的提升,软件技术也会在某一时刻达到飞跃的效果,例如上世纪80年代的图形计算和上世纪90年代的网络浏览,今天的搜索引擎,下一个该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它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4、梅特卡夫定律:这条定律是用以太网络的发明人罗伯特·梅特卡夫的名字命名的。定律表示,网络的有用性(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平方数增加而增加。换句话说,某种网络,比如电话的价值随着使用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5、吉尔德定律:胜利者浪费定律。数字时代3大思想家之一的乔治·吉尔德在《福布斯》创刊之前的几年就曾经提出了著名的吉尔德定律。他说,最为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是价格最低的资源将会被尽可能地耗费,以此来保存最昂贵的资源。在蒸气机出现的时代,因为蒸气机的成本已经低于当时传统的运输工具马匹,因此聪明的商人开始了蒸气机的使用。如今最为廉价的资源就是电脑以及网络带宽资源,并且随着摩尔定律的生效,两者的价格还呈现出飞速的下滑趋势。Google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公司服务器产品达到了大约12万台,支撑起了搜索引擎的整个网络架构,然而在成本相对较高的人力资源方面Google公司却显得十分吝啬,如今公司的员工总数还不到3500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公司每年的销量却达到了50亿美元。
6、李嘉图定律:经济形式越明朗,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定律的作用就越明显。商务互联网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也是自从比较优势定律被提出以来最大的一个“窗口”。当然这也意味着,如果贵公司的表现实在糟糕的话,整个世界都会知道的。
7、里斯顿定律:这条定律的名称来自已故的沃尔特·里斯顿。一位银行金融界的巨头。在1992年里斯顿一本名为《thetwilightofsovereignty》的书中,他就曾经预言了电子网络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主要影响。里斯顿表示,如果被给予自由和光的速度,资本(包括金钱和构想)将去向它想去的地方,留在它被很好对待的地方。如果很好地理解了里斯顿定律,我们将可以很好地预测出未来国家和公司的兴衰大势。
8、拉夫尔曲线定律:上世纪70年代,年轻的经济学家亚瑟·拉夫尔提出了这一创造性的定律。在某些情况下,随着收取税金比率的降低,您可以得到的税金总额却相反会增加。这条定律表明,税率的降低可以使得业务或者工作人员变得更有生产力,进而商务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拉夫尔定律很好地解释了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以及如今印度的繁荣,东欧表现超越西欧等现象。
9、杜拉克定律:听起来也许十分奇怪,不过如果从你的字典中将“成就”这个字眼剔除,换以“贡献”的话,那么您最终可以在您的事业中取得真正的“成就”。这番话来自于管理奇才彼得·杜拉克先生。对于“贡献”的追求可以保证精力被投放在最需要的地方,比如您的用户、雇员或者股东。
10、奥格威定律:如果进行评选的话,我会选戴维·奥格威为20世纪最伟大的广告创意专家。奥格威是Ogilvy&Mather公司的创造者(如今WPP公司的一部分),他曾经撰写了一本名为《OgilvyonAdertising》的著作。在书中,奥格威先生写到:在任何一位O&M公司任职的领导都会接到他送出的一个俄罗斯嵌套娃娃,在打开嵌套娃娃时他们会发现其中又是一个小一些的嵌套娃娃,就这样一层一层,在最后一个很小的娃娃里面是一张纸条,上边写着“如果我们只是雇佣那些不如我们的雇员,公司将逐渐成为侏儒,不过如果我们雇佣的员工总是要超越我们本身,有朝一日公司会成为巨人。”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奥格威先生就理解了商务以人为本的道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道理显得越来越正确。
G. 亲们帮帮忙啦~~~~帮我找下关于2080法则(巴莱多定律)的案例~~~ 不要理论性的东西。
在网上查一下“长尾理论”的电子书,就把2个对立的理论都包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