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郎志万死在哪儿注:他是法国著名科学家!
保罗·朗之万
(法语:Paul
Langevin)
1946年12月19日在巴黎逝世
⑵ 朗志万是哪个国家的
1、朗志万也译作朗之万。是法国物理学家。
2、人物简介
保罗·朗之万(Paul Langevin,1872~1946)法国物理学家。
主要贡献有朗之万动力学及朗之万方程。 Langevin在民国时期的资料中常译为郎之万[1] [2] ,但现今台湾也有译为“朗”的。郎之万为法共党员。强烈反对纳粹,因而在维希政府时期声望大受影响,但法国光复后声望得到恢复。1931年来过中国考察,对中国抗战抱支持态度。
⑶ 居里夫人的女儿为什么姓郎之万
郎之万是居里夫人后来的情夫,和居里夫人生下小女儿之后就分手了。但是这个女儿姓名还是保留了郎之万。
科学家故事供参考:
在居里夫人第二次获得炸药奖之前,居里先生被马车撞到,车上载的六吨货物落下来砸了脑袋,去世了。
寡居的居里夫人跟居里先生的学生,小她5岁的郎之万相恋了,确切的说是不是名正言顺,为什么说不是名正眼熟呢?因为郎之万是有老婆的。
说起这郎之万,也是科学史上的牛人,名师出高徒,法国著名物理学家,法共党员。但是娶了个陶瓷工人的女儿,特彪悍,特暴躁,跟郎之万没什么共同语言,瞧不起郎之万,嫌郎之万的研究变不出来现钱,没事还喜欢拿陶瓷砸郎之万的脑袋玩。
当她发现郎之万的频繁外出和不定的行踪以后,起了疑心,授意自己的哥哥潜入郎之万的实验室,撬开抽屉,偷走了居里夫人给郎之万的所有情书,送到巴黎各大报社公布。。。
如果是情书里光是一些情绵绵肉麻麻的话,公众也许会觉得这是一对才子佳人啊,应该让他们在一起。但是,居里夫人的情书里表达了强烈的性需求,并且试图满足它们。因而被法国人称为“波兰荡妇”。那时候居里夫人正40出头,如狼似虎的年纪。
公众舆论来势汹汹,愈演愈烈。居里夫人的寓所开始有人袭击,他们用石头砸她的窗户,声称要她滚出法国。44岁的居里夫人陷入了身败名裂的人生低谷。。
最终,他们还是没能在一起,郎之万也没有离婚,后来朗之万换了个情人,这次是个没身份没地位的小秘书,于是浪漫的法国人就接受了。
⑷ 法国科学家朗之万与居里夫人有什么联系
朗之万,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共产党人士,和同时期的爱因斯坦是非常好的朋友,生于1872年1月23日的法国巴黎,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读的学校有巴黎市立高等工业物理化学学校、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剑桥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学成后曾在法兰西学院,巴黎大学任教,于1946年12月19日逝世。朗之万的轶事有很多,作为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以朗之万动力学,朗之万方程闻名于世,他的顺磁理论研究,次级X射线理论,军事潜艇回声定位的实际应用,都非常有成就。
⑸ 居里夫人给郎之万的信
大致只能找到一些段落,例如:
1、“我们两人极有缘分,只要有一小块肥沃的土地,便能发展出来。
过去我们有时也感到此点,可是直到我在悲叹自己塑造的人生时,我俩面对面单独相处,才充分体会到这一事实。那时你也才找到在你家里完全找不到的感觉。”
2、“把我们俩拉合在一起的是一种强烈的本能。”
你觉不觉得,毁灭一份真挚而深刻的感情,像是令自己珍爱的孩子死去一般?我们眼看着那份感情滋长,有时候毁掉它比失去孩子更加不幸,不是吗?”
3、“‘万事万物,不都是从这样的感情来的吗?我认为这是我们所有一切的根源——和谐的工作关系、密切坚贞的友谊、生活的勇气,甚至最美的爱情’。”
4、“你首先要做的是回到自己的卧室。我答应不再责难你,你可以相信我。我完全信任你的意向,可是我担心无法预见的事情——例如对方号啕大哭,令你无可抗拒;或用诡计让你使她在怀孕。
如果她再怀孩子,我们就一定要分手了,因为我不能接受这份耻辱。你的妻子若明白这一点,一定会加以利用。所以我求你别再睡在她的床上,不要让我等太久了。”
(5)朗志万是那国发明家扩展阅读
居里夫人与郎之万的故事
1906年4月皮埃尔被马车撞死了,可怜居里夫人39岁时就成了遗孀。
这件事对她的打击太大了,从此家庭和事业的两付重担都要她一个人来承担。可以想象她肯定非常痛苦,因为据说她有时会给亡夫写发不出去的信。
但是,后来她遇见了皮埃尔的学生朗之万,后者比她小5岁,也是一个物理学家。
居里夫人慢慢与他发展出了一种亲密的关系。但是不幸的是,朗之万在1902年就已经结婚了,并且有两个孩子。
1910年,朗之万的夫人拿到了居里夫人的情书,虽然她与朗之万的婚姻并不幸福,但是她不能容忍别的女人介入。
她意识到居里夫人是个名人,于是就恶毒的将信交给了报界。接着,报纸上就出现了下面这样可怕的报道:
"镭发出神秘的幽光......这点燃了一位专心研究这种元素的科学家心中的情欲之火。他的妻子和孩子们现在正生活在泪水中......"
一时间,巴黎关于居里夫人的谣言和诽谤四起。
不少人指责居里夫人不应该破坏他人家庭,充当第三者。有人建议学校应该立即辞退居里夫人,报纸上也一再指出她不是法国人,是波兰人
。甚至有谣言称,皮埃尔活着时就知道这件事,他是在绝望中选择自杀的。总之,居里夫人一下子成了风暴的中心。
为了躲避关注,居里夫人带着孩子去朋友家避难。
而朗之万则和那位记者进行了决斗。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和她不得不选择了分手,朗之万回到了妻子的身边。好在1911年,居里夫人得到了第二个诺贝尔奖,流言蜚语才渐渐平息下来。
在颁奖前夕,有人写信给她,劝她谢绝这个奖,遭到了居里夫人的断然拒绝。
此后,他们两人的生活中再也没有出现过波澜。
居里夫人于1934年逝世,终年67岁。朗之万于1946年逝世,终年74岁。
他们都取得了非凡的学术成就,都是被后人景仰的物理学家。但是又有谁能否认这个事实呢,他们的爱无法在人间得到满足,于是才全部献给了科学。
居里夫人是法国第一个女博士,巴黎大学第一个女教授,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这样一个非凡的女性,她的人生却不能说是美满和幸福的。
⑹ 谁能详说,居里夫人、郎之万和泰瑞的故事
玛丽亚·居里
一、靠自学走进巴黎大学
玛丽·居里出生于波兰华沙,她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教师,妈妈也是中学教员。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是大姐照顾她长大的。后来,妈妈和大姐在她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满了艰难。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非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1894年初,玛丽接受了法兰西共和国国家实业促进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科研项目。在完成这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她结识了理化学校教师比埃尔·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共同意愿使他们结合了。玛丽结婚后,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大学毕业生的任职考试。第二年,她又完成了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决心考博士,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二、镭之光
1896年,法兰西共和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表了一篇工作报告,详细地介绍了他通过多次实验发现的铀元素,铀及其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能自动地、连续地放出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和一般光线不同,能透过黑纸使照像底片感光,它同伦琴发现的伦琴射线也不同,在没有高真空气体放电和外加高电压的条件下,却能从铀和铀盐中自动发生。铀及其化合物不断地放出射线,向外辐射能量。这使居里夫人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能量来自于什么地方?这种与众不同的射线的性质又是什么?居里夫人决心揭开它的秘密。1897年,居里夫人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这个研究课题,把她带进了科学世界的新天地。她辛勤地开垦了一片处女地,最终完成了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并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实验研究中,居里夫人设计了一种测量仪器,不仅能测出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射线,而且能测量出射线的强弱。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铀射线的强度与物质中的含铀量成一定比例,而与铀存在的状态以及外界条件无关。
居里夫人对已知的化学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获得了重要的发现在:一种叫做钍的元素也能自动发出看不见的射线来,这说明元素能发出射线的现象决不仅仅是铀的特性,而是有些元素的共同特性。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把有这种性质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们放出的射线就叫“放射线”。她还根据实验结果预料:含有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有放射性;不含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没有放射性。仪器检查完全验证了她的预测。她排除了那些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集中研究那些有放射性的矿物,并精确地测量元素的放射性强度。在实验中,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这说明实验的矿物中含有一种人们未知的新放射性元素,且这种元素的含量一定很少,因为这种矿物早已被许多化学家精确地分析过了。她果断地在实验报告中宣布了自己的发现,并努力要通过实验证实它。在这关键的时刻,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也意识到了妻子的发现的重要性,停下了自己关于结晶体的研究,来和她一道研究这种新元素。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从矿石中分离出了一种同铋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它的放射性强度远远超过铀,这就是后来被列在元素周期表上第84位的钋。几个月以后,他们又发现了另一种新元素,并把它取名为镭。但是,居里夫妇并没有立即获得成功的喜悦。当拿到了一点点新元素的化合物时,他们发现原来所做的估计太乐观了。事实上,矿石中镭的含量还不到百万分之一。只是由于这种混合物的放射性极强,所以含有微量镭盐的物质表现出比铀要强几百倍的放射性。
科学的道路从来就不平坦。钋和镭的发现,以及这些放射性新元素的特性,动摇了几世纪以来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科学家们历来都认为,各种元素的原子是物质存在的最小单元,原子是不可分割的、不可改变的。按照传统的观点是无法解释钋和镭这些放射性元素所发出的放射线的。因此,无论是物理学家,还是化学家,虽然对居里夫人的研究工作都感到有兴趣,但是心中都有疑问。尤其是化学家们的态度更为严谨。为了最终证实这一科学发现,也为了进一步研究镭的各种性质,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矿石中分离出更多的、并且是纯净的镭盐。
一切未知的世界都是神秘的。在分离新元素的研究工作开始时,他们并不知道新元素的任何化学性质。寻找新元素的唯一线索是它有很强的放射性。他们据此创造了一种新的化学分析方法。但是他们没有钱,没有真正的实验室,只有一些自己购买或设计的简单的仪器。他们出于工作效率的考虑,分头开展研究。由居里先生试验确定镭的特性;居里夫人则继续提炼纯镭盐。
有志者事竟成!大自然的任何奥秘都会都会被那些向它顽强攻关的人们揭开。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从此镭的存在得到了证实。镭是一种极难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它的形体是有光泽的、象细盐一样的白色结晶。在光谱分析中,它与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谱线都不相同。镭虽然不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医学研究发现,镭射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坏了。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对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的多。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在法兰西共和国,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法。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金子一般的心灵 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1903年12月,他们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夫妇的科学功勋盖世,然而他们却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
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巴黎大学决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讲授物理课。居里夫人成为著名的巴黎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教授,还是在他们夫妇分离出第一批镭盐的时候,就开始了对放射线各种性质的研究。仅1889年到1904年间,他们就先后发表了32篇学术报告,记录了他们在放射科学上探索的足迹。1910年,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专论》一书。她还与人合作,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位女科学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
1914年,巴黎建成了镭学研究院,居里夫人担任了学院的研究指导。以后她继续在大学里授课,并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她毫不吝啬地把科学知识传播给一切想要学习的人。她从16岁开始,成年累月地学习、工作,整整50年了。但她仍不改变那严格的生活方式。她从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早年她为了供姐姐上学,甘愿去别人家里做佣人。在巴黎求学期间,为了节约灯油和取暧开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图书馆读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走。提取纯镭所需要的沥青铀矿,在当时是很贵重的,他们从自己的生活费中一点一滴地节省,先后买了8、9吨,在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价值高达100万金法郎以上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1932年,65岁的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华沙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居里夫人从青年时代起就远离祖国,到法兰西共和国求学。但是她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小时候,她的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她就非常痛恨侵略者。当他们夫妇从矿物中分离出新元素以后,她把新元素命名为钋。这是因为钋的词根与波兰国名的词根一样。她以此表示对惨遭沙俄奴役的祖国的深切怀念。
1937年7月1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症。她一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她一生中,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种著名奖金,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0多个。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谨慎。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郎之万
郎之万(Lanngevin Paul)法国物理学家。1872年1月23日生于巴黎;1946年12月19日卒于巴黎。郎之万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去剑桥大学,在J.J.汤姆孙指导下学习。而后,为获得博士学位,于1902年回索邦,在皮埃尔·居里指导下学习。1904年,郎之万在法兰西学院获得物理学教授职位。他在法国公众中普及推广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正如爱丁顿向英、美公众所做的那样。他也考虑到一些物质所表现出的顺磁性与抗磁性,即由于磁场存在,相应地表现出弱吸引与弱排斥的现象。法拉第在1845年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发明了这两个名词。然而,郎之万于1905年首先以原子内的电子电荷为依据,用当时最新的说法对它作出了解释。郎之万最著名的工作是使用超声波(即是高到不能听见的声波)。这些超声波可由居里压电效应产生二十世纪初的十年间,无线电电路已经发展起来了,采用这种电路可以相当快速地变换电位,从而使晶体振动极快,足以产生超声频率范围内的声波。这种超声从微小物体反射远比普通声波容易得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郎之万打算利用超声制成一种探测潜水艇的装置(“回波定位”),实际上,当他完成这一工作时,战争已经结束了,但这一原理却构成了近代声纳的基础。在声纳中,现在不仅用超声波来探测潜水艇,并且用以探测海底轮廓以及鱼群的存在等等。郎之万公开反对纳粹,在战争时期,在维希傀儡政权下,他声望一度跌落。熬过了那一阶段,于1944年他恢复了原来的职位,并亲眼见到他的祖国重获自由。
⑺ 居里夫人和郎志万
海伦是小居里夫妇的女儿,也就是居里夫人的孙女,她嫁给了郎之万的孙子,所以姓夫姓郎之万,居里夫人和郎之万没有孩子
⑻ 朗志万是哪个全国家的
朗志万的生平
朗志万(1872-1946)是法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朗志万一生在科学研究和教育领域辛勤耕耘,不仅自己取得了显著的科学研究成就,而且对科学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朗志万1872年1月23日出生于巴黎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对学习就有浓厚的兴趣,其母对他的这种爱好积极保护,热情鼓励。朗志万开始上小学时就表现出他的卓越才能,小学毕业后,他又到拉瓦锡中学学习。1888年,他以第一名考入巴黎物理和化学工业学校, 1891年毕业后,他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又在巴黎大学学习了一些课程,同时还自学了拉丁语。1893年,朗志万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在该校学习期间,他不但听了法国物理学家M.布里渊的讲课,同时还和佩兰做过阴极射线的实验研究,这两位物理学家对朗志万迈入科学殿堂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毕业成绩优异,1897年,朗志万被送往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学习了一年,在此不仅得到J.J.汤姆逊的指导,而且还结识了卢瑟福、威尔逊等优秀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科学人才,从此他们长期保持友好关系并共同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889年,朗志万回到巴黎后在佩兰的实验室继续从事X射线的次级效应研究,同时也继续他在卡文迪许实验室期间就已开展的“气体电离”研究工作。1902年,朗志万在巴黎大学完成了关于气体电离方面的博士论文并取得博士学位。同年,他接替迈斯卡特任法兰西学院代理教授,1909任教授。在此期间,朗志万还同时在巴黎物理和化学工业学校任教并且于1905年被任命为该校教授,1926年又升为校长。1928年,朗志万继洛仑兹任索尔维会议主席。二战期间,为了战争的需要,朗志万于1940年3~4月间被邀请到海军指导超声深水探测器的研制,由于这一研究使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探测潜艇的声纳。从1940年10月至1943年初,朗志万曾三次被捕,受到纳粹的迫害。1942年5月,纳粹将朗志万的爱婿、物理学家梭罗蒙杀害,次年,又将其女儿梭罗蒙-朗志万逮捕并流放。为了朗志万的安全,他的学生约里奥· 居里等物理学家说服朗志万离开法国,并安排他于1944年5月平安的逃往瑞士。同年9月,法国南部解放后,朗志万重新返回自己的祖国。回国后继续领导巴黎物理和化学工业学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校的工作,为法国恢复战争的创伤进行不懈努力。1946年底,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巴黎离开了人世。
1931年,朗志万曾受国际联盟委托来中国考察教育。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发生,他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活动表示声援,呼吁中国物理学界联合起来,这种呼吁使得当时酝酿已久的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他是中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名誉会员。
朗志万一生的研究工作涉及面广,他曾在气体电离、X射线次级效应、布朗运动、电子和电磁理论、超声、水声学、波动力学……等方面都取得了研究成果。他的杰出工作使他也获得许多荣誉。1915年他受到英国皇家学会奖励,1928年成为该会会员,同年他又成为国际索尔维会议主席,1929年,朗志万被苏联科学院选为名誉院士;1934年,他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朗志万去世后,法国政府给予国葬,并于1948年将他和佩兰的遗骸同时安放于象征法国光荣的伟人祠
⑼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和伊琳娜有什么关系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和伊琳娜是师生关系
伊琳娜找来一条金鱼,把它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瓶子里。哎呀,和郎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郎志万:“您怎么能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么?”
郎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拱手做做看。”
伊琳娜听懂了郎志万的话,高兴的笑了!
伊琳娜获得了了郎志万问题的“正确”答案的精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⑽ 历史上真有郎千郎万吗
看这名字就像假名,评书《杨家将》里这两位戏份也很少,个人觉得这两人不是历史上的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