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

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

发布时间:2021-12-09 21:12:20

⑴ “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是指雕版印刷术,还是指活字印刷术

印刷术,是指雕版印刷术。这是东汉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至宋朝才有。

⑵ 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宋代平民毕升。四大发明之一是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只是印刷术发展的一个阶段。

⑶ 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指的是雕版印刷术还是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追源】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
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至迟到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业发展到全盛时期。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北宋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进雕版印刷这些缺点。毕升是北宋中期的一个普通平民知识分子,当时人称布衣。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毕升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为了可以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毕升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升没有采用。 毕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现代的凸版铅印,虽然在设备和技术条件上是宋朝毕升的活字印刷术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中间,我国的平民发明家毕升的功绩不可磨灭的。可是关于毕升的生平事迹,我们却一无所知,幸亏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的事迹,比较完整地记录在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名著《梦溪笔谈》里。但是除开西夏文字的几本推测为活字印刷的佛经外,中原地区无发现活字印刷的中文印刷品!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就成了废物。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
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用活字印刷的这种思想,很早就有了,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诏书,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中国活字排印的开始,不过他虽已发明,未能广泛应用”。古代的印章对活字印刷也有一定启示作用。关于活字印刷的记载首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涨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胶泥。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1100~1103)年活字本。这是毕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
宋人周必大(1129~1204年)曾被封为济国公,老年时从沈括那里学来了毕升的方法,印了自己的著作。他也做了一点小改动,把铁板改为铜板。铜板比铁板传热性好,易使粘药熔化,但铜板比铁板价格贵,这对一个公爵来说就算不了什么。
元代的姚枢(1201~1278)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杨古用活字版印书,印成了朱熹的《小学》和《近思录》,以及吕祖谦的《东莱经史论说》等书。不过杨古造泥活字是用毕升以后宋人改进的技术,并不是毕升原有技术。
清康熙六年翟世琪出任饶州推官,集磁户,造青磁《易经》一部。所谓青磁(活字)据专家分析可能是以制青瓷的瓷土烧成的陶活字。
1718年山东泰安人徐志定制成陶活字,印《周易说略》。他将泥土煅烧后制成活字用以排版印书,采用的仍然是毕升用过的方法。
19世纪安徽泾县的翟金生,因读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述的毕升泥活字技术,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书的想法。他费事30年,制泥活字10万多个。1844年印成了《泥版试印初编》。此后,他又印了许多书。20世纪60~70年代在泾县还发现了翟金生当年所制的泥活字数千枚。这些活字有大小五种型号。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毕升的发明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对泥活字可行性的怀疑。
1962年发现于安徽徽州的翟氏泥活字模。
与杨古同时代的王祯(1271~1368年)创制了木活字。王祯是山东东平人,是一位农学家,做过几任县官,他留下一部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农书》。王祯关于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选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这本书内。他在安徽旌德请工匠刻木活字3 万多个,于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试印了6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见效率之高。这是有记录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王祯在印刷技术上的另一个贡献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用轻质木材作成一个大轮盘,直径约七尺,轮轴高三尺,轮盘装在轮轴上可以自由转动。把木活字按古代韵书的分类法,分别放入盘内的一个个格子里。他做了两副这样的大轮盘,排字工人坐在两副轮盘之间,转动轮盘即可找字,这就是王祯所说的“以字就人,按韵取字”。这样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减轻了排字工的体力劳动。是排字技术上的一个创举。元代木活字印本书虽已失传,但当时维吾尔文的木活字则有几百个流传下来。
明代木活字本较多,多采用宋元传统技术。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唐诗类苑》、《世庙识余录》、嘉靖间(约1515~1530年)的《璧水群英待问会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术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空前的发展。康熙年间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规模用木活字印书则始于乾隆年间《英武殿聚珍版丛书》的发行。印制该书共刻成大小枣木木活字253500个。印成《英武殿聚珍版丛书》134种,2389卷。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书。
用金属材料制造活字,也是活字印刷的一个发展方向。在王祯以前,已有人用锡做活字。但锡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难,难于推广。公元15、16世纪之际,铜活字流行于江苏无锡、苏州、南京一带。铜活字印刷在清代进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数量达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了,估计用铜活字达100~200万个。
【活字印刷术在国外也得到广泛的推广】
活字印刷在高丽和日本
13世纪末,高丽用金属活字印《清凉答顺宗心要法门》,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金属活字本。
1376年,朝鲜出现木活字《通鉴纲目》。
1436年朝鲜用铅活字刊印《通鉴纲目》。
16世纪末,日本用活字刊行《古文孝经》、《劝学文》。
欧洲活字印刷的发明与传播
1440年左右,约翰内斯·古腾堡将当时欧洲已有的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发明了铅字的活字印刷,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实质上推进了印刷形成工业化。
1584年西班牙历史学家传教士冈萨雷斯· 德·门多萨在所著《中华大帝国史》中提出,古腾堡受到中国印刷技术影响;中国的印刷术,通过两条途径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经俄罗斯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通过阿拉伯商人携带书籍传入德国,古腾堡以这些中国书籍,作为他的印刷的蓝本[5]。门多萨的书很快被翻译成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在欧洲产生很大影响。法国历史学家路易·勒·罗伊,文学家米歇尔·德·蒙田等,都同意门多萨的论点。汉学家安田朴曾以“欧洲中心论欺骗行为的代表作:所谓古登堡可能是印刷术的发明人”为题,论证欧洲的活字印刷术来源于中国。
意大利人则将活字印刷传入欧洲的功劳,归功于伦巴地出生的意大利印书家帕菲洛卡·斯塔尔迪,他见到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来的活字版书籍,采用活字法印书。意大利人为此特地在他的出生地树立他的雕像作为纪念。
法国汉学家儒莲,曾将沈括《梦溪笔谈》中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一段史料,翻译成法文,他是最早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史实,介绍到欧洲的人。
古腾堡所发明的铅字,实际上同时含有铅、锡与锑。因为活字合金含有铅等对人体有害的金属、使用麻烦以及工艺上的不足,在电脑排版流行以后,逐渐消声匿迹。
[编辑本段]【韩国对历史的有意歪曲】
活字印刷术、浑天仪、豆浆,这些都是中国人熟知的发明,不过,有好些韩国人声称它们的发明权归韩国。这不,因为韩国的一本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本,于是韩国人便声称自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的祖先。
争议联合国认定韩最早金属活字
韩国学者敢于宣称“起源国”在于有“活字实物”、“印刷物文物”两手证据。一手证据是《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下称《直指》)。韩国驻华使馆官方网站称:2001年6月,《直指》终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2005年9月韩国政府资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清州为《直指》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
另外一手是他们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对毕升的泥活字进行了还原,发现了“问题”,例如“易碎”、“不牢固”等等。韩国学者提出,毕升仅仅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是一个设想,并没有付诸实施。
话说《直指》作为韩国金属活字的“孤证”,受到了超越国宝的尊崇,宣传攻势十分了得,前总统金大中亲自参加了古印刷博物馆的活动,清州市和庆州市有“直指路”、“直指桥”等等——可见,韩国人已经把活字印刷当作发展旅游业的金字招牌。为了打造这个金字招牌,韩国前后动用了数以亿计的金钱——仅仅是2000年的清州国际印刷出版展览会和清州古印刷博物馆开馆十周年庆典,韩国政府便投入150亿韩元举办。
热评韩印刷术“改良”并不实用
大部分网友第一反应都是“愤怒”。网友“骑着扁担拿着牛”说:“就好像亨利·福特埋头生产了100多年汽车,最后让我们对门的二大爷给申请了一个汽车专利,那于情于理于法都是说不通的。”网友“技术犯规”说:“那日本人是不是可以说汽车是他们发明的?”
网友“李大水”则认同韩国“发明金属活字”的说法,认为“金属活字印刷确实是朝鲜人在毕升的泥字印刷的基础上改进的”。网友“白马非马”则指出韩国的金属活字确有明显改进之处,他说:“中国的墨是水墨,不适合于金属版的印刷。”
对此,网友“丁尼费阁”指出欧洲、韩国的印墨与中国一样,“是烟炱和胶混于水中制成”。网友“executioner13”则提出改进并非发明。他说锡活字在宋末王祯《造活字印书法》一书中已有介绍。这位网友指出,“‘发明’一词不宜滥用,滥用则有悖历史的真实,反倒让人莫名其妙。”
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肖东发教授更是指出,由于采取了“打印”方式,韩国的金属活字最初每天仅能印10页,经过多年改造后达到韩国金属活字印刷顶峰的“甲寅字”一天也只能印40页,速度上远落后于采用“刷印”的中国的泥字、木字及金属字印刷术。
应对“复活”活字应加强考古宣传
面对韩国的两手证据,中国提出了“活字实物”、“印刷物文物”和“印刷发展史”三方面的证据。
依照《梦溪笔谈》中的记述,后人完全可以再造毕升当年发明的活字,清朝就有苏州李瑶、安徽泾县翟金生用毕升遗法制泥活字证明可行。
而在当代,北京印刷学院课题组在2002年完成了这一工作,对韩国学者“易碎”、“常使活字掉下来”等质疑作了明确的否定。
该课题组按照《梦溪笔谈》“薄如钱唇”的描述制作了1.2厘米高和0.6厘米高两种规格的活字,经专业测试和印刷试验,不存在“易碎”问题。该课题组介绍,韩国学者制作的活字易碎可能是因为太薄或者烧制工艺不成熟。
至于韩国学者质疑“常使活字掉下来”,课题组根据当时配方松香、蜂蜡和纸灰,只要粘药用量配比合理,固版和拆版的效果都很好,黏着力也不差。课题组认为,韩国学者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由于使用了不良配药,或者是固版所用的粘药与毕升原法不同。
除了今人对活字的“复活”,出土文物对中国四大发明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近年不断发现比韩国《直指》要早得多的印刷本,宁夏贺兰山山嘴沟石窟里发现的西夏(1038-1227)文献甚至详细记录了参与印刷各个工序的人员名单。
从印刷发展史的角度看,必然先有雕版印刷,后有活字印刷。雕版印刷起源于中国,最晚在唐代已经发明。
访谈印刷乃文明利器非秀不可
于翠玲(以下简称“于”):韩国对活字印刷术的宣传气势的确很大,但并不足以证明它们就是起源国。我国在元代王祯的《造活字印书法》里就记载了南宋时金属活字的情况:把锡字用铁条穿成行,排在字盘里,然后用界条隔开来印书。充分的历史事实证明,中国金属活字印刷的起源时间最迟应该在南宋,也就是12-13世纪,这早于韩国。
记:我国在印刷史的展示上与韩国相比有哪些欠缺?
于:相对于韩国,我们在宣传自己“国宝”方面确实不够重视,可能是中国宝贝太多了。以展览为例吧,中国印刷博物馆地址很偏僻,在北京大兴区黄村,很多人都不知道。而韩国的古印刷博物馆规模很大,设有印刷文化室、印刷工具室、《直指》金属活字工房模拟馆等。尤其模拟馆有几组蜡像来展示活字印刷的步骤,从烧蜡、制模、排字到印刷、装订,每道工序都有3-4个真人大小活动蜡像演示具体操作,并配有解说。这个博物馆还展出了来自韩国各地的大量的活字。韩国总统也曾到这里参观,大大提升了国民对活字印刷的重视。韩国在举办其他学科国际会议时,也会组织与会人员参观古印刷博物馆。
记:在宣传推广上,我们需要怎样补课呢?
于:据我所知,上海要筹建一个出版博物馆,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做法吧。另外邮票也是一个推广平台,现在全世界以德国印刷术发明家谷登堡为头像的邮票有几十种,而有关毕升的邮票,我国却连一枚都没有设计发行。同时韩国还配套有各种媒体的宣传,“直指”二字的标志常常醒目地出现在各种媒体和当地的建筑物上,而我们谁能说出中国印刷的标志?印刷为文明利器,一国之文化系焉。在拥有四大发明这些宝贝的时候,也要学会“吆喝”,千万别以为“酒香不怕巷子深”。
史料链接
毕升活字发明早韩国近400年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之一,发明者毕升,时间在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比韩国的《直指》早近400年。
同时代的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对此有详细记载,不仅记载了造活字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还记载了许多细节,当时活字印刷已有明确的分工,“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当时字库的检字法为按读音分类查找,“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字库中每个字都有数个,常用字更多,以备重复;如果是罕见字,则临时制作。
1965年,浙江温州出土一件印本残页《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有关专家考证认定为是毕升之后大约50年(1103)北宋时期的泥活字印本,应是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非常确凿,传统的韩国学者也承认“金属活字”不过是材料不同,韩国学者徐有榘(1764-1845)在《怡云志》卷七的《活版缘起》中说:“沈括《梦溪笔谈》记胶泥刻字法,斯乃活版之权与(起源)也……或用铜造——我东(朝鲜自称)尤尚之。”

⑷ 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具体步骤是怎样的

一、首次使用时,先在版上刷一次水,然后刷墨,要均匀。

⑸ “活字印刷术”是四大发明之一吗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清楚“四大发明”这一说法是怎么回事。

实,先于“四大发明”出现的是“三大发明”,这个说法是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来的。培根认为,印刷术(printing)、火药、指南
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
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新工具》,许宝騤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3
页)。
此后,培根这一说法得到了英国汉学家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认可。

都思是第一个到达上海的外国传教士,曾在上海创建墨海书馆,出版、印刷中文书籍,并组织人力翻译《圣经》。麦都思在《中国的现状与传教展望》一书中指出:
“中国人的发明天才,很早就表现在多方面。中国人的三大发明(航海罗盘、印刷术、火药),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
马克
思则在论著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
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经济学手稿(1861—1863)》,见《马克
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7页)
将“造纸术”列入其中,构成“四大发明”的是来华传教士艾约瑟
(Joseph
Edkins),此人曾在墨海书馆协助麦都思工作,在麦都思离开上海后,他主持墨海书馆的编辑出版工作。他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
他们(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这个“四大发明”的清单后来被李约瑟(Joseph
Needham)发扬光大,李氏在1943年提出这一说法。
此后,美国学者卡特(Thomas Francis
Carter)在《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in China, and Its
Spread in
Westward)一书中对所谓“四大发明”的论述中提及的也是“印刷术”(printing),而非“活字印刷术”(Movable-Type
Printing)。
由此可知,无论是“三大发明”还是“四大发明”,置身其间都是“印刷术”,而不是作为中国古代印刷术之一种的“活字印刷术”。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⑹ 四大发明之一是印刷术还是活字印刷术(一定要解决问题补充所提的问题)

活字印刷,网络四大发明来历说的很明白
马克思在《机械、自然力回和科学的运用》中写道答:“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这里的印刷术是活字印刷,文章内资产阶级社会到来时期用的是活字印刷
后来来华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最先在上述三大发明中加入造纸术,他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这个发明清单被后来的著名英国生化学家、历史学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发扬光大。
活字印刷是建立在雕版印刷之上的,没有雕版印刷就不可能有活字印刷。活字印刷就是一个个小雕版合成一个大雕版

⑺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说起活字印刷术可能很多网友都会觉得特别遥远,但是小编曾经到过这样一个地方,在哪里让中国古老文明重现,这个地方就是东源村,这里的木活字印刷完全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工艺,完整地再现了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的作业场景,同时也是证明活字印刷术是源于我国最有力的证据。

⑻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这句话哪错了

是活字印刷术…… 古代的印刷术太多了,木版,铁版、铜版,等等。
韩国人说铜版活字印刷术是他们发明的……

阅读全文

与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