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建筑业发明

建筑业发明

发布时间:2021-12-08 16:42:44

A. 建筑业的工具的发展史

溯源木业鼻祖,始于鲁班。
据史料记载,鲁班,姓公输,名般,鲁国人,因“般”与“班”同音,古时通用,所以后世称他为鲁班。相传他在木工工具、土木建筑等方面造诣非凡,两千多年以来,无出其右者,故一直被土木工匠们视为“师祖”。
鲁班生于工匠世家,受家庭环境熏陶,从小就对手工工艺、土木建筑等古代工匠所从事的活动情有独钟, 鲁班发明的锯、墨斗、刨子、钻子以及凿子、铲子等工具,成为推进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利器,对当今木业加工行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木业发展史中,有一方力量,很早就扛起了弘扬鼻祖文化的大旗,对木业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就是徽商。早在南宋时期,徽商就开始从事木材加工和经营。至明清时期,家具业达到了鼎盛,还诞生了以鲁班名字命名的著作《鲁班经》,足见鲁班对后世的影响。

徽商是我国十大商帮之一,历史上的徽商始于南宋,发展于元末明初,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嘉靖,清代乾隆达到鼎峰,前后达六百余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中国商界中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在每一个有商机的地方,皆可看到徽人矫健的身影与出色的业绩。
早在南宋时期,徽商就开始从事木材加工和经营生意了,是最早继承和发扬木工鼻祖基业的商派之一。安徽地区山林资源颇为丰富,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质地坚硬,可为栋梁之才。传统徽商利用这一优势,在全国木业生产和销售中获得了垄断地位。据文献考证,南宋即有徽人为经营茶、墨、纸、木“行买四方”的记载,这表明早在南宋时期,徽商就已开始从事木材贸易了。
当徽商在商场上得意,在官场上发迹后,都回乡大兴土木,徽文化,以及木文化,也都随着徽人孜孜以求的开拓精神而绵延发展。古代微派建筑以气势恢弘、规模宏大著称,更有闻名遐迩的徽派木雕流传于世。

B. 国被称为“建筑业鼻祖”的是那个人

根据我在互联网查询的情况,建筑业鼻祖是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

C. 建筑企业申请专利需要做哪些准备

这个,我在回答别人问的知道也说过这样的话题

建筑行业相关企业在保护自主创新技术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专利申请等事宜,尽管企业申请专利大都会委托专利代理公司负责相关申请。但是,企业秉持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还应该对一些专利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学以致用,提高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专业素质和敏感度。

专利权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本质属于私权。在我国,专利的类型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三类。

作为一个建筑行业相关的企业要想大致了解专利申请的基本知识,首先要了解专利有哪些特点及申请的基本流程、基本原则。

一、专利权的“三性”与专利的“三性”

建筑企业要了解专利权的基本特点才能确定是否申请专利和怎样申请专利的策略。专利权实际就是专利权人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它有三个特点即: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

专利权是专利权人对其独占的、排他的一种权利,同时要受到时间和地域的约束,权利只限于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段时间内受到保护。
而要想取得专利权,申请专利时应当具备三个特性: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这三个条件(外观设计不在此列)。如果一个发明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也没有相同的技术方案刊登在出版物中或者已被他人申请专利,就具有新颖性;如果一个发明优于同类传统技术,就具有创造性;如果一个发明比原有的技术效果好,可以用工业方法生产,就具有实用性。

二、申请专利的基本流程

企业或个人在没有专利申请经验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自行进行申报,因为这样不仅容易导致申请文件材料存在瑕疵,而且容易导致保护范围撰写不当,不能对专利有效地进行保护。建议申请人准备好相关的申请资料及附图,直接找正规的专利代理机构代理办理。

申请专利的基本流程大致是:由申请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之后,经过初步审查(发明专利申请还需经过实质审查),合格之后向其发出授权通知书,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登记费之后,取得专利证书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申请的流程大致分为:受理、初审和授权三阶段;

而发明专利的申请流程包括:受理、初步审查、公布、实质审查和授权五个阶段。

三、确定申请哪种专利并进行检索

建筑企业进行专利布局时首先应当确定需要申请哪种专利。

我国三种类型专利的保护内容各不相同。发明专利保护的是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实用新型保护的是产品的形状、构造,外观设计是对产品外观的美化,如形状、图案、色彩相结合的设计。

然后,对专利文献进行检索,了解现有技术的情况。如果一个发明,没有授权的可能性,就没有必要提出申请,以免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建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产品和技术的特点分别申请不同的专利,对知识产权进行组合保护。

四、专利申请的基本原则及要求

第一,禁止重复授权原则,这是专利制度的基本原则。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即使有两个以上的申请人提出,且都符合授予条件的,也不能都授予专利权,这与专利权的专有性密不可分。

第二,先申请原则,即以提出专利申请的时间为标准,同样的发明创造,谁先提出申请,就授予谁专利权。这体现了法律保护最先提出专利申请的人,此原则可以有利于发明创造的尽早公开、传播,可以避免出现重复研究,造成资源浪费。

第三,单一性原则,发明专利申请的单一性,就是指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发明,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的发明,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从经济层面上说,防止申请人只支付一件专利的费用而获得几项不同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

从技术层面上说:便于专利申请的分类、检索和审查。

从应用层面上说:有利于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准确界定,便于专利权人行使权力、承担义务。

第四,审查原则。专利申请必须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

其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申请,只需要初步审查,发明专利的申请,则需要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

第五,公开原则。申请人递交的专利申请说明书,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合格之后将其内容刊登在专利公报,对外公开。说明书的内容是对该发明或实用新型作出详细、清楚、完整的说明,达到充分的公开。

总之,建筑行业相关企业在申请专利之前要做足功课,“不打无准备之仗”,有的放矢才能百战不殆。

好了,内容应该是很详细的,你可以结合你要申请的专利情况参考一下!

D. 钢筋混凝土是怎么发明的

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出现在近代,通常认为法国园丁约瑟夫·莫尼尔(en:Joseph Monier(英文))于内1849年发明钢筋混凝土并于1867年取容得包括钢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紧随其后应用于公路护栏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的专利。1872年,世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美国纽约落成,人类建筑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元从此开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1900年之后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1928年,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出现,并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亦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以及19世纪中叶钢材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与大跨度桥梁的建造成为可能。
目前在中国,钢筋混凝土为应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占总数的绝大多数,同时也是世界上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多的地区。其主要原材料水泥产量已于2010年达到18.82亿吨,占世界总产量70%左右。

E. 我国被称为“建筑业鼻祖”的是谁

中华工匠祖师爷——鲁班 不必多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是木工、石工、泥瓦工及许许多多工匠的共同祖师爷,建筑业的鼻祖。成语“班门弄斧”足以说明后人对这位工艺大师的敬仰之情。为了纪念他,中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还被定名为“鲁班奖”。 通常认为,鲁班复姓公输,名般,因为是鲁国人,“般”“班”通用,故而被后世百姓称为鲁班,而史料中一般称他为“公输般”、“公输子”。尤其是后者,要知道“子”在我国是对在中国历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人物的尊称。这对于在中国历史上的科技发明家,能有如此称号非常难得,而且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可见其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至尊地位。当然,这与他为社会创造出的不朽业绩是密切相关的。 鲁班生活在我国的春秋战国之际(约前507年~前430年),此时正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时期。社会的变革往往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而当时的变革主要是因为铁器时代的来临。在青铜器时代,铜工具往往和木、石、骨、蚌制成的工具并存。而到了战国时,不仅木、石工具渐渐消失,就是青铜工具也日益减少,锐利而坚固的铁工具的大量使用,如:锯、凿、钻、斧、锛、刀等,这极大的提高了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对此,李约瑟在《中国科技与文化》中指出:“在文艺复兴前和文艺复兴期间,中国在技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占支配地位。……古代和中古时期,默默无闻的中国工匠对世界的贡献要远比亚历山大的力学家和能言善辩的理论家多的多。”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又必然促进了生产关系的改变。当时王室没落,诸侯纷争,社会思想活跃,各阶级、各阶层、各行业都出现了很多闻名于世的杰出的人物,如孔子、孟子、墨子、庄子、管子、公输子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称为:“九流十家”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为九流,加上小说家为十家。其中大部分是思想家、政治家。但无疑,鲁班是作为科技发明的领军人物,深深的史无前例的影响着后人。 如今的小学课本里就有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锯的发明也被认为是鲁班的最主要贡献和被称为木匠祖师的最主要依据,然而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了西周时期的骨锯和铜锯,看来这项发明的殊荣应该属于鲁班之前400多年的先人了。即便如此,鲁班对锯的改进和推广也肯定也是功不可没的,再说他的功劳远不仅限于此。从记载中我们知道他发明了许多民用、建筑用的物品、器械,如:规矩、墨斗、钥匙、钻、刨、磨、亭、台、楼、阁等等,也为统治者营造了一些军事器械和宫廷设施。百姓们出于敬仰还创造出了许多神乎其神的传说(也许其中有些并不是杜撰),后世的许多建筑工程也被归到他的名下了。 虽然鲁班凭着自己的发明创造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但他还是潜移默化的被当时的上层社会所歧视,这也是当时社会的阶层划分所决定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剥削者与被剥削者实难相容,而且他们的地位又不得加以改变。如:《抱朴子》中,“工匠之子莫不续事”。可见当时的工匠们祖祖辈辈要给统治者当牛做马,始终都处在社会的底层,不得翻身。在《墨子》的“公输”与“鲁问”篇中,墨子的弟子们在书中对墨子充满了赞誉和颂扬之词(这种写法在当时自然也是通例),而对鲁班的评价似乎颇为不屑。其中描绘了“公输般造云梯以攻宋,为不义”。最终,墨子不但晓之以理,还以守城之器进行防御,使公输般臣服于其下。并且,公输子造飞鹊,三日不下,说之为“不利于人谓之拙”。如果说前者还是鲁班助纣为虐的话,那么墨子对后者的攻击则反映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一种心态——畏惧“奇技淫巧”,过于务实而排斥所有无直接用途的发明创造。从鲁班以后直到近代,中国的发明家、科学家们总是面临被轻视、被排斥的命运,张衡、马钧、祖冲之等莫不如此。

F. 混凝土建筑是哪国人在什么时候发明的

约瑟夫·莫尼哀主持建造的首座钢筋混凝土桥钢筋混凝土花盆的设计图纸钢筋混凝土的问世,引起了建筑材料的一场革命。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发明钢筋混凝土的既不是建筑业的科学家,也不是著名的工程师,而是一个和建筑不搭界的园艺师。他就是法国的约瑟夫·莫尼哀。2007年,在上海世博局主办的一次大型世博历史巡展活动中,展览总策划俞力先生遍寻不着一件展品——一块钢筋混凝土,后来才发现,原来它被布展人员误认为是建筑废弃物抬出了展区。俞力告诉参展人员:“在1867年巴黎世博会上,这可是一件神奇的展品,一件令花匠莫尼哀十分骄傲的展品。”灵感源自植物根系约瑟夫·莫尼哀(Joseph Monier,1823-1906)是19世纪中期法国巴黎的一位普通花匠。在他管理的花园中,奇花异草生机盎然、香气扑鼻,行人路过此处,无不驻足观赏。莫尼哀每天都要和花盆打交道。最初,花盆都是由一些普通的泥土和低级陶土烧制而成,也就是常见的瓦盆。这些花盆不坚固,一碰就破。莫尼哀去咨询其他花匠朋友,可他们也都面临着同样的困扰;去找专门制作盆罐的工人,他们也没什么好办法。那时候,水泥开始作为建筑材料使用,人们用水泥加沙子制成混凝土,盖楼房、修桥梁。混凝土有良好的黏结性,变硬固化后又具有很高的强度,渐渐引起了其他行业的注意。莫尼哀决定自己想办法改进花盆。他想到了当时比较流行的混凝土材料,便用水泥加上沙子制造水泥花盆,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混凝土花盆。混凝土花盆果然非常坚固,尤其是不怕压。但混凝土花盆和瓦盆一样也有缺点,就是经不起拉伸和冲击,有时,对花木进行松土和施肥都会导致花盆破碎。“再想办法改进!”莫尼哀勉励自己。有一次,他又摔碎了一个花盆。不过,他有了一个发现:花盆的碎片虽然七零八落,可花盆的泥土却抱成一团,仍然保持着原状,好像比水泥还要结实。莫尼哀仔细观察,原来是植物的根系在泥土中蜿蜒盘绕,相互勾连,使松散的泥土抱成了坚实的一团。[分页]
莫尼哀有了新的主意,他打算仿照植物的根系,制作新的花盆。他先用细小的钢筋编成花盆的形状,然后在钢筋里外两面都涂抹上水泥砂浆,干燥后,花盆果然既不怕拉伸也能经受冲击。莫尼哀发明的钢筋混凝土花盆,在巴黎的园艺界很快得到推广。莫尼哀在1867年获得专利权。首座钢筋混凝土桥如果莫尼哀的发明只是局限在自家的花圃里,人们不会记住莫尼哀这个名字。有一天,巴黎一位著名的建筑师到莫尼哀的花圃里看花。他看到了莫尼哀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的花盆,大为惊讶。他鼓励莫尼哀把这项技术运用到工程上,并为他牵线搭桥。莫尼哀开始应用这项技术制作台阶、铁路的枕木,还有钢筋混凝土的预制板,并逐渐得到一些设计师的支持和社会的承认。1867年,在巴黎的世博会上,莫尼哀展出了钢筋混凝土制作的花盆、枕木。而在同一时期,法国人兰特姆还用钢筋混凝土制造了一些小瓶、小船,也在这届世博会上展出。一些建筑商在世博会上亲眼目睹了钢筋混凝土的优点:既能承受压力,又能承受张力,造价还便宜。钢筋混凝土引起了他们广泛的兴趣。上海现代集团建筑结构师李应勇表示:“钢筋混凝土发明应用之前,欧洲一些设计师已经开始建造比较高的楼房,采用的是钢铁结构;钢铁结构的楼房坚固但造价昂贵。”1875年,在一些设计师的帮助下,莫尼哀主持建造了巴黎,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这座桥长16米、宽4米,是座人行的拱式体系桥。当时,人们还不明白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和钢筋混凝土受力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因此,桥梁的钢筋配置全是按照体型构造进行,在拱式构件的截面中和轴上也配置了钢筋。1884年,德国一家建筑公司购买了莫尼哀的专利,并对钢筋混凝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一位叫怀特的土木建筑工程师研究了它的耐火性能、强度,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黏结力等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制造钢筋混凝土的最佳方法。从此,钢筋混凝土这种复合材料成了土木工程建筑中的主角之一。“应该说,钢筋混凝土的出现和在建筑上的应用是建筑史上的一件大事,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它几乎被认为是一切新建筑的标志,它给建筑的结构方式与建筑造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直到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仍表现了它在建筑上所起的重大作用。”李应勇说。上世纪初沪粤“尝鲜”钢筋混凝土技术应用到中国,最早在上世纪初的上海和广州。“19世纪末,上海的建筑包括租界内的楼房绝大多数都是砖木或砖混结构。直到20世纪初,外滩的亚细亚大楼、上海总会、东风饭店等欧洲设计师设计、建造的楼房才开始整体或部分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李应勇表示,其中,最能反映这些建筑从传统风格向现代风格转变的是江海关大楼(现为上海海关办事处)。(详见早报10月16日A47版《江海关大楼送中国赴世博》)据史料记载,江海关大楼分别于1857年、1891年、1925年被三次重建。如今矗立在外滩中山东一路13号的江海关大楼于1927年建成,由著名英资建筑设计机构公和洋行设计。大楼建筑风格总体上属于古典主义,正立面是典型的多立克柱式。主楼共有9层,加上塔楼,总高度约79.25米,是当时上海外滩最高的建筑物。这一次重建采取了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模式。上世纪一二十年代,广州、天津等地也先后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高楼。南方大厦就是广州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层楼房。

G. 现代建筑的起源讲了什么发明

从19世纪后半期起,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这是欧洲建筑史上的一个转折期。随着西方大工业、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也出现了新面貌。

从19世纪后半期起,铁开始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然而,在这之前,虽然也使用铁作为建材,那只是当作桥梁、车站及工厂的支架,或者当作教堂和剧场露台的辅助材料,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还没有把铁当作最适用的新材料来使用。

新建筑思想和新建筑设计的出现,促进了在城市建筑上广泛使用铁、玻璃及陶砖。

天才的英国建筑师帕克斯顿在这一领域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为德温夏公爵设计庭园时,用铁和玻璃建造了一座拥有宽敞空间的温室。凭借这种经验,在伦敦海德公园为世界博览会建造了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筑物——水晶宫。这座水晶宫在建材的使用上充分发挥了铁和玻璃的功能,显示了铁和玻璃是一种能够创造新结构和新美感的建筑材料。

帕克斯顿只用10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这座高达56米的庞然大物。在施工之前,按照设计的尽寸先预制成各种规格的铁材和玻璃,然后在工地进行安装。这种施工方法不仅展现出开发新技术的无限美好的前景,而且在建筑外观上显示出别致新颖的美感。

其实,这是一座用铁作为骨架,用玻璃构成整个建筑外观的优美建筑物。几个高大宽敞的铁筋拱券纵横交错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和谐对称的建筑整体。从远处眺望,这座水晶宫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像水晶一般光芒四射耀眼夺目。当你走近时,它显得晶莹明快,具有一种神秘感和宏伟感。如果步入大厅,便置身于敞亮开阔、光线充足的室内空间,给人以一种轻快明朗的感觉。然而,这种轻快新颖、美观宏伟的建筑结构,直到20世纪初,才逐渐得到普遍的推广。

若是明确地划分年代,应当从1851年出现水晶宫起,到1916年在巴黎郊外奥利机场建造机库为止,这段时间被看作是欧洲建筑史上的转折时期。这座机库是由法国工程师弗雷西内设计的,他是一位善于设计钢筋水泥建筑的工程师。他设计的奥利机场飞机库,高为60米,宽为91米,是利用坚固的钢筋水泥做成的抛物线拱券,其外观造型轻盈美丽,给人以一种舒适感,被认为是现代结构主义建筑的典型代表作。

在现代建筑历史上,埃菲尔铁塔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埃菲尔铁塔是在1889年国际博览会时建造在塞纳河畔的。现在它已成为巴黎的象征。法国工程师埃菲尔曾经建造过许多美丽壮观的铁桥。由于这座铁塔以他的名字命名,从此他也就世界闻名了。这座高达328米的铁塔,曾是国际博览会的建筑物,是一种新建筑美的代表,所以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成为以后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H. 我国被称为“建筑业鼻祖”的是

鲁班,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是木工、石工、泥瓦工及许许多多工匠的共同祖师爷,建筑业的鼻祖。成语“班门弄斧”足以说明后人对这位工艺大师的敬仰之情。为了纪念他,中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还被定名为“鲁班奖”。

I. 中国建筑发展史

1、夏商周

最早的建筑就地取材,筑土构木、建房架屋,大致上有以下三种形式:干阑式-长江流域,潮湿多雨,人居楼上因地制宜;木骨泥墙式-黄河流域,伞架方式,圆形结构;夯土墙-奴隶时代,与青铜器时代制度有关。

2、春秋战国、秦汉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且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今人从阿房宫遗址和始皇陵东侧大规模的兵马俑列队埋坑,可以想见当时建筑之宏大雄伟。此外,修筑驰道,筑长城,凿灵渠。

汉代继秦又进入大规模营造建筑时期。汉武帝刘彻先后五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开拓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西汉末年还在长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东汉光武帝刘秀依东周都城故址营建了洛阳城及其宫殿。

3、魏晋南北朝

代表建筑: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敦煌莫高窟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东汉时传入中国的佛教此时发展起来,南北政权广建佛寺,一时间佛教寺塔盛行。

据记载,北魏建有佛寺三万多所,仅洛阳就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寺。南朝都城建康也建有佛寺五百多所。有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融进了许多传自印度、西亚的建筑形制与风格。

4、隋唐

代表性建筑:隋唐洛阳城 赵州桥 大雁塔

隋朝修建了都城大兴城,营造了东都洛阳,经营了长江下游的江都。开凿了长约2500公里的大运河。还动用百万人力,修筑万里长城。炀帝时期,名匠李春在现今河北赵县修建了一座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桥安济桥。

唐代在都城和地方城镇兴建了大量寺塔、道观,并继承前代续凿石窟佛寺,遗留至今的有着名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南禅寺佛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大理千寻塔,以及一些石窟寺等。

5、宋、辽、金时期

在建筑艺术方面,自北宋起,就一变唐代宏大雄浑的气势,而向细腻、纤巧方面发展,建筑装饰也更加讲究。北宋崇宁二年,朝廷颁布并刊行了《营造法式》。这是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规范书,是一部完善的建筑技术专书。

6、元、明、清

代表性建筑:故宫 明孝陵

元代营建大都及宫殿,明代营造南、北两京及宫殿。在建筑布局方面,较之宋代更为成熟、合理。明清时期大事兴建帝王私家园林,形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造园高潮。

明清两代距今最近,许多建筑保留至今,如京城宫殿、园林,两朝的帝陵,江南的园林,遍及全国的佛教寺塔、道教宫观,及民间住居、城垣建筑等,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光辉华章。

J. 古代被称为建筑业的鼻祖是

鲁班,
鲁班是木匠的祖师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传说中他传下了木石二匠,只不过石匠的传说在演义较少提到罢了,所以建筑业的祖师绝对是鲁班。
请采纳。

阅读全文

与建筑业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