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结合白居易《琵琶行》诗歌片段,解释“文学欣赏是一种依靠想象与联想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活动”这一观点
音乐并不象高耸入云的山峰,奔腾不息的河流,翁郁苍翠的林木那样形象可感,它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品的就更罕见。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自唐以来历咏不衰,实乃千古绝唱。要欣赏这些精美的诗句,必须充分发挥我们想象、联想的能力,否则,就领略不到其绝妙的韵味。
《琵琶行》中对音乐描写的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这是诗人描写音乐的开始,音乐的魅力在其能抒发感情,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她通过自己的演奏诉说自己悲惨的遭遇和内心的哀愁: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而白居易则是一个听曲的高手,他通过听琵琶女的演奏,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贬,心情十分低落,因而最后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所以这两句写出了漂泊流浪之恨,写得特别入神。
第二部分是“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春风得意的青年时代。那时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形象生动。“大珠小珠落玉盘”更使人觉得在这里落下的哪里是珠子,分明是她往日的盈盈笑语,和欢快时滚烫的泪水,让人过耳不忘。接着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写弦音像黄莺(在)花下唱着轻快婉转的歌曲,优美动听。这更进一步写出了琵琶女内心的欢快。
第三部分“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 渐渐地,弦声缓慢,仿佛眼前的小溪被寒冰阻塞着,发出冷涩的低泣,诉说着琵琶女心中难以言表的苦楚。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在间歇中琵琶女心中深深的愁和怨在压抑着,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此时此刻真是无声胜有声呀。
是呀,琵琶女好景不长,“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她“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怎不肝肠寸断?
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这时她的幽愁怨恨一下子如破瓶而出的水浆滚滚而出,宣泄了她的幽愁暗恨。
上述的这些赏析之语,是鉴赏者通过想象与联想而表达出自己对诗句的领悟与体味。欣赏《琵琶行》中对音乐的这段描写,如身临其境,现场倾听;令人浮想联翩,神思飞扬,感同身受。这就是所谓的“文学欣赏是一种依靠想象与联想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B. 文学欣赏的性质是什么
文学欣赏是通过对作品语言符号的解读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满足,分为感知、体味、领悟三个阶段,具有差异性和一致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文学欣赏是读者为了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像、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以追求理论著作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特点
文学欣赏活动是由文学欣赏者与文学欣赏对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两者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文学欣赏的共鸣是审美心理上的共鸣。指读者在欣赏作品时激起强烈的情感反应和心理认同现象。对艺术共鸣通常有两种形态:读者与读者的共鸣、读者与作者的共鸣。
C. 怎样理解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并不是被动和消极的,应当说文学欣赏是一种读者的能动和创造活动,如果专把作家的创属造看做是第一次创造,那么读者的欣赏则是第二次创造,即对作品想象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主要表现在:读者在欣赏过程中以作品的客观内容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通过想象去补充丰富和发展作品中艺术的形象的内涵.
D. 如何避免文学欣赏的再创造误区
一度创造来:作家创作,塑造文源学形象.(原生文学)
二度创造:读者阅读,生成新的文学形象.(次生文学)
文学欣赏是一种依靠想象与联想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想象在文学欣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学欣赏离不开形象,但也不是简单的再现形象,而是通过读者的想象、联想,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重新创造形象。比如没参加过战争的人,也能通过作家形象地描绘,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体验、领略战争生活。如果读者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和联想,就不可能对作品有深切地感受,不可能发现作品中那些弦外之音。当然,不同的读者,由于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个性特点的差异,对于同一部作品中的形象,也很可能得到的印象不一样,因此人们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E. 怎样理解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一度创造:作家创作,塑造文学形象.(原生文学)
二度创造:读者阅读,生成新的文学专形象属.(次生文学)
文学欣赏是一种依靠想象与联想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想象在文学欣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学欣赏离不开形象,但也不是简单的再现形象,而是通过读者的想象、联想,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重新创造形象。比如没参加过战争的人,也能通过作家形象地描绘,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体验、领略战争生活。如果读者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和联想,就不可能对作品有深切地感受,不可能发现作品中那些弦外之音。当然,不同的读者,由于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个性特点的差异,对于同一部作品中的形象,也很可能得到的印象不一样,因此人们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F. 试述文学欣赏活动和文学创造活动之间的关系。
1、基于文学欣赏的创作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解读的有效途径
孔子在谈诗的社会功能时所说的“兴、观、群、怨”,这就蕴涵着对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读者可以兴,得到了审美的感受,可以观,“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清代思想家王夫之“诗无达志”、“读者各以其情自得”的著名命题,也充分说明文学文本自身所具有的多义性、开放性,不同的阅读者以其固有的性格、情趣、体验,对于同一文本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引起不同的联想、想象、共鸣,创造一个个带有强烈个性的再造形象,获得一个个染上个体生命意识的文本意义。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附录中的两篇文章同样脱胎于《红楼梦》,选择的角度却截然不同。
当然,从形象到意义的升华并不是瞬间完成的,需要理性对感性的观照,通过主体对形象的咀嚼品味,语感敏锐深刻的学生就会蓦然发现自己已经创作了另一个文学文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细心品读。
2、基于文学欣赏的创作是对文学作品的解构与重新建构
文学解构理论一般公认是由雅克.德希达(Jacques Derrida) 所创立和积极推展的,杨大春著《德希达》一书中曾说道:“解构主义主要体现为一种阅读方式,也就是说,它在对本文进行阅读和解释中体现出来。...‘解构’一词,从词源意义上意指消除结构。因此,作为一种阅读方式,它显然不注重固定模式、固定结构。...他的操作机制表现为:力图寻找一些‘边缘’和‘盲点’,以作为媒介或突破口,进而发现文本阅读的多种可能性,即文本意义的播散,文本自身的解构,并因此改写文本。”解构阅读可以说一种〞颠覆〞,一种对本文的颠覆,当然,这种颠覆不一定是要全然推翻本文,而是要读者跳出本文结构的框框,去‘发现本文阅读的多种可能性’,这种阅读策略,也可以表现在创作上面,也许更精细地说:解构阅读的本身即是一种创作。事实上,达希德本人也将这种策略实际应用在他的作品上面,阅读达希德作品,我们发现,德希达自己主要就是在从事阅读活动,他有许多作品根本就是改写一些传世的巨著。
3、基于文学欣赏的创作能激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再认识和再创造
文学作品作为精神产品,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塑造形象,而是将寓于形象之中的审美意蕴,传达给阅读者,进而激发他们的同感、同情,激起他们的再认识、再创造。这也是进行基于文学欣赏的文学创作的价值所在。再创造有赖于阅读者充分的联想和想象,这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朱光潜在谈姜夔“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这句词时说:“在读他的这句词而见到他所见到的境界时,我必须使用心灵综合作用,在欣赏也是在创造。”他还说过:“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recreate)一首诗;每次再造时,都要凭当时当境的整个的情趣和经验做基础,所以每时每境所再造的都必定是一首新鲜的诗。”中学生作为阅读主体,他们已具备相当的联想、想象的能力,在一定的情境下,经过适当的引导,他们的审美体验会积极主动投入阅读活动的联想、想象过程。
4、基于文学欣赏的创作是人的“完形”能力的自然体现。
“格式塔”完形理论认为,人的知觉按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倾向于对事物感觉的整体把握,具有一种“完形”的能力,人的知觉经验越丰富,他的完形能力就越强。在省察对象时,人们不太注重局部的组成因素,而更注重各部分构成的总体。人们的这种完形能力其实意味着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也体现在文学阅读中。例如,大家熟悉的林黛玉临终遗言:“你好…”人们总习惯于以内心的审美体验去填补句子没有说完的部分,去再造一个染上自我色彩的新形象。
G. 请简要论述文学欣赏的概念和性质
概念:鉴赏者对作品所描写的艺术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以及所渗透的思想感情的感知、体验、联想、想象、理解的审美认识过程。性质: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享受,一种艺术再创造。
H. 为什说文学接受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性的活动
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文学接受的形式包括:文学阅读、文学欣赏、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等。其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阅读与欣赏。
文学接受与传统文艺学中"文学欣赏"或"文学鉴赏"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学接受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与再创造的一种特殊的审美精神活动。它包括着文学欣赏或文学鉴赏的基本涵义与特征。但是,文学鉴赏是以欣赏对象即作品为中心的,而文学接受则与20世纪70年代开始跃起来的接受美学相联系,主张在文学接受过程中以读者为中心。由于他们的理论背景不一样,因此在理解作品与读者关系时侧重点也产生差异。接受美学作为理论的一个派别,特别重视对艺术接受过程中阅读主体再生产、再创造特点的研究,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着人们去发现的"神秘之物"。接受美学的理论家姚斯曾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行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这就是说,文学接受具有"对话性"特点,作品离开读者主观的参与、评价与创造,其意义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以把握文本深层意蕴为目的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进行主动选择、接纳或扬弃的过程。
(一)接受者的语言文字能力
文学接受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识字只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对于阅读文学作品而言,更重要的是语义知识、语法规则、语用习惯与语言经验。他们构成了一个读者必须的语言综合理解能力,是特定的语言环境长期熏陶和相当程度的语文教育训练的结果。
(二)接受者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
文学接受者应该具有起码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文学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部分,是特殊的审美文化。它与文化的其他领域保持密切的联系,包容着诸如哲学、宗教、历史、道德等方面的多种信息与内涵。同时,文学作品既是作家思想的载体,又深深地渗透着民族文化精神和社会时代意识。因此,文学接受者面对的是兼容并蓄的文化复合物。他作为主体,要与对象形成响应关系并进入对话状态,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思想水平。
(三)接受者的审美能力
文学接受者应当拥有基本的文学审美能力。具体到文学接受,接受者需要有文学兴趣和一定的文学知识,相应地养成文学阅读习惯并不断积累文学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接受者应该按文学的方式阅读文学作品,用审美的眼光来理解审美对象。
I. 怎样理解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并不是被动和消极的,应当说文学欣赏是一种读者的能动和创造活动,如果把作家的创造看做是第一次创造,那么读者的欣赏则是第二次创造,即对作品想象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主要表现在:读者在欣赏过程中以作品的客观内容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通过想象去补充丰富和发展作品中艺术的形象的内涵。
J. 文学欣赏的特点是什么
所谓文学欣赏就是运用自己的思维器官,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包含感受艺术形象,体味艺术境界,领会思想内容,激起情感反应,玩赏艺术魅力,鉴别作品质量。文学欣赏既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又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文学欣赏是一种借助形象与感情的审美享受活动,它始终离不开艺术形象的诱导和强烈情感的激发。
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被作品中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所吸引,所感染,以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现实面貌,并进而理解它的本质意义,引起情感上的反应。所以说形象所唤起的欣赏者的情感反映,是审美享受的重要标志,是文学欣赏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人们在欣赏《保卫延安》、《青春之歌》、《创业史》、《红岩》等作品时,就会特别喜欢作品所表现的可歌可泣的斗争生活,喜爱那些鲜明生动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从作品中了解过去的革命斗争历史,学习先辈的革命传统与斗争精神,并陶冶自己的情操与坚定自己的革命意志。在阅读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等作品时,作品所展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以及从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坚强的革命战士的形象,不管在任何时期,对广大读者都具有巨大的教育、鼓舞力量。这种感情上的反应是很强烈的。总之,欣赏者的情感反映,以文学作品的形象系统为基础,以作家在作品中所灌注的情感为动力。
二、文学欣赏是感觉与理解相统一的审美认识活动,在欣赏过程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伴而行。
文学欣赏不是简单地复现现象,而是对形象意蕴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又不是抽象的认识,而是形象的意会,是在感觉中理解,在审美过程中认识。文学欣赏以读者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为基础,读者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在文学欣赏中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的感觉它”。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只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深刻的感受。例如,宋代诗人苏轼,在读了陶渊明的《饮酒》诗以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望”和“见”一字之差,意境全非。这是因为,陶渊明要表达的是自己辞官以后的喜悦,因而用“见”字,传达出悠然自得的情怀,确有“境与意会”的效果;若改为“望”字,变成主动寻求,不仅破坏了全诗的意境,且亦不符合陶潜的节操。所以,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陶诗的意境以及陶潜的为人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当读者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还停留在片断的、分散的、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时,他们是不可能对作品的内容有全面的、深刻的感受的。只有当读者经过深思,把那些片断的、分散的、表面的印象集中起来,加上自己想象的补充和丰富,在自己的头脑里获得形象的再现时,他才能对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有比较全面、深刻的感受,达到感受和理解的有机统一,才能透彻地领会其中的意味,得到思想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鉴赏上的愉悦。
三、文学欣赏是一种依靠想象与联想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艺术的想象在文学欣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学欣赏离不开形象,但也不是简单的复映现象,再现形象,而是在作品形象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欣赏者的想象、联想,通过欣赏者的感受、理解,重新创造形象。在艺术欣赏中,读者要为情所感,就得依靠形象所给予的具体生动的感受,以及随之而来的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特别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由于其形象的间接性,读者对它的欣赏,与对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等的欣赏相比,更有待于形象的再创造,更需要形象思维的能力。它要求读者善于通过语言的媒介,想象出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境界,并进而领会其思想内容。例如:没有参加过战斗的读者,能够体验、领略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并非由于他们头脑里有多少关于战争的概念,而是因为作家的形象描绘提供了具体可感的生动材料,它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体验和认识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战争生活;而亲自经历过战争生活的读者,对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往往倍感亲切,有更多的体会,这是因为他们能够以自己关于战争生活的经验,来感受、想象,以至丰富、补充作品里关于战争的描写。要是读者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和联想,或缺乏必要的生活感受,那么,再美的文学形象对他也没有多大意义。“孤帆远景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诗中这些脍炙人口、富有表现力的诗句所勾画的种种意境,在感受、想象能力较差的读者眼里,也可能是平淡无奇的。又如,在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通过戏剧语言来表现,然而由于剧中特有的规定场景,人物通常都不需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盘托出。他有时讲得少而想得多,有时言在此而意在彼,有时说的则恰恰同想的相反,要是鉴赏剧本时,读者不能根据剧情展开积极的思维,就不可能正确地感受和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及剧本内容。如《雷雨》第四幕里,侍萍得知四凤和周萍的关系后,悲愤地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啊,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哪,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他们是我的干净孩子,他们应当好好地活着。
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应当我一个人尝。今天晚上,是我让他们一块儿走的。这罪过我知道,我都替他们担戴了;要是真有什么,也就让我一个人担待吧。”
这是对自己的谴责吗?罪孽真是侍萍造成的吗?绝对不是。这是对周朴园的血泪控诉,这是对周公馆为代表的封建黑暗势力的猛烈抨击。侍萍和他的“可怜的孩子”,都被这个万恶的社会吞噬了—这就是《雷雨》通过艺术形象所显示的真理。因此,不依靠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不经过自己积极的形象思维,读者就不可能对作品的意境有深切的感受,不可能发现和了解作品中那些弦外之音、韵外之致;而读者能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反复地品味,积极地思考,也就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感受和更深的认识。当然,不同的读者,由于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个性特点的差异,对于同一作品中的形象,也很可能得到的印象不一样,认识不一样。鲁迅曾说过:现代的读者看《红楼梦》,对于林黛玉这个人物,“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总之,和三四十年前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是截然两样的。”正是由于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对于作品形象的想象,总不免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等而有所加工改造,于是所得的印象也就往往带有个人特点。因此人们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即欣赏者头脑里再现的形象,既有作品中形象的确定性与规定性,又有欣赏者的独创性、新颖性。
四、文学欣赏是以“通感”和“共鸣”为重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的心理感应活动。
在文学欣赏中,由于欣赏者的生活、欣赏经验,由于各种感觉器官的暂时联系,视觉和听觉之间;视觉、听觉和触觉、嗅觉、味觉之间往往可以相互作用而彼此沟通,从而唤起艺术形象原来不一定具有的另一种或另几种感觉形象。这种“通感”现象是在艺术欣赏中的独特现象。文学欣赏中的另一种心理活动—共鸣,是一种复杂而常见的现象。当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作家通过作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操,强烈地打动了读者,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他们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为作品中正面人物的胜利而欢乐,为反面人物的溃灭而称快;或者为正面人物的失败而悲痛,为反面人物的得势而愤慨,象喜亦喜,象忧亦忧。他们为黛玉葬花而潜然泪下,为武松打虎而慷慨击节;冉阿让的命运,引起他们深切的关注与同情;盖拉辛的遭遇,则使人们对万恶的农奴制度切齿痛恨。凡此种种,是“通感”与“共鸣”现象在文学欣赏活动中的突出特点。
可见,文学欣赏是伴随感情活动的形象思维活动,文学欣赏中的认识活动主要是一种感受体验,而不是评论,但是,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及其所包含的意蕴,只有在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全面的、深刻的感受。因此,文学欣赏是感性和理性或感受、体验和理解、鉴别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