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与成语相关最多的人
1、项背相望:原指前后相顾,后多用来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2、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3、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4、结驷连骑:驷: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骑马的人。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5、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6、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沸沸扬扬: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上升,升腾。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
8、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9、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10、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B. 那个自荐的毛遂,是史上创造成语最多的人吗
毛遂自荐,是他创造的第一个成语。
其实,还有三个成语,也很有名,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和毛遂有关。
毛遂,战国时期人,在赵国平原君手下当门客。
这一当,就是三年,白吃白喝不干活。
秦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四处派人搬救兵,让平原君去楚国求救。
平原君决定带20个人去,凑了19个,还差一个。
毛遂主动说:差一个,那就我去吧。
于是,第一个成语出来了:毛遂自荐。
平原君说:别的门客来我这里,就跟在布囊中的锥子一样,总能露出尖儿来,你来了三年,啥东西也没露出来啊!
毛遂说:那就让我到囊中试试呗!别人只露个尖儿,我这把锥子,是会“颖脱而出”的。
颖,就是锥子把上的铁环儿,我能让锥子连把上的铁环一块露出来!
于是第二个成语诞生了:脱颖而出。
平原君让毛遂跟着去了。
到了楚国,一开始,平原君自己谈,苦口婆心、口干舌燥,就是没谈妥。
后来毛遂出马,妥了!
果然是个人才。
毛遂
在楚国、魏国的帮助下,秦国退兵,赵国安全了。
平原君大为感慨:一直以为自己眼光很厉害,没想到还是不行啊,这么厉害的毛遂,差点被埋没了!
然后,他放满了语速——嗯,因为他要说成语了:
“毛遂的三寸不烂之舌,比百万大军还强啊!”
第三个成语出现了:三寸不烂之舌。
这还没完呢!平原君又说道:
“毛遂对楚王的一席话,大大提高了赵国的威望,使赵国重过九鼎大吕。”
——这又出来一个成语:一言九鼎。
平原君
怎么样?毛遂一个人,创造了4个成语(虽然有两个是平原君说出来的,但事迹都和毛遂有关),够多吧?
还有比他更多的吗?
C. 成语之最的发明人是谁
老百晓
D. 历史创造成语最多的人是谁
历史创造成语最多的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统计,但是就小编自己而言,觉得是开创东汉王朝的刘秀。刘秀是一个很有能力的皇帝,光武中兴就是对刘秀的最好评价。虽然说刘秀的名声没有其他的一些帝王更响亮一点,但是从今天这个话题角度来讲,刘秀还是能占有一定的地位的,可以说刘秀创造的成语还是不少的,比如说:置之度外,披荆斩棘,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等等,都是从刘秀这边的典故出来的。
三、披荆斩棘是对将领的称赞。冯异是东汉的名将,给刘秀立下了很多的功劳,回到京城洛阳朝拜刘秀的时候,刘秀对着大臣是这么夸奖冯异的:
“他是我当年起兵时的主将,为我在建立基业的道路上劈开丛生的荆棘扫出重重障碍,平定关中,冯异将军是首功啊……”
披荆斩棘就成了刘秀对冯异的夸奖。
E. 我们中国的5万个成语大都是古人发明的,为何现代没有了
因为没有必要了。古人发明成语,是因为那个时候写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古时候的文字都是能省则省,能用一个字表达清楚就绝对不用两个字,因为那个时候资源有限,写字这种东西只有整个社会的上层人员才有资格,哪怕是他们也需要付出不小的资源。例如最初时期的“刻字”,刻一个字都很麻烦,更不要说刻上几万十几万个字了。现代的书,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放到那个时期,一个人大概一辈子都无法写出这么多字。
综合而言,无论是现代的物质环境,还是文化环境都已经不适合也不需要新成语的诞生了。
F. 他是中国古代创造成语最多的文人,一生都在高调的活
他是中国古代创造成语最多的文人,甚至超过了《诗经》;把传播儒家思想作为己任,却一辈子没有学会儒家的“中庸”,偏偏要高调地活着。同是大文豪的苏轼,为他题字“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猜不猜得出他是谁,都来看看文章吧!
作者:大老振读经典
来源:大老振工作室(ID:dalaozhen18)
先来玩几个成语小游戏哈!
1、一锤定音来填空。(答案不唯一)
A.弱()强() B. 十()九()
C.口()食() D.()昏()暗
E.()孔()疮 F.()居()出
G.虚()()势 H.落()下()
I.驾()就() J.含()咀()
K.()膏()晷 L.()秃()豁
M.()世()俗 N.()单()只
2、火眼金睛找错别字。
再接再励 举手头足
动辄得就 营营狗苟
杂乱无张 地大物搏
摇尾起怜 无理去闹
佶屈熬牙 力挽狂岚
3、根据意思猜成语。
A.担任职务的时候,把手洗干净。比喻廉洁奉公。()
B.蚂蚁想要摇动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C.盖上棺材盖,才能对这个人的一生做出评价。形容最后下结论。()
D.精神振奋,言论纵横,像刮风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作,意气风发。()
5、用最快的时间填把“一”和“不”分别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A.罚()劝百 B.()可收拾
C.()发千钧 D.()塞下流,()止()行
E. 反眼()识 F.()举成名
G.()视同仁 H.成()家言
I.()文()武 J.混为()谈
K.挂()漏万 L.()龙()猪
M.刺刺()休 N.牢()可破
O.细大()捐 P.食()下咽
Q.语焉()详 R.迟疑()断
战绩如何?答案在文末,在你翻到答案之前先透露一点:这些成语均出自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对,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
有学者考证他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成语最多的文人,他所创造的成语甚至超过了《诗经》,堪称“语言大师”。
在这么多的成语里,韩愈自己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个是:不平则鸣。
1
从小就生活在中原(今河南孟州)的韩愈,他的方言里经常会提到一个字:中。他们问“行不行”、“好不好”会问:“中不中?”一般回答也很干脆:“中”!
这个“中”,是河南人地处中原的自信和豪爽——得中原者得天下,天圆地方,河南人在正中央!更包含了中国人的一种处世哲学:中则正,满则覆。
然而把传播儒家思想作为己任的韩愈,一辈子也没有学会儒家的中庸之道,他偏偏要“不平则鸣”,偏偏要高调地活着,因为对于韩愈而言,低调的含义就是:
憋屈。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而已,生命如白驹过隙,何必要活得那么憋屈呢?
韩愈的高调,首先表现在他为自己起的名字上。
这个童年极其不幸的孩子出生在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三岁就没有了父母,跟随大哥大嫂生活,没多久大哥也去世了。为避战乱,韩愈随嫂子逃难宣州(今安徽宣城),“就食江南,伶仃孤苦”是韩愈对整个童年的回忆。
当七岁的韩愈看着嫂子为他取名拿不定主意时,张口在旁边说道:“嫂子不必翻书了,大哥叫‘会’,二哥叫‘介’,都是人字头。我就叫‘愈’吧!‘愈’乃超越之意,我要超越一切,做人中龙凤!”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韩愈的高调在他童年时期便露端倪,不过要想“超越”,那可是要付出代价的,君不见“超”字有多么惊险吗?“走刀口”合成一个“超”字,韩愈的一生从此就走在刀口上,可谓是险象环生、步步惊心。
他“走刀口”过的第一关就是科举考试。
考试要求用骈文写作,“骈”,两马并驾的意思,用在文章中其实就是一种修辞手法:对偶。
从来没有哪个民族像汉族这样,孜孜不倦地把一种修辞用到极致。不仅对联,文章里也是四个字六个字的句式两两出现,读起来合辙押韵,美丽极了,所以他们也把这种文体叫做“四六文”或者“俪文”。
西晋陆机开创骈文先河留下著名的《文赋》、南朝梁吴均写下“史上最美骈文”《与朱元思书》、初唐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也是骈文典范。但是发展到后来,连皇帝的奏折都要绞尽脑汁用四个字六个字一句的形式,无文不骈、无语不偶,不分内容、不看场合,反正就是要对偶、对偶、对偶!
韩愈对此反感之至,他打心眼里喜欢孟子的文章——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叫“浩然之气”?它充斥在天地之间,浩大而刚强,它是从内心里爆发出来的正义和力量!
这才是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活在这人世间应该具有的气势!岂能把自己局限在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无病呻吟?看吧,一旦有机会,他非要把这种扭曲的文风给撸直了!
可是韩愈,从东汉形成这种文体开始,历经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八个朝代,到唐朝中期已经有六百多年的时间了,你想凭借你一个人的力量来扭转乾坤,可能吗?
管他可能不可能,韩愈只要能想到就一定会去做!他还要撸直现代道教、佛教盛行的世风,去推行孔孟之道、儒家学说,去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
十九岁的韩愈徘徊在陌生而热闹的长安街头,异乡的风吹动着他火热的心,他心潮澎湃地在心里上百次地呐喊:“我一定要考上!我一定要改变这一切!我一定要让这座城市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世上还有一个叫做韩愈的河南人!”
然而这个过分自信的河南人落榜了。从十九岁到二十六岁,他考了四次科举考试才考了个第十三名,中进士后还需要再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才有做官的资格,信心满满的韩愈又是三试不中,败下阵来。
他不满意有人明目张胆地宣扬自己走了后门,一气之下给宰相写了三封信,结果如石沉大海,音信全无。
韩愈在一封信里说自己是“龙”,“非常鳞凡介”,能“变化风雨”,既然韩同学这么牛,还写这封信干嘛?
韩愈接下来笔锋一转:再牛的龙,也需要水呀,没有了水,那就是小泥鳅一条,所以希望宰相大人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给俺洒洒水吧。如果你不给我洒水,我也不求你!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非吾志也!
嘿!到底是你求人家还是人家求你呀,不回你的信,已经算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了。
年轻人,你这么高调,先去感受感受生活给你的磨难吧!
你最崇拜的孟子不是说过这样一句话吗?上天要降大任给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是要先受尽磨难的。
要想有高调生活的权利,必先有憋屈生活的经历。
2
韩愈憋屈的生活开始了,从在节度使那里做幕僚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生活,到费尽周折回到京城做四门学博士(相当于大学讲师),他憋屈了六年。
这六年里,他经历了嫂子去世、孩子出生、亲友来投、困顿潦倒、理想黯淡、报国无门的磨难,却依然没有在生活面前低头,坚持他的原则:不平则鸣。
韩愈生活在中唐时期,安史之乱后,国家一下子由盛世转入衰败。大唐盛世的繁华宛如还在昨天,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呢?
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陷入了巨大的迷茫之中,他们把对现实的失望转入对来世的期待,此时佛老之学对人的精神麻痹起到了作用。
并不是说道教不好,道教讲究“道法自然”,要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绵延发展几千年自然有它的魅力所在。可是当皇帝都在炼仙丹追求长生不老、甚至把道家创始人老子(即李耳)说成是自己的祖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名山大川建道观,这样真的很好吗?
也并不是说佛教就不好,但是当佛教像是疯长的藤蔓缠绕在中国这棵大树上,庙宇寺院遍布全国各地、走到哪里都是拜佛念经的声音,上至达官下至百姓,拿着佛教的“四大皆空”当做自己逃避的理由,“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不打仗、不种地、不结婚、不纳税,这样真的很好吗?
现在是必须把儒家的正统地位提到日程上的时候了!韩愈提出要学习先秦散文,发展“古文运动”,他要用他的笔为刀枪、为剑戟,去打出一片新天地!
他提出了“文以载道”的主张,孔子不是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吗?文章首先要做到有内容,这样你所提倡的“道”别人才会去看。
韩愈首先提出,要想写好文章必须要多读书: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劝学诗》)也就是说要做到“多读、深思、虚心、躬行”。
人生处万类,知识为最贤。儒家一直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论语》的第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韩愈作为一代巨儒,自然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接下来他就提出了“辞不足,不可以成文”(《答尉yù迟生书》)的说法,如果写文章的人没有积累足够的词汇量,就好比一个人身体各部分不齐备一样,所以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做摘抄。
但是做摘抄不是为了让你引用,你写文章的时候“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要做到“师其意,不失其辞”(《答刘正夫书》),否则就是“剽piāo贼”了。
怪不得韩愈为我们留下来那么多成语,他提倡“陈言务去”,他说“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所以在语言上,一定要创新创新再创新!
然而过分追求创新,也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呀!韩愈及其追随者们后来文风过于奇崛,也是“古文运动”在唐代并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他还告诉我们文体不同、写作方法也不尽相同的道理。比如对待记叙文,就一定要提纲挈领、抓住要点;对待议论文,一定要找到论点、探索内涵。所谓“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进学解》)是也!
等到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又掌握了一些写作手法,那么写作是“当其取于心而洼于手也,汩汩然来矣!(《答李翊书》)”文思泉涌、得心应手,这是多么行云流水、让人羡慕!
文从改中出,韩愈对文章的要求是“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 (《进学解》),词句要丰富然而没有一个累赘的字存在,语言要精练但是不能缺少一个该有的词。
但是!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文以载道!文章写得再好,没有中心是不行的,中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决定中心的是写文章的人的道德,文如其人,道德高尚才是根本!
对一篇文章而言,语言形成气势,人品决定高度!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答李翊书》)。这就好比文章是果实、那么道德就是根;文章是灯光,而道德就是灯油。
一时之间,众人云集,要拜韩愈为师,却遭来众多非议。
在那个门第第一、耻学于师的时代,韩愈要以他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抨击时弊、弘扬世道、抗颜为师,不顾不解的眼神、不听刺耳的讽刺、不管善意或恶意的劝诫,高调行走在这人世之间!
3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而现在,韩愈高举“古文运动”的大旗已颇见成效,越来越多的人围在他的身边,和他探讨文章的写法,拜他为师。韩愈乐意指点他们,“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何乐而不为呢?
个性耿直、无所避忌的李翱(áo)一生追随韩愈、学习先秦散文,韩愈还为他做媒,把侄女嫁给了他;
和韩愈亦师亦友的皇甫湜(shí)更是忠心实践他所提出的每一种文学主张;
韩愈曾帮助在驴背上苦苦思索是“推”好还是“敲”好的贾岛,才有了后人所津津乐道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故事;
比韩愈大十七岁的孟郊风格内敛,他写下的《游子吟》家喻户晓,然而他非常欣赏韩愈奔放的文风,常常称呼韩愈为老师;
而比韩愈小二十二岁的李贺更是对韩愈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被称之为“诗鬼”的青年,应试不第,而当时已是“文章巨公”的韩愈亲自前来安慰;
我们所熟知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可谓家喻户晓: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标题中的“水部张十八员外”,就是韩愈的弟子张籍。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时任水部员郎,他还有一句很有名的诗: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我们往往称赞韩愈对早春时节小草的观察细致入微,却往往忽略了韩愈为什么那么喜欢带着料峭春风的早春,说它“最”是一年春好处,甚至超过了“烟柳满皇都”的盛春时节。
如果一个人像经历寒冬的小草一样破土而出,看着希望的绿色一点点在心中蔓延,那么什么样的繁花似锦能替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美丽呢?
韩愈还曾经为张籍写过一首《调张籍》,“调”原本是调侃,韩愈用开玩笑的口吻写这首诗给他,里面却出现了具有非凡意义的句子: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杜”并称,在中国诗歌史上比肩而立、恍若两座无人可以超越的大山,这种地位的确立,原来竟是来源于韩愈和他的弟子开玩笑的一句诗!
……
向他学习的那些人自称“韩门弟子”,韩愈大方接受。而和他同时代的白居易,和他一起发动“古文运动”的柳宗元,也提携了不少人,他们怎么没有“白门弟子”、“柳门弟子”呢?
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过这事呀,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形成门第观念之后,那些士族子弟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做官,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唐代之后,制度废除了,可是影响仍在。比如韦家和杜家,势通天子:长安韦杜,离天尺五,不需要读书也可以做高官的呀!
再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年龄差不了多少,官位比你低吧好像是在巴结你,官位比你高吧称你为老师?那多不好意思!
韩愈,你这么高调,不怕人家说你想拉帮结派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吗?你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呀!
韩愈才不管,人要是做什么事都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还能成什么气候!再说孔子不是说了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他提笔刷刷刷写下了一篇文章,这篇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的文章就是在散文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句句如黄山大吕,震耳欲聋,它们从唐代夹带着韩愈如潮的文风呼啸而来,直到现在,这些思想都在启发着我们、引领着我们。
韩愈,一篇《师说》万古扬,百代之师放光芒!
4
就在韩愈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他听从妻子卢氏的建议,给自己取了个字:退之。
若是他真能做到不那么高调,也不至于后来栽那么大跟头。看看那篇咄咄逼人的《杂说四》吧,发的牢骚就如排山倒海一般: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真是笑话!明明是先有的千里马才有的伯乐,怎么可能先有的伯乐然后再有千里马呢?
可是韩愈偏偏要这么说,就是先有的伯乐才有的千里马!
要是没有伯乐,千里马在那些喂马的人手里早已经被虐待死了,还能等到被发现的那一天?
你们说那些喂马的人蠢不蠢哪,啊?手里拿着鞭子,斜着眼睛看着千里马,说:“这天底下就没个千里马,千里马那都是传说!”(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我说哥们儿,咱能不能别执策而“临”之?这个“临”字让人感觉忒不舒服。你瞅瞅,这个字右边就是一个人,左上角像是人的眼睛,左下角是器物,整个字就像是一个人在俯视下方。
你还以为你君临天下呢吧!咱把这个字换成“看”中不中?
韩愈在气势上的一泻千里使得后人称之为“韩文气盛”,而他直接去戳封建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性又使得他站的立足点很高,这就叫做“气盛言宜”。
二十多年以后,韩愈已经从四门学博士到监察御史又做到中书舍人,终于有了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权利,这一年,他49岁,伯乐出现了。
谁?唐宪宗。他派韩愈做军队参谋长,协助宰相裴度去讨伐淮西的叛军!
你写的《论淮西事宜状》不是把节度使的叛乱分析的头头是道吗?好吧,这次就看看你这匹千里马到底是不是纸上谈兵!
然而韩愈还真是不辱使命,成功地协助裴度平定了叛乱,晋受刑部侍郎,著名的《平淮西碑》就写于这个时候。
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原毁》)。
当一个人的事业走向巅峰,就会有人来诽谤你,就算是德行高尚又能怎样?自有蝇营狗苟之人来毁坏你的声誉。
就在韩愈因为他的碑文被抹去又让别人重写而烦心的时候,朝廷上发生了一件事。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唐宪宗在京城里掀起了一阵信佛狂潮,他迎奉法门寺佛骨舍利,结果韩愈半路杀来,高调出手。
我们都知道,韩愈发展“古文运动”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反骈文写散文,二是排佛老兴儒道。
韩愈不仅使这次规模宏大的迎佛骨盛会草草结束,而且还在他的《谏迎佛骨表》里说“迎佛骨”会折寿,把宪宗气得一下子把他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今广东潮州)。你到那里“不平则鸣”去吧!
俗话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当韩愈走到陕西蓝田时,寒风呼啸、大雪纷飞,他得知他的家人因受株连被赶出京城,而他视若掌上明珠的女儿因病得不到医治病死在路上。
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飞了,就这样宠着长到十二岁的女儿因为自己的一封奏折说没就没了,韩愈人生中唯一的一次流泪,就是对着绵延的秦岭嚎啕大哭。
苍天啊,茫茫无际的苍天!为什么要让我经受这样的打击!彼苍天者,曷(hé)其有极!
他已经年过五十了呀,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侄子也在十年前去世,“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祭十二郎文》),怕是怕自己也要死在那遥远的潮州了。
他对前来为他送行的侄孙韩湘(传说中八仙过海中的韩湘子)写下了一首七律: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没有死在潮州,他在那里仅仅待了八个月,可是潮州人却说:“韩愈走后,潮州山水皆姓韩。”
在这里,他驱鳄除害,写下令后人津津乐道的《祭鳄鱼文》;他自出俸禄,重建州学,在当地推广普通话;他关心农桑,赎放奴婢,把中原文明带到潮州这南蛮之地……韩愈治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韩愈走时,潮州百姓倾城出动送刺史。从此后,潮州城外鳄溪改名韩江,笔架山改名韩山,他植下的橡树被叫做韩树。甚至一千多年以后,还在用他的号“昌黎”来命名街道、学校。
一生推行儒家学说的韩愈,他的高调是“事业无穷年”的孜孜不倦;他的高调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严谨;他的高调就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一生信念!
5
公元825年12月25日,五十七岁的韩愈去世。
在他的诗集里有一首很美很美的诗,叫《幽兰操》,旁边有一行小字:孔子伤不逢时作。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有之。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我们仿佛看到,白茫茫一片的大地上,漫天雪花飘飘洒洒,一个踉跄的身影在踽(jǔ)踽独行。有王者之香的兰花默默绽放,没有人闻到它的香气,它该是怎样的寂寞呢?
抬头,看到一片青绿,繁茂不输天空大雪。他笑了,荠麦可以迎贸贸雪霜而萌发,我为什么不可以!
他光脚披发奔跑在一片洁白的世界,身后的脚印慢慢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串模糊的名字:孔子、孟子、董仲舒……最后终于重叠在一起,渐渐清晰成两个大字:韩愈。
……
就在韩愈去世之后整整第二十个年头,唐武宗李炎下令拆毁寺院、推倒佛像、强迫僧侣还俗,这件事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还有后周世宗柴荣的灭佛事件合起来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
时间又过去了二百年,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振臂高呼,麾下立刻聚集了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一批优秀的文学家,他们一定要把韩愈和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进行到底!
“唐宋八大家”至此聚首,他们的文章大放光芒、凌朔千古。
宋哲宗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苏轼仰望着潮州人世代瞻仰的韩愈雕像,提笔写下了一行令所有人都心潮澎湃的大字: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没错,这,就是一生高调的——韩!愈!
附答案:
1、
A.弱(肉)强(食) B. 十(生)九(死)
C.口(多)食(寡) D.(天)昏(地)暗
E.(百)孔(千)疮 F.(深)居(简)出
G.虚(张)(声)势 H. 落(阱)下(石)
I. 驾(轻)就(熟) J.含(英)咀(华)
K.(焚)膏(继)晷 L.(发)秃(齿)豁
M.(愤)世(嫉)俗 N.(形)单(影)只
2、
再接再(厉) 举手(投)足
动辄得(咎) (蝇)营狗苟
杂乱无(章) 地大物(博)
摇尾(乞)怜 无理(取)闹
佶屈(聱)牙 力挽狂(澜)
3、
A.洗手奉职 B. 蚍蜉撼树
C.盖棺论定 D.踔(chuō)厉风发
4、
A.罚(一)劝百 B.(不)可收拾
C.(一)发千钧 D. (不)塞下流 ,(不)止(不)行
E. 反眼(不)识 F.( 一)举成名
G. (一)视同仁 H. 成(一)家言
I. (不)文(不)武 J. 混为(一)谈
K.挂(一)漏万 L. (一)龙(一)猪
M.刺刺(不)休 N. 牢(不)可破
O. 细大(不)捐 P.食(不)下咽
Q.语焉(不)详 R. 迟疑(不)断
韩愈部分成语含义及出处:
日上三竿: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出自韩愈《岁华纪丽》卷一:“日上三竿。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
飞黄腾达: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出自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坐井观天:坐在井里看天。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出自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俯首帖耳: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出自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也写作“俯首贴耳”。
弱肉强食: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出自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弱之肉,强之食”。
十生九死:形容经历极大危险而幸存。出自韩愈《八月十五赠张功曹》诗:“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出自韩愈《答胡生书》“愈不善自谋,口多而食寡。”
动辄得咎: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辄:就;总是;咎:责备。典故:韩愈学识渊博,被任命监察御史,因反对宦官利用“宫室”敲诈百姓,触怒了唐德宗被贬,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他作《进学解》感慨自己:“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虚张声势:假装出强大的气势。虚:虚假;张:张扬。出自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无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落阱下石: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同“落井下石”。出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驾轻就熟:意思是做事从轻松的着手,由熟悉的开始。比喻技艺娴熟,毫不费力。其出自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
含英咀华:咀,细嚼,引申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又指嘴里含的花朵,品味花的芬芳,后比喻品味,体会诗文中所包含的精华。出自韩愈《进学解》:“沉浸浓郁,含英咀华”。
不塞下流 ,不止不行:形容凡事要遵照辨证发展规律,不可急于求成。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出自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反眼不识:翻脸不认人。出自《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一龙一猪:一是龙,一是猪。比喻相似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出自《符读书城南》。韩愈给儿子韩符写了一首诗勉励他用功读书,诗中写道:有两户人家各生了一个儿子,长相十分相似,经常在一块儿玩耍,到了12岁左右,渐渐发现他们有了差异,30岁时一个有了成就像呼风唤雨的龙,一个却像蠢笨无能的猪,简直是天壤之别。后来韩愈问韩符:“你到底是想成为呼风唤雨的龙还是蠢笨无能的猪?”韩符听后用功读书,成了有用之人。
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所有东西兼收并蓄。常指收罗的东西多,毫无遗漏。也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出自《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蚍蜉撼树:比喻其力量很小,而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踔chuō厉风发:踔厉:精神振奋,言论纵横;风发:象刮风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出自《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中踔厉风发,常率屈其座人。”
G. 中国发明成语最多的地区是哪里
中原~~~~
H. 韩信是不是中国古代制造成语最多的人
在武将中,他是最多的一位吧。
战无不胜,。
国士无双
一饭千金,
多多益善,
十面埋伏,
背水一战,
拔旗易帜,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兵仙神帅,
胯下之辱,
解衣推食
居常鞅鞅
功高震主
金石之交
独当一面
略不世出
不赏之功
匹夫之勇
妇人之仁
推陈出新
勋冠三杰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人心难测
钟室之祸,楚汉相争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问路斩樵,
I. 有关于历史人物的成语,哪个人最多
韩信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背水一战
十面埋伏
忍辱负重
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萧何月下追韩信
【战无不胜】 【国士无双】 【一饭千金】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沈沙决水,半渡而击】 【背水一战】 【拔旗易帜】 【置之死地而后生】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兵仙神帅】 【胯下之辱】 【解衣推食】 【居常鞅鞅】 【功高震主】 【萧何月下追韩信】 【汉中高对】 【独当一面】 【略不世出】 【不赏之功】 【匹夫之勇】 【妇人之仁】 【推陈出新】 【百战百胜】 【勋冠三杰】 【伐功矜能】 【鸟尽弓藏】 【伪游云梦】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人心难测】 【钟室之祸】
纯手打,希望能帮助到你
J. 谁发明的成语
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多由四版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权四个字以上的。成语的来源有以下几种: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在这里约定俗成很重要,指被社会大多数人接受或运用,也许明天“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也会是成语!
因此是社会发明了成语!
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谚语、歇后语、引语和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从某些方面看来,也有相似之出。譬如专名和科学术语都是固定词组;谚语、歇后语、引语不仅是固定词组或句子,而且意味也有些与成语相似;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比较简练,形式跟绝大多数的成语一样,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之类,但是这些都不是成语。把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等的区别搞清楚,这就有助于断定什么是成语,什么不是成语。现在简单地就这方面作些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