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力属于人所特有的高级认识的过程,想象力是人将头脑中已有的客观事物形象重新组合成某种事物新形象的过程.而幼儿期是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想象力的特点是:主要以无意想象为主,内容简单、结构单一,一般都是自己生活的翻版,记忆的成分多想象的成分少,并且想象和行动相结合受情景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各方面来引导发展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玩教具、讲故事、创设环境等方面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轻松的学习中思维空间更大,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大有潜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大有可为. 关键词:幼儿;想象力;培养 引言:想象力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世界就没有前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 对于幼儿来说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丰富,但想象的内容还是浅显的,有非常强的可塑性,通过培养和发展使幼儿的想象力更加丰富活跃,是对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幼儿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1、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能感知新的事物遇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需要,还能对头脑里保留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某种没有经历过的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形象.比如在幼儿园绘画《未来的汽车》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各种新型的汽车图画,有的幼儿会把轮船、飞机、火箭还有看过动画片中的内容联合在一起画出来的汽车,这种汽车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加工改造画出来的,这就属于想象. 2、想象和发明创造紧密相联在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曾称:想象力为“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无一不是想象的结晶,没有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 3、想想在幼儿的学习、活动、生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在游戏、绘画、听故事等方面都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比如幼儿在过家家的游戏中会把自己当成爸爸或妈妈,布娃娃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孩子饿了他们会给孩子喂饭,生病了会给孩子喂药和打针.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了游戏中的重要角色,这就是幼儿的想象力.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关系到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关系到幼儿新知识的学习.我们应特别强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多接触生活不断积累经验,使幼儿的头脑中储备丰富的形象为幼儿的想象提供条件. 二、幼儿想象力的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一)通过游戏活动的探索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并不是凭空臆想,他需要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如果我们观察不难发现幼儿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幼儿的游戏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通过游戏幼儿会学到很多知识,对幼儿的想象力的培养也起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幼儿的游戏活动《开火车》中,幼儿把小凳子当做小火车,骑在小凳子上嘴里边唱着:“笛笛…..嘟嘟….,一列火车长又长,运粮运煤忙又忙,钻山洞、过大桥.呜——到站了.”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已经置身于与想象中把自己想象成了一名列车员,通过让幼儿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有效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园中应该经常开展此类模仿性的游戏,把幼儿的思维调动起来,在轻松的游戏环境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二)玩教具在幼儿想象力培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离不开玩教具,对于幼儿来说,玩教具的价值不在于它的价钱是否昂贵,重要的是看它是否满足幼儿想象力发展的需要.也许人们觉得简单的玩具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幼儿园中最常见的就是积木,虽然看似简单的积木在幼儿的手中却能变换的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停车场、高楼、学校等,每次摆的造型都不同这些都是幼儿通过现实再头脑中想象摆出来的.通过摆弄积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对幼儿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通过故事的讲述、文学作品的欣赏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法 儿童时期幼儿还不具备阅读能力,他们很喜欢听别人讲故事,有时对自己非常熟悉的故事,幼儿会把基本的内容说出来.儿童故事是具备浓厚幻想色彩的,非常贴近幼儿的心理特点,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想象具有夸张性和多变性.在幼儿听故事时其中的人物、情景、情节都能很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幼稚的心灵,唤起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展开丰富的联想.如在讲故事的时候一篇故事不一定都要讲完,可以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填充,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这样幼儿不会受到局限说出自己的想法,是这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内容说出来.如《狼和小羊》的故事,故事中可以讲到狼向小羊扑去就停止,不再继续把明显的结果说出来,留下给幼儿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动脑去想象结果会是怎样的.幼儿会想出不同的结果,有的会把动画片或漫画书中的内容加进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还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兴趣更好的提高幼儿想象的积极性. 教师或家长还可以选择一些优美动听、活泼生动、内容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充满丰富想象的诗歌、话剧等文学作品让幼儿欣赏,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想象,对于培养发展幼儿想象力有很大帮助. (四)创设情境,为幼儿提供想象的环境激发幼儿宝贵的好奇心,让幼儿在课堂和生活中启发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扩大儿童的视野,丰富幼儿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引发幼儿无穷的想象,激发幼儿宝贵的好奇心.想象是新形象的形成过程,这种新的形象的形成也是在过去已有的记忆表象加工而成的,取决于表象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多少. 因此在实际的生活中,要指导幼儿去感知客观世界,使幼儿置身于大自然中,多让幼儿去听、看、想,通过观察思考开阔幼儿的视野积累知识,丰富经验增加幼儿的想象素材.例如,现在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天气变得暖和起来,教师应带幼儿们走出教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春天来到了我们周围的动植物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大班的活动课中,幼儿们在院子里有很多的发现,有的幼儿发现柳树的柳条变绿了抽出了小嫩芽,花朵上开出了小的花骨朵,草坪上的小草钻出了地面·····有的幼儿指着花坛喊:“老师,好漂亮的迎春花.”还有的幼儿指着天空大声喊:“天空那么蓝天上的白云像是老爷爷放的绵羊.”“我也看到了,白云好像我在公园里吃的棉花糖.”另一个幼儿也更这叫了起来.他们对大自然中的事情充满了好奇,他们会用眼睛观察用头脑想象,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些都是幼儿的好奇心所致.利用这次的观察让幼儿把观察到的内容讲出来或者用画笔画出来,有的幼儿会问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呢?这样就不要限制幼儿的想象,告诉幼儿你自己觉得是什么颜色就画什么颜色,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不能直接否定或拒绝,这样会打消幼儿想象的积极性,阻止幼儿的好奇心.对于幼儿的问题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幼儿提问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回答是用比较简单易懂的话语回答. 因此,创设情境,为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为幼儿提供想象条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尊重幼儿的天性和心理特点,使幼儿敢于想象、乐于想象. (五)注重从艺术方面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是幼儿大胆地
Ⅱ 说说在艺术领域中教师如何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代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21世纪的栋梁,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他们要适应未来科技、知识高速发展的社会,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具有较强的创造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近年来科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发育健全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力。所谓创造力,是指主体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这种能力受知识、经验、能力、条件所限制。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因年龄所限,知识、阅历、经验较少,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是初级层次的,与他们自身能力相吻合,对他们自己而言是前所未有的,但不一定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甚至有时候这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等相联系。即常以逾越常规、不守规则、钻牛角尖、提怪问题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使得一部分幼教工作者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将幼儿的这种探索行为看作淘气、捣乱、有意破坏而在言语上、行动上不自觉地压抑甚至扼杀幼儿创造性的萌芽。绘画教学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必修课,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家长在教学中只重视幼儿怎样依样画葫芦,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地按照老师的示范摹仿,偏重以技法为主,不了解绘画教学对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认识事物能力的培养作用。实践证明如果一味偏重技法摹仿将会挫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限制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提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那么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一、教师应注意对自身创造性素质的培养
绘画教学中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很多,有的来自于教师本身创造性素质,也有来自家长和幼儿方面的。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创造性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应当首先增强对教师自身创造性素质的培养。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戈特弗里德?海纳指出:“倘若把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的教师。”幼儿大都喜欢摹仿教师,他们常有意无意地采取与教师相似的行动,从而学到教师的某些行为和思维方式。创造型的教师在教法,倾向于采取“建设性的行为”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这些富于创造性的言传身教,就成为幼儿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良好刺激和榜样。因此,有必要加强教师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最大限度地给予幼儿表现创造力的机会。同时,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侧重幼儿的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这种观念的教师才会自觉地改革传统教育中束缚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做法,不至于把前面所说的幼儿的各种创造性探索行为看作淘气、捣乱、有意破坏而加以限制。如在一次绘画课上,让幼儿画小朋友坐滑梯的场景。我在示范画上添加了太阳公公、小草、小花等。有一名小朋友没有按照我的画法做,却将太阳公公的胡须画得很长很长,成了一座小滑梯,小朋友们顺着太阳公公的长胡须滑上滑下,一个个动态可掬的幼儿栩栩如生。我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画,小朋友说:“这多有趣呀!”当即我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和鼓励了这名幼儿。此后,这个小朋友画画的劲头更大了,总是能想出好多新颖、独特又极富童趣的作品。
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培养和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基础
对儿童自信心的培养极为重要,他们能否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大胆地描绘世界,与他们自信心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信心强的幼儿,他们的画面表现力较强,想象奇异丰富,线条生动流畅,构图饱满,色彩鲜明。自信心较弱的幼儿多在绘画中表现出胆小、谨慎,画面空洞,线条呆板生硬,缺乏生动性。对这些自信心较弱的幼儿,老师和家长切不能因此而批评嘲讽,否则幼儿会变得越发胆小,更加不敢动笔,久而久之会逐渐丧失学画的兴趣。在幼儿遇到困难和出现错误时,老师和家长应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所在,鼓励他们多注意观察描绘对象的典型特征,争取能有所提高。当幼儿有所进步时,应及时加以表扬,或者向其它幼儿展示以提高其自信心。家长也可以在幼儿的房间布置小画廊,把幼儿的好作品装上镜框,摆在显眼位置,让家人欣赏。还要经常把幼儿初学的作品拿出来和近作加以比较,让幼儿自己去评判是否有所进步。逐步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和画画的兴趣。
三、对幼儿好奇心、想象力的支持和保护对创造力的培养有较大作用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绘画的指导方法不很妥当。总是一味要求幼儿按照教师的范例进行摹仿,不允许有丝毫的变动。比如,一次画菊花,我的范画用了橘红色和黄色,有的幼儿想换几种颜色,旁观的家长马上制止:“你看清楚老师用的什么颜色,别弄错了。”也有的家长大声斥责孩子:“又弄错了,今天不画好就别回家。”根本不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许多老师和家长很注重绘画技法的训练和知识的灌输,一味求全责备:“你看你画的就不圆,小马的眼睛怎么会那么大呢?”有一次,我班绘画能力较强的小朋友模仿老师画了一个小朋友后又在旁边加了一团黑色。她爸爸马上皱起了眉头:“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是小朋友的
Ⅲ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充满了创造 的历史。从窑洞到摩天大楼,从马车到宇宙飞船,从松明到人造太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创造,而创造来源于人。只有人拥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才能打破常规,创造奇迹。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就像世界上不会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一样,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独特的念头、独特的思想...、独特的看待问题的角度、独特 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在孩子看来没有绝对的标准去评判事物,而正是后来大人们所传授的固有的、被人公认的、已有的知识,迫使孩子慢慢放弃自己的“怪念头”, 成为有着和别人一样的眼光、一样的思维方式的人。当然有人会说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什么不好,至少大家都按照一样的标准和方式去生活。对。但社会的发展,个人的成功需要的是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思维,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人类进步,而不是手握着先人的知识成就毫无进步。 人的创造力的发展开始于婴幼儿期,幼儿期和学龄期是培养和发展孩子创造力的关键时期。此时奠定的基础可能会影响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而据有关创造力研究结果表明:4岁时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测试得分最高,到5岁以后开始下降。 原因何在? 美国创造性思维研究专家托伦斯等也发 现,3-5岁是孩子创造性能力的高速发展时期,而5岁以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我国的孩子同样也存在着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影响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孩子在婴幼儿期在幼儿园或者家庭中主要的活动是以游戏为主,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游戏活动很少约束,孩子有很多自由的空间,去 随意地玩、随意地想、随意地发挥。而这时家长和老师也不会对孩子的想法或行动进行过多地干预,孩子不会因为自己的胡思乱想遭到别人的否定和指责。所以创造性思维发展良好。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就要开始面对学习活动,这时的家长和老师就变得“严厉”起来,因为他们此时强调的是孩子应该掌握更多的知识, 更重视孩子能否正确地思考。他们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该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因为有了统一的标准,孩子的行为又随时受到成人们的监督和评 价,当孩子没有按照成人教给他的那样去做,孩子就会受到批评和惩罚。这样孩子为了迎合成人,渐渐放弃了自己的“胡思乱想”,乖乖地向着成人们想要的答案思 考着,这样自己便能得到大人们的赞赏和奖励。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怎样培养? 创造性思维难能可贵,社会需要发展,发展就要依靠创造力,只有孩子拥有了创造性思维,才能保证社会的进步。那么,在家庭中,家长应该怎样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并让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更好、更顺利地发展呢?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游戏是幼儿的主 导活动,在游戏中,孩子的创造力日益提高,从单纯的模仿发展到创造,他们逐渐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开展新型的游戏情节,创造性地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制作游戏道具等。但是游戏水平的发展并非完全是自发的,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是需要家长的启发引导的。 通过绘画培养创造性思维。心理学家和教 育学家一直认为绘画是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好方法。因为绘画会促进右脑的发育。另外绘画可以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在炫丽的色彩世界中,孩子情绪兴奋愉快,这个时候,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下。可以促使孩子右脑的发育,增强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接触绘画,并且给孩子一个 自由的欣赏和实践的空间,随心所欲地画,自由想像地画。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平时家长应该多和孩子进行对话,多给孩子讲故事。在与孩子说话时,要因势利导,抓住机会,就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对话,这样可以促使孩子启动思维,即兴表述生动的语言。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个开放式的结尾, 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结合之前的故事情节,进行合理又有创造性的推断,完成故事。 多动手培养创造性思维。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促使他们一刻也停不下来,总是摸摸这、动动那,这个时候的家长千万不要因为怕孩子弄乱了东西,而粗暴地制止,应该对孩子的好奇心给予鼓励,同时给孩子正面的解释。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搞一些小发明。在手指尖的触摸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也就得到了最好的发展。 爱心提示 家长应该避免的错误态度: 对孩子的想法不屑一顾。即使在你看来孩子的想 法很可笑,但那一定有孩子自己的道理,你或许应该去认真地听听。对孩子的行为漠不关心。孩子在进行游戏或绘画等活动时,家长不要不闻不问,你可以多关注孩子,当他有创造性的表现时,应该给予鼓励和赞美,这样孩子的创造性就更高了。 占用孩子的活动时间。家长不要一意孤行,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孩子本该自由活动的时间都拿来练习小提琴。这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将会造成阻碍。 轻视孩子。家长有时不能轻视了自家的小不点,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当孩子向你提出一个让你看似已经超出了他的智力水平的问题时,也要尽量地向他解释,而不是粗暴地对他说:“说了你也不懂!” 用不变的教育方法对待你已经变化的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家长的教育方法需要做相应的改变。让你的孩子时刻能接受你的教育,为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Ⅳ 如何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专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的属结尾。
2、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
3、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编故事,并为自编的故事配上图画,制成图画书。
(一)注意创造合适的环境
1 .人们发现,当儿童在回答创意测验题时,喜欢用眼睛扫视四周,试图找到某种线索。线索丰富的环境能够给被试者许多良好的思维刺激,使他获得较高的分数。科学家曾进行过这样一次测试,首先把一群人关进一所无光、无声的室内,使他们的感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然後再对他们进行创新思维的测试,结果,这些人的得分比其他人要低很多。
2.环境包括空间环境当然也包括人文环境,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也能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时,也许多个幼儿的答案比一个创造性强的幼儿的答案要丰富很多,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经验、个性,以及许许多独特的价值观念。当幼儿明白可以通过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也可以那样回答。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习惯用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所以一个良好的交往环境也能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Ⅳ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创复造性思维。制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孩子的创造力日益提高,从单纯的模仿发展到创造,他们逐渐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开展新型的游戏情节,创造性地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制作游戏道具等。但是游戏水平的发展并非完全是自发的,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是需要家长的启发引导的。
Ⅵ 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哪些游戏推荐
三到六岁正是孩子想象力的萌芽期和敏感期,父母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孩子首先要学会收拾自己的玩具,会自己穿衣服等等,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来。那么阅读这事就成了。丰富的知识,甚至有趣的灵魂都会在阅读中,成乘法递进,启迪孩子的智慧。具有幽默感的孩子,不仅从小就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自己也能更好的适应今后生活的各种挑战。
他们具备了创造力,并把它体现到日常生活中。他们反复尝试,发现问题,然后全力解决。玩堆积木都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另外家长还可以多带孩子利用树叶、花等做一些手工创作。关键在于父母是否善于因势利导,联系实际,引导孩子进行丰富多彩的想象活动。
Ⅶ 如何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代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21世纪的栋梁,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他们要适应未来科技、知识高速发展的社会,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具有较强的创造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近年来科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发育健全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力。所谓创造力,是指主体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这种能力受知识、经验、能力、条件所限制。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因年龄所限,知识、阅历、经验较少,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是初级层次的,与他们自身能力相吻合,对他们自己而言是前所未有的,但不一定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甚至有时候这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等相联系。即常以逾越常规、不守规则、钻牛角尖、提怪问题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使得一部分幼教工作者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将幼儿的这种探索行为看作淘气、捣乱、有意破坏而在言语上、行动上不自觉地压抑甚至扼杀幼儿创造性的萌芽。绘画教学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必修课,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家长在教学中只重视幼儿怎样依样画葫芦,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地按照老师的示范摹仿,偏重以技法为主,不了解绘画教学对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认识事物能力的培养作用。实践证明如果一味偏重技法摹仿将会挫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限制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提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那么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一、教师应注意对自身创造性素质的培养 绘画教学中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很多,有的来自于教师本身创造性素质,也有来自家长和幼儿方面的。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创造性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应当首先增强对教师自身创造性素质的培养。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戈特弗里德?海纳指出:“倘若把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的教师。”幼儿大都喜欢摹仿教师,他们常有意无意地采取与教师相似的行动,从而学到教师的某些行为和思维方式。创造型的教师在教法,倾向于采取“建设性的行为”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这些富于创造性的言传身教,就成为幼儿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良好刺激和榜样。因此,有必要加强教师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最大限度地给予幼儿表现创造力的机会。同时,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侧重幼儿的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这种观念的教师才会自觉地改革传统教育中束缚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做法,不至于把前面所说的幼儿的各种创造性探索行为看作淘气、捣乱、有意破坏而加以限制。如在一次绘画课上,让幼儿画小朋友坐滑梯的场景。我在示范画上添加了太阳公公、小草、小花等。有一名小朋友没有按照我的画法做,却将太阳公公的胡须画得很长很长,成了一座小滑梯,小朋友们顺着太阳公公的长胡须滑上滑下,一个个动态可掬的幼儿栩栩如生。我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画,小朋友说:“这多有趣呀!”当即我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和鼓励了这名幼儿。此后,这个小朋友画画的劲头更大了,总是能想出好多新颖、独特又极富童趣的作品。 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培养和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基础 对儿童自信心的培养极为重要,他们能否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大胆地描绘世界,与他们自信心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信心强的幼儿,他们的画面表现力较强,想象奇异丰富,线条生动流畅,构图饱满,色彩鲜明。自信心较弱的幼儿多在绘画中表现出胆小、谨慎,画面空洞,线条呆板生硬,缺乏生动性。对这些自信心较弱的幼儿,老师和家长切不能因此而批评嘲讽,否则幼儿会变得越发胆小,更加不敢动笔,久而久之会逐渐丧失学画的兴趣。在幼儿遇到困难和出现错误时,老师和家长应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所在,鼓励他们多注意观察描绘对象的典型特征,争取能有所提高。当幼儿有所进步时,应及时加以表扬,或者向其它幼儿展示以提高其自信心。家长也可以在幼儿的房间布置小画廊,把幼儿的好作品装上镜框,摆在显眼位置,让家人欣赏。还要经常把幼儿初学的作品拿出来和近作加以比较,让幼儿自己去评判是否有所进步。逐步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和画画的兴趣。 三、对幼儿好奇心、想象力的支持和保护对创造力的培养有较大作用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绘画的指导方法不很妥当。总是一味要求幼儿按照教师的范例进行摹仿,不允许有丝毫的变动。比如,一次画菊花,我的范画用了橘红色和黄色,有的幼儿想换几种颜色,旁观的家长马上制止:“你看清楚老师用的什么颜色,别弄错了。”也有的家长大声斥责孩子:“又弄错了,今天不画好就别回家。”根本不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许多老师和家长很注重绘画技法的训练和知识的灌输,一味求全责备:“你看你画的就不圆,小马的眼睛怎么会那么大呢?”有一次,我班绘画能力较强的小朋友模仿老师画了一个小朋友后又在旁边加了一团黑色。她爸爸马上皱起了眉头:“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是小朋友的影子。”孩子自豪地说。“谁让你画了,没看见老师只画了一个小朋友吗!”孩子看着爸爸严肃的脸色,呆呆地点了点头。孩子的一次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设想就这样被家长扼杀了。要知道,这团黑色对这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的珍贵,是她经过想象独立自主创造出来的,完善的摹仿毕竟是摹仿,有缺陷的创造终究还是创造。心理学家康定斯坦曾经感慨地说:“儿童直接从他们的情绪深处所构造的形式,岂不要比那些希腊式的摹仿作品更富有创造性吗?” 四、教师的积极评价是发展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尤其是幼儿心目中最有威信的老师的一言一行,批评或表扬往往是幼儿评价自己的标尺。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对幼儿作品给与积极评价能使幼儿体验到绘画的乐趣,激发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大胆,更富有想象力。而消极的评价给幼儿带来的不良影响则是长期的,往往使幼儿丧失对画画的兴趣,不愿甚至不敢提笔。 五、积极引导幼儿志趣,尽量满足幼儿表现需要,提供宽松作画环境,有利于开发幼儿创造性潜能 研究表明,教师在绘画教学中运用有效手段提供宽松、自由、和谐的创作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激活幼儿的创造性潜能。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情绪是波动的,来自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处于较低年龄阶段(4-5岁)的幼儿有的正处在初级的涂鸦阶段,而有的已发展到图式的再现阶段。处于涂鸦阶段的幼儿对绘画的过程很感兴趣,喜欢用笔和纸来表现各种儿童喜爱的事物。因此,教师应为他们提供较大的纸和笔,多给他们涂鸦的机会会使他们获得愉悦的体验。而已经发展到图式再现阶段的幼儿则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教师应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造型,积极启发引导,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绘画过程中,有的老师和家长不顾幼儿的年龄层次、心理需要和体力状况,一味苛求幼儿的绘画结果。这样不但不会出现优秀的绘画作品,而且会使幼儿对绘画产生厌恶之感,更无从谈起什么兴趣。而此时,老师和家长们总是不明就理的叹息“这孩子,越来越不如以前了”。这种忽视幼儿成长规律,揠苗助长式的教学当然不会产生什么好作品了。教师在设计主题时,选材要来自于幼儿熟悉的环境和喜欢的事物,积极引导幼儿志趣,尽量满足幼儿表现需要,使幼儿想画,愿画,并能画。难易程度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既能使能力强的幼儿尽可能的发挥创造性潜能,又能使能力差一些的幼儿经过努力也能成功。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Ⅷ 如何测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获得新知识或未知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幼儿创造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幼儿创造力有其独特的本质特征。开展幼儿创造教育一方面需要教师正确理解幼儿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需要家长树立幼儿教育观,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的环境,以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阶段幼儿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所以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时机。我们应抓住这一最佳时机,结合幼儿思维特点,在各领域中采取适当的方法,实施正确的教育,使之更好地发展,下面我就来谈一下如何在教育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创造性思维。1.在艺术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让幼儿添画(圆形可添画成太阳、地球仪、熊猫、西瓜等)、拼画(正方形、半圆形、房子等)、变画(主题画、诗画、粘贴画、美工等),而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是片面地看画得像不像,制作得精美不精美,而是重视作品的创造性意识,鼓励幼儿自由创造,不局限于老师的范例,鼓励幼儿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我感受。在活动中,主张先让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再加以指导,这样幼儿的画会充满童趣。2.在语言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语言活动是幼儿展开五彩想象翅膀的天地。我们通过仿编诗歌、创编诗歌、续编故事等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在大班幼儿仿编诗歌《你喜欢夏天吗》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幼儿理解感受诗歌的意境,再鼓励幼儿到大自然中观察夏天,体验夏天的特征,最后引导幼儿把自己观察体验到的东西仿照原诗歌里的句式框架表达出来,这时幼儿的想象就特别丰富:“我喜欢夏天扇形的树叶,可以扇风,很凉快”;“我喜欢小鱼和水”;“我喜欢在夏天里跑步,因为夏天没有风,可以跑得快”;我喜欢夏天的蜗牛;我喜欢夏天穿裙子;我喜欢夏天的水果,因为夏天的水果特甜……教师把幼儿说的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发言极其丰富,无不闪烁着创造的火花。3.在科学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未来的垃圾箱联想创作,有的幼儿给垃圾箱画上了提示器,看到谁丢垃圾,就会提醒他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里,有的幼儿给垃圾箱安上了摄像头,要是谁乱丢垃圾,就会把他拍摄下来……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事物的联想,启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这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才能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心,都可以成为触动孩子联想的引发物,从而培养幼儿联想的兴趣和习惯,以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在健康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幼儿创造性的发展还表现在幼儿的动作中,因为动作活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表现,幼儿的发展离不开运动,幼儿的活泼好动,正是培养创造力发展最大的时机,因此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是必要的,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思维的灵活性,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在幼儿自己选择的活动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容易激发。教师要善于从幼儿的呼吸、脸色、出汗程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对活动量和运动时间进行调控,只有科学地安排运动过程才能起到健体强力,又能促进个体创作性思维发展的作用。二、教师为孩子创设创造性空间。1.积极为幼儿创设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一个宽松、和谐、平等、自由的环境中,使幼儿的思维始终处于开放、活跃的状态,以培养幼儿积极的心态。当幼儿的离奇想法超越客观现实时,教师不可以用成人的思维模式去限制幼儿,或者去否定他们,而应该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看到一幼儿把苹果画成方形,教师问幼儿“苹果是圆的,还是方的?”“圆的。”“那你为什么画成方的?”“我喜欢方的,方的不会滚下来。”此时教师当即表扬该幼儿善于开动脑筋,并鼓励他以后做个农业科学家,培育出方形的苹果。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被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并得到了表现自己的欲望,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进行探索和思考。2.允许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并刺激同伴的思考。利用与同伴和成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思维的创新。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的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会根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选择策略,调整语言与他人沟通,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使幼儿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切实提高语言能力。3.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并给予正确的评价。幼儿不可能通过画一幅画或拼贴一张图就能得到足够的体验。他们需要继续操作材料,不断发展其思维和情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在自我表现材料的活动中,教师应给幼儿安排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参与或离开表现材料的活动。当幼儿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教师进行有效地评价能起到鼓励幼儿继续进行创造活动的作用,使幼儿更热心于这种活动。但教师如果试图通过猜测幼儿正在创造什么,或者要求幼儿为其创造的东西命名,以此评价幼儿的创造性产品,是非常失败的。这是因为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往往不能十分仔细地考虑自己通过这些材料要表现什么,尽管他们试图这样创作,可能任何人都不认识它。教师要求幼儿给自己作品命名的另一个错误是教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儿的作品上,而不是重视幼儿的创造的动力过程。三、家长也应为幼儿创设创造性环境。适宜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促进创新力量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轻松、无拘无束和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发展。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其实幼儿的许多创造性思维在家庭中有广泛的表现,只不过这种发展的萌芽有时没有受到家长的重视而被忽视了。所以,启发家长重视对幼儿家庭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获得充分发展的重要教育环境。1.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一个人的创造力是在生活环境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创造力强的人,小时候一般比较顽皮敢于大胆想象。而过分的威严和强制,太多的干涉和禁止,则会抑制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妨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家长还要启发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对事物好奇并细致观察,才能在大量复杂的现象中独具慧眼,创造性地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启发孩子、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活跃思维。2.多让孩子独立思考。遇到任何问题,家长都要让孩子积极地、独立地思考,这对其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不要限制和剥夺孩子独立思考、独立活动的机会。当孩子发问或用想象来解释客观事物时,要积极诱导,还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4.鼓励孩子有主见、多提问。培养孩子有主见,必须鼓励孩子去追求、探索,用他自己的方法去接触各种事物。家长应当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勇于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每一个孩子都喜欢鼓励与表扬,家长应学会欣赏孩子,对孩子多鼓励,多说“你真行”、“好样的”、“有进步了”。对孩子实施多样化评价要客观公正,以正面激励为主。在进行评价时,不要总是盯住幼儿的错误与失败,而要重视创造活动的过程,发现那些创造性萌芽,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在评价的方法上,要有针对性,对孩子的活动和所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积极的肯定,从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