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焦作历史
怀川大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杰,焦作地下文明积淀层层叠叠,地上文化布落洋洋洒洒。焦作山水是人文化的山水,焦作人文是山水化的人文,山人一体,不可分割。
这里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有盘古开天地、华夏祖先伏羲女娲成婚、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原始社会末期,位于黄河流域中游的怀川文明就吸引着四方百族,成为华夏民族发祥地的中心地带。
这里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纣的前沿根据地;是后汉光武中兴的大本营;是“正始玄风”的策源地和以八封为灵魂的太极文化的产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国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脉地。
神农祭天处、尝百草处、药王孙思邈活动遗迹等,显示着古代农业和医药的起源。出土众多的陶瓷文物及当阳峪陶瓷遗址,显示着怀川是发达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颁发的《夏小正》是中国的历法之根,发源于陈家沟的太极拳、月山寺的八级拳和净影寺的猿拳,证明怀川是中华武术之根,这里还是道教中心和佛教圣地。
这里是诸多大师泰斗的故里。孔子、李白、白居易、韩愈等各类数不清的历史名人曾在此或游历、或隐逸、或葬归于此。魏晋时的“竹林七贤”曾在修武百家岩隐居游览,影响颇大。
焦作地处黄河中下游北畔,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具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早在七八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种植粟等粮食作物。从焦作地区发掘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除发现有大量的石铲、石斧、石镰、蚌刀等生产工具外,还有水井、房屋等原始农业生产迹象。春秋战国时期,当地的农业已十分发达。焦作古代的手工业也十分发达。以采矿、冶炼、制陶、编织和工艺美术为主。战国时期已有了煤炭开采业,至明清时期具有了相当的开采规模,延续至今,使焦作有“煤城”之称。从考古发掘的文物看,春秋时期这里已开始青铜器制作,东汉时山阳已成为全国较大的冶炼基地之一,宋代出现了以制作兵器、农具为主的作坊群。
据史志记载,全市有60座历史古城,其中城区有6座;祠庙335所,其中城区70多所,现在统计,全市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点833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44处,县级492处,城区内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点214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6处,市级81处。道清铁路、泽煤盛矿井、福公司办公房和钱庄等体现着近代煤城的历史;焦作工学院是河南省最早的高等院校。传统的历史文化在当今焦作仍熠熠闪光,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黄帝时期,是一个中华民族发明创造的时代,农耕、住宅、渔猎、制衣、蓄水、制作陶器等百业兴起。皇帝崇尚“科学”,对于有发明创造的人,就封官加赏,指派他专门负责某一个行业的事务,发挥其专长。
焦作一带为“宁”的封地。宁是一个人名,是焦作一带的部落首领。这一带土地,也因此部落首领的名称,被称为“宁邑”。至今修武简称为宁,云台山名为“宁北山”,就是因为有着这么一个文化渊源。
黄帝的名字,出自对黄色的土地的开发,对农业的开发。同一个时期,宁这个人为什么被以宁命名?是与家庭血缘文化有关,与生育文化有关。是宁这个人结束了无家族、家庭的人类社会状态,开始以血缘关系组成家庭居住方式,以生育亲养关系区别、延续、壮大后代。创立了以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社会组织方式。
焦作一带,故称怀川,又叫河内。黄帝部落活动于河南、河东,开始了农业文明的时候,三河之中的河内宁部落,开始了家族文明。河内,山环水抱之间,河流纵横,湖泽相连,水丰土咸,林草深密。多水之乡的宁人,崇尚火;家族文化的肇始,需要火。泥土中固定保留火种的地方,泥土烧出陶质,给了宁人制作淘气的灵感。
宁地的土质适合制作陶器,这有后世当阳峪制作绞胎瓷、绞胎陶为证,有宋代焦作遍地陶窑、瓷窑为证。宁首制陶器,擅长制作陶器,黄帝封其为“陶臣”,人们尊称其为“子”。这个“子”,是孔子的“子”,是先生的意义,是有所授受的意义,后世祀奉其为陶神。
宁首制陶器,是下了一番工夫的。泥土被固定的火种烧出陶质,是要经历日积月累,出自天然。人工烧出、发明出陶器来,需要大作为。宁起初怎么也烧不成器。后世人们形容一个人成器不成器,便出自这里。宁烧陶器烧出哲学来了。后世儒家、道家的道器学说与争论,渊源于上古宁的思考。哲学往往一句话也不说,宁蹲下身子烧起火来,宁突然跳入火中,直到火中出现了五彩火焰,宁随着五彩火焰向高度上升,直到宁的陶窑中烧出“神器”。
文化很有意味,“宁”通“拧”,把什么东西拧成什么样子,多少个世纪后,当阳峪绞胎瓷“绞胎”的意思,依然是把制陶、制瓷的胎拧出花纹,依然离不开宁封子的宁文化渊源。自古焦作人要成就大事,也总凭了焦作人天性中具有的那股拧劲。(户外资料网)
历史名人
【卜 商】(公元前507-?年) 字子夏,春秋末晋国温(今温县)人,为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天命论的创始人,在治学上提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等观点。为孔子著作的传世人,他的《诗序》被后人视为不朽之作。
【山 涛】(205-283年) 字巨源,河内怀(今武陟西小虹村)人,西晋大臣,学者,“竹林七贤”之一。曾任吏部尚书,其推荐人才的“山公启事”被后人赞许。著有文集,已佚,今有辑本。
向 秀(约227-272年) 字子期,河内怀(今武陟西尚村)人,魏晋时期哲学家、文学家,擅长诗赋,“竹林七贤”之一。曾注释《庄子》。《思旧赋》颇有名,作品多散佚。
王弼(226-249) 字畏嗣,魏山阳(焦作)人,“正始名士”之一,对《老子》、《易经》很有研究。提出了以“贵无”为主的玄学体系。其所注的《易经》、《老子》现所盛行。
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司马氏家庭 从司马懿(河南省温县人)始,祖孙三代,是我国三国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司马懿】出身士族。初为曹操主簿,多谋略,善权变。后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重将。曹芸即位,他和皇族曹爽受遗诏辅政,嘉平元年,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师、昭相继专权。后追为宣帝。
【司马师】懿的长子。继其父为魏大将军,专国政。嘉平元年废魏帝曹芸,立曹髦。次年病死,其北司马昭继为大将军。后追为晕帝。
【司马昭】懿的次子,继其兄司马师为魏大将军,专国政,并日谋代魏,魏帝曹髦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甘露五年,杀曹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发兵灭蜀汉,自称晋公,后为晋王。死后数月,其子炎代魏称帝,追昭为文帝。 司马炎,即晋武帝,晋朝的建立者,司马昭之子。咸熙二年继昭为相国、晋王,不久代魏称帝。咸宁六年灭吴,统一全国。在位时,规定按官品高低占田,并准许依官品荫庇亲属和占有佃客、衣食客,不纳赋税,加强了门阀制度。又大封宗室,种下其后皇室内讧的根源。生活荒淫。死后不久,全国就重新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郭熙】(约1020-1100) 字淳夫,温县岳村乡西郭作村人,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其作品国内外存不足20幅,有《早春》(现存台湾)、《溪山秋霁》(现藏华盛顿夫芮耳美术馆)、《窠石平远》(现存故宫博物院)等。有绘画理论巨著《林泉高致》。
【何瑭】(1474~1543) 字粹夫,号柏斋,生于武陟县头铺营村(今何营村)。明学者,世称柏斋先生。著有《阴阳律吕》、《柏斋文集》等12卷著作传世。
【曹瑾】(1876-1849年) 字怀璞,号定庵,清河内(今沁阳市)人。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阳(孟州市)人。其先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进士,任监察御史,以事贬为阳山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辈、西汉古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所作《原道》、《原性》,强调自尧舜至孔孟一脉相承的道统,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又认为人性有上、中、下三品之分。但在《师说》中,却又承认"人非生而知之者",并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合理见解。其诗力求新奇,以文入诗,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行世。
【李商隐】唐代诗人,怀州河内(沁阳市)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咏 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隋宫》、《富平少候》等较突出。"无题"诗也当有所寄寓,至其实际含义,诸家所释不一。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而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也工四六文,有《李义山诗集》传世;文集已散失,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朱载堉】"布衣王子"(1536-1611),是我国明代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数学家和天文历算家。生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城王宫,是明代郑藩的一位世子,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
【许衡】,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思想家,河内李封(今河南省焦作市李封村)人.官至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他是元代初期的名臣,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
B. 焦作有哪些名人廉洁故事
1、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 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 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2、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 ,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 钱太守”。
3、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 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 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 三百两。
4、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 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5、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 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 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 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手好不要钱。
(2)焦作发明扩展阅读:
1、据史志记载,焦作市有60座历史古城,其中城区有6座;祠庙335所,其中城区70多所,据统计,全市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点833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2、焦作著名人物:
司马师为懿的长子。继其父为魏大将军,专国政。
司马炎,字安世,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朝的开国君主。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今武陟西小虹村)人,早孤,家贫。竹林七贤之一。
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焦作武陟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
练何,字子俊,河内人(今沁阳),本东姓,贞观中为总管府录事参军。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
李商隐,唐代诗人,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人。
郭熙字淳夫,温县岳村乡西郭作村人,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
李唐,南宋画家。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州市)人。
许衡元代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思想家。
靳煌又名德茂,字子安,祖籍河县王封人。元代正三品嘉议大夫、怀孟路总管、尚药太医、太医院副使。
何瑭,字粹夫,号柏斋。怀庆府人。著有《柏斋文集》、《阴阳管见》、《乐律管见》、《兵论》等。
朱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明代乐律学家、音乐家、数学家、舞学家、乐器制造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散曲作家,在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了著名的十二平均律。
C. 焦作市有那些历史名人
焦作市地处豫北怀川平原,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这片捏土于掌,道生澧泉的肥沃土地,地灵人杰,物华天宝,人才辈出,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怀川大地,山阳之土的富饶宝藏的养料,丰实文化知识的乳汁,膏腴山川的摇篮,培育一批不拘一格的历史人物——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及诗人、文豪、画家等。他们在成就国家大事或科研成就或文学艺术业绩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千秋功名。他们为民族、为国家、为正文、为探索科学艺术和健身之道的奥秘呕心血,献生命而所不辞的精神,使我们倾心仰慕,世代相传,永世不忘。
卜 商(公元前507-?年) 字子夏,春秋末晋国温(今温县)人,为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天命论的创始人,在治学上提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等观点。为孔子著作的传世人,他的《诗序》被后人视为不朽之作。
山 涛(205-283年)字巨源,河内怀(今武陟西小虹村)人,西晋大臣,学者,“竹林七贤”之一。曾任吏部尚书,其推荐人才的“山公启事”被后人赞许。著有文集,已佚,今有辑本。
向 秀(约227-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武陟西尚村)人,魏晋时期哲学家、文学家,擅长诗赋,“竹林七贤”之一。曾注释《庄子》。《思旧赋》颇有名,作品多散佚。
王弼(226-249)字畏嗣,魏山阳(焦作)人,“正始名士”之一,对《老子》、《易经》很有研究。提出了以“贵无”为主的玄学体系。其所注的《易经》、《老子》现所盛行。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司马氏家庭从司马懿(河南省温县人)始,祖孙三代,是我国三国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司马懿,出身士族。初为曹操主簿,多谋略,善权变。后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重将。曹芸即位,他和皇族曹爽受遗诏辅政,嘉平元年,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师、昭相继专权。后追为宣帝。
司马师,懿的长子。继其父为魏大将军,专国政。嘉平元年废魏帝曹芸,立曹髦。次年病死,其北司马昭继为大将军。后追为晕帝。
司马昭,懿的次子,继其兄司马师为魏大将军,专国政,并日谋代魏,魏帝曹髦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甘露五年,杀曹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发兵灭蜀汉,自称晋公,后为晋王。死后数月,其子炎代魏称帝,追昭为文帝。
司马炎,即晋武帝,晋朝的建立者,司马昭之子。咸熙二年继昭为相国、晋王,不久代魏称帝。咸宁六年灭吴,统一全国。在位时,规定按官品高低占田,并准许依官品荫庇亲属和占有佃客、衣食客,不纳赋税,加强了门阀制度。又大封宗室,种下其后皇室内讧的根源。生活荒淫。死后不久,全国就重新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布衣王子"朱载堉(1536-1611),是我国明代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数学家和天文历算家。生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城王宫,是明代郑藩的一位世子,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
朱载堉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八岁就能吟诗。据清代康熙三十二年《河内县志》记载:"朱载堉儿时即悟先天法,稍长,学无师授、辄能累黍辨黄钟。"他年轻时就立志要"述家学,承父志",在他父亲和外舅祖何瑭的影响教育下,精心研究学问。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他写出了自己的处女作《瑟谱》;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律历融通》一书问世;时隔三年,也就是公元1584年,他又完成了科学名著《律学新说》,第一次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及计算方法,这是我国,也是世界音乐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的创造,比西方人发明此律要早一百多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朱载堉不仅是十二平均率理论的提出者,也是这一理论的第一个实践者。他根据十二平均率的理论反复研制、创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发音准确的乐器--"弦准",这就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现在他的十二平均率的理论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围绕十二平均率的计算问题,他还首创了用珠算开平方,解决了不同进位制的换算方法。在天文历法方面,他还精确地计算出了回归年的长度值,测定出了当时北京的地理纬度和地磁偏角,其精确程度和现在用科学仪器测算的基本相同。在舞蹈艺术方面,他不仅确定了较为完备的"舞学"的理论,而且还规定了有关舞蹈的内容,描绘出了较为详尽的舞图和舞谱。他一生著述很多,除上述和已收入他的名著《乐律全书》里的著作之外,主要的还有:《韵学新说》、《先天图正误》、《律吕正论》、《嘉量算经》、《圆方勾股图解》、《律吕质疑辨惑》等。国外科学家认为,朱载堉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式的伟大科学家。
D. 焦作的主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是什么
以焦作地区为主体区域的历史文化,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具体、权威的称谓,可是,在其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却有不同的称呼和说法,如“山阳文化说”、“覃怀文化”、“怀文化说”、“怀川文化说”、“河济文化”、“河内文化说”等。尽管众说纷纭,然而,焦作地区历史文化独特的地域性、发展的根源性、文化的原创性、辖域的一致性、史实的重大性、内容的丰富性、广泛的包容性、思想的基础性、影响的辐射性、延续的长期性等特性,彰显着文明辉煌,却不容置疑。下面,择要述之:
一、独特的地域性
焦作特有的地理环境,决定着其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今焦作地区,位于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北部父亲般的大山----太行山和西北部的王屋山(二山一脉相承,前者是南北走向,后者是东西走向)抵御着西北风的狂暴劲吹,是为“山阳大地”;南部是母亲似的大河----黄河和伟岸的邙山,故称“河阳之地”。
太行山,在我国的史籍中有诸多名称,《列子》谓之“大形”,《淮南子》、《山海经》谓之“五行山”、“盘古山”,《隋书地理志》谓之“王母山”,《太平寰宇记》谓之“皇母山”、“女娲山”等。《括地志》载:“太行数千里,始于怀而终于幽,为天下之脊。”
太行山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立于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山势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从华北平原西望,山势陡峻挺拔,山高林密,形势非常险要。山西高原的河流经太行山流入华北平原,山地被沁河、拒马河、滹沱河、漳河等切割,多横谷,当地人称其为“陉”。著名的“太行八陉”在河南省境内有轵关陉、太行陉、白陉,自古为河南地区进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今焦作境内的太行山地区,在古代历来被视为兵家争夺之要地。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全长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也是世界第五长河流。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直对北岸武陟县嘉应观乡御坝村)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伟人毛泽东说:“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可见,黄河之伟大,黄河在人们心目中位置之重要。
焦作地区,地处黄河中下游,是黄河走出高原、走出大山塑造的第一座城市。黄河在焦作市境内流经孟州(最西端是西虢乡)、温县、武陟三县市,境内河道长98公里,现年均流量1440立方米/秒。在焦作市境内沁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 (沁河流经沁阳、博爱、温县、武陟四县市,在武陟方陵汇入黄河),境内河道长80公里。
太行山层峦叠嶂;母亲河渊源流长。焦作地区,自然风光,秀美壮丽。大山大河造化了焦作山水之大气,成就了焦作文化之大势。
《史记》中说,中原指的是“三河”一带,即夏都河东、商都河内、周都河南,明确是指洛阳黄河段的南边、北边、西边,即在今河南西北部,豫、晋两省交界一带。河南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带,而焦作正初于这个核心之中。
二、发展的根源性
树有根,水有源。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多有论争,但无论是“一元论”还是“多元论”,中原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的地位在学术界历来是不争的事实。河南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
犄角怀川,双阳大地,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土质肥沃,得天独厚。这里良好的地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发展。
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很早就在太行山系中活动,繁衍生息。汗牛充栋的史籍记载,考古调查及发掘的1092处文物点和50000多件文物有力地证明:焦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三河文化(河东、河南、河内)的发祥地之一;无论是焦作市城区,还是焦作辖区的边缘地带,焦作历史文化连绵延续、发展不断。目前已经发现的沁阳邘邰祖先洞、博爱汉高城和六堆峪、济源王屋山4个地点的旧石器文化,说明距今5—3万年前先民已在这里生息。据1960年《博爱县志》记载:在汉高城村西山发现面积为1300多平方米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曾发现有石片、化石等。距今9—8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有孟州子昌、沁阳捏掌和紫赵、焦作九里山、济源长泉和邵原,不落后于全国同时期的考古文化,从遗址里出土了石耒、石铲、石磨盘等。从这些工具来看,当时焦作地区的农业生产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之后的距今7—5千年前的30多处仰韶文化遗址和更多的龙山文化遗址的数量和水平于全国同时期的文化是齐头并进的。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中发现的博爱县金城龙山文化中期古城址,为全国独一无二;温县徐堡龙山文化中晚期古城堡,面积之大、保存之完整、内含之丰富、筑城技术之先进在全国少见。为研究龙山文化向夏文化过渡、城市等级制度和发展历史、史前城市形态、我国文明的起源、国家的起源和形成、筑城技术、古气候、古环境、水利史(沁河和济水的变迁)等诸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这表明黄河和济水孕育的文化在距今5000年前已率先进入文明时代。
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时代里,这里上演了一幕幕生动的历史剧,留下了丰富的遗迹。从母系社会转型为父系社会的三大部落的活动区域,是以黄帝为首的部落在济源太行山西段的王屋山、天坛山地区(如黄帝祭天战蚩尤等),以炎帝为首的部落在山西省高平市羊头山和河南省沁阳市神农山地区,以蚩尤为首的部落在河北省的太行山一带。太行山是中华文明的始祖地,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当黄河水经过大禹治理,顺流入海后,济源、焦作的怀川大地逐渐干涸,人类先祖开始由山区到今华北平原活动、定居。原始社会末期,这里的“文明”就吸引着四方百族,这里成为华夏民族发祥地的中心地带。
从中华文明史之源看,学术界关于人类文明形成的标志,主要有原始农业、城邑、金属器具、文字以至国家的雏形,最能反映社会组织进化的就是城邑。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都不约而同把重点锁定在中原,经考古研究后发现,“黄帝”创业活动的重点地域即今灵宝西坡遗址、“禹都阳城”即今登封王城岗城址、“夏启之居”即今新密新砦遗址、夏代中晚期都城即今偃师二里头遗址、济源原城遗址等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城邑都在河南。焦作地区有新石器时期--汉的博爱县西金城龙山文化城、温县徐堡龙山文化城、早商的府城古城址、夏商时期的温国故城等等。这些考据证明,由黄帝开始的5000年文明史,起点就在中原地区。在此前后,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最早摆脱了蒙昧和野蛮,选育、栽培、收割和加工农作物,发展了原始农业;炼铜、制造工具,发明了冶金术;使用契刻符号图画文字记载表意,创造了文字;开启了大规模城垣建筑规制的先河,建立了城市;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初现了文明曙光。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之源看,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五帝”,或者在河南出生和活动,或者在河南建都立业,经过夏商周三代融合,形成了华夏族,成为中华民族主体。由中华人文始祖衍生出了数以千计的姓氏,流布全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其中大姓的绝大部分源头在中原,据考证起源于河南的大姓有72个,而这其中起源于焦作的姓氏有46个。如:温、覃、苏、雍、鄂、于、樊、巩、苟、蒋、卜、安、程、晁、陆等,甚至日本的板上、大藏、原田三姓也来源于焦作,系汉献帝刘协的后代避难到日本后发展成的姓氏。
三、文化的原创性
焦作历史文化对构建整个中华文明体系起到了一定的开创作用。无论是远古神话、黄河水利文化,还是古老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文明肇造,乃至重大科技的发明与中医药学的重大发现,都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里是人类始祖和神话传说的发源地。盘古开天地、华夏祖先伏羲女娲成婚、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共工堙水、鲧障洪水、大禹治水等,在这里起源并广为流传。
先民们用石器“刳木为舟”,创造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大禹治水已“陆行载车,水行载舟”。焦作,是大禹治水建立功勋的第一座丰碑;焦作,有万里黄河千里长堤的第一个堤头;焦作,有黄河河工引吭高歌的第一支号子。黄河北岸,一马平川,草长莺飞,扬柳堤岸,故渡人家,淳朴风情,展现出古老神秘的黄河文化、水利文化。
焦作地区与黄河南岸的郑州至洛阳一带,自古就是沟通大半个中国的水上运输中枢。黄河、洛河、沁河、丹河、卫河、汴水等自然河流和隋唐大运河等人工河流交汇于此,发达的水路漕运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的条件,也谱写了无数华丽的篇章。
这里,神农祭天处、尝百草处、药王孙思邈活动遗迹等,显示着古代农业和医药的起源;出土众多的陶瓷文物及当阳峪陶瓷遗址,显示着怀川是发达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颁发的《夏小正》是中国的历法之根;是以阴阳八封为灵魂的太极文化的产生地;是“正始玄风”的策源地。这里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纣的前沿根据地;是后汉光武中兴的大本营。发源于陈家沟的太极拳、月山寺的八级拳和净影寺的猿拳,证明焦作是中华武术之根。这里还是道教中心和佛教圣地。
四、辖域的一致性
文化的发生、发展、繁荣,自然地理环境是其客观条件;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是其根本基础和主观要件。今焦作地域在夏朝禹分九州时,为冀州覃怀之地。这里不仅为国都所在地,而且还以此为大本营,积极向外发展,国力逐渐强盛。殷商时期,覃怀地区为其畿内地,而祖乙也曾都邢邱,即今温县一带。盘庚迁殷后,该地区仍为其政治和经济中心。在殷商甲骨文中,有“覃”的地名。覃地是商王来往和重要的田猎地,卜辞所记甚多,如“甲申卜:王其于覃”、“甲辰卜:翌日乙,王其于覃无灾吉”。《尚书·禹贡》中说:“覃怀底绩,至于衡章。”意思是说,覃怀这个地方治理的范围,到横着的漳河那里。
西周时,这里为畿内地,是王室直接统辖的行政区域;东周时期称南阳,先为畿内,后为晋所得,当时的范围大概指今天的浚县以西至济源、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地区。战国时,这里属魏、韩,置阳樊、温、攒茅、向、怀、州、盟、扈、宁、卷等县;秦实行郡县制,这里属三川郡,置怀、武德、波、山阳、州、温、河阳、平皋、修武、野王、沁水等县;历代均有建制,且置县大同小异。自东周至隋代,这里均置有怀县;自唐至金,这里置怀州;元、明时,设怀孟路、怀庆路;清朝时,置怀庆府。从行政建制和历史沿革来看,焦作地区自夏建制以来,辖区内曾有诸多县制;“怀”由县制为州制、为路制、为府制。从空间地域来看,辖区范围逐渐扩大,超出了现代焦作地区的范围,但焦作地区是其核心地带。因此,焦作历史文化的主体区域,是在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西接逶迤的王屋山、东连广阔的华北大平原这样的一个范围内。
五、史实的重大性
中原地区长期处于历史舞台的中心,战乱时期是必争之地,和平时期是首善之区,许多史实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作用,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就是生动的写照。古代,焦作地区曾是洛阳王都辖区;当代,洛阳是焦作地区西南的紧邻。五千年文明史中,各路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既有决定王朝更迭的重大战役,也有奠定宏图霸业的诸侯会盟;既有牵动天下的治国方略,也有关乎兴衰的重大改革;既有儒释道法的思想巅峰,也有为推动经济发展、加强政治统治开凿的大运河;无不浓墨重彩地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
如:大禹临终时将职位传给伯益,他的儿子启出兵杀死伯益并建立夏朝,开创了以后历代王朝由一家一姓世袭统治的先例,禅让制由此被世袭制所替代,“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清的2000多年中,这里经常烽火连天、干戈不息。公元前650年,齐伐晋,入孟门、登太行。齐桓公曾悬车束马窬太行。春秋末战国初,诸侯在这里会盟,留下温县盟书(沁阳盟书)。公元前263年,秦伐韩,在太行山“决羊肠之险”,一举夺韩荥阳。公元前204年,刘邦被困于荥阳、成皋之间,他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北扼飞狐之口,南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之津,终于转危为安。新莽军的河阳大战。东汉元初元年(公元114年),汉安帝为防外敌侵犯洛阳,下诏在太行山南端36处要冲屯兵。曹操围临漳,袁尚轻易率军东出太行,结果大败于曹军。晋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后燕慕容垂进伐西燕,屯军于临漳西南。西燕慕容永令全部人马前去堵塞太行山口,慕容垂引兵自滏口进入,灭了西燕。隋末,李世民与窦建德相争,李世民进据虎牢,使窦不能越过太行,李乘机占领上党,尽收河东之地。唐朝中期的河阳战乱。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刘福通率起义军越过太行山,火烧上党。元将察罕粘木儿塞井陉、杜太行,遏制起义军向北发展……
这些重大史实,对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意义,不仅左右着中原地区的发展,也事关全国的发展,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对历史发展具有长远意义,不仅决定着古代中国的发展轨迹,也推动着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对历史兴衰具有转折意义,不仅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也反映着中华文明的曲折演变。
六、内容的丰富性
优越的物候和区位条件,长期的中心地位,使中原大地成为古代中国社会万千气象的折射镜,使中原文化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万花筒,焦作历史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了内容丰富、涵盖广泛的特性。
焦作历史文化里有人类的起源、物种的发生、社会的演变,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关键性的重要内容。从远古人类到现代人的演进和形成,都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印,这里是人类演变的一个缩影;从将野生植物培育成农作物到将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家禽,与人类文明密切相关的动植物品种大多最早在中原地区选育成功。博爱县西金城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址陶罐里储存的小麦,对研究小麦在我国的出现和传播路线,以及中原地区文明起源阶段的人地关系演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夏代建立以前,善于养殖的雍人迁居焦作一带,从事畜牧业生产;夏代初年,善于种麦的麦人迁居沁阳一带,从事农业生产;井人在帝尧时代就开始了“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夏末他们迁居怀地邢邱一带,从事农耕生活,开创了灌溉农耕文化。殷商时期,焦作地区为商王朝重要的经济中心。周时,覃怀地区为“邦内甸服”,其“甸服”之“甸”,乃是指收取租税供给衣食之地。文献中还有“天子之甸”的记载。因此,覃怀地区乃是供给天子衣食以及祭祀所需物品之地,是周王室的主要经济支柱。焦作地区出土的西周铜犁头,有力地证明了这里农业的发展水准。东周时期,该地区夏收小麦秋熟禾,一年之中,既有夏熟,又有秋收,表示土地已过渡到了连种制,并且创始了轮作复种制。轮作复种制的推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使该地区成为国家的经济中心。不仅如此,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品的日益丰富,手工业发展,商业也异常繁荣起来。焦作地区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柄铁剑和一些铜镜,映照出这里当时先进的工艺技术。《旧郡志》说:“太行北峙,沁水东流,近带黄河,远揖伊洛,舟车都会,号称陆海。”《史记·货殖列传》说:“河济之间千树荻,坐以致富。”《盐铁论·通有》记载焦作:“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正因为如此,古代的焦作曾经成为洛阳向西北、东北联系山西、河北的地区性大都会。《史记·货殖列传》说:“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王者所更居。”“三河”地带缔造了华夏文明。“三河”地带乃是国家的经济中心,而其中的“河内”地区也自古以来就是天下的粮仓、国家的经济中心。农业的发达,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繁荣,为该地区文化的发生、发展、繁荣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再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原地区最早跨入先进社会形态的大门。无论是政权更迭、制度创新,还是新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产业形态的产生发展;无论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艺术品种形式的丰富,还是重要军事战争的发生、军事理论的孕育和军事人才的成长;无论是科技发明、科技巨擘,还是官办的教育机构、民办的著名书院、世人敬仰的教育大家,都可以在中原找到典型事件和代表人物。
我们参观博物馆,看到藏品显示的特点是“多、全、土”等。“多”就是多种多样,藏品极为丰富;“全”就是囊括各个发展阶段、各个朝代;“土”就是在本地挖掘出土的最多。其它地方很多博物院、博物馆,没有像焦作这样,其藏品都是“土生土长”的。
七、广泛的包容性
通过经济交流、战争讨伐、人口迁徙、宗教传播等众多渠道,焦作历史文化。吸纳了周边多种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实现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融合与不断升华,形成了兼容众善、合而成体的特点。新石器时代,文化交流频繁,文化融合深化。夏代建立以前,善于养殖的雍人迁居焦作一带,从事畜牧业生产;夏代初年,善于种麦的麦人迁居沁阳一带,从事农业生产。夏商周三代,洛阳以成为国家的都城、权力的中心,焦作地区成为联系山西高原、伊洛盆地和华北平原的通道和门户,是拱卫洛都的屏障。太行山羊肠坂道上的天井关、白陉关、王屋山上轵关,黄河边上的孟津渡口成了军事要塞;黄河、济水、沁河、丹河(卫河上游)成了攻防天险,这种独特地理环境的军事战略位置异常重要。夏文化就是越过孟津渡口北上,在沁河西岸建立都城---原,积聚力量,再通过轵关和天井关进入晋南扩展地盘的;先商文化就是从太行山东路南下至新乡地区,商人看着奔流的黄河水(当时黄河未改道)无法通行,西折到沁河东岸长期定居下来,并在与夏人隔沁河对峙时建立了商军事重镇---府城。商人壮大实力后西渡沁河和济水,跨黄河孟津渡口南下进入伊洛盆地灭夏。
商周之际,武王伐纣,从孟津渡黄河,在焦作地区整军备战(修武),焦作人民箪食壶浆迎侯明主(待王)……至今,焦作地区的许多地名都还见证着历史文化的交融。
自春秋战国以来,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地经蒙古高原、山西高原向南迁移,北边紧邻山西的焦作,是北方少数民族到达平原的第一站。汉朝时,胡服、胡乐、胡舞、胡人食品已传入这里,融入文化之中。
世界其他地区的宗教基本都具有排他性,但是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传入中原后,却被本土的儒道文化所接纳,成为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焦作地区和白马寺隔黄河而望的东汉千载寺、北魏净影寺、月山寺、圆融寺、万善寺等等,都历经风雨,长期兴盛。
八、思想的基础性
焦作历史文化中的突出思想,如老子在温县东口悟的“道”、柳下惠的后人承继的“和”、孔子的高徒卜商(子夏)阐发的“仁”,汉魏以来形成的孝道思想(24孝中焦作占4例),魏晋南北朝形成的“玄学”等,都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内容; 焦作历史文化中的重大节气、民俗活动,如自夏历颁布形成的岁时节日、长期形成的婚丧嫁娶习俗等,都繁衍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民俗活动。例如:我国传承已久的九九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观赏菊花的习俗就源于云台山茱萸峰周边地域,后来被国家定为“老人节”、民间称为“孝道节”。一名著名考古学家说:中原以外的文化区都紧邻或围绕着中原文化,很像一个巨大的花朵。这些外围的文化区是花瓣,而中原文化是花心。正是花心的不断绽放,才形成了中华文化这朵绚烂的文明之花。
九、影响的辐射性
焦作历史文化有着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汉献帝、山阳公刘协的后代远渡日本,在那里产生了三个姓氏。隋唐大运河永济渠从焦作流向涿郡(今北京),过往的不仅仅是客商行人和船只货物,还有思想文化和远征高丽的军队。著名的唐代思想家文学家韩愈,贬居潮州的时间仅7个多月,却因驱鳄除害、关心农桑、赎放奴婢、延师兴学等积极作为,赢得当地士庶的永久怀念,一代文豪,官名落而文名显,潮州人甚至神化了的韩愈,以韩愈的姓命名事物在潮州比比皆是,古代命名的有“韩山”、“韩江”、“韩木”等,现今潮州市区仍有昌黎路、昌黎小学等,它们反映出潮州命名者特定的文化心态,以韩愈的姓和号命名,反映出潮州人至今对韩愈的怀念与崇敬。在潮州昌黎路中段,潮州博物馆前,有一巍峨的石牌坊,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坊额题着“昌黎旧治”、“岭海名邦”八字,流露出潮州人自古就有的因文化名流韩愈治潮而产生的自豪之情。潮州西湖公园内,涵碧楼后面山坡上,有一“景韩亭”,亭内正壁中有据说是韩愈所书而由清代潮州知府龙为霖主持摹刻的《白鹦鹉赋》石碑。潮州北郊韩江北堤旁有“祭鳄台”,潮州韩文公祠,始建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迁至韩山,是一座历史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祠宇。被潮州人视为潮州城的标志。韩愈极大地影响了潮汕文化。唐宋时期兴盛的瓷都当阳峪,聚集数万名工匠,因战火变乱,一些工匠避难南逃到江西、湖南,技艺在当地逐渐流传。明清时期兴盛的“怀商”,足迹走到哪里,便把精神面貌和经营理念展现在那里,给世人留下了“十三帮,一大片,不如怀帮一个殿” 、“南京到北京,不如怀川精
E. 焦作又多少历史之最
亚洲第一转...塔南路下面的大转盘 据说世界最小的立交桥——万方桥
F. 焦作原来叫什么
焦作,古称山阳、怀州,是河南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原城市群和豫晋交界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焦作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河南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晋城接壤,南临黄河与郑州、洛阳隔河相望,东临新乡,西临济源,是全国著名的“百年煤城”和老工业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焦作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堉、许衡及竹林七贤山涛、向秀等历史文化名人故里。
地貌:
焦作市北部山区及晋东南山地约1400平方千米的广大地区,均为焦作地下水的补给区,这些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和部分降水,在复杂的地质构造控制下,汇集到该市,形成较为丰富的岩溶水资源,已探明地下水储量35.4亿立方米。
在焦作北部太行山南麓分布着约500平方千米的山前岗地和砾石倾斜平地,地质坚硬稳固,地层耐力巨大,且近邻矿点、水源、交通干线和城镇,是极为理想的工业用地,同时也非常适宜建造高层建筑。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焦作
G. 焦作的主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
您好!断云泽为您解答:
这里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有盘古开天地、华夏祖先伏羲女娲成婚、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原始社会末期,位于黄河流域中游的怀川文明就吸引着四方百族,成为华夏民族发祥地的中心地带。 这里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纣的前沿根据地;是后汉光武中兴的大本营;是“正始玄风”的策源地和以八封为灵魂的太极文化的产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国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脉地。 神农祭天处、尝百草处、药王孙思邈活动遗迹等,显示着古代农业和医药的起源。出土众多的陶瓷文物及当阳峪陶瓷遗址,显示着怀川是发达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颁发的《夏小正》是中国的历法之根,发源于陈家沟的太极拳、月山寺的八级拳和净影寺的猿拳,证明怀川是中华武术之根,这里还是道教中心和佛教圣地。
希望您满意!来自团队 新兰史海
H. 焦作市药物专利申请流程
焦作市申请专利的最佳步骤: 1。申请专利是一种法律程序,申请专利的发明人要想快而稳妥地获得专利权,取得法律上的保护,可委托专利事务所的专利代理人为你提供法律和技术上的帮助,发明人一旦与专利代理人建立委找代理关系,专利代理人则是你的技术顾问和专利律师。 2。发明人与专利代理人建立代理委托关系后,应按照代理人的要求提供撰写专利文件所必须的详细技术资料;详细技术资料包括发明创造的目的、新旧技术对比、主要技术特征及实施发明创造目的的具体方案,以及能说明发明创造目的的图纸等。 3.。如发明人不会制图或不能提供必须的详细技术资料,可直接向专利代理人口述,专利代理人可根据发明人的发明意图为你完成专利申请的全过程,直到获得专利权4.。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申请专利的程序 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申请专利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咨询: 1、 确定发明创造的内容是否属于可以申请专利的内容; 2、确定发明创造的内容可以申请哪一种专利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二、签定代理委托协议 此时签定代理协议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申请人和专利代理机构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约束专利代理人对申请人的发明创造内容负有保密的义务。 三、技术交底 1、申请人向专利代理人提供有关发明创造的背景资料或委托检索有关内容; 2、申请人详细介绍发明创造的内容,帮助专利代理人充分理解发明创造的内容。 四、确定申请方案 1。代理人在对发明创造的理解基础上,会对专利申请的前景做出初步的判断,对专利授权可能性很小的申请将建议申请人撤回,此时代理机构将会收取少量咨询费,大部分申请代理费用将返还申请人。 2.。若专利授权前景较大,专利代理人将提出明确的申请方案、保护的范围和内容,在征得申请人同意的条件下开始准备正式的申请工作。 五、准备申请文件 1、撰写专利申请文件; 2、制作申请书文件; 3、提交专利申请并获取专利申请号。 六、审查 中国专利局会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审查,在审查过程中专利代理人会进行专利补正、意见陈述、答辩、变更等工作。如有需要,申请人应该配合专利代理人完成以上工作 七、审查结论 中国专利局根据审查情况将会作出授权或驳回审查结论,这一过程的时间一般为:外观设计6个月左右,实用新型10-12个月左右,发明专利2-221年。 八、办理专利登记手续或复审请求: 如果专利申请被授权,则根据专利授权通知书的要求办理登记手续,领取专利证书。 如果专利申请被驳回,则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是否提出复审请求。 至此,专利申请过程即结束详情咨询 北京中圣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I. 兰州拉面“起源”为什么会是焦作
是焦作人马六七带过去的。兰州拉面馆已将“中国的第一张面孔”在全国几乎所有城市开放。此外,为证明其真实性,许多拉面在这家商店里都标志着兰州面条的由来:兰州牛肉面条是兰州庆嘉兴年间的东乡族马六七从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处学到带到兰州的。
在接下来的200年中,兰州拉面因其肉烂汤鲜,细面条和细面条而受到国内外赞誉,并在1999年位居中国第三。一种快餐试点推广活动被称为“中国的第一张面孔”。当兰州拉面成名时,有传言说兰州拉面起源于焦作,但许多人不知道是非。到2014年4月25日,在《河南商报》发布的《兰州牛肉拉面源自博爱小吃》中证实了对拉面起源的充分确定的分析。
J. 谁是焦作人啊河南焦作人
根据网络,以下这些人都是河南焦作人。
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晋国温(今焦作温县)人,“孔门十哲”之一,孔子七十二贤之一。
汉献帝刘协,字伯和。汉灵帝之子,汉朝最后一任皇帝。
司马懿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师为懿的长子。继其父为魏大将军,专国政。
司马炎,字安世,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朝的开国君主。[30]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今武陟西小虹村)人,早孤,家贫。竹林七贤之一。
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焦作武陟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
练何,字子俊,河内人(今沁阳),本东姓,贞观中为总管府录事参军。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
李商隐,唐代诗人,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人。
郭熙字淳夫,温县岳村乡西郭作村人,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30]
李唐,南宋画家。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州市)人。
许衡元代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思想家。
逯鲁曾字善止,修武承恩镇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辟御史台椽掌机密,后除太常博士,复拜监察御史。
靳煌又名德茂,字子安,祖籍河县王封人。元代正三品嘉议大夫、怀孟路总管、尚药太医、太医院副使。
何瑭,字粹夫,号柏斋。怀庆府人。著有《柏斋文集》、《阴阳管见》、《乐律管见》、《兵论》等。
朱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明代乐律学家、音乐家、数学家、舞学家、乐器制造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散曲作家,在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了著名的十二平均律。
陈王廷,字奏庭,温县陈家沟人,陈氏太极拳创始人。创编了太极拳术,被中外太极拳界尊为鼻祖。[30]
曹瑾,字怀璞,清河内人。1837年任台湾凤山县(今高雄县)知县,兴修水利,后世誉其建的渠为“曹公圳”。
周文华,草根创业者,创本中劳网,探鹿网,店长直聘创始人[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