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剩余价值的创造

剩余价值的创造

发布时间:2021-12-02 13:01:26

创造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什么资本

产业循环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履行的职能是购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创造前提;商品资本履行的职能是销售,实现剩余价值;生产资本履行的职能是直接生产剩余价值。
所以创造声誉价值的资本是生产资本

⑵ 论述题:什么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究竟是什么呢?仔细考察“剩余价值”出现的各种场合,发现其含义并不统一,至少有两种:第一种是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故对剩余价值的新旧两种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旧解释是剩余价值之特殊,无普遍适用性,仅可解释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而新解释则为剩余价值之一般,具有普遍适用性,可解释一切与自用价值相对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还有第二种含义,是从价值的载体而言,是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但在电视、报刊、书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如2000年12月12日早上8时之前,中央电视一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曾报道有人回收“电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组装成一辆摩托车,言此为利用垃圾的“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显然并非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而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把废水的再利用称为利用水的剩余价值,把废料、废物的回收利用称为利用物品的剩余价值,此“剩余价值”也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即工人利用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最后生产出一个使用价值,这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和劳动产品全部属于资本家。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同时也就是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了一定点而延长的价值形成过程,换句话说,当工,当工人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所形成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价值这个一定点的时候,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劳动过程是手段,他生产使用价值仅仅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剩余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增殖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H的,因此,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点。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一方面作为具体劳动创造出商品,并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创造出来的产品中去;另一方面作为抽象劳动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这个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剩余价值就是这样产生的。

⑶ 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出来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剩余价值是指剥削自劳动者劳动价值中的利润,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
那么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呢?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模型是:一个工人每天在工厂劳动12小时,创造的价值量是12个物化劳动小时(马克思用来衡量价值量的单位,以下简称为“价值单位”。工人每小时创造的价值量是一个“物化劳动小时”,即一个价值单位)。然而他一天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只有6个价值单位。资本家把新创价值的一半(6个价值单位)作为工资,支付给工人。另外6个单位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他的利润。
在这个模型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均为6小时。
剩余价值率(马克思用来衡量剥削程度的指数)是6/6 =100%

⑷ 剩余价值是如何实现

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也广泛存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收入的源泉。

传统观点认为剩余价值的生产仅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在其他社会,尤其是作为资本主义取代者的社会主义社会并不存在。可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广泛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不仅“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而且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济也存在。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雇人做工的私有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制企 业等传统观点所指称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们当然生产剩余价值,这一点众人皆知。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而它亦生产剩余价值,因公有制企业的职 工并没有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将自己创造的价值全部占有,而是留一部分成为企业利润和国家利税,而这实际就是公有制企业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社会, 个体经济的业主也要向国家纳税,而其所纳的税实际就是个体经济的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社会,不管是公有制经济还是私有制经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实际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自用价值,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另一部分则为剩余价值,成为企业利润及国家财政收人的源泉。

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 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么企业就挣不到任何利润,国家财政也不会有一文钱的收入,从而社会经济就会停止运行,国家机器就会停止运转。

(4)剩余价值的创造扩展阅读: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剩余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人生价值大小及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1、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成正比。社会生产力水平越低,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便越少;而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则劳动者创造的剩余 价值便越多。故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2、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

什么是人生价值?对其具体解释虽纷纭不一,但人的贡献大、影响显,则人生价值便大,却是人人都同意的观点。

而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则贡献便越大, 影响便越显著,故人生价值便也越大;相反,如人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少,则贡献便越小,影响便越轻微,故人生价值也越小,如不能为社会创造任何剩余价值,则人生便毫无价值。

这样,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便成了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尺。各类人中,正常人都能创造价值,但痴呆人、植物人却不能,故其不但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反而需要靠他人供养而生活,因而其人生不仅可以说毫无价值,甚至可以说是“负价值”。

正常人虽都能创造价值,但某些人,如历史上 的一些贵族、奴隶主、地主及现代社会的一些纯粹“食利者”却不去创造,自己却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因其不但没为社会创造剩余价值,反而消耗社会的剩余价 值,故其人生也毫无价值。

创造价值的正常人,其创造的总价值包括自用价值和剩余价值 两部分,人创造的总价值多,剩余价值自然也多,在价值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自用价值多则剩余价值少,自用价值少则剩余价值多,二者成反比关系,人生价值的大 小便也随剩余价值的多少一同变化。

3、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是衡量国家财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如何衡量国家财力(注意:这里指国家财力,而非指综合国力)的强弱?目前,往往是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人来衡量,这远不如用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 价值总量衡量准确。

这是因为:国民生产总值虽确实与国家财力强弱密切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国家的大小,国家很大(如旧中国),即使经济落后,国民 生产总值也会相当多,但因国民消费量也大,国家财力实际十分弱小,根本办不成什么大事。

人均国民收入虽可准确反映国民的富裕程度,但如国家太小,即使人均 国民收入很高,国家财力也不可能太强,办不成什么大事,仍会受制于人。

⑸ 剩余价值是由不变资本还是可变资本创造的

剩余价值既不是不变资本创造的,是可变资本中支付劳动者工资通过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⑹ 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出来的

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出来的。 (×)

  1.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回造的并被资本家无答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2. 恩格斯指出:“资本家所雇佣的每一工人都在做两种劳动。他的工作时间一部分用来偿还资本家所预付给他的工资,这一部分劳动,马克思称为必要劳动。但在此之后,他必须继续工作,而在这段时间内,他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⑺ 何谓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剩余价抄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答: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②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③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生产M.劳动者以其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并转移旧价值到新产品中,同时,他的抽象劳动则凝结到产品中形成了新价值。所以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④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制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体现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⑻ 剩余价值是怎么产生的

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究竟是什么呢?仔细考察“剩余价值”出现的各种场合,发现其含义并不统一,至少有两种:第一种是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故对剩余价值的新旧两种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旧解释是剩余价值之特殊,无普遍适用性,仅可解释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而新解释则为剩余价值之一般,具有普遍适用性,可解释一切与自用价值相对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还有第二种含义,是从价值的载体而言,是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但在电视、报刊、书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如2000年12月12日早上8时之前,中央电视一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曾报道有人回收“电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组装成一辆摩托车,言此为利用垃圾的“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显然并非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而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人把废水的再利用称为利用水的剩余价值,把废料、废物的回收利用称为利用物品的剩余价值,此“剩余价值”也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⑼ 剩余价值是在什么过程中产生的

[原创] 浅析剩余价值

摘要: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及其意义;其次,阐释了涉及剩余价值的相关概念;最后,分析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目的及其过程,并得出社会主义必然替代资本主义的结论。

关键词: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劳动力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一 基本概念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这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和划时代贡献。 那么何谓剩余价值呢?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写到“剩余价值的生产只不过是超过一定点继续延长的价值生产。”(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P183)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P235)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所雇佣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P409) 根据以上对剩余价值的定义,我们知道: 首先,剩余价值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经济现象,即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资本家通过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而实现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P68) 其次,剩余价值代表了一种生产关系即资本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目的,而且是唯一的目的。 剩余价值按其生产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把工作日延长,使之超出工人只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那个(时间)点,并由资本(家)占有这部分剩余劳动,即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P79)简言之,绝对剩余价值即为通过延长雇佣工人的工作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我把通过单纯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P316)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局限性,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所以资本所有者剥削雇佣工人的主要方法即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所谓相对剩余价值是为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我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相对量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P316)“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P72)

二 剩余价值的产生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和目的。因为资本的本质便是追求利润(剩余价值)。如果没有利润(剩余价值),资本所有者便无法维持和扩大其生产,也就无法达到(或实现)其所追求的目标(诸如生活上的物质需求和文化上的精神享受)。 要生产剩余价值则必须生产使用价值。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物质承当者。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具体劳动改变了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了新商品中。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的抽象劳动又形成了商品的新价值。如果形成的新价值只仅仅等于资本所有者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则断然不会有剩余价值的产生,资本家也是无法接受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实际上,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所有者生产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就在于被资本所有者所购买的劳动力的特殊性,即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创造的价值量大于劳动力的价值,资本家按商品价值出卖商品,不仅收回了资本价值,而且获得了剩余价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P71) 资本所有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一般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的深入,资本所有者调整了其剥削雇佣工人的方式,即在工人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达到其生产剩余价值的目的(剩余价值的生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日益突出了。

总之,生产并占有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 我认为对剩余价值应辨证地认识。一方面,它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具有非人道性;另一方面,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积累的前提和基础,是鼓励资本家继续前进(创造社会财富)的原动力,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保障。其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积极性大于消极面的,应允以肯定。在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剩余价值”,其本质的区别在于剩余价值是国家(社会)占有还是私人(小集团)占有。当然,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制度下,剩余价值率应该保持在合理的数字范围内,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能为资本家和工人所共同接受。但无论如何,由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我坚信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是客观的、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书目 1、雪苇编辑《<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 2、卫兴华、林岗主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4、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阅读全文

与剩余价值的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