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班幼儿想象的特点有哪些
第一点: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无意想象又具有以下特征:
1.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想象过程常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者改变想象的方向。
第二点: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第三点: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1.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2.混淆假想与真实。
『贰』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幼儿期儿童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小班儿童表现得尤其突出。
(一)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幼儿想象的产生常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想象不指向于一定目的,仅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小班儿童无论在游戏、绘画还是做泥工等活动前,不知道自己将要创造出什么形象,他们只是在行动中任意摆弄物体,或画出线条图形,而且随时自发地改变物体的状态或改画其他图形。当物体有了实际的变化或看到自己画出的图形时,才引起幼儿头脑中出现新形象。例如,在活动之前问小班儿童:“你想玩什么?”“你想画什么?”他总是望着你直摇头,如果你在他面前拿出一个听诊器,他就讲“我要做医生”。如果看到周围小朋友在画气球,他就讲“我画气球”。当你交给他一团泥,问他想做什么,他只知道接过泥高兴地玩起来,而不知道怎么回答,直到搓成个长条或扁圆体时,才会大声地叫喊起来:“面条!”“饼子!”要他们想好玩什么再取玩具,想好画什么再动手作画是极困难的。
小班儿童事先无一定的想象目的,他们以想象过程为满足。对有兴趣的内容愿反复进行想象。例如,画图画时,在一张画纸上,可以重复地画着一个个物体的图形,直到所有空白的地方都给画上了才满足。在听故事时,有趣形象的情节在脑中引起生动的想象,感到极大的愉快,于是不管教师已经将故事讲完,还要求再讲,哪怕是重复地讲同一内容也乐意听。
(二)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在正确的教育下,幼儿可以在想象之前先提出一定的目的,但他们往往不能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而坚持行动,常常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主题。例如,幼儿正在用积木建造“大桥”,忽然看到别的孩子拿了一些塑料小动物来,他便想象起动物园,而想玩“动物园”的游戏,于是立即推倒“大桥”的建筑,搭起“动物园”来。
幼儿也受本身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想象的主题。例如,幼儿愿意当“医生”,所以玩“医院”游戏时,忽而又想当“老师”,于是改变主题,而改玩“幼儿园”游戏。角色不稳定,影响主题不稳定。
『叁』 幼儿想象的特点有哪些
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幼儿期儿童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小班儿童表现得尤其突出。
幼儿想象的产生常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想象不指向于一定目的,仅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幼儿期是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特别是包括想象力在内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想象力是指人脑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对这些表象加工改造,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儿童的想象力在幼儿期最为活跃,几乎贯穿在幼儿期的各种活动中。
(3)简述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扩展阅读: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情绪发育、知觉发育、思维方式、记忆方式等等各方面都带有时间色彩。
2~3岁的孩子天真、幼稚、纯洁、活泼,身心在迅速发展,在各方面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实在是最惹人喜爱的了。2岁的孩子开始用语言与人交往,他那带着奶气的语言虽然极为简单,却标志着极为重要的掌握人类交际工具的新里程。到了2岁,他能自如地运用言语表示请求、愿望、意见等。
在这一时期,孩子在想象中会直接再现他们经验中的所见所闻,他们不受拘束地把想象的内容都表达出来。他们所说的内容在大人看来是天真的表现,不会去限制和评判。所以他们的想象无拘无束,表达也无拘无束。
上学以后,孩子在学习各种知识中往往有正确答案和固定的标准,回答错了就会受到批评,回答正确就会受到表扬。所以在想象中和回答问题时会有所顾忌,受到了约束。
『肆』 简述幼儿想象的发展特点及培养方式
幼儿期儿童较之幼儿前期儿童知识经验积累得多,又掌握了数量较多的词汇,分析与综合能力也比之前发展了。他们在游戏、学习等活动中,想象活动活跃地表现出来。例如,有的儿童腰间束根皮带,头上戴顶帽子,手中拿把玩具枪,就认为自己是解放军了;接着把帽子一歪,就说自己是“坏蛋兵”了。但幼儿期儿童毕竟生活经验较少,记忆表象不够丰富,又受到思维水平限制,因而想象内容简单贫乏,他们的想象常常是过去经验的复制品;想象过程也缺乏有意性和独创性。幼儿期想象发展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幼儿期儿童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小班儿童表现得尤其突出。 (一)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幼儿想象的产生常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想象不指向于一定目的,仅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小班儿童无论在游戏、绘画还是做泥工等活动前,不知道自己将要创造出什么形象,他们只是在行动中任意摆弄物体,或画出线条图形,而且随时自发地改变物体的状态或改画其他图形。当物体有了实际的变化或看到自己画出的图形时,才引起幼儿头脑中出现新形象。例如,在活动之前问小班儿童:“你想玩什么?”“你想画什么?”他总是望着你直摇头,如果你在他面前拿出一个听诊器,他就讲“我要做医生”。如果看到周围小朋友在画气球,他就讲“我画气球”。当你交给他一团泥,问他想做什么,他只知道接过泥高兴地玩起来,而不知道怎么回答,直到搓成个长条或扁圆体时,才会大声地叫喊起来:“面条!”“饼子!”要他们想好玩什么再取玩具,想好画什么再动手作画是极困难的。 小班儿童事先无一定的想象目的,他们以想象过程为满足。对有兴趣的内容愿反复进行想象。例如,画图画时,在一张画纸上,可以重复地画着一个个物体的图形,直到所有空白的地方都给画上了才满足。在听故事时,有趣形象的情节在脑中引起生动的想象,感到极大的愉快,于是不管教师已经将故事讲完,还要求再讲,哪怕是重复地讲同一内容也乐意听。 (二)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在正确的教育下,幼儿可以在想象之前先提出一定的目的,但他们往往不能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而坚持行动,常常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主题。例如,幼儿正在用积木建造“大桥”,忽然看到别的孩子拿了一些塑料小动物来,他便想象起动物园,而想玩“动物园”的游戏,于是立即推倒“大桥”的建筑,搭起“动物园”来。 幼儿也受本身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想象的主题。例如,幼儿愿意当“医生”,所以玩“医院”游戏时,忽而又想当“老师”,于是改变主题,而改玩“幼儿园”游戏。角色不稳定,影响主题不稳定。 绘画也如此,画娃娃的孩子,当看到邻座的小朋友画了个“小兔”很好玩,他也会改变主题,翻过纸来改画小兔。或者原先画着娃娃,忽然想起小兔,便改变主题画小兔了。 (三)想象过程常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者改变想象的方向。例如,一个小朋友画了一朵小红花,很高兴,要求教师来看,适逢教师在指导别的小朋友作画,没有及时去看,顿时,这个小朋友洋洋得意的情绪受到了影响,很不高兴,过了一会儿,等教师走到他跟前时,只见画纸上的小红花已被粗黑线条涂没了。当教师询问他时,他冷冷地说:“已经送掉了。”又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是以小鸡都被老鹰抓走而告终的,可是幼儿同情被抓去的小鸡,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想象:大公鸡和老母鸡赶来,把老鹰啄死,最后小鸡被救回来了。 在幼儿园教育的影响下,随着幼儿言语的发展,到了中班、大班,特别是大班,有意想象逐渐发展起来。他们能够按着成人的要求、方向进行想象活动,想象有了预定的主题。如在游戏时可以先商定玩什么,然后再根据主题确定角色的分配和游戏的规则,对周围的玩具和游戏材料,也能根据游戏的需要灵活地选择使用。画画时,也能够预先想好要画的内容。想象的主题也趋于稳定,例如编故事时,可以不离题地一直编下去直到全部编完。他们已不满足于想象的过程,而是使想象服从于一定的目的。达到了目的,想象活动才结束。自然,与年长儿童相比,幼儿想象的有意性仅是初步的。 二、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在幼儿期,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表现为,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想象的内容基本上重现一些生活中的经验或作品中所描述的情节。例如,幼儿在“幼儿园游戏”中扮演的教师,常常是重现他班上的教师的模样。在“家庭游戏”中扮演父母,就是重现自己父母的举止。在自编故事时,往往把自己的行为作为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加以描述,或者仅是模仿以往听过的故事情节而已。小班儿童甚至在玩具和游戏材料的使用上都缺乏灵活性。例如,喂娃娃吃饭,必须有玩具小匙子;“洗手”得跑到自来水龙头下,否则就认为不像。 到了中班、大班,尽管儿童仍以再造想象为主,但较之小班儿童想象的灵活性有所增加,他们可以不受具体实物的限制。例如,喂娃娃吃饭,有玩具小匙子固然可以使用,没有小匙子时,他们会用冰棒棍、笔、长形积木,甚至徒手做喂饭的动作。“洗手”也不需要在水龙头下,只要在洗手动作的前后假装开关龙头即可。 随着幼儿言语的发展和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在幼儿的再造想象中,出现了一些创造性的因素。例如,教师要求儿童学画一个人,教师的范画是一个徒手的人,可是儿童凭借想象画了个手举红旗的人。又如,画小鸡时,还在周围画了些米粒和小草,想象小鸡吃食。在复述故事时,也往往加上自己想象的情节。‍
『伍』 儿童创造想象的特点是什么
混淆自己和想象对象的界限,把自己也看成是想象过程的一个角色;想象过程和想象对象的拟人化;过程及结果的非功利化;
『陆』 幼儿创造想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你好
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集中表现在幼儿象征性游戏(如过家家、开汽车等)及创造性的游戏(如搭积木、具有想象力的游戏),5、6岁儿童象征性游戏已发展到顶峰。随着儿童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增长,许多只能在想象中才能获得满足的东西已成了现实,因而这类游戏逐渐消退,代之而起的是竞赛性游戏。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还表现在幼儿的绘画、泥工、讲故事等活动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从事这些活动的目的性、创造性和独立性也日益增强。
希望能帮助到你~
『柒』 幼儿创造想象的表现有哪些
幼儿想象有以下特点:
(1)幼儿想象以不受意志控制的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幼儿想象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当幼儿看到娃娃时,就想象自己要当妈妈。但幼儿有时也把现实与想象混淆,如当幼儿听到伙伴津津有味地讲述自己去游乐场玩得特别好好时,他对既羡慕又想象着游乐场有多好玩,就会说:“我妈妈也带我去了。”这并非说谎,而是幼儿将想象与现实混淆。
(2)幼儿的想象有夸张性或不确切性,如幼儿画画时,常把衣服扣子或他喜欢的
东西画得很大。
(3)幼儿想象水平较低,想象很简单或是零碎、不够完整。如3岁的幼儿,看到玩具的方向盘就会手握方向盘,嘴里不停地“嘟嘟,嘟嘟”叫着,想象着自己是司机在开车。至于开车到哪里?去干什么?则不清楚、不确定。
(4)幼儿已经有了创造想象的萌芽。此时创造想象多依赖于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或听过的故事,或由成人语言的描述而产生创造想象。另外,幼儿5~6岁时能按一定目的想象游戏如何开展,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较有系统而完整地想象出游戏主题和如何丰富主题,深入开展游戏。因此,成人应多丰富幼儿感性知识和经验,并在游戏中多为其准备一些游戏材料,这有利于幼儿通过游戏发展想象力。
『捌』 简述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
形象性,泛灵性,
『玖』 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
1.幼儿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在整个幼儿期,无意想象处于主导地位,有意想象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发展。
(1)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
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主题不确定且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想象。无意想象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象。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它有以下特点:①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②想象的主题不稳定;③想象的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④想象活动只需过程,不在意结果;⑤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总之,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2)幼儿有意想象的萌芽、发展
有意想象是在无意想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具体表现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想象;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但总的来说,幼儿有意想象的水平还是很低的。
2.幼儿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发展
整个幼儿期,幼儿是以再造想象为主的。表现为,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
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
创造想象是指想象具有独立性、新颖性、创造性。创造想象是幼儿高级心理活动开始出现的重要标志。对幼儿的发展意义重大,创造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功智力。
3.想象的极大夸张性与现实合理性
(1)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幼儿的想象常常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某种特征或使用夸张的语言。幼儿喜欢童话故事就是因为童话内容的夸张性。
(2)想象容易与现实相混淆
想象与现实相混淆是指幼儿容易把想象的东西当成现实的东西;将自己的想象看作是真实的事;把自己强烈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是已有的东西;把自己希望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发生的事情述说。
通过学习幼儿想象的特点,本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幼儿想象的特点也为高频考点,对学员提出的学习要求是应用,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应用。该知识点考查形式较多:主客观题均有考查。建议学员在备课时作为一个重要知识点,重点来备课。在理解各个特点的基础上多找一些试题进行联系,逐步掌握此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