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哪个最先发明棉花
古印度。棉花原产印度。后来传入中国、埃及这些地方。
这里更详细些
http://..com/question/12585978.html?si=1
楼主可以了解下。
⑵ 元朝是谁把棉纺织技术带到松江
黄道婆(宋末元初棉纺织专家)
黄道婆(1245 ~ 1330年),又名黄婆或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
元朝元贞年间,约1295年,她从崖州返回故乡,回到了乌泥泾。黄道婆重返故乡时,植棉业已经在长江流域大大普及,但纺织技术仍然很落后。她回来后,就致力于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她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织造技术传授给故乡人民。一边教家乡妇女学会黎族的棉纺织技术,一边又着手改革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虽然她回乡几年后就离开了人世,但她的辛勤劳动推动了当地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
⑶ 元朝时才有棉花,古人之前如何过冬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当年穷的时候布衾都能冻得跟铁一样,取暖成了穷人的一大难题。有着盛唐强汉之称的大唐,在安史之乱后期,路上冻死穷人的现象已屡见不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已深刻地描述了这一场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现在取暖的手段多种多样,在冬天可以穿保暖、棉衣、羽绒服,屋子里面可以用地暖,用空调,最差还可以点一个蜂窝煤的小炉子。那么据我们千年之久的古人,他们是如何过冬的呢?据相关记载,一直到元朝时期才有棉花,古人可以制成棉衣与棉被用来取暖,在之前古人采取什么手段过冬一直是大家比较好奇的,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古人那些脑洞大开的保暖手段。
平头老百姓就没用那么多讲究了,最常见的还要数“狗皮大衣”了,但后期能穿得上狗皮大衣的又能有多少人。大都还是穿着薄薄的衣服靠着火力来硬抗寒冷。
除了上述这些方式,棉被、火炕等也被应用于抵抗严寒,对于百姓来说,一个热乎乎的火炕既经济又实惠,冬天比中央空调都暖和。
现在东北地区的农村还在应用,小屋子配上一个大火炕,炕上一坐小酒一喝,这才是生活。
⑷ 试述元朝棉纺织业的发现概况
元朝时候,棉花在全国广泛种植,为棉纺织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当时,江南的棉纺织业很发达,棉布成为江南人民的主要衣料。松江是棉纺织业中心,当地农家妇女黄道婆推广了黎族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对棉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⑸ 元代棉花的生产在那些地方
这是元代发展的一种新兴染织工艺。元代棉花的生产,不仅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等省极为发达,关中渭河流域各省也广为种植,仅松江一地,以棉织为副业的就有一千多家。
⑹ 《农书》中记载的元代棉纺织工具是什么
我国元代农学家、农业机械学家王祯在他的《农书》中记载了当时的棉纺织工具。其中有手摇两轴轧挤棉籽的搅车,有竹身绳弦的4尺多长的弹弓,有同时可纺三锭的脚踏纺车,有同时可绕8个棉纴的手摇軠车等。
⑺ 元朝之前,丝麻棉谁占主导。元朝时和元朝后呢
在棉织物兴起以前,麻织物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不仅穷人穿,富人也穿,因为麻织物的通透性和保暖性能都优于丝织物,从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诗句中我们就可以想象出当时人们的穿着是怎样的了,因为麻富含胶质,这种胶质会使麻织物十分僵硬,大大减低其穿着的舒适性,但经过捶打和漂洗就会去除其中的大部分胶质,使衣物变得更加轻柔舒适,所以才会有“万户捣衣声”的场面,请注意这里的“捣衣”不是洗衣服,而是去除麻织物里的胶质,也就是说那时人们的衣着大都是麻织物,不过那时已经有棉织物了,在广西云南一带已经出现了用木棉织的布,也有种植棉花的了,白居易的“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就是证明,只是那时的棉织物量少而价高罢了。等到了宋朝时棉织物已大面积普及了,所以宋朝的文学作品中很少提到“捣衣”了,而从黄道婆改进棉纺技术后棉织物就彻底占据了人们衣着中的主导地位。
⑻ 元朝时,哪里开始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
元朝时,全国棉纺织中心是(松江),农家妇女(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⑼ 棉布是哪个朝代出现的
棉布的大量推广当然是在黄道婆发明棉织机之后了,但棉布的出现应该早得多,至少在唐代就有了,白居易的诗中就有“桂布白如雪,吴棉软如云”的句子,而所谓的“桂布”就是广西所出产的棉布,不过据考证那时的纺织原料是木棉,物以稀为贵,当时的棉布是上流社会的专用品,但至少说明当时在江南一带已经有种植棉花的了,而且白居易曾见过,否则他就写不出“桂布白如雪、吴棉软如云”的诗句,而没有棉花的大面积推广种植黄道婆也不可能发明织机。
⑽ 元朝的发明有哪些
元朝的发明创造:
彩色套印。一九四一年,我国发现了一部元朝至元六年(公元一三四零年)刻印的《金刚经》。这部《金刚经》是两色套印的。这是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木刻彩色套印本。它比欧洲第一本带色印的《梅周兹圣诗篇》要早一百十七年。
木活字转轮排字盘。元朝科学家王祯发明了活字转轮排字盘,活字印刷才得到迅速发展。并于1298年用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其《造活字印书法》(附于《农书》书末)是最早的系统地叙述活字排版印刷术的科技文献。 此前,捡字和排字时间太长一直是阻碍活字印刷术推广的障碍之一。
这位王祯还写了《农书》。这是一部植物和农业网络全书。全书约有13多万字与300多幅图画,全文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分。 《农桑通诀》包括对农、林、牧、副、渔及水利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论述,提出“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这一重要的农耕思想。《百谷谱》对各种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种植、收获、贮藏和利用等知识加以介绍,尤其是王祯将农作物分为谷、蔬、果、杂等6大类,而对物种进行科学分类,对于植物性状进行描述,不但此前书籍不曾有过,西方也要到18世纪才由林奈构想出定义生物属种的原则,并创造出统一的生物命名系统。而《农器图谱》则是《农书》的重点部分,该部分就田制、仓廪、舟车、灌溉、蚕桑、织纤、麻芒等20门类,详细介绍了257种农业机械,而且配绘图谱306幅并加以文字说明,其价值超过以往所有农业机械书籍。
火铳。宋朝发明用竹管做的“突火枪”。但是发射一两次后就不能再使用。而且射程不远,又容易炸膛。元朝制出了大型的金属管形火器“火铳”。这才使火药枪进入实用阶段。
《授时历》。元朝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制定。于1280年(至元十七年)颁布通行。《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回归年,现代测定的一回归年为365.2419日,两者相差只有26秒。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格里高利历)也采用365.2425日为一年,但它于1582年才颁行,较《授时历》的颁行,已晚了300年。《授时历》共施行了364年,是我国古代最精密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郭守敬还设计、制造了简仪、仰仪和圭表等天文仪器,比丹麦人第谷的同样的仪器要早300年。同?r,他主张以实际观测为依据,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天文监测网。另外,郭守敬还设计、制造了大型计时仪器――七灯漏(大明殿灯漏),该仪器是反映中国古代计时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代表作。
棉纺技术的革新。黄道婆发明了新的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率。在织造方面,她用错纱、配色、综线、花工艺技术,织制出有名的乌泥泾被。中国的棉纺织品从此成为出口大宗,直到西方工业革命时期才被西方机织布打败。
地球仪。元朝天文学家札马剌丁自己制作的天文仪器有多环仪、方位仪、斜纬仪、平纬仪、天球仪、地球仪,观象仪等七种。这些仪器,当时在世界上是罕见的。研究科学史的英国李约瑟博士在谈及地球仪时说:“除公元前2世纪马洛斯的克拉特斯古地球仪(已失传)外,没有比马廷?贝海姆1492年的纪录更早的人。”可是札马剌丁的地球仪却诞生于1267年,比马廷?贝海姆的记录整整早了225年! 札马剌丁的地球仪是球状的,体现了寰球这一科学概念与设想。这无疑对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进行了勇敢的否定,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数学成就。1280年,元代数学家及天文学家王恂与郭守敬等制订《授时历》时,不但列出了三次内插公式(“招差法”),还使用“垛垒、招差、勾股、弧矢之法”进行缜密计算,其中将穆斯林发明的弧三角法应用于割圆术获得“弧矢割圆术”(即球面直角三角形解法)最为称奇。1303年,《四元玉鉴》问世。其作者数学家朱世杰将“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四元高次联立方程),并提出“消元”的解法;欧洲则在1775年由法国人别朱提出同样解法。朱世杰的另一项成就是对各有限项级数求和问题的研究,而且在此基础上得到高次差的内插公式;在欧洲1670年英国人格里高利、1676-1678年牛顿才提出内插法的一般公式。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制度,提倡理学,鄙薄数学,因此建立在筹算基础上的中国古代数学便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