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简述货币供给的创造
货币创造:在现代的货币体系中,一般由中央银行发行货币,但是商业银行负责吸收存款和发放内贷款。商业容银行在向中央银行缴纳一定的准备金后,可以将剩余资金贷给企业部门。企业得到贷款后又会将其中一部分存入这家商业银行或者其它商业银行。接着,商业银行可以再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贷款发放取出。如此反复,最终社会中形成的购买力将是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若干倍。这个过程,称之为货币创造。
⑵ 货币创造的定义
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过程。
2.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过程一般涉及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借款者四个行为主体。其中在货币供给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银行体系。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银行供给的,货币供给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活动密切相关。
3.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金融体制下,货币供应量是通过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而注入流通的。这一供应过程具有三个特点:①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②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即中央银行创造现金通货,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③非银行金融机构对货币供给有重要影响。
4.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②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③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方式。
5.货币供给的过程可分为两个环节:①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供给;②商业银行进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6.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是通过其资产业务出去的,一般通过三条渠道:①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黄金,变动储备资产;②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变动对政府债权;③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变动对金融机构债权。
7.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领域由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银行体系准备金的总和。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基础货币=现金+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
8.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债权的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的增加,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并将导致货币供给量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减少,意味着中央银行减少了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货币供应量必将大幅收缩。
9.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即所谓的乘数效应。
10.货币乘数主要由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决定。通货—存款比率是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它的变化反向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通货—存款比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准备—存款比率是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准备金与存款之比,准备—存款比率也与货币乘数有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1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而是由经济体系内部各经济主体共同决定。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经济体系以外的中央银行直接控制。
12.我国目前的货币供给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转型经济的特点,使货币供给 在外生性与内生性并存。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仍然有着很强的控制力,但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也在不断增强。
………………
⑶ 什么是货币创造
货币创造(money creation)又称货币扩张,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机构或个人)内通过信贷关容系共同作用,使得在银行体系内流通货币量扩大的金融行为。
对货币扩张的控制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之一。
不是所有的流通货币都需要有货币现金、实物资产或政府资产作后盾。一国的货币是以国家的经济潜力或政府的法定货币法令作后盾的。这种潜力也成为政府发行货币的理论上限。
(3)货币创造的评价扩展阅读:
模型构建
B:实际资本D:总资本 C:现金提取量 rd:活期存款准备金率rt:定期存款准备金率 k:现金漏出率=C/D
模型构建第一步
B=rd×D+CD=B/(rd+k)
模型构建第二步
引入超额准备金Re e:超额准备金率B=rd×D+C+ReD=B/(rd+e+k)
模型构建第三步
引入定期存款T (t,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比例)B=rdXD+rt×T+C+ReD=B/(rd+rt×t+e+k)
⑷ 货币创造带来的利弊并且我们怎样正确看待货币创造!
利大于弊,而且也方便了很多,最重要的是,货币的产生并不具备什么影响。关键是社会变化的趋势,即使货币没有被创造出来,那么也会有另一种东西去代替,说到底是价值观不同而已。
⑸ 请问什么是货币创造,举例说明派生的创造过程
通俗讲就是你用十万买了房子,这货币你已经用了,没钱了,但是你又抵押贷款十万,相当于你有二十万,只是其中十万是实物形式,另外十万派生的,还有公司用票据做贴息贷款等等,这社会货币创造的人是富人,呵呵,普通百姓懂得少,用的更少.经济学讲这个,不是学者的话,知道个大概就行原始存款: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银行体系准备金的存款。一般为现金。派生存款:由原始存款派生出来的,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所创造的存款。(一般不增加银行体系的准备金)。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过程。2.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过程一般涉及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借款者四个行为主体。其中在货币供给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银行体系。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银行供给的,货币供给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活动密切相关。3.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金融体制下,货币供应量是通过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而注入流通的。这一供应过程具有三个特点:①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②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即中央银行创造现金通货,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③非银行金融机构对货币供给有重要影响。4.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②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③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方式。5.货币供给的过程可分为两个环节:①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供给;②商业银行进行的存款货币创造。6.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是通过其资产业务出去的,一般通过三条渠道:①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黄金,变动储备资产;②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变动对政府债权;③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变动对金融机构债权。7.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领域由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银行体系准备金的总和。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基础货币=现金+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8.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债权的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的增加,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并将导致货币供给量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减少,意味着中央银行减少了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货币供应量必将大幅收缩。9.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即所谓的乘数效应。10.货币乘数主要由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决定。通货存款比率是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它的变化反向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通货存款比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准备存款比率是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准备金与存款之比,准备存款比率也与货币乘数有反方向变动的关系。1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而是由经济体系内部各经济主体共同决定。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经济体系以外的中央银行直接控制。12.我国目前的货币供给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转型经济的特点,使货币供给在外生性与内生性并存。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仍然有着很强的控制力,但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也在不断增强。.高手啊,帮帮忙吧!
⑹ 货币创造,新创货币是什么现象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货币创造,新创货币在中国的CMA管理会计中指的是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中的现象,银行存款的增加导致可贷资金更大幅度的增加。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⑺ 货币创造机制的概念,帮帮忙啦
(一)现代的信用货币
1、最早的典型形态是银行券;硬币的发行通常统一于中央银行,也属信用货币
2、银行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种种不同的名称)
3、定期存款和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
4、所有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货币,除钞票和硬币外,IMF概称之为“存款货币”
(二)信用货币与债权债务网
1.信用货币流通是与信用关系全面覆盖经济生活紧密相关的
2.现代经济债权债务的网络中进行运作,用信用支付工具实现债权债务的消长和转移势所必然
3.债权债务是以一定的文书形式来体现并具备法律规范的形式;银行信用文书,自然而然地成为代替贵金属流通的理想货币形态
二、存款货币的创造
(一)现代银行创造货币功能
1.银行在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和组织互结算的基础上,发展了发行银行券和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
2.银行券的发行逐步集中于中央银行;现代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体现为创造存款货币
(二)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1、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存款以及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及再贷款资金形成的存款
2、派生存款,是指由银行的贷款和投资活动而衍生出来的存款
3.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区别
来源不同,原始存款属于基础货币,来源于中央银行;派生存款由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直接创造,来源于商业银行
与基础货币的关系不同,原始存款是流通中的现金向存款货币转变,不引起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派生存款的变动直接影响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二者的地位不同,原始存款决定派生存款
(三)铸币制度下存款货币派生过程
1.设A银行吸收到客户存入10000元铸币;根据经验,保存相当于存款额20%的铸币即足以应付日常提取铸币需要。那么,A银行即可把8000元铸币贷给乙。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2.乙将8000元铸币支付给丙,丙把铸币存入自己的往来银行B,按照同样的考虑,B银行留下20%的铸币即1600元,其余6400元铸币贷给客户丁。这时,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3.如此类推,从银行A开始至银行B,银行C,…,银行N,持续地存款贷款,贷款存款,则产生这样的结果:
4.这里有:⑴原始存款R、⑵贷款总额L、⑶经过派生后的存款总额(包括原始存款)D、⑷必要的铸币库存对存款的比率r,这四者的关系可表示
(四)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
1.类似于库存铸币的准备
银行对于吸收的存款要准备一部分银行券,以保持存款的客户提取现金
支票结算中银行之间的应收应付差额则已完全不需要用银行券结清,只需要通过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进行划转
2.各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称作准备存款
由国家规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对该银行所吸收的存款总额的比率,为法定准备率
超过法定比率部分为超额准备率
3.一个无现金的支付流转模型下,存款货币创造
“原始存款”来源:
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
客户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比如由国库开出的拨款支票——并委托自己的往来银行收款
也可能是客户向存款货币银行出售外汇并形成存款,而银行把外汇售与中央银行并形成准备存款
派生存款的过程
举例
⑴假设A银行的客户甲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金额为10000元;客户甲委托A银行收款。从而A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10000元,而甲在A银行账户上的存款等额增加10000元。
⑵A银行吸收了存款,从而有条件贷款。设法定准备率仍为20%,则A银行针对吸收的这笔存款的法定准备金不得低于2000元。如果A银行向客户乙提供贷款,按最高可贷数额是8000元,则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⑶当乙向B银行的客户丙用支票支付8000元,而丙委托B银行收款后,A银行、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⑷B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80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的法定准备率,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为6400元。向客户丁贷出6400元后,则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⑸当B银行的客户丁向C银行的客户戊用支票支付6400元的应付款,而客户戊委托C银行收款后,B银行、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⑹C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64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的法定准备率,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不得超过5120元。如向客户贷出,则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⑺当C银行的客户己向D银行的客户庚用支票支付6400元的应付款,而客户庚委托D银行收款后,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⑻如此类推,存款的派生过程如下表:
⑼存款货币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4.派生存款模型
用ΔD表示包括原始存款在内的经过派生的存款增加总额,ΔR表示原始存款或准备存款的初始增加额,rd表示法定存款准备率,则三者关系式如下:
(五)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
1.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
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
2.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
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也称为派生乘数,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
这里的K值只是原始存款能够扩大的最大倍数,实际过程的扩张倍数往往达不到这个值
3.活期、定期存款与创造乘数
仍设?D为活期存款量的增额,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再假定?T为定期存款量的增额,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R为总准备存款的增额,且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为t(?T/?D)。则有:
4.现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
客户会从银行提取现金,从而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出现所谓的“现金漏损”。现金漏损额与活期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用?C代表现金漏损额,用c代表现金漏损率,则 c=?C/?D;?C=c??D
设定包括现金的情况下,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为
5.超额准备金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
银行实际持有超过法定要求的准备金,称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与活期存款总额的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以e代表。这时,银行的初始准备为:
?R=?D?rd+t?rt??D+c??D+e??D
=?D(rd+t?rt+c+e)
完整的存款货币创造乘数是:
三、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一)现金投入流通过程
1.现金进入经济生活的渠道是存款货币银行的客户从自己的存款账户提取现金。
2.存款货币银行,存入的现金满足不了提取现金的要求,则必须从准备金账户提取现金
3.存在于流通过程中的现金,就是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账户上提取现金形成的
(二)现金增发与准备存款的补充
1.现金发行与现金回笼
现金发行=存款货币银行提取的现金多于存入的现金,是现金发行量的增长
现金回笼=存款货币银行存入的现金多于提取的现金,是现金发行量的减少
2.现金的发行都是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增长
3.准备金存款必须得到补充
当现金的增发是必然趋势时,意味着存款货币银行从准备存款账户不断地提取现金,准备存款相应下降
在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准备存款必须不断地得到补充
(三)准备存款的补充必须有中央银行的支持
1.要使存款货币银行整体的准备存款总额增加,必须有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增加
2.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补充准备存款的途径:
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和直接取得贷款
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债券
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外汇……
3.在补充准备金存款过程中,中央银行一方面积累了自己的资产;而另方面则形成两大负债项目
不断补充、不断提取现金的准备存款余额
由一笔笔现金漏损所累积形成的流通中现金
4.央行的支持有无限制:从客观经济过程来说,对央行约束则是强有力的
存款货币银行不需要补充准备存款,中央银行有能力也无从发挥
强行支持无限制的货币创造,则会促成通货膨胀。
(四)货币乘数
1.基础货币,对于创造信用货币来说,“存款准备”与“流通中货币”这两者缺一不可。因而统称为基础货币,或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之为“准备货币(reservemoney)”
2.基础货币的构成的表达式:
B=R+C
式中,B为基础货币;R为存款货币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准备存款与现金库存);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3.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相比,其比值称之为货币乘数。用MS代表货币供给,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则有:
MS = m?B
4.基础货币C+R与货币供给量C+D的关系:
5.相应的代数表达式:
四、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
(一)最节约的货币制度
1.节约了货币材料。现代信用货币中的钞票和硬币是用纸或贱金属制造的,存款货币本身只不过是银行账户上的一个数字,而电子货币,更是极大的节约
2.节约了有关货币流通方面的费用
3.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可以减少货币需要量
(二)双层次的货币创造结构
1.第一个层次——创造存款货币的存款货币银行:
创造存款货币是由无数银行,在不同时点和地点上,通过自我约束机制分散地决策的
正是分散决策,才有可能针对千差万别的需求机动灵活地供给货币
而自我约束机制则使它们认真地对客户所提出的需求进行评价和筛选
2.第二个层次——中央银行
每一笔存款货币的创造都合理,并不等于创造的存款货币总量必然符合经济的客观要求
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则可解决全局均衡的问题
(三)联结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的关节点
1.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是金融的微观方面向金融的宏观方面过渡和金融的宏观方面向金融的微观方面过渡的关节点。
2.信用货币创造,都是公司、公众、政府机构为一方和存款货币银行、中央银行为另一方,环绕一笔一笔具体的货币存、取、借、贷,所进行的诸多微观经济行为的过程
3.经济行为主体的微观金融行为却为经济生活连绵不断地提供了流通中的货币。流通中的货币——构成货币供给,从而关系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对比,构成宏观金融问题的核心,导出了宏观经济的结果
4.当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失衡,从而客观经济生活从金融的宏观方面提出调整要求时,其实现也不能绕过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即只能透过利益机制影响参与金融行为的诸多微观经济主体,并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改变宏观均衡状态的。当然,在非常时期可有非常措施。
5.只有了解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才能具体理解金融微观方面与金融宏观方面的连结。
⑻ 货币创造
这学校的题目问的不清不楚, 出题的人也就是照本宣科.
50元的资本市场要看你的投入产品才能决定如何创造信用.
⑼ 如何理解商业银行货币创造功能
一个很简单的复例子制
一个往银行存了10000元
银行要上交中央银行10%的存款准备金
银行就有9000元是可以作为银行借贷出去
这9000元借出去后又被存入了银行
同样的道理
银行又要上交中央银行10%的存款准备金
这样银行又有8100元可以借出去
一直这样循环
这样就体现了
商业银行货币创造功能
当然这里还要有留下一点现金给存款人提现的
⑽ 当银行创造了货币,是否创造了财富说说观点和理由
不是,首先银行不能创造货币,只是一种符号,如果造出来金子那就是财富,你可以看看货币银行学,其次,你银行发行纸币多少也是根据社会需要的,造多了通货膨胀经济衰退,最后,什么是财富,财富就是劳动创造的价值积累的结果,所谓的钱只是一种流通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