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是谁发明的五子棋
相传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无意之中画下了十七条横线十七条竖线,这无意中的发明造就出了五子棋。
五子棋简介:
五子棋,亦称“连珠”、“连五子”、“串珠”、“五目”、“五目碰”、“五格”等等,它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黑白传统棋种之一。早在“尧造围棋”之前,可能民间就已有五子棋游戏。亦有传说,五子棋源于围棋,而初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
五子棋由何年何月传到国外,尚不明了。大约随围棋一起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先后传入朝鲜、日本等地。据日本史料文献介绍,中国古代的五子棋先由中国传到高丽(朝鲜),然后于公元1688年至1704年日本的元禄时代再从高丽传到日本。到日本明治32年(公元1899年),经过公开征名,“连珠”这一名称才被正式确定下来。从这之后,连珠这一活动经过了不断的改良,主要是规则的变化。
1988年8月8日,国际连珠联盟(RIF)由日本、俄国、瑞典、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爱沙尼亚、法国、拉托维亚、白俄罗斯等九个成员国在瑞典宣告创立。
五子棋基本下法:
五子棋是由两个人进行对抗的竞技运动。在对局开始时,先由执黑棋一方将一枚棋子落在天元点上;然后由执白棋的一方在黑棋周围的交叉点上落子,但是,为了尊重对方和礼貌起见,持白棋的一方通常将盘面的第二着棋布在自己河界的一侧,即直指或斜指。
此后,由执黑方在以天元为中心的25个交叉点的范围内布盘面的第三着棋。再由白方应着,即布盘面的第四着棋,如此轮流落子,直到某一方首先在棋盘的直线、横线或斜线形成连续的五子或五子以上(职业连珠中只有白方可以五子以上获胜),则该方就算获胜。但是,职业连珠五子棋的一个特点就是先行的一方优势很大,因此,在职业比赛中对黑方做了种种限制,以利公平竞争。黑白双方胜负的结果必须按照职业连珠五子棋的规则要求来决定。
❷ 五子棋是谁发明的
五子棋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现代五子棋日文称之为 “ 连珠 ” ,英译为 “Renju” ,英文称之为 “Gobang” 或 “FIR”(Five in a Row 的缩写 ) ,亦有 “ 连五子 ” 、 “ 五子连 ” 、 “ 串珠 ” 、 “ 五目 ” 、 “ 五目碰 ” 、 “ 五格 ” 等多种称谓。
五子棋不仅能增强思维能力,提高智力,而且富含哲理,有助于修身养性。五子棋既有现代休闲的明显特征 “ 短、平、快 ” ,又有古典哲学的高深学问 “ 阴阳易理 ” ;它既有简单易学的特性,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又有深奥的技巧和高水平的国际性比赛;它的棋文化源渊流长,具有东方的神秘和西方的直观;既有 “ 场 ” 的概念,亦有 “ 点 ” 的连接。它是中西文化的交流点,是古今哲理的结晶。
五子棋起源于古代中国,发展于日本,风靡于欧洲。对于它与围棋的关系有两种说法,一说早于围棋,早在 “ 尧造围棋 ” 之前,民间就已有五子棋游戏;一说源于围棋,是围棋发展的一个分支。在中国的文化里,倍受人们的青睐。古代的五子棋的棋具与围棋相同,纵横各十七道。五子棋大约随围棋一起在我国南北朝时先后传入朝鲜、日本等地。据日本史料文献介绍,中国古代的五子棋是经由高丽 ( 朝鲜 ) ,于 1688 年至 1704 年的日本元禄时代传到日本的。到日本明治 32 年 ( 公元 1899 年 ) ,经过公开征名, “ 连珠 ” 这一名称才被正式确定下来,取意于 “ 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 。从此,连珠活动经过了不断的改良,主要是规则的变化 ( 即对执黑棋一方的限制 ) ,例如, 1899 年规定,禁止黑白双方走 “ 双三 ” ; 1903 年规定,只禁止黑方走 “ 双三 ” ; 1912 年规定,黑方被迫走 “ 双三 ” 亦算输; 1916 年规定,黑方不许走 “ 长连 ” ; 1918 年规定,黑方不许走 “ 四、三、三 ” ; 1931 年规定,黑方不许走 “ 双四 ” ,并规定将 19×19 的围棋盘改为 15×15 的连珠专用棋盘。本世纪初五子棋传入欧洲并迅速风靡全欧。通过一系列的变化,使五子棋这一简单的游戏复杂化、规范化,而最终成为今天的职业连珠五子棋,同时也成为一种国际比赛棋。
❸ 五子棋是谁发明的
相传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无意之中画下了十七条横线十七条竖线,这无意中的发明造就出了五子棋。
五子棋是一种两人对弈的纯策略型棋类游戏,通常双方分别使用黑白两色的棋子,下在棋盘直线与横线的交叉点上,先形成5子连线者获胜。棋具与围棋通用,起源于中国上古时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华人和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以及欧美一些地区。
❹ 五子棋是谁发明的能下多少子
五子棋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现代五子棋日文称之为“连珠”,英译为“Renju”,英文称之为“Gobang”或“FIR”(FiveinaRow的缩写),亦有“连五子”、“五子连”、“串珠”、“五目”、“五目碰”、“五格”等多种称谓。 五子棋不仅能增强思维能力,提高智力,而且富含哲理,有助于修身养性。五子棋既有现代休闲的明显特征“短、平、快”,又有古典哲学的高深学问“阴阳易理”;它既有简单易学的特性,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又有深奥的技巧和高水平的国际性比赛;它的棋文化源渊流长,具有东方的神秘和西方的直观;既有“场”的概念,亦有“点”的连接。它是中西文化的交流点,是古今哲理的结晶。 五子棋起源于古代中国,发展于日本,风靡于欧洲。对于它与围棋的关系有两种说法,一说早于围棋,早在“尧造围棋”之前,民间就已有五子棋游戏;一说源于围棋,是围棋发展的一个分支。在中国的文化里,倍受人们的青睐。古代的五子棋的棋具与围棋相同,纵横各十七道。五子棋大约随围棋一起在我国南北朝时先后传入朝鲜、日本等地。据日本史料文献介绍,中国古代的五子棋是经由高丽(朝鲜),于1688年至1704年的日本元禄时代传到日本的。到日本明治32年(公元1899年),经过公开征名,“连珠”这一名称才被正式确定下来,取意于“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从此,连珠活动经过了不断的改良,主要是规则的变化(即对执黑棋一方的限制),例如,1899年规定,禁止黑白双方走“双三”;1903年规定,只禁止黑方走“双三”;1912年规定,黑方被迫走“双三”亦算输;1916年规定,黑方不许走“长连”;1918年规定,黑方不许走“四、三、三”;1931年规定,黑方不许走“双四”,并规定将19×19的围棋盘改为15×15的连珠专用棋盘。本世纪初五子棋传入欧洲并迅速风靡全欧。通过一系列的变化,使五子棋这一简单的游戏复杂化、规范化,而最终成为今天的职业连珠五子棋,同时也成为一种国际比赛棋。
❺ 五子棋是哪国发明的
五子棋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和围棋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有截然不同的地方,两者之间究竟哪一个发明的更早些,目前已很难得到考证。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它和围棋一样深受人们的喜爱。
五子棋虽然起源于古代中国,但是真正的发展在日本,在欧洲得以风靡。根据日本的有关资料文献介绍,中国古代的五子棋是先经由高丽(朝鲜),于1688年至1704年的日本元禄时代传到日本的。起先,五子棋是宫廷贵族的游戏,后来流传到了民间,迅速发展,为人们所深爱。据说,爱好者人数曾经超过了围棋。到日本明治32年(公元1899年),经过向社会公开征名,最终才确定了“连珠”这一美妙的名称,它的含义是“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从此,连珠活动走上了一条不断改良的道路,主要是规则的变化(即,对先手,执黑棋一方的限制)。例如,1899年规定,禁止黑白双方走“双三”;1903年规定,只禁止黑方走“双三”;1912年规定,黑方被迫走“双三”亦算输;1916年规定,黑方不许走“长连”;1918年规定,黑方不许走“四.三.三”;1931年规定,黑方不许走“双四”,并规定将原使用19×19的围棋盘改为15×15的连珠专用棋盘。本世纪初五子棋传入欧洲并以它“短、平、快”,简单易学又富...
五子棋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和围棋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有截然不同的地方,两者之间究竟哪一个发明的更早些,目前已很难得到考证。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它和围棋一样深受人们的喜爱。
五子棋虽然起源于古代中国,但是真正的发展在日本,在欧洲得以风靡。根据日本的有关资料文献介绍,中国古代的五子棋是先经由高丽(朝鲜),于1688年至1704年的日本元禄时代传到日本的。起先,五子棋是宫廷贵族的游戏,后来流传到了民间,迅速发展,为人们所深爱。据说,爱好者人数曾经超过了围棋。到日本明治32年(公元1899年),经过向社会公开征名,最终才确定了“连珠”这一美妙的名称,它的含义是“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从此,连珠活动走上了一条不断改良的道路,主要是规则的变化(即,对先手,执黑棋一方的限制)。例如,1899年规定,禁止黑白双方走“双三”;1903年规定,只禁止黑方走“双三”;1912年规定,黑方被迫走“双三”亦算输;1916年规定,黑方不许走“长连”;1918年规定,黑方不许走“四.三.三”;1931年规定,黑方不许走“双四”,并规定将原使用19×19的围棋盘改为15×15的连珠专用棋盘。本世纪初五子棋传入欧洲并以它“短、平、快”,简单易学又富有哲理的特点征服了欧洲人,迅速风靡全欧。通过对一系列规则的改良,使五子棋这一简单的游戏复杂化、规范化,从而最终成为今天的职业连珠五子棋,同时也成为一种国际性竞技类比赛棋种。现代五子棋,日文称之为“连珠”,英译为“Renju”,英文称为“Gobang”或“FIR”(Five
in
a
Row的缩写),亦有“串珠”、“五目”、“五目碰”、“五格”等多种称谓。五子棋不仅能增强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力,提高人们的记忆力、心算能力等,而且深含哲理,有助于修身养性。五子棋既有现代休闲方式所特有的特征“短、平、快”,又有中国古典哲学所包含的高深学问“阴阳易理”;它既有简单易学的特点,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又有深奥的技巧;既能组织举办群众性的比赛、活动,又能组织举办高水平的国际性比赛;它的棋文化源渊流长,具有东方的神秘和西方的直观,它是中西方文化的交融点,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
❻ 中国现代五子棋的开拓者是谁
那威
中国现代五子棋的开拓者 那威 荣誉九段,多年钻研五子棋,潜心发掘五子棋的中国民间阵法,他总结了五子棋行棋的要领和临阵对局的经验,得出一套“ 秘诀 ” ,谓之《那氏五子兵法》:
先手要攻,后手要守,以攻为守,以守待攻。
攻守转换,慎思变化,先行争夺,地破天惊。
守取外势,攻聚内力,八卦易守,成角易攻。
阻断分隔,稳如泰山,不思争先,胜如登天。
初盘争二,终局抢三,留三不冲,变化万千。
多个先手,细算次先,五子要点,次序在前。
斜线为阴,直线为阳,阴阳结合,防不胜防。
连三连四,易见为明,跳三跳四,暗剑深藏。
己落一子,敌增一兵,攻其要点,守其必争。
势已形成,败即降临,五子精华,一子输赢。
❼ 五子棋是谁发明的
五子棋相传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发明的。
轩辕黄帝无意之中画下了十七条横线十七条竖线,这无意中的发明造就出了五子棋。早在公元595年古人就用瓷来烧制五子棋盘了。千百年来,人们用各种材质来制造围棋的棋子,如:玻璃、瓷器、玉、玛瑙、铜等等。
五子棋是一种两人对弈的纯策略型棋类游戏,通常双方分别使用黑白两色的棋子,下在棋盘直线与横线的交叉点上,先形成5子连线者获胜。棋具与围棋通用,起源于中国上古时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华人和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以及欧美一些地区。
❽ 五子棋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截止到2020年11月,五子棋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时间,相传四千多年前的尧帝时期,轩辕黄帝无意之中画下了十七条横线十七条竖线,无意中的发明造就出了五子棋。
早在公元595年古人就用瓷来烧制五子棋盘了。千百年来,人们用各种材质来制造围棋的棋子,如:玻璃、瓷器、玉、玛瑙、铜等等。古代五子棋棋盘与围棋棋盘是通用的,汉魏时为十七路(17×17)棋盘,至南北朝时即已流行十九路(19×19)棋盘,直至1931年,才出现所谓五子棋专用棋盘。
为十五路(15×15)棋盘,形状近于正方形,平面上画横竖各15条平行线,线路为黑色,构成225个交叉点,邻近两个交点的距离纵线约为2.5厘米,横线约为2.4厘米。
棋盘正中一点为"天元"。棋盘两端的横线称端线,棋盘左右最外边的两条纵线称边线。从两条端线和两条边线向正中发展而纵横交叉在第四条线形成的四个点称为"星"。天元和星应在棋盘上用直径约为0.5厘米的实心小圆点标出。
(8)中国五子棋的发明者是谁扩展阅读:
中国现代五子棋的开拓者那威荣誉九段,多年钻研五子棋,潜心发掘五子棋的中国民间阵法,他总结了五子棋行棋的要领和临阵对局的经验,得出一套“秘诀”:
先手要攻,后手要守,以攻为守,以守待攻。
攻守转换,慎思变化,先行争夺,地破天惊。
守取外势,攻聚内力,八卦易守,成角易攻。
阻断分隔,稳如泰山,不思争先,胜如登天。
初盘争二,终局抢三,留三不冲,变化万千。
多个先手,细算次先,五子要点,次序在前。
斜线为阴,直线为阳,阴阳结合,防不胜防。
连三连四,易见为明,跳三跳四,暗剑深藏。
己落一子,敌增一兵,攻其要点,守其必争。
势已形成,败即降临,五子精华,一子输赢。
❾ 五子棋是谁发明的
五子棋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现代五子棋日文称之为 “ 连珠 ” ,英译为 “Renju” ,英文称之为 “Gobang” 或“FIR”(Five in a Row 的缩写 ) ,亦有 “ 连五子 ”、“ 五子连 ”、“ 串珠 ”、“ 五目 ”、“ 五目碰 ”、“ 五格 ” 等多种称谓。 五子棋不仅能增强思维能力,提高智力,而且富含哲理,有助于修身养性。五子棋既有现代休闲的明显特征 “短、平、快” ,又有古典哲学的高深学问 “ 阴阳易理 ” ;它既有简单易学的特性,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又有深奥的技巧和高水平的国际性比赛;它的棋文化源渊流长,具有东方的神秘和西方的直观;既有 “场” 的概念,亦有 “点” 的连接。它是中西文化的交流点,是古今哲理的结晶。 五子棋起源于古代中国,发展于日本,风靡于欧洲。对于它与围棋的关系有两种说法,一说早于围棋,早在 “ 尧造围棋 ” 之前,民间就已有五子棋游戏;一说源于围棋,是围棋发展的一个分支。在中国的文化里,倍受人们的青睐。古代的五子棋的棋具与围棋相同,纵横各十七道。五子棋大约随围棋一起在我国南北朝时先后传入朝鲜、日本等地。据日本史料文献介绍,中国古代的五子棋是经由高丽 ( 朝鲜 ) ,于 1688 年至 1704 年的日本元禄时代传到日本的。到日本明治 32 年 ( 公元 1899 年 ) ,经过公开征名, “ 连珠 ” 这一名称才被正式确定下来,取意于 “ 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 。从此,连珠活动经过了不断的改良,主要是规则的变化 ( 即对执黑棋一方的限制 ) ,例如, 1899 年规定,禁止黑白双方走 “ 双三 ”; 1903 年规定,只禁止黑方走 “ 双三 ”; 1912 年规定,黑方被迫走 “ 双三 ” 亦算输; 1916 年规定,黑方不许走 “ 长连 ”; 1918 年规定,黑方不许走 “四、三、三”; 1931 年规定,黑方不许走 “ 双四 ” ,并规定将 19×19 的围棋盘改为 15×15 的连珠专用棋盘。本世纪初五子棋传入欧洲并迅速风靡全欧。通过一系列的变化,使五子棋这一简单的游戏复杂化、规范化,而最终成为今天的职业连珠五子棋,同时也成为一种国际比赛棋。
采纳哦
❿ 五子棋是哪国人发明的
五子棋是中国人发明的。
相传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无意之中画下了十七条横线十七条竖线,这无意中的发明造就出了五子棋。早在公元595年古人就用瓷来烧制五子棋盘了。
千百年来,人们用各种材质来制造围棋的棋子,如:玻璃、瓷器、玉、玛瑙、铜等等。古代五子棋棋盘与围棋棋盘是通用的,汉魏时为十七路(17×17)棋盘,至南北朝时即已流行十九路(19×19)棋盘,直至1931年,才出现所谓五子棋专用棋盘,如图所示,为十五路(15×15)棋盘,形状近于正方形,平面上画横竖各15条平行线,线路为黑色,构成225个交叉点,邻近两个交点的距离纵线约为2.5厘米,横线约为2.4厘米。棋盘正中一点为“天元”。棋盘两端的横线称端线,棋盘左右最外边的两条纵线称边线。从两条端线和两条边线向正中发展而纵横交叉在第四条线形成的四个点称为“星”。天元和星应在棋盘上用直径约为0.5厘米的实心小圆点标出。
五子棋相传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尧帝时期,比围棋的历史还要悠久,可能早在“尧造围棋”之前,民间就已有五子棋游戏。有关早期五子棋的文史资料与围棋有相似之处,因为古代五子棋的棋具与围棋是完全相同的。在上古的神话传说中有“女娲造人,伏羲做棋”一说,《增山海经》中记载:“休舆之山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状鹑卵。”李善注引三国魏邯郸淳《艺经》中曰:“棋局,纵横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这段虽没明讲是何种棋类,但至少知道远古就以漂亮的石头为棋子。因而规则简单的五子棋也可能出自当时,并是用石子作棋子。《辞海》中亦言:“五子棋是棋类游戏,棋具与围棋相同,两人对局,轮流下子,先将五子连成一行者为胜。”可见,五子棋颇有渊源。
在古代,五子棋棋具虽然与围棋相类同,但是下法却是完全不同的。正如《辞海》中所言,五子棋是“棋类游戏,棋具与围棋相同,两人对局,轮流下子,先将五子连成一行者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