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但经过改造仍然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部分,既不是全盘继承,也不是全部抛弃,而是推陈出新,进行创造性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它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重复和模仿,而是结合当前、面向未来的创新、创造和再生。所谓推陈,即立足于当代,扬弃那些不适合今天需要的东西;所谓出新,即对这一层次的传统文化进行清理和提炼,并积极创造新的内容和形式,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2,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的继承和保护就是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即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3,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华部分,必须积极加以继承,进行创新性发展,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继承与弘扬这种民族精神,在当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应不断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所形成的优良传统中汲取力量,对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华部分积极加以继承,并不断进行创新性发展。
将现代内涵融入民族精神之中,重塑当代中国精神,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
(1)高校传统文化创造扩展阅读
党的十九大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这些方针阐明了在新时代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是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一是让优秀传统文化生动起来;二是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三是要努力去实现生活和社会认同这种传承、发展这种传承;四是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
首先就是找出传统文化的生动性。其实,传统本身就具有着生动性,但传统在其传承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久远,岁月的变迁,空间的转换,可能使它的生动转变或减弱,但它仍不失是一种生动的文化,这时,就要对传统文化中具有生动的部分进行“修复”。
Ⅱ 高校应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传文化自信
鼓励独立思考,接触知道实际,学习历代抗击异族先烈的作品事迹,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了解本民族的一些文化,感受本民族的悠久与伟大。
Ⅲ 高校如何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尤其是对于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是最能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的。因此,在校园里面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很必要的,传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01、定期举行校园文化活动。
在校园内举办文化活动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种氛围里面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有文化意义的活动,比如说:书法展、书法比赛、中华经典朗诵活动等等。在这样的活动里面,学生的积极参与会让整个活动都充满意义。
说到底,在校园内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学校本身就是聚集青少年的地方,而青少年正是祖国的希望。让青少年在文化的熏陶下学习和成长同样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Ⅳ 谈谈校园中的传统文化现象
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在校园里并不是个别现象,记者采访调查了本校各个学院的多位同学,近80%的同学并不确认传统文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范围,涵盖着怎样的文化实体。不过,对于传统文化,大部分同学仍然存在着认同感。
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
,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Ⅳ 在大学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有哪些意义
、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智慧与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是中国人的生命历程。其中的核心思想、基本价值原则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迎接各种生存挑战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记忆力的基本形式,也是我们获取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善于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以丰富和发展自己,这被称之为“会通”之学。《易传》中“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说的就是会通之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今天的大学生在学习各种文化的时候应该汲取的智慧,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还要扩大视野,力求文理皆通,学贯中西。 同时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个人生存的智慧与能力。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上许多丰富的经验教训至今仍然对我们有启迪作用。比如中国历史上为人称道的“康乾盛世”,为什么后来迅速衰落了呢?当时的中国面临三个前所未有的难题:一个是人口在半个世纪内翻了一番,从1.5亿猛增到3亿,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西方列强咄咄逼人的态势也是历朝历代没有过的;再一个就是中国政治体制的痼疾,即皇权专制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由于这三个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所以其衰落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这个经验在今天仍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生存的国际环境是强国、大国林立,竞争异常激烈,国内环境是人口过剩,资源短缺。我们既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同时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如若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靠谁呢?靠的就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民族智慧,靠的就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一)传统文化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 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当代大学生常不注意自身修养,如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在宿舍不打扫卫生等给别人造成了很大困扰,大学生若能够正己正人、成己成物,会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前途之路更加平坦。
(二)传统文化推崇推己及人,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在现实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待人接物的正确良好习惯。
传统哲学重视调解人际关系,推崇以诚待人,孜孜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营造安定的局面有积极作用。所谓“推己及人,正己正人,成己成物”都是推崇“忠恕之道”,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自己想到别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加于别人,这个社会将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时有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却不和睦相处,经常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若懂得了正己正人的道理,同学之间的一些矛盾或将大大缓解。
(三) 传统文化鼓励好学笃行,豁达乐观,鄙视侈奢享乐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做的处于逆境能坚强面对,处于顺境不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 孔子曾称赞自己的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当代大学生若能降低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具备鄙视享乐奢靡的生活态度以及豁达乐观、好学上进的学习态度,就能更加正确的设计自己的未来蓝图,不会盲目中向利益集中的行业。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作用 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剧烈变迁决定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所以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提高,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中国传统文化。
Ⅵ 大学生如何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
论文提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网络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Ⅶ 谈谈校园中的传统文化现象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文化,那就等于没有了生命。”
中华民族拥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尽管近年来《百家讲坛》、《国学大讲堂》等节目很受欢迎,在一定程度上掀起了民众对国学及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热潮;许多高校也开展了各种倡导传统文化的活动,然而在我们身边,诸如“圣诞热,春节冷”、“外语热,汉语冷”及“哈韩哈日”等现象都表现出民众尤其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陌生与忽视,并且这已经渐渐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在西方文化日益受到大学生追捧的时候,传统文化难道真的不再有作用了么?到底应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使其真正融入我们的校园生活?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
传统·渐行渐远?
一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老师在博客中写到,在课堂上他想了解同学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究竟了解多少。然而他略有伤感的发现,这些大学生竟然难以明确地概括出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甚至有的人在面对这个话题时竟然哑口无言。可见,大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了解。
而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在校园里并不是个别现象,记者采访调查了本校各个学院的多位同学,近80%的同学并不确认传统文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范围,涵盖着怎样的文化实体。不过,对于传统文化,大部分同学仍然存在着认同感。只有2%的同学表示不再以“仁义礼信忠孝廉耻”的道德标准为基本准则,而53%的同学则认为传统文化对当下的中国社会仍然很重要,69%的同学表示仍会考虑古代读书人的理想“齐家治国平天下”,且24%的同学认为“那一直是我的理想”。当被问及“如果有机会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你会?”69%的同学选择了“很有兴趣”。可见,传统文化的被忽视并不是因为其本身的“落伍”或魅力不再,而是我们确实缺乏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的措施及途径。
文学院潘同学说出了心声:“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的文化如何多元,文化的根依旧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但是当今是科学的时代,更强调思想性的传统文化更多地被我们藏在心中,在新事物的学习中越压越深,渐渐忽略甚至遗忘。”
但是忽略并不代表大学生不具备传统文化的底蕴。通过采访了解到,同学们认为传统文化的底蕴可以体现在一种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如尊师重道、虚心待人、拾金不昧等。还表现在对诗词歌赋的学习研究、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也可以直接表现在举止谈吐上。历史文化学院的刘同学说:“毕竟我们从小就开始背诵唐诗宋词,学习古文,而家庭教育也多是以传统美德为准,其实一直就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
由此可见,并不缺传统底蕴的大学生也不缺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显然传统文化今日在校园里边缘化的趋势问题不是出现在其本体,也不在接受它的客体上。而是没有良好的氛围保证,在体制上保障不够,在传播中出现了障碍。
传统·涛声依旧!
我们不禁疑问,为何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高等学府中受到冷落呢?文学院金同学说:“外因有社会潮流的影响,内因有自身生活体验不足,对生活平淡与奋斗的真实特征认识的不深刻,因而对生活抱有太多的幻想,使我们难以真正静下心来学习传统文化。”大学生普遍更易接受新生事物的表现形式,在接受调查的同学里面,我们按照打分的形式来测试同学们对流行歌曲和京剧的喜爱程度,结果流行歌曲为7.77分,京剧仅为2.50分(满分10分)。所以当前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略显尴尬的地位不足为怪。对此国际关系学院的李同学谈到:“大多数同学对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关键是需要以有效并且具有吸引力的形式来使同学们真正地对传统文化开始感兴趣,并真正有所获得,另外当前学校里的宣传活动形式显得单一而陈旧。”
生物科学学院的王同学说:“现在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尤其对理科学生而言,常常忙的不可开交。而即便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但因为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并且对专业并没有什么辅助作用”。
要想切实地在校园里弘扬传统文化,必须使同学们真正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人生观树立乃至学习的作用。接受调查的近乎全部同学都认同当前校园内普遍存在对传统文化忽视的现象,而近六成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确实有利于提升人文素质,但对大学学习并没有明显的实际促进作用。文学院的纪同学说:“大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的缺乏是结构性的,就像大厦没有结构是无法建设的,而从对传统文化的需求方面,其实存在一个众口难调的问题”。
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冷落的原因也不应只归因于大学生本身,也有很重要的社会因素。与一些应用性强的知识相比,传统文化知识看似无用;而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知识体系也决定了学生难以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分配太多的时间。由此可见,尽管每个人实际都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需求,但许多时候他们都望而止步。使传统文化更易接受,并贴近现实生活,乃至直接促进同学们的学习或实践,将在无形中极大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接受调查的同学们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想法,传媒科学学院的王同学认为作为大学生,补充关于历史,我国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各思想流派的大致思想,古典美术、音乐艺术等常识性知识十分必要。历史文化学院的谢同学则说:“我更希望了解关于书法和国画的知识,并能够实在地通过活动学习方法,这样对于陶冶情操好处,也可以培养一技之长,对以后的工作也可能有作用。”
莫非传统文化仅仅有些增添内涵的作用?显然不是。专家们指出传统文化对于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完善学生的道德素质都具有很大的作用。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再兴谈到中国改革发展在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同时,必须挖掘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当前许多大学生不熟悉本国历史,民族观念淡薄。要形成优美高雅的校园文化,必须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而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束缚大学生思维与创造力的观点其实站不住脚,正是传统文化底蕴的不足使得学生涉及面过窄,进而求知欲不强。同时,对其他领域知识也很难然他们从多个角度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王殿卿教授则表示,“仁义礼智信”在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进程中,担当了中华民族核心道德的功能,这种核心道德正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精神源泉,将他们赋予新时代的新内涵,并将其融入学生的生活,将极大提高大学德育水平。大学生不仅是需要传统文化,而应该努力地学习传统文化,取其精华,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传统·路在何方?
调查显示,80%的同学指出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并不等同于厌烦,一方面因为课业压力难以学习,另一方面包括我校在内的各高校尽管大力组织活动宣传,但过于单一接近说教式的讲座的形式难以富有真正的吸引力。
对以什么形式才能真正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同学各抒己见。其中最鲜明也最有力的一种观点就是直接利用课程教学。外国语学院的王同学说:“多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选修课乃至通修课是最有效的一种途径,这样使同学们真正地主动地去学习去了解,长期坚持必然提升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了解度。”历史文化学院的的刘同学则认为关于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将极大地增浓我校的传统文化氛围,这样便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自觉性。而国内学者对传统文化在大学内的课程设置也早有论述,“就显性课程而言,主要表现在体现传统文化内容的科目比例、课时少;就隐性课程而言,主要表现在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容和因素少。”
然而课程设置或课改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进行和产生直接影响的。同学们认为知识可能固定,但形式可以多变。数学学院的杨同学说:“传统形式的教授独自陈述的讲座除非是趣味横生,或者非常贴切自己专业的,不然许多同学都是抱着充数去听,注意力不集中。最好是以座谈的形式,尤其是师生互动比较多,能产生思想交流和碰撞的类型。或者全国知名的学者的演讲也可以增加效应”。
美术学院的张同学则提倡用更为新颖的形式来进行宣传。“可以尝试举办校园传统文化艺术节,通过歌舞、戏曲、歌剧等艺术形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表现出来。还有书画展览、海报展览,可以引起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另外,具有竞争性的比赛,或者定期的像书法测试如若得到坚持,也将有一定作用。”政法学院的罗同学强调我们应当利用现代传媒的巨大传播作用,他说:“当前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极高,都喜欢追求时髦潮流,才会渐渐忽略传统文化的吸收。网络,电视的受关注度将极大提高传统文化的曝光率,《百家讲坛》就是最好的例子。”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保持民族性必须要发扬改进我们的传统文化,使之在大学校园乃至全社会最大程度地传播,深入人心。这样才能培养出我们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责任感,也将带来全新的创造活力和建设动力。而传统文化究竟该怎样结合时代,究竟怎样的途径才能使其的宣传达到最大效果,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还需要我们持续的关注和探索,仍然任重而道远。
Ⅷ 什么是大学文化如何构建大学文化
大学是人类精神资源的传递和创造的最佳学堂,是一个聚集了智慧的学者,对世界进行不断的研究、解剖的理想场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今天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丰富思想资源。
文化是人类认识的共同结晶,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发展无不以一定的传统为基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灿烂的文明与文化。和谐,就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里,“和”字已赫然存在,并在《易经》、《尚书》中得到应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孔子的名言。老子则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老子那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和”的思想一直被传承。“天人合一”、“天人一体”、“顺天合人”、“中庸”、“中和”,将和谐体现在了自然、社会、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有多长,和谐的思想光辉就有多远。
任何阶级社会都有两种文化,统治阶级的文化和被统治阶级的文化。但任何民族文化除了具有阶级性的内容外,还包括大量具有社会性的共同文化,反映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过程中,既不应盲目夸大传统文化的作用,也不能把传统文化视为一钱不值,而是应该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因为它毕竟是中国几千年发展的产物和积淀。我们要吸收它能够和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内容,经过现代转换,赋予其时代价值和现代意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就是这样做的。比如,中国共产党人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唯实思想的精华,将“实事求是”赋予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解释和发挥,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和谐文化的特点是多样性共存,兼容并蓄。两种异质文化相遇,总是既互相碰撞、互相冲突,又互相学习、互相吸取,这是文化传播的一般规律。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态往往具有不同的内涵、特点和意义,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经过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的催化,同中国的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由欧洲形式变成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形式,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特性、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
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样,我们所倡导的和谐文化与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之间并不全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相互借鉴、共生共荣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吸收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承认不同文化存在的价值,站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正确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主流文化与多样文化的关系。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以信息为载体的各种文化和思潮相互激荡。我们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到内不失自己固有之血脉,外能适应世界浩荡之潮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的是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弘扬传统的和谐思想、和谐文化、和谐理念,并结合时代特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