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IT外包服务有什么好处
1、节约企业成本
相比于企业构建一个自己的IT服务部门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而言,将IT开发与维护包给专业的IT服务供应商所投入的费用要低得多。
2、更专业的技术服务
由于计算机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各种应用软件更是层出不穷,企业的需要也是多层面的,但一两个技术人员很难掌握全面的技术知识,而IT服务商拥有各层次的专业人才,可以随时根据企业的具体需要调动不同层面的专业人才解决与之相适应的具体问题。 当遇到技术难题时,IT服务商能随时获得宝贵而有价值的建议和帮助,从而可以更快更好的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一般企业自身的IT部门则很难做到这一点。
3、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如果要构建一个自己的IT服务部门,其相关的主要领导和员工就必需要对企业网络系统有足够的认识才能满足需要,而这个认识需要一个相当的过程。而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由于其专业性,能够更迅速、准确的判断了企业的需要,并灵活的安排IT服务,适应业务变化的需要,保证企业整个计算机体系的正常运行。
4、保障安全性
由于普通IT部门的员工受自身专业领域的限制,又很难及时得到他人的建议和帮助,在网络的构建过程中很有可能因为缺乏整体布局、操作失误或理解失误等等而导致企业的网络安全受到影响。
5、持续的服务
与IT服务商合作,不仅可以克服企业 IT 人员技术局限性,还解决了企业IT人员流动给企业网络稳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IT服务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将为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保障。
② 信息化平台服务如何创造企业新价值
论坛会议由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组委会和大连信息产业局、大连市外专局及大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共同主办。主题会议邀请到国内信息规划专家、IT服务提供厂商以及国内和大连企业代表,结合中国企业十年信息化路程,共同探讨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如何建立安全可靠的IT运营和支持平台,满足并支持紧缩预算情况下企业战略规划需求。 论坛上,北达软信息化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蔡文海先生主讲了“企业信息规划”,在回顾信息规划理论22年的历程基础上对开放组架构框架(TOGAF)在未来信息规划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做出分析。信息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中的重要环节,企业必须具备明确的IT战略进而指导信息技术整体架构规划和具体的IT项目规划实施。信息化以及信息平台化不是单纯的技术规划,必定受到企业业务战略/策略的影响,因此从事信息化工作者必须拥有企业家同样的商业智慧才能对信息化工作运筹帷幄决胜未来。北达软信息化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蔡文海先生 针对近年信息化领域内,安全管理、网络管理、IT运维管理及Saas服务,各位专家和嘉宾同样提出平台化解决需求概念。图腾盛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宏伟先生发表主题演讲“信息化平台服务为企业带来新价值”,纵论SaaS/PaaS服务模式在中国的发展现状,针对企业CRM/ERP/EAM/BI及电子商务需求对NetSuite帮助企业信息平台化实施过程中开创性作用进行了演示。NetSuite在企业信息化中快速部署以及强大应用整合性符合发展型企业按需采购原则,将企业的视角重新导向其核心业务竞争力提升方面。在随后交流互动环节中同与会企业CIO展开了广泛交流。图腾盛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宏伟先生 数据标准化是信息规划领域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不同应用平台和技术信息共享的基础,深圳圣达计算技术有限公司CTO李伟先生从数据元和信息分类编码两个方面,结合国家标准和国内信息化现状,就数据标准化的概念、内容、实施方法、案例等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无论是传统的IT应用还是目前面向SOA体系应用及云计算,都必须对数据标准化进行规划,以降低未来的数据资源整合成本。深圳圣达计算技术有限公司CTO李伟先生 为保证与会专家和嘉宾就论坛会议的主题进行广泛细致的探讨,论坛会议主办方特别延长了互动环节时间。NetSuite技术专家针对国内某著名港口企业提出的NetSuite CRM系统与现有IT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需求,进行现场分析,展示面向SOA技术的便捷性和自适应性。国内著名钢铁企业和著名的核电工程实施单位就信息规划方法论和实施过程的工程管理交换意见,期待通过企业信息规划能够更快地引领企业进行“两化”融合,迅速推进相关行业的数据标准实施。
③ 简述IT产业价值链的全球布局特点
抄的----
趋势之一:IT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使得全球产业发展出现了明显的融合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通信、计算机及软件产业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广义的IT产业)凭借其惊人的增长速度,一举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根据的不完全统计: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不包括中国内地)2001年信息产品的产值就达到了10518亿美元。2002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7800亿元,比2001年增长20.9%: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完成工业增加值(当年价格)2980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比全国工业整体增幅高4.2个百分点。
随着IT产业规模实力的日益增强,以及产业本身所具有的关联度高,渗透性强的特点,使其对传统产业辐射带动能力越来越强。IT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分有较强的关联性,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倍增效应。各行各业的未来发展都离不开IT技术和产品的应用。一方面,IT产业通过技术,产品和服务广泛渗透到其他产业和部门的产品与服务中:另一方面,IT产业向其他产业提供有偿信息服务,直接影响到其他产业的发展。
IT产业和传统行业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进程加快,产生出众多的新兴产业。IT产业和传统彩电行业结合,产生了数字电视产业;IT产业与汽车行业结合,产生了汽车电子产业;IT产业和医疗设备结合成为医疗电子产业;信息产业和娱乐,玩具行业的结合,产生了娱乐电子行业;1T产业与传统信息服务业结合,形成数字内容产业;IT产业与娱乐产业结合,产生了娱乐电子产业等等。
趋势之二: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使IT产业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产品结构上,一方面,由过去的“同质化”到现在的“个性化”。例如,Pc到数字电视等各种形态的数字影音中心。另一方面,由过去的“独立式”到现在的“嵌入式”,例如PC到汽车里的GPS定位,点火,防盗、安全等各个系统都是一台PC。
技术结构上,一方面,由过去的“相互隔离”到现在的“相互融合”,例如PC强调数字技术,数字电视更强调数字+影音+互联技术。另一方面,由过去的“辅助控制”到现在的“中央控制”,即过去是电子辅助控制机械,现在是辅助机械的电子控制,如CAD,CAM等到数控机床、数字加工中心。
趋势之三:IT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孕育并创造出巨大的新兴IT市场
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什么结果呢?产业融合有加速的趋势,孕育和创造巨大的新兴IT市场。数字电视,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数字内容服务以及娱乐玩具电子,都是未来会上千亿的规模,代表着IT产业应用发展趋势,值得中国企业关注。
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规模最大的两个产业。200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突破300万辆大关,全年产量达到325万辆,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生产国;汽车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比例越来越大,未来汽车上70%的革新将来自汽车电子,汽车电子技术逐渐成为汽车高新技术的特征之一。据CCID统计,2001年我国汽车电子产业规模是299亿元,而今年全年规模将达550亿,几乎翻了一翻。可以预计,2004、2005年汽车电子业将继续保持近40%的高成长速度。
医疗电子产业是指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医疗电子设备并以其为主要产品的产业链组合。近20多年来,全球医疗电子产品市场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2003年将达到600亿美元的规模。据CCID统计,国内医疗电子市场的发展近几年来一直保持10%―15%的增长速度。全国17.5万家医疗卫生机构的仪器和设备有15%左右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大量设备需要更新换代,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CCID预测,到2005年末,我国医疗电子设备工业的销售额将达500亿元以上。
新兴的数字内容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以网络游戏为例,2003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17.6亿元,与2002年增长了72.5%。根据CCID预测,2004、2005两年网络游戏的增长不会低于80%。网络游戏产业的爆炸式发展,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信息产业部和文化部、新闻出版署等都在积极推动各种规范和鼓励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措施。“网络游戏通用引擎研究及示范产品开发”等项目被正式纳入国家863计划,这是我国首次将网络游戏技术研发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从技术和资金上给予网络游戏产业发展大力的支持。其他数字内容市场如短信、彩信等各种业务种类,规模也快速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将极大改变一代人的消费观念和方式。
我国数字电视计划提速,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广东等多个省份开始了数字信号试播,首个数字付费节目在上海开播,年内还将开播10套以上节目。卫星网和全国省会以上及沿海发达地区的地市以上城市要在2005年实现数字化,可以预测我国将形成一个庞大的数字电视系统工程,其产业链由内容服务商、网络运营商、技术服务商、用户组成。2001-2005年将是数字广播与模拟广播制式并存阶段,这一阶段的数字电视接收入设备主要是数字电视机顶盒,同时需要一定量的数字接收一体机,如屏幕所示,据CCID预测,每年需求500亿―800亿,2010年后,中国数字电视将进入大发展期,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新兴的娱乐电子市场成长空间巨大。2002年,全球的玩具业产值300多亿元,其中,中国玩具业产值达200多亿元。中国娱乐玩具电子市场将以40%的高速成长。智能电子玩具,激光玩具,电子游戏机等将成为娱乐电子市场的新机会。
④ IT是什么简称
是互联网技术的简称。
互联网技术(IT)是指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建立的一种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是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在不同的场景中对此有不同解释。
IT更新意味着升级到更快、更直观的现有平台版本。然而,当不同硬件能够更好地提供功能、显著提升性能或获得更高可靠性时,可以考虑在迁移过程同时升级硬件。
(4)it服务创造价值扩展阅读:
IT的价值:
1、IT设备为组织创造价值,在于IT数据存储和利用,应该权衡其内在价值,而不是作为二手设备卖掉的价格。最佳硬件更换时间是当服务器内在价值降低并且工作价值也下降时。自动化资产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准确评估折旧率。
2、IT设备的内在价值会因为其他组织需要备件和零部件而保持,但这并不是二手IT系统的唯一市场。
3、降低IT刷新,将最重要的工作负载运行在最新的IT硬件上。与出售或清理旧系统相反,IT部门可以使用这些硬件来承载非关键工作业务,直到它们真的变成老古董。
⑤ it服务外包的优势是什么
从管理角度分析,信息技术资源外包是一种战略性的商业创新方案。对许多企业来讲,技术复杂性的增加、对高可用性系统及分布式系统支持的需求,使得企业越来越难以实现既满足商业目标,又控制信息技术费用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外包开始发挥其固有的优势。纵观企业选择外包策略的内外部推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业务方面
外包推动企业注重核心业务,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信息技术资源外包的最根本原因。从理论上讲,任何企业中仅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外包。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据调查,美国有68%的信用卡业务都是通过非商业银行机构来实现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金融,没有必要雇用大批的网络高手来维护自己的网络,交给网络公司去做会更有利。
财务方面
财务方面的考虑是选择外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外包可以削减开支,控制成本,重构信息系统预算,从而解放一部分资源用于其他目的,避免IT黑洞的现象发生。另外,对于那些没有能力投入大量资金、人力从硬件基础开始构建企业信息框架的企业而言,外包正可以弥补企业自身的欠缺。根据美国Forrest调查公司估计,美国企业依靠自身力量建立并维护一个Web网站,第一年的费用将是22万美元,而将此工作外包给专门的公司,开销仅为4.2万美元。
技术方面
能获得高水平的信息技术工作者的技能,改善技术服务,提供接触新技术的机会,使内部信息技术人员能够注重核心技术活动。通过外包,企业可以将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都由最适合企业情况的专业公司完成。例如,澳大利亚的Trust银行在1997年与HP签订了一份期限为5年、金额1600万美元的外包合同,由HP负责管理维护Trust银行的IT系统,并帮助银行开拓新型业务--网络银行业务、电子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和商务银行业务等。可以想象,如果没有HP这样的公司介入,单凭银行内部信息部门的力量是很难达到这一目的的。
企业战略
外包可以提高服务响应速度与效率,来自外包商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将企业信息技术部门从日常维护管理这样的负担性职能中解放出来,减少系统维护和管理的风险,同时也增强了该部门的信誉。另外,对于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大多数企业由于费用和学习曲线的缘故,很难立即将新技术纳入实际应用。因此,信息技术资源外包的战略性考虑因素之一便是:借助外包商与现有的、未来的技术保持同步的优势,改善技术服务,提供接触新技术的机会,来实现企业以花费更少、历时更短、风险更小的方式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
人力资源方面
通过外包,企业无需扩大自身人力规模,减少了因人才聘用或流失而花费的精力、成本以及面临的压力,节省了培训方面的开支,并增加了人力资源配置的灵活性。企业实施信.息技术资源外包有多方面意义,包括:追求核心竞争优势、保持企业组织弹性、促进市场竞争力、降低风险、改善技术服务、增强成本控制、促进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及发展等。然而,实施外包并不轻松。如果盲目追随潮流,忽视其间的风险分析及防范,则不仅无法给企业带来预期的优势和效益,反而会让企业蒙受损失。强调针对信息技术资源外包的风险进行研究,是因为它对外包市场的促进及供求双方都具有特别意义。表现在:一方面,需求方可以借助风险分析,强化管理层的风险意识,正确指导企业信息技术资源外包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及管理,从而将该战略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从大的方面看,还可以通过外包,尽快缩小与国际先进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及管理方面的差距,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发展,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外包服务商可以站在需求方的角度,重视风险分析与控制,从而规范自身的服务,配合服务购买方的需求,双方共同建立起双赢(Win-Win)的合作关系。再者,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内能够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还有很多,不单单是专业性的服务商、系统集成商,还可以是大企业、大部委闲置的信息技术力量。通过承揽外包可以使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间,风险分析对于指导他们的行为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⑥ IT服务项目经理的职责是什么
IT服务项目经理是组织委派实现IT服务项目目标的个人,是项目管理行为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对整个IT服务项目负直接责任,其主要职责包括:
1、识别和管理需方的IT服务需求;
2、明确IT服务目标并形成服务方案(计划);
3、指导、监控IT服务过程,并做到项目信息可视化,满足个项目干系人的沟通要求;
4、平衡IT服务质量,范围,时间和成本等各方面的要求,确保高质量的完成IT服务工作,使项目干系人满意。
IT服务项目经理在项目款管理中,要有整体性的意识,平衡各种资源和关系冲突,实现项目的目标,做到让客户满意,同时也要对项目款团队的建设负责,为团队成员的职业与技能发展创造机会,提升个人职业价值,进而提升公司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内容由优秀的ITSS成熟度分级落地工具云雀运维作答,望采纳!
⑦ 如何体现IT部门的价值
IT部门的定位和IT价值如何充分发挥,有了全新的认识。以下是分享的精华内容:
一、华为公司的两大财富:一是管理架构以及流程与IT支撑的管理体系,二是对人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活下去”是华为战略的核心内容。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这是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华为从1987年2万元起家,到目前200多亿美元的收入,成为世界500强,依靠的正是这两大财富。华为建立了清晰而全面的公司管理架构,不断纠正决策层和执行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目的是维持良好的企业表现和长期的持续增长。而这一切正是通过流程与IT支撑的管理体系进行保障,不得不说IT成为了核心竞争力。
二、IT的根本问题不在于IT而在于流程,没有流程就无从谈IT。
国内很少有企业把IT和流程放在同一个部门管理之下,设立的往往是信息中心、信息管理部等。而华为认为IT的问题,归根结底不在于IT,不是依靠一些技术人员开发一些程序就能发挥IT效力,而是IT如何充分支撑公司业务和管理流程的实现和优化,这是核心问题。因此设置流程与IT管理部,有效规避业务和IT两张皮。
三、华为从来不追求IT自身的卓越,追求的是IT支撑公司的卓越运营。
华为对CIO的考核指标里,包含了业务的部分。让CIO承担运营指标的目的,不是要求CIO领导下的IT部门过多关注IT自身技术的领先和IT设备的先进,而是关注IT如何更好的支撑公司运营、提高效率和增加收入。
四、BPIT治理要有效贯彻一把手的管理思想和战略意图,解决管理层的问题,而不是成为管理层的问题。
华为流程与IT管理部在变革指导委员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归口管理公司所有流程建设,通过引进业界的最佳实践(例如ITIL3.0、平衡计分卡等),帮助各部门梳理、解决流程中的问题,提高效率。不论是生产IT(提升流的效率)、办公IT(提升人的效率)、平台IT(提升IT的稳定性和敏捷性),还是IT运营(提升IT卓越运营能力)、IT安全内控(提高IT安全内控管理能力)的流程问题,统统归流程与IT管理部牵头负责,与各部门共同完成。无流程则无IT,流程与信息化紧密结合。核心就是贯彻公司的管理思想和战略意图,解决管理层的问题,让公司的一切都在IT支撑下有序运行,又感受不到IT的存在(IT不是问题)。多年来,配合公司集中化、国际化、全球化战略,华为流程与IT管理部先后成功实施了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变革、ISC(集成供应链)变革、IFS(集成财务服务)变革,信息化建设始终与公司业务相匹配,支撑公司价值主张。
由此,笔者有以下感受和思考:
1、走出误区。部分处于发展与成熟期的企业,IT部门地位依然低下,反映出企业管理者对IT价值的认识依然存在误区。IT不仅仅是电脑、网络和系统,这仅仅是IT的初级阶段和原始状态。从华为流程与IT管理部的实践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及其管理方法的恰当和充分应用,对企业管理和业务管理具备超有效和强有力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管理者推行管理思想,帮助管理思想落地,让管理思想产生实效。
2、战略高度。要充分发挥IT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必须从战略高度思考IT问题、从战略角度定位IT部门,把IT作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资源,IT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职能、流程、业务和管理中。信息技术与流程、业务、管理之间的紧密结合,才是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创造价值的最有效方法。
3、赋予权力。如何从战略高度定位IT部门?笔者认为,不仅仅要将IT部门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独立部门,还需要赋予其一定的管理权力,将企业的业务IT、办公IT集中归口于IT部门进行管理,让IT部门更多的参与业务建设和管理提升,加快IT部门的职能转变和角色改变。企业要重视IT组织机构的建设,建立IT决策、管理、服务体系及其平衡发展。
4、完善考核。在赋予管理权力的同时,也要建立配套的考核机制。一方面,IT部门要对其他部门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其IT应用程度和水平,这样才有推动力和执行力。另一方面,企业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或IT决策委员会、CIO不能形同虚设,要赋予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权责对称,尤其要在企业运营指标上对CIO、IT部门进行考核。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IT的应用和IT部门的定位上,企业高管和IT负责人要有全新的认识,管理层要具备IT思维,从战略上定位和思考IT的作用和价值,IT负责人要跳出技术层面,摈弃技术思维,从业务、管理和战略上看待IT应用和部门发展。这是参加本次“CIO老友汇——走进华为”活动的收获之一。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⑧ 服务价值从哪里来
在服务经济的驱动下,企业战略管理乃至整个经济格局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引发了企业战略管理、商业模式的策划、设计、贯彻与实施等领域的机制性革命。“以客户需求为目标”已经成为各个行业、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尽管服务业在中国的比重中国仅为31.8%,但是服务经济力量已经在发挥作用,客户对于服务认知和价值需求已经和产品经济时代有了明显的区别,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因素之一的IT产业也必须要重新定位,在服务经济的变革中,IT服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又如何带给客户价值?叶健,中国最大的IT服务提供商——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企业计算及专业服务集团运维服务部总经理,认为只有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发现、把握并创造客户需求,才能不断地参与市场创新,带给客户真正的价值服务体验。 服务价值将怎样变化? 《新智囊》: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看,目前正处于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的阶段,这种过渡会带来客户对服务需求的哪些变化? 叶健:服务产业,中国也叫第三产业,从国际上的发展程度来看,发达国家的比例一般都在70%左右,美国更高一些,而在中国,服务产业的比例还比较低,现在正在快速发展之中。相比过去产品经济,服务经济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发生了变化,过去主要是自然资源,而现在服务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智力资源,这种变化导致人力资源在服务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IT服务产业发展最好的美国,它的核心竞争力就转向了创造力,它能够调集全球的智力资源,不断创新;在发展中国家,印度的IT服务产业发展是相对较好的,主要原因是它IT专业大学生的资源丰富,形成智力与技能上的优势,所以,它在软件外包以及IT项目实施领域发展迅速。 由于这种经济要素的变化,导致了企业竞争发生变化。在产品经济时代,大家比的是质量和价格,物美价廉是最大的优势;在服务经济时代,产品是无形的,因此更加讲求的是服务体验,客户满意度是这个产业很重要的价值衡量,这也是今天为什么很多人将服务经济称之为体验经济的原因所在。 《新智囊》:正如您所说服务经济中最重要是满足客户的体验,这种变化对于企业在提供服务上带来了哪些新的要求? 叶健:在产品经济时代,产品是单一的市场主导因素;而在服务经济时代,产品则被视为基础设施,而服务是贯穿整个产品链的价值体现。比如在电信市场,过去大家在购买行为中只对手机的外观、质量有要求,现在则会更多地考虑运营商、接通率或计费方式等实际因素,以提高服务体验整体满意度。 电信市场面对的很多都是个人消费群体,还有一些企业主要面对的是企业客户,比如说我们就在服务电信客户,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运营商更好地服务它的最终用户。这对于我们就有两个要求:不仅要了解直接客户的业务需求,更要了解终端客户的市场需求,也就是说,这不是简单的A到B的关系,而是A到C的关系。 《新智囊》:这是不是在说当前的服务趋势正在由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逐渐转变? 叶健:正是这样。如果说过去是客户有问题来找我们,那么现在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主动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甚至是帮助客户解决它的客户的问题。比如拿IT服务来说,过去的服务主要是面对机器、面对技术,而现在则是面对人、面对业务需求。 服务价值体现在何处? 《新智囊》:说到IT服务,随着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在中国,IT服务在这种变化中会起到什么作用? 叶健:早些年客户的关注力还是要不要上IT,要不要IT服务,但是现在来看,大家已经不再争论这些了,而是在谈论什么样的IT服务才适合我,才有价值。可以说今天的IT产业正在逐步由单一的硬件产品采购向IT应用服务转化。这对于每个行业的发展和转型来说都是必须的,利用IT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发展新业务,增加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 最近十年,很多行业都在大力建设自己的IT系统,现在一些行业比如金融、电信,其IT基础设施基本形成规模,他们遇到的问题已不是买设备,而是管理设备,因此在IT服务方面的需求就特别大。企业花了大量的资金买来设备,目的不是建立一个系统,而是怎么利用这个系统服务于它的客户,取得收益,而这些正是IT服务能给客户带来的价值体现。 《新智囊》:您刚才也说了服务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主动服务代替了被动服务,那么这种变化在IT服务上有反映吗? 叶健: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从“维”到“运”的变化。在IT服务当中,80%以上是运维服务,过去我们主要强调的是“维”,也就是机器出现了问题,能够尽快修复,以减低因机器故障给企业业务带来的损失。在这一点上,惠普一直做得都非常好,十年前,中国惠普在中国第一个拿到了ISO9002的IT服务国际资质认证,我们通过全球以及整个中国的服务网络、专业的人员以及流程,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里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但是我们现在发现做到这一点并不是最好的,对于客户来说机器不坏是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基础,除此之外,如何随着客户业务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服务策略,使IT服务及时满足业务需求,从而创造更大价值,这才是锦上添花。因此,我们现在将服务策略的重点放在了“运”上。 《新智囊》:从“维”到“运”,这体现客户对于IT服务什么样的价值需求? 叶健:这主要是由于客户对于IT服务价值的理解发生了变化。过去谈运维的时候,很多客户可能更关心运维本身的费用,谈的内容还是把IT服务当作成本。现在客户主要看IT服务能不能带来更多的增值,看的是价值,是产出。 从运维本身来说,一个好的服务是可以给客户带来价值。首先,我们预见到客户今后需要多大性能的容量,帮助他进行必要的IT架构规划;其次,是整合客户现有的IT资源,使IT系统发挥高可用性,提升适应力,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业务需求。 从IT运维的角度来看,它的内涵比过去得到更大的扩充:从被动到主动,从现状到未来,我们将这种IT运维服务叫适应性运维,能够应对整个IT基础设施的需求变化,最终能实现企业“动成长”。 《新智囊》:惠普今年针对高端客户群提出了“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请介绍一下? 叶健:“全心服务”诠释了我们的服务精神,但在这个精神背后,更有深一层的含义,我们希望通过使客户安心、省心、信心地享受我们服务的同时,能为他创造一个高适应性的IT运维环境,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从技术角度来讲,我们提供的是原厂服务,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全球的技术响应中心,全天24小时响应,无论客户企业身处何处,我们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帮助他排查问题,尤其针对企业关键业务支持,使他的IT维护工作多一份安心;另外,多年的实践使我们的服务产品实用、灵活,客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适用的服务产品,从购买到体验,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流程,同时运用自动化工具与虚拟技术,让客户对于IT系统管理更加简单、省心。最后,我们雄厚的客户支持专家队伍,以丰富的行业背景,更可以根据客户业务需求帮助他规划、建设适应性的IT架构,以充分的信心迎接挑战。 服务价值如何实现? 《新智囊》:客户满意度是服务价值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现在客户对于服务的需求和要求都越来越高,不仅要有技术,还要了解客户的需求,那么在惠普内部是如何保证客户满意度,创造满意的客户体验呢? 叶健:在我们运维服务部,每年都会评选年度全心服务大使,衡量他们的标准有三个: Technologyisourcore原厂服务,技术为先的服务能力;Commitmentisourfaith责为己任,承诺是金的服务态度;Efficiencyisournature快速响应,高效灵活的服务速度。 这三点所代表的主语结合便是我们惠普一直以来所提倡的TCE(TotalCustomerExperience),全面客户体验。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把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拆分为十八个阶段,从最早的需求分析,到竞标、签订合同、服务实施,TCE理念及衡量标准会贯穿销售和服务的每个环节,从而做出科学的评估,当然这里也包括外部投诉处理评估。一直以来,正是这套管理方法衡量、引导着惠普服务的发展,也是通过它,才能使我们这么庞大的服务组织在客户满意度调查中持续得到业界的认可。
⑨ CIO和IT部门如何实现价值最大化
IT部门的定位和IT价值如何充分发挥,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下是分享的精华内容:
一、华为公司的两大财富:一是管理架构以及流程与IT支撑的管理体系,二是对人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活下去”是华为战略的核心内容。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这是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华为从1987年2万元起家,到目前200多亿美元的收入,成为世界500强,依靠的正是这两大财富。
华为建立了清晰而全面的公司管理架构,不断纠正决策层和执行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目的是维持良好的企业表现和长期的持续增长。
而这一切正是通过流程与IT支撑的管理体系进行保障,不得不说IT成为了核心竞争力。
二、IT的根本问题不在于IT而在于流程,没有流程就无从谈IT。
国内很少有企业把IT和流程放在同一个部门管理之下,设立的往往是信息中心、信息管理部等。
而华为认为IT的问题,归根结底不在于IT,不是依靠一些技术人员开发一些程序就能发挥IT效力,而是IT如何充分支撑公司业务和管理流程的实现和优化,这是核心问题。
因此设置流程与IT管理部,有效规避业务和IT两张皮。
三、华为从来不追求IT自身的卓越,追求的是IT支撑公司的卓越运营。
华为对CIO的考核指标里,包含了业务的部分。
让CIO承担运营指标的目的,不是要求CIO领导下的IT部门过多关注IT自身技术的领先和IT设备的先进,而是关注IT如何更好的支撑公司运营、提高效率和增加收入。
四、BPIT治理要有效贯彻一把手的管理思想和战略意图,解决管理层的问题,而不是成为管理层的问题。
华为流程与IT管理部在变革指导委员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归口管理公司所有流程建设,通过引进业界的最佳实践(例如ITIL3.
0、平衡计分卡等),帮助各部门梳理、解决流程中的问题,提高效率。
不论是生产IT(提升流的效率)、办公IT(提升人的效率)、平台IT(提升IT的稳定性和敏捷性),还是IT运营(提升IT卓越运营能力)、IT安全内控(提高IT安全内控管理能力)的流程问题,统统归流程与IT管理部牵头负责,与各部门共同完成。
无流程则无IT,流程与信息化紧密结合。
核心就是贯彻公司的管理思想和战略意图,解决管理层的问题,让公司的一切都在IT支撑下有序运行,又感受不到IT的存在(IT不是问题)。
多年来,配合公司集中化、国际化、全球化战略,华为流程与IT管理部先后成功实施了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变革、ISC(集成供应链)变革、IFS(集成财务服务)变革,信息化建设始终与公司业务相匹配,支撑公司价值主张。
由此,笔者有以下感受和思考:
1、走出误区。
部分处于发展与成熟期的企业,IT部门地位依然低下,反映出企业管理者对IT价值的认识依然存在误区。
IT不仅仅是电脑、网络和系统,这仅仅是IT的初级阶段和原始状态。
从华为流程与IT管理部的实践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及其管理方法的恰当和充分应用,对企业管理和业务管理具备超有效和强有力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管理者推行管理思想,帮助管理思想落地,让管理思想产生实效。
2、战略高度。
要充分发挥IT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必须从战略高度思考IT问题、从战略角度定位IT部门,把IT作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资源,IT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职能、流程、业务和管理中。
信息技术与流程、业务、管理之间的紧密结合,才是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创造价值的最有效方法。
3、赋予权力。
如何从战略高度定位IT部门。
笔者认为,不仅仅要将IT部门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独立部门,还需要赋予其一定的管理权力,将企业的业务IT、办公IT集中归口于IT部门进行管理,让IT部门更多的参与业务建设和管理提升,加快IT部门的职能转变和角色改变。
企业要重视IT组织机构的建设,建立IT决策、管理、服务体系及其平衡发展。
4、完善考核。
在赋予管理权力的同时,也要建立配套的考核机制。
一方面,IT部门要对其他部门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其IT应用程度和水平,这样才有推动力和执行力。
另一方面,企业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或IT决策委员会、CIO不能形同虚设,要赋予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权责对称,尤其要在企业运营指标上对CIO、IT部门进行考核。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IT的应用和IT部门的定位上,企业高管和IT负责人要有全新的认识,管理层要具备IT思维,从战略上定位和思考IT的作用和价值,IT负责人要跳出技术层面,摈弃技术思维,从业务、管理和战略上看待IT应用和部门发展。
这是参加本次“CIO老友汇——走进华为”活动的收获之一。
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⑩ 如何通过企业IT运维服务节约成本
IT管理首先管理各种硬件实施管理范围需要广泛能够覆盖尽能硬件设备;其运行硬件设备网络与应用系统、业务系统些IT基础设施管再用
企业运营要素非两点节约本二创造效益
随着信息化各行各业逐步推进IT部门企业作用愈加重要IT部门给公司管理层造印象:
断增加IT投资已经让IT部门企业本家都知道IT系统应用改变传统工作式历史发展趋势IT投资底企业创造少价值?企业管理层并没明确概念效IT运维能降低本
、实现各种IT基础设施自化管理坐电脑前机房设备运行、负载情况指掌节省量力本尤其比较型集团公司许设备布同物理位置光靠力巡检设备现实需要管理系统进行智能管理
二、通IT基础设施用性解明晰资产根据确凿数据报表合理做升级规划与恰投资决策许企业IT投资逐步进行IT系统新旧同、厂家同IT部门现资产缺乏统认识与管理解企业IT现状才能未IT投资做确规划
三、通资源效配置能够让企业网络系统各项资源程度使用降低本体现
节约本某种程度提高企业内部收益率创造价值体现IT部门作企业内部支内部管理做规范才能业务部门提供高水平IT服务IT驱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