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宣言读后感150字

创造宣言读后感150字

发布时间:2021-11-20 15:50:16

1. 《创造宣言》陶行知 读后感急啊!100~200字!

2.在《创造宣言》一文中,陶行知指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是真善美的活人。对于借口环境平淡、生活单调、年纪太小、太无能了、陷入等五种“不能创造”的观点,陶行知举出古今一系列伟大的创造,一一予以反驳。最后他得出结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立足于教育谈创造,特别强调教育方法的重要。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说到教育方法,我想到一词,因材施教。在我们大班教育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并不容易,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把“因材施教”变成“盲目施教”,“千篇一律”“一层不变”。就我自己而言,在教育方法上,总觉得比较老套,思维定势,胆子比较小,不太敢于去尝试新的方法。虽然很多时候我也会发现问题,但是却很少时候会冷静的思考问题之所在,更不用说寻求解决的方法了。陶行知在《教育与科学方法》一文中说道:科学方法的步骤有5项,第一,发现困难;第二,知晓困难之所在;第三,设想解决困难的方法;第四,试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解决问题之方法的普遍性,并确认之。不知道老师们目前能做到这5项科学方法的哪一项?我是很惭愧。 然而,在以后,我一定要努力,一项一项地进步。

2. 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一问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思路就是创造。


陶行知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他认为,儿童的创造力是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的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

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是环境。陶先生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终其一生的教育生涯,他坚持不渝的,其中重要的一个主张,就是创造教育,就是致力于为受教育者建设一个发挥创造力的环境。无论是在他所开办的晓庄师范。

创立的育才学校,无论是他所提倡的生活教育,还是他所开辟的平民教育,他都把创造教育作为其中的宗旨。他为育才学校写的校歌巾,要学生“静观大千世界,啄开未知之门,飞人神秘之宇宙,找出真理之夜明珠”。

热情讴歌“真善美的祖国,真善美的世界,真善美的人生,真善美的创造”!他激情澎湃地呼吁,要使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者创造之路迈进”。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他认为、迷信、成见、曲解,都像裹头巾一样,禁锢了儿童的创造力。而这种束缚创造力的“裹头巾”。

“今天裹,明天裹,今年裹,明年裹,似乎非把人人都裹成三寸金头不可。如果中华民族不想以三寸金头出现于国际舞台,唱三花脸,就要把裹头布一起解开,使中毕民族的创造力可以突围而出。”怎样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呢。

陶先生提出“六个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下;解放他的眼晴,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人社会里去取得更十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

不把他的功课表添满,不通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及挥出来”。

在这六大解放中,陶先生特别强调时间的解放,他说,“我个人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都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在提出学生的创造能力时。

也十分强调教师的创造精神。陶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即: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他提出"以教人者教己"的原则。他用自己躬身实践的体会。

归纳出一条重要的学理,"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使人明白,自己就自然而然要格外明白了。根据乡村教育的需要,陶先生要求教师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恼,改造社会的精神”。

因此,陶先生主张先生既要向学生学习,又要去创造新型的学生。

3. 谁有创造宣言的读后感啊我有急用

在现代文阅读中,整体阅读、宏观把握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要想准确理解文章,还需精读细读,具有领悟语言的能力。这里说的是一种感悟能力,是在瞬间抓住重要信息的近乎“本能”的发现力。这实际上是在一瞬间把情感、经验、知识等在理智的统帅下全部动员起来的能力。这种感悟力、发现力应注意以下几项。

1. 对“指示语”的敏感。

语言交际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许多语境特征,如交际人之间的人称关系、社会关系、上下文的照应、联系,都会在话语得到反映。这“反映”的语言成分就是“指示语”。敏锐地把握“指示语”及其变化,是准确迅速地理解文意的重要条件。指代性词语在文章中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也极为广泛,所以首先要明确是“近指”、“远指”抑或“不定指”;然后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概括;最后将找出的指代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合适。

如1994年全国题第23题,问:文中“直接依附其上”的“其”字指代的是:A. 四角龙的头骨 B. 头角上的骨架 C. 被越的颞孔 D. 穿 越颞孔的肌肉。看原文“更为重要的是,四角龙的头角上有个骨架,穿越颞孔的咀嚼肌像兽孔类那样直接依附其上,而不像盘龙类那样由肌腱相接”,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更为重要”是什么?是咀嚼肌不像盘龙类那样由肌腱相接,而像兽孔类那样直接依附在位于头角上的骨架上,带点的字正是“其”的指代之意,故选B项。

2. 对“关键句”的敏感

文章中常有集中而鲜明地表达主要信息和作者意图、思路的句子,把握住这样的句子,无论是对宏观还是对微观,都是重要的。主要有:(1)首句��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的作用。(2)中心句��语境中的句子不是按同等价值排列的,而是既有关键的中心句,又有作为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时要迅速从大量的扩展句中抓住中心句。(3)转承句��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了使层次间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或转承词。(4)点睛句��有的句子在语段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5)警句��语段中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6)感情句��语段中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7)矛盾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却寄寓了作者深刻的用意。(8)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格。(9)结尾句��语段中的结尾句。或概括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

抓住这些语句是理解文章的基础。如1999年全国题陶行知的《创造宣言(节录)》中这样的句子特别多。如每一段的首句几乎都是中心句,如果抓住了这些句子,理解问题便迎刃而解。

3. 对“情调语”的敏感

一般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一种感情基调,而这基调总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词语显现出来。如1991年《世间最美的坟墓》中的一段为例:“风儿在俯临这无名者坟墓的树木之间飒飒的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说“风儿”就有“轻柔”之感。“飒飒响着”,我们从“动”中感到的是“静”。“和暖”、“温柔”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情调色彩。“嬉戏”更是生命力的外观。这样,就构成了总的“情感基调”:静穆中又有生气,朴素中不乏温暖。

4. 创造宣言读后感

多少字的

5. (创造宣言之我见)初三小作文怎样写

我觉得都给你作文标题了,就是按要求去写呗,按照他规定的字数。看到它规内定的内容要求,然容后去发挥你的想象力去写作文就行了。基本上是小豹纹,所以它的字数不会太多,只要你围绕他的思想去发挥,把你自己心里所想的所见到的。你说要表达的观念表达出来,这样你的作文就能够写出来了,应该是很不错的。

6. 创造宣言里东山樵夫的读后感

在现代文阅读中,整体阅读、宏观把握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要想准确理解文章,还需精读细读,具有领悟语言的能力.这里说的是一种感悟能力,是在瞬间抓住重要信息的近乎“本能”的发现力.这实际上是在一瞬间把情感、经验、知识等在理智的统帅下全部动员起来的能力.这种感悟力、发现力应注意以下几项.
1.对“指示语”的敏感.
语言交际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许多语境特征,如交际人之间的人称关系、社会关系、上下文的照应、联系,都会在话语得到反映.这“反映”的语言成分就是“指示语”.敏锐地把握“指示语”及其变化,是准确迅速地理解文意的重要条件.指代性词语在文章中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也极为广泛,所以首先要明确是“近指”、“远指”抑或“不定指”;然后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概括;最后将找出的指代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合适.
如1994年全国题第23题,问:文中“直接依附其上”的“其”字指代的是:A.四角龙的头骨 B.头角上的骨架 C.被越的颞孔 D.穿 越颞孔的肌肉.看原文“更为重要的是,四角龙的头角上有个骨架,穿越颞孔的咀嚼肌像兽孔类那样直接依附其上,而不像盘龙类那样由肌腱相接”,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更为重要”是什么?是咀嚼肌不像盘龙类那样由肌腱相接,而像兽孔类那样直接依附在位于头角上的骨架上,带点的字正是“其”的指代之意,故选B项.
2.对“关键句”的敏感
文章中常有集中而鲜明地表达主要信息和作者意图、思路的句子,把握住这样的句子,无论是对宏观还是对微观,都是重要的.主要有:(1)首句��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的作用.(2)中心句��语境中的句子不是按同等价值排列的,而是既有关键的中心句,又有作为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时要迅速从大量的扩展句中抓住中心句.(3)转承句��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了使层次间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或转承词.(4)点睛句��有的句子在语段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5)警句��语段中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6)感情句��语段中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7)矛盾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却寄寓了作者深刻的用意.(8)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格.(9)结尾句��语段中的结尾句.或概括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
抓住这些语句是理解文章的基础.如1999年全国题陶行知的《创造宣言(节录)》中这样的句子特别多.如每一段的首句几乎都是中心句,如果抓住了这些句子,理解问题便迎刃而解.
3.对“情调语”的敏感
一般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一种感情基调,而这基调总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词语显现出来.如1991年《世间最美的坟墓》中的一段为例:“风儿在俯临这无名者坟墓的树木之间飒飒的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说“风儿”就有“轻柔”之感.“飒飒响着”,我们从“动”中感到的是“静”.“和暖”、“温柔”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情调色彩.“嬉戏”更是生命力的外观.这样,就构成了总的“情感基调”:静穆中又有生气,朴素中不乏温暖.

7. 谁看过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作者重点强调的是什么

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信息的辨别和专筛选,只要抓住原文中五属个“有人说”段落的中心句,按题目的要求把它摘取下来写进答题处就行了.再如:《长城》第21题第一问,“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只要能根据第2-7自然段的内容,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就能抓住第3、5、7段“所以我说”后面揭示文章段落主旨、观点、情感的中心句,得出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①凄婉的历史,②民族封闭的象征,③文化愚钝的标志.
当然,有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或语句太长,不合答题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其他信息,这就要根据题意对选出的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再以上述两题第二问为例.《创造宣言》第21题第二问要求回答“作者批评错误观点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不超过12个字)”.原文的结论在第11自然段,有21个字,这就要压缩主干,抽取要点,概括复述:“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

8. 在线等,急!!!!! 《创造宣言》的缩写200字左右

需要我做什么,打字吗!

9. 创造宣言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容格

10. 《创造宣言》读后感50字

很好看的 哟

阅读全文

与创造宣言读后感150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