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所有的人和阶级都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a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不是所有的人,是大部分的人,是劳动的人
❷ 如何正确认识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
农民阶级的抗争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坚持了14年, 势力发展到18个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主观原因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客观原因中是外反动势力色结起来,对太平天国联合绞杀.历史教训是:农民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注意:《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产生背景不同;经济主张不同;群众基础不同;作用不同;反映时代特征不同
联系: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弥补了前者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性,落后性
(二)义和团运动(1899-1900):
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山东等地掀起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把斗争锋芒指向帝国主义,在斗争中提"扶清灭洋"的口号,这口号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义和团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即以贫苦农民为主,还包括手工业者,小商贩,运输工人和城市贫民等.义和团运动有严重的自发性质,"扶清灭洋"口号体现出对清政府抱有幻想,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义和团爱国运动失败.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注意: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相同点:性质,斗争方式,失败原因,历史作用等
不同点:背景,主要对象,组织性,斗争规模,时代特点等
(三)农民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深爱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反抗压迫和剥削,要求自由和平等的革命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了阻止中国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学生打击了封建势力,配合了北伐战争.根据地的广大农民,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踊跃参军参战,为夺取民主革命胜利提供了保障.
2,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和时代局限,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农民是小生产者,落后的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无法克服自身在思想上(没有理论指导),政治上(提不出彻底的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组织),组织上(宗派主义)的致命弱点.
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a.经济上是分散的个体的小生产者;b.政治上提不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c.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d.组织上很难形成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3,中国革命如果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同样不能取得胜利,
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性决定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制义的斗争的失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4,毛泽东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
❸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详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是唯物史观区别于唯心史观的一个根本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们”是指社会的一切成员。由于各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和其他社会条件不同,其意向、要求和利益亦各异。他们的活动,或者遵循或者
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不同的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各不相同。要研究历史的发展,必须在承认“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基础上,探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根本观点出发,认为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些人,或者具有非凡的才智,或者秉承上帝的旨意,他们的思想动机决定历史的发展。这种观点不符合客观实际,是反科学的。
唯物史观则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而确认作为物质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主体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创造着自己的历史,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正是他们的生产斗争和包括阶级斗争在内的各种社会斗争,推动历史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具体地说:(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承担者。他们生产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创造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并为政治、科学、文化等其他社会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因此,停止了生产,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要灭亡。必须充分估计创造物质财富的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决定作用。(二)人民群众在精神财富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阶级社会里,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分离,剥削阶级垄断了科学文化,劳动人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他们的聪明才智受到很大的压抑。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身于剥削阶级、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往往成为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但他们的发明创造,归根到底要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为基础。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不仅如此,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发明、艺术创作是劳动人民亲自制作和创造的,在劳动人民中产生了许多发明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直接为人类创造了重要的精神财富。(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通过被剥削、被压迫阶级反对反动的统治阶级的革命斗争来实现。奴隶阶级、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尽管在革命斗争中有过挫折和失败,但它们始终是各自时代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新兴的剥削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中,革命的主力军仍是劳动者阶级。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17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强调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并不意味着对杰出人物作用的否定。但马克思主义认为,伟大人物发动的重大历史运动,不仅要考虑人心的向背,而且要以不同的方式同人民群众的斗争相结合。
❹ 为什么说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为什么说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1.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农民占绝大多数。他们承担着社会的基本生产任务,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压迫最重,生活最为悲惨。
2.农民阶级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无产阶级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必须依靠广大的农民。
3.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在农民的问题上,必须反对轻视农民的做法。
所以,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❺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是唯物史观区别于唯心史观的一个根本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们”是指社会的一切成员。由于各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和其他社会条件不同,其意向、要求和利益亦各异。他们的活动,或者遵循或者
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不同的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各不相同。要研究历史的发展,必须在承认“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基础上,探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根本观点出发,认为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些人,或者具有非凡的才智,或者秉承上帝的旨意,他们的思想动机决定历史的发展。这种观点不符合客观实际,是反科学的。
唯物史观则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而确认作为物质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主体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创造着自己的历史,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正是他们的生产斗争和包括阶级斗争在内的各种社会斗争,推动历史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具体地说:(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承担者。他们生产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创造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并为政治、科学、文化等其他社会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因此,停止了生产,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要灭亡。必须充分估计创造物质财富的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决定作用。(二)人民群众在精神财富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阶级社会里,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分离,剥削阶级垄断了科学文化,劳动人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他们的聪明才智受到很大的压抑。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身于剥削阶级、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往往成为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但他们的发明创造,归根到底要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为基础。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不仅如此,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发明、艺术创作是劳动人民亲自制作和创造的,在劳动人民中产生了许多发明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直接为人类创造了重要的精神财富。(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通过被剥削、被压迫阶级反对反动的统治阶级的革命斗争来实现。奴隶阶级、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尽管在革命斗争中有过挫折和失败,但它们始终是各自时代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新兴的剥削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中,革命的主力军仍是劳动者阶级。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17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强调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并不意味着对杰出人物作用的否定。但马克思主义认为,伟大人物发动的重大历史运动,不仅要考虑人心的向背,而且要以不同的方式同人民群众的斗争相结合。
❻ 农民阶级的积极意义
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农民,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伟大作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可是,过去我们在如何认识和对待农民的问题上,无论是实际工作中,还是理论认识上,都有需要检讨的地方。例如,有的论者认为:在我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中,“农民是怀着以平均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参加民主革命的”。民主革命胜利后,当党号召“组织起来”时,农民是“一拥而起”;并认为:农民所谓倾向社会主义,但本身并不是社会主义;农民在“一拥而起”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必然是狂热的、空想的,带有极大的
请采纳
❼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英雄还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内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容着的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7)农民阶级是历史的重要创造者扩展阅读:
以不同形式从事和促进生产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必然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这是最简单、最明显的事实,也是最根本、最主要的事实。
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任何人要从事科学、文化、艺术等精神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和一定的物质手段,这些都是劳动人民通过生产实践创造的。
❽ 农民阶级中国历史发展作用
一、当代中国农民阶级的形成及其同质性特征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尽管农民是为数最为众多的社会群体,但由于这一群体内部的差异性及其分散性,所以从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理论出发,不能轻易地将他们简单地作为一个整体的阶级决定。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中,就没有采用“农民阶级”这一概念,而是将中国广大农民归入到“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以及“游民无产者”之中。把农民视为一个整体的阶级,则是在新中国建立前夕。1949年6月毛泽东在对未来国家政权及政治制度的设计中,不仅使用了“农民阶级”的概念,而且提出“工人和农民的联盟”是这一制度的基础。在此之后出现的关于“工农联盟”的提法,都是将农民视为工人阶级盟友的一个独立的阶级来看待的。
按照毛泽东对新中国国家政权及政治制度的设计思路,建国后在国家政治权力的主导下,农村中逐步形成了同质性的农民阶级。1950年8月20日国家政务院公布了《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全国农村开始了阶级成分的划定,农村居民被划分为“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工人(雇农在内)”等阶级成分和政治性身份,并成为确立其经济政治地位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地主阶级的土地被没收,并被强制参加劳动,逐渐成为农民阶级的成员;而其他不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的贫农、雇农,也分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但是,在当时广大农民已经普遍拥有土地的情况下,农村中却出现了部分农民卖地的现象。毛泽东曾指出:“现在农民卖地,这不好。法律不禁止,但我们要做工作。阻止农民卖地。办法就是合作社。”由此而开展起来的合作化运动,不仅避免了在土地改革中分得了土地而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农民,重新借高利贷甚至典当和出卖土地,再度产生两极分化,也维护了农村土地为农民居民均等化占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也实现了个体农业向合作化方向的发展。加之,在此期间陆续形成的户籍管理、用工制度、粮食统购统销、交通制度以及建立在户籍基础上的社会福利制度,不仅正式确立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也让农村形成了同质性的农民阶级的阶级结构。
在经历了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土地等农村主要生产资料又进一步改变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所有制形式。这种由农村居民共同占有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更进一步固化了中国农村同质性的农民阶级的阶级结构。尽管在那些“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农村的地主、富农被剥夺了政治权力甚至受到管制,但无论就当时的法律和制度而言,都从未宣布剥夺这部分人对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权,他们不但可以参加集体劳动,而且也可以分得相应的口粮和劳动报酬,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看,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村的地主、富农实际上已经归属于农民阶级这一范畴了。乃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也并未否定他们对集体土地的共同占有和使用权,而是与其他农民一样分得了承包的土地,并为他们重新划定了成分。
回顾这段历史不难看出,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农村总体上已经演化为单一的农民阶级,在阶级结构高度同质性的农村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多半是一个阶级内部的无谓斗争。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中国农村的实际看,也充分地显示出其必要性和现实性。
二、分化的出现并未改变农民阶级的存在及其地位
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对于中国而言,同样可以称之为是一种革命。它不仅改变了计划经济的旧体制建立了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同时也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在农村,高度同质性的农民阶级内部逐步出现了巨大分化。
阶级的存在是由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决定的,而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总是要带来阶级内部结构以及阶级关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阶级的分化,正是源于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改变了以往“捆绑式”和“大呼隆”的生产方式,为农民阶级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推动力。与此同时,国家不仅解除了农村人口自由流动的禁令,而且鼓励和提倡农民从事非农产业以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农民阶级的“非农化”注入了拉动力。从农民阶级分化的轨迹看,首先是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就地转化,大量农民进入乡镇企业工作,这种“离土不离乡”的方式在缓解了城市人口压力的同时,也孕育了农民阶级内部的分化。此后的“离土又离乡”,不仅有大批农民进城打工,也有进城创办实体经济的,在为农民阶级的分化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的同时,也提供了现实的路径。
在那些“离土又离乡”的农民中,有少部分经过多年的打拼和积累,不仅在城市有了稳定的职业,而且拥有了房产。按照许多城市关于购买一定价位的住房,就可以将其本人和主要家庭成员转变为城市户口的政策,他们在放弃了对农村土地的那部分所有权的同时成为了城市居民,并从农民阶级中分化出来。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全国有4000万农民失去了土地,那些失去了以土地为基本生存保障的农民大多流落在城市,以打工维持生计。尽管他们中间有相当一部分依然是农民身份,但是作为已经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无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定义出发,还是按照某些现代学者关于阶级概念的阐释,都不能将他们依旧归属于农民阶级了。再有,1977年以来高考制度的恢复以及中高等教育的发展,促使农村这个巨大的人力资源库不断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许多农家子弟在考入大学、中专后,通过“身份转化”改变了他们对农民阶级的继承性规律。正是在市场带动、社会流动、失地变动、教育推动的作用下,中国的农民阶级出现了分化,其中部分农民已经从农民阶级中分化出来。这种分化又直接推动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1978年全国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8%,2009年则上升到46.6%,几乎每年上升一个百分点;而从1949年至1978年,平均每年上升还不足0.2个百分点。
但是,目前中国仍然是一个农村人口和农民阶级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包括那些“离土又离乡”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农民工,尽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但却没有将他们归属于“工人阶级”范畴。因为农民工不仅拥有农村的宅基地和房屋,而且依旧拥有对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就这一点而言,当今中国的农民工无论与传统意义上还是现代意义上的工人阶级相比,都还有着明显的不同。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大批农民工返乡现象的出现,更让我们进一步看到,就农民工个体而言,随时都有回流农村和回归农民的可能。而就农民工整体来看,尽管他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城市,并从事着非农产业,但无论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都与城市居民有着明显差异,他们依旧无法割断对农民阶级的那种归属感。然而,从发展趋势看,相当部分的农民工终究要从农民阶级中分化出来,尤其是那些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不可能重返农村再去从事农业劳动了。因此,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现行土地制度的变革,让大批农民工融入城市并最终转化为工人阶级,应当是中国未来一个时期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趋势,绝不单纯是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以及农民阶级的分化,更主要的是农村人口在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与城市的趋同,城市化越是发展,城乡之间的界限就越是模糊,农民阶级这一概念也越是难以把握。但如果从社会中每个人与生产资料或生产要素的关系去考察,并根据他们怎样生产以及用什么方式生产来分析,就可以分辨出当今中国究竟哪些人应属于农民阶级,而且这种经济关系和生产方式,其实也直接决定着人们的政治态度。用这样的观点去考察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尽管当今中国的农民阶级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分化,其中一部分已经从以往的农民阶级中分化出来,并且这种分化仍在继续,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农民依旧应当属于农民阶级这一范畴。当然,今天的农民阶级已经告别了改革开放前的那种高度同质性的时代,其内部已经出现分化,从社会阶层划分的理论和标准出发,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层,甚至这些阶层之间经济和政治地位方面的差距有些悬殊。但是,他们依然作为一个整体的农民阶级存在着,而工农联盟不仅依旧是我们国际政治制度的基础,也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力量。
❾ 如何正确认识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
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农民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历史的推动者。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长期遭受着官僚、地主甚至殖民统治者的压迫;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身做主,成为新中国的建设者,历史地位大幅提高,但是,建国初期不合理的制度使得农民奉献大,回报少,无法充分调动农民发挥社会建设主力军的能动作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路线,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制约农民发展的不合理制度被逐渐废除,农民群体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开始崭露头角,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民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地位变迁也在其对我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农民是华夏文明的创造者。是革命的依靠...从实际出发,逐步提高 农民的自治程度,减少政府的行政性干预